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61年次印度人 如何當上Google CEO?

2015-08-17  TCW


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八月十日宣布組織再造,Google將成為新成立的母公司「字母」 (Alphabet)旗下子公司 ,執行長也將由原任Google資深副總裁的皮采(Sundar Pichai)接任。皮采能成為Google執行長,不僅是因為他善伺人意,也是市場大勢所趨。

被《彭博》稱為「行動業務市場最有權力的人」的皮采,今年四十三歲,出生在印度南方一個四百萬人口的城市錢奈(Chennai)。皮采父親是電子工程師,家境不富裕。他童年沒汽車和電視,上學時不是擠公車,就是由父親騎摩托車載一家四口出門。

不過皮采幼時就展現記憶力天賦,特別對數字過目不忘,每當他叔叔弄丟某些人的電話號碼,就打電話來問皮采,皮采總是能背出正確號碼。這個天分一直到他長大 也沒丟掉:Google知識部門前副總尤泰斯(Alan Eustace)說,有次他和皮采開會,討論到聲音啟動的搜尋引擎,這部分是尤泰斯的專業,但「皮采卻能說出連我都不知道的統計數字。」

皮采雖在印度的大學念工程,真正感興趣的卻是電子,他在印度的大學老師說,皮采對電子興致勃勃,「沒上課時都在搞那些電子零件。」畢業後皮采拿到獎學金, 可上美國史丹佛大學,但家中經濟拮据,赴美機票錢等費用,要靠父親借錢。皮采為省錢,在美國住寄宿家庭,連標價六十美元的新背包也捨不得買,後來才上網買 一個二手貨。

他是上司力讚的功臣

開發Chrome,佩吉「超滿意」

皮采原本打算在史丹佛大學拿到博士,後來卻中途輟學,進入矽谷的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當工程師,讓家人大驚。不過後來他和家人妥協繼續求學,二○○二年拿到華頓商學院MBA,對家人有了交代。畢業後他短暫進入管理顧問 公司麥肯錫,二○○四年四月一日跳槽Google,而這個時間點後來成為Google內部的愚人節笑話。

皮采在Google超過十年,完成不少著名產品,如Google的Chrome瀏覽器,他就是開發主力。Chrome成功後,皮采被任命為副總裁,後來更 被交付掌管安卓系統(Android)的重責大任,其間表現讓Google兩位創辦人讚不絕口,佩吉稱「對皮采的表現和對公司的熱忱,布林(Google 創辦人之一)和我超滿意的。」

除了功績,皮采還有「人和」,美聯社形容皮采「說話溫和,行動有力」。

他是同事眼中好好先生

同事離職創業,他出手支援

一名Google前員工告訴美國財經科技網站《企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連員工離開Google去開新公司,皮采也不吝提供支援。和皮采共事八年的Google副總裁申谷塔(Caesar Sengupta),對《彭博》表示:「我敢跟你打賭,全公司找不到一個不喜歡皮采的人。」

他是最謙虛的公司紅人

開會坐角落,總最後發言

皮采不只善待同僚,更擅長揣摩主管心意。去年初Google內部一場會議,諸位副總裁與各產品部門高級主管列席。創辦人佩吉走進會議室後,滔滔不絕大談抽象觀念和未來計畫,卻沒人聽得懂他講什麼。

佩吉講完後就自顧自的離開,留下當時在場主管面面相覷,沒人敢搭腔。一分鐘後皮采進入會議室,對眾人發話:「我和佩吉談過了,我想他的意思是這樣??,」 隨後就把佩吉的計畫一一解釋清楚,眾人恍然大悟。在該次會議後,皮采又協調各部門,將佩吉的概念落實成行動計畫。此後皮采「佩吉的翻譯機」之名不脛而走。 連佩吉在自己的部落格都說:「我自己的話,皮采卻能說得比我更清楚。」

皮采雖是主管眼中紅人,他卻不出鋒頭,開會時總是坐在角落,一言不發聽眾人發表高論。等每個人都講完了,皮采才說出自己想法,卻能讓每個人都接受。

不過除了個人特質,皮采能接掌Google執行長,也是市場大勢所趨。在推特及眾多公司都在尋覓新主管時,皮采這位曾負責行動業務的人才,就變得十分搶 手。《衛報》引述金融服務公司BGC分析師吉利斯(Colin Gillis)的話,「(Google)讓皮采當高級主管才留得下他。」

