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籌網金推房產眾籌 收益背後註意要與風控並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26.shtml
雖然與銀行貸款(6%-7%)和信托(9%-12%)的成本相比,眾籌項目8%-19%的成本不不占優勢。但靈活的形態、對資金結構的優化和傳播附加值讓房地產企業趨之若鶩。而對於眾籌人,特別是8090一代年輕投資人,低起投標準讓他們用閑散的低資金投入即可分享開發紅利。
房地產眾籌網站最早出現在美國,據海外媒體報道,去年美國房地產眾籌募集的資金已經達到了10億美元,估計這一數據在2015年底達到25億美元,增長率將超過100%。可以預見,未來五年,房地產眾籌在國內也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國內現有的房地產眾籌形式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1、 以營銷推廣為主要目的的團購型項目,主要面向的對象並非有投資意願而是有購房意願的客戶。
2、 以噱頭為主要賣點的抽獎型、彩票型項目。眾籌後抽大獎得房子,說到底是一種投機行為,而不是投資。
3、 以投資收益為導向的理財型項目。眾籌人通過平臺為房地產項目註入部分資金,項目所得收益成為投資回報。
目前,房產眾籌入局者中即有巨頭也有創業公司。萬科、遠洋、保利、平安好房等巨頭或選擇牽手平臺或自行推出眾籌項目。在各細分垂直領域,不少創業公司也展現出了深度挖掘和靈活切入的優勢。比如中籌網金,剛剛推出的“中景系列-金地集團”項目,1000萬的總標的在上線不到1小時內被認購完成。之前推出的“世界第三高樓綠地606大廈”,眾籌總額近1億元,是迄今為止最大單個眾籌項目。
在中籌網金創始人兼董事長唐人看來,前兩種房地產眾籌模式並沒有通過打通“互聯網、房地產、金融”三者的關系產生新的價值,還更多只是利用互聯網模式對項目進行了包裝,是“偽眾籌”。因此中籌網金平臺上的產品均為“以為眾籌人獲取投資回報為目標”的理財型項目。他表示,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設計要重點關註風險控制、信息透明和項目管理。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不少房地產眾籌項目,但品質參差不齊,難以評估風險。誰能在穩定收益的同時完善專業風控與信用體系,誰能打通並平衡快速收入和長期發展間的關系,將是很重要的衡量標準。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日本三得利要與青啤拆夥了 中國啤酒市場玩家又少了一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272.html
日本三得利要與青啤拆夥了 中國啤酒市場玩家又少了一個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10-16 17:07:00
未來中國啤酒市場的份額仍會不斷集中,一批沒有進入前五的企業都會陷入苦戰。
中國,占有全球啤酒消費的四分之一,但這個市場的玩家卻在減少,在美國第二大啤酒商被爆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日本飲料巨頭三得利也要收縮在華的啤酒業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0月16日獲悉,三得利控股擬退出與青島啤酒的合資經營,將雙方對半出資公司的股份出售給青島啤酒,涉及100億~20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33億元-10.66億元)。青島啤酒,是國內第二大啤酒商,該公司已於10月16日午間,以“正在籌劃收購資產重大事項”為由停牌。
對於上述傳聞,青島啤酒方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僅表示,“以公告為準。”
短暫的“聯姻”
三得利,在2012年開始選擇與青島啤酒合作,按當時規劃,雙方各出資50%,建立分別負責生產和銷售的合資公司,將位於上海和江蘇的兩家公司旗下總計10家工廠劃歸生產公司,總計4家分公司劃歸銷售公司管理。時任三得利中國業務公司、三得利中國控股公司副社長松本洋還曾表示,“希望將來在其他地區的銷售領域也能展開合作。”
不過,這宗短暫的合作可能就要告終了。
日本10月16日消息稱,三得利擬退出青島啤酒,轉為向青島啤酒收取品牌授權費的模式,讓青島啤酒繼續生產三得利產品。預計交易會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完成,三得利將轉讓合資公司的全部股份。有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
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舉對青島啤酒有利,意味著進一步提高青島啤酒在上海、江蘇的地位。”資料顯示,三得利與青島啤酒的合資公司主營“三得利”和“青島啤酒”兩個品牌,主要在上海和江蘇部分地區進行生產和銷售。年銷售額預估在400億日元左右(結合人民幣21.32億元),2014年銷售8600萬箱(每箱相當於20大瓶),在上海市場握有約30%的份額。暫時未知三得利退出後,對“三得利”啤酒的經營會做何調整。
敗退中國啤酒市場
“對於不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啤酒商來說,退出是理智的選擇,三得利、銀子彈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方剛判斷,三得利退出青島啤酒之後,意味著它的啤酒業務幾乎完全退出中國市場了。消息稱,三得利中斷合作之後,將把經營資源集中於成長領域的洋酒和紅酒上,三得利去年就以16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蒸餾酒企業比姆。
這種遭遇,與不久前在中國折戟的美國第二大啤酒商摩森康勝敗退中國市場相似。
這家日本巨頭,早在1981年即已進入中國市場,是日本廠商中進入中國最早的企業,並以銷售中低價格產品擴大了市場份額。在2000年前後的上海,該公司曾擁有5成市場份額,但近年來,由於遭遇華潤雪花等品牌的低價攻勢打擊,陷入了苦戰。根據英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調查,盡管三得利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位居日本企業之首,但也僅有1.4%,在業內排名第8。
盡管如此,三得利已經是國內銷售得最好的日本啤酒企業了,包括朝日、麒麟在內,日本3家企業在中國啤酒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還不到2%。方剛認為,未來中國啤酒市場的份額仍會不斷集中,一批沒有進入前五的企業都會陷入苦戰。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日本三得利要與青啤拆夥了 中國啤酒市場玩家又少了一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272.html
日本三得利要與青啤拆夥了 中國啤酒市場玩家又少了一個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10-16 17:07:00
未來中國啤酒市場的份額仍會不斷集中,一批沒有進入前五的企業都會陷入苦戰。
