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地方政府招商,土地優惠、租稅減免等獎勵政策已屬稀鬆平常,更大的誘因是蓋廠就批商業用地。鴻海集團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效法其他陸、港財團「地王曬太陽」的養地模式,先取得商業用地之後等個幾年,地皮價值馬上以倍數成長,獲利比製造代工業還豐厚。 去年夏天,被大陸地方官場尊稱為「富士康市長」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數度低調造訪大陸西部城市,並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稍歇之際,決定大手筆在重慶、成都各投資十億美元,分別建造惠普(HP)筆記型電腦代工基地與光電產業園區。同時,廈門市政府也表示,富士康在海滄的光電產業投資,將在今年春節後重新啟動。 重慶、成都、廈門這三座城市近幾年爭取富士康進駐的激烈角力戰,早已不是秘密,全派出地方負責經貿事務的二把手,包括重慶市市代理市長(現己真除)黃奇帆、四川省副省長黃小祥等人,親自拜會郭台銘,爭取富士康落戶。 但二把手出面還不夠,他們不只是檯面上給足郭台銘誠意與面子,檯面下的裡子給得更是實在。這三座城市不約而同在工業用地之外,還批給郭台銘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商業用地,無論是重慶解放碑、成都跳傘塔,還是廈門湖濱南路,都是各大地產商搶破頭的核心商業區。 這三塊商業區,對台灣而言雖然相當陌生,但若將之比喻成台北市的「信義計畫區」,就可想而知其「含金」程度了。 成 都出招:批准六百坪精華地 成都市政府早在六年前就有引進富士康的計畫,也多次派遣經貿官員前往深圳拜訪富士康總部,但都不得其門而入,一直到二○○八年黃小祥親自出馬,才順利見到 郭台銘本人。隨後,郭台銘也在成都市市委書記李春城邀請下,在當年五月份考察成都,並於二○○九年六月談定了十億美元光電與電子資訊產品投資案。 投 資案成局的背後,成都市政府還同時批給郭台銘跳傘塔附近二十公畝土地(約合六百坪),據當地官員表示,未來將做為興建賽博數碼廣場用途。跳傘塔是成都市政 府積極推動的新興商業區,兩年後,成都最新兩條地鐵將會在此交會,不僅已吸引到新加坡來福士廣場將在此興建成都第一大商業大樓外,當地政府也積極與台灣新 光集團洽談,希望引進新光天地百貨經驗。 成都開出好條件搶郭台銘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其不只是要和重慶競爭富士康在西部地區的第一樁投資,更擔心富士康的光電項目被廈門海滄排擠。然而,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卻打亂了成都和郭台銘合作的腳步,同時也給了重慶後發先至的契機。 重慶加碼:端出三個黃金地段 怎麼說?二○○八年底,全球最大電腦業者惠普決定在重慶建立兩千萬台筆記型電腦外銷基地,為了替惠普尋找台灣代工廠商,重慶市政府去年春節後特地來台拜會企業主,並順利爭取到富士康、廣達、英業達等大廠進駐。 當中,重慶對富士康的態度最豪爽,除了工業用地之外,還一口氣批給了郭台銘包括解放碑、觀音橋和石橋鋪等三個黃金地段的商業用地。 解放碑商業用地的稀有性與開發潛力,最讓台商驚豔。解放碑位在重慶傳統商業中心,數十家大型百貨公司和商辦大樓全擠在不到五百公尺長的解放碑步行街周邊,過去五年,土地價格翻漲逾六倍,從每平方公尺人民幣一千一百元,飆升到八千元(約合每坪新台幣十二萬元),卻有一塊空地閒置未開發。 為何會有一塊黃金地遭空置?原來,這塊地本由國美電器前主席黃光裕取得,但因為冠名權糾紛和黃光裕賄賂被捕,始終未開發。當地地產界人士指出,其實這塊地的詢問度相當高,香港、新加坡等地產商都有興趣,但因開發限制過多,讓大家都打了退堂鼓。如今,重慶市政府則將這塊地批給了郭台銘。 廈 門不甘示弱:湖濱南路地王示好 面對重慶和成都的挑戰,沿海的廈門也不甘示弱,同樣以商業地產來加碼招商。二○○七年郭台銘前往廈門考察時,就有意在與台灣有地緣優勢的廈門投資多個光電 項目,並在前年與廈門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而廈門市政府怕這個計畫見光死,內部還特別以「T計畫」來稱呼。 郭台銘計畫在廈門海滄打造面積達 到六平方公里的光電產業園區,預估投資金額超過人民幣三百億元,是當地最大的台商投資案。