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靠賣日本零食起家的阿信屋(CEC國際,759),近日熱傳夥拍王維基搞網購,股價再被炒起。成立短短三年,分店已近二百間的阿信屋,即使連番遭百佳、惠康追擊,老闆林偉駿仍以攻為守,決定年底前再開十二間分店,繼續搶灘。 林偉駿如此自信,原來背後全靠有東京最大的零食供應商力撐。上週,本刊記者跟隨阿信屋港、日買手到日本,直擊採訪阿信屋在當地的零食供應商,發現真正扶起林偉駿的,竟然是一一年的日本「311大地震」。當年地震重挫經濟,林偉駿誤打誤撞摸上門,對日本零食商來說卻變成雪中送炭。過去三年,雙方建立起牢固關係,即使百佳、惠康等對手不停叩門,供應商都不為所動。對此,林偉駿感慨:「如果再從頭嚟過,冇咗311地震,阿信屋根本做唔掂!」 上週三下午,記者隨阿信屋兩名買手抵達東京成田機場,落機後即乘車到市內一間食品供應商的貨倉參觀。隨隊的林偉駿助手壹哥(張茗壹)表示,這間公司在東京有二十多個貨倉,是東京最大的食品供應商,講明要以現金找數及自行取貨。去到門口,老闆田先生(簡稱)已迎上來,他是家族第三代話事人,絲毫沒有架子,更主動幫記者及壹哥拿行李。田老闆帶著一行人參觀貨倉,不少貨品都熟口熟面,如各式Kit Kat朱古力及Riska粟米球,儼如走入放大版的阿信屋。壹哥解釋:「雖然我哋而家已經識到好多零食廠商,但都唔會直接去攞貨,因為當初都係佢哋(田先生)介紹,所以會繼續同佢哋入貨。做生意唔可以飛起人,同埋佢哋賺好少差價。」 供應商唔做超市生意 阿信屋沒有過橋抽板,田先生亦禮尚往來,他從衫袋拿出一張印有日本名的卡片交給壹哥看,說:「這個人前幾天找我入貨,後來我發現他是頂好(惠康的台灣公司)的人,便拒絕了。」身為商人竟然不想賺錢?田先生卻再三強調:「我只會和林先生做生意,因為我尊敬他。」阿信屋職員並不介意記者刊登田先生全名及公司名,但田先生卻以怕麻煩婉拒,他的助手解釋:「雖然行內人都知道我們和阿信屋的關係,但怕報導後會有更多人來找我們拿貨,會較煩。」之後四日行程,其中三日,田先生都親自帶隊,拜訪各大生產商,十分落力。林偉駿在香港接受訪問時坦言,他與田先生沒簽訂任何合約及協議,全憑互相信任:「日本人做生意係咁,如果簽約,佢哋反而會覺得你唔信佢,除咗惠康、百佳,一田都有搵佢哋攞貨,但都俾佢拒絕。」林指二人相識多年,最初是靠做線圈生意時認識的日立老前輩,輾轉介紹而結識,「地震前已經搵佢拎貨,地震後仲有多無少,咁先取得信任。咁講好衰,但如果冇地震,真係搞唔掂。」林偉駿透露,來自田先生公司的貨品,佔其日本貨來源約五成,另外兩個日本供應商則位於青森及秋田。 踩入魚市場米菓廠 行程第二日,一行人凌晨兩點便出發,先往東京著名的築地市場參觀,再往附近經營出口的大田市場。築地五大海鮮供應商之一的大都魚類株式會社,在大田市場擁獨家魚業經營權,其常務董事堅田照久坦言:「近年大田市場的出口一直下跌,為增加出口,我們覺得香港是很好的市場,很樂意和759合作。」他更即時向在場人員請教銷售策略,壹哥立刻推銷員上身,建議將大田市場寫入旅遊指南:「香港人淨係識築地,因為旅遊書淨係寫築地,你哋同阿信屋合作,我哋會喺貨品包裝貼上大田標誌。」壹哥指會向大都購入急凍水產及部分日本蔬果。下午,馬不停蹄來到埼玉縣、米餅品牌「鐵火燒」的廠房。