皮采擔任執行長後,Google的風格也將轉變。一位前Google員工對《企業內幕》稱,佩吉對什麼事情都說「No」,皮采卻是什麼事都說「Yes」。 該員工稱皮采的優點是能安撫每個人,讓團隊中不同意見者妥協共事。但未來皮采身居高位後,遲早要做出一些會得罪人的決策,「人和」與「決策」間又將如何取 捨?或許這也將是這位Google新執行長接下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大改組!Google成為集團子公司

新設母公司 Alphabet

Google Fiber:寬頻網路公司

Life Sciences:研發智慧型隱形眼鏡

Google Ventures:創投公司,投資有潛力新創團隊

Calico:醫療健康公司,主攻長壽研究

Google:搜尋引擎龍頭,業務含搜尋引擎、地圖、YouTube、Android、廣告

Google X:新實驗室,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等

Nest:智慧家居公司,主攻智能溫控系統

整理: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58

「印度人CEO」當道的秘密 直擊孫正義接班人、Google執行長的出生地


 

2015-10-12 TCW

擁有十二億人口的印度,不但吸引外資進駐,更產出全球大企業如軟銀、Goolge、微軟的領導人,這股趨勢,跟印度菁英有別他國的特性有關。

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外的古爾岡,是快速開發中的印度新都市之一。這裡以前是一大片荒地,現在則高樓林立,吸引許多跨國企業和新創企業進駐,變成高科技都 市。九月上旬《日經Business》記者前往古爾岡一處全新辦公大樓,拜訪印度發展最快的網購平台Snapdeal執行長,年僅三十二歲的巴爾 (Kunal Bahl)。

印度中產階級人口將在2020年突破八億,智慧型手機綁約數量也已突破一億支,在這些因素推波助瀾下,電子商務市場快速成長。根據印度網際網路暨行動通訊 協會資料,2015年印度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一兆盧比(約合新台幣五千億元),今後也將維持30%的年平均成長率,五年後市場規模可望達新台幣二 兆二千億元。

這裡電商夯,卻沒矽谷風氣這個充滿商機的市場,吸引包括美國亞馬遜(Amazon)在內的全球企業競逐,其中2010年創立的Snapdeal成長氣勢驚人,成為全球注目焦點。去年十月該公司得到軟體銀行集團(SoftBank,以下簡稱軟銀)近新台幣一百九十億元的高額注資,今年又取得中國阿里巴巴、全球最大電子專業代工製造服務(EMS)的台灣鴻海等投資一百六十五億元。

Snapdeal有如日本的樂天購物網,網站內聚集了眾多零售商,宛如一座購物商城。這個平台在僅次於德里、孟買的二級、三級地方都市中極受歡迎,約六成營收來自這些都市。

公司創業不過五年,員工數已超過六千人,超越樂天總公司的規模:原有的辦公室不敷使用,於是將總公司由創業基地德里遷到古爾岡。

因為是印度最夯新創企業,原以為新辦公室會像美國矽谷般的先進設計,結果,新辦公室簡單的用隔板隔開一張張辦公桌,沒有員工在沙發上休息,也沒有可當成白板的牆壁。

對於記者「一點也不像新創企業」的質疑,巴爾如此回答:「與其打造出一間可隨意模仿的辦公室,不如把資源集中在提高競爭力上。這是阿羅拉給我們的重要建議。」

阿羅拉(Nikesh Arora)就是現年四十七歲的軟銀副社長,這位Goolge前首席企業總監,去年九月接受軟銀社長孫正義的邀請,加入經營陣容,現也因一百六十五億日圓的董監酬勞與買進六百億日圓的軟銀股票而成為話題人物,可說是現在全日本最出名的印度人。

阿羅拉是孫正義的參謀,輔佐孫正義擬定軟銀全體經營策略,他最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投資故鄉印度。孫正義說:「十年內投資印度的規模上看一兆日圓。」所以阿羅拉每三、四個月就回印度一趟,發掘新創企業,並提供投資對象建議。

在印度超過一百個都市提供叫車服務「Ola」的ANI科技公司,也是「阿羅拉專案」的投資對象之一。該公司配合信用卡不普及的印度現況,導入獨家貨幣「Ola Money」等,市占率領先美國優步(Uber)。