當然,廈門也附帶批准了郭台銘的商業投資案,地點就在廈門租金最 高、每平方公尺售價達人民幣一萬二千元(約合每坪新台幣十八萬元),相當於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湖濱南路上。 儘管富士康進駐廈門的腳步因金融海嘯衝擊而暫停,但廈門市政府官員表示,雙方會在今年農曆年之後繼續溝通推動,整個計畫並未停滯。該位官員也表示,廈門賽博數碼在湖濱南路上的建案正在進行當中,很快會有結果。 鴻 海算盤:加速取得通路據點 這種以商業用地來吸引製造業投資的模式,並非從現在才開始,上海在九○年代發展初期,也曾以出售國有土地的方式來籌措政府建設財源,並藉此吸引產業進駐投 資,而今處在發展期的二線城市,則大舉學習這種包裹招商的成功經驗,以吸引資金雄厚的企業進駐開發。 而對鴻海而言,西進設廠有助舒緩沿海地區水漲船高的人工成本,加上郭台銘積極布局的賽博數碼廣場,正需要精華商業地段,才有利與市場先行者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一較高下。重慶、成都與廈門政府的新招商手段,蓋廠就批商業用地可說正中郭台銘的心。 |
前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4258
很簡單談一談這件事的評論,鱷兄細心翻閱公告後稱,和紫金礦業的出售完全未完成,只在走過程。
(1)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4017
「據此,Global Force 將向賣方收購目標公司於完成時之全部已發行股本及所有股東貸款(不包括除外資產),總代價為380,000,000 港元,」
(p.3),「目標公司為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根據賣方提供的資料,目標公司擁有Marigold Time 100%股本權益。
根據中國黃金收購事項,Marigold Time 現正向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域佳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黃金之70%股本權益。中國黃金之唯一資產為共同控制實體國大黃金之50.05%股本權益,國大黃金主要在中國山東省從事黃金冶煉及精煉業務。」
(p.8 ),「董事注意到Marigold Time 正在向域佳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黃金之股本權益70%。董事特別注意到Marigold Time承擔中國黃金收購事項之總代價為(其中包括)
....
(p.9),先決條件包括「賣方或Marigold Time 確認及承諾妥善並及時進行中國黃金收購事項,而中國黃金收購事項並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同意;」
(2)
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次收購。
向紫金礦業的收購的賣方是Marigold Time(金盞時代),據佳訊公告稱代表是一位夏先生,但最終賣方是陳錫榮先生控制金廣控股有限公司。我們幻想過程如下:
最初,在9月23日,駿科網絡訊息提供2,250萬予夏先生作付出2,000萬人民幣按金之用,但是其後因佳訊的介入,這筆按金已在10月7日退回駿科網絡訊息。
是誰代他付回對駿科網絡訊息的款項?因為陳先生的身份成疑。
雖然有介紹他是大商人,但是也許只是收購的人頭,據佳訊收購公告稱:
夏先生乃由中國律師郭先生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下旬介紹予本公司執行董事陳家松先生認識。郭先生為陳先生之私友,過往從未出任陳先生或本公司之法律顧問。據董事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郭先生及夏先生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
很顯然地,律師郭先生是撮合這次的交易的人,陳先生只是出現作收購之用,又或是他才是真正向紫金收購的買方,但後者應可以排除可能性,因為他們兩者估計應是互不相識,如果相識,又何須經介紹?
