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連跌兩日 高息股捱沽
1 :
GS(14)@2016-11-15 08:10:26【本報訊】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加息升溫下資金有異動!市場擔心特朗普入主白宮會加重美國通脹壓力,加速美國中長期加息步伐,恒指在加息憂慮升溫下連跌兩日,息口敏感股顯著受壓。恒指收市跌308點或1.4%,收報22222點,兩日累計蒸發逾600點,創逾三個月低;H指跌90點或1%,收報9342點。主板成交807億元,沽空率11.2%。恒指即月夜期昨曾跌逾百點,截至晚上9時半,跌76點,報22203點,低水19點。
美債息升不利新興股市
美債息近日在美國加息預期下急升,資金流向亦明顯有變,國際層面上,由包括港股在內的新興市場流向美國;板塊方面,地產股、房託股(REITs)及公用股等息口敏感股,以至科網股龍頭騰訊(700),均明顯向下。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中國及香港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解釋,美長債息升不利新興股市、環球債市與高息股,預計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她又指港股暫時跌幅相對新興債市較小,不排除是由於內地資金南下買貨有支持所致,因在人民幣貶值下,北水有更大興趣參與港股通,而港股下跌亦會吸引內地聰明錢趁平撈底。事實上,近日跌市下北水趨向增加南下撈貨,港股通昨淨吸資額佔全日使用額度24%。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市場「玩緊特朗普帶嚟新世界」,不同資產及板塊強弱互見的局面料持續一段時間,而旗下基金已透過長倉美元,對沖科技股股價下跌之影響。他又認為新興市場資金流對港股「好唔就吓」,料港股後市不會太好,恒指能保持在二萬二水平已屬不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5/19834079
泰國打擊零團費 內地旅客連跌兩月
1 :
GS(14)@2017-01-02 05:41:15【明報專訊】中國旅客近月選擇境外遊到訪地區較2016年上半年相比起了變化,一向受內地人熱捧的泰國, 中國旅客訪泰人次竟連跌兩個月,單是2016年11月更銳減三成,情况罕見。泰國央行宏觀經濟及貨幣政策部門高級官員Don Nakornthab認為,這或與國家早前打擊「零團費」旅行團有關。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及網上旅遊服務預訂平台攜程早前聯合發布《2016上半年中國出境旅遊者報告》顯示,泰國位居中國出境遊二十大地區榜首,中國旅客佔整體訪泰旅客近三成,為最大佔比國家。不過,據泰國央行最新數據,2016年10月內地旅客按年減少16.22%;11月更大減29.73%至43.25萬人次,一反中國旅客熱愛遊泰的常態。Don Nakornthab表示,數字銳減主要由於泰國政府早前宣布打擊「零團費」旅行團所致,11月中國旅客數字跌幅已見底,目前已觀察到申領泰國旅遊簽證的內地旅客正回升。
澳再回落 港跌幅趨穩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布2016年11月旅遊數據亦顯示,內地訪澳旅客人次於9月及10月較8月輕微回升不足一個百分點後,11月再回落,中國旅客按年跌1.2%至17.06萬;訪港內地旅客人次跌幅近月趨向平穩,11月內地旅客人次按年減少3.5%至338.9萬。
學者:內地客偏好匯率優惠地區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由於人民幣近期持續貶值,令中國人旅遊模式轉變,傾向到訪匯率較優惠地區如日本、英國等。至於遊泰中國旅客減少,相信與泰王蒲密蓬於去年10月中旬駕崩,全國進入一年守喪期有關。
日本11月內地客增19%
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顯示,2016年10月訪日中國旅客人次按年增13.6%;11月更增至19.2%;英鎊自脫歐公投後急貶,帶動當地旅遊業,據國際旅遊金融服務公司環球藍聯(Global Blue)數據,10月至11月歐盟以外國家旅客免稅品花費金額急升41%,當中佔歐盟以外國家旅客四分之一的中國旅客升63%;美國旅客花費金額更升近九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70&issue=20170102
CCL連跌兩周 新界東指數創18月新高
1 :
GS(14)@2017-01-14 11:35:15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04&issue=20170114
【明報專訊】雖然近日新盤市況重趨活躍,但昨日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4.28點,按周跌0.3%,連跌兩周;反映大型屋苑樓價走勢指數CCL Mass,最新報145.85點,按周跌0.21%,惟本周新界東樓價卻創69周即約18個月新高、另九龍樓價在啟德地皮高價賣出刺激下,亦按周急升1.76%,升幅為八大指數中最大。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美國加息令本港樓價升勢短期受壓,但相信無阻繼續上升趨勢,料新春後可望重拾升軌。
料樓價屬短期受壓 升勢不變
分區方面,新界東CCL Mass錄153.92點,按周升1.13%,連升兩周共1.62%,創69周新高;新界西CCL Mass錄129.61點,按周跌1.7%,為61周第4高。至於九龍CCL Mass,最新錄143.11點,按周升1.76%,創65周第3高;港島CCL Mass錄151.32點,按周跌2.16%,為15周即近4個月低位。