中國,占有全球啤酒消費的四分之一,但這個市場的玩家卻在減少,在美國第二大啤酒商被爆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日本飲料巨頭三得利也要收縮在華的啤酒業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0月16日獲悉,三得利控股擬退出與青島啤酒的合資經營,將雙方對半出資公司的股份出售給青島啤酒,涉及100億~20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33億元-10.66億元)。青島啤酒,是國內第二大啤酒商,該公司已於10月16日午間,以“正在籌劃收購資產重大事項”為由停牌。
對於上述傳聞,青島啤酒方面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僅表示,“以公告為準。”
短暫的“聯姻”
三得利,在2012年開始選擇與青島啤酒合作,按當時規劃,雙方各出資50%,建立分別負責生產和銷售的合資公司,將位於上海和江蘇的兩家公司旗下總計10家工廠劃歸生產公司,總計4家分公司劃歸銷售公司管理。時任三得利中國業務公司、三得利中國控股公司副社長松本洋還曾表示,“希望將來在其他地區的銷售領域也能展開合作。”
不過,這宗短暫的合作可能就要告終了。
日本10月16日消息稱,三得利擬退出青島啤酒,轉為向青島啤酒收取品牌授權費的模式,讓青島啤酒繼續生產三得利產品。預計交易會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完成,三得利將轉讓合資公司的全部股份。有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
啤酒行業專家方剛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舉對青島啤酒有利,意味著進一步提高青島啤酒在上海、江蘇的地位。”資料顯示,三得利與青島啤酒的合資公司主營“三得利”和“青島啤酒”兩個品牌,主要在上海和江蘇部分地區進行生產和銷售。年銷售額預估在400億日元左右(結合人民幣21.32億元),2014年銷售8600萬箱(每箱相當於20大瓶),在上海市場握有約30%的份額。暫時未知三得利退出後,對“三得利”啤酒的經營會做何調整。
敗退中國啤酒市場
“對於不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啤酒商來說,退出是理智的選擇,三得利、銀子彈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方剛判斷,三得利退出青島啤酒之後,意味著它的啤酒業務幾乎完全退出中國市場了。消息稱,三得利中斷合作之後,將把經營資源集中於成長領域的洋酒和紅酒上,三得利去年就以16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蒸餾酒企業比姆。
這種遭遇,與不久前在中國折戟的美國第二大啤酒商摩森康勝敗退中國市場相似。
這家日本巨頭,早在1981年即已進入中國市場,是日本廠商中進入中國最早的企業,並以銷售中低價格產品擴大了市場份額。在2000年前後的上海,該公司曾擁有5成市場份額,但近年來,由於遭遇華潤雪花等品牌的低價攻勢打擊,陷入了苦戰。根據英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調查,盡管三得利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位居日本企業之首,但也僅有1.4%,在業內排名第8。
盡管如此,三得利已經是國內銷售得最好的日本啤酒企業了,包括朝日、麒麟在內,日本3家企業在中國啤酒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還不到2%。方剛認為,未來中國啤酒市場的份額仍會不斷集中,一批沒有進入前五的企業都會陷入苦戰。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重磅!世紀佳緣宣布要與百合網合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7/153129.shtml
導讀 : 目前預計合並將最遲於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後,世紀佳緣將成為一家私有公司,公司的ADS將不再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i黑馬訊 12月7日消息,在線婚戀交友平臺世紀佳緣今天宣布,世紀佳緣已於百合網達成合並協議。
其合並方式為:世紀佳緣與LoveWorld Inc.及其全資子公司FutureWorld Inc.達成合並協議與計劃,而後兩者為百合網的間接全資子公司。根據合並協議條款,合並子公司將並入世紀佳緣,世紀佳緣將繼續作為存續公司,同時成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即“合並”)。
根據合並協議,持有世紀佳緣普通股和ADS的股東將獲得的對價與2015年3月3日披露的私有化要約中每普通股3.58美元,或每ADS 5.37美元的報價相比,提高了約40.8%。
目前預計合並將最遲於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後,世紀佳緣將成為一家私有公司,公司的ADS將不再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合並完成後,世紀佳緣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吳琳光先生將擔任存續公司的聯席董事長和聯席首席執行官,百合也將啟動公司更名程序。
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婚戀網站,世紀佳緣正計劃從美國退市,在國內上市。而國內婚戀網站另一玩家百合網最近也動作頻頻,拿到了1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宣布了站內免費溝通,據說也正在準備拆除VIE架構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於是,兩家即將合並的消息也跟著流傳開來。
今年7月,世紀佳緣執行副總裁張亞紅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對外公開表示,針對世紀佳緣和百合網合並的傳聞,那只是一個傳說,至少目前沒有得到這樣的信息。
世紀佳緣和百合網雖然都把目標瞄準了國內上市,但是兩家的合並也不是沒有好處。比如,百合網雖然最近融資成功,但是還處在虧損狀態,而世紀佳緣算是國內婚戀網站在業績上一枝獨秀的了。再比如,世紀佳緣雖然已經上市,但是目前市值只有2億美元,而百合網融資完成後估值已經是15億元。在業務上兩者類似,用戶重合度高,線下業務的擴張也增加了燒錢的壓力,婚戀本來就是小眾市場,與其在融資寒冬里互相競爭,還不如合起來也來個“佳緣”的劃算。
附:此前,i黑馬曾在《除了美團點評閃婚外,這些冤家也可能會“搞基”》文章中提及世紀佳緣和百合網的恩怨情仇。
從相殺走到相愛需要多久?美團和大眾點評的答案是:只需一個長假。仔細回想,其實這也不算是新鮮事了,當年有優酷土豆,今年有滴滴與快的、58同城與趕集、攜程與藝龍。曾是同一個領域里的老大和老二,明明昨天還競爭激烈,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勢,突然就恩恩愛愛、卿卿我我,令大眾跌破眼鏡的同時,不由得感嘆:你們城里人真會玩。
實際上,我們還可以預期更多的結合發生。尤其是在O2O領域,寒冬已至,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的時候,昔日兵戎相見的雙方,停止幹戈、攜手結好,借鑒今年之前的這些事例,也不是沒有可能。下面我們不如來猜一猜,下面的這些領域里的“冤家”們,誰最有可能接過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捧花,成為幸福的下一對兒?
