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最大黄金企业“污染门”调查


http://www.econzhang.com/?p=3929


 


一个月前的6月5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就遭严 重污染,然而直至一个多月后的7月12日,紫金矿业股票才紧急停牌,随之发布污水渗漏事故公告。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为数不多的因环境事故申请停牌的事件,也 是环保部和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脚。




□南方周末记者 张华 发自广州

本周一,7月12日,中国最大黄金和第二大铜生产企业——紫金矿业A股和H股突然停牌,事先并无任何信息披露。当天晚上,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停牌 缘起一项重大污染事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7月3日发生渗漏,导致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排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

就在这一天下午,紫金矿业所在的上杭县政府召开发布会,对污染事故进行了通报,副县长蓝富雁称,渗漏废水7月4日未再流入汀江,同时已勒令紫金山铜 矿停产整改,并密切关注事故对民生造成的危害。

公告发出后,外界普遍质疑紫金矿业信息披露滞后,瞒报事故近十日,紫金矿业的解释是“为避免引起恐慌”。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污染事故第一次发生时间为6月5日。屡屡趟过“环保门”的紫金矿业在事发一个多月后,最终选择紧急停牌,公告污染情况。从6 月5日到7月12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杭县政府、紫金矿业以及受灾渔民(主要是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等)之间展开了一场戏剧性的博弈。

本周二,紫金矿业复牌,受污染事故和大盘的影响,其A股和H股当日分别下挫3.68%和8.42%。

 


“毒水”来袭
“下都乡政府显然不希 望事态扩大,急于清理死鱼现场。”



对于上杭县下都乡璜溪村村民来说,养鱼是其主要生计。在这个176户人家的村里,近半人家以渔业养殖为生,璜溪村也是下都乡公认的“首富村”——早 在2007年其网箱养殖商品鱼产值就超过了1000万元。

丘立根是璜溪村村民,2005年开始,他投资近50万元,购买网箱和饲料,成为汀江上的一名养殖户。一年净赚约10万元,虽然辛苦,但养活一个六口 之家并非难事。然而,所有这一切在2010年6月5日这天彻底改变了。

这一天,渔民们发现汀江水开始变绿,从一开始的浅绿变为深绿。成片的鱼开始死亡,“毒水来了”,这是丘立根的第一反应。“毒水”是他们对排入汀江中 的液体污染物的通俗称呼。随之,渔民们向上杭县政府求援,不过,政府部门取了水样之后,并未公布化验结果,也未说明污染源来自哪里。

随后几天,江水并没有进一步受污染的迹象。不过,端午节前一天(6月15日)的一场特大暴雨,使渔民们再次受灾,许多网箱被冲走。

渔民们还没有从接受的霉运中缓过神来,“毒水”于6月21日卷土重来。渔民们再次向上杭县政府“求救”。像上次一样,上杭县水产局一边过来取了水 样,一边安慰村民们称这只是“洪水过后,蓝藻爆发”。

显然,渔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判断。他们决定派代表自己拿水样到广州化验,同时希望上杭县水产局能够签字,证明水样乃从汀江里现场提取,结果遭拒。不 得已之下,璜溪村渔民们拉了两车死鱼到上杭县政府抗议。

6月25日,上杭县政府告诉村民们,江水铜离子超标,但水质正常。直到7月13日,上杭县副县长蓝富雁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仍表示彼时汀江水 “ph值正常”,但他承认详细的水质化验结果自始至终没有公布。

让渔民们没有料到的是,在没有搞明白污染源的情况下,一场补偿谈判的拉锯战就此开始。

6月27日一大早,璜溪村的渔民们不约而同收到下都乡党政办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请各网箱养殖户今天上午前将各自死鱼打捞送住填埋场处理 (上午结束任务),下午填埋场工作人员撤离。”补偿费用是:每斤死鱼6元,12厘米以下鱼苗计重后按市价标准,打捞工资每100斤15元。

“下都乡政府显然不希望事态扩大,急于清理死鱼现场。”丘立根说。

这种补偿,在损失巨大的渔民们看来就是杯水车薪。他们坚称,必须按每平米死鱼的公斤数和市场价计算补偿额,若按政府部门则以每平米40元简单计算, “也就是说,我的 700平米的养殖面积,只能获得2.8万元的补偿。”丘立根说。

 


谁是“罪魁祸首”
“这一天污染突然变严重了,我们才发现源头在紫金矿业。”



事发一个月后,7月4日下午,渔民们收到下都乡政府发来的另一条短信,短信称“现已明确水质污染责任主体属紫金矿业集团公司”,并称若对之前的转产 补偿标准不满意“可协商解决”。

蓝富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7月3日之前一直没能查清楚污染源,这一天污染突然变严重了,我们才发现源头在紫金矿业。”

而丘立根认为蓝富雁是在自圆其说,“7月3日汀江水质,和几天前并没有任何异常,”他说,“就算紫金矿业污水7月3日才开始进入汀江,那么之前的污 染事故又应当如何解释,又为何迟迟不加解释呢。”

璜溪村村主任丘开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璜溪村所有受灾渔民都应当有充分的知情权,“毕竟我们暂时没了生路”他说;丘开福也是位养鱼大户。

紫金矿业7月12日晚发布的公告中提到了三个时间点,一是自称紫金山铜矿的工业污水,是7月3日15时50开始出现渗漏并部分进入汀江;一是自称7 月4日下午2时30,污水渗漏事件即得到控制;三是自称7月8日上午10时30的抽样检测结果是“水质逐步好转,总铜浓度下降、ph值上升,总铜浓度和 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标准”。

这一公告与这一天下午蓝富雁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渗漏事故的通报高度一致。

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杭县政府所强调的7月4日汀江水质恢复“符合Ⅲ类水的标准”,是由“环保部门”监测的,而紫金矿业公告中,“符合Ⅲ类水的标准” 的结果则是由紫金矿业公司的“应急处理小组”发布的。

蓝富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福建省到龙岩市,再到上杭县和紫金矿业,针对事故成立了调查组,“各自有各自的环保专家”。不过,福建省环保厅7月12 日下午对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的通报,与上杭县政府的口吻完全一致。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25日,紫金矿业的一位中层即给南方周末记者打电话,询问最近动向。而当时,正值渔民准备前往广州鉴定江水污染情况。

