📖 ZKIZ Archives


特斯拉的十倍速效應 ——台灣汽車組件供應鏈全面崛起

2016-04-11  TWM

電動車Model 3一出手就比Model S價格少一半,開出全面普及化的第一槍, 當特斯拉訴求低價,會更需要台灣供應鏈的夥伴,台灣相關廠商將迎來巨大的變革時代。

每一次蘋果(Apple)的新機發表,總是看到蘋果專賣店出現長長的熬夜排隊人龍,這次蘋果推出號稱史上最平價的iPhone SE新機,這是自四.七吋的iPhone 6及五.五吋iPhone 6 Plus發布之後,蘋果推出更小尺寸的四吋新機,台灣的售價十六GB是新台幣一五五○○元,六十四GB是一九五○○元,蘋果在官網公布的iPhone SE新機有三大亮點:四吋Retina顯示器,A9處理器及一二○○萬畫素照相;顏色有銀色、太空灰、金色及玫瑰金,這是蘋果最平價的入門款,將在手機新戰場掀起一場新的殺價革命。

但是新機排隊效應,這次最佳男主角換成了揚言市值要超越蘋果的特斯拉(Tesla),三月三十一日,特斯拉在美國加州霍桑設計工作室發表Model 3,規畫售價是三.五萬美元起,這是旗艦款Model S基本售價的一半。特斯拉首先計畫每年生產五萬輛,並且以此奠定市場主流地位,最終的目標是二○二○年前銷售量達五十萬輛。

特斯拉新車訂單 不到三天達25萬輛

特斯拉的記者會在三十日台北時間十一點三十分,由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親自主持,現場也接受顧客訂購Model 3,他一上台就展現無比魅力,馬斯克在台上興奮地宣布,光是第一天就湧入十一.二萬輛訂單,半小時後衝到十三.七六萬輛,每一次數字跳動都帶來如雷掌聲,這樣的場景讓人想到賈伯斯再世的魅力。

馬斯克不斷地在推特(Twitter)上更新Model 3的銷售數字,到四月二日為止,訂單已超過二十五萬輛,大家看到的像往日蘋果粉絲大排長龍的場景,數千人在特斯拉展示店外排隊或搭帳棚。

往昔,蘋果的粉絲在店外熬夜排隊為的是能在現場帶一支最新的蘋果手機回家。現在在特斯拉專賣店外排隊的人們,只是為了要付一千美元訂金,等候最快一七年底才能拿到的新車。

面對消費者的熱烈搶購,馬斯克隨即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有鑑於需求驚人,特斯拉將重新考慮生產計畫。」除了宣布增產計畫,特斯拉也將重返台灣,最重要的是衝擊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的供應鏈。

特斯拉接受預約不到三天,湧入二十五.三萬輛訂單,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市場分析師的預期。特斯拉生產的電動車,把Model S與Model X加在一起,累計售出十.七萬輛,這次Model 3單是收到一千美元的訂金就達二.五三億美元,平價的特斯拉看起來比iPhone SE更有爆發力。

原因是全球手機需求已進入高原期,但是這次特斯拉的價格殺戮,卻可能是電動車產業奮起的關鍵一大步,因為特斯拉最高檔的Model X最高售價賣到十三.二萬美元,這次Model 3最低賣到三.五萬美元,這與一六年二月美國生產的平價車三.四萬美元相較,只多出一千美元,這是大眾都能接受的售價。

親民價格電動車 產業奮起關鍵

有分析師認為特斯拉走大眾化路線,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顧問公司Vivaldi Partner Group則警告特斯拉可能讓品牌形象弱化,但特斯拉的優勢是它是一家科技公司,消費者期待很快得到特斯拉的科技創新,同樣是平價車,特斯拉的感覺跟福特(FORD)、通用汽車(GM)一定不一樣,而且即使是同樣電動車的競爭,像中國的比亞迪、BMW的i3、日本的Leaf,或是雪佛蘭Bolt,特斯拉更具號召力。

特斯拉去年度新車銷售約五.二萬輛,今年上看七萬輛,但今年休旅車款的Model X製造難度高,如鷹式車門生產難度極高,造成特斯拉訂單到手,卻無法順利出貨的窘境。因為無法大量生產,特斯拉迄今仍是虧損狀態,這也是市場投資人對特斯拉保持戒心的主因。

這次Model 3創造銷售奇蹟,造成特斯拉股價在四月一日最高大漲七.八九%,收盤創下二三七.五九美元的近期新高,累計從二月低檔反彈六五.三七%,但是市場對特斯拉的巨大虧損仍半信半疑,金融服務公司Markit數據顯示,特斯拉有二五%流通股被借券放空,顯示市場對特斯拉仍有一定戒心。

不過根據美國國稅局的獎勵條款,每輛電動車可享七五○○美元的稅負優惠,特斯拉推出Model 3,享有實質的租稅優惠,其次是過去特斯拉的Model S或Model X都被視為高價的奢侈品,一般人根本開不起,未來如果降價到新台幣一○○萬元左右,這個降價效應將遠遠大過手機市場,Model 3很可能才是電動車全面普及化的第一槍,這是電動車產業發展很重要的里程碑。

特斯拉愈是訴求低價,愈是需要台灣供應鏈的夥伴,這將是台灣特斯拉供應鏈一次巨大的變革時代。過去台灣電子產業最大供應鏈都依附著蘋果而生,像組裝大廠鴻海、和碩、機殼的可成、F–鎧勝、鴻準、相機鏡頭模組的大立光、PCB的台郡、背光板模組的瑞儀等,未來的特斯拉供應鏈可能會出現驚天大變化。