1、世紀佳緣&百合網
剛才提到在新三板碰面的兩家酒類電商,這里也有兩家婚戀網站可能要在A股冤家路窄了。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婚戀網站,世紀佳緣正計劃從美國退市,在國內上市。而國內婚戀網站另一玩家百合網最近也動作頻頻,拿到了1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宣布了站內免費溝通,據說也正在準備拆除VIE架構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於是,兩家即將合並的消息也跟著流傳開來。
今年7月,世紀佳緣執行副總裁張亞紅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對外公開表示,針對世紀佳緣和百合網合並的傳聞,那只是一個傳說,至少目前沒有得到這樣的信息。
世紀佳緣和百合網雖然都把目標瞄準了國內上市,但是兩家的合並也不是沒有好處。比如,百合網雖然最近融資成功,但是還處在虧損狀態,而世紀佳緣算是國內婚戀網站在業績上一枝獨秀的了。再比如,世紀佳緣雖然已經上市,但是目前市值只有2億美元,而百合網融資完成後估值已經是15億元。在業務上兩者類似,用戶重合度高,線下業務的擴張也增加了燒錢的壓力,婚戀本來就是小眾市場,與其在融資寒冬里互相競爭,還不如合起來也來個“佳緣”的劃算。
縱觀這些企業,雖然它們在市場份額上搶占了前茅,但是,互聯網上的競爭展開快速,投入大,燒錢迅速,一番廝殺下來,消耗太大,資本也難免殺到手軟。移動端的競爭破除了地域的限制,為了擴大規模經濟,也促成了移動互聯網領域巨頭們紛紛合並。究竟誰會是下一對聯姻的企業,讓我們拭目以待。
2、攜程&去哪兒
前不久去哪兒發布了國慶當天的入住間夜量,達到了50萬間夜,在機票之後再次吊打攜程,不由得讓人想八一八這對老對頭。從針鋒相對,到今年上半年的合並談判,再到談判告吹兩家開撕,當真是“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的最好詮釋。
現在,國內OTA們都在以虧損博市場,OTA老大攜程更是鐵了心拓展業務邊界,致力於並購和投資相關公司,彌補短板,減少競爭。這兩年攜程用於並購的金額超過10億美元,途牛、同程等公司里都有攜程的股份。今年5月22日,攜程更公布了以4億美金收購藝龍的消息,戰略性收購藝龍37.6%股份。在收購藝龍前後,攜程正在與去哪兒進行收購談判的消息傳出,一時間沸沸揚揚,連合並細節都被曝出,攜程藝龍牽手後,業界更是興奮不已,都在等著見證一個OTA巨無霸的誕生——你看,對手差不多都讓攜程收完了,去哪兒“從了”豈不更好?
但是,最終,關於兩家合並的傳聞,去哪兒給出的答案只有三個字:不願意。去哪兒網CEO莊辰超在內部郵件中稱,去哪兒網於6月1日正式拒絕了攜程的收購要約,將始終以開放的態度進行投資並購與整合。6月3日,被公開打臉的攜程也宣稱,基於去哪兒最近的業績表現和公司行為,攜程不再保留與其繼續探討可能的投資機會的興趣。一場本來可以皆大歡喜的事就這麽收場。8月,去哪兒和攜程互相舉報對方並購有違規行為,繼續開撕。
實際上,行業內這麽期待這兩家緋聞對象合並,不是沒有原因的。盡管兩家從價格戰到壟斷舉報,相殺得不亦樂乎,但是今年的合並談判至少表明雙方也都曾有過相關意願。並且,2013年中秋節它們還合作過,攜程的酒店、機票產品在去哪兒上線,雖然2014年兩家就翻臉亮劍,產品下架,繼續開戰,但是總算也是合作的“前科”。並且攜程收購藝龍後,坐實老大地位,去哪兒的市場份額雖然在提升,但是虧損也仍在擴大,與其虧錢互博,持續燒錢內戰,不如合則兩利,共同邁進國際市場。
而且,雙方合並,應該也是資本的期待。去哪兒的控股方百度對攜程也早有投資期望,高瓴資本也是攜程和去哪兒的共同股東,對此應該也是非常樂見。去哪兒的投資方之一紀源資本,當初就曾參與過主導優酷土豆的合並。雙方談判,它們應該都會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
但是,偏偏遇上的是梁建章和莊辰超,最後這件本可以成為美談的合並談判就這樣告終。
不過,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對手。國內OTA除了這兩家巨頭之外,美團、阿里去啊等平臺也在瞄準這一領域。美團前不久收購了酷訊,現在又和大眾點評合並,將來應會更集中精力布局在線酒店預訂市場;阿里去啊背靠阿里巴巴,實力也不容小覷。要同時提防其他強手的進攻,如果資本繼續推動,難保攜程和去哪兒不會放棄互相爭鬥的現狀。
3、合一集團&愛奇藝
合一集團(原優酷土豆),在中國網絡視頻行業鼎鼎有名,旗下擁有中國原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視頻網站優酷和土豆。2012年8月23日由優酷和土豆網以100%換股方式合並而成。今年8月,優酷土豆集團更名“合一集團”,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百億元現金和資源支持網生內容,打造文化娛樂產業創業平臺。
