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觀看銀行的風險 波羅揭帝01
http://xueqiu.com/5578757649關於銀行的風險控制問題,現在比以住任何時候都嚴格,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並持續提升風控能力的過程。八九十年代,信貸員個人在一張煙盒紙上就可批貸款,沒有任何抵押擔保,也沒有事後監督,可想而知,90年代那個資產質量糟糕到什麼地步,連責任人處理都沒有制度可依。
從微觀上談談本人對目前銀行風險控制方面的一些體會。
1、實行分層管理。根據各級行的資產規模、質量、業務水平、風控能力以及所在區域經
濟發展等綜合評價後,授予相關行調查、審查、審批、客戶管理維護等權限,低風險業務如全額質押貸款,經營行就可以直接做,以提高效率。專業性比較強的如項目貸款調查至審批都集中在總、省分行;
2、從業務流程上看。一是新營銷法人客戶首先要進行准入審批,權限在省分行,以保證信貸客戶整體資產質量不斷優化;二是進行年度授信。各級行先橫後縱,直至有權審批人;三是進行用信審批。也是先橫後縱,直至有權審批人;四是進行貸後管理。按客戶管理權限跟蹤貸款使用情況並定期報告,直至收回;五是事後監督。上級行前後台部門要對下級行信貸資產質量進行定期檢查,內設審計部門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審計;六是外部監管。四大審計公司要對資產質量進行定期審計,銀監局的檢查也延伸到企業。
3、從抵押擔保看。必須要有AAA+級的客戶才有可能提供信用貸款,一般只有資產質量不錯的央企才能達到。目前抵押擔保最主要的還是土地、房產,抵押率在50-70%不等。新的機器設備一般在20%左右,每年還要扣減折舊,如果感覺風險偏大的,還要把業主的關聯企業作保證擔保,自然人股東提供連帶責任擔保。過去為什麼風險大,機器設備可以評估增值,土地連出讓金都沒有交,就可以評估增值一兩倍。
4、其他方面。如對單一行業、單個客戶、區域等方面信貸規模都有嚴格的控制,現在資產質量稍好一點的企業,基本上都有N家銀行在裡面。大銀行往往是一些大中型企業的主辦銀行,佔有優良的抵押資產,小銀行主要吃拼盤,經營靈活,企業出現問題時,退出快。如果出現像汶川地震、鋼貿風險、溫州企業跑路、光伏衰退等情況,對銀行整體資產質量影響都不大。在銀行的發展中,每個時期都有類似的情況出現,而這正是銀行經營風險的體現,不然幹嘛搞那麼多風險控制措施。銀行實際上已經融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中國經濟崩潰,才會有真正的風險。GDP增長在3%以上考慮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意義。
5、責任追究。不細說了,沒見過哪個公司的制度有銀行的複雜完備。光說講政治這一條,銀行員工每年要學類似三個代表、自我剖析、規章制度、先進教育、反面教材、外聘司法系統資深人員法制講座,抄寫制度,考試答題,接受恆河沙數次的洗腦。
6、存在的問題。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貸款管理中也存在網友說的一些問題,比如為了績效考核,隱藏風險,延遲暴露,其實很多東西大家都心知肚明,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行一些調整,但如果是確定要進入不良的,絕大多數人是不敢隱瞞的,也是難以隱瞞的。比如一筆1億元的貸款,企業現金流不能覆蓋貸款本息,按規定要進入不良的,但企業光土地資產現價就就值2個億,也許這筆貸款就會在關注類,而不會進入不良。又如,該筆貸款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不良而不進,在暴露之前行長也許可以跑路,但客戶經理和風控人員的下半輩子就會出問題了,只有盡職才能免責。總的來說,貸款企業中,國有公司因為有各種政策資源的傾斜,風險不大。民營企業也是把個人財產納入擔保,還不起貸款,企業被起訴破產,個人財產被執行,也跟乞丐差不多了,見過苦逼的焦愁地害了絕症,過早離開人世。當然還存在虛假注資、抽逃資本、挪用資金等現象,但已經被關注到的問題就難以掀起大浪。
