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詠物誌】隱藏千言萬語的魔鏡

1 : GS(14)@2017-10-30 00:53:45

日本江戶時期西方傳教士把耶穌、十字架或聖母瑪利亞的形象刻在銅鏡夾層,再覆蓋正常鏡面,在暗處折射出影像來傳教。如今「魔鏡」只有山本合金製作所的「鏡師」傳承這種絕活,製作所並已傳到第四代。



【文化籽:詠物誌】跟「古玩業第二代」黑國強閒聊,談起他中學時狂追的日漫《偽術真相》(Gallery Fake),這本細野不二彥執筆的漫畫可算是冷門中的冷門,講主角經營了一間膺品畫廊,疑似高價出售賊贓、博物館流失的收藏,情節虛構但內容以至研究卻做得非常細緻嚴謹,每格都讓讀者長知識。



早陣子在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再見到同為藝博聯席主席及總監的黑國強,他興奮拉我看一件藝術品:「我在《偽術真相》看過這故事,當時已覺非常有趣,到今天我終於看到實物。」說的是眼前一件由京都山本合金製造、於2010年打造的雕花銅鏡。手工是精細的,但又不是古董,只是叫《魔鏡》,就令黑生動容?黑生拿起鏡,展示鏡裏所藏不能說的「咪咪」,附帶魔鏡的歷史。黑生感性地形容,那是一段悲淒又浪漫的宗教歷史。青銅鏡於彌生時代由中國傳到日本,一直有神聖意味。「日本江戶還處於鎖國時期,開始有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當時的朝鮮和日本傳教,天王落了禁令,不許日本國民信奉外來宗教。聰明的金屬製造師便想到將耶穌、十字架或聖母瑪利亞的形象刻在銅鏡的夾層內,再覆蓋一層很薄的正常鏡面,在暗處透過光的折射,就會投射出影像來。」黑國強興奮地大談「切支丹魔鏡」技術,算是受迫害衍生的藝術。這不只是把訊息藏於工藝的隱藏技巧而已。鏡背的花紋,是用刮刀在砂模上壓出先在紙上畫好的圖案,為了讓熔化的青銅能夠流過,必須小心控制手指的力度。鏡面必須磨得夠薄和均勻,將鏡面從4毫米磨薄到1毫米,削薄要拿揑得很精準否則會裂,在強光下能反射光線並浮現出鏡背的圖案,因此被稱為「魔鏡現象」。集中精力磨鏡就動輒花成個月時間,由於需要極高集中力,每天只能作業四小時,而要成為一位聞名全國的「京都鏡師」則至少需要30年的功力。當時和鏡是生活的必需品,鏡師就像昔日的磨刀師傅,工作除了做鏡就是打磨翻新。至明治時代中期,玻璃鏡的出現令鏡師逐漸被淘汰,到昭和年代,京都市內的鏡師就剩下山本一家,「切支丹魔鏡」的製法也只有他們傳承下來。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便親手送魔鏡給羅馬教宗作為見面禮,同時魔鏡故事也引起國際關注,不少老外對一睹這獨特日本絕活製作過程感興趣。時至今日,社交網絡無遠弗屆,誰也毋須把訊息左匿右藏,反而有人利用此失傳技術,將愛的宣言藏於訂做銅鏡,獨特地表達難以啟齒之說話。



撰文、攝影:鄭天儀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8/20196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76

【詠物誌】那些燦爛顯得世間太蒼白

1 : GS(14)@2017-11-05 17:43:57

世界首部油畫電影《情謎梵高》先由真人演一次,再找了125位畫家根據設計好的風格、梵高筆觸重新繪出每秒12張油畫,讓他的星空、麥田動起來,本身整件事就是偉大藝術。

【文化籽:詠物誌】閨蜜得悉我先睹為快全球首部油畫電影《情謎梵高》(Loving Vincent),在面書留言說:「記得1994年第一次去梵高博物館看到他畫作,我哭到變羅兹威爾外星人。繽紛顏色裏看到了他的寂寞。」的確,梵高的畫作都像用自己眼淚開過光,獨特的筆觸流淌着他強烈的情感。飽受精神病之苦創作的《星空》反映自身的不安迷幻;《在阿爾的臥室》洋溢的是一種避世的稍安;還有他最後遺作《麥禾上的鴉群》那種令人窒息的壓抑,鬼魅間彷彿在預告他的死亡訊息。每次看到梵高的自畫像,都能感受到他深入骨髓的憂傷和孤獨。一個大部份時間活於沮喪的男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宣洩情感,最後走上絕路。記得多年前在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看到梵高的《Van Gogh's Chair》,我也震撼到掉下兩行淚,他的色彩根本在控訴世間的蒼白。


