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鏘披露優土阿里整合進展:已實現團隊和數據後台打通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13787兩個打通據古永鏘透露,阿里入股後,雙方目前實現了兩個打通,一個是團隊打通,二是數據後台打通。
首先優酷對阿里巴巴具有入口價值。據古永鏘透露,在目前的一些綜藝欄目上,會出現與欄目內容相關的廣告鏈接,點擊之後進入的淘寶、天貓的商家,用戶可以邊看邊購。
淘寶、天貓上的賣家成為優酷的廣告主。過去優酷的廣告主大多是大的品牌廠商,阿里巴巴的合作為優酷帶來了新的廣告客戶,是純粹的增量。
與此同時,優酷上的一些欄目,比如侶行、嘻哈系列已經開始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娛樂寶合作,將社會資金引入優酷內容生產平台。
對阿里巴巴而言,優酷土豆的另一價值是補足其文化板塊。去年阿里巴巴從騰訊挖來了騰訊視頻的總經理劉春寧,隨後即成立了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直接向當時的CEO陸兆禧匯報。數娛事業群成立後,阿里展開了瘋狂的併購,先是入股文化中國,探索線上娛樂。接著又閃電入股華數,進軍家庭互聯網。最新的併購則是參股恆大足球。
阿里集團曾圖謀收購PPTV,但最終PPTV花落蘇寧,馬云抱憾而去。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在TAB三家公司中,騰訊的核心是產品,百度的核心是技術,阿里巴巴的核心是社會影響力,將社會影響力貨幣化是阿里巴巴的秘密。正因為此,文化板塊對阿里巴巴十分重要,重金參股優酷也是這一心理背景下的產物。
古永鏘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優酷已經可以實現贏利,阿里巴巴合作帶來的營收不是優酷土豆最看重的,因為沒有硬性規定一年為優酷帶來多少廣告主。這與阿里投資新浪微博不同,根據阿里巴巴與新浪微博的合作,阿里巴巴將在未來三年內給新
浪微博帶來大約3.8億美元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子商務的收入。
愛上優酷的並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公司,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曾經與優酷談過投資,其中包括騰訊。最終選擇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愛得最深,古永鏘個人與馬云的關係好,而是下面兩個原因:一是業務互補;二是保證優酷獨立發展。
騰訊計劃將騰訊視頻業務打包給優酷視頻,同時投入部分資金,相對控股優酷土豆。這一模式類似於騰訊與京東商城的合作,馬化騰既實現了卸負的目的,又在與阿里巴巴的競爭中實現了戰略卡位的目的。這一計劃因不滿足古永鏘獨立發展的要求被拒絕。
失手於優酷視頻後,消息人士透露,騰訊視頻目前正籌劃與搜狐視頻的合併。
視頻市場之變
2014年,互聯網公司面對的外在環境越來越不一樣,最重要的變化是版權環境。
6月26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正式對快播公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決定書》,快播被處以2.6億元罰款,即日生效。該罰款金額創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行政處罰之最。此前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已吊銷了快播公司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古永鏘說,2.6億美元的巨額罰款以前從未有過,正版的價值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在這一判斷下,優酷有兩個堅持:第一個堅持是內容製作,從渠道向內容提供商環節延伸;第二個堅持是購買更多版權,在版權這一環節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
與之前虧錢買版權相比,古永鏘說優酷現在來做這一件事情更有底氣:在廣告收入、版權投入、IT基礎設施投入三項數據對比中,廣告收入的增速遠遠超過了版權投入和IT基礎設施投入的速度。去年第四季度,優酷土豆首度實現贏利。
另外的變化則是廣電總局對硬件的監管。今年6月中旬,總局網絡司針對互聯網電視牌照商發佈了「關閉函」,要求立即關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違規視頻軟件下載通道,函中具點批評杭州華數與百世通,華數隨後的回應證實了上述監管政策的落地。
關閉函是181號文(《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細節的落實。
在這一政策監管下,通過盒子產品集成的方式進入客廳的方式受到侷限。古永鏘認為,這一政策對於通過終端拓展的視頻公司(比如樂視)或有影響,但優酷不會受到相關影響,可以通過與播控平台的合作直接進入客廳,優酷目前與所有播控平台都有合作。
視頻的增長空間已經從PC轉移到了手機、智能電視。針對這一趨勢,古永鏘對優酷土豆的新定位是「多屏文化娛樂平台」,包括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新型終端。