 


紫金环保原罪
尽管屡遭“环保门”,紫金矿业却似乎是个幸运儿。



紫金矿业并不是第一次受污染困扰。

十年前,紫金矿业的拦砂坝在暴雨中崩溃,就曾使得下游农民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而被迫转行。彼时紫金矿业金、铜矿储量尚未探明,受灾的同康村民 被迫拿到一张紫金矿业股权证做补偿,未料到10年后财富翻了600倍。截至去年底,紫金矿业总资产近300亿元。

十年间,上杭县国内生产总值(GDP)也从25亿元跃升至百亿元。紫金矿业作为当地政府的宠儿,多次因环保问题引发争议。

2008年初,中国证监会出台“绿色证券”新规,一个多月后,国家环保总局也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3天 后公布首轮上市环保核查“黑名单”——紫金矿业赫然在列。

今年5月,环保部又一次发布未按期完成环保整改的上市公司名单,其中紫金矿业仍然位列其中,包括紫金山铜矿在内的旗下7家企业被点名。不到一个 月,6月5日,紫金山铜矿即发生本次重大污水渗漏事故,官方公布的外渗量高达9100立方米。

相比紫金矿业海外并购屡屡碰壁,国内的铜矿正在成为紫金利润的新摇篮。

紫金矿业前十大自然人股东之一的谢福文去年6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铜矿或将是紫金矿业未来业绩的一大引擎。紫金矿业2009年财报显示,其铜矿业务 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约11%,净利润占比则高达近22%。

2009年3月11日,投资逾26亿元的紫金铜业公司20万吨冶炼项目开工,开工仪式上各级领导济济一堂,这是福建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 建国后福建龙岩市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今年春节,紫金矿业员工回家过年时带着一个任务,“像工业间谍一样挖人才”。

虽然这一大型项目并不在紫金山上,而是位于上杭县蛟洋工业园。但有声音认为,紫金矿业在铜生产上有“大跃进”之嫌,并容易导致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弱 化。

尽管屡遭“环保门”,紫金矿业却似乎是个幸运儿,皆有惊无险。譬如它虽然登上了2008年2月环保总局的黑名单,但两个月后顺利回归A股,以招股价 计,募资近百亿元。

这一次紫金是否再次得到幸福之神的眷顾,现在还是未知数。

上杭县政府已明确对外宣布紫金山铜矿已经全面停产,而紫金矿业公告并未提及“停产”二字,只是在最后一句称“本次事故将对紫金山铜矿湿法厂铜的生产 产生重大影响”。

“因为我们要等各级调查小组的结果和后续的整改验收,”7月13日晚,紫金矿业证券部总经理赵举刚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所以无法对复工时 间及业绩影响做出预测。”

 


上市公司惩污契机
证监会和环保部或可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契机,出台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细则。



紫金矿业停牌是中国证券市场为数不多因污染事故申请停牌的事件之一。此前,几起上市公司紧急停牌事件中,虽外界怀疑事涉环境违规行为,但是公告并未 证实。与此同时,这次停牌也是环保部和中国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法信息披露要求的另一注脚。

早在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就首次表态称污染环境、牺牲公众利益换取利润的上市公司将面临环保部门和证监会的双重处罚;第二年,川化股份污水处理 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沱江水域重大污染事件,公司高层及当地环保局负责人亦受刑罚。

过去几年内,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展开对上市企业环保信息的核查,一方面是上市企业本身环境信息披露不完善,其次,则是众监管部门环保法律法则的凌乱和 交叉,以及地方政府的保驾护航。

以紫金矿业为例,去年底其曾收到福建证监局的整改要求,称其在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方面存在问题。今年2月,紫金矿业发布“社会责任制 度”,其中专门提及“充分履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不得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然而5个月后的今天,紫金矿业在新“污染门”事件中再次 被指信息披露不力。

2010年7月8日,环保部发文称将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同时再一次提到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和加大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力度 的重要性,并称将发布2005年至今年6月30日的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报告。

“紫金矿业需对汀江污染事件进一步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招商证券(香港)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他认为,中国证监会和环保部 或可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契机,借鉴海外证券市场的做法,出台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细则。(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丘立根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77

把握黃金十年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367


與詹瑞文同場獻技,對方攪笑之才,稱霸香港,須臾全場笑 聲震天。欽敬!欽敬!

到自己上台,題目是「把握黃金十年」,大意是富士康(2038)連跳,引發罷工如潮,印證中國中產階級快速膨脹,正在形成一個連年的mega-trend欲求大 富,不能坐失戎機。買內需,搏大贏。

遙想回歸前十年,香港地產及零售業,隨著中產崛起而興。 大勢所在,李嘉誠東方不敗,神童輝東成西就,就連一眾販夫走卒,不論愚賢不肖,身家同樣水漲船高。同事1997年大學畢業,當年跟人講自己打工為生,慘遭人白眼恥笑–當年連三歲小孩,也能靠炒郵票、M記史路比公仔發達–返工求糊口,只有無本事、無出息之輩方為之!

「我覺得買一堆內需股長揸十年,一定掂!」話口未完,台 下一千聽眾,笑聲起落,竟有詹兄「產量」幾成。學生後來覆述,有聽眾冷笑曰:「長揸十年,你都痴嘅,無病呀?揸都揸樓啦!」不屑至極。

今時買樓,人人讚好,但2004年時,自己跑去睇樓,當時不少朋友反對,差點要效法三國時,王累苦諫劉璋,將自己倒吊在城門之上,如不納諫,立時繩 割,「撞死於此地!」後力排眾議,碌卡俾首期,買咗層愉景灣。雖然也曾被人拖租,攪到一頭煙,但回首向來蕭瑟處,以租養價,帳面回報算是不俗。人家不屑, 自毫不介懷,反心中暗喜。如是拙作《值博率鍊金術》提及「蠱惑的槍週期」的信徒,深信the public play is always one race behind the form的話買內需 股長揸的戰意,會比買樓強得多。

剛拜訪了周生生(116)的管理層,冀進一步了解,國內珠寶業的長線投資價值。周生生跟六福(590),在國內發展的策略,步速相似,策略有異。六福重加盟店,周生生則全線直營。截至三月底,周生生在國內共有157家店,年底有望增加至約170。如宏觀形勢許可,管理層希望每年以三成的增速,在國內開設新舖,兩年多 便能翻倍。