愛奇藝,原名奇藝,於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線。截止到2015年7月,愛奇藝已成功構建了包含電商、遊戲、電影票等業務在內,連接人與服務的視頻商業生態。
國內視頻行業在發展之初,可謂是百花齊放,但到了2012年,視頻行業進入分水嶺,2012年,優酷和土豆正式聯姻,之後,行業開始集中化。愛奇藝合並PPS,蘇寧入主PPTV,酷6被盛大出售,迅雷看看也被出售。國內逐漸形成了優酷土豆和愛奇藝為首的一線陣容格局。
然而,今年5月,關於優酷土豆和愛奇藝要聯姻的消息突然流傳開來,引發業界熱議。有傳言流出必然不是空穴來風。不過,對於這個消息,龔宇較為激動,在微博明確否認了合並的消息,稱傳言嚴重失實,愛奇藝及股東就此事與優酷沒有任何溝通和談判。而到了7月,合並的傳聞再起,這次,仍然得到了優酷土豆和愛奇藝的否認,但是龔宇沒有再作出回應。
既然雙方都予以否認,那麽傳言從哪里來的?是雙方有意試探行業的反應,還是其他?眾所周知,視頻網站燒錢快、目前有效的盈利模式還比較單一,無論是優酷土豆還是愛奇藝,都還為了盈利的事傷腦筋。雖然愛奇藝和優酷土豆在視頻網站市場份額方面占據前兩名,但是在市值上,優酷土豆被不斷拓展業務線的樂視網全面碾壓,愛奇藝也雖然通過今年的《盜墓筆記》網絡劇在付費點擊方面做出了嘗試,試圖開辟新的贏利點,但是上市仍然無期。
優酷土豆更名“合一”,就是要學習樂視講生態故事,把自己從一個視頻網站向文化娛樂平臺轉型,由此看來,視頻網站的整合風潮,也許還將繼續。而愛奇藝和合一集團走到一起,再來講述一個新的“合一”故事,也不失為一個美妙的結局嘛。
4、1919&酒仙網
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1919)在2014年8月13日正式登陸新三板。黑馬營二期學員、1919酒類直供創始人楊陵江是酒類行業中的一個異類。當傳統企業近兩年銷售紛紛下滑,面對來勢洶洶的移動互聯網浪潮焦慮重重,尋找把銷售搬到線上的方法的時候,1919卻在不斷擴展版圖。
今年7月29日,黑馬營另一學員企業、國內酒類電商另外一家巨頭酒仙網宣布獲得由民享財富及其他多家機構和個人聯合投資的 5 億元人民幣第七輪融資。黑馬會副會長、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繼續拓展B2C領域的市場占有份額,並加速O2O業務“酒快到”和互聯網定制業務的發展。
2015年7月31日,酒仙網披露其《公開轉讓說明書》,表明其正式登陸新三板。隔了整整一年之後,兩大酒類電商“會師”新三板。
對於兩家而言,從根基上最與眾不同的是,酒仙網從線上零售起家,漸次拓展批發和O2O業務。而1919則是從運營連鎖門店起步,逐步提高線上交易額占比。而兩家也不斷在招兵買馬,收購同質類公司和平臺。
酒仙網開始布局O2O之後,去年5月,1919與中酒網結盟,當時業界曾經很有人期待酒仙網和1919也能借勢合作。但時至今日,隨著兩家公司都已在新三板掛牌,關於酒仙網和1919合並的傳聞也銷聲匿跡,但如果兩家真正合並的話,對於國內的酒類電商平臺無疑是一個利好,兩者也可以將線上和線下業務實現互補。同時,有業內人士指出,今年酒類電商銷售額預計將突破300億元,電商間的競爭也更趨白熱化。
i黑馬註:以上內容純屬YY,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腦洞還是要大開的,萬一實現了呢?
【專訪】京東聯姻1號店“蜜月期” 要與沃爾瑪共建供應鏈
就在日前,京東(JD.NASDAQ)和沃爾瑪(WMT.NYSE)達成深度合作——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等主要資產,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1.45億股A類普通股,占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
資本格局既定,業界和消費者最關心就是幾方如何整合?沃爾瑪本身已有中國區電商業務,其未來如何平衡1號店的經營?而京東與1號店之間又如何合作發展?對京東而言,其投資的永輝超市又將如何處理?
7月11日,沃爾瑪亞洲區總裁兼CEO貝思哲(Scott Price)與京東商城CEO沈皓瑜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並表示,未來三方將在線下線上協同合作,包括聯合采購,通過沃爾瑪引入進口商品等。沃爾瑪麾下的山姆會員店將在京東開設旗艦店。
“蜜月期”如何合作?
