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400家团购网站一个月未更新

http://news.imeigu.com/a/1319140862312.html

本报讯 (记者李斌)昨天,国内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通过对9月行业搜索、访问、交易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及消费者调研发现,9月团购网站的整体交易额与8月基本持 平,大约为19亿。但从增长率上来看,继8月团购行业增长率创1.05%的低点后,9月的市场增长率仅有0.3%,我国团购市场的增长趋势在9月已经完全 停止。其中,至少有超过8%,也就是超过400家团购网站一月内商品没有进行更新。

一淘网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9%的市场份额都由包括聚划算、窝窝团、拉手网、美团网在内的大型团购网站所垄断。其中,9月团购市场中超过亿元的包括 淘宝聚划算、窝窝团、大众点评团等6家团购网站,占了整体市场份额近八成;QQ团、聚美优品、满座网等另外5家团购网站销售规模在亿元以下,约占 12.1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5000多家团购网站只拥有一成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9月团购网站在商品更新的表现上不容乐观,仅有38%的团购网站能够保持一周之内更新商品。其中有超过54%的网站在30天内有过商 品更新动作。在一淘网目前收录的团购网站中,至少有超过8%的团购网站一月内商品没有进行更新,目前整个团购行业团购网站数量超过5000家,也就是说9 月份至少有超400家团购网站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已经停止更新、网站改版或者已经关闭。

一淘分析师罗静认为,10月以后的团购市场面临的形势或更加严峻。十一黄金周对于团购行业来说是淡季,不排除多家团购网站会在10月提前迎来“冬天”。从市场走势来看, 10月的团购行业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来自于第三方媒体监测公司数据显示,从7月份开始,喜欢“烧钱”的国内团购网站开始陆续停止投放广告。整个团购行业的广告投放金额由7月的超过 1.6亿直接降到1亿以下,进入8月,团购网站的媒体广告投放在6000万左右,再创新低。另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TOP 10团购网站中,至少80%都已经停止了在电视、户外、楼宇等媒体的广告投放计划。

同时,继此前高朋网、开心团购爆出大规模裁员以后,9月包括窝窝团、团宝网等网站都先后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优化”行动。团宝网此前被曝裁员逾50%,而窝窝团的裁员比例或将高达70%,仅山东地区就有菏泽、聊城、枣庄等7个城市分站被裁撤。

罗静分析认为,团购网站的广告投放停止、裁员频频体现了目前团购网遭遇的资金链紧张窘境。如果不能拿到后续融资,保证资金链运转正常的话,在团购网站未来的倒闭潮中很有可能出现团购“大牌”的身影。

(责任编辑:胡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6

400家鐵皮屋絕招 中韓比不過

2012-3-5  TCM




美國巴塔哥尼亞 (Patagonia)、德國Bogner、法國Lafuma,或者是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彪馬(Puma)等……,這些來自不同 國家、不同品牌,卻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一段位於大台北地區的黃金加值鏈;一群賣布為台灣一年賺進一千六百億元的鐵皮工廠;一個中國廉價工廠、韓國大型企 業也打不倒的鐵皮屋精神。

鐵皮屋很醜,生鏽斑駁又補漆貼皮,冬天時,凜冽的北風無孔不入的灌進工廠,在十度的低溫中吹天然冷氣;夏天時,鐵皮屋頂吸熱吸到發燙,工廠內設備又維持一 百到一百三十度的高溫,讓在溫度四十五度鐵皮屋內工作的人,洗免費三溫暖。

打死不退的骨氣日夜守著機器,拚出客戶要的東西

這樣水裡來火裡去的日子,鍛鍊出打死不退,中國、韓國也打不倒的大台北鐵皮屋傳奇。紡織業其實也曾有黃金時期,登記業者超過六千一百家,股價破百元的紡織 股比比皆是,雖沒有紡織新貴這個名詞,但一夜致富的傳奇也曾經出現在這個行業。

國際競爭是每個行業都必須面對,紡織業比其他行業更早展開了大洗牌,淘汰了迷失在財富遊戲的人,華隆、中興、東帝士或力霸集團嘉食化,一個個不見往年風 光,紡織股變成了雞蛋水餃股,也讓很多人誤以為紡織真的是夕陽產業,這個行業早就消失了。

其實,台灣紡織業一直還走在世界最前端,賣世界一流的布。中國紡織廠是機器一開,一個月、甚至一年都做同一種布,太尹針織董事長李銀山說,這裡是每天、甚 至每小時都可能織不一樣的布;別人一覺睡到天亮,台灣是寒冬中每隔幾小時都在翻棉被,永遠沒辦法一覺到天亮。

不睡的鐵皮屋,趁別人睡的時候,偷偷帶著台灣往前進,菁華工業董事長黃彥一拿起一塊布,一邊搓一邊說,全世界任何一塊特殊的布,拿到樹林的針織廠一摸,用 什麼纖維、什麼織法,全部說得出來,然後自己設定機器,織出一模一樣的布,甚至可以更好。

鍛鍊這樣的本事,靠的是一股拚到最後也不放棄的骨氣,黃彥一說,「他們都是校長兼撞鐘的,是老闆、也自己管機器,有問題、有急單,半夜帶個床就睡在工廠, 守著機器日夜不停,拚出客戶想要的東西,找到解決方法為止。」就這樣蹲出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上下游廠的義氣當品牌廠後盾,刁鑽訂單也接

這個精神背後,還有一個很抽象的東西存在,它叫義氣,寧美總經理王園甯說,「寧美能把布賣向全世界,是因為背後有這群講義氣的鐵皮屋老闆,你對他們好,他 們拚命當你的後盾。」接大品牌的單,拚也要拚出來,光泰紙印花董事長黃錦江說,「現在跟(紡織廠)旭寬合作,接大品牌的訂單竟然還要考試,但乎你考我麥倒 (讓你考不倒)。」

鐵皮屋老闆已經習慣接這些刁鑽的訂單,於是一百八十天的交期,變九十天、甚至四十五天;本來一次一萬碼的訂單一個月做完,硬是拆成十個月做,一個月交一千 碼,價格卻不變,等於天天都在替客戶改產線、改工法。這些,中國、韓國的大工廠做不來,台灣的鐵皮屋能接。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說,「三、四百家工廠每個都有獨門功夫,組起來就是台灣的國家代表隊,中國、韓國則不一樣,一家公司就是一隊。」進一步說,當國家 跟國家對決時,一家大企業再強,也可能只有三或五個絕招,但對上有三、四百個鐵皮屋絕招的台灣,規模大的中國與韓國,未必能占上風。

養成這個特殊能耐的,還藏著一個更奇特的潛規則,紡織研究所產品部副主任施陽平說,這叫作分享,也就是說大家做不一樣的東西之後,發現彼此不存在競爭關係 時,還會互相分享與合作。這一句話解釋了大台北地區的針織廠,就算三步一小家、五步一大廠,但每個廠織出來的布,真的都不一樣。

只織一種布,規模永遠做不大,所以當你問鐵皮屋老闆,怎麼不擴大規模?答案都是,「我們也沒要上市櫃,不靠股票賺錢,何必搞這麼大。」從更深層的角度來 看,他們早看穿了昔日紡織業也玩過的財務遊戲,不羨慕別人拿股票跟投資人拿錢,蓋玻璃帷幕大樓,搖身成為新貴;他們寧願窩在鐵皮屋內,冬天吹冷氣、夏天洗 三溫暖。

於是,真正的競爭力是這樣來的,智晟實業董事長花再發說,原油價格飆漲,光是油錢就要燒掉七百萬元,但出廠價格不變;還要砸下三千多萬,將設備大幅更新, 引進可以染化學纖維的機器,轉型做機能布;接著要轉向歐美買高級染料與助劑,把自己定位在做高端染整市場,走少量多樣路線;這還不算,還要投資做廢水、廢 氣的環保改善工作。一邊砸錢、一邊喊不好做,卻甘之如飴,花再發說,這一行是真正的「艱苦事業」,但「我要做到做不動為止!」

所以下次經過高速公路看到鐵皮屋時,別再說真落後、沒競爭力,世界最高檔的品牌來這裡買布,也為台灣賺進了外匯、創造了就業機會,是鐵皮屋讓大台北成為世 界紡織布料的黃金加值鏈,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8

硅谷風投教父:投資Yahoo400萬 取得40億回報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8437/
5月21日,硅谷風投教父邁克爾·莫里茨宣佈將因病隱退。莫里茨當過記者,寫過喬布斯的早年傳記《小王國》,後加入紅杉資本,主導投資了 Google、YouTube、Yahoo和Paypal等著名科技企業的投資。「他在Yahoo投資400萬美元,取得約40億美元回報。」