世人形容梵高是瘋子,因他曾割下左耳及飲彈自盡,但梵高也將自己生命的全部奉獻給藝術,一呼一吸全為畫畫,亦正是這種「瘋狂」,成就了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你這麼想了解他的死,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竟然有人想到以梵高本尊的筆觸「畫」一齣電影向他致敬。不只畫咁簡單,也不只是用轉描(Rotoscoping)技術。首先找真人演一次,再由全球挑選出來的125位畫家參考拍攝片段,依梵高的筆法於67cm x49cm的油畫布上獨立作畫,每秒12張手繪油畫,每格畫面再以Canon6D數碼相機及6k解像度來攝製,最後完整呈現梵高94幅作品,以66,960幅油畫串連出這95分鐘的《情謎梵高》,以瘋狂回應瘋狂,以梵高之死談他的生。導演Dorota Kobiela一直想將電影及繪畫融合製作油畫電影。「在構思《情謎梵高》時我30歲,跟梵高一樣深受抑鬱症折磨。我讀過他的書信,發現他在低潮仍沒有放棄藝術,讓我決心要拍這部電影。」由構思到完成花了足足八年,單是將油畫轉為動畫便花了兩年,最後網上眾籌成功,整件事本身就是一次行為藝術。向梵高致敬,筆觸自然要有梵高味。將二創梵高畫製作成動畫,某些作品必須調整其面積或方向以符合電影畫面的尺寸,或是因應鏡頭方向而調節透視感,再加上劇情所需切換晝夜光線或季節背景,這些對畫師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首先他們需非常熟悉梵高,再加想像力才能將梵高作品合理展現。當我看到熟悉的《Marguerite Gachet at the Piano》裏面的女主角在銀幕上彈琴時懂得回頭郁動,既視感令我震撼到O了嘴。溫提大家,入場之前不要喝太多或經常眨眼,因為大銀幕上每一秒都是獨立一張畫。大家也千萬不要遲到入場,否則便會錯過了開場最震撼的長鏡頭,以729幅畫入戲,把梵高三張經典畫作《星夜》、《黃色小屋》和《夜間咖啡館》串連在一起,帶觀眾沐浴美麗絕倫的畫海中。如果這些手稿也可以開一個展覽,那是最完美的結局。


撰文:鄭天儀(劇照由驕陽電影提供)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4/202035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879

【詠物誌】有故事的鋼琴 不完美的感動

1 : GS(14)@2017-11-13 03:47:52

有171年歷史、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訂製的鋼琴早前在嘉德香港以四百萬港元成交,著名女高音Maria Callas生前曾收藏,蕭邦也多次在皇宮以它來演奏,是個有故事的鋼琴。

【文化籽:詠物誌】之前秋拍走過嘉德展場看預展,驀地被陣陣琴音懾住。我佇足在鋼琴前良久,看演奏者十隻指頭在飛快來回往復,心忖:為甚麼她可以把玲瓏透骨的Schumann《克萊斯勒偶記》(Kreisleriana Op.16)彈得如此平淡單調?每個鍵的觸感都不太一致,還有少許走音。


