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從來都是畸形都市,「有樓」定「無樓」,分別很大。上車客永遠不夠首期上車,但換樓客因香港樓大升值,要換樓綽綽有餘!由長實(1)牽頭髮展的荃灣環宇海灣(下稱環宇),便以三房最平五百三十萬元、呎價最低七千六百蚊,一招狠劈,撻著了一批換樓大軍。事實上,過去三、五、七年,樓價愈升愈有,不少在環宇睇樓的準買家,都在舊區住了多年,早已因物業升值而「發曬達」。要賣樓換樓,隨時可套現三五百萬做首期!加上政府數據顯示,全港六成自置物業業主、即共七十四萬戶無按揭在身。無樓債、一身輕,配合政府減辣、新盤劈價,勢將帶動近年罕有的樓市小陽春。 環宇海灣共一千七百多個單位,是今年以來最大新盤,亦是長實近兩年來的重頭項目。上週四,近千名經紀逼到紅磡都會商場,等候長實公佈價單。識睇,一定睇三房價。首批三百五十伙中,逾半數是五百六十呎以上的三房戶,扣除樓價共百分之十五點七五的優惠,即供呎價最低只是七千六百餘元,最平三房單位只要五百三十萬元,「同區樓齡五年嘅御凱,最平三房都要九百幾萬元,其他樓齡舊啲嘅,都要七百萬樓上。」同區經紀指。難怪靠佣金開飯的經紀,很快參透長實「升呢價」的玄機,於是四出call換樓客。 換樓後更輕鬆 截至本週二,環宇收票已逾九千張,以每張票收十五萬元計,凍資近十四億元。現場觀察,絕大部分都是一家大細來參觀的換樓客;幫他們計計數,換樓的輕鬆程度令人「咋舌」,其中現居於深井碧堤半島的陳先生便是一例。拿三十萬元入了兩張票的陳先生,現持有碧堤三房單位,於一○年由父親支持下、付三成首期購入。估計購入價五百萬元,現月供一萬一千元。陳先生眼見環宇開價,即時「心癢癢」。「我喺荃灣返工,瞭解個環境。有人話臭呀、嘈呀,我覺得都可以接受。雖然用料唔係最好,但價格同間隔都吸引,所以想碰嚇運氣。」不過最緊要的因素,一定是「平」!按價單,環宇最平三房只需五百三十萬元;由於碧堤這數年已升值至七百多萬,賣出並還盡按揭後,套得三百九十萬現金落袋。全數做首期,陳先生的新樓月供,便只是五千三百多元!環宇交通較方便,月供又更低,陳先生完全計到數。他指出,如抽中環宇,並賣走碧堤套現,屆時會做三成首期,這樣推算月供一萬四千元,只是較現時多三千蚊。而餘下的二百三十萬元現金,則可以「慢慢搣」! 一間換兩間 從事新聞工作的陳小姐,同樣對環宇看上了眼,「我剛從外地回港,又要埋稿,忙埋呢兩日就去睇示範單位!我覺得買樓要寧新勿舊,舊樓好多時有漏水問題好煩。」陳小姐有兩個妹妹,與其中一個居於新葵芳花園。○七年,陳家三姊妹的爸爸,將退休金當首期,買下該單位。「當年買入價只係百多萬。當時息口高,我哋想慳息,只攤五年嚟供,月供不用七千元。」轉眼五年供滿,三姊妹仍繼續存錢入聯名戶口。粗略估計,已有逾百萬儲蓄。同一時間,已供滿的新葵芳花園單位,升值至四百多萬。手持五百多萬現金,未嫁的陳小姐還不是「城中筍盤」?「經紀sell我,賣樓套現嘅錢,可以一拆二,買幾個單位方便分家。我其實早幾年,已諗過買兩間,又或先買一間投資。如果同阿爸住,就可以買間三房。而家阿爸住公屋,仲可以綠表買居屋,用盡優惠!」有資金,可謂組合無限! 先買後賣有風險 這樣「先買後賣」的風險,是賣樓時若市況波動,樓價便難以預算。不過觀乎近月二手交投,可見樓價只要調整百分之三至五,便有用家極速「吸」盤,反映肯減價有承接力。加上現時政府「減辣」,樓花期內不計DSD,亦令換樓客有多點時間空間「先買後賣」。根據一一年政府人口普查資料,全港有六成自置物業的業主、即共有七十四萬戶,已無樓債在身。其中最多「自由人」的是灣仔區,達七成三,而多舊樓的九龍城區,達六成七;環宇所在的荃灣區,供滿樓的家庭亦佔總數五成,實力雄厚。