井蛙之見,也許看到的恰好是那一片耶穌光,未識之處全是灰云。
思考的碎片-- C2B遊戲新玩法 2013/01/15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7k73.html這個思考源於@二元思考 的一個推。去年年底在淘寶上參與過一個C2B的遊戲,當時還真沒啥感覺,看了@二元思考 的推後有點茅塞頓開。
當時的遊戲是這樣,一款新設計產品 推出 要求是200人訂購價格是399 300人訂購價格是299
數字是類似的未必精確。
大家預付100塊成交付全額。如果湊不齊200人退款。
當然最後結局是皆大歡喜到300人是否超過我還真沒關心。
我唯一知道的是到截止日那天訂單數增加最快。我是到280多人時候才下單的。
這個遊戲應該是基於信息時代的C2B 玩法,按照@二元思考 的說法是消費者驅動。
我這裡不繫統的先分析幾點:
1.這會導致成本最優。
其實做過工廠都知道量大未必是成本最優的。因為任何產能都有邊界。一旦需求量超過邊界。成本會有台階式增加。
比如我產能是100 你需求是101,那麼我就要擴廠,這就需要初期的資本投入。還要考慮到是否未來會空放產能等等因素。
這是其一。
其二類似模具這樣的半消耗品有一個使用極限,比如100次,超過就要重新開模具。這又會導致成本台階式增長。
按照如上的C2B的模式,其實可以做到成本最優。
200人時變動成本均攤比較高。300人是最優。這樣導致這個模式最後是最經濟。
另外一個層面的最經濟最優是資金方面的
原來的模式是大家存錢在銀行,企業問銀行貸款買原材料投入生產最後結算成本+利息+利潤賣給用戶。
現在大家吧錢直接存廠家,這樣資金有保證,個人不經意的零碎資金變成企業運轉資金。
2.模式的變化
這個C2B模式很類似外貿的大訂單模式
早前評論過。外貿和內貿是兩門生意。
外貿是生產型企業。是工業。
只要關心訂單和質量其他不用擔心。當然外貿的貨款回籠是大問題。
內貿是商業。
需要關心款式和渠道。外加產品質量和貨款。
現在C2B模式改變了內貿商業的模式,讓內貿變成了訂單模式。
企業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產品質量上。
3.不確定性+迭代
軟件開發有迭代這個詞。我是從@linan 這裡學來的。
其實C2B也可以有迭代。
簡單的例子就是服裝。廠家和N個設計師合作
推出N款服裝然後誰的訂貨滿了我就生產啥服裝。
其他事情一律可以不管讓市場自己解決。
這樣就省去了相當多的前期調研和買手眼光對銷量的影響問題。
也省去了所謂創新的風險
說到這裡我想到@sylvieluk 給我推薦的一個網站 覺JUE.SO
也算C2B的 一個實驗。只是這個實驗太小眾沒有足夠的量而且設計為主線。不是以工廠為主
4.適用範圍
A.大流量
沒流量就沒一切
B.適合產品
團購適合服務C2B適合產品
C.馬太效應
對大企業合適因為針對的基本是創新的款式之類的不確定性。這個信任是基於對公司產品質量的信任而忽略質量問題和售後。
D.不適合翻修和售後服務多的產品
同上條。
大致能想到的就這四點。這個玩法我相信會比團購更成功。
社會的演化最優意思的是一種商業模式最後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區域。比如團購VS餐飲+電影票而且會日趨固定下來變成定勢思維。
話說團購餐飲我要更多感謝@柴迷認識他以後我才開始團購餐飲的。
所以C2B最後會演化成什麼現在最多是思考,估計1-2年內會形成特定的適用範圍,消費者思考定勢也會出現。
問題是如何搞錢呢?這個投資有毛的關係?