看清楚那台鋼琴,我恍然大悟,也立刻delete了一切的缺陷。道是無情卻有情。眼前這古董鋼琴,原來是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訂製的銅鎏金裝飾橡木立式鋼琴,已有171年歷史,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Maria Callas生前曾收藏它,「鋼琴詩人」蕭邦也曾經在皇宮以它來演奏。Kreisleriana, op.16副標題《幻想曲》,創作於1838年,Schumann只用了四日完成,就是呈獻給蕭邦。在十九世紀上半葉這時期,巴黎與整個歐洲都流行沙龍音樂會,上流社會貴族對音樂家非常尊崇,樂器也唯美講究。1846年,路易菲利普一世向Pleyel訂製了這台有繁複裝飾的皇家鋼琴,蕭邦最愛這法國鋼琴品牌,盛讚只有這品牌能表達他的激情澎湃。蕭邦生命最後三年裏(1849年10月17日於巴黎逝世),曾數次受邀在皇宮小型沙龍音樂會上,彈奏這台編號為12963的鋼琴。1848年巴黎局勢動盪,國王出走,暴民即衝入皇宮大肆燒砸搶,此琴遂流入民間。一個世紀後落入希臘船王Aristote Onassis手上,然後名琴贈Maria Callas,在她離世後輾轉流到瑞士,後來到了音樂活動家、收藏家趙元之手。在上月的嘉德秋拍,此琴最終以約四百萬港元落槌,不知它從此會否落戶香江?這座Pleyel鋼琴琴身是橡木,琴鍵的象牙貼面泛起不同層次的黃,但品相完好,本身就是藝術品。有對蠟燭架焊在花飾鏤空透音板上,琴身正側面和邊緣,都了鑲嵌了銅鎏金花飾圍邊。機械部份曾於2011年在瑞士由古董鋼琴維修專家維修過,為保留歲月痕迹,刻意不翻新外觀,特別是銅鑄件和銅圍邊的鎏金,以保留歷史的質感,彈出來的琴音也有種時空交錯的奇妙感覺。經過多場戰亂、時移世易,能在香港聽到此琴音也算是緣份。鋼琴的故事凌駕它的音色,礙耳的金屬聲估計是來自裏面生銹的鋼絲,令琴不再輕重有致。但有故事的鋼琴等於有故事的人,即是你絕不會嫌王傑的聲線沙啞、蘇芮嗓音低沉,反而會珍惜他們的別樹一格。音樂是抽象的。有故事的鋼琴,誰來凌駕它都會奏出演奏者專屬的感受,年輕人大概彈不出甚麼味道來。其實,此「琴瑞」根本不適合彈奏激動樂章,選首蕭邦的《夜曲》或《前奏曲》,小巧又帶點即興的味道,不更有韻味嗎?


撰文:鄭天儀攝影:The Culturist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11/202104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29

【詠物誌】一件講了廿幾年的性侵事件

1 : GS(14)@2017-12-11 00:11:31

一九九三年徐冰《文化動物》的施暴場面歷歷在目,這作品最近分別出現在澳門博物館和紐約古根漢博物館。但在動物組織抗議下,這行為藝術重做機會微,只剩下當年影像和這幀聞名照片。(圖片由澳門博物館提供)

【文化籽:詠物誌】「嘩!老豬推車!」一陣騷動,打破澳門藝術博物館一貫的寧靜。一群中學生在藝術家徐冰個展中一件名為《一個轉換案例的研究》(A Case Study of Transference)前駐足熱議,錄影播放着兩頭豬在交配,旁邊附加一張偌大黑白。帶隊的老師一臉尷尬道:「呢件作品我唔講嘞,你哋自己領會。」


唔講?這件又名《文化動物》的徐冰成名行為藝術,其實已講了廿幾年,今日從歷史視野重溫,再窺視中國的世界地位,別有風味。1993年,徐冰買了一對豬,在公豬身上印上拉丁字母,在母豬身上印上自己發明的偽漢字「天書」。他在北京的畫廊搭建了一個臨時豬圈,還購置了八百多公斤的中英文書籍,平鋪在豬舍裏。展覽開始,柵欄打開,工作人員把母豬引進公豬豬舍,公豬頓起色心,在書籍上追逐母豬,最後在豬圈一個角落裏得逞,「強暴」了母豬。圍觀的二百多名觀眾目擊這樁性侵O晒嘴,施暴後案發地點被兩頭豬踩踏到群書狼藉,有觀眾看到即場作嘔。「紋身」公豬代表了英語勢力的西方,母豬則代表了漢字世界的中國,徐冰用動物的非理性思維和生理驅使,表達了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和排斥下這種複雜關係,以及他對西方強權文化的不滿。更有趣是,大家擔心豬在陌生環境中會緊張焦慮不擅生產,少年你太天真!結果是豬的獸性壓倒理性,旁若無人處處是巫山。徐冰解釋說:「動物完全是不開化的,而中國文字是高度文明的體現。兩頭沒有人為意識,身上卻帶着文明痕迹的生靈,以其最本能的方式交流着。」這實驗暴露的不是豬的不適應,而是人自以為被文明烙印過後,面對原生態的尷尬與局限性。這作品的爭議廿多年來從來未止。今年十月初紐約古根漢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舉辦的「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展覽中,《文化動物》便在動物組織反對下,活豬不能進場,被迫撤展,只允許在場播放北京那場行為表演的影片。對此,徐冰發表聲明:「人類文明極速變遷的今天,我們來不及思考。舊有的文明成果,包括正義、道德、哲學、宗教、藝術、人自身的邊界,當然也包括動物保護的概念,都開始變得被動,從而失去判斷的支點。當代藝術的作品也許就是敏感地給人類即將面對的問題提出警示。」從「偽漢字」到「新英文書法」,62歲的徐冰創作一直與文字相隨。是次在澳門博物館三層的空間展示了他重要作品30件套,較完整地呈現他近40年來的藝術創作成果,他在武漢合美術館也正在舉行個展,作為回流十周年的一個總結。時移勢易,在看這廿多年前的粗糙畫面,我不禁在想,「中國崛起」已成為西方主流媒體的熱門話題,那兩隻豬或者應該互換角色或轉換體位。