先來看“聯姻”1號店後,京東與1號店進入“蜜月期”的種種“恩愛”表現,比如在京東的微信公眾號,1號店促銷信息赫然在目,據說京東的公眾號有8000萬粉絲,有不少用戶發微博稱,在京東的包裹和推廣郵件中看到了1號店的宣傳單,上面還寫著“1號店加入京東大家庭”。現在京東已在多個城市隨物流配發1號店的宣傳單,線上線下宣傳的力度都不小。
當然,業界最關心的還是京東與1號店的實質合作,比如後臺的運營,商品的聯合采購等。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此前,在沃爾瑪收購1號店後,也曾雄心勃勃要整合,然而,實體零售與網購的差異、物流和各類成本的高企等導致沃爾瑪並未完全實現與1號店充分的聯合采購,即便是從美國總部引入進口商品,沃爾瑪中國區與1號店也是獨立且不同貨品的。
相對而言,京東與1號店在商品氣質上似乎更搭調。

沃爾瑪亞洲區總裁兼CEO貝思哲(Scott Price)與京東商城CEO沈皓瑜
“1號店在華南的表現不錯,我們的優勢在於3C電子類產品。當然我們雙方的文化理念也很符合。我們在研究具體合作方式,與沃爾瑪的合作包括聯合采購,比如在進口食品的采購,達到規模效益,這幾年我們有很多進口商品業務。還有和沃爾瑪山姆會員店也可以合作——在京東開設旗艦店。當然所有的合作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定期都會開會和推進。”沈皓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沃爾瑪的管理、山姆會員店和1號店等品牌,都是京東很看好的,這是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
值得註意的是,此前京東入股了永輝超市。
“此前入股永輝超市,也是京東希望借此豐富線下資源,尤其是永輝最有優勢的生鮮品類。因為對於電商而言,缺乏的是線下SKU管理經驗和品類,而實體店則需線上導流渠道與物流支持。然而隨著沃爾瑪、1號店與京東的資本合作達成,永輝超市的地位會很尷尬。”資深零售業分析人士陳嶽峰指出。
此次交易後,永輝超市該如何定位?
“我們和永輝是線下O2O合作,我們會有會員店上線,生鮮供應鏈方面的合作,我們並不排他,永輝也是優質零售商。”沈皓瑜表示。
沃爾瑪的“劃算生意”
在於剛的帶領下,1號店也曾經歷輝煌。2008年1號店銷售額為417萬元,第二年翻了11倍,增長到4600萬元。2011年1號店的銷售額達到了27.2億元,成為中國排名前十的電商品牌。
可惜之後因競爭激烈、高成本等種種原因,1號店的經營差強人意。
“沃爾瑪原本的算盤是希望通過收購1號店擴張中國區的電商業務,可惜1號店與沃爾瑪本身的理念不同,而線上線下的差異和定位也難以讓雙方打通後臺,統一采購等,結果雙方一直獨立運作。同時,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的沃爾瑪也騎虎難下,若中途退出則損失更大。因而這次京東接盤1號店,沃爾瑪還可獲得5%京東的股權,對沃爾瑪是非常劃算甚至是‘甩包袱’的生意。”有接近人士透露。
當然,還要看沃爾瑪在未來的合作中如何自處。

“對沃爾瑪而言,與京東的合作對1號店的庫存管理會有益處,我們是互補的關系,大家可以發揮協同效應。我們今天上午還在和京東開會,我們已經在安排一些計劃。我們和京東到家等平臺的合作還沒有具體的可以透露,但我們如果開始操作這類合作則可能首先會從華南地區開始。我們對深度合作很有信心。目前我們認為沃爾瑪持有京東5%股權使非常合理的,至於未來是否會有變化則目前沒有具體計劃可透露。”貝思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貓狗”大戰
頗有意思的是,京東曾經與騰訊也做過相似的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曾以2.15億美元收購京東3.5億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東普通股的15%。同時,騰訊有權利在京東上市時繼續認購5%的股份。作為合作協議的一部分,騰訊將旗下拍拍C2C、QQ網購等附屬關聯公司註冊資本、資產、業務轉移給京東,其中就包括電商平臺易迅。可惜如今,易迅已退出歷史舞臺。
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京東拿下1號店後,可能會對中國O2O帶來新格局。比如京東的線下品類,尤其是生鮮商品的提升、用戶流量和物流管理的集約化等。
“阿里和蘇寧結盟,而京東則通過沃爾瑪與1號店聯姻,‘貓’(阿里標識)和‘狗’(京東標識)的商戰如火如荼。沃爾瑪顯然‘甩包袱’後更加輕松,而京東則可以通過聯合采購以及沃爾瑪的美國進口商品優勢來對抗阿里系。不過京東付出的成本和各方代價也不小,雙方的整合以及對永輝超市的平衡並非簡單可以完成。畢竟企業之間的文化和理念融合以及策略、人員等整合都需要一個過程。”陳嶽峰認為。

曝百度外賣要與美團合並,餓了麽你怎麽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6/158576.shtml
曝百度外賣要與美團合並,餓了麽你怎麽看
i黑馬
一位業內人士向i黑馬透露,此前百度糯米融資的傳聞一直無下文,與美團合並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i黑馬訊 9月6日消息 昨日晚間,百度外賣和百度糯米並入美團的傳聞再度出現。逐鹿網創始人闌夕爆料,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已打包出售給美團,交易已經接近尾聲。
另據和訊科技從某著名投資人獲悉,目前百度糯米、百度外賣與美團之間的交易已經完成80%,“百度外賣以及百度糯米將註入美團,百度控制部分股權,而美團王興團隊將接管其業務,只是消息暫未向外界透露而已。”
i黑馬就此向百度及美團方面求證,不過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複。
一個多月前,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打包出售給美團點評的傳聞就滿天飛。當時,百度糯米還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澄清公告,稱報道嚴重失實,百度糯米將保留對造謠者和傳謠者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向i黑馬透露,此前百度糯米融資的傳聞一直無下文,與美團合並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根據百度的回應,百度的Q2財報數據顯示,由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百度錢包等共同構成百度電商化交易總額(GMV)為180億元,同比增長166%。
而在7月30日,美團點評通過內部郵件宣布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人事任命:設立“餐飲平臺”,任命原外賣配送事業群及餐飲生態平臺總裁王慧文為餐飲平臺總裁。郵件顯示,新設立的“餐飲平臺”將整合原到店餐飲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和餐飲生態平臺,取消原組織層級,將各所屬相關事業部和部門匯入餐飲平臺。同時,將發起成立餐飲生態基金,用多樣化的資本和資源支持餐飲生態鏈上的合作夥伴。
此前,創業家&i黑馬曾就此事咨詢了業內一位知名投資人,對方稱此舉的可能性比較小,“百度除了外賣還有什麽?”不過目前的狀況是,一方面,O2O集體遭遇資本寒冬,不被外界看好,而百度外賣和百度糯米也一直處於尷尬位置,兩個業務在各自領域都沒能坐上老大位置,短時間內沒有獲勝的可能;另一方面,百度自身也深陷各種醜聞,數字營銷業務開始出現下滑趨勢,唱衰論調四起,這或許也在加快百度出售外賣和糯米業務,專心於自己擅長的領域。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題圖來自123RF。]
百度
美團
贊(...)
