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訪談】貝瓦網楊威:如何搞定上億兒童早教市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5/148171.html

i黑馬註: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共識,早教也因此成為了諸多創業者和資本一直關註的焦點行業。早教市場一直被看好,卻總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貝瓦的方式是:線上線下結合,應用與硬件結合,在線上增強用戶的黏性,線下不斷拓展盈利的可能。2014年貝瓦網做到年服務用戶達1億,全渠道內容總播放量超200億,月播放量逾10億的成績。這樣漂流的數字成績是如何實現的,黑馬哥今天邀請了貝瓦網創始人、CEO楊威分享如何搞定上億兒童早教市場?

\ 
黑馬哥:2014年貝瓦網做到年服務用戶達1億,全渠道內容總播放量超200億,月播放量逾10億的成績。楊總能分享下在做兒童早教產品內容研發和推廣方面的心得嗎?
 
貝瓦楊威:
 
大家好。
 
感謝大家對貝瓦的關註。做內容需要關註兩個方面:1、內容的質量;2、內容的傳播渠道。內容本身的質量是用戶選擇的根本,真正做出自己會用會喜歡的內容,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用,這才是用心和品質的保證。“酒香也怕巷子深”,當有了好的內容,接下來就需要通過最合適的渠道去傳播。貝瓦幾年來,並沒有如其他動畫片或者早教內容一樣,主打電視臺等是傳統媒體,而是利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快速到達用戶,這也是今天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會。
 
黑馬哥:貝瓦幾年來沒有和其他動畫片或者早教內容一樣,主打電視臺等是傳統媒體,而是利用互聯網。您為什麽會選擇互聯網發展的路線,貝瓦是用什麽方法來打造優質內容的推廣渠道的?
 
貝瓦楊威: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的行為在變化,獲取信息的媒介也在發生遷移。越來越多的80、90後家長能夠接受孩子使用手機、PAD等,小孩子更是很容易操作這些媒介形態。我們做服務最重要的就是跟隨著用戶的使用習慣走,那麽在互聯網上提供兒童早教內容就成了更加合適的媒介選擇。
 
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用戶可以去選擇自己想看的內容,更好的內容,而不是需要按照電視臺的時間被動觀看。點播的形式讓小孩子更加自主觀看節目,那貝瓦就通過自有的網站、APP來滿足小朋友對於優質內容的需求。
 
互聯網的精神很重要的一點是開放,如果只利用自己的平臺觀看,受眾就會有限,貝瓦和中國各大主流視頻網站、牌照方、OTT、IPTV平臺、電視廠商進行合作,讓我們的用戶無論使用怎樣的軟件和終端形態,都能夠看到貝瓦的內容。
 
黑馬哥:您因在初為人父時為女兒找不到合適的早教資料而創下貝瓦網,據您的了解,目前兒童早教市場一般都有哪些痛點和剛需。貝瓦計劃采用什麽樣的策略來解決兒童早教的痛點和剛需?
 
貝瓦楊威
 
之所以說中國缺少真正優秀的早教內容,是因為之前這個市場沒有為真正優秀的創作人才提供足夠的機會和空間。幾年前,優秀的兒童內容基本就是在出版社和電視臺做發行,而這兩個機構要考慮經濟利益等很多因素,渠道的深度決定了很多優秀的內容根本無法到達消費者和用戶。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不僅讓信息渠道變得扁平,用戶獲取內容的成本大幅降低,而且讓內容的展現形態更加多元化,基於終端的特點會產生更多的內容形態,比如iPAD上面的互動學習、AR等。
 
教育過程一般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1、內容;2、教學過程。今天的早教機構實際上是在解決教學過程的問題,而這個教學過程如果要實現數字化,還需要很長時間,至少近幾年,家長還是會習慣把孩子送到線下的機構去和老師面對面。而內容,則是一個可以實現標準化、精品化的,也是互聯網傳播方式的優勢。在此基礎之上,通過用戶學習數據的獲取和分析,也更加容易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個性化。
 
兒童早教在內容方面的的痛點,其實是父母的痛點,父母不知道應該給孩子選擇什麽內容,沒有值得信賴的品牌。但是虧欠補償的心態,又使得父母只想給孩子買最好的。那在細分領域做精品內容就變得有機會。貝瓦的兒歌如此,故事等內容形態亦如此。
 
黑馬哥:目前兒童早教市場通常都是以什麽樣的模式在運營,相比淘米網、媽媽網這些公司,貝瓦網和其他兒童早教公司最大的區別和競爭力在哪?
 