同時,CCL(中小型單位)報144.14點,按周跌0.11%;CCL(大型單位)報145點,按周跌1.22%。黃良昇表示,CCL、CCL Mass、CCL(中小型單位)、CCL(大型單位)同樣連跌兩周,分別累跌1.38%、1.37%、1.21%及2.19%。
港H按比例連跌兩月
1 :
GS(14)@2017-03-03 00:14:19【明報專訊】金管局數據顯示,1月份新批及新採用的按揭貸款額均錄得下跌,新批貸款當中,採用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的比例連續兩個月下跌。
1月新批新採按揭齊跌
1月份新取用按揭貸款額按月減少15%至252億元,新批按揭貸款額為283億元,較12月減少12.9%,是連續兩個月減少。當中,涉及一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減少16.9%,涉及二手市場交易所及轉按交易所批出的貸款,亦分別減少10.9%及12.6%。
新批貸款當中,H按佔比由12月份的94.9%下降至1月份的93.5%。以最優惠利率作為定價參考的比例則升至2.6%,採用固定利率的亦升至1.8%。
人民幣存款再減4.4%
另外,1月份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再減少4.4%至只有5225億元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亦按月跌5.8%至2710億元人民幣。整體的貸款與墊款總額增加1.9%,其中在香港使用的貸款(包括貿易融資)較12月增加1.5%,在香港境外使用的貸款則上升2.8%。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13&issue=20170301
順豐連跌兩日王衛身家蒸發逾300億
1 :
GS(14)@2017-03-04 10:14:38■王衛 互聯網
【本報訊】順豐連續多個漲停兼在本周三創上市新高後,創辦人王衛身家曾超越「雙馬」馬化騰及馬雲,直迫李嘉誠,但事件令深交所及相關部門已開始對順豐的交易情況進行密切關注,拖累順豐連跌兩日,昨收跌7.8%,報62.6元人民幣(下同)。順豐股價在周三(三月一日)曾升至70元高位,市值由高?約3,000億元跌至目前最新約2,600億元。而按王衛持股64.58%計,身家縮水至約1,690億元,蒸發逾300億元。身家大縮水下,王衛要挑戰本港首富李嘉誠身家的夢碎,亦少過馬雲及王健林,但與馬化騰差相若。而內地其他物流股亦受壓,圓通快遞跌5.9%,申通快遞跌3.3%。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4/19946792
美滙指數連跌兩日
1 :
GS(14)@2017-05-14 10:44:49【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通脹及零售數據表現略遜預期,拖累美滙指數及美國長短債孳息下跌。然而,投資者對聯儲局下月加息憧憬持續,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今年6月加息機會率為97.5%。美滙指數連跌兩日,上周五最弱見99.164,收報99.252,跌0.37%,自上周一後最低收市。截至5月9日,美國CFTC資料指大戶押注美元上升淨好倉金額降至110億美元,7個月最少。10年期美國債息上周五低見2.327厘,為一個月最大跌幅;2年期美國債息報1.292厘,逾一周最低。
港滙連跌5周
另一邊廂港元資金過度充裕,短息低企需求欠奉令短錢無法拆出,港美息差拉闊,銀行被動買美元套息,港滙前晚在紐約時段收報每美元兌7.7938港元,是去年1月底以來的15個月低位,以單周計跌幅達0.11%,創連跌5周的弱勢,是2010年底以來最長的連跌紀錄。市場人士預期,隨着美國加息憧憬提升,買美元套息活動可能進一步增加。財資市場公會網頁顯示,前日1個月港元拆息定盤價為0.3786厘,較5周前的0.4269厘,現水平約跌0.05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4/20020686
中間價連跌兩日 人幣仍靠穩
1 :
GS(14)@2017-09-17 17:32:32【本報訊】人民幣中間價連續第二日下跌,不過盤中交易價只窄幅波動,在岸收市價及晚市離岸價表現,均趨穩微升。財資界認為,市場已消化人行日前停徵外滙風險準備金政策對人幣的負面影響,但後市仍視乎美元走勢及外圍環境因素而定。中間價昨報每美元兌6.5382人幣,跌105點子,4時半在岸價收市報6.5309,升0.06%;傍晚7時半離岸價報6.5335,亦微升0.04%,每百港元兌83.6人幣。
人行新措施影響已消化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相信,人行日前新措施對人幣滙率影響,外界已經消化,加上特朗普計劃訪華,可能為人幣帶來少許支持,但暫難說滙率是否重拾升軌,始終人幣累積升幅已不少,而美元整體升跌,包括朝鮮局勢及美國稅務改革落實等情況,均會左右美元走勢及人幣滙價上落。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亦指,市場已消化人行政策,因為措施出台是為穩定而非方向性指引,雖然美滙變化不大,但可能出口商結滙(買人幣)需求仍高,上半年對沖不足引致人幣需求持續,滙價較中間價偏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4/20152528
友邦新業務增長率連跌兩季
1 :