特斯拉還沒有達到經濟規模,不容易出現獲利;但是台灣已有不少特斯拉供應鏈展現蓬勃朝氣,最具代表性的是和大。

和大的主力產品是扭力轉換器、變速箱、減速器齒輪、差速器組件,尤其是減速器齒輪成為特斯拉供應鏈成員。

○九年在金融海嘯之後,和大一度面臨經營危機,全年虧損九.八億元,股價跌到七.七一元,但,去年全年淨利達十.八六億元,每股純益(EPS)四.六二元,股價搖身一變,成長到一四四.五元的高價股,和大堪稱是特斯拉供應鏈下最大贏家。

除了和大外,F–貿聯是國內新崛起的連接線材供應商,去年全年淨利七.五九億元,EPS高達八.三元,今年Model 3效應,F–貿聯成長可能會更驚人,這次Model 3更確認的是,未來電池需求可能出現爆炸式成長。

巧新砸80億元擴產 看準成長契機

過去特斯拉電池靠日本的國際牌,如今自家打造的超級工廠Giga factory,產能將採分段開出方式,未來充電樁與儲能裝置可能出現爆炸式成長,市場看好F–貿聯可能重演同致的爆發力。

這種看得見的商機最直接受惠的,像生產基地在雲林的鍛造鋁圈大廠巧新,宣布要斥資八十億元擴建新廠,將現有年產能從九十萬個增加到一五○萬個,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的鍛造鋁圈大廠。

在汽車輕質化的目標下,巧新這些年已成為保時捷、法拉利、麥拉倫(McLaren)等超跑客戶,現在巧新以卓越的鍛造核心技術,也切入特斯拉供應鏈,若特斯拉產量從五萬到五十萬輛,就解釋巧新敢斥資八十億元新台幣擴建新廠,一口氣將產能拉升六成,可以看出巧新已看見特斯拉的成長契機。

這是台灣與特斯拉連結最深的三家公司,其他如電動車數量大增衍生而來的車載充電裝置,像台達電與健和興合作拿下挪威的充電站裝置,最近台達電也拿下通用的充電裝置訂單,近日健和興股價也開始有明顯跳動,這可以看得出電動車新時代就快來臨。

中國在剛公布的十三五規畫中大力推動新能源車,全國已有二十個省市推出新的補貼方案,這次特斯拉推出平價車,勢必進一步衝擊中國新能源車最大贏家比亞迪,一五年比亞迪的汽車銷售總量是三十八萬輛,其中傳統燃油汽車是三十二萬輛,下滑九.七%;但新能源車是五.八萬輛,上升兩倍,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銷售第一。

去年一年,全中國的新能源車銷售三十三.一萬輛,比亞迪市占率是一七.五%,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預告,一六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為十二萬至十五萬輛;同時去年K九電動巴士售出五六○○輛,今年目標再成長一倍,這是帶動比亞迪成長的最重要動能。

在宣布一六年電動車銷售目標的同時,比亞迪也宣布,首季的盈利目標在七.二億到九億元人民幣之間,首季盈利成長達五億元人民幣,造成股價大漲,一五年比亞迪四個季度盈利出現很大變化,首季只有一.二一億元人民幣,次季是三.四六億元人民幣,第三季為十四.九五億元人民幣,第四季為八.六二億元人民幣,下半年盈利是全年盈利的八成三,關鍵是新能源車帶動的成長。

台廠擅長降成本 可望搶食大商機

去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帶來一九三.四億元人民幣的營收,較同期成長一六二%,占集團營收比重二四.五%,也是整體毛利率提升的動力所在。比亞迪毛利率在一二年是一一.六%,一三年是一三%,一四年為一三.八%,去年上升到一五.三%,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讓比亞迪毛利率提升不少,可見新能源車已是中國下一階段發展的新亮點產業。

從投資的角度看,蘋果的創新似乎已達到極限,去年市場傳聞,蘋果願意用一千億美元收購目前市值約只有三百億美元的特斯拉,看中的是馬斯克的創新力;但這個夢想似乎無法成真,因為馬斯克執意走自己的路。

假如蘋果少了特斯拉的拼圖,在手機成長走到極限之後,馬斯克的特斯拉很可能是下一個比iPhone手機更有驚爆亮點的新產業,也就是Model 3,可能開創電動車十倍速成長的年代。

特斯拉進入平價時代,可能大利台灣供應鏈,因為台廠最擅長降低生產成本,除了電池生產這一塊,未來特斯拉可能高度與台灣的供應鏈連結,台灣的車電產業這兩年快速崛起,像同致切入倒車雷達,股價大漲到五六二元;為升的胎壓偵測器也讓股價大漲到四三八元;F–英特磊的汽車防撞雷達去年開始爆發,再加上各類無線射頻應用蓬勃發展,股價也大漲到一四九元;台達電去年接獲挪威三八八個充電站訂單。

很多電子產業開始從汽車電子轉型,像台半、朋程在整流二極體,胡連、健和興在汽車端子,啟碁在車聯網,敬鵬與健鼎在汽車板,都帶來轉型新商機,這次特斯拉十倍速量產效應,可能使原來的和大、巧新、F–貿聯進一步壯大,未來特斯拉供應鏈會壯大,這是台股下一個最亮眼的新聚落。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53

十倍奉還:智識形企業與智慧形投資者

巴黎:


最近看過黃國英的Talk Show十倍奉還影片,筆者認為很多地方值得做生意的人去思考。

筆者時常鼓勵年青人創業,只要想想,二十年前你找師奶為自己的公司派傳單,和今天透過Facebook如何找到你針對的客戶群,或自己網上建一間和跨國企業的樣貌差不多的舖,你就知道,今時今日的創業家的槓扞能力之大。

而背後就是一些智識引擎的利用。

附圖是Facebook這三年的股價走勢,若你三年前在20多元低價買入,以今天一百多元的股價,再整多支Google,你的成績單便會非常亮麗。


Blog友一定以為我傻了,因為我過去一直不建議買科技股,為何現在建議呢?
但如果你看清楚,其實我並無任何建議,只是說出過去出現的事情和一般人事後的希望。


現在請看另一單真人真事,一個拾下拾下的人在2009年用以為好低價O.6元買入一支抵押債公司,後來這支股破產除牌,現時在場外交易,只是0.03元,若以當天以爲資產負債表9成折讓買入,現在將會虧損全部資金的95%。



Blog友一定又以為儍,我過去不是說要買折讓股嗎?如果咁危險,將來應該點呢?