貝瓦楊威:
 
早教相關行業包括幼兒園、早教機構(托兒、語言、藝術等)、出版、玩具,以及基於互聯網數字媒體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基本上基於內容和教學過程兩個方面展開。
 
在互聯網行業,一類是提供母嬰資訊和社區服務的,這一類的面向人群都是媽媽,而不是給兒童提供內容和服務。另一類的兒童公司是以遊戲或娛樂為主的,面向人群以小學生為主,比如淘米、百田等。貝瓦提供的,是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內容和服務。
 
學齡前階段是區別於K12以上其他的教育階段,也是唯一寓教於樂的市場。因此內容的趣味和嚴謹要並存,渠道能力更加重要。這些都是貝瓦的一些優勢。更重要的是:幾年來用戶的積累和認可,使得貝瓦擁有了品牌的優勢,這些都是很難複制和超越的。
 
黑馬哥:貝瓦網從很早就開始踏足移動端的開發,從PC端轉移到移動端,目前達到貝瓦的預期效果了嗎,遇到了什麽問題,是如何克服的?
 
貝瓦楊威
 
應該說,貝瓦一直以來都在解決給小朋友使用的各種媒介問題。我們提供的是全媒體的形式,跨平臺服務。無論用戶使用電視、手機、PC,還是選擇出版物、玩具,都可以用到貝瓦的內容和服務。在移動互聯網大潮到來的時間點,確實每個互聯網企業都面臨著遷移的痛苦。這不僅是從PC到移動那麽簡單,而是不同終端用戶的使用習慣都是不一樣的,解決的也是不同用戶場景下的需求。
 
貝瓦的移動產品很早就有提供,在2014年成為了我們的主力增長點。目前來看,增長還是非常喜人的,今年7月份,貝瓦移動內容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PC。預計明年Q2,貝瓦移動互聯網用戶應該會超過PC互聯網。
 
以下是黑問用戶的提問:
 
許超鋒問:我感覺 現在國內的早教都需要改變一下,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來制定早教方案。
 
貝瓦楊威:早教內容,按照年齡來做分類,提供適齡性內容是必要的。貝瓦花了4年的時間研發了國內提一套學齡前兒童的成長指標體系,並將之應用在所有內容和產品的研發上,也是為了做到內容的科學性。這套體系就是根據年齡和領域兩個維度。當然,個性化的早教還需要結合一些新技術來實現,這方面大家都在做探索。
 
國茜薇:你們的產品出來之後,是怎麽去把它推送給這樣一些小孩子的?因為他畢竟受年齡階段的影響,6歲以前,年齡很小,小孩對於事物的選擇性也比較差?
 
貝瓦楊威:學齡前的難點是消費和使用者分離,因此要首先獲得家長認可,才會成為被挑選的內容,然後在兒童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喜歡,這就要拼內容的質量了,我們有更多經驗創作孩子喜歡的內容。之後孩子會把喜歡的反饋,也就是教育上的學習效果反饋給家長,家長知道孩子喜歡,那就會繼續推薦給其他人,以及繼續讓孩子使用。
 
都靈斑馬:楊總好,我想問一下,你們是如何獲得新用戶的,又是通過什麽方式來積累用戶的?
 
貝瓦楊威:新用戶的獲取我們通過各種能夠使用的渠道,並和大平臺建立合作,比如主流的大平臺都能看到貝瓦的內容。而用戶積累則是依靠自身的產品。當一個用戶從其他平臺知道貝瓦之後,就會到貝瓦自有的網站和APP看看,發現有更多的內容是其他地方沒有的,那就會黏在平臺上。
=============================================
點擊鏈接,和創業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619

【黑問訪談】欄目,不定期根據熱門話題邀請1位或幾位創業者在黑問社區進行線上訪談,由黑問君提問,采訪對象線上作答,網友可實時圍觀評論。采訪前後也會在《創業家》各渠道進行推廣及互動。近期已采訪過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Blued創始人耿樂、貸幫網CEO尹飛、電商自媒體龔文祥、綠狗網CEO張馨心等 。



財經評論:iPhone 7買淨機定上台?