況且,因為夏先生完全可以賣給駿科網絡訊息,但他沒這樣做,卻賣給了佳訊,肯定條款上更有利於他才這樣做,但是公司公告中,卻完全沒有披露這次向夏先生收購的費用,甚有可能是平價轉移,但陳先生變成一個完全受益人,道理上說不過去。
但為何陳先生作為受益人?也許他有提供部分資金作向收購之用吧。
(3)
另外,除此外,鱷兄亦質疑作價:
付出總代價380,000,000 港元,得到了甚麼?
山東採礦權不買,貴州採礦權又不買,得到的原來只有國大黃金旗下的冶煉及精煉業務,以及認購期權,認購期權給它權利十二個月期間內用500,000,000 港元收購山東採礦權。
重提一下,目標公司承擔中國黃金收購事項之總代價為人民幣192,500,000元(218,181,818港元),中國黃金就只擁有50.05%的國大 黃金,而佳訊付出380,000,000 港元,就只得到50.05%的國大黃金當中的冶煉及精煉業務,並不包括任何採礦權。
在 現金上,他們在現金上只付出2.18億加上承擔1億人民幣的債權,就向紫金購入部分股權,但佳訊卻支付1.8億給他們,中間的3,800萬,應是金主支付 了,雖取得5,000萬股,現值1.395億的佳訊股票,但是他們或有機會要支付盈利保證代價最多3.8億,但是首年業績應可達到,但未來兩年或成疑,加 上承擔1億人民幣負債,故可能面對大量資金壓力,如再售出礦權,或許能獲得2億可換股債,扳回損失,但只剩下一個未開發的金礦,利益成疑。
所以這也是場危險的賭博。
| ||||||
二 月二十七日本欄寫「勿買利物浦」,有幾位讀者來郵話左丁山唔識嘢,賓尼迪斯同杜格利殊有乜關係呀?於是細讀原文,唉吔,原來內有「自賓尼迪斯接杜格利殊 手,出任利物浦領隊後,一直衰到o依家!」一句唉吔,大鑊,賓尼迪斯與杜格利殊相隔十三年,何來有關係,翻查原來手稿,應係「Souness(桑尼士)接 杜格利殊手」,事實上,當晚稅務K亦係咁講。但點解印咗出嚟,桑尼士會變成賓尼迪斯呢?難以明白,唯有向利物浦球迷及讀者鞠躬講鎖你、鎖你。亦向稅務K講 聲對唔住,因有人鬧佢枉為利物浦擁躉也。 利物浦之無力挑戰曼聯、車路士與阿仙奴,原因有一疋布咁長,稅務K講咗成十幾分鐘,無謂再在此寫一千字了,利物浦球迷應知之甚詳。 講 及美國三大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用通脹方法解決巨大負債問題,每年通脹六厘就夠晒數,而且要連續數年。呢三位經濟學者,克魯明、Mankiw、Rogoff都 係鹹水學派,克魯明在普林斯頓,其他兩位在哈佛,按淡水學派經濟學家嘅講法,狂印銀紙、催谷貨幣供應,一定會製造通脹,現在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有個外號,叫 做「直升機伯」,因為伯南克曾講過,打擊通縮最容易,坐直升機丟銀紙落街就得,佢目前就係咁樣做緊啦! 天真許話對付通脹要買黃金,賣債券。 目前三十年美國國庫債券嘅孳息率係4.56%,若通脹升至6%,債券價格必然大跌,美國政府就可以施施然回購,搵晒長期持有債券人笨,大炒家索羅斯最近猛 話黃金有泡沫,遲早爆煲,但佢嘅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 (管理資產二百五十億美元)在○九年第四季就增持咗SPDR黃金信託達152%,呢個SPDR係世界上最大嘅黃金ETF。喂,一面唱黃金有泡沫,一面大舉 入市,為咗乜?顯然索羅斯認為黃金爆破之前,佢仲有機會炒金賺一大筆啦。除咗索羅斯,對冲基金之王保爾森(John Paulson)已持有SPDR三千一百五十萬股,相等於九十五噸黃金,滙控環球資產管理之「絕對回報基金」經理Charles Morris預測金價將於五年內上升到五千美元一安士,故此該基金嘅資產有11%係黃金! (編按:桑尼士錯改為賓尼迪斯乃編者之誤,謹此致歉。) |