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類似荃灣嘅舊區,好多物業已經供完,加上多分支家庭,換樓能力好強。其實唔只供完樓嘅業主,過去十年買樓嘅業主,身家都有幾成以上升幅。」所謂「造勢不如趁勢」,長實今次食正了換樓客的鬆綁檔期。今年可推售的逾千伙大盤,包括環宇、大埔嵐山及日出康城緻藍天,都盡在長實手。環宇及嵐山的三及四房單位,分別佔項目七成及七成半,緻藍天更全數為「大戶」,以戶戶設有儲物房為賣點。誠哥賣樓,時機往往夠準,拿捏市況及樓價,帶有指標作用。 年報露玄機 不過,長實對上一次投得地皮,已是一二年十一月的事。當時以近三十億元,投得馬鞍山落禾沙彩沙街地皮,此後投地無進賬,用來起樓的土地都是「食老本」。雖然長實副主席李澤鉅,於今年業績後的分析員會議上,指長實一如既往貨如輪轉,但扣除今年已賣出的樓盤,現時長實的土地儲備僅有九百多萬方呎。堂堂四大發展商之一,土儲卻不足一千萬呎,反映其對長遠後市睇法。翻查過去六年長實年報,由誠哥發表的全年回顧,亦愈見悲觀。○八年金融海嘯,誠哥仍信心滿滿:「對未來兩三年之地產價格持樂觀態度。」其後多年,誠哥都指利息低、失業率低,及建築成本上升,預料樓市「平穩發展」。直至去年,誠哥改口風指「香港物業銷售未達預期」,並明言樓市「將繼續由政府政策主導」。 誠哥轉軚 淡出香港 樓價因政策調整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斷言,未來發展商會繼續貼市價開盤,「現時新盤開價已沒有溢價可言,二手小業主的持貨能力比發展商更強,發展商要交數、要向股東交代,反而壓力更大。」對於環宇收票反應熱烈,施永青認為:「其實一千方呎以下的三房換樓單位,向來都有本地人的剛性購買力支持,只係政府㩒住個市。」但他強調,這些單位亦敵不過樓價因「政策市」而向下走的趨勢,並維持一年內,中小型單位跌半至一成、豪宅跌一成半至兩成的預期。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亦贊同樓市會向下走,「以往幾次跌市都係咁,目前美國收水(減少買債)及預期加息,以及中國收緊銀根,令本地通脹放緩,都是樓價向下的訊息。」至於環宇撻著換樓潮,他認為全因食正雙重印花稅「鬆綁」,「去年二月雙重印花稅實施以來,就累積了一批驚被罰重稅的購買力,撞正本月中鬆綁,正好係呢班換樓客出動的時候。」姚氏解釋,新盤的預售樓花期最長達三十個月,即換樓人士買樓花後,已可擁有三年的期權價值,不用急於賤賣舊樓。 同場加映收地未了踩場「燒衣紙」 興建環宇可謂一波三折。○○年港鐵徵地,○七年推出西鐵荃灣西站第七區(TW7,即環宇)作招標,但補地價金額達三十五億元天價,最終因出價不理想而收回。事隔一年,撞正金融海嘯,港鐵將補地價金額減至二十六點六億元,樓面呎價不用二千二百元,長實最終撈底中標。根據港鐵條款,長實須支付全數補地價,另加入場費二億四千萬,以及賣樓收益的零點七五個百分點,予港鐵作代理人費用。於同年年底,長實再賣一成半權益予南豐。按環宇首批及加推折實平均呎價一萬零二百餘元計,項目住宅部分的銷售可望套現約一百二十四億元,扣除補地價、建築費、利息、代理人費用等成本後,長實仍有約六十二億元跟港鐵及南豐分紅。不過多年來,當年政府強行徵地的賠償問題,至今仍未圓滿解決。一直處理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明言會帶一批舊商戶,在環宇開售時到現樓「燒衣紙」贈興。其實環宇前身,是華基工業中心,二千年,政府以實用面積計算賠償金額,每戶賠約數十萬元,商戶不滿而示威,更霸佔九龍塘火車站企圖跳軌抗議,手法激烈。當日其中一名苦主梁廷燦向本刊坦言,早已簽收了樓價及搬遷賠償,無權再作追討,但他說:「仲有商業賠償呢?我下唔到啖氣!」部分商戶要求再賠數百萬。陳偉業認同部分業主欠法理基礎再追討,但又不想罷休:「佢哋當日唔簽,幾廿萬都無o架!收樓係災難,有人生活無以為繼。個食堂老闆轉做保安後,懷疑因為抵受唔住心理壓力自殺!」環宇將於本週末開賣,屆時商戶現身燒衣紙「贈興」,長實有排煩。 | ||||||