想到這裡我就擱筆鳥。
傳中華英才網將在3周內被5500萬元賤賣 發表時間:2013-01-15-下午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559.html 1月15日消息,據業內人士@八爪李炯明爆料,中華英才網將被母公司Monster出售,報價低至人民幣5500萬元。另一位爆料人@brian_jiang則稱中華英才網「3周內不賣出去,鐵定關閉業務」。
中華英才網去年11月份便被母公司,美國招聘網站巨頭Monster公開出售,Monster去年第三季度淨虧損1.942億美元,來自中華英才網的損失達到2.33億美元。Monster希望通過出售中華英才網減少運營開支。
2005年,Monster向中華英才網注資5000萬美元,佔股40%。2006年初,Monster再度出資1990萬美元收購5%的股份。2008年,Monster投資1.74億美元收購中華英才網剩餘55%股份。彼時中華英才網估值3.16億美元,Monster投資總計2.43億美元。
中華英才網被收購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市場份額下滑嚴重,據艾瑞網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中華英才網的營收規模僅為前程無憂的14%。
自出售消息公佈後,中華英才網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據《證券日報》早些的報導稱,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百伯網等均沒有收購意向。最新的消息顯示,其售價已經低至不足1000萬美元,約5500萬元人民幣。而且3周能要是賣不出去,可能就會關閉。
思考的碎片---DATE草根的大數據分析 2013/01/21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7ovl.html@alloysun 收集了佳緣北京用戶的數據
我們嘗試用簡單的方法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我的結論
我嘗試做這樣的結論,根據你的數據
1.26/29是女性高峰
2.女性VIP比例隨年齡增加到31歲達到高峰
3.VIP的照片比例比較高 說明嚴肅VIP比普通用戶更serious
4.VIP比例都小於1 證明這是一個女性消費佔主導網站。大約是6。5:3.5 附近
5.VIP絕對數字一直在增加沒有26歲現象。
6.男性也有30歲現象。VIP的絕對數量30歲最多。
2. @alloysun的結論
1. 在供求關係中,哪些人群是被追求的一方。
1) 年輕女性(23-26)被年輕男性與大齡男性追求
2) 成熟男性(26-35)被年輕女性與大齡女性追求
這兩個人群的數據量以及未來增長率是網站是否能夠吸引用戶的關鍵。
2. 消費模式
1)年輕女性(26及以下),被追逐對象,VIP(看信包月/鑽石會員)比例非常低,基本不消費。
2)大齡女性(27及以上),優勢逐漸喪失,角色被追求者轉為追求者,vip比例明顯上升,可以理解為消費主體之一。
3)年輕男性(25及以下),基本為追求者,基本以郵票消費為主。
4)成熟男性(26及以上),追求年輕女性,被大齡女性追求,vip比例保持穩定(20%)。這個年齡段的男性收入水平較高,是穩定的消費主體。
3. 同類網站的競爭關係。 我注意到這種現象,不少人同時在幾個網站同時註冊,所以,並不一定是非彼即次的競爭關係。
4. 過度選擇帶來選擇困難,反而是到了年齡點,逼迫大齡男女作出決定。年輕男女的追逐會持續。
我的VIP包括鑽石用戶以及看信包月,網站上沒區分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成熟男性才是網站最需要吸引的人群。他們既是消費者也是帶路貨(百貨行業用戶,意思是消費者必然會購買的產品一般設置在商場最裡面需要消費者多走幾步,如果狩獵的話就是誘餌)
年輕女性是帶路貨但不是消費者。大齡女性是消費者但不是帶路貨。
觀察所得的結論還真有意思。
這也反映或者驗證了當下婚戀市場的價值取向和社會的價值取向吻合。
PS @alloysun 是碼農,我是草根 兩個人看同樣的數據得到的結論我更依賴直覺。碼農邏輯性和條理性更強更有實用價值。
思考的碎片--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的互動關係分析 2013/01/21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7p9k.html香港有不少家族型上市公司,大股東絕對控股,然後P/B 0.5都不到。從來不分紅。全家老小上到99下到大學畢業全在公司上班拿這高管厚祿。當然股價也很低。俗稱價值陷阱。