筆者只想列出一個事實,以倒後鏡來說就什麼都是有道理,即使道理A和道理B彼此都是矛和盾。

做成這原因是彼此並不是在同一的時間軋上, 而股價是會波動的,升時說升,跌時說跌,那些不會是你需要的智慧

現在請留意這個當年拾下拾下的筆者和破了産的PMI的軋跡,當2010年,它曾經以帳面值1倍7元水平賣出,筆者把握機會,拾下拾下地獲得人生第一支十倍利潤的股票,至於後來沽出並全部買入富國銀行在14年賣出賺一倍,前後20倍原始資金則是後話。


這文是想說出股票市場無限可能,無論科技股、垃圾、老千、破產、價值....股等等,有智慧如閣下,拾下拾下如筆者,都有奪寶機會。
你越能以觀察替代挑機,越能承托不同的方法,採納它們身上有用又合於自己性格的,你的機會就越多

而只要機會到來,大膽小小,唔好縮腳,行前一步,下一支十倍股就會出現在閣下的組合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74

窮查理寳典--十倍股是這樣選的

巴黎:

最近番看芒格的"窮查理寳典",  筆者以前看了並沒有大的共嗚,但今次再讀有一些有用的東西居然入到自己的腦。

他對雪茄股法的評語是, 如果不看企業公司的長遠(數十年)的定價能力 ,你只在他市場價格平宜時候買入, 就一定要常常留意它是否貴,  並且要賣出, 會好唔得閒。這方法對他們來説不能賺到非常大的錢!

筆者早察覺交易多是會蠶食囘報, 個人每年己盡量控制交易額不能高過組合的10%,。自己發現最討厭的不是找不到平宜的股票, 而是一定要在高位出貨(例如渣打),這和個人要小交易理念有很大衝突。

芒格提醒朋友留意, 令他們的組合賺大錢的來來去去只有幾支股票, 也就是說一旦發現合乎下列的想法的股票, 就要重拳和一直持有它。

於是他教我們建構一個如何思考買長綫股的匣架.

--企業微觀分析--

我們要看企業的生産和銷售的競爭優勢,

這其實來來去去不外乎是如何利用生産因素和市場策略, 例如可口可樂的市場增大, 很大情度是因爲冰霜的發明;留意那些可以加價但不加到盡的公司, 你會明白它們大把在手。

不要找那些出盡力現代化, 但就算很成功減低成本, 最後還是給強大客人成功要求降價的企業。

過去個人買股票雖然也有類似想法, 但並沒有一套芒格說如飛機師起飛前的check list,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 朋友可以試試.

另外他說的選股思考框架,  還有如何克服:

---心理盲點---

 不要因個人喜惡, 作出非理性的否定或肯定, 多挑戰個人一直喜愛的東西(是否還適合時代),雖然我相信對一直以雪茄股法買股的朋友心理質數會較高和理性,但這也是個好的提醒。

另外他也說有建立對不同學問的興趣,  因爲這世界的各個東西不是各自獨立, 學問越高和廣泛, 就能看到別人看不到彼此間的整體互動, 帶出來非常明顯的機會. 

於是這又回到自知之明的能力圈問題,即是不是如何買入一支十倍股,而是建立一個能思考如何長線投資的個人學習架構。

本書睇睇下真係好似老豆教仔怎樣做一個好人一樣。


無論如何,  這本書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457

黃國英講座《十倍奉還》

城中著名的基金經理黃國英搞講座,每位200多元也能令2000多個名額全場爆滿,實在厲害。雖然大家都清楚止凡對基金經理感覺不太好,但這些免費youtube,看看無妨,想不到有驚喜。大家有興趣不妨看看,我就在這裡分享一些我認為不錯的論點。




一開始黃先生就舉了一個朋友投資白銀的故事,這位朋友多年前得到Jim Rogers對商品投資的啟發,透過孖展投資白銀,而白銀在短時間內急升,於是他賺到了足夠退休的資產,從此就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

黃先生建議大家應該在後生時建立可觀資產,而致富最重要三件事,第一是要在適當時候在適當地方出現,第二是信念,第三是槓桿,而整個講座就圍繞著這些論點去說明。而他還提到,風險管理與知足亦十分重要,他朋友的成功故事,風險管理欠奉,但最重要是他會知足。

基金界還在談港股兩年見30000點,但黃先生則頗睇淡中港股市。他分析,世界於金融海嘯出事之後,大部份地區都早已升破2007年高位,但中港股市則不然,主因是中央政府正在推行反貪,這是有成本的,令本來經濟都不算好,現在就更加不濟。

香港人總喜歡買樓、不動產,就算買股票也特別喜歡地產股、收租股,黃先生認為這是舊經濟,不是適合的時機與地方,不能讓你在這時代發達的。今時今日應該買一些知識型經濟的股票,這些企業有一個特點,是會與既得利益集團對著幹,而每個時代的革命性改變都會如此,這個時代是知識型經濟,既得利益集團是收租、地產、石油類,我們應該棄舊立新。

很喜歡黃先生對買股票的比喻,他指買股票就好像養魚一樣,只不過這條魚不是買來自己養,而是找公司的管理層代養。要把一條魚從小養大,最重要是要看魚的品種,看其是否算是大魚的一類,到底它是一條紅劍還是鯨魚?又要看這條魚是誰人養?在哪裡養?同一個品種的魚,在小魚缸養與在大海裡養都很不同。還要看條魚本身有多大,本身已經養到最大了,要再大就難矣。好像Microsoft這公司,本身已經打敗全地球,還要它增長,難道要它打出太空嗎?