多屏文化娛樂平台包含視頻內容,但不僅僅視頻內容,比如遊戲,特別是一些通微視頻、網劇改編的遊戲。在這個平台上,除了優酷自己提供的各種文化內容外,主要包括第三方合夥伴提供的內容,與這些第三合作夥伴的合作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版權購買,另外一種是廣告分成,凡是對自己內容有信息的內容提供都可以選擇這種模式。
古永鏘說,多屏文化娛樂平台不僅是個平台,更是一個生態圈。
巴以談判“未取得任何進展” 市場緊張情緒驟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159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據彭博社消息,一名以色列高級官員12日表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為實現加沙停火而舉行的談判“迄今尚未取得任何進展”。
報道稱,這名以色列官員表示,雙方分歧“非常大”,談判沒有取得進展。
受此消息影響,周二(8月12日)亞市盤中避險情緒升溫,黃金價格從日內低點1305美元/盎司附近,反彈至日內高點1313美元/盎司。
截止目前,巴以自11日零時開始的新一輪72小時停火期已經進入第二天。據報道,以色列談判代表11日乘飛機到開羅,與巴方人員的會談持續了將近10個小時,當日即離開。
報道指出,哈瑪斯要求終止以色列和埃及對加沙地帶的封鎖,並開放此地的一個海港,以色列稱只有未來與巴勒斯坦就永久和平協議進行協商時,才會考慮開放海港。
長達一個月的沖突導致1938名巴勒斯坦人和67名以色列人喪生,給人口密集的加沙地帶造成災難性破壞。埃及外長已敦促巴以雙方努力達成“一份全面的永久停火協議”。
最後期限臨近,巴以會談毫無進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152

停火協議即將到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談判毫無進展。上周,以色列與控制加沙地區的哈馬斯武裝力量達成長達5天的停火協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昨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
只有對我們的安全邀請給予明確的回複,我們才能達成一致。如果哈馬斯認為它可以用外交手段來掩蓋其軍事上的損失。那它就錯了。
停火協議暫停了此前一個月來的沖突。此前的沖突導致了2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數百名平民。停火協議旨在達成更持久的協議,解決爭端。
作為談判的中間人,埃及已經提出了11點計劃,包括開放與加沙的邊界、與西岸巴勒斯坦當局合作重建該地區、並致力於阻止激進分子修建隧道攻擊以色列。
哈馬斯發言人Sami Abu Zuhri昨日表示,以色列可以獲得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首先讓巴勒斯坦人感到安全,解除長達八年的包圍。”“包圍”是指在2006年哈馬斯贏得巴勒斯坦大選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區的封鎖。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向彭博新聞社記者表示,埃及的倡議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阿巴斯的法塔赫運動控制了西岸部分地區,6月與競爭對手哈馬斯組成了聯合政府並參與了巴以雙方的談判。
哈馬斯要求以色列允許在加沙開設海港和機場。以色列官員表示,這些問題只能在與巴勒斯坦達成最終和平協議後再處理。
8月5日,以色列開始從加沙撤出地面部隊。以色列表示,派出地面部隊是為了結束多年來的火箭彈襲擊,並摧毀武裝份子所建造的隧道。
以色列TA-25基準股票指數仍然基本未受沖突影響,今天幾乎沒有改變。而以色列貨幣謝克爾並未開市。以色列的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在八月升至今年以來最高位。
滬港通重大進展:中港交易結算所簽訂四方協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25

周四“滬港通”又出現重要進展,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聯交所及香港結算,已與上交所及中國結算訂立協議,該協議被稱為“四方協議”。協議中,港交所和上交所同意平均分享因滬港結算通以結算費用方式產生的收入。(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協議內容如下:
一、聯交所與上交所同意將為各自市場的投資者提供訂單路由安排及相關技術基礎設施,讓雙方買賣在對方市場上市的股票;
二、香港結算與中國結算同意將為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投資者提供交易清算及交收安排,以及存管、名義持有人和其他相關服務;
三、上交所和聯交所同意將根據公平對等的原則平均分享因滬港交易通以交易費用方式產生的收入;以及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同意將根據相同原則平均分享因滬港結算通以結算費用方式產生的收入。
經各方協議的滬港通主要特點大致與聯交所及香港結算於 2014 年 4 月 29 日刊發的通告所載者相同(見香港交易所同日發出的公告)。