之前介紹六福時也曾提過:「國內民眾的消費力,和自身的 品牌價值,才是六福等零售股的增長泉源。」並非空談,事實上,周生生國內民眾,加港澳自由行顧客,佔總銷售額的比例,由2007年的43%,增加到20082009年的50%56%。由「本地」零售股,逐步演變成「中國」零售股。

代客操盤,不能固執,市況萎靡,穩守突擊,以候天時,全 軍進攻。偶貼股票,攜民渡江,民眾無信心,即使數年後或大鳴大放,但短線中棍,怨氣沖天,十功不能抵一過,仍是麻煩。私人錢銀,傾囊投入,掠內需股而藏 之,毫不猶疑。誰也不能保證,真的會有內需黃金十年;但必須保證如有的話,自己能獲鉅利。現時一層樓都無的人,那種無奈及焦急,每日或罵、或咒、或怨,自 己可不想重蹈覆轍。人生能遇上幾個大勢?不敢隨便放棄。

(本人客戶持有富士康(2038)、周生生(116)、六福(5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1

紫金矿业遭限产 今年黄金将减产1吨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28/1230881.shtml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发自成都
被卷入“污染门”和“封口门”的紫金矿业(601899,SH)7月28日公告称,将对紫金山金矿采取限产措施。受此影响,预计公司本年度将减少黄金产量1吨左右。
紫金山金矿限产
据公告披露,根据专家意见,上杭县人民政府经会议研究确定,对紫金山金矿采取限产措施,并要求紫金山金矿在确保环保安全的情况下维持低位生产运行,以减轻金铜矿区环保安全压力。
同时,全面加强紫金山金铜矿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集中全部力量加快处理铜湿法厂污水渗漏事故进度。公司同时表示,决定对紫金山金矿生产系统按照废水减量化,污水达标排放的原则,生产溶液内部循环,维持低位运行。预计2010年将减少黄金产量1吨左右。
减少收入约2.54亿元
那么,1吨黄金对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以昨日(7月27日)国内账户金中间价报价253.98元/克计算,那么所减产1吨的黄金产量相当于价值人民币2.54亿元。由于公司目前总股本为 145.4131亿股,粗略计算该减产部分相当于每股收益0.02元。据了解,紫金矿业2009年全年每股收益为0.24元,今年第一季度则为0.09 元。
紫金矿业2009年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生产黄金75.37吨,其中矿产金30.65吨,占全国矿产金产量的11.74%。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139.59亿元,公司则实现利润总额50.18亿元,占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的35.95%。
按此计算,那么紫金矿业此次减产的1吨黄金仅相当于去年产量的1.3%。资料同时显示,2009年公司加工金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大,达42%。同期矿产金锭的毛利率最高,达到99.98%。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紫金矿业宣告限产是由上杭县人民政府专题研究紫金山铜矿7.3事故后所确定的方案。
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 死亡。然而,公司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长达9天。据统计,从7月13日至今紫金矿业A股和H股股价已分别累计下挫4.3%和11%。
事实上,紫金矿业在曝出“污染门”前已多次成为环保局“座上宾”。据媒体报道,早在2008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 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当时紫金矿业赫然名列首轮上市环保核查“黑名单”。2010年5月,环保总局发布未按期完成环保整改的上市公司名单中又出现了紫金 矿业身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26

黄金时段收视垫底 CNN仍获6年增长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99537.html

从去年开始,作为美国电视新闻领域长期以来的“绝对骄子”CNN(美国有线新闻网)在黄金时间的收视上节节败退。但奇怪的是,其盈利状况却节节攀升。

“尽管我们在所有美国有线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收视率排倒数第一,但CNN去年的盈利收入是六年来最好的,而且公司盈利在过去六年一直在连续增 长。”CNN发言人鲁宾逊(Christa Robinson)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2003年开始,CNN每年的盈利都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

2009年,CNN全年营业利润约5亿美元,为其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纽约地平线媒体公司(Horizon Media Inc)研发部主管、媒体分析师阿德盖特(Brad Adgate)认为,CNN成功的案例是一个“谜”。

九成收入来自非黄金时段

根据尼尔森公司透露的数据,去年收看CNN每日现场秀节目的观众人数由原来的67.2万下降到46.2万,还不及福克斯新闻114.6万的一半。黄金时段其观众人数是62.4万,而 MSNBC的观众是76.3万,福克斯新闻的观众则在200万以上。

同竞争者纷纷在黄金时段引入“观点”类新闻评论节目而让收视率不断攀高相比,CNN却声称,他们有自己特定的观众群,而且新闻的“消费者”也并不一定都集中在晚间的黄金时段。

“在其他新闻频道纷纷引入由‘个性派’主持人进入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时,CNN的收视率被排挤的节节败退,但他们却一直没被打倒,反而不断在其他的时段创造自己特色的收视奇迹。”阿德盖特说。

这种说法也有其依据。在CNN的全年收入中,只有10%来自黄金时段。而其他90%的收入都来自于非黄金时段的节目和服务,包括滚动新闻、CNN.com网站、CNN国际频道、CNN西班牙语频道、CNN机场电视网,还有其他CNN品牌的栏目提供的信息平台。

所以,尽管CNN黄金时段收视率不断下滑,但包括上述各项服务在内的CNN在总体上还是比其他的有线电视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尼尔森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在2010年4月份,CNN观众总数达到9020万,超过福克斯新闻的8230万和MSNBC的7400万观众。而收看CNN滚动新闻的就达到7950万观众。

阿德盖特认为,CNN的长处在于,他们吸引的是那些在新闻发生时“不经意地”把遥控器按到CNN频道按钮上的观众。“这种情况下引起的收视率激增是 没法按常理控制的。”阿德盖特指出,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是在每天晚间的稍晚时间发生的情况下,CNN在提供深夜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比其他的新闻频道要及时和 迅速很多,因此,CNN也有“夜猫子新闻频道”之称。

多平台传播创造客户价值

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接近观众传播新闻方面,CNN在美国的有线电视台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15年前,CNN就创办了自己的网络新闻频道CNN.com,是美国首家创办新闻网络的有线电视台。CNN旗下的公民记者报道网站iReport在4年前创立,在查询草根新闻方面比任何有线电视台都具有独到的优势。