5月21日,紅杉資本著名投資人邁克爾·莫里茨(Michael Moritz) 宣佈將因病隱退。這一消息在硅谷引起轟動。

邁克爾·莫里茨曾是《時代》週刊記者,寫過喬布斯的早年傳記《小王國》;後加入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主導投資了Google、YouTube、Yahoo 和Paypal等著名科技企業的投資,成為硅谷叱咤風雲的風投教父。

5月,在寫給紅杉資本投資人的信中,邁克爾·莫里茨如此表示:「醫生診斷,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雖然可以控制,但卻無法治癒。我被告知,我的生命質 量可能會在未來5至10年內下降。」 因此,莫里茨決定退出紅杉資本的日常運營。莫里茨還表示,未來,他每年將花三四個月時間離開硅谷,追求其他愛好。

「他在Yahoo投資400萬美元,取得約40億美元回報。在Google投資1250萬美元,獲利約50億美元。」2011年4月7日,《福布 斯》發佈了「十大頂級風險投資家排行榜」,邁克爾·莫里茨排名第二。他的個人財產已超過13億美元,是少數幾位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家之一。

蘋果的歷史學家

如同許多美國最有活力的企業家一樣,莫里茨也是移民。

1954年,邁克爾·莫里茨出生於英倫小島,在英國度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他在牛津大學的基督教會學院獲得歷史學位,此後離開英國,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進修歷史。

他說:「那是70年代中期,整個英國似乎捲入了一場罷工的狂潮,未來慘淡無光。所以我決定去美國,沒想到後來居然在那裡呆了30多年。」憶起他的學生生涯,邁克爾·莫里說道:「我的歷史學士學位已經成為歷史。我更希望我能再聰明一點,精通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

1978年,從沃頓商學院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邁克爾·莫里茨並沒有馬上投身銀行業和諮詢業。他在《時代》週刊找到一份記者的工作,專門報導硅谷新聞。

1982年2月15日,《時代》週刊的封面刊登了史蒂夫·喬布斯和蘋果II 型電腦。這篇報導正是出自年輕的記者邁克爾·莫里茨。幾個月之後,喬布斯將莫里茨帶到了蘋果公司內部,讓員工給他演示各種開發中的先進功能:「邁克爾會成 為我們公司的歷史學家。你們要把他當做一個團隊成員對待,任何事情你們都可以告訴他。他將記錄我們的故事。」從此,史蒂夫·喬布斯給予了他不受限地接近蘋 果公司所有方面的自由,這是前所未有的。喬布斯之所以如此罕見的開放,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將設計出首台接近靈魂的電腦—— Mac,他希望有人記錄這段歷史。

那年年底,蘋果公司內部開始風傳,喬布斯將會成為《時代》年度人物。莫里茨也到蘋果公司,為年度人物報導進行了一輪補充採訪。但是結果卻大大出乎意 料,「電腦」當選了1982年年度人物,而非當年27 歲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時代》週刊還在封面文章裡寫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這場變革中獨佔鰲頭。」

這次出乎意料的原因在於,在採訪中,莫里茨聽到了一些不好的信息:喬布斯有個私生女,且不願承認她。1983年1月13日,作為《時代》週刊駐舊金山站站長,莫里茨在《時代》週刊中對喬布斯作了人物特寫。這篇文章中,莫里茨首次曝光了他在採訪中的發現。

莫里茨寫道:「在寂靜的山林中,喬布斯和一個姑娘度過了整個夏天。臨分手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但喬布斯否認自己是孩子的父親,也不願提供撫養費。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姑娘和蘋果公司寄予重望的電腦擁有同樣的名字:麗莎。」

這篇報導激怒了喬布斯。他看到莫里茨的人物特寫之後,在公司內宣佈:「誰再跟他說話,就會被當場開除!」從此,喬布斯決意向所有記者關上心門。那之後的二十多年,喬布斯幾乎沒有為任何媒體人提供過同莫里茨一樣的待遇。

但這段採訪經歷還是成就了莫里茨,他依據那些採訪素材,寫了一本關於喬布斯的傳記《小王國》。這部喬布斯及蘋果公司的傳記奠基之作,在Macintosh(簡稱Mac)上市之後出版,記錄了喬布斯早期不為人知的創業歷程。

因為這本傳記,莫里茨一度被譽為「蘋果史學家」;因為這本傳記,莫里茨與喬布斯交惡;也因為這本傳記,莫里茨結識紅杉資本的創始人唐·瓦倫丁,並加盟這家硅谷最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成為全球公認的「風投教父」。

2009年,莫里茨重新修訂出版了這本傳記並命名為《重返小王國》。在增補的部分,莫里茨回顧並分析了喬布斯被驅逐、流放、回歸、復興的整個歷程。 莫里茨說:「很遺憾,我沒有嘗試修補我和喬布斯的關係。如果當時我處在喬布斯的位置,我的反應可能和他一樣。很難說我和史蒂夫當時誰更憤怒。但我認為,那 件事情永遠地改變了喬布斯和媒體業的關係。」

硅谷的風投教父

《小王國》出版後,邁克爾·莫里茨辭去了《時代》週刊的工作。1986年,莫里茨作為三位發起人之一,加入紅杉資本,並先後發掘了Google、YouTube、Yahoo和Paypal等知名科技企業,以另一種方式成為了硅谷傳奇。

許多人把邁克爾·莫里茨看作是一個寂寞的人。「因為他領先大家太多。」1995年,當大多數人都未曾料到互聯網公司會成氣候時,邁克爾·莫里茨帶領 紅杉資本投資了雅虎。那時的雅虎,還處在僅有兩個創始人的初創期,工作室內黑天昏地,滿地都是比薩盒,中間點綴著一部電話機。高爾夫球棒倒在角落裡,整個 屋子連張椅子都沒有。「那裡真的可以說是狼藉一片,我覺得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大概連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莫里茨回憶。

後來,在紅杉的帶領下,雅虎從一個分類信息檢索頁面變成了門戶網站,最終成為首個網絡上的媒體帝國。而紅杉投資的400萬美元,則獲得了約40億美元回報。

4年之後, 他帶著同樣的遠見投資了Google。這次,他將1250萬美元的投資,變為了約50億美元的利潤。

當時,Google僅僅成立3年,雖然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但廣告收入並不多。邁克爾·莫里茨則表示:「在最初的時候,收入都是一點點慢慢來的,就好像下雨,先飄幾個雨點,然後才是傾盆大雨的真正來臨。」 他知道谷歌擁有市場上最好的搜索技術,也具備了各項必要條件。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在他的預想之中。

這些年來,莫里茨一直是Google 的董事會成員,幫助Google 從一個在乒乓球檯上舉行會議的公司成長為全球營收超過100 億美元的知名企業。

作為一名風險投資家,邁克爾·莫里茨具有專業的經驗,以及多年來沉澱下來的謙遜、警覺和睿智。雖然為人謙遜、寡言少語,但莫里茨從未喪失直面事實真 相的銳氣。2008年5月,金融危機期間,在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年會上,莫里茨當著台下700多名同行和媒體,直吐真言:「這行業太浮誇,太傲 慢。」他希望同行們能「直面真實」,「在面對比我們更加勤奮刻苦的創業者時,少一些架子,少一些不必要的裝神弄鬼。」

邁克爾·莫里茨說:「史蒂夫·喬布斯曾對我說,如果你對於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就絕不要參加會議,也不要打電話。紅杉資本公司的創始人唐·瓦倫丁則告誡我,要憑自己的直覺去做事,這樣可以防止你落入傳統的刻板的思維模式,也不會因此想要取悅別人。」

「但是,我獲得的最好的建議來自比爾·迪得斯。大學畢業前,我一直嚮往在倫敦新聞界工作。我去辦公室拜訪比爾那天,天下著雨。他說,要是他處於我那 樣的境地,他就會去美國。這番話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此後,我下定決心去美國。那時,我甚至無法從地圖上找出加利福尼亞州,對於那種被稱為風險資本的東 西,我當然一無所知。現在,我已經在硅谷工作了30個年頭。」

熟悉邁克爾·莫里茨的人都知道,他從來都不是為了錢而拚命工作。曾學過7 年歷史,當過記者和作家的他,對書有著深深的眷戀。莫里茨的妻子哈里特·海曼是一名小說家,他們有兩個孩子。「我妻子稱呼我為『書痴』,」在一次訪談中, 莫里茨這樣說道,「一本書一旦被帶到我家,那它肯定會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一個永久性位置。因為我從來都舍不得扔掉哪怕是其中一本書,於是慢慢地書就積累得 越來越多,好比沉澱物慢慢累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56

身價1,400億 郭董的一天怎麼過?

