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什麼新年希望都不會實現?

2013-06-10  TCW
 
 

 

教宗問米開朗基羅:「請告訴我成為天才的秘密,你如何創造出大衛像這個傑作?」米開朗基羅說:「很簡單,我拿掉不屬於大衛的一切。」

誠如米開朗基羅所言,清晰的思考和聰明的行為,就是不要想大衛是什麼,而要想大衛不是什麼,然後全數去除。應用在實際例子上,就是擺脫所有思考和行為的錯誤,更好的思考和行為就會自然產生。

理論家對否定之路搜腸刮肚,而實踐家卻是再熟悉不過了。傳奇投資者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到自己與合夥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時說:「我們學到的不是如何解決生意上的難題,我們只學到要避開它們。」

總之,我們不需要不必要的狡黠、不需要新點子、不必過度作為;只要別那麼笨就好了。

行為迷思解讀一:為何爛理由也是好理由?

高速公路因路面整修而塞車。我氣瘋了,車子龜速行駛整整十五分鐘才擺脫車陣。我以為終於脫身了,沒想到半小時後我又因同樣工程陷入車陣。但奇怪的是我已不那麼激動,因為路旁每隔一段距離便有告示牌寫著:「高速公路整修中。」

塞車經驗,讓我想起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倫.蘭格(Ellen Langer)的一個實驗。她看到影印機前大排長龍,便問排前面的人:「對不起,我有五頁要印,您能讓我先印嗎?」結果只有少數人同意。她重複進行相同實驗,而這次多了個理由:「對不起,我只要印五頁,請問能讓我先印嗎?我趕時間。」這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意。

然而,第三次實驗結果卻令人驚訝。她同樣等到影印機前排滿了人,然後問:「對不起,我有五頁要印,您能讓我先印嗎?因為我想影印。」這理由固然可笑,但幾乎每個人都讓她先印了。

如果我們可以為我們的行為說出理由,就能得到更多諒解與協助。然而讓人驚訝的是:理由是否有意義,經常不是最重要的。

人們著迷於「因為」,即使它無法令人信服。當你被問為什麼會錯過最後期限時,最好的回答就是:「因為趕不來。」這根本就是廢話,但往往會被接受。

結論:「因為」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讓我們盡情使用它吧!

行為迷思解讀二:為何最後的機會很誘人?

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中寫道 :每次飛機失事後,我們就會聽到其中一名不幸罹難者的故事,他原本預計搭乘別的航班,但基於某些因素,在最後一分鐘搭上這架爆炸的飛機。在這例子中,他是個例外情形,比起其他一開始就預定搭乘這個班機的旅客的「一般情形」,我們對他的同情要來得更深。

對懊悔的恐懼使我們做出不理性行為。為了不要感受到可怕的懊悔之情,我們往往把頭低低的躲在人群中,卻仍沒人能倖免。

假設你想擁有獨棟房子,眼前正好有個屈指可數的銷售案,標的只剩三個、兩個、一個。「最後一個機會!」這句話直直穿透大腦,然後你用驚人價格買了最後這塊建地。對懊悔的恐懼讓你忘記市場上面湖建案多如牛毛,美麗的房產買賣不會從今天起全面停售。「最後的機會」讓我們恐慌,而對懊悔的恐懼會徹底改變整個生命——有時是以最悲慘的方式。

行為迷思解讀三:為何老是會拖到最後?

我有個朋友,十年間每天都下決心要戒菸。而我呢?從六個月前至今,我的納稅申報單一直擺在桌子上,顯然我希望表格會自動填寫完畢。

科學界將此稱為拖延症。拖延是不理性的,但為何我們仍一再擱置重要的事呢?因為付出與回報間有時間上的差距,要跨越這個差距須耗費大量的心力。

心理學家丹.艾瑞利發現,由別人設定的最後期限成效最佳。自我擬訂的時程表,必須將工作清楚劃分為小步驟,並為每個步驟訂定日期時才有約束力。新年願望沒有明確的次目標,因此注定失敗。

結論:拖延不理性,卻是人性的一部分,可運用不同技巧來對抗它們。(本文摘自前言、第一、三十三、三十七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99

梁耀忠單刀踢波走梁頌恆失望都嘔

1 : GS(14)@2016-10-14 06:44:37

街工議員梁耀忠前日在主持立法會主席選舉時,突然宣佈放棄主持,令會議改由石禮謙主持。青年新政立法會議員梁頌恆昨日出席港台節目時,批評梁耀忠做法是說不過去,坦言感失望,認為若由梁耀忠繼續主持,他和另外兩名未完成宣誓的議員都不會被保安阻撓進入會議場地,「當有個機會,有個破綻出咗嚟,你都唔去做,唔去做好嗰件事,下一次機會唔知幾時嚟」,他形容如同踢波「一個直線畀你單刀,你一腳踢走佢」。熱血公民鄭松泰則坦言,前日選主席的混亂局面不堪,認為梁耀忠不習慣主持會議工作,當時受到很大壓力,建制派議員施壓,並將討論焦點轉移到是否讓未完成宣誓議員繼續開會,令梁耀忠需作出裁決,指他須就放棄主持會議面對大眾質疑。對於梁君彥的國籍爭議,梁頌恆認為梁君彥在選舉前才願意放棄英國籍,認為亦檢討秘書處是漏查還是有所隱瞞。鄭松泰指選主席過程出現拉鋸,是因為中聯辦和建制派硬推以功能界別當選的梁君彥做主席,又指梁君彥未完全處理好英國國藉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4/198007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