| ||||||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後長實首個推售的新盤荃灣昇柏山,業主上月開始收樓。記者與驗樓師直擊現場,單位用料質素表面上中規中矩,但驗樓師直指單位設計及手工等問題多多,容易引致水患,業主勿掉以輕心。 家住荃灣區的Mary(化名)一直希望於同區置業,一三年終等到長實推出新盤昇柏山,雖然Mary對長實樓有戒心,但適逢當時《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剛實施,嚴格規管發展商售樓說明,加上她看過示範單位及清水樓後亦感滿意,遂以六百四十萬買入七百四十七呎的三房單位自住,呎價八千五百多元。樓書寫明昇柏山一四年九月落成,惟業主最後仍要等足年半,至今年三月尾才收樓。Mary不時查看網上業主論壇各業主的「收樓報告」,卻發現單位不少問題,她擔心之下向本刊求助。本刊請來驗樓師賴達明檢驗後,發現單位三大問題,尤以滲水問題最嚴重。 問題一:廚房地台無排水口 最初Mary坦言最滿意廚房設計,大讚發展商用料好,廚櫃間隔實用,但驗樓師賴達明檢驗後,卻明言廚房「好易出事」。他指出廚房地台並無排水口,鋅盆則沒有「滿水口」,容易釀成水浸:「如果住客唔記得閂水喉,(鋅盆)就會滿瀉,廚房地台無任何排水口,好容易浸出廳,會有水浸出現。」他續稱,屋宇署現時並無規定廚房地台須設排水口,不少新盤利用工作平台排水,但單位開則以一幅牆分隔工作平台及廚房,根本無法達到排水效果。再者,發展商於廚房門口加裝一級雲石「級咀」,可於廚房水浸時攔住積水,以免蔓延至客廳,卻無排水口讓廚房積水流走,屬設計上「失誤」:「就好似做漏咗啲嘢,設計上有疏忽,會導致一個更嚴重嘅風險,水浸、水喉爆咗會更嚴重。」他建議業主自行更換有「滿水口」的鋅盆解決問題。 問題二:露台趟門不防水 另一漏水「黑點」則為客廳旁的露台,賴達明目測已見露台趟門重疊的位置有數毫米空隙,向趟門潑水模擬落雨情況時,水更直接由空隙流入屋內,留下大灘積水,賴直指趟門裝嵌馬虎,防水膠邊又有洞,「完全唔合格」:「窗係用嚟擋風擋雨o架,咁你閂埋個窗都仲入水嘅,大風嘅話仲會呼呼聲……係結構性有問題。」他又指趟門路軌深逾一吋,容易積水,卻無去水位,門軌易生銹並加快損耗,亦影響耐用程度。他認為發展商須重新更換及裝嵌趟門,或於趟門空隙補上防水膠,及於趟門路軌加排水洞以減輕滲水問題,「不過其實最徹底都係換第二款設計嘅門。」 問題三:大門安裝差違消防例 賴達明亦發現單位大門裝嵌歪斜,關上大門後,門底更會刮地,除會刮花地板,更不能順暢開關:「明顯道門就裝歪咗,所以一打開就貼地……從消防安全去睇,呢道門係唔合格,一定要叫長實換咗佢!」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何鉅業亦指,單位大門及廚房門均屬消防門,應可自動關閉,萬一發生火警可阻止火勢蔓延,為住客爭取時間逃生,現時業主單位大門不能自動關上,違反屋宇署的《耐火結構守則》,必須糾正。 