概要而言,四方協議訂明了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除少數的例外情況外,上交所將接納上證 180 指數的成份股、上證 380 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而有股票同時在聯交所上市及買賣的滬股為滬股通股票,以供滬股通投資者通過滬股交易通進行交易;
二、除少數的例外情況外,聯交所將接納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成份股、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以及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而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上市及買賣的 H 股為港股通股票,以供港股通投資者通過港股交易通進行交易;
三、上交所和聯交所可商議並經雙方同意及獲得有關監管機構批準後修改通過滬港交易通買賣的股票範圍;
四、滬股通投資者買賣滬股通股票,僅限以人民幣交易和交收;而港股通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票,僅限以港幣報價,並以人民幣與中國結算或其結算參與人進行交收;
五、上交所及聯交所各自同意,未經對方書面同意,不得以對方市場上市的股票或股票指數為基礎自行開發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倘有發行商擬以上交所或聯交所中一方市場上市的股票或股票指數為基礎發行權證及其他衍生產品(包括牛熊證)以在另一方的市場上市,有關安排由上交所與聯交所另行商定。除若幹例外情況外,若就前述產品取得另一方的書面同意或與另一方另行達成協議,上交所或聯交所(視情況而定)從有關產品獲得的收益將由雙方平均分享。
病毒兇猛:關於埃博拉的進展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49
致命病毒埃博拉目前已經走出非洲,開始在全球蔓延。歐洲、北美、南美均出現確診病例。美國的一名患者已經不治死亡,西班牙、巴西各有一例確診病例,巴黎出現一例疑似病例。世衛組織警告稱,東亞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
西班牙:又有7人開始接受隔離
在繼護士Teresa Romero被周一確認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又有7人開始接受政府的隔離。
Romero因為在馬德里的醫院照顧了兩名被派往西非執勤的工作人員,隨後感染了該病毒。7名最新接受隔離的人中,有兩名為Romero服務過的美發,以及與她接觸過的其他醫護人員。
醫院方面稱,目前該院有14人正在六樓接受隔離。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表示,政府已經建立了專門的埃博拉委員會,由副總理Saenz擔任主席。拉霍伊稱,埃博拉在西班牙境內進一步蔓延的可能性非常低。
巴黎:一名疑似病例有望周五確診
據法國當地媒體報道,法國政府正在巴黎調查一起疑似埃博拉病例,有望於周五得到確診。
疑似感染者是一名女士,政府擔心其在非洲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據稱她不是法國公民。
巴西:成為首個確認埃博拉病例的南美國家
一名47歲的男子被確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正在卡斯卡維爾的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該男子9月19日抵達巴西,被認為曾去過幾內亞。周四下午,他因為發燒去醫院接受急診,隨即被發現感染埃博拉病毒。
美國:嚴陣以待 防患於未然
10月8日,美國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42歲的利比里亞人托馬斯·埃里克·鄧肯不治身亡。
美國政府數小時後宣布,美國5個主要機場將從本周開始對西非旅客進行體溫測量,進一步加強埃博拉篩查措施。
國家疾控中心已經發布了911電話操作指南,隨時準備接聽疑似埃博拉患者的求助電話。
東亞:正受到威脅
據中國日報,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向東亞發出警告,考慮到其貿易交通樞紐的位置,以及大量的流動打工者,該地區正受到埃博拉的威脅。
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負責人申英秀表示,該地區有著大量的旅遊、貿易人口,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等港口將勞動人群送往世界各地。
她表示,東亞過去一直是流行病高發地區,曾成功應對了SARS和禽流感。所以該地區在反應速度、公眾認知、監管強度和信息透明度上均強於其他地區。
全球:死亡人數接近3500人
下圖為最新的全球埃博拉病毒蔓延情況,紅色為病例數,黑色為死亡人數。目前,全球已有7493人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3439人死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橡谷智庫的進展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8t0.html
橡谷智庫的團隊正在忙碌,努力元旦前能夠官網上線。
我們有兩個產品的算法模型已經進入運行:橡膠和大豆。前天我把大豆的算法報告傳到幾百家期貨公司和產業都在的大群里給大家看了一下。
有分析師驚訝的說:機器要搶我們的飯碗了嗎?