2012-01-21  TCW  
 

 

一、二、三、四、五!當你數到五,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可能已經創造出你工作一年的薪水。

每五秒鐘,鴻海增加的營收就超過台灣上班族的平均年薪。郭台銘的身價約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這個數字約等於二十四萬七千個台灣勞工,工作一年的勞動所得。

擁有這天文數字般的財富後,一般人可能是提早退休,或是環遊世界,但郭台銘每日工時超過十六個小時,是一般台灣上班族的二‧六倍。這在新竹科學園區會被稱為「爆肝工時」,但放在郭台銘身上,他創立鴻海三十九年來,卻是日日如此。

六十三歲的郭台銘,一年休假不到十天,常常一星期飛五、六個城市,一言一行被全世界用放大鏡解讀的高壓緊張生活,但,他似乎樂此不疲。

是什麼樣的驅動力,能讓他一次又一次挑戰極限?當其他人疲累至極、只想閉上眼喘口氣時,郭台銘卻還能精神奕奕的在台上滔滔不絕,幾乎天天開著十幾個小時的馬拉松式會議?

喜歡被群眾簇擁和崇拜軍事化管理,員工呼口號成常規

中原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王安智認為,支撐郭台銘的最大力量,源自於人對權力的追求。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麥克里蘭(David McClelland)曾提出一個專有名詞:「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也就是想要影響別人行為,改變生活、事情發展的欲望。

麥克里蘭追蹤四百二十二名、在三十二歲時晉升為初階主管的美國電話電報(AT&T)員工,以主題統覺測驗(TAT)測量個人心理特質,將受測者特質分為五層,數字越大、權力需求越高。

研究發現,權力需求在第三級以上的員工,十六年後晉升中高階主管比率達五七%,而第一、二級這類野心較低的員工,晉升比率只有三一%,幾乎差一倍。

王安智解釋,權力需求高的老闆,顯現於外在的特色是喜歡發號施令來塑造、控制他人行為,享受被部屬包圍崇拜。他們勇於承擔工作挑戰,喜歡支配他人,不畏懼做出困難的人際決策(如:解聘、裁員),讓他們更容易爬到事業高峰。他們喜歡高度競爭的運動或遊戲,蒐藏了許多能象徵身分地位的物品,或者篤信特定宗教,希望藉此增強個人影響力。

富士康中國主要廠區中,都設有土地公廟,郭台銘每到一處,第一件事就是上香膜拜,印證此論述。

台大心理系教授鄭伯壎分析,權力需求高的大老闆通常連接了「威權領導」(Authoritarian Leadership),尤其是亞洲。他們通常強調君主專權,以軍功行賞提擢,成為華人文化圈的管理特色。

「好,很好,非常好!」二○一二年十月,「富士康之星」(中國優秀員工)到台灣鴻海總部參觀時,主持人只要在台上提問,底下百名員工就齊聲如此大喊。事實上,這是富士康裡的標準口號之一,反映出內部長久的軍事化管理。

享受世界因自己轉動一百五十分鐘會談,提及五十名人

郭台銘出席河南鄭州的「富士康之星」餐會中,來自中國各地的三百多位員工與家屬,一擁而上希望郭台銘簽名;他被群眾給團團圍住,猶如國際巨星般,卻也令人為沒帶保鑣的他捏一把冷汗,但是一旁的員工悄聲說:「沒關係,老闆喜歡這樣!」

「郭台銘很享受『世界因我而轉動』的快感。」一位前鴻海主管評論。

而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五月,郭台銘與中國白色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創辦人何享健,在一百五十分鐘的會談裡,就提到了五十位與他交好的國內外政要及富商,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位,涵蓋歐、亞、美三大洲。

時常進行「權力演出」公開訓斥犯錯員工,塑造領導魅力

王安智說,這些帝王式老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位置,常在管理員工時進行一場「權力演出」。他們會在一大群員工面前,將犯錯的部屬罵得無地自容,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他們背後的原因,並非真正訓誡員工犯下的過錯,而是為了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的權力,甚至塑造出自己的領導魅力。

例如幾年前,一位跟著郭台銘創業至今的鴻海事業群總經理級主管罹癌,偏偏部門裡面又出現了重大疏失,造成集團的巨大損失。檢討會上,郭台銘陷入兩難,一邊是罹癌的兄弟抱病開會,一邊是內部公平,不處理怕壞了以後的規矩;處理又情何以堪?

「最後他(郭台銘)當著那主管面前,臭罵他身邊所有的人,我罵你下面的人給你看,你也難過,就像京劇的『打皇袍』」,一位前鴻海主管說,「他是項羽這一類的魅力型領導,能讓身邊人最後陪他自殺在烏江邊的。」

他們極少授權,猶如古代帝王,以集權維持獨尊位置。王安智分析,因此他們每天雖行程滿檔,但再忙都親力親為。鄭伯壎指出,某種程度這也是時代使然,「因為二○%的人吃了八○%的市場(八二法則),要保住江山,就只能一直往前衝,停不下來」,因此帝王式老闆通常也容易高亢、興奮,精力過人。

而私底下的郭台銘,最愛看的就是清宮劇,對於康熙、雍正、乾隆等清代皇帝的行徑知之甚詳。體現在企業裡面,郭台銘每天工作十六小時、一年只休假五天而不覺得疲累,一人可以管理上百人,協調集團內十五大事業部,重賞重罰,正如現代帝王一般。

開會像演講只說不聽尋求外在刺激,罵員工找決策靈感

如果要更深入了解郭台銘,一定也要知道他特殊的思考模式。

每天踏出家門、坐上車,郭台銘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給秘書沈淑玲,她帶領一群橫跨台北與深圳的秘書群,總數約有二十位,負責聯絡相關主管們到他辦公室長桌開會。與會者圍著長桌排了一圈又一圈,最外圍的第三圈是坐在窗台上,總數可達近四十人。

郭台銘開會,不太聽別人說話,而是自己邊講、邊在白報紙或者白板上振筆疾書,許多重大決策,如八屏一網一雲的「眼球計畫」,就這樣被他寫出來。

「郭台銘很會做公開演講,他是有能力號召群眾的魅力型領袖,」一位前鴻海核心幹部說,「但他不能一個人對著空空的會議室,一定要很多人坐著,不是對他們講話啊!是罵啊!這樣才會有靈感。因為他罵你笨,他一定要比你聰明,就能激盪出更好的想法來。」

管理學教授認為這是「外向型」思考模式,不是形容愛好社交活動,而是思考須有外在刺激,無法一人冥想而得。

不僅如此,郭台銘的許多策略自有其邏輯。開會時,他會突然叫起一位與會者,問:「八屏是哪八屏?背!次序不能錯!」

「手機、平板、NB(筆電)、AIO(一體成型電腦)、portable TV(可攜式電視)、TV(電視)、電子看板、LED大顯示屏。」

「為什麼這麼排?」

「尺寸?」

「錯!是它們跟你眼球的距離!」

尺寸跟眼球距離有什麼不一樣?當然不一樣!因為距離不同,功能需求就不同,例如手機就不需要IPS廣視角,當距離超過手的長度時、如六十吋電視,就不需要觸控,而是聲控或者動作控制,「他邏輯不一樣,很厲害。」一位前鴻海幹部說。

野心,激盪了郭台銘過人的生命力與洞察力,讓他打造出全球企業史的奇蹟。

【延伸閱讀】郭台銘4大驚人數字

4.58秒 賺台灣上班族平均1年薪水1年工作時數是一般台灣人工時的 2.6倍1人身價等於 24.7萬名 台灣勞工年薪總和直接管上百名主管,是台灣老闆平均管理8.2人的 12倍

【延伸閱讀】在台灣,郭台銘1天會做8件事

1.讀報:一早先讀科技產業相關新聞2.抵達總部前,打電話給秘書群聯絡相關幹部到場開會,早上9點左右抵達土城總部虎躍廠3.拜拜至土地公廟,向土地公和關公參拜祈福4.批公文上百位主要幹部的出差等申請單,全部親自審核手批5.開會與會者從2、3位,逐漸擴增近40人,時間達10餘小時,直至晚上9、10點6.吃養生餐三餐飲食由專職醫師配合節氣調配特製7.練瑜伽注重養生,晚上會做瑜伽8.看清宮劇愛看清宮劇,對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事蹟十分了解,決策也以此為借鏡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0

400萬套現所得處理方案(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610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6627