該品牌的海膽燒餅,是阿信屋的熱賣產品。該廠現時每年銷售額約二十五億日圓(約二億港元),其社長譽田稔表示,當初田先生介紹阿信屋上門時,沒想過燒餅能在香港大賣,他透露:「本地市場漸漸下跌,我們除了想開拓香港市場,也想打入中國。」該廠生產約十五款米菓,但阿信屋只採購海老(蝦)及海膽口味,壹哥表示:「試賣過唔同口味,呢兩隻最好賣,其他口味唔啱香港人。」記者試食後,覺得海鮮味口感鬆化易入口,其他如燒醬味,質地偏硬,味道亦較單調。 專搵弱勢中小企 林偉駿為降低入貨成本,經常向買手強調,要找當地的中小企攞貨,因為中小企在本地市場競爭困難,最希望拓展海外市場。行程第三日,來到同樣位於埼玉縣的山芳Yomayoshi薯片廠。該廠每日能生產六萬包薯片,三年前開始向阿信屋供貨,總經理梶原仁誠指廠方很久之前已想打入香港市場:「九十年代起,日本薯片市場已不斷萎縮,我們有三十多款薯片,但不知道香港人喜歡什麼口味。」當記者及阿信屋買手,提及港人喜歡芥辣味、芝士味及披薩味薯片時,梶原仁誠大感驚訝,指日本人喜歡的是鹽味及麵豉湯口味。林偉駿解釋,日本這種中小企最樂意供貨給他,「佢哋唔識點做海外市場,咁多年嚟都冇試過出口,所以我特登搵佢哋攞貨,互相幫助嚇。呢啲細廠商,百佳邊會睇得上眼吖!」至於日本的大品牌,例如以熊仔餅聞名的樂天,在香港各大超市及零食店均有貨品出售,就要靠供應商田先生出馬。同日下午,來到樂天埼玉縣廠房,由廠長宇都宮勉接待。大品牌要求明顯嚴謹,廠房內不准拍照,雙方對話亦更客氣禮貌。林偉駿表示:「大廠一定要供貨俾田先生,咁我就可以透過佢攞貨,所以壓力比以前細好多。」林偉駿表示,田先生供貨時,不會要求搭上豬頭骨,「我哋揀貨,只會揀住宅區超市最好賣嘅貨,因為價錢、口味都較民生。唔好賣嘅貨我會叫停,好似最近佢哋有隻巴西造嘅糖,諗住食住世界盃熱潮,但我覺得批貨唔掂,應該唔會入。」 不怕被起飛腳 日本人做生意重信用,但其他國家就不同。曾在阿信屋熱賣的韓國「不倒翁」牌芝士麵,早年由林偉駿帶到香港,迅即爆紅,但後來「不倒翁」卻減少向759供貨,同時進駐百佳等大型超市。雖然如此,林偉駿仍堅持不會簽獨家代理權,「無得驚o架,要變心嘅擋住佢都冇用,人哋搵到好人家,唔可以勉強。」他拿著另一韓國牌子的芝士麵道:「我咪搵呢隻代替,都賣到咁多(數量),遲啲佢紅咗又話要走,我哋咪再搵囉。」入貨的高靈活度,正是阿信屋成功的主因。行程最後一站,來到日本上野的零食街,同街的數間零食店,擺設都不一樣。林偉駿解釋:「因為日本冇收上架費,百佳有收上架費,所以擺位限死咗。阿信屋就係抄足日本,要將最好賣嘅貨擺當眼位,我冇收上架費,想點擺就點擺。」759出現後,坊間近年愈來愈多零食店,大多同樣標榜產地來自日本,面對超市及其他競爭者的追擊。林偉駿坦言,要不斷開拓新業務及貨源:「以前一個月入一次新貨,而家變咗兩星期一次,好賣嘅先加單。」在當地好賣的,引入香港亦會捉蟲:「日本前菜最唔賣得,即係嗰啲魚仔、鹹菜仔、海帶。」 玩埋759雲吞麵 話口未完,林偉駿又有新搞作。「BB同老人家產品一直試緊,覺得可以抽出嚟,好似Kawaiiland(化妝品店)咁,試開一兩間先。」兩間店已在籌備中,分別位於九龍灣及馬鞍山。「未來呢幾個月會有四、五間,採購已經完成,主要入曬日本貨。」至於與王維基合作的網購,他就指正準備前期工作,「人哋一吹雞就做嘢。」不過,近來最出位的搞作,莫過於用公司名義在深水埗東京街開雲吞麵鋪。林偉駿指上週五才收鋪,樓面只有十多張枱,兩個月後開業,「觀塘公司對面有間茶餐廳,啲牛腩麵好鬼好食,我食咗廿幾年,舊年間鋪執笠,我即刻請咗佢個師傅,開始搵鋪。」他指店名亦叫759,記者指客人或會覺得騎呢,林偉駿即哈哈笑道:「雲吞麵最多一兩間唔會大搞,乜都試嚇吖嘛。」 |