我們的看法是,在基礎數據搜索和初步分析上,人工智能比分析師的效率要高,排除了人的情緒影響外,更穩定。比如說,分析師搜索五個小時來做一個數據搜索,機器以毫秒級搜索,可能幾秒鐘內就解決了。而分析師如果帶入主觀情緒,分析可能不夠客觀。
然而深度分析,專家智能還是超過機器的,所以專業分析師的工作仍舊是不會被機器替代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的告訴業內,不必恐慌。
我們的品種會從大宗商品擴展開,最終在一到兩年內,覆蓋從貨幣、債券、股票到房地產投資、地緣政治、世界人類區域經濟行為模式等所有的金融投資領域。
人工智能的探索,是橡谷智庫的核心目標,初期會上中國一個公司,未來的一年內北美和歐洲公司會在美國東部、德國成立。
OTT.AC
OVER THE TOP.
近期參與了一些套利交易,進展如下 燕歸來
來源: http://xueqiu.com/7889176837/35538942
近期參與了一些套利交易,進展如下:
1. 俊和發展(00711):已成功沽清持股@1.1元,另外獲贈送的私人公司也已同意以每股0.181元賣給原大股東;以買入平均成本1.18元計算,扣除手續費後的回報率是8%,歷時3個月,年度化回報是32%;
2. 豪特保健(06880):現金要約將於本周末到期,如果股價仍沒有變動的話,將會同意以每股2.09元賣給大股東;以買入平均成本2.04元計算,扣除扣除手續費後的回報率是2%,歷時1個月,年度化回報是24%;
3. 西南環保(01908):此股上月底買入,平均成本3.1元;今天剛開始現金要約期,要約期將於2月10日截止。如果到2月8日仍未炒上,則自己很大機會在市場沽出或者賣給大股東,看何者價格為高。新大股東是福建國企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供應鏈運營、房地產開發、酒店及會展服務等,總資產超過人民幣970億元,年收益超過人民幣1,040億元,實力雄厚,不知股價在現金要約到期前會否出現炒作?密切留意。
4. 林麥集團(00915):大股東已與廣東道和投資產業集團訂立買賣協議,以每股1.1776元出售其所持有的69.88%股權,只等某些條件達成就可以落實買賣協議,到時買家將按規定向全體股東以每股1.1776元提出現金現約。自己於上星期以1.11元買入,只等交易落實及新股東提出現金要約,則扣除成本後,兩個月內保証回報率約5.5%,相當於年度化回報率33%;
5. 湖南有色(02626):大股東於上年10月底提出以每股4.2元私有化公司,當日複牌後已炒了一轉波幅,另於前日再以每股3.76元買入,並打算繼續增持,怎料日前突然宣布已達成提出私有化的條件,並於今日正式刊登私有化文件,股價也隨即升上3.9元以上,錯失再增持的機會。所有目前已持有此股或打算買入的球友,可以看看這份通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119/LTN20150119975_C.pdf …) 就知道私有化進程及你要如何配合去爭取私有化成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私有化將於3月底完成,以自己買入價計算,屆時3個月回報率約11%,相當於年度化回報率44%。
市場上近期其實還有一只權智國際(00601)也存在套利機會,以近日低位0.435元計,扣除交易成本,潛在回報約5%,但自己衡量過風險及時間之後,放棄這個套利交易機會,大家知道原因嗎?