撰文:鄭天儀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9/20238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88

【詠物誌】為愛徒雕琢 鄧芬的每一吋經營

1 : GS(14)@2017-12-18 04:45:38

張超群未見過鄧芬畫如此大畫,他形容《春風白馬訪瓊樓》「如此六呎巨製,卻經營得法,佈局井然,情境交融,皆呼應詩意而生。」

【文化籽:詠物誌】今年春拍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一張畫,是已故嶺南大家鄧芬的《春風白馬訪瓊樓》。蘇富比把這畫印於圖錄封面,書脊剛好把畫的意境分成兩半,封面是三位等待客人的仕女,封底正是揚鞭策馬徐徐而至的「白馬公子」。預展中看到原畫,六呎整紙走筆靈巧,又大又精。畫畫得大唔難,但畫得大又要佈局精妙而不為大而大,是高難度動作。


「鄧芬作品四呎整紙已是極度稀有,六呎的鄧芬作品我自己都未見過。」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忍不住感嘆。結果,這作品不負眾望,估價50至70萬港元,最終卻以700萬港元拍出,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足足高估價14倍。張超群形容,這張畫大局、細節都很棒,題材的處理、虛實的對比都處理得非常好。「處處有景、處處都仔細。每一吋畫面都經營得非常好,層次分明,用色清雅,是鄧芬盛年的代表作,70年代落入這收藏家手中,裱掛在大廳,便沒有再流出過。」看原作的確見到畫上有點點歲月痕迹,更有味道了。男人都喜歡畫女生,不是畢加索或鐵達尼號Jack哥的專利。鄧芬跟張大千一樣愛畫仕女,鄧芬的仕女尤其最維肖維妙,勾線又有彈性,神態各有風韻。「如果以畫的藝術性而言,我覺得鄧芬的重要性不弱於其他畫家,他無論在書畫或詩詞的造詣其實相當高,當時張大千等對他都很敬重。」鄧芬在畫上的題款為:「己亥十月,啟雲學寫柳,因以韋莊詞意『騎馬倚斜橋,滿廔紅袖招』句畫為日課。」原來,這大幅作品是鄧芬特別寫給啟雲當示範畫稿,讓她學習如何寫柳樹。啟雲是誰?正是鄧芬的弟子仇啟雲,她是一位醫生的太太和名人,當年拜師鄧芬引發過一段傳奇。鄧芬收這名弟子為徒時墟冚到報紙都有記載,「當日仇啟雲拜入師門,在金城酒家大排筵席,行弟子跪叩大禮,張谷雛、楊善深、張韶石、趙少昂、馮康侯等也應邀列席,猶如盛宴。」拜師拜到上報紙,實屬罕有,而鄧芬其實另有兩位嫡傳弟子鄧子玉和陳丙光,個性和畫風各異。鄧芬生前是位傳奇人物,從小被視為神童,生平多姿多采,不僅畫藝了得,文學造詣也極高,他為粵劇填的詞到現在還流傳有序,有人在傳唱,與薛覺先等老倌相熟,最記得一幀當年在任白家中即席揮毫的照片。「鄧芬附帶的故事、傳聞和逸事多姿多采。你可以說他很狂傲或者孤僻,不入俗流或與不一樣的處世觀念。尤其抗戰時期他跟汪精衞政府拉上關係,才令他在藝術上被認可程度受影響。」張超群替他不值地說。鄧芬的確有許多故事,有機會再講。


撰文:鄭天儀攝影:圖片由蘇富比提供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16/202457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86

【詠物誌】鐵幕「藝術」?