CNN美国总裁克莱恩(Jonathan Klein)曾在一次同广告商举行会议的时候骄傲地宣称:在很多人还没听说过微博媒体服务“推特”的时候,CNN就已经在节目中和新闻收集上引进“推特”了。“创新的概念是融入在我们血液里的。”克莱恩说。

在过去的5年中,CNN.com已经成为CNN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也是美国所有有线新闻网站中用户最多的。尼尔森公司最新的调查显 示,CNN.com平均每月的用户为大约3820万。今年3月份,CNN.com的用户达到3870万,CNN.com最大的竞争者MSNBC则为 3380万,福克斯新闻网的用户为1700万。

在通过移动电话传播新闻上,CNN更是远远地走在其他美国同行的前列。尼尔森公司的报告指出,在今年2月份,通过移动电话查看CNN新闻的用户达到1480万,比雅虎新闻还高174%。这也是CNN连续38个月在手机用户查看即时新闻中领先其他对手。

CNN广告和市场服务副总裁戴尔巴(Greg D’Alba)表示,CNN同80%的广告客户协议中都有这样的一条说明,那就是CNN为他们做的广告将通过CNN现有的多个平台播出,传递给不同形式的 观众和用户。戴尔巴指出,所以CNN的收入很多都是来源于那些希望通过CNN的多种渠道(电视、网站、电子移动服务)等多方进行宣传,并愿意多付钱的广告 商。

“我们通过多个渠道宣传一个产品而收入增加也就不是什么理解不了的了。”戴尔巴说,“CNN通过多种平台传递即时新闻也意味着你可以在同一时间以所 有人能接触到新闻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产品、公司和服务。同CNN的合作将保证让你把想传达的讯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传递到正确的人的手中。”

拯救黄金时段收视率

但这并不表示,CNN打算放弃挽回黄金时段收视率的努力。过去两年,CNN曾效仿其他美国有线电视台,通过推出个性鲜明的主持人增加收视率,但是, 无论是先前的台柱赞恩(Paula Zahn)还是后来的坎贝尔(Campbell brown),甚至是家喻户晓的拉里·金(Larry King),似乎没有人在挽救CNN的黄金时间收视危机中取得成功。

近几个月来,CNN一直传出有意同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联合,弥补前者黄金时段收视率仍在下滑的局面。CBS的新闻电视节目收视率已经12年排名垫底,承受着巨大的裁员压力。

CNN所属的时代华纳董事长兼CEO比克斯(Jeff Bewkes)在今年5月份的华纳投资者视频会中指出,尽管还没有作出正式的声明,但CNN同CBS的合作或成为伙伴关系的动机是出于建立“广播电视界三 强”的需要。“CNN的经济背景很雄厚,它是华纳公司中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部分,但目前最弱的一环就是CNN美国黄金时段的收入。”比克斯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91

盧志威: 雖非遍地黃金 但仍機會處處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635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29/10)

某日接受電台訪問,有觀眾問到中芯國際(0981),勾起自己初次買股票的回憶。當時共買三股,分別是中海集運(2866)、上海實業(0363)及中芯。買入理由,已不太記得,只是對中芯的印象,特別深刻。

當年是沙士剛過,便宜股票處處,亦有升勢強勁的明星股。自己見半導體股ASM太平洋(0522)升得多,就找其他同業。剛好中芯上市,招股書寫做半導體,自己完全不認識,見有keyword就買,結果當然是中伏。幸好不懂基本分析,還懂止蝕,最後輸15%,忍痛出局,才沒釀成大錯。

反觀ASM,雖為週期股,但好景時年年增長;逆境則趁機做強,得以跑贏同業。其時市盈率廿多倍,比很多工業股及科技股都貴,但估值雖高,事後証明是市場正確。兩者股價表現差天共地,亦証明市場會獎勵好公司。

另一體會,是十年前,香港公司可靠做廠發達;現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勞工成本又不斷上漲,即使肯出錢,也不一定招到工人,行業已屆整合期,以後只會是大廠淘汰小廠,而不會雞犬皆升。

向前看,要找增長力強的公司,一定要從內需著手。中國消費力年年增長,勝在地大人多,只要累積一班忠心顧客,便不愁生意。最近見了一家新上市的男裝公司,98年成立,在內地做自家品牌,盈利不算很多,但市場喜歡零售公司,給予高估值,上市後立時身家激增。很多人說香港沒有機會,但只要換個場地,把香港經驗帶回內地,雖不能說遍地黃金,但做得好,回報仍很驚人。

 

(本人公司客戶持有中海集運(2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3

节能环保:是黄金十年 也是大浪淘沙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8/5MMDAwMDIwNDg5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35

葡京黃金廳主談成功之道最緊要鍾意賭  李華華

2010-11-01 AD

賭王何鴻燊嘅得力助手李樹福(李伯),即係金利豐證券老闆娘朱太朱李月華阿爸,能夠做到澳博(880)葡京最大賭廳黃金廳嘅廳主,已經唔簡單,更重要係李伯係賭王知心友,一齊喺濠江打天下。

華華上周六有機會見到李伯,自然唔放過機會,向佢老人家請教成功之道,李伯話最重要係「自己都鍾意賭錢!」

李伯年輕時已隨家人由番禺移民至香港鴨脷洲,佢話回想當年喺鴨脷洲起家,係做漁民貸款生意,「啲漁民一出海就3、4個月,出發前要畀人工、買生財工具,我就借錢畀佢哋,等漁民回航時有豐富漁穫先還錢。」

朱太親父間中同賭王食飯

就因為漁民貸款生意,令李伯認識到水上賭船嘅人,為佢日後成為濠江廳主踏腳石。對於呢段歷史,李伯好少提。

懂得賭也可以賭出個未來,李伯個黃金廳喺多年前,已經係澳博主要收入,亦係澳門博彩主要收入。曾經有報道話,澳博與廳主係七、三分賬,但李伯就係五五對分。

講開澳博,一定想起賭王,李伯話何生仲喺休息時期,精神都唔錯,佢間中都有同賭王食飯。

當講起呢幾年澳門賭業嘅「華洋大戰」局面時,李伯話,做黃金廳已超過20年,起初澳娛係獨市生意,自從01年起澳門開放賭業,對佢哋係有啲影響,但唔算好大。

李伯話,賭博產品家家都一樣, 佢重申本身都好鍾意賭錢,所以知道晒賭客嘅要求,包括喺硬件、軟件以至交通安排,都為賭客提供貼身服務,咁先可以留住賭客歡心。力不到不為財果然是營商基本法。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43