2010-04-21 AD
| ||||||
雖然近來美國經 濟看似有點復蘇迹象,但時至今日,失業率仍高達9.7%。畢竟,樓市爆破的創傷,並非一時三刻可復元。記得香港當年,經歷過90年代樓市泡沫,以及之後千 禧科網潮的興奮劑,復蘇也得經歷3年多時間。 高等教育增長強勁 偏偏在這完全失去方向的兩年,卻有一個行業,每年都錄得兩成增 長。專家預測,未來10年,這行業在美國將有近8倍增長。那就是高等教育。 有兩件事,無論任何人、任何時候,世民是從心底支持:不斷學習和 創業致富。記得施永青講過,年輕時曾試過辭職一年在家讀書。世民認識的老闆,也是書不離手。學習,就好像健康和運動一樣,是一種習慣。成功的人,對這種習 慣的堅持更徹底。 愛跑馬拉松的人,不會說跑過一次,便一世打跛腳不會走路。愛學習的人,也不會說完成學位便收工不再學習。教育產品,本質上 似修身產品。當然,不可以排除有人可在修身後,健康好,更得到其他好處。只是,要分清楚修身和運動是兩回事,更要明白,學習和教育,雖然有時是一個銅板的 兩面,但更多時候,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 私營牟利學府大賺 高等教育本來就不是要來謀求高薪厚職。君不見大學教授都是清風 兩袖?不過,有些精英既可在高等教育界表現自己,又會將智慧發揮在創富上,令人有錯覺,以為沙紙多便可搵更多。情況就如見到籃球員都長得高,便以為打籃球 可增高。 在美國,自從97年起,扣除通脹,家庭收入中位數下跌4%,但套用社會運動家的詞彙,就是貧富懸殊加劇,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香港。知 識型經濟冒起是原因之一,另一就是僱主將「強迫金」成本轉嫁,壓制了薪金增長。打工仔都自發找出路,進修更加是簡單直接的途徑。 政府推出資 助計劃,更加催谷了一個行業的出現。NASDAQ上市的Apollo,持有美國最大私營牟利學府University of Phoenix,其收入86%是政府向學生批出的貸款。拿取一個高等學位,成本最少十數萬港元,回本期快者也要4、5年,是否化算見仁見智。肯定是,像 Apollo這種教育機構,必定賺個盤滿缽滿。 利世民 | ||||||
| ||||||
| ||||||
「除非怕天下大 亂,走佬時要有嘢揸手傍下身,先至會買些少金條。否則,好難想像有人會買黃金做保本投資。畢竟,黃金買賣交易成本大,又無利息收。」獅子山學會的王弼,是 我們這些30世代中,少數明白舊日情懷的一個。 黃金交易成本大又無息 世民:「歐元又唔得,美國經濟又開始出事,你真係唔揸多 些少黃金?我見呢排多咗人講金。好似Tigris Financial個Thomas Kaplan,手上有成廿億美金等值嘅黃金position,真係講到好得人驚。」 王弼:「如果個世界咁灰,我諗你揸幾多金都死。以前,元 朝蒙古統治者為咗逼人用朝延發行嘅鈔票,私藏黃金係死罪。就算美國喺1933年都試過禁止私藏黃金。如果世界真係無咗自由,唔尊重私產,你識乜嘢投資策略 其實都係假。」 世民:「咁又唔使去到世界末日咁遙遠。可以捱過呢一浪,再諗之後點啦。 上個星期,商品價錢都掟散晒,歐元又反 彈,走勢好飄忽。4月,標普500成份股,大多數喺50日平均線以上,到咗5月,情況相反。似乎美股都有好大壓力。」 王弼:「又一次應驗咗 Sell in May嘅傳統智慧。揸現金又唔會咬人,呢啲環境唔蝕就已經當賺。況且,全世界都唔似有通脹,真係見到有通脹,先至去買金都未遲啦! 不 過,講到尾,長遠我都係睇好美國。始終佢個底厚,成百年嘅基業,唔係一個金融海嘯冲得走。所以,港元掛美金,始終都係保持香港存戶資產最大保證。」 利 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