1 : GS(14)@2018-01-07 15:40:07

「紅領巾」美少女被小兔圍繞着,口號是:「讓我們飼養更多肉兔!」這就是鐵幕下北韓的國民教育。

【文化籽:詠物誌】朝鮮局勢恒常緊張,北韓不時把核武危機掛在口邊,領導人金正恩一句「核按鈕就在我桌上」來兇美國,引起話題。究竟神秘的北朝鮮有幾神秘?除了脫北者的第一手資料,或者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藝術」窺探一下朝鮮人的生活和心態。其實我也不知道朝鮮貼滿大街的宣傳海報算不算藝術?但朝鮮堪稱是世界上政治宣傳畫和標語口號最多的國家。步入朝鮮,你會發現千奇百怪的宣傳畫和政治標語滿佈。從他們的宣傳海報,我看到的是6、70年代的大陸,北韓疑似走中國的舊路。「朝鮮之夢」vs「中國夢」,畫裏拿着小書的人民高舉標語「讓我們攜手將國家建設得更強大」,「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忠誠於軍隊的領導」,不正是文革時期的紅衞兵所為嗎?


不少人視政治宣傳畫(Propaganda poster)為洗腦工具,不放在眼內。海報設計無疑是面向大眾,在資本主義社會為商業服務,在共產國家則是政治工具。最近到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看一個非常另類的展覽《場面朝鮮——蕭惠姬藏品的二十世紀宣傳海報》,那是港大美術博物館與來自史丹福大學的朝鮮研究學者蕭惠姬合作的展覽,據指為同類作品首次於香港展出。看到了一堆有待解讀的北韓海報,印象中只有勞力是無止境的「貧窮」和「發展」。北韓主導藝術生產,所有藝術家都自動踢入「朝鮮藝術家聯合會」,每月出糧生產藝術品,他們其中的工作就是畫宣傳畫。「宣傳藝術家」官階雖比「人民藝術家」低,但他們卻有統宣喉舌的角色。「大米就是社會主義。讓我們集中全力猛攻農業!」21世紀誰會用這種宣傳口號?朝鮮也。這批作品風格上受共產黨粗放派宣傳製品的影響,學者解釋,其意識形態上源自朝鮮藝術權威之作——金正日於1992年發表的《論藝術》,旨在倡導「正確」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形式,以此記錄領導與民眾交流的各項社會政治及經濟政策。在中國的政治宣傳畫中,在工、農或工、農、兵的組合群像中,代表農民的形象基本上都是女性,朝鮮的宣傳海報也不遑多讓,走親民、可愛路線。畫了一群羊的海報,寫上:「讓我們飼養更多食草動物。」印象中想起看過一則不知真假的新聞,朝鮮因為太窮食物不夠,曾出現吃人事件。站在叫人養白兔的海報前,面對活潑可愛叼着一串樹葉的兔子,口號是:「讓我們變草為肉」;一個「紅領巾」美少女被許多小兔圍繞着,口號是:「讓我們飼養更多肉兔!」;一大串薯仔為主題的海報,口號是:「讓我們進一步增強黨的革命性土豆種植政策的活力!」繽紛的色彩下我卻想到他們的食物的渴求、饑荒現況,彩色統統變成黑色諷刺。在朝鮮還有很多標語口號。例如,「光榮的朝鮮勞動黨萬歲」、「感謝父親金正日大元首」、「人民軍以一當百」等,這也是朝鮮現實生活的反映,但人民生活始終是一個謎。


撰文:鄭天儀 攝影:潘志恆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06/202658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036