這篇是交待近日套利交易的進展,下篇會談談近期有參與買賣或有興趣的潛在殼股。
$湖南有色金屬公司(02626)$ $俊和發展集團(00711)$ $西南環保(01908)$ $豪特保健(06880)$ $林麥集團(00915)$ $權智(國際)(00601)$
上海自貿區資本項目開放近期有望取得實質進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247.html
上海自貿區資本項目開放近期有望取得實質進展
一財網 薛皎 2015-06-11 22:21:00
業內人士分析稱,即將於本月26日召開的陸家嘴論壇,很有可能成為宣布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具體措施的重要時間窗口。
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五年一度評估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日期的臨近,我國對於資本項目開放的準備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上海自貿區在金融改革方面一貫的先行先試特點,有望引領資本項目開放新格局。
6月11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上海自貿區近期在資本項目開放上或將有“大動作”。
該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商業銀行正進行在自貿區開立跨境貿易賬戶境外直接投資業務的測試。“以前個人購匯的上限是5萬美元,但現在跨境貿易結算賬戶可以直接進行海外投資,不受此限制。”此外,在股權投資領域也會有重大突破。
業內人士分析稱,即將於本月26日召開的陸家嘴論壇,很有可能成為宣布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具體措施的重要時間窗口。
進入6月份以來,有關上海自貿區在資本項目開放、金融改革以及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出等方面的討論越發活躍起來。
6月9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企業國際化與跨境並購”圓桌會議上表示,在“一行三會”的支持下,上海市政府已形成新一輪的金融改革初步方案,以實現自貿區金融改革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更好聯動,重點要在資本項目可兌換和資本市場建設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6月4日,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張新“‘十三五’期間:中國金融新業態”論壇上表示,上海自貿區已經做好了率先全面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技術準備。
張新所講的技術準備可以歸納為10個方面,包括上海已經形成了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政治保障、市場機制和理性文化;建立了有管理的可兌換的制度安排;建立了對外債規模、幣種錯配、短期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制度等。
分析人士認為,上海自貿區在這10個方面所做的準備正好呼應了央行行長周小川今年4月在IMF第31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系列會議發言時提出的六項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即要推進個人跨境投資、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外匯管理改革、資本市場開放、擴大人民幣國際使用和風險防控。 “這六項改革全面落地後,就意味著我國完全實現了資本項目可兌換。”周小川說道。
張新表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重點就是實現上述六方面的全面突破和全面到位,以推動上海率先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今年以來,上海自貿區在資本項目可兌換方面已經取得明顯進展。4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關於啟動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宣布上海市開展自貿區分賬核算業務的金融機構可按相關要求向區內及境外主體提供本外幣一體化的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金融服務,標誌著FT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的正式啟動。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FT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的啟動為賬戶內本外幣資金兌換帶來便利,同時降低了融資成本和匯兌成本,防止匯率風險,真正有效地激發實體經濟活力,作用甚至不亞於降息、降準,因為資金可以更加高效直接地流向企業,省去了以前不必要的環節。同時也利於監管,當資金兌換找到了正規途徑時,可以有效杜絕地下錢莊等非法現象。”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17家金融機構可以開立FT賬戶,截止2015年6月1日,企業通過FT賬戶辦理各類跨境資金結算1600億元,按照新規則開展跨境融資700多億元。