專家話:漏水隱憂極大 賴達明檢驗全屋後,發現有逾四十處瑕疵,包括牆身、廁所地磚刮花,大門門鉸生銹,不過賴達明指,單位的滲水問題為最大隱憂,如窗邊多塊外牆瓷磚以及房間牆身,都有明顯的裂縫,「外牆同露台牆磚都有裂縫,都好易入水,個(單位)質素係屬於差。」賴又察覺單位天花油漆有不尋常的深色印痕,窗邊更有油漆剝落,懷疑由滲水造成,直言發展商有責任修補。事主聞言亦十分困擾:「今日未驗之前,(心中認為)大概都有七十分……但係今日又講咗水患呢樣嘢呢,對我嚟講係好critical,而家就覺得只係合格邊緣。」賴達明強調業主收樓時不應只着重「崩花裂」等手工問題,更須仔細留意單位窗邊、牆身有沒有滲水印痕,業主亦可自行作簡單測試,如把鋅盆、浴缸注滿水後再放水,留意喉管位置有否漏水等,若發現以上問題,須於裝修前處理,並要求發展商跟進。 回應:立即執漏了事 本刊將事主的個案轉介至長實,長實回覆指已收到業主填報的「樓宇接收核對表格」完成各項執修,但拒絕回應其設計問題。(李詠珊) 壹判官 評分: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業主只想置業安居,怎料遇到最麻煩的漏水問題,長實設計時應為業主着想,要做好品質監控! |
編者按:9月中旬,長實地產在香港的銷售總額已超過250億港元,提前完成了今年年度目標,並有望突破去年成績。這個成績或許一掃因香港股價低迷導致的長實地產重組上市以來股價下跌的陰影。
事實上,始於上半年的李氏商業帝國大重組,或許已經開啟從超人父親過渡到守業兒子的時代。250億港元的業績,是李氏二代交出的第一份李氏商業帝國地產業務的成績單。無論是內地及香港地產業務的不斷收縮,還是海外投資步伐的加快,戰略布局及投資風格的變化,無不顯示出李澤鉅的風格與特點。而近兩周前的長江基建合並電能實業,或將為李氏父子大規模海外並購準備更加充裕的資金。
而除了李氏父子,九龍倉、新鴻基等其他港資房企在內地也出現了戰略布局的分化與調整。這背後共同的原因是內地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與轉折期,黃金十年的結束、白銀時代的到來,必將引發更多的房企加入到調整的陣營。
在商言商,是永恒的商業規則。無論是李嘉誠還是其他港資房企,都將遵循這一規則。
制圖/蔣皓明
9月21日的港媒報道指出,截至9月中旬,長實地產(01113.HK)在香港銷售總額已超過250億港元,累計售出逾3100戶,提前完成全年目標,有望突破去年全年成績。
長實地產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今年250億元售樓目標已經達到,現時無意上調全年售樓目標。
長實地產今年在港推出多個全新項目,包括致藍天、峻瀅II及悅目已經清盤,成交單位達2736戶,三個項目合計套現近195億港元。
在忙於套現的同時,長實地產並未有購地的動作及計劃。
忙套現
8月25日下午,長實房地產(01113.HK)遞上了長和系資產重組以來的首份中期報告,根據港交所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上升22%,至68.9億港元,而在業績報告中的展望未來中,李嘉誠似乎顯得對業績並不算特別滿意,他“預期下半年的整體業績將較上半年為佳”,兩地物業市場將維持穩定,只是長遠發展方向將繼續由房屋政策所主導。
不過,從長實房地產的半年報告中可以看出,公司似乎開始對市場抱有畏懼心態,在李嘉誠的展望未來一欄中,兩次提到“如無不可預見之重大不利發展”,公司業績可保持平穩,重組後的長實房地產發生了什麽,讓公司對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顯得憂心忡忡呢?