由此我想到股價VS上市公司的互動關係
如果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從不發生互動,那麼市場的股價波動幾乎就是散戶的相互博弈。
除非到極端的時點,比如收購比如控制權轉移比如家族爭產。
這裡分析下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的互動的幾個類型
以及股價高峰和低谷期個典型互動關係
以及股價上漲期和下跌期對公司的影響。
先說互動關係的種類
1.分紅
2.回購(私有化是回購的一種)
3.增發(包含老股東批股類似大小非減持 和增發給公司增加流動資金差別是總股份是否增加)
4.option
5.董事選舉(這個股東行動主義比較擅長一般情況下非常罕見能形成互動)
6.高管減持 (有別於3提到的減持)
以上六種是我能想到的互動關係。
接下來分析股價高峰和低谷時期,那些互動會比較頻繁發生
高峰:
1.增發
2.高管減持
3.option價值高企
4.發股併購(AOLVS時代華納)
低谷
1.回購 (私有化)
2.高管增持
3.option價值滅失
4.一次性分紅 (太平洋網絡+巨人,害怕喪失控股權害怕引來競購現行發放一次性特殊紅利減少現金的吸引力)
接下來分析股價上漲期和下跌期對公司的影響
上漲期
1.option 價格大漲 (Jobs 倒簽option也是基於此邏輯)
2.一般而言公司凝聚力高,且因為擴張關係promotion 容易
3.成為市場焦點,信息趨於透明
下跌期
1.option價值飛灰湮滅
2.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鳥 主要是會消減費用,減少head count 這樣是沒有promotion只有大信封。
3.關注度下降,媒體負面新聞輩出。
綜上所述,以上總結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互動的關係,有一些現象也有一些簡要結論。沒有用實例展開,畢竟本文針對的都是市場人士。
2013-01-29 工作記錄 Jackie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hf1d.html繼續中國電力的預測,非常麻煩,中國電力是按照香港的方法披露的,五凌電力又是按照大陸的方法披露的,計算的時候,採取將兩者分開預測的方法,畢竟中國電力主營火電、五凌電力主營水電,剛好兩個業務沒有交叉點。
這裡有一個疑問,計算投資收益的時候,出現的一個問題:中國電力佔五凌電力63%,而五凌電力下面有個比較好的權益法投資就是鯉魚江,是佔比40%。算中國電力的投資收益是不是應該按照63%*40%=25.2%的比例來算呢?
2013-03-01 歐陽 濟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ihj7.html上午聽了幾個百貨:
金鷹:
民企,王恆家族持有68.4%。
毛利率20%上下,不錯!
公司最大的亮點在費用的控制,能把費用控制在10%以內的百貨非常少見,歐亞除外,目前來看,費用控制的最好的是廣州友誼,2011年是9.61%,2012年前三季度是11.61%。此外,大東方也控制的很好,2011年是10.15%,2012年前三季度還下降了,9.63%。金鷹2011年是8.63%,2012年上半年是9.33%。金鷹費用之所以這麼低,有幾大原因:1、人工工資低,員工工資/收入=2.5%左右,這低於行業平均水平,4%左右。2、折舊攤銷和租金都比較低,2012年上半年分別只有1.42%和1.14%。對比一下銀泰,折舊攤銷是2.71%,租金是3.31%。銀泰一半左右的物業自有,金鷹60%自有。金鷹折舊很慢,銀泰很快。可能金鷹進駐的城市大多沒有銀行進駐的浙江省的城市要發達?
所以,金鷹未來在人工、租金,包括現在人為壓低的折舊攤銷,未來隨著各項成本的剛性上漲,費用壓力應該會不小。
大東方:
大東方這一個店還是很不錯的,毛利率20%,不錯,費用控制很好,10.15%,並且,大東方的費用裡面非常乾淨,3.41%給了員工,這個很正常,5.8%給了折舊攤銷,大東方的這個折舊攤銷非常大,這就還剩下不到1個點給了其他支出。這是個經營的非常成熟的老店。
這幾個店的毛利率大都還不錯,單從經營上來說,差就差在費用的節省上。有的公司員工開支非常大,有的公司其他沒有名頭的開支非常大,都吃掉了利潤。不過要是折舊折的快的話,倒也是好事。