首先多謝小敏千字來文,看你在購買力之推算、聯名轉單名之部署,及對被動收入之重視,相信你也有花點時間在HOMEBLOGGERHK鑽研。在七月賣出樓房後你合共有四百萬現金係戶口,以三十來歲之年齡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惟金額只及在普通零售銀行開立尊貴戶口,不夠在私人銀行開立帳戶,財務玩法受掣。美金一百萬元或等值可在細間私人銀行買債再用低息循環貸款,年息只係2%左右,逐日計息,平過按揭。所以都係越有錢更容易變再有錢,可買入二線在港公司之債券,年期不過3-4年而收息約5%睇對樓盤又可以將錢係私人銀行拆過出黎,借幾日轉數又得,借成年都係稅貸咁既息口,極之方便。

 

講返小敏,情形適合一眾想從工作抽離而轉做全職媽媽之女仕參考,先在辭工前用自動轉賬薪金證明問銀行借錢,淨出先生作「無樓人仕」,即時配合到政府辣招於第二套房double從價印花稅之做法。現時有四百萬現金在手,但沒有私人銀行的支援下投資工具有限,可利用澳元與港元在利息上之差異,造可一個既靈活,限制風險,而可收較高息之法。

 

 

如果你投資年期可以有三至五年(即係諗住呢幾年唔再買樓)咁比較客易,你可以去買入澳洲之大銀行發行之澳元計價債券,放幾年每年收益率8%應冇問題,本金亦會到期歸還,只剩下澳元兌港幣之下跌風險。惟此風險可由你買入澳元之金額而控制,小敏有四百萬港元,可將三百萬轉做人仔一年定期收息,在港年息3.75%即一年收回等於港幣112,500的利息。為方便計算,本文假設人仔同港元黎緊一年兌價「打和」。然後用一百萬轉哂做澳紙買債,冇本金風險(假設你買入發行人評級A或以上之債券下)但有兌換風險,收息8%$80000一年。成筆錢共收息港元$(112500+80000)$195,000,平均$16000(即年回報4.8%)一個月,可幫補小敏離職後之損失。

 

最要命之風險係澳元兌港幣(或更深入諗係人仔)下跌,如一百萬港元變做澳元之投資因澳元在一年後由今日(1 Mar)7.9511.25%7.0澳元之跌幅會將你係人仔收到之利息洗刷掉,因一百萬(又變番港幣)11.25%咪輸左$112,500,咁你四百萬組合只賺$80000,慘淡地收2%總組合回報。當然好過你就咁放港元定存。當然你會問如果澳元跌低過七蚊點算或者我唔想買咩澳洲紙銀行債比人「縛」幾年呢

上回提到四百萬之投資方案一,是將一百萬港元兌做澳元買入高質債券,三百萬換做人仔定期,係假設人仔同港幣不升不跌之下,爭取4.8%年回報率。此方案之弊病係萬一黎緊一年澳元兌港元下跌超過11.25%,即約由現7.95跌至7.0水平,及後跌破7就會連2.0%低水回報亦不保。

 

坊間你可以聽過不少類似之產品,如不跌破咩位就收高息,之後收低息,類似係由此原理衍生而來。但關鍵係澳元兌港幣係金融海嘯時低見4.6,萬一匯價暴跌就會「收埋息都回唔到本」,有冇辦法將此風險去除呢?

 

答案是沒有方法完全去除,但可部份去除。你只會獲得更多回報,在風險及不確定性之提高是必然的,除非市場運作效率差勁吧! 外匯股票定期一向是高效市場,更不容你在辦公時間用肉眼「偷雞」,要麼就高風險高回報,一係就用港紙收0.X%定期年息,至於你有市場內幕就不在此限了。去除方法為購入一個澳元兌港元之認沽期權,一般銀行沒得做的,你要去股票行問一問。記住係「買入」一個「認沽」,搞錯左好麻煩,而唔想煩就返回上篇用較簡易方法,風險亦不是很大。買入權証要比期權,你就用400萬本金之一萬幾千爽快地比吧,淨低三百幾萬放定息生息定可收回買入權証支出。當澳元兌港幣下跌認沽期權可補貼你匯價上之損失。

另一建議是不買入澳元債券,改做買澳元債券基金,但令你在澳元那(1/4)部份之投資變成不保本,有約一年可升可跌10%之可能。筆者自己就鐘意債券基金,反正今年跌,下年都很大機會升返。

運用期權都係買保險之一種,市面大部份保本基金都是用此原理運作。另外有些人問人仔唔一定兌港元升,更會下跌。筆者只可以講所有提供方案都是有風險的,本人亦只能在控制風險上盡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210

《幕後英雄》一個棒球門外漢締造最快觀眾破10萬奇蹟 黃鎮台400天讓中職脫胎換骨的真情告白

2013-04-08  TWM
 
 

 

九場,是中華職棒打了24年以來,最快突破10萬人次的紀錄;400天,是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黃鎮台改革台灣棒球的時間。

一個棒球門外漢,如何讓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四顧茅廬?

如何坐穩中華職棒盟主地位?如何深獲每個棒球迷的心?

撰文‧賴筱凡、陳彥廷

現在上場的是,義大犀牛隊第四棒指定打擊,曼尼!」高雄澄清湖棒球場裡,響起如雷歡呼聲與汽笛聲,頂著超搶眼的雷鬼頭,拿著球棒,曼尼緩緩走上打擊區,一個扭腰、揮棒,只見球飛往左外野、落地;全場球迷high翻了,不停敲打著手上的加油棒,搭配看台上翻動的大片旗海,奏出一曲沸騰的紫色交響樂……。

三月二十七日那一晚,全場沸騰的兩萬人,都為了棒球而來,他們淹沒走道、階梯;他們伸長脖子、緊盯投手投出的每一顆球,盼著打者揮出下一記安打。他們不僅締造中華職棒有史以來例行賽最高票房紀錄,更寫下了新一頁的棒球盛世。

看似如洪水氾濫的棒球熱,不是偶然,而是一場耗時四百天的改革。在這場台灣棒球維新的背後,點燃棒球熱、帶來榮景的重要幕後推手,是他──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黃鎮台。

即使一身休閒運動打扮,腳踩白色運動鞋,戴著無框眼鏡的黃鎮台,渾身書卷氣息還是藏不住,就在曼尼初登場隔天,他接受《今周刊》專訪,談起這四百天從教育界走向體育界的點滴,開宗明義只有兩個字:意外。

他,曾經不太看棒球林蒼生「四顧茅廬」沒說動他「我不懂棒球,老實說,我甚至不太看棒球。」已經六十五歲的黃鎮台,笑得有些靦腆,故事得從二○一一年說起,他因董氏基金會董事長一職,與統一集團結緣,這一結,卻牽出黃鎮台步入棒球圈的火花。

那是個農曆年剛過的春酒場合,座上賓除了時任東吳大學校長的黃鎮台,還有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一個點頭、一個舉杯,林蒼生主動開了口,邀請黃鎮台出任中華職棒聯盟會長,因為黃鎮台在逢甲、東吳大學校長任內,讓學校的排名直升,黃鎮台的做事效率,毋庸置疑。

只見連棒球規則都不怎麼懂的黃鎮台,笑得尷尬,四兩撥千斤地岔開話題,「我當然不敢接。」那是第一次,黃鎮台拒絕了林蒼生。

同年四月,又是一個應酬場合,說巧不巧地又讓黃鎮台與林蒼生碰上面,這次還多了時任中職會長的趙守博,沒等黃鎮台開口,趙守博劈頭就問:「你什麼時候接會長?我在等你(接任)耶。」為了專心處理兩岸事務,趙守博開口辭中職會長好些回了,卻遲遲等不到接任人選,依舊等不到黃鎮台點頭。

他,被洪瑞河說動眾人皆不看好 毅然接下重擔四個月後,林蒼生找了統一旗下南聯國際貿易公司董事長李棟樑做說客,照樣碰了軟釘子,「我不懂棒球,也不喜歡拿了頭銜不做事。」這就是黃鎮台的個性。即使當年十二月,在黃鎮台岳母喪禮場合,林蒼生到場致哀,林蒼生第四度邀請黃鎮台,都沒能讓他點頭。

誰改變了黃鎮台的心意?「是洪董事長(指兄弟象隊球團董事長洪瑞河),他說,他經營棒球隊,除了自己熱愛棒球,也是在盡社會責任,就像棒球之於統一,也是一份企業責任。」這一番話,讓黃鎮台對於棒球,有了不同的想像。