GS(14)@2017-10-22 17:26:32【本報訊】友邦保險(1299)第3季業績符預期,新業務價值按年升20%,但已是連續兩個季度下跌,有保險股分析員憂慮,靠中國業務高增長支撐的友邦性質與內險股漸近,估值卻較高,或為股價帶來沽壓。友邦昨最多跌2.8%,收報60.2元,跌1.5%。友邦新業務價值雖跌,但利潤率大升8.4個百分點至59.1%,主要是保險產品組合改善;年化新保費升3%至13.67億,總加權平均保費升15%至65.34億。友邦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經輝在業績報告提及,中國區業務增長最迅速;香港業務表現強勁,錄得雙位數增長;新加坡新業務價值增長率按年錄得上升;而泰國則是錄得「較低的新業務價值」,印尼、韓國、越南表現優秀。不過該公司未有提供業務數據。對於第3季業績,市場有人認為符預期,有人則認為略遜預期,有保險股分析員指出,毋庸置疑的是友邦新業務價值增長率有下降趨勢,由首季增55%,到次季升27%,上季則僅升20%。
分析員憂「內險化」
該分析員指,友邦過去多年優勢是亞洲業務廣泛,市場暫未有同類股票,故此本身其估值具有溢價。到今年第3季,新興亞洲市場未有起色,泰國新業務價值增長率低是意想不到,「過去兩年力攻之下,升幅竟然下跌」,又指早前友邦與泰國盤谷銀行銀保合作協議,只是獨家銷售部份產品,而盤谷銀行本身有人壽業務,實際效益不大。現時友邦可謂靠中國市場「食糊」,但該分析員憂慮友邦「內險化」,將會影響公司估值,「內險股2011至2012年增長率差,2013至2015年遇着中國減息周期,近年情況就大幅改善」,在內險股競爭下,將會影響友邦股價長期向上趨勢。大摩則認為,友邦新業務價值利潤率強勁,反映經營溢利增長強勁,有信心今年可維持逾兩成的增長,給予友邦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75元。高盛則認為友邦季度增長仍然強勁,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66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1/20190180
港物價亞洲第二 全球排名跌兩級
1 :
GS(14)@2018-03-19 04:23:36【明報專訊】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昨日發表《全球生活成本調查2018》報告,新加坡生活成本連續第五年蟬聯榜首,香港雖然連跌兩位至全球第四,但在亞太區內排名仍然高於首爾、東京等地,穩居第二位。倘與排在榜末的大馬士革相比,香港麵包價錢更是昂貴近6倍。
新加坡5年居首 惟日用品多較廉宜
今次調查以美國紐約市為基準,覆蓋全球133個城市,透過比對150類商品以及服務價格比較不同城市物價。
報告指出,新加坡雖然連續第五年居首,但主要是因為某些特定項目特別昂貴,例如購車是全球最貴、買衣服價格亦居全球第三,但在不少項目中,例如個人護理、家庭用品等相對其他城市不但價格不算太貴,性價比更是出色,食物及飲品的價格其實和中國上海差別不大。
港生活成本較紐約高11%
至於香港,雖然今年排名下跌兩位,但報告指出,香港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紐約竟高出11%,而且如果單計日用品(staple goods)價格,首爾、東京及香港其實是全球前3位。其中,東京及同處日本的大阪,主要是因為通脹低企跌出全球生活成本前10名。
東京通脹弱 跌出十大
相比排名屬後段的多個城市,香港生活指數高出不少,報告舉出部分例子,例如以一公斤麵包計,香港平均價格折合約32.4元,比起排名榜尾的大馬士革高5.89倍,甚至比排名第一的新加坡,亦貴上一成;倘以一包香煙比較,香港在一眾發達城市中價格反而較低,平均近57元,奧斯陸則是逾百元一包,但相比排名尾二的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香港的香煙則是貴上10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18&issue=20180316
CCL八大指數連跌兩周 兩年半首見
1 :
GS(14)@2018-09-22 23:56:44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481&issue=20180922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錄得減價二手成交,樓價回軟似愈漸明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86.6點,按周跌0.23%,連跌兩周共0.98% ; 連同領先指數及4區樓價在內的八大指數亦連跌兩周,為近兩年半以來首見。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近兩周CCL連跌,樓價走勢開始反覆回軟,但仍未確認掉頭向下的走勢,有待中秋節前後及美國聯儲局議息後,樓價走勢才有機會出現較明顯轉變。
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CCL Mass最新報188.91點,按周跌0.22%。CCL(中小型單位)報187.05點,按周跌0.23%。CCL(大型單位)報184.24點,按周跌0.24%。
新界西按周跌0.33%最顯著
CCL Mass及CCL(中小型單位)連跌3周,分別累跌1.28%及1.12%;CCL(大型單位)連跌兩周,累跌0.47%。事實上,4個分區樓價都錄得跌勢,當中以新界西最顯著,最新報168.79點,按周跌0.33%。
雖然CCL連跌兩周,但二手仍錄新高價成交,荃灣老牌屋苑荃景花園有3房戶首次錄得超過800萬元成交。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鍾家豪表示,上述荃景花園12座高層D室,實用577方呎(建築709方呎),屬3房連套間隔,新近以815萬元成交,實呎14,125元(建呎11,495元)。原業主早於1999年4月以約245萬元購入上述物業,帳面獲利約570萬元或升值2.3倍。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