另外,百貨的坪效和淨利率存在一定的匹配關係,坪效低淨利率高,以及坪效高淨利潤率低都是有問題的。
好的百貨公司一定能壓縮成本。
2013-03-01 工作記錄 LHQ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997m.html昨天開始實習,上午辦了下手續,下午初步看了下友誼股份的招股書和11年年報(未看完),然後跟同事開會討論一下《巴菲特論股票市場》這篇文章,交流了對於其中幾個指標內在經濟含義的看法,晚上補充下對於市值佔GDP這個指標理解,跟同學討論下對於PE歷史區間的看法,順便提到巴菲特1983年格雷姆動物園那篇對於價值投資的成功是非隨機分佈的討論。上升到整體市場層面將太多的因素雜糅在一起,有如芒格所說的lollapalooza效應,這時候證偽就非常困難了,甚至到認識觀的問題。
共同的認識:研究尋找學習優秀的公司才是重點,市場層面的僅僅作為一種補充而已。另外百貨行業,西爾斯可以作為一個參照系,接下來看友誼股份的同時學習下中信出版社的《百年老店西爾斯》。
股票投資短評 - 2013年05月01日 Kyle
http://blog.yahoo.com/_PDW7RFPPPKJ6IWUA42B5OWHPCM/articles/1145070/index因為五一勞動節而突破間多左一日假期, 令到我有時間上黎回覆各位既問題........時間多D我亦回答得仔細D, 如果大家仲有問題的話可以繼續發問
由我睇到見底果日, 到昨天已經彈左足足一千點有多........相信有入市既人收獲都應該唔錯.........而上一個短評提到美國股市既強勢, 大家唔應該俾指數而迷惑, 結果美國亦如我所料而再一次創出新高..........不過, 香港既去向, 始終都要視乎阿爺既走勢..........可能有人會問, 而家已經由低位彈左成千點, 個市會唔會冇力再上而回落............其實反問番大家, 之前由23000 跌到21600 左右, 當時既市況同現家既市況, 到底有冇大既分別呢? 中間既升升跌跌, 只不過係投資者從各種消息 (藉口) 進進出出而造成既股市波幅罷了............佢地推到去21600 左右, 停左兩三日去平埋手上剩番既沽盤 (當時我都係覺得佢地平得差唔多先會認為個市見底, 不過我唔知當日一講即彈) 就自然會掃番上去.......
而家, 可以講係再一次去番22800 左右既中心點, 本身個市並冇特別大向上再向下既空間..........以美國既強勢, 似乎大幅向下既空間唔大, 不過如果缺乏利好既因素支持, 要再大幅上升既難度亦唔低........所以美國對香港既影響未必會太大 (有波幅但冇實際既影響)..........至於阿爺點走.........個人睇法就比較正面, 不過都係需要大陸復市再睇一睇先知
唔計投機性既8168, 最近我有推薦過兩隻股票, 539 (當時市價為 1.08) 同 57 (當時市價為2.70).........今日就順手解釋下我有興趣既原因......
1) 539 - 如果大家有KEEP 住睇我寫既野, 應該會留意到我曾經講過紡織股已經見底.........冠華如果以本身基本因素計, 佢應該係一隻相對落股既紡織股........
因為佢係今年年初開始一項新既業務 (大理石) 同紡織業無關, 實際對公司既基本因素影響有幾多仲未睇到 (管理層既言論就好似好有信心).......但如果睇番佢過往紡織業既表現, 即使佢既業績倒退, 只要唔係太明顯的話, 佢既PE 應該都係10倍之下, 而息率應該保持到4-5%.........以一隻穩定既公司計信值唔算高..............不過最吸引我既, 係因為佢有幾個基金入股買佢既認股証 (當時仍係我第一次推介539, 市值0.9左右).....佢地既成本都係0.89......而後來又有另一間基金入股, 佢地最後申報既價位為1.06..........睇番過去左幾個月既走勢, 佢係5%樓下既入市價都應該係0.9-1.06 之間, 假設以中間位1.00 計算, 比起當時我推介既位置1.08 都只係差少於10%...........同第一批入既基金都只係差20%左右.............一般機構性既投資者係唔會以10-20% 咁少回報去睇一間公司.........既然有機構投資者睇中, 當日又有大成交支持去炒上...........跟下順風車都唔錯..........現家去到1.2X........都已經比1.08 升左10%有多......而且佢仲係非常貼迎一年高位.........隨時好似85 咁一破再破頂都唔奇................隻311 都係紡織股, 一個月左右已經由$1.8左右升到而家$3.46.................只要有資金推動, 539 要有同樣表現唔難........