這段時間裡,黃鎮台對中華職棒聯盟會長一職,不是沒有做過功課,他問過親友,與他親近的學生也給他出主意,「二○一一年,是職棒很慘的一年,你去搜尋職棒新聞,幾乎沒有一個好的。」黃鎮台不諱言,十個親友裡,九個都反對他去碰棒球。

網友們批評聲浪,漫天倒海地充斥在網路上,「有一點很不一樣,球迷雖然不停地罵,卻一直講(棒球),或許他們支持棒球的熱情已經不在,但愛棒球的心,還在那裡。」黃鎮台說。

而十個親友裡,唯一一個投贊成票的是黃鎮台的妻子,台大教授孫璐西。當時,孫璐西只對黃鎮台說了一句話:「你是能做事的,為什麼不去做?」加上黃鎮台母親的推波助瀾,「人家找了你一年,幾乎沒有停過,如果真能幫點忙,你應該去。」去年長考了整個農曆春節,初八那天,黃鎮台打給洪瑞河的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也為台灣棒球埋下了重要的轉捩點。

他,把內部螺絲鎖緊不時拋新想法 讓中職動起來確定接任會長一職後,黃鎮台沒有半點輕忽,從聯盟規章、團隊人選,每一步都得謹慎安排,「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團隊找回來,一個人要成功,有再多好的點子,沒有人替你執行,也是枉然。」黃鎮台坦言,近年假球風波,拖垮台灣職棒的發展,也讓中華職棒聯盟員工的鬥志,都被磨滅。「中職幾乎是一個螺絲鬆脫的組織,而且非常鬆。」黃鎮台很清楚,如果他想為台灣棒球做事,第一步就是替中職聯盟鎖緊每一顆螺絲。

即使距離正式上任還有一個月,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黃鎮台,老早待不住,三不五時就往聯盟辦公室跑,就為了熟悉聯盟業務。「一個外行人來了解,你不能說他不對嘛。」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黃鎮台的積極行事,從這些小地方就看得出來。

一位棒球圈人士透露,以往幾任會長都是等到交接儀式後,才開始做事;但黃鎮台去年三月五日上任,交接儀式都還沒辦,他就開始上班,這也是為什麼黃鎮台常說:「我不是來許願的,我是來做事的。」相較前幾任中職會長多有其他業務,黃鎮台辭掉所有職銜,就為專心出任中職會長,這些動作看在中職資深員工眼裡,笑著形容,「以前的會長一星期只有一天進辦公室,現在的會長一星期只有一天不進辦公室。」黃鎮台的積極任事,也感染到中職每位員工。「會長和我們講的第一件事,就是『動起來』。」中華職棒聯盟副祕書長王惠民說。

為了讓中職聯盟動起來,黃鎮台上任一個月後,就要求每周一下午召開一次業務會報,為求效率,會議多半得在四十分鐘內完成。「我請每個單位報告業務,例行業務不要談,例行之外的想法,請提出來商量。」當時,黃鎮台就提出許多「例行之外」的想法。

「他曾經問我們,如果明星賽不能有更多火花,為何不停辦?」中職內部員工透露,黃鎮台此話一出,幾乎嚇壞所有人。但從他的角度,卻有不同思惟,「很多事情你還沒有做,球迷就知道你要做什麼,新鮮感已經少了很多。」黃鎮台的想法很單純,就是要讓球迷想看比賽。

黃鎮台甚至在內部提過,「如果季冠軍出現後,球迷就不想進場,後面的比賽為何還要辦?」看似外行的提問,卻成功起了化學作用,激盪中職員工有更多新想法,例如明星賽該如何創新、吸引更多球迷進場,而不是把辦比賽當例行公事。

他,讓四球團信服中職出錢 球員專心打球就好另一方面,面對四大球團,黃鎮台也有一套作法。過去中職會長缺乏實際影響力,經常在中職理事會上,一遇球團杯葛議案,中職會長也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議案破局。

縱使黃鎮台的出任,是林蒼生與洪瑞河聯手說服,但一個棒球門外漢要當中職盟主,與四球團領隊的第一次見面,震撼教育就登場。「我問他,如果有一個改革,對大環境是好的,卻會影響到部分人的利益,你會『私了』,還是會做對大家都好的事?」挑戰他的是Lamigo桃猿隊領隊劉玠廷。

只見黃鎮台維持一貫的溫文儒雅,搖了搖頭,「那不是我做事的方式。」黃鎮台話答得漂亮,卻已在劉玠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一開始說好聽話,誰都會,但這一年來,中職的改革,會長用行動證明了一切。」的確,黃鎮台很清楚,如果他想取得四大球團的信任,光靠溝通協調是不夠的,「做給他們看,就對了。」黃鎮台說。

以冬季聯盟為例,趁著賽季空檔,中職一直想籌辦冬季聯盟,邀請各國球隊共組比賽,但過去六年來,冬季聯盟都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去年,冬季聯盟才真正在黃鎮台手上辦起來。「原因很簡單,黃會長開口,籌辦冬季聯盟的費用由中職自給自足。」棒球圈人士分析。

按慣例,中職籌辦的比賽,一旦門票進帳入不敷出,四球團就必須共同負擔損失,「過去幾年職棒門票都慘不忍睹,冬季聯盟能吸引多少人進場,四球團都不敢賭。」中職內部人士說。

黃鎮台的作法完全不同,他知道,中職要做點什麼讓球團刮目相看,最重要的就是中職財務要能獨立。因此,他透過昔日政商人脈,積極籌募資金,就是要把冬季聯盟比賽辦起來,「我要讓球團知道,我只有說要推動(冬季聯盟),從來沒有要你們來負責這件事情(指出資)。」同樣的,參與亞洲職棒大賽、世界棒球經典賽(WBC),以及舉辦與古巴友誼賽,也都是如此。為求好成績,黃鎮台甚至提議,代表中職參與亞職大賽的球隊,可以提前到韓國適應場地、打熱身賽,「所有費用都由中職出,會長一毛錢也沒向我們這些球團伸手。」劉玠廷說。

對照往年,亞職大賽的參賽球隊都是出賽前一天才抵達,隔天就要出賽,黃鎮台照顧球隊與選手的魄力可見一斑。事後,Lamigo在亞職大賽拿下第二名的佳績,黃鎮台的革新作法,絕對有正面加分效果。

當中職改革維新之路走了三分之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制度改變當然很重要,但那是漸進式的,要點燃球迷熱情,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大型國際賽事。」於是,爭取WBC的組訓權,黃鎮台非做不可,「我們要把球迷一個一個找回來。」他,要把球迷找回來四球團相挺 經典賽精銳盡出一場大型國際賽事由兩大部分組成:籌辦比賽與組隊訓練。過去,大型國際賽事都由中華棒協負責,為了落實賽事分級,棒球振興計畫給了中職爭取一級賽事的機會。「別人都說,組訓是最花錢、最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可是中職需要這麼做。」黃鎮台的眼底透露一絲堅定,中華隊的成員多半是中職球員,所以最重要的組訓工作,得由中職來做。

黃鎮台之所以能這麼堅定,來自背後四大球團的支持,「當時我問他們,如果中職拿到組訓權,四球隊能不能精銳盡出?」黃鎮台的篤定,說動四大球隊。時至今日,劉玠廷想起這一刻,都還帶著一絲激動,「如果經典賽不是中職組訓,Lamigo一個球員都不放人。」○九年,球團不放人影響中華隊徵召的前例,就是讓中華隊在第二屆經典賽慘敗給中國。

只有這樣還不夠,經典賽所有球員需求,黃鎮台都是第一時間提供協助。例如,中華隊進入東京球場練球,需要特製的膠釘鞋,黃鎮台連問都不問,馬上遣人採買送至球場,費用都由聯盟買單;甚至後來引爆的早餐事件,也由中職在第一時間解決,後來由棒協接手。

黃鎮台的作風讓球團、教練、球員點滴在心頭。經典賽中華隊總教練謝長亨就說,當時他點頭接下兵符,就因黃鎮台的一句話:「你不要把我當成會長,把我當成你的夥伴。」連旅日選手陽岱鋼就曾私下說,「不懂棒球的會長都做到這種程度,我們當然要拚給他看。」果不其然,經典賽的好成績成功在台灣掀起狂潮,不只中職開季九場比賽進場人數就超過十萬人,棒球熱的影響更滲透到基層棒球,「以前,孩子加入棒球隊,家長會罵:『不好好讀書,打什麼球?』現在,中職活過來了,家長會鼓勵孩子,『好好打,打得好,說不定可以進中職。』」站在基層棒球第一線的台南市南英商工體育組長陳献榮,棒球冷暖他比誰都清楚。