不少人都聽聞80/20法則,今天全球化之下令這法則更明顯,越來越winner takes all。黃先生舉例,香港人很喜歡看韓劇,原來講座之前一年的韓劇總數有105套,有多少人看過當中的大部份呢?很多韓劇說出來都不會有港人認識,但《來自星星的你》就大部份人都有看過。「最好」與「其他」的分別會很大,這個現象於科技年代,全球化之下,將會更厲害。

於股市中投資,不少人認為是在玩一個零和遊戲,亦很害怕大鱷,尤其害怕索羅絲。其實投資不需要有敵人,面對索羅絲,我們不用大戰,反而可以向他學習,以他為目標。黃先生舉了NBA的Lebron James這個例子,James小時候,NBA中最強的是Michael Jordan,但James爸爸決不會因為有個強人在NBA,怕兒子敵不過Jordan於是就叫兒子別發夢了,反而會對James十分鼓勵,叫他應該向Jordan好好學習,他日才會變成NBA內的強人。

投資除了要有信念之外,亦要風險管理。黃先生談到這點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大家都知道GEM參加「我是歌手」之後走紅了全中國,賺了很多錢。其實黃貫中也參加了,第一回合就輸了,但黃貫中其實輸了比賽也並無損失。相反,張敬軒則表示不參加這些「假節目」,這就失去了一個爆紅機會。這些「得」可以很多,「失」則不多的機會,很多upside,很少downside,是一個很好的風險管理借鏡。

談到槓桿的風險管理,有如「我是歌手」這類「輸有限、贏無限」的投資工具,黃先生就介紹了新一代的衍生工具,好像「貼價牛熊證」與「末日期權」。一談到槓桿,很多人都會想到孖展,如果google一下「炒股跳樓」的新聞,香港今時今日大約每年平均有一單,以香港股民數量與生活壓力,算偏低。為何這些數字比從前要低呢?黃先生認為這是因為今天的衍生工具有「輸極有限,以小博大贏」的特性。不過,他個人則較喜歡遠期期權,因為「貼價牛熊證」與「末日期權」這類工具只能頻繁地博,追貼大市,與賭博沒有分別,需要不少心力

有一段影片,黃先生在貶低林一鳴博士,指林博士轉行時表示自己不太了解金融界的工作,連自己與兒子都說服不來,所以根本不太適合在金融打滾。我身邊有朋友十分迷林一鳴博士,把他的著作與文章全看過了,今天朋友對投資的認真,亦是受林博士的啟發。今天給黃先生說得林博士很無用似的,想想我朋友看到這講座的話,應該不太高興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某人可以啟發你,又不代表他能得到別人認同的,平常心吧,朋友。

影片內還談及不少號碼,早前blogger間有不少討論談及Tesla、比亞迪、facebook這些股票,已經很想分享這個youtube,今天終於有時間整理這篇文章,大家有時間也不妨看看這個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Hgaju8f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69

電視劇價格半年漲三十倍 “賣腎買劇”誰之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416.html

在近日開幕的上海電視節上,國產劇越來越高的價格成為了業內人士的熱議話題。被戲稱為“賣腎買劇”的電視劇市場,能夠支撐多久?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誌傑甚至感嘆僅今年電視劇價格就漲了三十倍。這些年不斷走高的電視劇價格,到底誰是背後的推手?

電視劇價格半年怒漲三十倍

這幾年電視劇版權價格如同火箭一樣往上竄。在6月7日的上海電視節“電視劇尖峰”論壇上,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誌傑感嘆,在未來一年里最重磅的電視劇如《如懿傳》、《擇天記》、《歡樂頌2》、《海上牧雲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IP,騰訊都花了高價購買版權。但在三四年前,當時最大的劇《甄嬛傳》也就賣了30萬一集,同級別的劇在去年價格漲了10倍,在今年漲了30倍。

“賣腎買劇”雖然是業內一個玩笑話,但也真實反映了渠道方的版權購買壓力。事實上,漲價的不僅僅是電視劇的版權,這些年IP價格、制作費、演員酬勞、編劇酬勞都在漲,整個行業看上去都在漲,是否只要有買方願意買單,這個天價的現象就會持續呢?

對此,曾打造過《虎媽貓爸》、《如懿傳》等精品大劇的金牌制片人黃瀾表示:“所謂的天價背後,其實是觀眾的強烈需求,有了需求才有市場供給,之所以版權價格會上漲,是因為創作的核心資源也在漲價。而且,只有好的劇才會賣得貴,但是可以給平臺帶來價值。”

天價購劇一直都存在,但是行業的另一個層面的思考則是“貴的劇就一定是好劇嗎?”以及“這里面有沒有泡沫?這些泡沫會破滅嗎?”馬中駿坦承,現在的市場確實存在泡沫,“現在演員價格飛漲,很多過億都不算貴,頂級大神的作品一下就報了3000萬、5000萬。在良莠不齊的市場下,需要我們理性判斷。”馬中駿坦言,要想讓“天價飯局”成為“平民盛宴”,就要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賣腎買劇”誰之過?

那麽到底誰導演了這一場版權價格戲劇性暴漲?