【詠物誌】豆豉鯪魚的價錢 「地價」藝術品

1 : GS(14)@2018-01-07 16:18:19

尹麗娟將生活用品二次創作成陶瓷,全部由江西景德鎮生產,以低價出售。像這對陶瓷白飯魚只賣60元,平過食一個pizza就能買到藝術品。

【文化籽:詠物誌】藝術品誰來定價?更準確是,甚麼才算是藝術品?一旦成為藝術品它就應自動「離地」,躋身畫廊、藝博會、美術館、有錢佬豪宅,附加「不可觸摸」的標籤、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杜尚(Duchamp)在現買的尿兜上簽個名送去參展,成為了震撼地表的名作《噴泉》;香港陶瓷藝術家尹麗娟和杜尚對着幹,反將藝術品滲進草根雜貨店,透過空間錯置,引發觀眾思考藝術的真·價值。如果藝術源自生活,藝術品與生活用品價格是否應讓掛鈎?甚至,陶瓷汽水應否比真汽水便宜,因為汽水能解渴,在沙漠給你一罐陶瓷汽水會換來粗口侍候吧?尹麗娟的計劃第二部份《珍百貨》更有趣,她把仿製日常用品的陶瓷「藝術品」,在上環黃金畫廊地段以十元八塊的低價出售,藝術珍品vs雜貨,真品vs複製品安然並存,叩問:「藝術品點解咁貴?」一罐汽水在坪石邨賣五蚊,她創作的陶瓷汽水就賣五蚊;豆豉鯪魚、波子汽水、腐乳、杯麵等30款的陶瓷作品琳琅滿目,全部由江西景德鎮生產,每人限買三件,十幾廿蚊找數,童叟無欺。結果,她的signature piece盒裝牛奶最早沽清,接着是連鞋底花紋都具象無遺的「白飯魚」,60蚊就能認領一雙,畫廊開門前已引來觀眾排隊掃平貨。去年代表香港參與南韓光州雙年展的尹麗娟,創作喜歡參考日常物品外形,倒模製成陶瓷作品。不愧為浸大視覺藝術助理教授,尹麗娟在展場還印刷了《導賞手冊》免費派送觀眾,引導觀眾思考,其中更特別提到2014年上海商人劉益謙2.8億港元拍下明朝雞缸盃用來飲普洱這單新聞。她希望大家思考,「喜歡一件藝術品,有人願意付2.8億,有人可能連28元也不願意。試在《珍百貨》中選取一件作品,你會願意用多少錢買它?如果要你用一樣自己擁有的物品去等價交換,你會用甚麼?」尹麗娟不但顛覆杜尚的「實驗」,也反證了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理論,提出複製品消減藝術的靈光(Aura)。她卻質疑,當藝術作品本身複製現實物品,現實物品的「藝術靈光」是否會被提升?尹麗娟鍾情於傳統陶藝卻賦予當代性,她早年的作品是把香港街道的招牌中常見的字,轉化成石膏,再拼湊成一首古詩。後來,她又以石膏紀錄書本的外形,把大量的古書轉化成藝術品。去年光州雙年展的主題是「藝術何為」(The Eighth Climate(What Does Art Do?)正是她常思考的主題,所以這次有趣的「實驗」,也是這個主題相同概念的伸延部份。藝術家誰不想在生時創作「天價」作品?尹麗娟卻偏偏把自己出品用「地價」出售,希望大家可以買件平嘢走,平民都可以成為收藏家。「整件事的重點不在藝術品本身,而是低價賣藝術品會引發甚麼討論?」這是藝術家最想知道的。


撰文、攝影:鄭天儀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30/20259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11

【詠物誌】法蘭西掛毯 紅鬚綠眼的康熙皇帝

1 : GS(14)@2018-01-07 16:35:11

法國牧師東遊之後回國,與藝術家和宮廷掛毯織人合作,1775年憑記憶創作了紅鬚綠眼的順治或康熙,不知是無心失憶定刻意「洋化」?此有趣掛毯在澳門永利皇宮有一張。


【文化籽:詠物誌】有一幕永世難忘。幾年前在巴黎參觀有近400年歷史的Mobilier National,那是法國皇家家具的手工場。在浩大的倉庫裏,沉睡着數以萬計路易十四時期的精品,凡爾賽宮、羅浮宮所用的皇家掛毯,都在這裏進行修復。一班「織女」的手在偌大的織毯機前靈巧地左穿右插,每一束線都由工場所設的實驗室度身調色染製,她們臉上都帶着自豪的微笑,因為其出品都是最高規格的外交禮物,或博物館修復作。「以前織女們,可以窮一生製作一兩張掛毯,成為了她們人生目標。」一位織女跟我說,我想起了紫禁城的工匠,也是耗畢生心力為皇帝做一件賞玩的寶貝。早陣子到澳門永利皇宮用餐,上洗手間時讓我發現走廊牆上掛了一張吸睛的掛毯,那是主人Steve Wynn芸芸收藏中的一件(熱愛藝術的他已把旗下酒店變身私人美術館),同場還有Jeff Koons創作的大型鋼鐵雕塑《鬱金香》。說回這張掛毯,名為《菠蘿豐收》(The Harvesting of Pineapples),出自1775年法國最好掛毯作坊之一的皇家織造廠Beauvais Tapestry大師之手。十八世紀「新古典主義」興起後,中國的刺繡品與染色等技術傳入法國,成為宮廷貴族時尚,對法國繪畫、手工藝以及建築藝術、室內裝飾等產生了重大影響,路易十四時代,宮廷服飾無論男女都普遍飾以刺繡、折襉、蝴蝶結等,掀起一股中國熱。法國的掛毯圖案題材由離地的希臘眾神、宮廷生活,加入了人間場景,眼前這張《菠蘿豐收》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國皇帝」生活系列,正是描繪順治皇帝(1644-1661年在位)或他繼承者康熙皇帝的生活。當年Beauvais Tapestry透過東遊之後的法國牧師記憶,特意找藝術家來設計,再交由掛毯工匠精心打造。所以這片菠蘿田野還有香蕉樹、松樹、棕櫚樹、異域花朵以及彩色紡織和詭譎寶塔等作為點綴。當年沒有Google、智能手機或相機記低中國皇帝的尊容,但法蘭西牧師的記性會不會太差?掛毯中的中國皇帝竟跟洋人一樣是金髮、高鼻,究竟是刻意把中國人「洋化」,還是「失憶」?1766年,路易十五委託Beauvais Tapestry,按照首席宮廷畫師Francois Boucher繪製的圖樣,編織了十套富有「中國風情」的巨型掛毯,當中四套納入皇室收藏,其餘的則由貴族收購。這些由羊毛混合絲綢織成的大型掛毯,製作工序十分繁瑣嚴謹,需要許多熟練的編織達人合力完成,是一項勞動密集的工藝。每一套掛毯都要用長達三年的時間製作,整個「中國系列」掛毯有可能用上幾十年完成。路易十五對這批掛毯十分滿意,除了用它們裝飾凡爾賽宮,還把其中一套找特使送給乾隆皇帝。但不知乾隆見到紅鬚綠眼的自己和阿爺,會否露出黑人問號呢?


