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本周互聯網江湖最火的是二手車電商廣告大戰,沒有之一。二手車電商市場怎麽了?廣告能否建立起競爭壁壘?互聯網時代品牌如何實現爆破?

本周互聯網江湖最火的是二手車電商廣告大戰,沒有之一。

一邊是楊浩湧昨天煽情卸任58趕集聯席CEO、宣布專註做瓜子二手車。一邊是人人車力邀影帝黃渤代言,鬼畜廣告那是相當魔性。再加上一直在怒砸廣告的優信二手車,簡直就是一場重口味的3P。

二手車電商市場怎麽了?廣告能否建立起競爭壁壘?互聯網時代品牌如何實現爆破?本期深受讀者歡迎的《互聯網廣告內幕》專欄就來簡單八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後查看全部系列文章。

【二手車3P大戰】

最近,但凡上班的、坐電梯的,幾乎都能明顯感覺到:一會兒瓜子,一會兒黃渤,一會兒孫紅雷,輪番轟炸。這簡直要被二手車電商廣告包圍的節奏!

在西方社會,汽車消費從新車轉向到二手車市場是一個基本特征,中國這個增速最大的經濟體也正在步入二手車時代。加上互聯網的狂野發展,二手車電商開始興起。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各路英雄好漢紛紛逐鹿。

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汽車的總保有量是1.54億輛,其中7%將流入二手車市場,按平均車價十萬保守計算,總GMV(平臺交易額)將超過一萬億。二手車市場,是一個產值過萬億的真實市場,也是一個亟待被互聯網重塑的產業。

我認為,相比其他垂直互聯網領域,二手車市場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數字化”,即將商品信息收錄到互聯網上,使之可以流動、檢索、匹配。相比之下,搜索、電商早已完成了這個歷史階段。

當前最激動人心的趨勢,是偉大的O2O(線上到線下)革命。本地生活服務正在被不可逆轉地數字化,然後經過互聯網的智能匹配,讓人們更方便、快捷。因此,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創業公司攜帶巨額風險投資瘋狂湧入,而優信、車易拍早已經撕逼的不亦樂乎。

當然,大家盯上的大肥肉市場一樣,但模式卻不盡相同。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玩的是C2C模式,廣告就直接號稱“個人車主直接賣給個人車主,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車易拍走的是B2B+C2B模式,認為汽車電商尤其特殊性,平臺方必須承擔重活兒。

孰優孰劣,需要專文分析(下一篇再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但大家對快速塑造品牌、做大體量的打法卻出奇的一致:砸錢、砸廣告!

【魔鬼就在數據里】

為什麽二手車電商要靠廣告築起市場壁壘?

原因我告訴你吧:很簡單,交易模式的互聯網公司靠廣告最快。當年馬雲做阿里巴巴B2B的時候,一樣在央視大打“你離奇跡就差一點”的廣告。淘寶起家的時候也是怒刷各種戶外廣告,現在京東則是各大傳媒平臺的最大金主。而工具型產品,則主要靠使用者的口碑病毒式傳播,如QQ、百度、360、迅雷、小米等等。

其實楊浩湧本人非常擅於做廣告,當年趕集網邀請微博女王姚晨做小毛驢廣告,雖然燒錢非常狠,但一舉奠定了品牌,搞得58也被迫跟進請楊冪代言“一個神奇的網站”。現在做瓜子二手車,當然也希望通過用廣告快速聚攏用戶,擴大規模。

楊浩湧甚至放話,“到年底前,瓜子要覆蓋全國60座城市,占領C2C線上80%市場份額!”為此,瓜子二手車的初期廣告預算2億元,未來一年,將投入10億元用於市場擴張。

外界都盯著這幾個億真金白銀流口水,廣告平臺的盤子是怎麽分的?據我內部拿到的消息,在分眾傳媒上砸的是最多!

為啥?來看楊浩湧本人最近在業內活動上透露的數據:瓜子二手車不僅知名度大增,銷量漲了50%,一個新公司百度指數從0漲到12萬,這是非常巨大的。楊浩湧坦言:效果超越了預想。因為品牌原來是趕集好車,銷量本來就很大的,只是改名叫了“瓜子二手車”,加上砸了分眾廣告,在基於趕集好車那麽大的量的基礎上,還快速翻了50%的銷量!

這說明了三件事:第一,楊浩湧敢砸錢,夠狠。第二,互聯網時代品牌名稱要有獨特性,haoche.com域名上千萬,效果卻不如guazi.com十萬的域名!第三,分眾樓宇成了瓜子二手車的品牌爆破點。

【互聯網時代的品牌爆破點】

其實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少人都驚奇地發現,這幾家正宗的“互聯網思維”公司,砸錢最多的廣告平臺居然都是分眾,嗯,樓宇的液晶屏和框架平面廣告。這是為毛?

這是因為,不知不覺之間,分眾憑借強到達、高頻的場景,以及iBeacon等技術,已經成了中國最大的02O互動平臺,在媒體的精準性和互動性上帶來了全新的爆發力和未來巨大成長空間。也藉此成了互聯網時代品牌的爆破點。

瓜子二手車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像餓了麽,今年6月中到7月底投了分眾大約一億的“樓宇+框架”廣告,在App store排行榜從120多位漲到最高峰11位,廣告停了以後在20幾位,而直接對手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都在50幾位。更重要的是,分眾樓宇的廣告給餓了麽帶來了大量急缺的白領用戶。

職場社交脈脈創始人林凡在一次分享中也坦言,脈脈今年在分眾打了4周廣告,花掉了5000萬人民幣(占B輪融資額的一大塊)。但是變化也是極其顯著:註冊用戶量從80萬上到了500萬,而日活從原來日活8萬漲到了80萬。

現在中國互聯網的風氣很不好,都在猛做PR猛吹牛。吹誰不會啊,最後還是不看廣告看療效。西方商業理論中有一句著名的諺語:Numbers never lie.意思是數據不會撒謊。枯燥的數據里面往往簡單直白地展示了趨勢,勝於一切詭辯。

這些不同行業,相同的效果說明了一個事實:移動互聯網令資訊模式碎片化,線上流量成本居高不下,新品牌的崛起變得越來越難。但回到人本身,一個人總要回家總要上班,作為線下流量核心入口,分眾的生活空間性媒體的爆發力,卻可以在幾周之內讓品牌從默默無聞到世人皆知。在碎片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分眾已經成為品牌的核心引爆點。無論是從脈脈到餓了麽,還是從瓜子到人人車,分眾樓宇的瞬間爆破力都得到了市場的檢驗。

幹互聯網就是看數據,用事實說話!愛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