首先,影視市場的繁榮是價格上漲的基礎,但這並不是暴漲的理由。那麽暴漲的直接原因在哪里?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坦言,視頻網站作為傳統電視臺之外的新闖入者,不斷發起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推高了電視劇版權價格不斷高漲。視頻網站不惜常年虧損的代價重金搶版權直接導致電視劇版權價格飆升,本來這一現象應該隨著視頻網站整合而減弱,但隨著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的殺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互聯網巨頭的支撐下,各家版權競爭更加激烈,也就進一步推高了價格。“事實上,視頻網站已經很多年虧損了,視頻網站要實現盈利最好是整合得只剩下一家視頻網站,目前的格局要實現盈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陳少峰表示。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視頻網站成為電視臺之外影視劇最主要的購買方,視頻網站的介入對影視劇價格的走勢產生了巨大影響。

可以看出,目前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土豆各自背靠三大互聯網巨頭,一方面三巨頭為各自旗下的視頻網站“輸血”,為買劇提供“彈藥”;另一方面,他們短期並不指望視頻網站能夠盈利。在互聯網思維下,他們更希望能夠占據視頻網站這一流量入口,為將來變現做準備。

發力自制紓解困境

不過,長達十多年的全行業虧損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方面,視頻網站正在嘗試“自救”,即多渠道變現,包括發展付費模式、涉足電商等;另一方面,也在與背後靠山BAT一起合作發力網絡自制內容。以騰訊視頻為例,騰訊視頻借助騰訊集團的力量成立企鵝影業。成立半年,企鵝影業在本屆電視節期間霸氣連發27部電視劇項目,其中不乏大量超熱門IP,諸如《盜墓筆記之雲頂天宮》、《三體》、《沙海》、《悟空傳》、《青雲誌》、《風聲》、《無心法師2》。

去年開始,視頻網站再度回歸到多年前大量級的劇集采購,對內容源頭的生產與投入量級產生巨大影響,帶來電視劇價格不斷飆升。對頂級優質內容的定價權加速從傳統媒體轉向新媒體的同時,不斷攀升的版權費也為視頻網站帶來不小壓力。

對視頻網站而言,用戶的忠誠度源自對播出內容的追隨,內容換了平臺,用戶將隨之轉移。因而,對於與騰訊視頻有著強聯動效應的企鵝影業而言,要想做商業模式的改變者,勢必要做好兩手準備。

騰訊視頻副總裁孫忠懷表示,好的作品,有可能成為現象級的產品,騰訊視頻還是要勇敢地去拿,比如騰訊視頻天價獲得2017年電視劇《如懿傳》的網絡播出權;另一方面,面對天價的電視劇市場,騰訊視頻也會進一步推動企鵝影業發力自制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41

電視劇價格半年漲三十倍 “賣腎買劇”誰之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416.html

在近日開幕的上海電視節上,國產劇越來越高的價格成為了業內人士的熱議話題。被戲稱為“賣腎買劇”的電視劇市場,能夠支撐多久?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誌傑甚至感嘆僅今年電視劇價格就漲了三十倍。這些年不斷走高的電視劇價格,到底誰是背後的推手?

電視劇價格半年怒漲三十倍

這幾年電視劇版權價格如同火箭一樣往上竄。在6月7日的上海電視節“電視劇尖峰”論壇上,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誌傑感嘆,在未來一年里最重磅的電視劇如《如懿傳》、《擇天記》、《歡樂頌2》、《海上牧雲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IP,騰訊都花了高價購買版權。但在三四年前,當時最大的劇《甄嬛傳》也就賣了30萬一集,同級別的劇在去年價格漲了10倍,在今年漲了30倍。

“賣腎買劇”雖然是業內一個玩笑話,但也真實反映了渠道方的版權購買壓力。事實上,漲價的不僅僅是電視劇的版權,這些年IP價格、制作費、演員酬勞、編劇酬勞都在漲,整個行業看上去都在漲,是否只要有買方願意買單,這個天價的現象就會持續呢?

對此,曾打造過《虎媽貓爸》、《如懿傳》等精品大劇的金牌制片人黃瀾表示:“所謂的天價背後,其實是觀眾的強烈需求,有了需求才有市場供給,之所以版權價格會上漲,是因為創作的核心資源也在漲價。而且,只有好的劇才會賣得貴,但是可以給平臺帶來價值。”

天價購劇一直都存在,但是行業的另一個層面的思考則是“貴的劇就一定是好劇嗎?”以及“這里面有沒有泡沫?這些泡沫會破滅嗎?”馬中駿坦承,現在的市場確實存在泡沫,“現在演員價格飛漲,很多過億都不算貴,頂級大神的作品一下就報了3000萬、5000萬。在良莠不齊的市場下,需要我們理性判斷。”馬中駿坦言,要想讓“天價飯局”成為“平民盛宴”,就要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賣腎買劇”誰之過?

那麽到底誰導演了這一場版權價格戲劇性暴漲?

首先,影視市場的繁榮是價格上漲的基礎,但這並不是暴漲的理由。那麽暴漲的直接原因在哪里?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坦言,視頻網站作為傳統電視臺之外的新闖入者,不斷發起價格戰,某種程度上推高了電視劇版權價格不斷高漲。視頻網站不惜常年虧損的代價重金搶版權直接導致電視劇版權價格飆升,本來這一現象應該隨著視頻網站整合而減弱,但隨著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的殺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互聯網巨頭的支撐下,各家版權競爭更加激烈,也就進一步推高了價格。“事實上,視頻網站已經很多年虧損了,視頻網站要實現盈利最好是整合得只剩下一家視頻網站,目前的格局要實現盈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陳少峰表示。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視頻網站成為電視臺之外影視劇最主要的購買方,視頻網站的介入對影視劇價格的走勢產生了巨大影響。

可以看出,目前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土豆各自背靠三大互聯網巨頭,一方面三巨頭為各自旗下的視頻網站“輸血”,為買劇提供“彈藥”;另一方面,他們短期並不指望視頻網站能夠盈利。在互聯網思維下,他們更希望能夠占據視頻網站這一流量入口,為將來變現做準備。

發力自制紓解困境

不過,長達十多年的全行業虧損也不是長久之計,一方面,視頻網站正在嘗試“自救”,即多渠道變現,包括發展付費模式、涉足電商等;另一方面,也在與背後靠山BAT一起合作發力網絡自制內容。以騰訊視頻為例,騰訊視頻借助騰訊集團的力量成立企鵝影業。成立半年,企鵝影業在本屆電視節期間霸氣連發27部電視劇項目,其中不乏大量超熱門IP,諸如《盜墓筆記之雲頂天宮》、《三體》、《沙海》、《悟空傳》、《青雲誌》、《風聲》、《無心法師2》。