2) 57 - 呢間公司係好老牌既工業股........除左David Webb 入股果下有多D成交外, 一直既成交都係好少..........我睇中既既原因同539 唔同, 佢係冇特別既基金炒起...........不過佢既基本因素幾吸引我, 1) 佢每股有大約$1.4 係現金成份, 而每股資產淨值約係$4.5...........雖然今年度盈利都預期出現倒退, 不過預期既PE 值都應該係10倍樓下, 而息率應該可以保持到5%左右.........以工業股算係唔錯.........2) 佢既業務, 係從事製造及銷售注塑機及有關產品. 之前提到, 油價下跌, 係會對某部份既公司有正面既影響, 而塑料相關行業, 因為油價係直接影響到佢地既成本, 油價下跌就可以減低佢地既成本而推高盈利........當行業既利潤高左, 即使生意未完全上軌道, 佢地對於固定資產既需求亦都會提升.........所以相信57 既業績應該會比中期有明顯既進展........3) 歐美方面既經濟2012年下半年比起上半年有明顯既好轉, 以歐美生意為主既57, 應該亦都有正面既作用.......4) 間公司市值1.6B 左右, 但係如果睇番主要股東持有量, 幾個人加埋最大股東已經持有超過80% 既股份, 即係話市場流通量其實只有20% 左右 (即 (320M)..........本身持有超過5% 既基金又係好穩定既公司, 唔會成日出出入入 (其中一間基金上一次增持已經係2011年既事, David Webb 亦係以長線為主既股東, 大股東亦只有回購冇賣出)
呢類公司因為市場上既沽盤唔多........只要一日有資金流入的話, 升幅可以係非常驚人.........配合佢本身基本因素不俗而風險唔高..........所以只要有耐性一定可以有理想既回報...........有David Webb 既入市價做參考, 而家個位應該唔會太差 (因為佢都係基本分析為主, 而且有機會接觸管理層, 以真金白銀幾千萬入一間公司, 應該信得過......最起碼一定好過果D 淨吹水推介, 輸左唔駛上身既分析員)
最後, 就順便講埋點解我對8168 有興趣..............
近排, 唔知大家有冇留意一隻8260 既股票............佢就正正好係配股上市既公司, 股價一兩個星期可以由0.6 去到1.5...........唔係因為佢地基本因素有咩特別.....而係因為佢係一隻有資金睇到左既配股公司...........
咁點解配股既公司會升得咁誇張呢..........其實, 一般既公司都係會公開發售, 俾公開投資者同機構性投資者.........佢地既市值較大, 而接貨既投資者比較分散......因為每個人買入既原因都唔有, 有長線客亦有短炒者, 所以即使間公司幾好 (好似友邦咁), 佢地都冇可能會短期內出現超異常既升幅......因為每當有買盤推上, 都會有另一部份投資者持負面既意見, 或者係因為個人既原因而沽出, 所以幾好既股票都只會出現穩步上升既情況)
不過配股上版既公司就唔同, 佢地市值細好多, 一般都唔會超過10億, 因為資金既需求唔大, 所以只要搵到幾個機構投資者已經可以全部食晒.........正因為貨源歸邊, 所以股價既上落可以變得好大..........而且, 果D投資者同我地D散戶唔同, 佢地唔會睇果十零個% 既回報就收手..........既然沽盤少, 要推上既成本亦低, 所以好多時候配股上版既公司一開始都會升唔少.........通上市道好既時候隨時第一日上已經有過100%既升幅...........我睇中8168 既原因, 係因為佢一直都冇被大幅炒起過.........果班上版時接貨既人都要搵食.........之前係0.25 左右壓左咁耐, 又配埋股, 要收既都收得七七八八.......而家上番佢初上升時0.35 左右既位置.........等既就係適當既機會爆上................