穩健的成長力道,讓印度網路相關市場成為激戰之地。阿羅拉輔導的新創企業,都是靠著符合印度市場現狀的細緻服務,讓事業規模急速成長。

孫正義點名阿羅拉為主要接班人,是因為他過去的成功實績.過去他發掘的美國雅虎和中國阿里巴巴,都為軟銀帶來了高額資本利得;而最有可能孕育出「阿里巴巴第二」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是有十二億人口的印度市場。

阿羅拉也肩負改變軟銀經營風格的重責大任。集團關係人士表示:今後海外子公司的比率會越來越高,高層領導人是否具有全球管理的視野,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這裡分割管理,全球正需要

精通最新技術與印度市場,還具有卓越的領導力,全球IT領域也和軟銀一樣,陸續出現由印度人擔任企業領導人的案例。

Goolge剛於今年八月宣布改組,成立全新控股公司,年內即將就任其核心企業Goolge的執行長皮采(Sundar Pichai)就來自印度。他出生在印度南部城市清奈的中產家庭,印度理工學院畢業後赴美,於賓州大學取得MBA學位後,進入美國麥肯錫等公司,然後加入Goolge,立下開發瀏覽器Chrome等功勞,終獲指名擔任全球最大網路公司的領導人。

去年起就任美國微軟執行長的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出生於印度海得拉巴市,大學赴美留學後先進入昇陽電腦公司,而後加入微軟。

其他像是美國的奧多比系統公司(Adobe Systems)、百事公司(Pcpsi)、芬蘭的諾基亞(Nokia)等,有越來越多跨國企業領導人是印度人。

這些人都是在印度土生土長,而非印度裔美國人。一般認為他們能克服自己的弱點又有韌性,才能在印度激烈的升學競爭,及跨國企業的升遷競爭中勝出。

倫敦大學商學院前教授、現任印度財閥塔塔集團統籌公司董事會成員庫瑪(Nirmalya

Kumar)分析印度式管理特徵,認為「印度人天生具有按功能分解流程的DNA。」

例如餐廳服務生只負責點餐,送餐與收拾由其他人做。明確切割、分配任務,集合起來組織即可運作。這看在重視一人多功的日本人眼裡,甚至覺得浪費。

然而,印度國內光語言就有二十三種,是多人種、多文化的國家,如果不明確區分職責,無法成事。像現在國際企業裡,多人種共同負責專案不算少見,印度野村總合研究所社長中島久雄說:「這個時代正需要印度式的完全功能分離型管理能力。」

轉變一:高材生不再瘋出國

這股席捲管理高層職位的印度風暴,也蔓延至新創企業。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等知名創投都已入股該公司,據說市值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三百億元)以上。

來自全球頂尖大學和研究所約三千六百人的理工科畢業生,就是美優競爭力來源。他們歷經一年半的研習訓練後,從分析資料的「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變成將資料活用在經營決策上的「決策科學家」(Decision Scientist)。

公司執行長拉加拉姆(Dhiraj Rajaram)說:「現今的經營常無法找到解答,而發現這問題就是我們的強項。」

現在希望擠進這家公司的求職者,不只來自印度,也包含越來越多歐美學生。

長期以來印度優秀人才都外流至歐美,最終長留在海外企業或研究機構,不會回到印度,如Goolge的皮采和軟銀的阿羅拉,不過現在這股風潮已逐漸產生變化。

拉加拉姆說:「與其出國留學,大多數學生寧願留在印度,準備創業。」此外,受惠於智慧型手機普及、網路人口激增,也有很多創業家為了掌握這機會,紛紛從矽谷等地回到印度。

這些人才則會吸引像紅杉資本等創投和大企業前來印度。2010年以後設立的新創企業家數,印度高居全球第四,僅次於美國、英國和以色列;有人甚至預估2020年印度新創企業的家數會是現在的四倍,達一萬一千五百家。

轉變二:購併先進國企業

印度籍執行長陸續進駐全球科技業,另一方面,印度製造業也開始稱霸全球。

有一家印度企業,過去五年內收購了韓國雙龍汽車、法國老牌摩托車廠Peugeot

Motorcycles,在全球越來越有名,它就是年營業額一百六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四百億元),汽車、農業機械、資訊科技服務等在印度國內市占率排名第四的馬恆達(Mahindra)。