撰文、攝影:鄭天儀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3/202526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80

【詠物誌】大隱隱於街市的孤獨之吻

1 : GS(14)@2018-01-22 05:30:00

逛街市看到這個被割開兩邊的生豬頭,讓我想起話題攝影師Joel-Peter Witkin賴以成名的世上最具爭議性作品《Kiss》。

【文化籽:詠物誌】作為「無飯主婦」,逛街市屬於歷奇活動,在肉檔看見一個被劈開兩邊的生豬頭,猛地想起對我衝擊極大的病態攝影師Joel-Peter Witkin,及其賴以成名的話題作品《Kiss》。早陣子Damien Hirst在香港開個展,其動物標本作品再度引起爭議,其實談重口味藝術,Witkin認第二邊個敢認第一?


現年78歲的Witkin回憶6歲時,與母親在往教堂的路上目睹了車禍,眼見一位小女孩的頭顱被切斷滾到他的腳跟前,那是對死亡的初體驗,之後他當過越戰攝影師,切身經歷最殘酷的生死時刻。及後,他開始拍攝屍體、探索暴力、死亡和病態,用其慣用的monotone、西方古典繪畫的構圖,以人體殘肢配搭唯美的佈置,拍攝出甚有宗教氣氛的作品。當然他也有拍在生的人,但大都是外形或內心殘缺的邊緣人,例如陰陽人、侏儒、駝背、連體嬰、毛孩等等,把他們變成神話故事的主角,Witkin稱他們為具有「肉體的奇蹟」之人。「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夠像一個人死前看到或記得的最後影像一樣震撼。」視西方繪畫之父Giotto為偶像的Witkin如是說。

一生人兩次的innocent時刻

Witkin也曾經抗拒抓拍已逝之人,那是他還未創作血腥作品之前。有關他的紀錄片《An Objective Eye》便記載,經常出入殮房的他有次在墨西哥的法證醫院冷冰冰的手術床上,看到一位不到20歲的美少女屍體,她的遺容是如此鮮活猶如在生,他彷彿還嗅到她的洗頭水淡香。醫生允許他拍照,但他覺得舉機對逝者不恭,他不忍心。後來,「innocent」一詞讓他轉念。「每個人一生有兩次完全innocent時刻,一次是剛出生,一次是死亡時。」大家爭相替初生之犢留倩影,為何不能替逝者也留記錄?講番Witkin最具爭議作品《Kiss》,創作於1982年。驟眼看是一對孿生老人在接吻,其實那是一個割開兩邊的人頭,拼合時營造了接吻的假象。當時墨西哥的醫學院朋友借出這頭顱24小時讓Witkin拍照私藏。「當我打開見到人頭,我並不知道它被切開一半做醫學研究,我嘗試把兩邊頭合在一起時,他的嘴唇竟叠起來像接吻。」於是他拍了這幀經典照片,連累朋友被炒、自己也被醫學院列入黑名單,從此不讓他踏足半步。此作如今仍是Witkin最標誌性又最具爭議的作品,沒有之一。許多觀眾和收藏家最初對Witkin「所作所為」極度反感,也有被他的影像震撼腦袋久久未能忘懷,最後忍不住成為他伯樂的。為Witkin寫過自傳的Eugenia Parry曾形容Witkin是精神革命家(Spiritual Reformer),因他的作品除引起外界眼目的震撼外,更會讓人自省。Parry嘗試解讀怪人Witkin:「他希望打開恐懼的入口,將光明帶進黑暗裏(brings light to that kind of darkness)。」曾有記者問過Witkin重口味夠未?他回話:「賞心悅目的事情很易做,但就像用儍瓜機拍照,滿足不到我。我的作品趨向光明前,必先經過黑暗。」