一名原本分析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分析員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由於公司認為長江和記實業(00001. HK)的分析價值已經不如長實房地產,已經調派他去分析長實房地產,自從6月3日長實房地產掛牌以來,關於長實房地產的分析報告及新聞都絡繹不絕。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本報記者稱,房地產一直都是可以獲得較高估值的產業,過去長江實業旗下的產業範圍極廣,作為大型綜合性企業,長江實業的估值有一定程度的折讓,但在重組以後,將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地產業務合並在一起,可以令公司獲得更好的估值。
不過,恰逢香港股市非常低迷,李嘉誠旗下的地產板塊並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9月22日,長實地產的收盤價為58.95港元,比上市價70港元下跌了不少。
盡管長實房地產上半年在香港有好幾個大型賣房項目,但上半年公司的物業銷售收益還是同比下跌了18.5%。
不過,在上半年在一個月內賣掉大型樓盤“致藍天”後,長實地產下半年的新賣樓計劃開始啟動,而每一次長實有新樓盤推出,都能造成一股瘋搶潮。
同時長實地產今年所推出的豪宅銷售亦不俗,8月初推出的維港星岸,至今累售逾100戶,套現近26億港元。作為整個紅磡最貴的房子,維港星岸的折後價格在每平方呎在1.9萬至3.55萬港元之間,比同區房價貴了30%左右,但看房的買家也異常爆滿。長實地產董事郭子威稱,此次購房熱潮中,湧現了一批內地“土豪”,內地客戶占到總數超過10%,同時購房客戶中,有30%為投資者。
雖然長實地產今年銷售成績提早達標,但其推盤步伐並未減慢。據悉,長實地產旗下馬頭角君柏以及元朗世宙兩個項目分別主打大單位及上車戶。發展商早前表示,兩盤預售獲批後會隨即推出,其中世宙售樓收益預計可達數10億港元,君柏亦估計有70至80億港元。
上述兩盤預售未批時,長實地產目前續推紅磡維港星岸,項目本周將加推新品,市值約25億港元,繼續套現。
少拿地
而在高速賣樓的套現同時,長實地產卻鮮有拿地,8月7日,香港政府推售位於元朗牛譚尾新譚路的住宅地塊,有港媒報道,現場見到長實地產入標,這塊住宅地塊的占地面積約9.4萬平方呎(約8736平方米),最高可建築面積為4.5萬平方呎(約4182平方米),市場估價大約2.7億至4億港元。
但這一次入標實際上是今年以來長實第一次出手拿地,且不說成功與否,在近3年以來,長實僅僅成功奪得深水埗海壇街一幅地皮,這與過往長實進取拿地有很大差距。
李嘉誠在今年6月份出席長和(00001.HK)股東會後曾經承認,集團近來不論在內地還是香港,買地的活動都相對較少,不過他稱,長實買不到地是因為超出集團預算,直言要計算“面粉價”及“面包價”,“如果面粉貴過面包,當然不買,要為股東爭取利益”。李嘉誠強調,長實買地需要符合集團預算及商業原則,如果超出預算只能采取觀望態度。
長實房地產在剛公布的半年報中稱,期內公司繼續尋求機會購入具發展潛力的物業及農地,部分物業及農地現在正進行不同階段的規劃設計及作出有關申請。
而長實地產上半年年報顯示,公司在香港還有7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而內地仍有1380萬平方米,海外也有4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摩根大通近日發布報告稱,長實地產開始專註於提高回報率,隨著公司中內地的低地價成本,加上在香港近日的土地儲備活動不多,有助於維持香港業務的高毛利率。該行維持長實地產“增持”評級,目標價84港元。
長實地產進入李澤鉅時代?
實際上,細心的市場人士已經發現,長實房地產投資風格的轉變,要從李澤鉅正式掌握大權的時候說起。
2012年5月,李嘉誠宣布李澤鉅將接手旗下長和系的資產,獲得超過40%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權,7月22日,隨著股權的正式交接,李澤鉅正式掌控李嘉誠的商業王國。