去年開始,視頻網站再度回歸到多年前大量級的劇集采購,對內容源頭的生產與投入量級產生巨大影響,帶來電視劇價格不斷飆升。對頂級優質內容的定價權加速從傳統媒體轉向新媒體的同時,不斷攀升的版權費也為視頻網站帶來不小壓力。

對視頻網站而言,用戶的忠誠度源自對播出內容的追隨,內容換了平臺,用戶將隨之轉移。因而,對於與騰訊視頻有著強聯動效應的企鵝影業而言,要想做商業模式的改變者,勢必要做好兩手準備。

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表示,好的作品,有可能成為現象級的產品,騰訊視頻還是要勇敢地去拿,比如騰訊視頻天價獲得2017年電視劇《如懿傳》的網絡播出權;另一方面,面對天價的電視劇市場,騰訊視頻也會進一步推動企鵝影業發力自制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51

登陸火星計劃有多燒錢?SpaceX:投資將是NASA十倍

7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根據NASA日前發布的估算,SpaceX很可能將為它的“赤龍”(Red Dragon)號無人飛船火星登陸計劃投資3億美元。

在美國宇航局(NASA)顧問委員會周二的會議上,該機構負責人之一吉姆·路特介紹稱,NASA估計,將為這一計劃投資約3200萬美元,SpaceX方面為“赤龍 (Red Dragon) ”計劃投入的資金將是NASA的十倍。

據了解,SpaceX計劃將6噸重的太空飛船“赤龍(Red Dragon)”發射至火星表面,之後將實現載人飛行,最終殖民火星。今年9月,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將在墨西哥舉行的國際會議上公布更多細節。

SpaceX方面表示,若一切都如計劃那樣順利進行的話,後續的載人火星計劃機組或將於2024年被發射,並於2025年抵至火星。

目前,NASA在火星軌道上擁有多個設備,而這些設備未來或許可以幫助“赤龍”飛船與地球之間的通信。

由於大氣稀薄,火星缺少飛船減速的有效媒介,只有獲得極高的速度,飛船才能在6到9個月時間里飛抵火星,而在到達火星之後,飛船必須減速。馬斯克認為,升級後的“龍2”飛船可以使用8個SuperDraco引擎實現垂直減速,隨後在火星表面降落。截至目前,還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實現過在火星表面成功的軟著陸。

SpaceX表示,2018年開展這一發射任務時間很緊張,該公司必須完成“重型獵鷹”火箭的開發。如果SpaceX無法於2018年啟動發射,那麽只有等到2020年,即行星排列有利於發射任務時才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19

乂學教育栗浩洋:人工智能如何讓教育提升十倍效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7/157973.shtml

乂學教育栗浩洋:人工智能如何讓教育提升十倍效率
栗浩洋 栗浩洋

乂學教育栗浩洋:人工智能如何讓教育提升十倍效率

他是怎麽做到的?

i黑馬訊 8月7消息,由創業黑馬與達晨創投聯合主辦的第二屆黑馬創交會今日在京繼續舉行,乂學教育、朋友印象創始人栗浩洋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人工智能如何讓教育提升十倍效率》。

栗浩洋在演講中表示,“如果AlphaGo用圍棋下贏了人類,只給人類帶來了沮喪。那我們在教育里的人工智能應用,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夠獲得10倍的效率提升,可以讓全中國的孩子,都能夠用最低廉的成本,獲得最高效的教育。”

以下是經i黑馬編輯的演講精選:

我做了兩家公司,在社交方面做了朋友印象,在教育方面做了乂學教育,這兩家公司都跟人工智能有很深的關系。

現在,朋友印象和乂學教育的重點都放在了人工智能上面。乂學教育的產品這個月剛上線,只有不到一百個用戶,但是已經得到了很多大基金的領投意向,最近很快會關閉估值將近6個億的天使輪融資。

為什麽我們會得到這麽多重視呢?其實我們也是比較幸運的,在兩年前踩到了人工智能的風口上,而且真正把這個事兒給落地了。

那麽,乂學教育是怎麽做的呢?

減知理論如何讓計算更有效?

今天我會從AlphaGo講起。我們都知道AlphaGo是人工智能里面最有名、最明顯的一個例證了。它讓機器智能戰勝了人類,也讓人工智能威脅論甚囂塵上。AlphaGo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利用了“減知理論”,讓整個計算變得更有效了。

其實,乂學教育也是用了一個類似AlphaGo的體系,去模擬特級教師的大腦,跟學生一對一的進行互動。我們通過每個小孩子的100個知識點,識別出他們到底哪5個知識點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教這個孩子其中的5個知識點就好了。

但是,以前包括新東方、好未來、昂立教育等公司,都是讓孩子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部都學一遍。這種情況,就好比到了醫院說我胃疼,醫生檢查出了你是胃潰瘍,但是讓你把藥房里的100種藥全部吃一遍。

現在的教育,是要把所有的知識點全部推進一遍。但是通過人工智能的偵測,我們可以像癌癥的靶向治療一樣,點對點的針對性學習,從而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10倍。

這就好比為什麽AlphaGo能夠快速的作判斷?因為它把歷史上的3000多萬盤棋譜先吃進去,並且消化完了。它每走一步都類比這3000萬盤棋局,然後再根據一定的算法,提升正確下棋的概率。

其實,乂學教育系統也是一樣。我們把這幾萬個知識點預裝在系統里面,小孩子來了以後,我們可以精確地測試他們的知識點到底有什麽,通過知識空間理論十倍的提高他們的教學效率。

用5個單詞測出3萬個詞匯量靠的是什麽?