近日,浦東新區副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重點之一,就是深化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功能,擴大境外融資渠道和規模,開展境內外雙向投資試點,從而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先行先試。此外,他還表示,上海自貿區將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作為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的突破點,並會在今年實現實質性突破。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農村電商進展緩慢,互聯網金融成撬動杠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20/152430.shtml
導讀 : 不論是阿里、京東,還是其他垂直農產品電商平臺,都在浩浩蕩蕩地向農村電商市場邁進。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電商平臺卻都在圍繞著互聯網農村金融進行布局,意圖通過金融這只杠桿來撬動整個農村電商市場。
說到今天中國的農村電商,無論是淘寶亦或是京東,都已經浩浩蕩蕩地掀起了進軍農村電商的大旗。阿里早就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在個別區域開設了縣級服務中心和農村淘寶站點,開展網絡代購等業務;而京東則上線了“京東幫服務店”,讓其獨立負責該區縣內京東家電的配送、安裝和售後等服務工作。
但是看看今天中國農村電商的現狀,其進展卻一直都很緩慢,今天的農村電商依然還停留在過去那種傳統的貼標語、刷墻階段,究其原因,劉曠認為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
1、由於廣大偏遠的農村地區存在交通上的不便利,這給農村電商的物流配送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也增加了配送成本,有的地區甚至無法送達。尤其是一些大件的商品,要想配送到偏遠的農村地區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今天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都在開始發力農村物流的建設。
2、廣大的農村地區網絡覆蓋率並不高,尤其是在中西部一些經濟並不發達的農村地區,而使用手機流量購物的話,一方面會受到流量限制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會因為網速的原因影響訪問速度,網絡上的限制必然會導致用戶的線上購物體驗受到限制。
3、大部分的農民並不知道如何網購,農民們的網上消費習慣還沒有培養起來。80後、90後相對來說還會比較容易接受網購,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要麽在城里定居,要麽就在城里打工,幾乎常年不在農村居住生活。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依然是60後、70後等年齡階段的人群占據了主要,要讓他們把網購形成一種消費習慣著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盡管農村電商的普及率一直都不是很高,但是農村電商的市場卻巨大無比,不像各大城市里,電商市場基本上由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統治著,農村電商市場還是一個等待開發的新大陸。所以不論是阿里、京東,還是其他垂直農產品電商平臺,都在浩浩蕩蕩地向農村電商市場邁進。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電商平臺卻都在圍繞著互聯網農村金融進行布局,意圖通過金融這只杠桿來撬動整個農村電商市場。
一、垂直農村電商雲農場,借財路通之手撒網布局
最近在資本市場最叱咤風雲的農村電商平臺當屬雲農場了,其業務覆蓋到了全國2萬多個農村,它們在資本的寒冬時期,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先後獲得了聯想控股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和春曉資本1億元的B輪融資。近日,又與國內知名互聯網金融平臺——財路通達成了戰略合作,欲借助財路通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實力來幫助自己實現撬開農村電商市場的巨頭夢。
第一顆棋子布局:幫助農民理財。過去很多農民都把錢存在了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可是今天的儲蓄利息卻越來越低,一些農民都開始尋找新的理財方式。雲農場通過借助財路通的“搖錢樹”理財產品,依托搖錢樹穩定、高收益的特性,打通為農民建立網上理財的通道,實際上也就是建立農民網上金融消費的開始。
第二顆棋子布局:擴大對農民信貸資金的扶持。通過借助財路通在金融風控上的實力,雲農場能夠對貸款使用情況實現有效監控。隨著國內農業規模化發展的不斷深化,農民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有了明顯的提高,而金融服務的核心又在於風控,尤其是對於廣大的農民來說,完善的風控體系顯得更為重要。
第三顆棋子布局:用金融撬動電商消費。其實這第三顆棋子的布局才是雲農場真正想要做的,前面的兩步棋其實都是在培養用戶使用互聯網金融的習慣,通過借助財路通的力量,雲農場在不久之後將會推出農村消費的白條分期,正式向互聯網農村消費金融進軍。
過去雲農場通過為農民提供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產品方面的交易,但其交易主要還是通過線下服務站來完成。要想真正實現交易在線上來完成,雲農場電商成功的關鍵其實在於財路通,只要農民在線上通過財路通來進行理財了,他們就很有可能會借助線上金融來進行消費。
二、京東欲借農村信貸打破電商僵局
京東電商對於廣大的農村市場可謂有著極大的野心,京東電商能否實現超越阿里電商,其勝負關鍵很大一部分就在於農村電商。就在前不久,京東金融剛剛宣布了全面進軍農村信貸市場,並推出了信貸品牌“京農貸”。
過去在農村市場,農民最大的難題就在於融資與信貸,而京農貸具有無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等特點。大家都知道,京東進軍農村電商市場最大的優勢在於物流,但是在如何培養農民的電商消費習慣上,從京東眼下的布局來看,同樣也是想借助信貸消費來切入電商。