分享到:
王健林“要與迪士尼競爭”之後內部洗牌:同程旅遊合並重組萬達旅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09/1043531.html
每經記者 夏冰
10月9日早,一條關於“萬達旅業內部宣布將整體並入同程旅遊”的消息沸騰了國慶長假後相對寂寥的旅遊圈。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0月9日下午第一時間從同程處獲得了官方說法,同程網確認了上述合並並聲明表示,“基於對中國休閑旅遊前景的看好,同程旅遊旗下的同程國際旅行社(集團)(以下簡稱“同程國旅”)將合並重組萬達集團旗下的北京萬達旅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旅業”)。
“此次合並重組完成後,同程旅遊預期2017年將產生盈利,2018年營收超過500億元,凈利潤超過20億元。”同程旅遊創始人、CEO吳誌祥透露。
對此,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合並重組完成後,同程國旅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大旅行社。同程的目標是IPO,那麽這次合並可以增強資源端競爭力,在資本市場可描繪的藍圖也更加明朗。
萬達旅業旗下12家旅行社並入同程
“本次並入同程國旅的萬達旅業旗下12家旅行社都是各地線下旅行社的佼佼者,其中列入國家百強社超過6家,在各地都有著較強的市場影響力,管理團隊專註旅行社業多年,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吳誌祥第一時間披露了本次交易合並並入的旅行社數量。
同程旅遊創始人、同程國際旅行社(集團)總裁吳劍則透露,今後,萬達旅業12家旅行社將繼續發揮各自優勢,保持現有名稱,保持獨立發展,與同程國旅在各區域的分、子公司在業務中會有更多協同深入;同時,同程國旅將成立旅行社總部支持中心,積極配合這些旅行社在合並後的業務管理等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針對此次的合並案,同程旅遊計劃在董事會批準後通過現金+股票的形式實現本次交易。交易完成後,同程旅遊市值將超過200億元,現金儲備超過50億元。
與此同時,同程旅遊還宣布其管理層已完成新一輪對公司的10億元增資,繼續保持投票權第一的比例,增資顯示出其管理團隊對於未來前景的經營信心。同程表示,目前,包括萬達、攜程、騰訊在內的所有同程股東,均支持同程旅遊的獨立發展,並支持公司適時進入資本市場。
合並背後的商業邏輯
作為萬達第四次轉型重點發展的產業,萬達旅遊產業的發展目標是5年內到訪遊客2億人次,收入1000億元,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企業。當然,董事長王健林更不避諱地放出話說,“我就是要與迪士尼競爭”,足見旅遊板塊是其支持的主心骨。
萬達旅業成立於2013年10月,隸屬於萬達文化產業集團,近年來,萬達旅業先後在湖北、北京、江西、安徽、深圳、青島、無錫、浙江、南京、湖南、昆明、廈門等12個省市完成了對當地優質旅行社的12起並購,2015年營業收入達到120億元,2016年預期超過160億元。
隨後的2015年7月,萬達文化集團出資35.8億元領投同程旅遊。
2016年6月17日,同程旅遊宣布同程國旅和同程網絡作為兩大板塊獨立運營,其中,同程國旅以休閑度假遊及景區、目的地為核心,同程網絡則以實現規模化盈利的機票、酒店、火車票等標品作為主要業務。吳誌祥表示,通過對公司組織架構的變更,同程旅遊將適時推動這兩大板塊獨立IPO,分別在適當時機進入資本市場。
繼兩大板塊獨立後,此次同程旅遊再次針對休閑旅遊市場做出重大戰略決策,宣布將萬達旅業合並,這或許向市場傳遞出一個信號:“我們要加速IPO進程”。
自從2015年底提出“大數據+人”戰略後,同程國旅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在全國近200個城市進行布局,線下直營體驗店超過300家,員工人數超過1萬人,預計2016年營收將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三倍。
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從萬達來講,此次交易主要是實現旅遊業務的線上整合和線上線下融合,打造一個立體化的大盤子,能夠把自己的旅遊資源比如主題公園等等,和收購的各種旅行社等渠道端和線上流量結合起來。所以,選擇同程為主要運營平臺來整合是一個相對比較高效的選擇。從同程方面來講,它的主要目標是打造一個既有渠道優勢、又有資源優勢的大型旅遊集團,並且沖擊A股,這次合並可以增強資源端競爭力,在資本市場可描繪的藍圖也更加明朗。”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則告訴記者,“在這個事兒之前,萬達就把旗下的旅行社營收導入同程了,所以,這樣的收購也在情理之中。萬達手中的旅行社業務一直難以和主業形成業務協同,那麽將其劃出交由同程管理,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更便於同程上市,從萬達的角度來說,無論同程上市成功與否,萬達都不虧。”
勁旅咨詢CEO魏長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萬達經過過去一兩年對十幾家旗下旅行社的整合工作,未來短期內要想達到更大的整合深度和預期,確實是有難度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和同程的進一步整合是個折中的選擇;對於同程來說,今年以來大舉投入旅行社線下業務,如能將萬達旗下十幾家旅行社,一百多億交易額的盤子納入旗下,對於它快速做大規模是非常有利的。
合並或重構線上旅遊度假格局
對於此次合並,更多旅遊圈內人士關註的是,合並成功後將會重構目前的線上旅遊度假市場格局。
關於重組的預期盈利,吳誌祥也做了大膽預判,“此次合並重組完成後,同程旅遊預期2017年將產生盈利,2018年營收超過500億元,凈利潤超過20億元。”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通過與萬達旅業的合並重組,將進一步加強同程旅遊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優勢。一般而言,線下旅行社擁有當地市場銷售、傳統資源掌控等優勢,在線旅遊服務商則擁有人才、技術、數據等優勢,將線上與線下優勢互補、資源互通,能夠有效提升彼此的成交轉化率和用戶的複購率,打造出符合行業發展的創新型旅行社;但同時,很多人對雙方整合的融合難度表示擔憂。
上述不願具名的分析師稱,萬達旅業這樣一個帶有傳統企業基因的公司,和同程旅遊這樣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雙方在文化體系上存在具體的融合難度。但這樣的並購又或許是萬達走可持續性發展之旅的關鍵一步,不得不走。