| ||||||
759阿信屋撈過界開完平平化妝品店,上星期六又開埋雲吞麵鋪。聽聞九月仲會開茶餐廳,可能以後有759大酒家、759酒店和759主題樂園。759雲吞麵上星期四突擊試業,報章港聞一出,身邊所有零食王朋友都話好想試。我試食王當然唔想慢人一步,上星期六開張當日即刻幫襯。 步出長沙灣A3出口,已經見到759雲吞麵門口企滿人,與友人見狀馬上衝去攞籌。麵檔為街鋪,環顧四周也不見其他有冷氣的地方,叫號碼的店員把聲又溫柔,行遠些少也聽不到,唯有焗住在高溫下流汗呆等。等了四十五分鐘終於有位,從未試過為了一碗雲吞麵要等超過十分鐘。店仔好細,人少少預了要搭枱,都幾逼狹。餐牌選擇不多,主要是雲吞、牛雜和粉麵的配搭。三個人點了招牌雲吞麵、五香鮮牛雜麵、燜豬手和牛筋雙拼,還有巴基斯坦咖喱牛腩飯。雲吞算大粒,牛雜都多料到看不見麵底,仲有大量牛筋。咖喱牛腩飯無論咖喱汁、牛腩和白飯都大份,男生都竟然不能清碟。份量令人興奮,食落呢?雲吞麵湯底無大地魚濃烈鮮甜,對於食開正宗雲吞麵的人來說,太淡。全蛋麵可能比較香,但也較膩,而且我還是喜歡鹼水麵的彈牙。雲吞皮很薄,蝦肉夠彈牙,應該不是雪藏貨,但就是不夠鮮香。牛雜湯底也很清,如果喜歡清湯腩的,還可接受。如偏好濃味腩汁的,會失望。牛雜不夠入味,牛筋像擦字膠。一間粉麵檔,辣椒油很重要,不過店中的辣椒油不夠辣也不夠香,幫助不大。巴基斯坦咖喱牛腩最好食,咖喱味道複雜香口,還有些果香,唯一要挑剔,又是不夠辣。食物不是難食,而是淡味,吃得出製作花過心思,起碼雲吞是即叫即包,而且比起不少街坊店足料抵食,環境乾淨服務也不錯。如果自己屋企樓下有間,都會間唔中幫襯。 評分 食物:★★1/2服務:★★★環境:★★★抵食:★★★★ 759雲吞麵 地址:長沙灣邨服務設施大樓地下1號鋪電話:3669 6936 試食王 喜歡外出用膳,也喜歡誠實,不相信飲食網站的所謂評分,也怕了所謂食家獲得優待後的意見,情願隱姓埋名,真金白銀,測試飲食雜誌飲食網頁捕捉不到的真實一面。 |
| ||||||
究竟CEC國際(759)在過去幾年,開咗咩鋪?阿信屋零食店、麵包店、車仔麵、凍肉、化妝品、茶餐廳、女裝、家電、床上用品……咁究竟老闆林偉駿仲想點?佢話:「嚟緊有便利店、點心鋪、鰻魚飯、西餐廳……同埋政府話推美食車,我都會整一架,裝飾得好靚嘅!」狂開分店,別人笑他太瘋癲,林偉駿今次訪問終於承認,是捱得好辛苦。「我睇到,阿信屋喺零食方面已到咗極限。如果唔喺其他零售層面發展,公司就會停低。所以新五年計劃,要繼續擴張,冇得停低。」翻開CEC國際的中期業績,半年賺一千七百多萬,平均每間分店每月只賺一萬二千八百元,低過請一個文員!開得多、賺得少,林偉駿已耗費精力、四年無放過一日假。這次由他娓娓道出、好可能愈行愈危險的759生意模式。 阿信屋在這四年來,不斷踩界賣非零食產品,最新是在大年初一開寢具屋,專賣床單被鋪,生意比想像好,令林偉駿深感興奮:「初一做咗七萬幾蚊生意,都幾得人驚!