回首這四百天,意外闖進棒球圈的黃鎮台不是小白兔,卻用他獨樹一幟的作風,為台灣棒球揭開中職維新運動。然而,這一路走來,黃鎮台也曾面臨難關,去年底他一邊爭取中華隊組訓權,一邊面臨興農與義联集團談判可能破局的窘境,那幾乎是他最難熬的日子,「面對難題,你就是想辦法增加自己手上的籌碼,盡力去做就對了。」專訪黃鎮台的那晚,我們與他一同到台南市立棒球場,統一獅與Lamigo桃猿大戰難分難捨,場邊球迷見到黃鎮台,要求拍照、簽名不曾間斷。

「現在他(黃鎮台)做這麼好,我還得把他拉住,不然他一升官,我們又沒有會長了。」林蒼生半開玩笑,卻是一個二十餘年資深球迷的心聲。

一個擊掌,一句「鎮神!謝謝你!因為你,中華職棒才能重新起飛。」球迷說得誇張了些,卻說出了每位棒球迷對黃鎮台這四百天改革的感謝。黃鎮台沒有因此洋洋得意,他會親自上網看球迷在每則新聞下的留言,球迷寫到中職信箱的信,他也逐一回信,因為對他來說,六十五歲才走這一遭,格外珍惜,「我們還得更努力。」

黃鎮台

出生:1948年

現職:中華職棒聯盟會長

經歷:

1994年 教育部次長

1995年 逢甲大學校長1998年 行政院國科會主任委員2004年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2008年 東吳大學校長學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台灣大學化學系

整頓年餘

今年的中職變好看了!

──2013年中職締造的四大紀錄義大犀牛主場首戰 進場球迷達 2萬 人,創下例行賽最多觀眾紀錄開季以來,前九場總人次突破10萬人改寫中職紀錄。

義大犀牛巨星曼尼首登場,收視率達2.35,換算收視人口超過319萬人開賽兩周預售票熱銷超過5.8萬張不一樣 的中職會長!

──黃鎮台10大改革事蹟主辦「2013年亞洲職棒大賽」由中華職棒聯盟出資,讓原訂11月於日本福岡舉行的「亞洲職棒大賽」,今年11月15至20日在台中洲際棒球場舉行比賽。

舉辦亞洲冬季棒球聯盟

藉由短期賽事增加球員實戰經驗,並吸引旅外及業餘選手參與,將台灣打造為亞洲棒球訓練平台。

主辦一級國際賽事的組訓賽中華職棒聯盟自籌500多萬元,於去年舉辦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組訓賽;另外也給予選手和教練每人每場3萬元的出場費。

找古巴隊來台進行對抗賽

增加中職球員與國外球員切磋的機會,預計今年八月舉行。

取消外籍球員薪資上限

各球隊可直接公布薪資,用高薪吸引洋將來台。

恢復季中選秀

因應兵役制度改變,透過季中選秀,網羅高中畢業且免服兵役的優秀球員。

放寬旅外球員資格

球員在一軍只要待滿3年,經過球團同意,即可申請旅外資格,由有興趣的國外球團支付轉隊費。

帶中職度過解散危機

積極介入興農牛隊轉賣協商,從旁協助義联集團與興農談成交易,化解中職解散危機。

廢除尼洛條款

讓曾受雇於中職的外籍球員,在離開原屬球隊後,兩年內若想加入其他中職球隊,不須經過原屬球隊同意,讓洋將能更自由轉換球隊。

廢除叛將條款

讓當初因跳槽「台灣大聯盟」而遭封殺的球員,可以重新加入中華職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5

一個20歲青年創辦3年的公司,竟有4,400萬美元的年營業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459.html

William Wolfram 是一個住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青年,他在 15 歲時,就懂得買下 Youtube 影片的帳戶並在影片上嵌入廣告,當你點進去購買商品時,他就進而從中向廠商賺取中介費。

Wolfram 將這幾年的獲利存下,在 3 年前正式營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競標網站 Dealdash,而他現在才 20 歲。

Wolfram 最主要的構想主要來自於一些名聲差的競標網站,例如 penny auction。Wolfram 曾於競標網站上輸掉了 50 歐元,而這激起了 Wolfram 設立一間對於消費者較公平的公司的動力。

一般的競標網站會設立一段時間,讓顧客在這段時間內競標商品。競標者要先付費購買競標的點數,每按一下「Bid(出價)」喪失 1 點、商品價格增加 1 美分;縱使拍賣時間只剩 1 秒,只要有人按下(Bid),拍賣剩餘時間會再跳回設定值重新倒數,直至時間結束前都無人再出價。

此時,最後一位出價者,也就是最高出價者得標!其他的投標者雖然沒有得標,剛剛自己按下的「Bid」所付出的代價,也要不回來。這也是競標網站主要的收入來源。

Dealdash 改良競標方式,讓消費者有更高的忠誠度

而 Dealdash 的下標規則仍是購買競標點數,大致與先前的競標網站一樣。不同的是,對於失標者,Dealdash 提供了兩項選擇,一是選擇「立即購買」,價錢跟一般市售的差不多,但剛剛競標所使用的競標點數會歸還給你;另外一個就是選擇什麼都不買,那麼就只好跟剛剛使用過的競標點數說 Bye Bye,全部由 Dealdash 拿走!

Wolfram 表示,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於失標者付出的競標點數,另外還包括仲介費 ── 也就是當失標者透過「立即購買」買下商品後,業者將會給予 Dealdash 中介費。

雖然仲介費的收入較低,在帳面上看起來似乎不大划算,但實際上 Dealdash 藉此擁有了顧客更高的忠誠度,讓顧客願意多花時間並長期重覆地瀏覽及消費。所以對於 Dealdash,這是長遠的生意,是不可或缺的。

懂得加入遊戲元素、勇於面對問題,20 歲創業家不馬虎

為了要讓 Dealdash 更蓬勃發展,身處於憤怒鳥故鄉的 Wolfram 想到將遊戲的元素加入網站當中,讓顧客更有意願多多瀏覽,並增長瀏覽的時間。

他設立了一個經驗值表,就像玩遊戲要升級必須要經過重重關卡,累積能量,等到經驗值滿才能升級一樣。相同地,顧客也有個等待集滿而升級的經驗值。Wolfram 也表示,在加入遊戲因素之後,公司業績已經成長了六倍,且每位顧客登入瀏覽時間平均拉高為 57 分鐘!

雖然 Dealdash 的宗旨是要給予顧客一個較公平的競標空間,但仍有不少競標者抱怨無法判斷競標者是真是假,於是他們訂定了條約,並請知名會計師事務所 Pricewaterhouse Coopers 來公證,凡是公司的員工及其家屬都不可以參與投標拍賣。

面對大大小小的負面批評及過失,Wolfram 並沒有逃避,反而很坦然的面對,並積極地出面解決問題。

Dealdash 競爭對手

Dealdash 已有將近 100 萬的使用者,及 67 位員工,去年更是締造了一年 4,400 萬美元的總收入,淨利可是將近 100 萬美元。

其實,這樣競標性質的公司不只有 Dealdash 一家,某些還是資本雄厚的大公司,但許多公司都只是曇花一現,開不久即收工打烊。剩下足以匹敵的就只有由 Skype 創辦人設立的創投公司 Atomico Ventures 所贊助的 MadBi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00

【麻煩大了】虧了400億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237

400億可以幹些什麼?

標價30.5元的麥當勞巨無霸套餐,可以請13億中國人每人吃一份;也可以幫8000萬中國私家車主按95高標每人加滿一箱油;如果是家航空公司,夠你一次性添置2.6億美元的波音777寬體客機25架;6.5萬噸排水量最新核動力航母,就像明年下水服役40年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你可以打造1.7艘。

截至2013年4月15日出爐的208家上市央企年報明白告訴世人,其中的24家在2012年虧損了400.66億元。而在這支大軍中,中國遠洋、中國鋁業、中國中冶和*ST鞍鋼分別以95.6億、82.3億、69.5億、41.6億合計289億佔去七成權重。換種算法,即這四大金剛過去一年每天蒸發了2600萬、2200萬、1900萬和1100萬的鈔票。

無論是較上一財年虧損翻番的*ST鞍鋼,還是在百億虧損線上掙扎的新晉ST中國遠洋,未來逾270天將是生死大考,假若沒有雷霆手段令賬面變綠,那麼按證監會的規定,就算頂戴上寫著共和國工業長子的斗大字眼,也難逃「暫停上市」的結局。看來,一年前國資委對於2012央企業績考核確定的「保增長、提質量、調結構、抓管理」十二字方針還是漏了一項——減虧損。

有色、航運、鋼鐵,三個強週期行業在全球經濟下行格局下淪為重災區本在意料之中,而在包括定價權、規則制定權、戰略性資源及信息的控制權和先佔權上的缺失,令素來大而不強的此類中國央企受傷更重。然而,搭乘全球製造工廠快車,坐享入市紅利近十年之久的部分央企,只是因為外部環境轉壞而集體「中槍」嗎?同樣是爆出巨虧,個中又有著怎樣的差別?當進入央企負責人第四任考核期開局之年後,他們當家人的未來命運又會如何?