在這樣的合並預期中,可以預見的是,萬達+同程打造出的是一個“國內營業額最大的旅遊度假公司”。據此,業內人士預判,下一步,未來的線上旅遊度假企業的格局將會是“同程、攜程、途牛、騰邦”。
想讓市場買單? 制造業要與設計“互推”
如果沒有一款可以保證遠程協同、共享賬戶進行設計修改的軟件,南京領創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領創科技”)在與美國的商業夥伴合作太陽能電池自行車要耗費不少時間成本。
領創科技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的初創公司,生產CIGS(銅銦鎵硒)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的初創企業,他們提供電池以及相應的模塊,合作對象包括不少海外客戶。這也需要他們不斷地根據客戶的要求調整自己的模塊。以太陽能電池自行車為例,兩方的跨洋協同研發基於歐特克的Fusion 360,一個3D CAD與雲計算相結合的軟件,保證團隊在線討論分享,並最終協作完成一個大型設計。
“通過設計軟件,我們不是只關註設計本身,而是關註內容,為客戶提供價值,還有降低溝通成本和生產成本。不同的團隊進行設計上的交流,可以進行多次的叠代,讓產品更好地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領創科技CEO左宇說。
毫無疑問,行業的效率在提升,一個產品從設計到制造以及使用反饋的閉環正在日益緊密地結合,縮短研發周期也成為了其中的關鍵。這是數字化帶給制造業的一個顯著變化。歐特克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李邵建在2016年歐特克中國大師匯上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歐特克在第18屆工博會上展示未來制造的解決方案
制造升級反作用於設計
制造的現實需求對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空客在制造A320時最初想要利用仿生學進行衍生式設計建造比之前輕30%的隔離結構,但是設計的結果比預想更好——用於分隔客艙後部的廚房區域的擋板比此前減少了45%的重量。
通過對設計和制造業的觀察,中國再設計中心主席、傑瑞米里夫金辦公室中國/亞洲主任吳昌華對記者表示:“中國傳統企業已經看到了機遇,比如海爾,充分把數字化技術作為手段。從商業模式上,他們已經不再把自己單純地看成制造和銷售,他們在互聯網時代通過智能家居,去了解消費者的家庭生活,是延伸。還有很多企業已經在發生變化。”
不僅僅是制造業在升級轉型,作為軟件科技企業,歐特克同樣在適應新的變化。
行業之間的界限在日益模糊,這也要求設計軟件集納更多的工具,滿足不同行業制造的要求。比如當下正火熱的虛擬現實,從娛樂行業起家,應用到了汽車、建築領域,同樣地,也體現在了設計軟件上。“我們的優勢在於,原來我們就為建築師、設計師和傳媒行業的人服務,所以現在,我們有獨特的優勢把這三個領域進行整合。”歐特克公司亞太地區高級副總裁魏柏德(Patrick Williams)接受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訪問時說。
最近,歐特克推出了三大行業軟件集,分別適用於建築、基礎設施和施工的建築信息模型(BIM)軟件包——工程建設軟件集,其主要產品包括Revit、AutoCAD和AutoCAD Civil 3D;適用於產品和工廠設計的設計與工程工具軟件包——產品設計軟件集,產品包括Inventor Professional、AutoCAD、Navisworks Manage以及基於雲端的設計工具Fusion 360;適用於視覺特效設計人員和遊戲開發人員的3D動畫工具包——傳媒和娛樂軟件集,包括Maya和3ds Max。
“今天,我們的用戶都希望在獲得高價值服務的同時,還能以簡易、靈活的方式使用。與此同時,歐特克還致力於將設計、制造和使用下一代產品的所有階段連結起來,重新定義產品設計、制造和使用的方式。”李邵建說。
據魏柏德透露,自歐特克提供分時訂購新模式以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增付費用戶增長前三的地區。分時付費意味著通過選擇不同的訂購時長、用戶訪問數量等條件,用戶可以根據自身行業需要訂購相應軟件。這為很多中小企業降低設計費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這也側面證明了設計的重要性在進一步凸顯。“設計在三個方面改變世界。首先,設計會進一步促進並豐富大型合作,現在的合作是跨國界、跨團隊和跨行業的。其次,工程設計能夠經過多次的叠代,直至產生最好的結果。第三,可以形成影響力模型,能夠分析、模擬後來的結果。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都是無法預料的後果,數字化可以讓我們對潛在影響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歐特克公司全球企業影響力總監雷嘉柯(Jake Laye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制造的未來
曾經,人們的設計受到制造能力的限制,而今,設計和制造更像是一種雙向的推拉(push and pull)關系,他們彼此相互作用,而非由哪一方進行主導。
《中國制造2025》中就明確提到了“提高創新設計能力”。在傳統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創新設計示範,全面推廣應用以綠色、智能、協同為特征的先進設計技術。加強設計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攻克信息化設計、過程集成設計、複雜過程和系統設計等共性技術,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設計工具軟件,建設完善創新設計生態系統。
這也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致力於打造生態系統。歐特克2015年啟動了清潔技術合作夥伴項目,為創新者免費提供設計軟件。“實施該項目是為了幫助我們致力於發現顛覆性的解決方案和企業技術,特別是對社會、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生態已經形成,尋找解決方案的包括投資者、政府機構、和各家公司,我們不會用股權來置換,但是我們很願意成為提供下一代產品解決方案的一分子。” 雷嘉柯說。
類似的,還有切入智慧生活的海爾U+生態圈,硬蛋科技也聯合了多家投資機構啟動了“聚投100”項目。這些生態圈為新創立的公司引入投資者,並提供一些制造以及供應鏈的便利,為的就是把初創公司的創意設計更方便快捷地落實成產品,並在使用中驗證這些“新品”是否有機會成為未來產品的主流。在這一過程中,不乏尋找新商業模式的嘗試。
不過,當普通人可以越來越方便地使用這些工具參與制造,這時設計者的價值要如何體現?