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02099) 「貝沁才」© 交流室

http://oozexude.blogspot.com/2010/11/02099.html

利好
— 公司之主營業務為勘探、開發、開採黃金及其他有色金屬及進行相關選礦工序,有鑑於近期市場熱炒「貨幣寛鬆2」及「通膨預期」概念,股份極為可能受惠;
— 根據世界黃金業協會的報告,全球黃金需求受到中、印兩國強勁需求帶動上季年增12%,但是期內全球金礦產量僅增3%,而當中官方機構持續6季增持黃金,預期各國央行將要於明年首次(過去17年以來)淨買入黃金,利好金市;
—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一位為內地政府提供諮詢服務的人士指出,中國政府正在考慮提高黃金儲備量(目前中國黃金儲備量僅只1,054噸,相當於其外匯儲 備的1.5%,偏低;不過,受到有限黃金產量的制約,預期各國政府尤其新興國家不可能短期立即提高黃金儲備量,須知黃金儲備量只得緩緩增加);
— 母公司中國黃金集團是中國黃金行業當中唯一的央企;
—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資料,按照黃金產量計算,其母公司是2009年中國最大黃金生產商,而公司是少數由中國政府控制的在海外註冊成立及上市(在加拿大卑詩省註冊成立,現於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正安排於香港雙重第一上市)的金屬及採礦企業之一;
— 按照JORC準則所定義的金屬資源計算,旗下長山壕礦(探明量1億噸)是中國最大黃金金礦之一,並且按照將要收購的甲瑪礦的礦石生產比率、總金屬產量及金屬資源計算,甲瑪礦將是中國最大銅多金屬礦山之一;
— 截至2009年12月31日為止財年及截至2010年9月30日為止9個月,長山壕礦(於2008年7月開始生產,設計選礦產能為每日2萬噸礦石,預期到 2010年3月選礦產能增加到每日30,000噸)之總黃金產量分別是8.357萬盎司及7.5707萬盎司,預期2010及2011年總黃金產量分別是 11.6萬盎司及14.657萬盎司;
— 甲瑪礦第一期已於今年9月開始投產,預期今、明兩年總礦石量將要達到44.8萬噸及243萬噸,估計第二期將於2012年初完成,屆時總礦石量將進一步增加到360萬噸礦石;
— 一般而言,銅、金共生,考慮到國際銅價現於高位運行,生產黃金之時可以延伸產品線,從而增加獲利機會;
— 可利用實力雄厚的母公司中國黃金集團的科技及管理專業知識、節省採購及外包成本、跟內地政府監管機構有效溝通,更加得到收購母公司的國外資源的優先機會;
— 是次找來6名基礎投資者(恒基地產(00012)主席李兆基、鄭裕彤全資擁有的周大福、鷹君(00041)主席羅家瑞控股的Surewit Finance Limited、金鷹商貿(03308)主席王恆控股的Golden Eagle international Retail Group Limited、金川集團(香港)及工銀國際)認購共6,500萬美元股份,該等股份設有6個月禁售期。另傳聞中信集團有興趣出資2,000萬美元入股;

利淡
— 公司經營歷史很短;
— 集資金額當中20%用來償還貸款;
— 由於股份已於加拿大多倫多證交所掛牌,當地股價勢必做為參考價格,限制了香港的股價表現;
— 雖然長山壕礦是中國最大黃金礦山之一,但是其品位只有每噸0.68克,實是偏低,而同業的品位一般達到每噸2-3克左右;
— 預計截至2010年12月底財年股東應佔溢利將不少於2,340萬美元,相當於招股區間預測市盈率介於48.96-59.16倍,而同期同業紫金 (02899)之預期市盈率達到18倍、招金(01818)的29倍左右及瑞金(00246)的大約13倍,就算公司之2011及2012財年招股區間預 測市盈率分別降至介於16-19.33倍及11-13.29倍,是次公售股份作價還是不很便宜;


財務比率(12/2007→12/2008→12/2009)

流動比率:1.97→0.86→0.80
速動比率:1.94→0.41→0.58

長期債項/股東權益:449.59%→38.14%→219.44%
總債項/股東權益:449.59%→144.42%→252.27%
總債項/資本運用:63.07%→96.19%→72.96%

股東權益回報率:-.--%→37.25%→-.--%
資本運用回報率:-.--%→24.81%→-.--%
總資產回報率:-.--%→12.22%→-.--%

經營利潤率:-.--%→62.88%→4.97%
稅前利潤率:-.--%→50.65%→-.--%
邊際利潤率:-.--%→49.64%→-.--%

存貨週轉率:-.--→1.06→7.97


附註: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貝沁才」交流室、編者及作者無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17

竹科黃金期 只剩5年

2010-11-22 TCW




三十年前,這裡叫作「金山面」,是個不起眼的客家農莊,舉目所見,只有黃土茶園、農夫和稻田。

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這塊土地的未來:因為這裡,即將從種傳統稻米,改變成種「科技業的稻米」:IC(積體電路)。沒想到三十年後,這裡不僅改變了台灣,也改變了全球高科技業的發展。

黃土變黃金,種出IC稻米! 竹科產業鏈,拿下六個世界第一

現在,這裡叫作「新竹科學園區」,這片面積廣達六百五十三公頃,相當於三個松山機場大小的土地上,已經成為全球高科技製造最重要的心臟。它擠滿四百四十家公司,一百一十家上市公司,所有公司的實收資本額相加,高達新台幣一兆一千億元。

走在同一片土地上,你看到的是全球最先進的晶圓廠、工程師和川流不息的物流車隊。

今年十二月十五日,是竹科成立三十週年。這裡只占全台灣工業區面積的一%,卻替台灣創造出十三萬二千個工作機會,今年竹科的產值,根據竹科管理局的統計,將高達新台幣一兆二千億元。