最好賣係印有英國國旗嘅被單。(冚國旗?)哈哈,又係喎。」不斷而來的新鮮感,是阿信屋給香港人的印象。由零食到化妝品店、家電、雲吞麵等等。林偉駿坦言做到一開即賺,但他發現生意及人流已走下坡,「齋賣零食嘅鋪,雖然仲有錢賺,但人流少咗好多!啲客鍾意行有凍肉賣嘅鋪頭,如果間鋪有埋電器同家品賣,生意會好好多。」他一年前已發現客源流失的問題,於是萌生開便利店、甚至百貨公司的諗法,希望挽回人流。 零食到極限 林偉駿坦承,賣零食已到極限:「阿信屋已去到極限。賣零食嘅零售市場已無乜空間,咁公司仲有咩動力去推動呢?惟有將零售層面擴大去做,否則間公司就會停低,好危險。」另一個林偉駿要狂開分店的誘因,是維持入貨量。阿信屋零售價較其他對手平,全因大量從日本直接入貨;但問題是,入貨量大,平均來貨價才能壓到最低。既然零食店已飽和,林偉駿索性將來貨用來開麵包店、粉麵店等等。一來散貨、維持入貨量;二來開在屋邨鋪,貨價租金有得計,一開有賺。不過此生意模式,卻帶來不少危機。其一,是耗盡了林偉駿精力。今年暑假,將是阿信屋成立五周年。這四年半以來,林偉駿無放過假,即使新年仍依舊上班:「每一日都要睇住盤數,要經常諗新嘢去變。」他用從前開工廠作比喻,公司發展就像工廠的產能一樣,要不斷增加:「例如一個大牌子今年賣一百萬元貨,你只能做到呢個數目。但如果人哋要增長,想賣二百萬貨,咁咪要搵其他廠去做,但品質未必做到兩間廠一樣,咁人哋為咗減低風險,咪可能將啲貨拎去一間大啲嘅廠做,唔俾你做啦。開零售店一樣,你分店少,接唔晒人哋啲貨,咁人哋咪拎去超市或其他鋪賣,咁你咪冇貨賣囉!」去年林偉駿得一位地產公司高層提點,暫停擴充分店,幸運地避過租金高峰期,最近本港零售增長下降,租金回落不少,阿信屋便再大舉擴充,目標是要開夠三百間分店,並將部分轉為便利店:「好多員工都喺其他超市過嚟做,佢哋睇中阿信屋係增長緊,如果停落嚟,士氣低唔使講,供應商都唔會俾面你。」 逼住面對現實 此路並不易行,一年前,林偉駿也說過阿信屋要走超市百貨路線,鋪頭要數千呎以上,但現實是,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要找到大型鋪位殊不容易。除了百佳、惠康、Aeon、city'super之外,有「阿媽」新鴻基地產「照住」的一田,亦是另一個崛起中的巨人。林偉駿坦言要開阿信屋超市好難,「我一直都搵緊鋪位,但大嘅已經俾百佳霸住,佢哋寧願交貴租都要霸住個位,啲業主又鍾意劏細鋪位收多啲租,我哋要搵位,都係搵華潤做唔起嗰啲屋邨鋪位咋。」林偉駿只好變陣,轉攻面積較細的便利店:「五百呎就開到。六成做熟食,賣豬皮魚蛋、點心同鰻魚飯,全部自家製作。全間鋪二百樣貨,全部重點產品,有三成係本地貨,同而家嘅阿信屋係有分別的。」目前面積較細的阿信屋街鋪,會變成便利店,他更指出早前開設的茶餐廳及麵包店等,都是為便利店鋪路:「我要學識點整熟食,原材料控制同運輸,要自己搞過盤生意先至會識。」不過便利店市場更似打仗,OK、7-11及華潤Vango,全港總共已有一千四百多家店,幾乎隔幾個鋪就有。上週六OK便利店特別舉行造勢大會,與日本熊本知事合作。利亞(831)行政總裁楊主彬向本刊說,不擔心阿信屋挑機:「我哋舊年開設日本零食專區後,生意額升咗兩成,今年會開多廿間OK分店。」據林偉駿所知,「七仔」上週一也舉行內部會議,迎戰阿信屋。 