不過因為機構性投資者同我地唔同, 佢地錢多而且有耐性, 要幾時爆上隨左當時人之外係冇人估到............所以一定要同佢地一樣咁有耐力先會有肉食..............不過一食的話就一定會食餐勁...............P.S. 我係對間公司既基本因素完全冇研究, 因為玩既方法唔同, 唔可以混為一談
我看575. iki01
http://xueqiu.com/4762760963/25788594 買575是因為
@hnj_hu , 他在今年元旦時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給我,討論575的價值,由於出售BCI的收益都接近於當時的股價,在他的驅動下,大家一起做了575的第一波,很順利,低點進去,公佈消息後出來。
本來是個很不錯的ONS,但我又犯了喜歡YY的老毛病,仔細看了575歷年的報表和公告,還買了JM那本《未來10年的10大投資》。由於入戲太深,二次殺入575,明知道Peh Kong Wan在不斷大手筆減持,卻不斷買入,直至被套。
![[哭泣] [哭泣]](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5weep.png)
在我看來575不是一個老千股,至少不是一個傳統的老千,原因如下:1.沒有合股拆股配股, 2.真金白銀的進行分紅。
575現有的主要資產有以下幾個部分
A: 黃金相關資產,這是575資產組成的主力, 主要的VXR , CONDOR GOLD,Endeavour, 這三家公司, 其中VXR中575是控股地位,其他兩家比例較小, 黃金資產在分步在中南美洲、澳大利亞、巴西, 所以JM是全球佈局的,但我們都知道黃金近期大跌,是否是JM走眼了? VXR已經數次配股了,不知道能不能有足夠的資產撐到開始生產,在BCI中有參與的寧波恆厚也有參於VXR的配股,是否是JM忽悠的水魚不得而知。VXR的股價最近跌得很慘,反到是賣掉的BCI節節高了。
B. 有色+煤化, 有色只是VXR的銅鋅礦的,還沒投產, 以前在云南的銅礦,在內蒙古的煤礦都在2012年前清理得乾乾淨淨,大家可以自己查報表,都是賺了大錢的,而且進入及退出的時機都非常好,看看云南銅業的現況,就知道JM跑得多及時了。
煤化的資產主要是曲靖大為的制焦廠,這個是當年大價錢從掌過TOM 集團的王兟手裡拿到的,大股東是A股上市的云維股份。最近云維在重組,不知道會不會和575有關。這是個賠本的買賣。
C. 外匯交易的賭博平台, 以前有人提過, 這個在575的年報中一直是輕描淡寫的,實際上是非常牛B的,半年能賺300萬USD,575佔一半的股份。575是買的發明人的專利,這個專利就是一串串的公式,反正這個網站只有賺的。好像UBS也抄了這個公式,被575起訴了,也沒有公告後來是如何了。 這麼好的東西,給個20倍PE不為過分吧,就這一個東東,就值回票價了。
D.其他資產, 以前公告的有投了千里達的海上石油之類的,但從來沒有提過這次配2000萬股前有投3800萬股的醫藥公司,可能之前投的非常便宜,不值一提。但這個公司,近三個月已經有2P漲到了15P, 575是10P配的,加上已經投的部分,至少也賺了幾千萬的紙面財富了。 大家都知道這個公司是做什麼的,哈,這個歐洲的藥監局已經推薦了,男人好女人才好,重要的,前途無量啊。
主要的資產就是以上, 負債基本為0,固定開支除了香港的一個辦公室及JM要拿的錢基本為0, 市值就是一個殼的價錢。我想不開啊。
至於出千,確實也有一些痕跡, 主要就是JM是股東加經理人,丫有在高價位減持, 低價位利用公司的錢回購,然後獎勵給自己大額股份(高達10%,3億多股), 我認為這是小事,JM並不是靠這個賺錢,就像在這個藥公司,JM自己約20%的股份,還有VXR裡面也有JM自己的股份,丫還有一個香港上市公司什麼宏利資產管理之類的,不是一個缺錢的人。再說你們不覺得一個能寫書的老千很可愛?
這次醫藥公司的575配股,在醫藥公司的公告裡都沒有575的名字,只是說是JM關聯的基金,也就是說,575也就是靠著JM的名氣才吃得開,不然誰會給你投。
另外說下,JM的投資思路是很廣的,從他的書中就看得出來, 575近年來的投資是從 互聯網 ->煤炭 有色 鐵礦 ->黃金 -> 醫藥?, 前面丫都成功了,黃金還沒定輸贏。
JM的會計水平也很NB,所以丫的年報也要細看,對於虧錢的大為焦化,他一次提了巨額的損失,採用的是未來現金流估值法,導致大為焦化的投資淨值比對應資產的淨值都低很多。而對於大筆現金流入的外匯賭博網站,丫就不用未來現金流估值,估計還是用的原始投資價值入賬(原始投入只有百多萬刀)。
對一個週期性的行業,用未來現金流估值法計提投資損失,也只有JM玩得出來了
今天股價動了,很開心,接近於成本了,不過沒計劃出,準備跟著JM博一把。如果被丫坑了,也是個高級坑,認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