如果只看經濟面,竹科的成立,把黃土變成了黃金。二○○○年時,全台灣稻作生產,使用三十四萬頃土地,產值是三百四十六億元,同一年,光旺宏一家公司,只使用七.六公頃的土地,就創造出三百二十二億元的營收。

這裡是全世界最重要的IC製造中心,IC素有「科技業的稻米」之稱,沒有IC,全球高科技產業將會癱瘓,竹科也創造出全球第二大IC設計產值。圍繞著竹科 的產業鏈,台灣還拿下六個世界第一,在IC封裝、測試、筆記型電腦、主機板、伺服器、LCD監視器生產產值,都是全球第一,讓台灣成功轉型為科技島。

「這裡是看不見的全球經濟中心,」二○○五年出刊的美國《商業週刊》(已更名《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封面故事〈WHY TAIWAN MATTERS〉如此評論。沒有竹科和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鏈,「全球經濟將無法運作。」

時間回到三十年前,新竹科學園區的計畫差點夭折。當時台灣希望產業升級,但沒人看好科技業,一位財經官員回憶,當時連經濟部都認為,台灣靠科技業升級是個 不切實際的目標。但是再仔細分析,台灣進口IC的金額,比進口石油還高,才由主管科技的國科會,代替主管工業區的工業局,推動竹科發展。

一開始沒人看好竹科,竹科成立第二年,台灣才製造出第一台PC,比蘋果推出個人電腦晚了五年。前六年,台灣能在世界上競爭的電子產品,只有計算機、電話。「那個時候,別人會做的東西,我們也會做,就是一種成就。」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說。

旺宏總經理盧志遠回憶,一九八五年聯電上市時,政府還曾要求清大的研究人員認股,「沒有人要投資,每個人都問別人要不要買,」當時連這群最了解半導體的研 究人員,都不看好聯電,「上市第一天,聯電還跌停,」他笑著說,當時沒人想投資科技業,卻沒想到,後來聯電股價漲了二、三十倍。

政府三策略,打造東亞矽谷! 土地、賦稅優惠,行政超有效率

沒有技術、資金,政府的產業政策,讓竹科從零開始,變成東亞的矽谷。當時的國科會,透過三個策略:土地、賦稅與服務,打造出台灣的科技奇蹟。

土地不用買,降低科技業投入成本。宣明智觀察,三十年前,科技業要設廠,就要花大錢買土地、蓋廠房,竹科卻規定,所有土地只租不賣,而且,只有通過審查的高科技公司,才能進入園區。連封測廠,都被認定是勞力密集產業,科技涵量不高,被拒於竹科門外。

開公司免稅,獎勵科技業者投資、進駐,竹科管理局局長顏宗明回憶,竹科剛成立的前幾年,竹科廠商只要新設公司,就能五年免稅,五年後再增資,就能再延長四年。

竹科一站式的行政服務,形成科技聚落。這裡就像一個小的「特區」,竹科管理局也有自己的學校、海關,竹科圍牆內就像是個完整的小天地,廠商不用跨出竹科,只要跟竹科管理局打交道,就能完成所有做生意需要的行政程序。

最後,則是周邊的人才養分。離竹科不到十分鐘,有清華、交大和工研院三個學術單位,加上員工分紅只需按票面價格扣稅,吸引豐沛、大量的人才。有便宜的人才、土地、稅,竹科從一塊荒地,變成高科技創業的樂園。

最高峰時,只要選對產業,連總機小姐都有機會躋身千萬富翁,高科技公司員工團購賓士也司空見慣。

但是,這個「科技新貴」搖籃的竹科,在發展二十年後,開始面臨發展的挑戰。二○○○年,當時新竹市長蔡仁堅帶隊衝進竹科,要求環保回饋金,對竹科的發展方向開了第一槍。

製造業污染,不敵環保挑戰! 高用水、用電量,都變爭議話題

為了種出供應全球高科技產品所需的「科技業稻米」,今年竹科尖峰時間的用電高達一百一十六萬千瓦,相當於核一廠發電量的九成,每日用水十三‧八萬噸,相當於半個基隆市的用量。

三十年前,所有人都騎腳踏車,沒人會抱怨塞車;三十年後,人人都開車上班,經濟起飛,社區意識、環保意識跟著抬頭,新竹人的注意力,從竹科的經濟成就,轉向竹科造成的交通和環保問題。

現在竹科躍上媒體版面的新聞,少見一夕暴富的新貴傳奇,取而代之的是工程師過勞死的社會新聞。

二○○八年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上路,二○○九年促產條例廢止,過去給竹科的政策優惠一個個消失。「胡蘿蔔都沒有了。」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指出。

今年,是竹科少了過去賴以成長的「政策胡蘿蔔」後,第一個三十歲生日。過去十年,讓竹科成功的要素,一個個消失,昨天的是,變成今天的非,竹科只重高科技製造業的發展模式,開始轉變。

過去,竹科被當成台灣產業升級的希望,是台灣發展的驕傲;現在,卻變成環保團體和地方人士質疑的對象。

三十年前,竹科地廣人稀,沒人在意晶圓廠的環保問題。現在,在竹科邊上,晶圓廠和民宅的距離,近到只有幾公尺,每當竹科跳電,晶圓廠的發電機隨即轟然啟動,居民抗議,「竹科只拉屎,不下蛋,」沒享受到好處,先受其害。

緊密相依的產業鏈,每個細節都出錯不得,張致遠回憶,有一年,聯電把運動會慶祝用的紙製綵帶換成鋁帶,沒想到鋁帶飛上高壓電塔,導致園區跳電,光這條鋁帶,就讓全園區廠商損失兩億元。