“你有了最好的工具,可以設計更好的產品。但是只有細節,缺乏能力從感情、價值觀上打動,也不會做得好。”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院長婁永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強調,好的設計需要充滿情感和想象力。
比如制作動畫片中的動物毛發曾經占據了動畫制作者的大部分精力,而技術讓設計師不再擔心今天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關心如何把產品打造的更好,比如動畫制作者可以更多地聚焦在劇情和設定人物性格塑造。
吳昌華則表示:“新的制造業可以讓個人參與並得到滿足,制造變得更有包容性,但是一旦參與到經濟運轉中,里面的標準就不那麽簡單了。市場會成為非常重要的標準。”
魏柏德坦言,作為軟件科技公司,歐特克可能不會推動某個行業發生變化,只是提供相應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變化需要行業內的公司自己發現。
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處於大規模生產走向大規模定制的年代。制造與設計的關系正在更加緊密。
炒股要與時並進 周顯
1 :
GS(14)@2014-02-26 12:54:4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某位老闆來電問我﹕「隻ABC邊個炒上去?」( 按﹕ABC就是這位老闆擁有的上市公司。)
我說﹕「乜唔係你自己炒上去咩?」
老闆說﹕「才不是,我剛剛才下機,已見到它升了十幾個巴仙。」
我說﹕「但市場上人人都說,是你自己親手炒的。」
老闆說﹕「你去查查,究竟是誰人做的啦。」
內地人從前愛仙股 如今怕怕
我說﹕「你隻毫子股,十年唔升,家陣升十幾個巴仙,有乜好講,有乜好查?家陣股票隨時升十幾廿倍,你睇隻天行國際(0993),垃圾到唔恨,廿幾蚊一股,隻第一食品(1076),單日從五個幾炒上七個幾,如果我去問人關於你隻的事,我怕被人取笑喎。你要想隻股票有人注意,炒番上一兩蚊,先至講啦。」
老闆收線後,我馬上致電一位通天曉,把這件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他,他的回答是﹕「喂,賣出買入全都是他的牌,他說不是他,那又會是誰呢?」
所以說,現在炒股票,已經不能用以前的手法了。例如說,在七、八年前,大陸沒有仙股,大陸人以為仙股廉宜,便飛撲買入,結果全軍覆沒。現在內地人精明多了,見到仙股就怕怕,見到股價是10元、20元,信心就來了,就大買特買了。所以,炒股票的手法,要與時並進,才能賺到錢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西環集中營:林鄭要與時間競賽
1 :
GS(14)@2016-12-24 10:18:22特首梁振英宣佈不連任後,牌面上可能的特首候選人有胡國興、葉劉淑儀、已辭職的曾俊華,仍在考慮中的林鄭月娥與曾鈺成,以及盛傳是「黑馬」的陳德霖及李國章等,但除胡國興及葉劉,沒有人公開表明會參選。有政界中人直言,中央不會在現階段「祝福」某候選人,亦希望特首選舉「表面睇落有競爭」,所以有心人不可能遲於明年1月中表態,其中又以必須辭職才能參選的林鄭「最需要揸緊時間盡快公佈參選」。有政界中人最近與一些內地人談特首選情,最關心的自然是誰是「真命天子」?怎知對方大搖其頭,稱沒有消息,更相信中央不會這麼快「祝福」候選人,「佢相信中央唔會喺某人參選前表態支持或不支持,要選特首嘅人,要諗諗冇中央欽點下係咪仍然選」。
中央或「睇一輪」才決定
該內地人又說,現時中央領導作風,「隨時等所有人出晒嚟,再睇一輪之後,去到2月、3月先做決定」。由於中央不提早欽點下屆特首,亦希望特首選舉有一定競爭,「等領導有得選擇」,所以參選人士不能在最後一刻才表態,必須有足夠時間做選舉工程,以明年2月14日提名期計算,因明年農曆年假由1月28日開始,即農曆年假後特首提名已開始,所以候選人理應最遲在下月中就要宣佈參選,於農曆年假前就開始爭取選委提名。該政界人士又表示,在眾多疑似「黑馬」中,以林鄭最受時間限制,因為她必須辭職才能參選,「如果中央要用一個月先批曾俊華辭職,咁批林鄭辭職時間亦唔會差太多,因為唔想俾人覺得欽點林鄭,所以林鄭1月初冇行動,恐怕佢都唔使選」。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23/1987455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