中國遠洋一直被外界拿來當做虧損央企樣板,不止是因為它在2004至2008年曾一度連續五年盈利過百億,貴為央企的優等生,而現在卻已蟬聯虧損之王兩年,也不是因為其董事長魏家福關於「ST制度應取消」、「中央是相信我的」等言語出位引發爭議,關鍵是,這家央企由興至衰充分映射了中國企業缺乏對於經濟週期規律的拿捏和對沖的軟肋。特別是在經營狀況尚好時,面對所謂的「世界第一」目標莽撞激進,一旦形勢反轉,那些在價格高位期訂購和租賃的大型船隻最終成了其揮之不去的噩夢。

四年前,船長出身的魏家福言之鑿鑿且頗為驕傲地告訴員工,中遠集團一不裁員,二不減薪。而事實上,2012年下半年魏本人已放棄領取薪水,對外界的口風也改成了一線船員的薪水待遇不變。有消息稱,2013年二季度該公司或會考慮對非一線人員實施降薪乃至裁員。不久前,該公司還將當年IPO時的主項、最賺錢的中遠物流以67.38億賣還給集團母公司,公司的小主管都要簽績效合同甚至還發明了「黨員績效合同」。

中遠之前的虧損之王是誰?穿星戴帽,鞍鋼是也。說來2012年在虧損榜上「僅」排了個殿軍,但那卻是集團公司注入13.29億盈利資產,並將房屋和設備折舊年限大肆延長憑空多出9億淨利所致。*ST鞍鋼長期盤踞虧損黑名單是上市央企另一惡疾的典型:集團公司和上市企業之間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產品線滿足於大路貨、缺乏核心競爭力。

庫存大,市場需求不暢,鐵礦石價格高企吞噬鋼企利潤,同行們個個都面對,但卻難以解釋,為何上市企業從集團採購的鐵精粉每噸會高出市場均價近40%,單一個鐵水就讓其比同行多擔了三十多億冤大頭費用。而4月間公司大面積下調從熱軋板到線材各產品線價格顯示其信心依舊不足,只能通過削價維持經營規模和現金流。

同病相憐的中國鋁業和中國中冶,面對的是同一個局面,即嚴重的過剩產能和長期萎靡的產品售價,尤其是前者。近期,從寧夏到四川再到貴州,在市地兩級政府二八包干電費補貼的刺激下,各有色金屬企業仍在不斷加碼生產。

包括工業用電數量在內的三項指標素來為新任總理李克強所關切,乃至被英國《經濟學人》製出「克強指數」。為總理「放電」成為一些地方政府官員最新的追求,而有色金屬製造恰好正是耗電大戶。當然中鋁自身也沒閒著,增發募到的80億不也用來投資山西的80萬噸氧化鋁項目?政令出不出得了中南海另說,19個大項產能瘦身計劃出不了發改委大樓卻是事實。

從2010年國資委推行新政,對央企負責人的考核首次提出資本成本率EVA值,到2013年將利潤考核的權重降至20%,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央企脫離一味追求營收年增率的怪圈,不再為了擴大規模一味強調投資和併購,哪怕是以「考慮國家戰略意義」的名義。對於四大虧損上市央企來說,這是一個在危機中緩解利潤焦慮的利好。但現在,它們面對的不是利潤多少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利潤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34

香港企業400億美元尼加拉瓜開鑿運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713

根據美聯社報導,尼加拉瓜政府已經通過允許一家神秘的香港公司在該國建造一條造價約為400億美元的大運河。

粗略估計,該條運河的長度將是綿延50英里巴拿馬運河的三倍,將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基建項目之一。

該計劃引起了許多批評,環境保護者們表示新的運河將會毀滅尼加拉瓜湖——該國的主要淡水來源,而航運專家則表示,這可能是中國採取的政治攻勢,在經濟上來說是不可行的。

負責建設的香港尼加拉瓜運河發展投資公司(HK Nicaragua Canal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沒有提供任何關於運河的細節,同時也拒絕向記者透露任何關於資金來源和支持者的消息。

運河幾乎肯定將穿過尼加拉瓜湖,也就意味著通過運河水閘的水會嚴重消耗湖中的儲備。

環境保護人士向美聯社記者表示:

「我們正處於十字路口,尼加拉瓜湖的水要麼被用來飲用,要麼就會被用來支持船的通行,但兩者無法同時進行。」

而國際工程及航運專家則認為,大型集裝箱運輸需求的減少以及其他路線日益激烈的競爭將使得該項目在經濟效益上變得難以實施。

多倫多一家運輸諮詢公司Delcan的商業分析員Rosalyn Wilson表示:

「運河針對的需求現在完全不存在,我也不確定當運河建造完之後,是否會有這樣的需求。我不會對這樣的項目有投資興趣。」

而尼加拉瓜政府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運河將為該地區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尼加拉瓜帶去變革,提供數以萬計的職位,促進經濟的蓬勃發展。

國會議員Jacinto Suarez在週四的辯論中表示:

「國際貿易的需求證明這條運河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數據顯示海運在持續增長,這讓運河的建造變得可行,反對其建造是不愛國的表現。」

香港公司網站指出,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和經濟增長中心的不斷發展將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支撐國際集裝箱運輸業。

Wilson則認為,全球經濟放緩將導致大型集裝箱運輸需求的減少,而氣候變化也意味著北極可以成為穿越中美洲運河的替代選項。

巴拿馬協會商業總監Roberto Troncoso表示,該計劃代表著中國超越巴拿馬運河的野心。

美國在1914年花費3.75億美元以及數千條生命的代價建造了巴拿馬運河。2011年,該條運河共運輸了660萬個海運集裝箱。

「金錢與這個問題完全無關,我們討論的是國家間的領導權爭奪。中國試圖成為一個在全球佔主導地位的經濟體,而誰統治了國際貿易,誰就統治了全世界。」

中國近期非常積極的在拉丁美洲進行投資。今年三月,厄瓜多爾同意將該國810萬公頃原始亞馬遜雨林中的300萬公頃拍賣給中國的石油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75

$400萬 變 $1 解構吸血股


$400萬變$1 解構吸血股

近期恒指反反覆覆,不少股票表現插水,令股民嚇得一身冷汗。但原來低處未算低。本刊揪出一堆細價股,發現其股價插水之狠及深,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最誇張的民豐企業( 279),現市價近一元,但計及「合股」、「拆股」等伎倆後,顯示九五年最高峰時,每股股價達四百萬元!即多年來股價跌幅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七。小股東的投資,等同「渣都無」

這堆細價股,以「殼股」概念做包裝,引來不少散戶熱炒,但最後卻變成吸血鬼的獵物。為免上錯賊船,先要認清細價股庄家的連環吸血大法。

  「衰格!講起呢隻股就嬲!十年來起碼蝕咗十萬!」小股東周先生一聽記者提起民豐企業即火滾。自稱「賭仔」愛炒細價股的他,○三年花了十多萬元買入民豐,以當年平均股價約五仙計算,大約為二百萬股。之後,民豐不斷合股、供股,將小股民玩弄於股掌之中,周先生激動道:「佢一年供幾次股,初時我見供股前,股價都會被推高,諗住供咗實有賺啦,點之供完兩、三日,股價就冧。供過一、兩次,我見唔對路就以後都唔供!」

根據股東名冊,在多次合股、供股的蠶食下,周先生的股份,被大幅攤薄至只剩四百股,連一手(四千股)也不夠。以本週二民豐收市價約九毫五仙計算,市值僅三百八十元。十年前投資的十多萬元,幾乎化為烏有。由於拋售碎股,股價會有五至十個價位的折讓,谷氣的周先生為免再蝕錢,寧願股票變牆紙,也不沽貨。

投資者眼中的上市公司只得兩類,一是「幫小股東賺錢」,二是「賺小股東的錢」。以民豐為代表的大跌價股,正是第二類中的表表者。他們的吸血大法,不外乎合股、供股、揮霍再合股、供股,直至吸盡小股東的最後一滴血。