李澤鉅在接手長和的商業王國已經超過3年,而嗅覺敏銳的市場人士已經聞到了跟以往不一樣的味道。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長和系的投資風格自從李澤鉅開始主持大局以後,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從分拆電能實業(00006.HK)到長江基建(01038. HK)收購歐洲的一系列資產,李家的投資風格已經變得非常穩健。
馮宏遠稱,李澤鉅在遇到項目的時候,對於回報率計算得非常清楚,一般每年回報率至少8%才會考慮,而且對低風險的項目更有興趣,如果風險相對較高,回報也不穩定,很可能不會考慮。
這一風格最明顯的轉變就是在長實的拿地策略上,翻查過往歷史,在李嘉誠掌權時代,長實地產曾經連續奪地,在2010年至2012年期間,長實先後購入11塊土地,但自從2012年底,長實投得馬鞍山白石地後,長實雖然有多次參與政府賣地投標,以及港鐵及市建局推出的大型項目外,但多數都沒有收獲,顯示其趨於謹慎的風格轉變。
這種投資風格,與李澤鉅沈穩的性格有脫不開的幹系,而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李澤鉅,對內地市場並不算太感冒。根據長實房地產遞交給港交所掛牌的上市材料顯示,公司對中國業務的比重開始減少。2014年,長實房地產的營業額及其攤占合資企業物業銷售有19.2%來自內地,在2013年,這一比重高達50.9%,超過了長實房地產在香港的比重,而期內和黃房地產在內地的相關占比則由過去的65%跌至42.1%。
另一方面,長實在海外也有積極擴充的計劃,根據長實地產上半年的報告,長實地產在海外有4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其中主要是在英國、新加坡及巴哈馬群島。最引人註目的,還是公司在英國的項目,其中一個項目臨近英國倫敦的重要商業區金絲雀碼頭,主要建築面積約42萬平方米,預計2024年竣工。曾經有外媒報道,該項目可建3500個住宅單位,投資額約10億英鎊。
而另一英國項目,是位於南劍橋郡Fulbourn的一幅占地約6900平米的地皮,該幅地皮可以建設不超過110套豪宅。
另一方面,對於內地的資產,李氏父子可能未來還有出售的打算,在長實房地產的半年報中指出,集團將繼續在內地及海外將適時推動項目發展、銷售及出租。
相關閱讀
【行業觀察】從李嘉誠撤資看港資房企內地布局策略的變化
【策劃】李嘉誠內地撤資路線圖
|
||||||
近年罕有的新盤大戰,殺到入元朗。位於西鐵朗屏站的「世宙」開價,發展商長實以慣常一招──平價, 折盡呎價低於一萬元吸客。平過YOHO Midtown,三日收票四千多張,最快本週末開售。此時新地位於錦田的大盤「峻巒」,亦加速開盤,隨時開價。賣點,自然是「新地樓」。不過等等,有興趣 買嘅你,究竟到過現場未?只要去一次,或者你會停一停、諗一諗。世宙樓下,流鶯處處,向記者開價二百五,與同場經紀鬥「拉客」!旁邊是有「元朗臭河」之稱 的明渠,難道索一索、舒筋活絡?再來到峻巒,位處偏郊,遠離俗世。抬頭一看,高架電纜就在頭頂,長遠有輻射嗎?記者深入這兩個盤,從交通、配套、租金回報 上作出比併。買唔買?買邊個?一目了然。環境:真•雞地VS假•豪宅 世宙雖然不在元朗雞地,但「雞味」濃郁。記者到世宙現場了解樓盤,望過對面街,見到不少低胸熱褲,操普通話的中年「小姐」,對着記者「牛咁眼」。一行過 去,其中一位上圍澎湃的女士,已經主動報價:「二百五十,走?」同一條街,最少有三、四個北姑排開任揀,有伯伯走上前交頭接耳,旁邊已是陪客人睇樓的經 紀。有街坊指,夜晚附近一帶是「罪惡天堂」:「除咗北姑,仲見過道友、邊青、陀地,試過見到地下有用過嘅針筒!」有雞味,原來亦有豬味。世宙對出的明渠, 出晒名是「元朗臭河」,過去曾有豬農非法將豬糞排放。情況雖已改善,但記者到現場「索」過,依然有陣糞味。只要全年關窗開冷氣,交多點電費,或可解決問 題!至於峻巒,位於錦田區的青山公路段的沙埔村旁邊,聽位置也知偏僻吧!遠眺過去綠草如茵,附近一大片濕地,人稀車少,恍如世外桃源,有「豪宅」味。可 惜,它與一三年發售的爾巒只一河之隔,旁邊亦有一條臭河,漂浮着垃圾。抬頭一看,再見一座接駁電纜的高壓架空電力線,與峻巒1B期相距不到一百米。在示範 單位或項目環境模型,發展商均沒展示架空電纜,買家須親赴現場才知。電纜會否危害健康?死了才知。打開樓書,寫明:「政府不保證現有架空電力線及高壓供氣 主喉的實質情況及安全。」政府「戴頭盔」,買家又點安心?打和 交通:南下中環VS北上大陸 世宙的確方便,行五分鐘便到西鐵朗屏站,約四十分鐘出到中環。想搭巴士有968,由元朗至銅鑼灣,途經上環、中環及金鐘。268C可至觀塘碼頭,途經黃大 仙、九龍灣等。