去年有件事情非常火,就是可以用30個單詞測試出3萬個詞匯量中你知道多少。這雖然聽起來非常不靠譜,但是通過人工智能在教育里面的應用知識空間理論,就非常容易做到。也就是把3萬個單詞,根據難易程度分成了30組,每個組別只選一個單詞進行測試。

但是,用乂學教育的智適應人工智能系統,只需要5個單詞,就可以測出你的詞匯量,而且精準度和剛才30個單詞測詞匯量的正確率是一模一樣的。

我們是如何做到的呢?除了知識空間理論,我們用了信息論,信息論是由熵的概念而來,也就是說任何題目,如果答案的可能性在一般的時候,我們的所知度是最大的。所以,我先給你第15級的單詞,測完之後如果你會了,我們就知道你的詞匯量是在1.5到3萬之間。如果你不會,我們就知道你的詞匯量在0到1.5萬之間,以此類推。

通過簡單的人工智能的算法,我們可以用五個單詞來測試你的三、五萬的詞匯量,這就是人工智能帶給人類的一個顛覆性改變。當然人工智能的算法遠遠複雜於此。

智適應系統如何擊穿傳統教育痛點?

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還會遇到一個痛點是每個學生掌握知識點所需時間是不一樣的。最快的孩子5分鐘就學會了,最慢的孩子可能要花90分鐘去學,因為你只有掌握了這個知識點,才能進入到下一步。

但是,乂學教育的智適應系統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給出不一樣的學習體系,我們甚至會拋棄很多知識點。因為我們判斷以你的水平,你現在學不會這些最難的知識點的,我們只給適合你的知識點,讓你期末從兩年不及格跑到60、70分,這是最大的勝利。

這其實就是人工智能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就像AlphaGo有時候會放棄一些局部的利益,直接去爭取一個更大的利益。

所以,我們不斷的通過學生畫像和內容測寫來用智能化的手段偵測你的水平,給你一個與眾不同的教學體系。

我們知道AlphaGo跟李世石下棋前三盤全贏了,然後第四盤輸掉了。為什麽?有一句話叫做,“我們不害怕機器AlphaGo下贏了李世石,我們最害怕的是AlphaGo故意輸。”如果機器懂得了人類的情緒和恐懼,懂得了故意輸給人類,這就是機器最可怕的時候,是我們需要去擔心的時候。

而乂學教育的智適應系統,通過教育測量學和認知判斷,給每個學生完全與眾不同的個性化路徑的推薦,讓每個小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到愉悅。

過去,一個孩子如果初一、初二都不及格,到了初三我們會讓他留級,但是這樣也不會有什麽結果。但是如果用了乂學教育的智能體系,我們幾乎可以保證這個孩子再繼續學一年,他可以考到至少七、八十分,甚至更高。

我們是怎麽做的呢?我們會讓這個學生把之前小學和初一、初二的內容學完,再學習初三的知識。這個時候,他再進入到初三下半學期學習的時候,已經信心滿滿、基礎紮實。很多小孩子被放棄是因為他總學,但是總是學不會,因為你沒有追根溯源把他降級到最初。

此外,我們還會自動校正每個題的難度系數標簽。我們每個題有100多個標簽,通過機器不斷的深度學習,我們會不斷的改變每個題的標簽,以及機器給到每個孩子推薦的學習路徑。所以,通過大數據的驅動和算法的驅動,我們能夠非常深入的提升每一個還得教育方式。

也就是說,如果AlphaGo用圍棋下贏了人類,只給人類帶來了沮喪。那我們在教育里的人工智能應用,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夠獲得10倍的效率提升,可以讓全中國的孩子,都能夠用最低廉的成本,獲得最高效的教育。

乂學教育 栗浩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79

第三方店鋪賣假“水晶白金”項鏈 亞馬遜被判賠十倍

據《北京晨報》報道,劉先生在亞馬遜的第三方店鋪上,購買了一條“水晶白金”項鏈。但劉先生經過檢測,發現項鏈不僅沒有鉑金成分,就連鑲嵌的寶石也 並非水晶。因認為亞馬遜欺詐消費者,劉先生將亞馬遜網經營者北京世紀卓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按照頁面承諾的“假一賠十”賠償。法院支持了劉先 生的訴求。

劉先生訴稱,2014年10月25日,他在亞馬遜網購買了兩個“正品水晶S925銀鍍白金”項鏈,價款為326元。商家稱,商品材質為表面電鍍真白 金,三層鍍白金,並承諾支持複檢並假一賠十。事後項鏈經中國地質大學珠寶鑒定中心檢測,結論為不含鉑金成分,所鑲嵌寶石材質為合成立方氧化鋯,非水晶。故 劉先生認為亞馬遜存在欺詐,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亞馬遜賠償其3160元。對於起訴,亞馬遜辯稱,公司未做出假一賠十的承諾。

一審法院審理認定,經過檢測,涉案的商品鑲嵌部分並非水晶,也不含宣示的白金成分,銷售行為存在欺詐,應當就此承擔《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及《合同法》項下之退款、賠償責任。

關於亞馬遜是否承擔賠償責任,法院認為,在涉案產品的訂購頁面之中,明確載明假一賠十,但未明確指明該項承諾系第三方賣家作出,以一般社會公眾的常識判斷,該項承諾發布於亞馬遜網站,公眾對於該項承諾系亞馬遜作出存在合理信賴,故此法院判定亞馬遜承擔賠償責任。

亞馬遜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亞馬遜認為,其僅為交易雙方提供網絡平臺,亞馬遜既不享受合同履行中的權利,也不應承擔合同履行中的義務。而劉先生既然知曉涉案商品並非亞馬遜自營商品,也就理應知曉商品訂單頁面信息並非由亞馬遜發布。

亞馬遜表示,其作為網絡平臺,也完全能夠提供第三方賣家真實名稱、地址及有效聯系方式等,不符合法律關於網絡平臺提供者應向消費者承擔責任的情形。此外,亞馬遜稱劉先生是職業打假人,有知假買假進行謀利之嫌疑。