自從三年前,太陽能業者新日光租下最後一塊土地後,竹科就再也沒有土地可供出租。竹科的水、電和土地資源,都已經接近飽和。

宣明智認為,政府現在沒有清楚的產業政策,如何有效運用竹科有限的資源,提高產值,也需要更明確的規畫,有效的策略,其實一、兩個就夠。

中國砸重金,造鎮開發園區! 招商又挖角,複製五十一個竹科

「竹科黃金時間不多,只剩五年!」宣明智說。因為竹科面對的,不僅只是在台灣這個小島上的發展爭議,更大的挑戰,來自對岸對人才、廠商的龐大吸力。

現在,中國有五十一個模仿竹科模式成立的高新科技園區,正在等著和竹科比資源,比氣魄。

宣明智觀察,但中國是用造鎮的方式開發園區,手筆更大,一規畫就是一、兩千公頃,園區裡有商業區,餐廳,唯一的缺陷就是產業過於分散,沒有群聚效應。

但是,中國投資的招數更令人吃驚。張致遠形容,中國園區招商,不是被動等廠商進駐,而是主動翻開《財星》(Fortune)五百大公司名單,主動登門拜訪,缺什麼?就補什麼!不只免稅,「他們連訂單都可以給!」

過去幾年,中國不斷積極挖角台灣官員,希望複製竹科模式。據了解,竹科管理局前副局長童虎,就被挖角到上海的張江工業區,辦國際學校吸引海外人才,和竹科的策略如出一轍。竹科第一任管理局局長何宜慈,也曾擔任廈門火炬高科技園區顧問。

給人、給地、給優惠,中國正在複製竹科的發展模式。和中國相比,台灣開發新科學園區,多半用的是台糖農田,這些地是台灣最好的良田,「蓋成廠房後,一百年都無法再種作物,」張致遠說。相較中國,對台灣來說,農地是珍貴的資源。

發展遇瓶頸,未來在哪裡? 向深圳借鏡,思考就地升級計畫

三十年前,隔著台灣海峽,廣州的深圳開發特區在鄧小平一聲令下,也在同一年成立,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樣板與先鋒。

三十年後,深圳培養出中國最大出口製造商富士康集團,當富士康宣布為了因應高漲的勞力成本,轉而西進時,今年八月,深圳宣布將投資人民幣一千億元,建立新 一代移動通信實驗室、電動車儲能電站和新藥產業化,加碼行動通信、新能源和生技產業。深圳開發特區已開始一波「騰籠換鳥」的升級潮,深圳原有的勞力密集產 業,不是西進,就是必須調高工資,深圳正在努力就地升級。

現在的竹科,面臨水、電、土地資源的發展瓶頸,也沒有就地升級計畫,正是現今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縮影。竹科三十年,在輝煌的成績單背後,台灣科技發展未來最值得關心的問題,也許正是:下一個竹科在哪裡?

延伸閱讀:

它,面積653公頃,相當於3個松山機場 它,2010年預估創造1兆2000億元產值 它,2009年創造13萬2千個工作機會 它,在IC製造領域,世界排名第一

延伸閱讀:竹科成立30年,打造台灣科技奇蹟

草創期

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正式開幕,第一批入園公司共7家

1981年:台灣生產出第一台PC

1989年:竹科廠商突破100家

1993年:竹科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IC產業首次超越電腦和周邊產業,成為園區最大產業

起飛期

1995年:台灣第一座8吋晶圓廠在竹科正式開工

2000年:新竹市政府向竹科宣戰,要求環保回饋金

2004年:竹科產值首次突破新台幣1兆元

成熟期

2008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

2009年:竹科放無薪假,出現大規模勞資糾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8

神秘富豪黃金夢 日月行館總裁 湯文萬

2010-11-25  NM




全台灣最貴的飯店在哪?答案是日 月潭的日月行館,住一晚要價32萬元,大約是一台國產小車的價錢。

這家飯店的老闆是湯文萬,他出身貧寒,投資房地產、經營營造業、投資靈骨塔,又跨足健康食品生技業,迥異的業種卻累積出百億元可觀身家。

因為日月行館,才讓他原本神祕的富豪形象曝光,經營飯店不如說是描畫理想世界,要「頭頂黃金天、腳踏黃金地」。只是這個理想世界的市場何在,還有待考驗。

湯文萬 小檔案

年 齡:1955年,55歲

學 歷:紐西蘭鳳凰大學榮譽企管博士、僑泰高中化工科

經 歷:桐核麥集團 、金陵山宗教園區 、日月行館總裁

家 庭:已婚、育有2子1女

最喜歡: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最討厭:垂頭喪氣

採訪結束,湯文萬突然說了一句:「不要老是只寫黃金馬桶!日月行館還有其他可寫的嘛!」陽光正好,映著他手上金錶,照耀得我眼前一花。

理想人生 黃金伴

還沒進門,遠遠便能望見日月行館那根金氏世界紀錄最高?以金箔一層層貼成的黃金桅杆,總重十五公斤;走進飯店,主牆金光閃閃,六座電梯門也閃著金光;房裡 的金馬桶則從日本TOTO訂製,再裡裡外外貼上金箔,製作當時每個造價就超過二十五萬元,在金價飆漲的現在,整個飯店更是每天都在增值。

「有人說黃金俗氣,他們不懂啦。黃金代表極樂世界,黃金才是永恆。」湯文萬得意地說:「理想的人生,應該要『頭頂黃金天、腳踏黃金地』。」

不只是花了逾二十億元的日月行館,湯文萬對黃金的迷戀,也展現在他的金陵山宗教休閒園區,辦公室所在的至善園屋頂有百餘坪的純金圓形圖騰,供奉著身高九公 尺的純金地藏王菩薩。

窮家出生 曾怨天

如此「多金」的湯文萬,小時候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窮孩子,他出身台中霧峰,父親以務農維生,家裡有八個孩子,幼年每天赤腳跑石子路去上學,放學後又趕緊跑回 家餵豬。中午同學吃著白米飯時,他只能逃到校外挖番薯,抹淚怨嘆老天的不公平。

為了求生,他高中半工半讀夜校,憑著在校學的化工知識,自製各種化妝品擺地攤:「那種原本白色、擦上嘴巴就隨著體溫變紅的脣膏,我三十幾年前就作出來了, 可惜沒有申請專利。」

一心想成功的他,畢業後進入淘金最快的營建業,一九八五年他拿山上老家的果園向銀行借貸六十萬元進入台中市購地,數年間土地漲了又漲,他轉進股市,一路從 二千點跟到九千點,才三十三歲財產就破二億元。

一九九三年,湯文萬原本打算移民澳洲,卻因家人大力反對而作罷。「既然要留在台灣,我就在老家霧峰山上買地,建一個自己的夢想園。」他陸續買了三十公頃, 因為他信一貫道、妻子信奉基督教,他乾脆把佛、道、天主、基督教、一貫道,五種不同宗教的建築各建一個。