撰文、攝影:鄭天儀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0/202796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65

【詠物誌】畫到入醫院 張大千搏老命巨作《廬山圖》

1 : GS(14)@2018-01-28 18:25:16

當年八十三歲、百病纏身的張大千,是搏了老命來完成此巨作《廬山圖》的,人畫皆老,卻凝聚了大千畢生的畫藝精粹。

【文化籽:詠物誌】早陣子,收藏界和畫友車輪轉往台北故宮看一個展覽,連幾十年深居簡出的宅老輩都忍不住要飛一轉寶島,公務纏身即日來回的也大有人在。奇就奇在這個展覽只有寥寥兩幅畫,何故魅力如此沒法擋?皆因其中一幅正是張大千畢生畫過最大、也是他晚年最精采的力作《廬山圖》也。


記得前年在台北拜會曾替張大千立傳的93歲大千好友黃天才,便見證大千「瞓身」完成《廬山圖》。談起這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天公仍禁不住驚訝,大千在畫室日以繼夜的揮毫,全家總動員替他邊畫邊捲絹畫的畫面無間loop。為了名留千史你可以去到幾盡?83歲的張大千,當年可以不顧心臟負荷和眼疾,創作期間更數次暈倒要送院急救,這種雄心和野心,相信年輕力壯的小鮮肉都自愧不如。天公繪聲繪影:「大千是搏老命畫出這前無古人的浩作,好幾次見他畫到心臟不適,護士小姐遞上口含心臟特效藥,小憩後他又伏案動起筆來,不時畫到手痛要做物理治療。」1981年初夏,旅日朋友李海天請大千為他在日本橫濱新建的高級觀光旅社畫一幅36呎長、6呎寬的巨幅。大千思前想後,決定憑他幾十年遊歷山川的心得,繪出自己未踏足過的廬山,賭一鋪。他請朋友為他搜集有關廬山的資料,自己也閉門苦讀,與盧山旅人擺龍門陣,尋找對廬山的feel。天公還透露,大千邊畫邊問旁人他的潑墨佈局如何?塘邊鶴未及回應大千已自問自答:「老父胸中自有丘壑。」可見他的十級自信。為了隆重其事以證決心,當年7月7日大千更為《廬山圖》舉行開筆禮。他身穿團花長袍、頭戴東坡帽、腳蹬青緞鞋,邀請了包括張群、張學良夫婦、黃天才等賓客齊集摩耶精舍,場面壯觀。為了畫這巨作,大千還改造了畫室,將畫室內的兩根木柱鋸掉打通了隔壁的小屋,移走了原來的家具,還專門製作了一張特大畫案,單是準備工夫便豪花了幾十萬新台幣。良辰到,大筆、排筆、大碗、大盆擺列整齊,大千夫人當助手陪同丈夫登場,將長長的畫布弄濕,再由大千拿起如地拖大的巨筆往墨盆裏一撓一滾,再抬起筆往畫布一拖一拉。大千捲起長袍手袖,又潑灑他自製的天然青綠顏料,忙了幾小時,也只是個開頭,在場人士看不出廬山真面目,只是不禁在想像一位耄耋之齡的畫家要完成這浩作,究竟要付出幾多心力?一年零七個月後,大千終於將浩瀚萬千、破墨濃淡氤氳的廬山躍然紙上,同時把自己的傳奇推上最高峯。當年,《廬山圖》還沒有完全竣筆,台北歷史博物館就已定好展期,大千只好送裱如期展出,部署等展覽後再修改潤飾。然而,他應該沒有想到,這幅寄託了他深厚感情的《廬山圖》,竟成了他的絕筆。1983年4月2日大千去世,《廬山圖》最終沒能完成和落款。後來大千家族把此巨作捐贈台北故宮,難得才在「名山大川──巨幅名畫展」展出了近三個月。


撰文:鄭天儀攝影:馬召其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7/202865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