1 : GS(14)@2016-09-17 17:29:45

一年一次搶iPhone熱潮又開始了,不知道大家能否成功預訂呢?儘管你喜歡蘋果與否,它的「炒力」真的不可忽視,有人不喜歡用iPhone,但他們也會預訂,甚至上台買機,目的為了短炒一轉,賺錢而已。不過,今次的題目撇除了炒賣這個主題,純粹分析如果自用,究竟買淨機還是上台比較着數呢?從官方數字可見,以最貴的iPhone7 Plus256GB售8,288元,假設你願意用某電訊商的低速不限量3G或4G數據計劃,雖然速度較慢,但價錢相對便宜,以24個月計算,月費總數大約2,000元左右,加上機價8,288港元,即大約11,000元。如果大家純粹想換新手機,不需要最高規格及容量,iPhone732GB則售5,588港元,加上2,000餘元的兩年數據月費,總數大約8,000元。上星期,《蘋果》已報道四大電訊商推出的上台計劃,以6GB plan為例,價錢由499至572元不等(已包括行政費及增值服務)。假設出最貴8,288元的256GB iPhone7 Plus,以中移動香港最抵,6GB plan每月499元,簽約兩年,總開支為14,476元。而香港電訊(6823)旗下的csl.及和電(215)旗下的3香港,兩者月費均為555元,總開支分別為14,820元及14,900元;最貴的是數碼通(315),月費為572元,總支出為15,208元。很明顯,買淨機一定是最抵。沒錯,貴一點,上網速度也較快,對於喜歡在街上看影片、打機的朋友是「冇得揀」,絕不會選擇較低速的上網計劃。但筆者經驗之談,如果純粹是玩玩facebook或者WhatsApp,其實用一些所謂網速較慢的計劃也不大問題,加上在家中或公司可以連上wifi。消費者往往被廣告或宣傳手法所騙,原先400餘元的月費計劃,扣除機價,平均月費變相減至200餘元,感覺「有機拎,月費又平咗」。其實大家不停格價,看看哪個計劃最抵用,心水清的消費者,根本有答案,買淨機、用低速plan才是「至抵用」。這些每年甚至兩年都令人煩惱一次的問題,根本不用想太多,想做個精明的消費者,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隨波逐流,有獨到見解就可以吧。記者:陳家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6/19771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34

老樓周記:買樓定上限免超支

1 : GS(14)@2017-04-29 23:02:04

碰上政府及金管局輪流出口術,第二季樓市欠缺沖喜,加上缺少大手投資客,銀行改搶用家為主,息口可望挑戰新低。H(拆息)加1是第一步,雖然涉及400萬元樓每月慳200元左右,反而樓價不斷創新高,同樣價錢已貴了很多,除非買細啲或是畀貴啲,否則月供可能會超出預算,現時若持續上升的話,便要鎖定樓價上限,恐越買越貴。尤其一些細價樓很受新高價刺激,破頂公屋及居屋價,往往令到小業主心雄,本身單位若果有番咁上下質素,便會開出天價締造下一個高位,咁樣追趕樓價好吃力。老樓便有一個經驗,由於被業主多番反價和封盤,臨門一腳失拖,最終轉向購買新盤,免廢事失事。其實計落條數若然以400萬元二手樓分30年還、六成按揭利率1.9厘計,每月供款8,751元,銀行若再以低息搶客,以拆息加一厘,同樣樓價供款約8,515元,僅節省每期200元而已,但樓價短時間內再飆升20萬元(約5%),首期便要160萬元,月供8,941元,當然樓價越高首期會越多,故此沒有充足首期流動資金,追價的能力便下降。老樓見過不少追價個案前,也於事前要衡量本身的能力,冇咁大個頭不要戴咁大頂帽。銀行對於壓力測試十分注重,正因為個別新盤買家過不了壓力測試被逼撻定,除了正常月供5成收入之外,還有多兩至三成供款測試,因此在旺市下計算更要精準,無謂破財。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8/200039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