北京市三中院表示,就一般公眾而言,選擇在亞馬遜購買商品,是因亞馬遜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以及良好的商業信譽,在購買商品時,消費者一般會有便 捷、安全的心理預期。在涉案商品購買頁面中,明確載明“支持複檢,假一賠十”,在未明確做出“假一賠十”的承諾主體,而商品信息及質量承諾發布於亞馬遜網 站頁面情形下,消費者認為該承諾系亞馬遜網站做出,具有原因合理性。

此外,法院指出,無論對自營或非自營商品,亞馬遜對在其平臺銷售的商品介紹、描述及相關承諾等,均應負一定的審查及管理規範責任。但無可否認的是,亞馬遜無論是作為銷售者還是網絡平臺提供者,應對消費者負責。

綜上,市三中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23

辦社會年支出32億超利潤數十倍 北大荒沖向世界被綁“鉛塊”

日前,北大荒集團公告,取消一筆1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發行,計劃好的錢落空,煮熟的鴨子飛了,對於資金饑渴的北大荒集團來說,這不是最痛苦的事情。

要管60多萬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這是北大荒集團的大難題。

辦社會的特殊企業

建國初期,數萬名解放軍解甲歸田,將荒無人煙的北大荒開墾為北大倉,由於這一段特殊的歷史,北大荒集團所在的5.5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度亦兵亦民,至今還亦官亦商。

北大荒集團承擔著必要的政策性、社會性職能。其主要社會職能包括:義務教育、衛生防疫、社保統籌、公檢法、土地管理、安置複員轉業官兵、道路修建、小城鎮建設等方面。

截至2016年3月末,北大荒集團自辦社會機構共1799個,其中教育機構251個(九年義務教育機構181個),公檢法機構364個,醫療機構295個,市政機構67個,供水供電機構50個,自辦社區機構662個(其中:養老院15個,廣播電視臺站91個,場代鄉政府124個,護林保膠機構11個)。

2015年,北大荒集團補貼社會性支出32億元,其中補貼教育機構支出2億元、補貼公檢法機構支出1億元、補貼醫療機構支出2億元、補貼供水供電供暖供氣等機構支出2億元,補貼社區機構支出23億元。此外,北大荒集團“五項保險費”持續大幅度增長,其中,農牧場的“五項保險費”占年度土地承包收入的30%以上。

北大荒集團自己總結說:“沈重的社會性支出導致公司負擔加重,嚴重影響了墾區發展。”

巨額的社會支出壓力下,北大荒集團的財務報表讓人眉毛揪成了一團。

北大荒集團辦社會投入的金錢,要計入到公司的營業外支出中。北大荒一年的營業外支出,2015年一年接近130億元,增幅18.83%。北大荒集團下屬農場還承擔所屬轄區的公共事業管理,如學校、派出所、醫院、社區等,且事業單位支出占營業支出的97%。由於事業人員調資,社會性公益性經費支出增加而導致社會性支出增大,從而使營業外支出增加。

這樣巨額的營業外支出規模,在筆者看來,即便拉一家世界五百強來,也很難扛住,也得吐血。

北大荒集團擁有中國最肥沃的土地,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北大荒集團的前任掌門、如今身陷囹圄的隋鳳富在任期間喊出成為世界五百強的目標,如果沒有辦社會的包袱,世界五百強並不是空想。

以2015年為例,北大荒集團補貼社會性支出32億元,是當年北大荒集團凈利潤約0.5億元的64倍,如果沒有辦社會的巨額支出,北大荒集團可以是另一副模樣,可以更光鮮。

當然,辦社會對於北大荒集團來說並不僅僅只是包袱。北大荒是國家重點農業企業,每年享受大量政府對農業行業的政策扶持(如運費補貼、虧損補貼、獎勵資金等),其營業外收入主要來自政府補貼。2013-2015年及2016年3月,北大荒集團營業外收入分別為78.5億元、82.1億元、98.4億元、10.3億元,一半以上是政府補助。

即便如此,大量的政府補貼還是無法填補辦社會的巨額支出,以2015年為例,北大荒集團營業外收入與支出相抵,還有30多億的虧空。

歷史包袱難解

隋鳳富因受賄罪被判入獄時,曾有東北的朋友請筆者筆下留情,北大荒集團的一地雞毛不能全怪隋鳳富。

北大荒這些年搞的工業項目,不少虧損。但是也有九三集團這樣的異數,早早走出東北,在關內的天津、廣西等地布局工廠,使用進口大豆,拓展全國業務。北大荒集團旗下的完達山乳業,在國內乳業市場一方諸侯的地位無人能質疑,利潤表現中規中矩。而北大荒的王牌,坐擁數萬平方公里肥沃的黑土地,每年為北大荒集團貢獻近百億的土地承包費收入,穩賺不賠,利潤率百分之百。

不過千好萬好,一家大公司遇上了辦社會這樣的大事,再多的利潤也不夠燒。

截至2016 年3 月末,北大荒集團擁有在職員工約62萬人。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觀察,北大荒集團理論上不需要這樣多的員工。

2015年,北大荒集團資產1928億元,收入1313億元。同期,業務有不少相似之處的中糧集團資產約4600億元,收入約4000億元,是北大荒集團的2倍以上,但是中糧集團的員工總數只有不到10萬人,比北大荒集團少了50萬人以上。

北大荒集團要在國內市場成績一番事業,與中糧集團等平分秋色;在國際市場上想呼風喚雨,與跨國糧商同場較技,剝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減輕包袱,勢在必行。

如果按照中糧的員工規模來改革北大荒集團,意味著幾十萬人需要分流和重新安置,無論北大荒集團還是其所在的黑龍江省,預計都將頭大如鬥。

知易行難。能為北大荒集團改革提出整體解決方案的人,必將是時代風雲人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