大部分的農民對於網上支付多少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操作上就更是一竅不通了,但是京農貸相對於傳統銀行的貸款來說,具有極大的優勢,對於農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次通過借助信貸,京東則首先能夠培養農民熟練掌握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終端的使用,包括網上支付系統。
在信貸的基礎之上,未來京東還會推出消費金融、保險、理財、眾籌等系列金融布局,這個時候已經在京東信貸平臺貸過款的用戶通過京東鄉村白條進行電商消費就會變得相當自然。
三、阿里金融在農村布局全面開花
相比京東而言,阿里在物流上的布局同樣也不弱,一方面與中國郵政達成了戰略合作,另一方面借助菜鳥網絡,通過日日順等合作夥伴,菜鳥的大家電配送網絡實現全國95%的區縣覆蓋,共計50萬個村子可送貨入村。而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正在不斷完善,更何況智能手機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度已經非常高。也就是說,阿里農村電商的難點同樣也在於如何培養農民的網購消費習慣上,金融自然而然就成為阿里農村電商重要的突破口。
阿里金融在農村市場的步子顯然邁得更快,螞蟻金服已經連接了2300多家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了200多萬農村電商,阿里借助金融撬開農村市場擁有兩大殺手鐧。
第一個殺手鐧,螞蟻金服推出了針對三農業務的螞蟻小貸,通過和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項目結合,借助農村淘寶點合夥人對村民的了解以及其他一些風控手段,給農民直接授信,發放純信用貸款,貸款額度在2-100萬之間。借助螞蟻小貸,螞蟻金服同樣能夠培養大批忠誠的農民互聯網金融用戶。
第二個殺手鐧,則是阿里的支付寶。支付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來自於廣大的農村地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寶已經成為了阿里電商和O2O的重要戰略平臺,基於余額寶、招財寶等理財產品,農村支付寶理財用戶通過支付寶進行電商消費的可能性非常大。
四、農分期直接通過分期消費進軍農村電商
與雲農場、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不同,農分期則是直接通過分期消費進軍農村電商,農戶在“農分期”商城,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完成購買農機、采購大宗農資、支付土地流轉費用等服務。
農分期所推出的電商產品都是針對大型的農機為主,比如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這種農機相對來說價格都並不便宜,通過分期的方式能夠吸引一些資金實力並不是很雄厚的農民前來購買,分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購買大型農用設備產品的經濟負擔。
雖然說這種分期消費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農村電商產品,但是從細分市場的角度來看,農分期能夠在資金交易較大的農產品電商領域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金融撬動農村電商勝算幾何?
不管是從垂直農村電商雲農場借財路通的金融布局,還是從電商巨頭阿里、京東以及分期消費平臺農分期的金融布局來看,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打開整個農村電商市場,但是要依托金融撬動整個農村電商卻並沒有那麽容易。
農村信貸市場具有非常大的風險。不管是京東的“京農貸”、阿里的“螞蟻小貸”以及雲農場的信貸業務、農分期的分期付費,在農民借貸的壞賬率上都將會面臨著挑戰,這個問題也是為何過去傳統金融機構一致都不願意進駐農村金融的重要原因所在。而雲農場本身就擁有自己的信貸業務,卻還需借助財路通的風控體系來做這個事情,足見農村信貸市場的風險性之高。
不過隨著物流配送、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都在不斷完善,農村電商最難的點其實就在於農民的網購消費習慣上。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金融相較於落後地傳統農村金融具有絕對的優勢,完全可以培養農民的網上理財、信貸習慣,進而培養農民的金融消費習慣,消費金融必然將會成為農村電商新的藍海,成為撬動農村電商的新杠桿。
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進展近況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u6y.html
本博2015年11月6日簡要介紹了“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的由來及作用”,僅僅時隔3天,“聯盟”發展驚人:
入盟企業將近600家,它們來自全國15個省市;
已跟時代浙商全程輔導上市簽約的有34家(之前為8家);
擬簽約的有113家,實際增加了18家;
在過去的1年半時間中,“聯盟”專家組已全程輔導了19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7家企業原始持股、3家企業成功做市、9家企業定增(之前為5家);
有21家做了項目路演(之前為11家)。
可見其增速之快!希望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繼續發揮其優勢功能,再接再厲,爭取更多成果。
鏈接:朋友們若想及時了解“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的一些情況,可掃描其創始人沈松富主任的微信二維碼,直接取得聯系: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