返大陸一樣就腳,旁邊就有開往福田口岸的小巴,十五分鐘一班,車程也只需十多分鐘。不過,乘客也包括拉着手推車、背着大包小包的水貨客,想 等,要等到第三架才上到車。 論交通,峻巒輸足九條街。最近的錦上路西鐵站,無巴士或小巴到峻巒,乘的士車程五分鐘,車費約三十元,途經的青山公路凹頭路段,經常塞車。在峻巒現場,只 有一架巴士途經,就是76K。來回元朗及上水,半小時一班,途經三十多個車站,「震」足一個鐘。另外也可在路邊等紅色非專線小巴前往元朗或上水,等候半小 時,有三架小巴經過,但都經常滿座。由於峻巒附近多工程,不斷有泥頭車及貨車經過,沙塵滾滾,相當難受。你會說住豪宅有私家車吧!但發展商未公布峻巒有多 少車位,根據旁邊爾巒,七百多個單位只有四百個車位,現每個平均售價一百五十萬元。新地強調,在明年十月入伙後,會有接駁小巴由樓盤到元朗及九龍站,但日 期未定。地契規定的交通交匯處要在一八年尾才落成。樓盤附近有即將興建的鐵路北環線,前往落馬洲會較方便,預期二三年才建成,但以近年工程經常延期的慣 例,可能要等到二○四六。世宙勝 配套:平價街市VS六個泳池 兩盤的校網同屬74,但其他配套大有不同。世宙位於元朗市中心,起居飲食的配套已很成熟,什麼集團的超級市場、個人護理店都有。要買餸煮飯就有大橋街市, 落街食亦有大量茶餐廳可以選擇。至於放工要消遣,世宙共四座的大樓基座,設有不同主題會所,有桌球室、室外泳池、兒童樂園,甚至兒童職業館 (cosplay扮演不同職業);靜態的亦有閱讀廊、花園等。峻巒則因地理問題,相信住客會「足不出戶」,發展商亦深明此理,標榜樓盤的會所設施屬「頂 級」。一期會所,已經有六個游泳池!二期可能還多四個,即共十個。另外,屋苑商場已講明有759、百佳、大班等進駐,前者最吸引吧!向買家推銷的經紀,一 直強調峻巒有半個嘉湖山莊大:「都幾似藍籌屋苑!個場會好旺。」的確,峻巒總共三千多伙,形成小社區,又有一百二十萬呎綠化地,其中會興建的濕地就是發展 商標榜可以露營觀星的郊野地區。不過,要留意佔地約五十萬呎的園林地,維修管理費原來要住客承擔,至怕長命債、長命還。峻巒勝 價錢:$10,000 VS $11,000 世宙單位普遍四百至六百呎,共千一伙,首推二百三十八伙,已收超過四千多張票。由於反應好,過去週日加推面向市中心、大橋路的一百三十伙單位,並加價 5%。攞盡最高一成二折扣,折實價入場費四百一十二萬,最高八百二十萬,折實呎價為九千七百元至一萬三千四百元。計回報,參考附近二手屋苑,如YOHO Midtown,呎租三十元,再扣除每呎三點九三元的管理費,回報率平均只有二點五釐。還未計及附近七個新盤陸續推出市場,當中包括新地重鎚出擊的 Grand YOHO。供應增加,租金「硬」度成疑。遲了一步開售的峻巒,多達三千伙,面積由四百多至千一呎,一樣sell細家庭。雖然未開價,但代理估計開價將在每 呎一萬元至一萬一千元。現時,附近的爾巒二手呎價約為一萬元至一萬六千元。同區呎租約二十九元,假設峻巒開價一萬,扣除每呎近四元管理費,租金回報一樣只 有兩釐多,投資回報較低。加上,附近爾巒於一三年三月才開售,單位仍受額外印花稅這個「緊箍咒」捆綁,有代理預期明年三月後,將有大量爾巒單位放售,為峻 巒樓價帶來壓力。未分勝負 撰文:孫樂祈、陳新政攝錄:廖健昌、林志謙、鄭樹清插圖:朱桂葉[email protected] |
||||||
長實地產26日晚間公告稱, HPL 和 Chinex(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及 Champ(李嘉誠海外基金會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 擬作價200億元(230港元)出售Mapleleaf Developments。
HPL、 Chinex 及 Champ 各自擁有 Mapleleaf Developments 已發行股本的 25%、 25% 和 50%。Mapleleaf Developments 間接擁有和黃地產陸家嘴,而和黃地產陸家嘴擁有該物業。
將出售的為"世紀匯廣場"商業物業項目,目前已竣工。預期交易將於2017/18年前後完成。
本次交易買方為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房地產基金管理公司,一家保險公司擁有其多數股權。
前者為現時環球大廈,後者主要資產為中環希爾頓酒店,後提早和管理公司解約,和拱北行合併發展,為現時長江中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