金陵山雖登記為喪葬用地,但湯文萬企圖心強,計畫打造結合宗教與觀光的園區。園內高七層卻無任何柱子的廟、偶像劇喜愛取景的教堂、比北京天壇還高的陳大姑 壇…建築曠日費時、需要的資金也不少,「我只能慢慢買、慢慢建,這段時間,我認識了丁明哲博士。」

湯文萬的派頭 生機飲品 攢身家

當時丁明哲是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專長在蕈菇類萃取的多醣體,湯文萬透過一貫道親牽線,拿到丁明哲研發的多醣體濃縮液之後,自己飲用發覺 抵抗力變好,「我轉送朋友,喝過的全都回來向我討,我一想,這個有市場喔!」二○○一年,他取台語「通好賣」的諧音取名桐核麥,以三億元跟國科會申請進入 南科設廠。

雖是走在時代尖端的生技業,湯文萬卻揚棄最常見的代理商通路行銷模式,改走直銷。他不作媒體廣告,只在高速公路上擺了T bar;不上一般店面通路,卻以傳銷業界最高的八成獎金回饋制度吸引會員,短短一年半就有二萬多人加入。

「第一,上架費太高,且我們的商品種類少,在貨架上容易被淹沒;第二,至少有九成顧客都會再回頭訂購,不需要花錢作廣告。」透過一貫道親的高忠誠度,湯文 萬光靠一支多醣體飲品,一年就創造十七億八千萬元的營業額。「他們的成功是藉助宗教力量。」直銷界人士說,一貫道親吃素,營養補充品需求高,忠誠度也高, 這塊市場別人很難打入。

轉進旅店 不能輸

二○○七年,南投縣政府將蔣公行館舊址以BOT方式發包興建國際觀光飯店,國賓、立德、六福、統茂、鄉林等企業競逐,最後卻由桐核麥得標、獲得三十年經營 權,讓許多業界人士跌破眼鏡。據了解,除了二十億元建築預算相較於對手高二倍,同時引進日本知名的大倉飯店管理,是桐核麥出線的主因。從沒經營過飯店的湯 文萬,信誓旦旦說:「正因我沒有經驗,才能建造出從前沒有的飯店!」

日月行館位於涵碧樓正上方,讓湯文萬從一開始就背負「不能輸」的使命,興建前第一件事便是吊上六十米高空找景,他興奮地在空中比畫著:「這塊地是全日月潭 最高的地方,可以二百七十度遍覽潭景,九十二間房間都面向日月潭,每一間客房都有溫泉風呂…」

沒料到,開始興建後原物料節節上漲,半年內光是鋼材就漲了五成以上;接著二○○八年金融風暴來襲,營造廠商倒閉,瞬間蒸發數億元。湯文萬苦笑攤手說:「頭 都洗了,不咬牙做完怎麼行!」最後興建金額又追加了四億元才完工。

鎖定頂級 加碼做

在生技業鎖定特定客群的湯文萬,作旅館也走差異化行銷,日月行館一晚房價從二萬到三十二萬元不等,八樓以上的VIP客房,從入住到退房不在大廳,而是在客 房,走廊不能有服務人員,但客人召喚,一分鐘內就要出現。湯文萬說:「我要作的是金字塔頂端的頂端那百分之一的客群,這些人要的是尊榮、享受、黃金服 務。」

但從今年起,日月潭觀光已由中國籍超越了日籍旅客,房價則以二千元為大宗。房價超高、僅九十二間客房的日月行館,開幕至今的住房率約三至四成,當地遊艇業 者也直言:「日月行館太貴了,知名度又還沒打出來。但是中國團很愛看那支純金桅杆,我們都會把船開過去讓他們拍照。」

但湯文萬並不氣餒,還打算加碼投資飯店業、在台中七期開商務飯店。他走過金碧輝煌的大廳,站在仿效美國大峽谷的踩空玻璃觀景台,指著說:「看到沒,那棵是 日治時代天皇留下的老松和樟木。」他微笑著「噹」一聲打開黃金打火機,煙霧繚繞裡,我看見當年那個窮孩子,終於實現此生最大的黃金夢。

日月潭 蔣公行館之爭

日月潭2大頂級飯店日月行館與涵碧樓均宣稱由蔣公行館改建。涵碧樓是1916年日人伊藤在日月潭興建的住宅,當時就叫「涵碧樓」,戰後改設為總統蔣介石行 館。1966年,部分蔣中正侍衛室人員成立「涵碧樓暨慈恩塔管理委員會」,並向林務局承租附近潭邊國有林地,擴建涵碧樓旅館。

1982年南投縣府打算調高租金,與涵碧樓管理委員會纏訟數年,後縣府勝訴收回舊涵碧樓土地和建物(即今「日月行館」現址)。纏訟期間管理委員會又在原旅 館右側和林務局承租土地另建新大樓,繼續營業。1999年中部發生921百年大震,日月潭受災嚴重,原涵碧樓管理委員會將後來增建的旅館大樓等地上物賣給 鄉林建設,即今涵碧樓。

南投縣府2007年將舊涵碧樓土地和建物公開以BOT案招標,由桐核麥集團得標,日月行館位於涵碧樓正上方,但地勢更高(海拔794公尺,為日月潭畔最高 點),園區內有多株自日治時代留下的老松和樟木,又有諸多蔣介石和夫人蔣宋美齡生前留下的足跡,亦以蔣公行館作為號召。

後 記

「我只是個平凡人而已。」湯文萬嘴裡常掛著這句話,但辦公室裡滿滿是古董、身旁處處是黃金。金陵山的九龍壁雕滿古代只有皇帝能用的五爪金龍、重金標下的日 月行館是蔣介石行館,辦公室裡背後就是龍蟠屏風。在沒有皇帝的年代,他彷彿是一方之王。

篤信一貫道的他,雖然嘴上不提,但處處可見風水考究,為什麼重金搶下日月行館,他是這麼說的:「日與月交會處,就是精華之地,就有氣,住在這裡手氣會變 好。」讓我想起他多台轎車車牌都登記「777」,原來人生也是一場賭局,需要好手氣才能成功。

五教合一金陵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