   
民豐小股東周先生,十年來蝕了至少十萬,他氣憤道:「都唔明點解證監會、港交所唔監管,由得小股東任人魚肉!」

  
吸血三部曲

近日捲入洗黑錢官司的伯明翰主席楊家誠,在庭上辯稱因炒細價股致富,辯方證人詹培忠指楊因炒賣奧瑪仕等細價股,大賺十億元。

一、合股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細價股的第一招,是合併已發行的股票數目,股價便相對提升。假設上市公司的股價為五毫,股份數目是一百萬股,市值五十萬元。十合一後(十股變一股),股數為十萬股,為保持市值不變,每股股價亦會即時放大十倍,變成五元。因此,在股價圖上,若該公司不斷合股,歷史股價亦會同時調整,吹大十倍、二十倍,突破千、萬元價位。

以合股次數最多的民豐企業為例,自九八年以來,總共「合股」九次,最誇張的一次是五十合一。多次合股令股價大幅膨脹,如今,經整合後,九五年的「歷史股價」已被瘋狂吹大至四百萬元,即今日的股價只為當日的四百萬分之一。不過,合股這一招只是鋪路,令民豐小股東輸足九成九九的,是接下來的大折讓供股。

二、供股
合股後,公司便可以開始真正的吸血大法;最快秒殺小股東的方式,便是合股令股價「技術性」倍升後,再狠狠地大比例及大折讓供股,令股價大插水。如民豐曾七次供股,最大折讓達八成三,但最狠要數威利國際( 273),過去十年雖只供股五次,但其中幾次不但是大比例地一供十、一供八,而且較當時股價折讓高達八、九成,非常兇狠。根據威利國際○○年七月的公告,公司宣布一供十,供股價為兩仙,每股較當日收市價五毫,折讓高達九成六。賤價供股,公司復牌後股價往往會即時插水,更甚者插至低於供股價。

小股東可選擇供或不供,但對大股東來說都是「無得輸」。著有《香港股票財技密碼》的梁杰文指,若小股東「落疊」,公司便成功吸血,增加手上現金;若小股東不肯就範,股權被大幅度攤薄,大股東則沒有損失,梁杰文解釋:「庄家可乘機大掃平貨,集中股權後,更容易將股價挾高挾低。」所以,合股後吹大的股價,很快被隨之而來的供股行動蠶食,小股東只能眼白白被宰割,毫無反抗之力。

   
「保險教父」楊梵城(左)○六年向莊友堅(右)借殼注入保險業務上市,改名民豐企業,當年雄心壯志效法中投,但五年後便黯然落馬。

  
民豐企業主要從事提供證券經紀服務,但過去兩年,證券買賣都錄得過千萬元虧損。圖為民豐企業於北角華匯中心地址。

   
曾一度熱炒的濠賭股奧瑪仕,旗下擁有希臘神話等賭場,但曾瘋狂四百股合一股,加上業績長年虧損,令其打入插水榜前十名。

三、使錢
成功吸血的公司,下一步便是「使錢」。大部分細價股都沒有經營實業,而是以物業、證券投資為幌子。供股亦只是以「一般營運開支」做藉口,究竟錢花去哪裡,無從考究。另外,部分公司則組成互控公司,方便資金左手交右手。例如一一年威利與民豐互相認購對方約四千八百萬元股份,一來一回不用再花錢,但各自成為對方的大股東,名副其實「同撈同煲」。兩隻股份其後又入股萊福資本,分別持股百分之九及百分之五,成為大股東,拿多一隻殼。當公司耗盡所有現金後,又再重新施展吸血第一、二部曲,直至股份被玩爛玩殘。

認清大庄家  


在細價股插水榜前十名中,有四間公司的登記地址,都是北角華匯中心,包括民豐、威利、萊福資本( 901)及合一投資( 913),而華匯中心正是金融界無人不識的細價股大庄家——莊友堅的基地。擅玩財技的莊友堅,甚少直接入股,而是藉着旗下中南證券,包銷股份或認購可換股債券,再逐步增持,直接或間接持有多隻吸血殼股,如馬斯葛( 136)、漢基( 412)等,上述股票被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喻為「中南網絡」。

莊氏兄弟旗下殼股,其中吸血表表者民豐企業,前身為東方紅藥業,八八年上市時,經營醫藥、保健產品生產等實業,之後落入「地產神童」羅兆輝及莊友堅之手,先後改名為恒盛東方及內蒙發展。○六年,有「保險教父」之稱的楊梵城作價五千四百萬,將保險業務借殼上市,並改名為民豐企業,更誇口在五年內令民豐成為全港十大保險公司。最終事敗,楊梵城已於一一年跳船。

另一間「合股王」威利國際,由莊友堅胞弟莊友衡做主席,上市以來轉名四次,但每次都是「舊酒新瓶」,業務依然是投資控股、買賣投資、物業投資等。最難得是,莊友衡自○二年當上主席開始,十一年來威利便蝕足十年,總共虧損近二十六億元。本刊找到小股東李先生,他指數年前誤信朋友之言,用兩、三萬元買入威利,經過多次合股、供股後,只剩下碎股。「我呢啲老人家都唔識分析,最初仲有供股,睇報紙先知呢隻係老千股!」他氣憤道。

三大條件揀靚殼
細價股風險雖高,但近年熱炒內地房地產公司來港買殼上市,令殼股市場炒個不亦樂乎。上月成功賣殼的深圳科技( 106),股價喪升逾兩倍,而主板上市的殼價亦升至三、四億元。早前更熱傳歌星周慧敏丈夫倪震炒賣殼股恒力商業地產( 169),勁賺一千萬元。大市不濟,殼股變得吸引,為免入錯「爛殼」,要先認清「靚殼」三大條件。

條件一:業務單一  

萊福資本最為人熟悉的,是一一年充當白武士打救金至尊,可惜最後金至尊仍要除牌,拖累萊福資本撇賬二百五十萬元。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教路,揀殼股首要業務單一,方便將原有業務退出,他強調:「你係買家,都想最快唧啲新業務入去啦!」另外,曾因炒殼股而損手的保障投資者協會主席呂志華警告,切勿以為殼股的資產折讓大就抵買,他解釋:「資產淨值幾高都無用,啲錢唔會派俾小股東,只會俾大股東圈走,例如轉去大股東相關公司、加大支出、甚至去買一個礦,市值兩億,但報價十億,蝕嘅就蝕公司嘅錢。」民豐便是典型例子,公司資產淨值近二十五億元,每股折讓超過九成,但過去十多年從不派息,小股東完全無得益。

條件二:股東結構簡單
殼股的股東結構要夠簡單,最好是單一大股東,「有啲殼股由好幾間公司持有,可能隱藏咗啲負債都唔知。」涂國彬指。呂志華則睇好由林小明持有超過五成股權的寰宇國際( 1046),公司上月出售大嶼山兩幅荒地及一座物業後,又抵押股權借錢,大股東似無水,賣殼意慾明顯。寰宇國際市值僅兩億三千萬,用殼價下限三億五千萬作為目標,股價潛在升幅達五成。

條例三:夕陽行業  

從事影視娛樂業務的寰宇國際,從未在小股東身上抽水,屬於有良心的殼股,近日主席林小明(左三)又賣資產又押股借錢,再令市場憧憬賣殼。

另外,亦可在夕陽行業中尋寶,因為大股東賣殼的意慾較強。呂志華推介專做節日飾物的老牌工業股威發國際( 765),公司作風低調,但其實是一隻高息股。去年業績轉虧為盈,派末期股息連特別股息十一仙,派息比率達百分之百。呂志華表示:「威發去年底資產負債比率不足百分之五,屬於乾淨股。」以市值二億二千萬計算,股價潛在升幅達六成。

不過,要在庄家手上撈油水,絕非易事,獨立股評人胡孟青警告:「你要好清楚自己買緊啲咩,唔好諗住揸長線﹗散戶無內幕料又想炒,唔係唔得,可以搭順風車,但真係要成日睇住,見個價升咗一排,成交開始縮,你就要放﹗」

爛殼吸血大法
   
1.庄家先宣布大比例合股,如十合一,即持有十股會變成一股,股價亦技術性放大十倍。

  
2.大比例、大折讓供股,如一供十,即持有一股要供十股,供股價較現價折讓高達八、九成,原本值十仙一股,供股價只需一仙,觸發拋售潮,股價插水。

   
3.殼股成功吸水後,聲稱資金將用作一般營運開支,由於公司業務往往長期虧損,供股所得很快燒完。

  
4.殼股再次陷入乾塘,庄家故技重施,再次進行合股、供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