大超市留難 要擴張版圖,人工是另一隱憂。阿信屋人工成本不輕,為留人才,不惜較市價高一成底薪請店員,一般底薪約一萬二千元。另有營業額的銷售佣金,林偉駿說:「好多鋪都想入多啲熱賣產品,因為多佣金。銷情好嘅鋪,人工可以達萬六元。」除了租金,薪金成本亦佔了阿信屋收入一成四。另外,阿信屋曾因拒絕加價賣可樂,而遭太古等本地供應商封殺,但今次開便利店,卻要有三成貨品由本地供應,林偉駿要在價錢及貨源上與本地供應商角力,頭痛不已。「同維他奶傾,佢哋只肯供應大包裝375毫升飲品,細包裝嘅只喺超市賣,如百佳、惠康。因為大超市有佢哋嘅要求。大佬呀,女士們點飲咁大包喎!」貨源要妥協,售價亦要妥協,不能像阿信屋般賣平貨,他無奈指出:「供應商話啲嘢,唔可以平過七仔,咁我唯有標個價錢跟市價一樣。但我一樣會做九折,個客照俾全數後,折完嘅一成錢會係現金積分,留番嚟可去阿信屋零食店用。咁樣走灰色地帶,供應商可以向七仔交代。」林偉駿說不斷變通是逼出來的;表面風光,內裡陰乾,記者識了他幾年,他幾乎都是著同一件衫,因無時間買衫襯衫。日瞓四小時,樣子也很疲累,不過他說:「焗住要行,唔行公司就會死。但見咁多人跟我,我都有我嘅滿足感!」 |
其實我一直都好鍾意去759阿信屋買野,其實有時覺得佢地小食款式都多過而家個兩大超市,間中都賣得幾平,又近屋企樓下。不過最近一個半月都冇乜點買,到左父親節,阿信屋做返「689折」,我先至買返啲。
早兩個星期就去左阿信屋買野,發覺產品組合又變左啲。如果你一直幫襯開阿信屋既話,你會發覺而家日本來貨既比例細左好多,取而代之就係臺灣貨同歐洲貨。大家喺臺灣睇到既臺啤,或者有排網上好hit既花雕酸菜牛肉杯麵或花雕雞麵,阿信屋都入左唔少貨。相比臺灣賣緊價錢,杯麵喺香港呢邊其實溢價唔少,即使做折,通常都只係會做8折或9折,先同臺灣賣緊既原價差唔多。但啤酒(水果啤)黎講,就平過臺灣20%左右。入臺灣貨,其實最重要係匯率差唔多,未必有好大既升跌幅。雖然一年內港幣對新臺幣由1:3.8跌到1:4.2左右,但相比日圓既波動程度,當然係好濕碎啦。
睇返阿信屋母公司CEC國際控股業績,營業額升10%,但除稅前溢利就跌成半。咁跌法,當然同租金上升同經營成本上升有關,經營成本最主要就來自匯率問題。做零售呢行,最怕就係買開既貨愈來愈貴,一來冇得加價,二來如果換走左啲貨,熟客就未必會再幫襯啦。上星期出盈警話上年度全年虧損,單係投資物業公平價值就蝕約973.2萬(即係舊年九成盈利)。加埋日圓匯率係咁升,毛利率持續探低,2015/16年度個半年業績毛利率得返0.64%,毛利率彈唔起,759想升都難。
不過咁,而家旺區舖頭租金開始減,再加埋貨品組合重組緊,759應該差極有個譜。759喺2013年12月新高做過$4.99,而家跌到得返9毫,插足八成,返到2013年2月水平。出埋業績,最多都只會再跌返去2012年尾,大概5毫、6毫水平。相近類型既零食物語(母公司四州控股),上個月都預告左業績會跌60%-70%,但股價都升到10%,由2014年1月高位5.84都只係跌左四成,CEC明顯跌得太盡。最近睇返阿信屋因為打折頭,門市見返人龍,我覺得759出埋業績後,應該可以睇下長線,博毛利率反彈。
文若
![]() |
圖為759阿信屋門市。(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