今年十月,馬恆達投資三菱重工旗下的三菱農機,將取得33%股權。日本企業投資印度企業的例子很多,但這個例子完全相反。以印度企業為主的改造浪潮開始波及日本。

三菱重工執行董事長谷川守說明邀請馬恆達入股的理由:「想借重他們的獲利能力,一起挑戰無法獨立進軍的亞洲市場。」當初三菱重工也考慮過和其他日企合作,最後選中馬恆達是因為「他們的營業額是我們的七倍,十年來三菱供應產品給該公司,真的覺得他們很厲害。」

數字也能佐證這項決策。馬恆達表示,2014年度該公司的曳引機銷售量約二十四萬台,六年來不但銷量翻倍,產量也已力壓美國裕農鹿牌(John Deere)及日本久保田,登全球第一。除了在印度市占率40%,在美國中小型農機市占率也高居第三,現已是久保田等公司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

馬恆達憑什麼成為全球第一?為了找解答,記者造訪了該公司位於印度中部城市那格浦爾的曳引機工廠。

「這裡有超過三千名員工,一年產能十萬台。」聽著廠方說明,走著走著就遇上搬運鑄件的自動裝置。裝置看來並不起眼,卻能在訪客伸腳到其前方時,立刻感測到異物而停止。

這是工學背景的技術人員設計、自製的安全裝置,沒有多餘設計,因此成本僅約新台幣十七萬元,比市售品便宜65%。這正是他們的強項「儉約精神」:在邏輯思考中回歸本質,在有限的資源中發揮獨創點子和解決方法。

除了馬恆達,不少印度製造業也在全球出頭,例如收購名車品牌捷豹(Jaguar)的塔塔、在東南亞與非洲大肆購併的家電巨頭戈德瑞集團(Codrcj)等。在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經濟改革政策加持下,今後這些印度勢力可望加速發展。(Nikkei Business(c)2015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15

新建公廁形同虛設 印度人露天如廁致每年20萬兒童死亡

一直在為民眾積極修建公共廁所的印度政府,眼睜睜看著建好的公廁形同虛設,印度人繼續露天排泄的“豪邁”習慣,不得不絞盡腦汁想辦法改變。更令人揪心的是,每年都有約20萬印度兒童因為這一劣習引發的疾病而死亡。

最近,印度政府使出的招數是“激將法”,即通過讓印度小孩嘲笑大人們露天如廁的方式來讓人們感到“露天排泄可恥”,從而教導人們多多使用公廁或家里的廁所。

讓孩子嘲笑大人

印度政府新制定的激進標語頗為直接地嘲笑了那些生活富裕卻照舊在外如廁的印度人。另外,當地電視和戶外廣告上投放的內容也赤裸裸地譏諷了印度人的這個劣習:即使印度已是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但在大多數的村鎮,人們仍然在露天隨意大小便!

印度政府的宣傳標語義正嚴辭地提出,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印度正在快速地發展和進步,但“只有使用廁所才是真正的進步”!同時,政府策劃的廣告以孩子為主角,孩子們嘲笑著那些買了嶄新的平板電視、冰箱和摩托車,但卻不使用廁所的男人們。

在一則廣告中,一名孩子向一名大人問到:“叔叔,你系著領帶,穿著鞋子,卻在露天排便,這是怎麽回事?”另一個孩子則說:“你雖然用的是智能手機,卻在鐵軌上上廁所。”

政府:別嫁給隨地大小便的男人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印度政府試圖根除這項陋習。在2006年~2012年間,印度政府向6000座改用廁所的村莊授予了官方獎項,但大多數廁所最後還是悲慘地處於廢棄狀態。

政府還曾公開建議新娘,拒絕那些不使用廁所的新郎,別嫁給隨地大小便的男人。在另一項宣傳活動中,印政府則建議農村男性勸阻家庭中的女性在戶外如廁。在許多村莊,和男性相比,更多女性認為正確使用廁所很重要。

為治理這項老大難問題,政府還不惜調整了對現代的定義,宣稱現代並不意味著在城市的銀行上班,或者擁有摩托車和沙發,而是文明使用廁所。

一半印度人不用廁所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調查顯示,印度共有超過5.9億人缺少廁所,約占全國人口的半數。也就是說,每2個印度人就有1個在戶外排泄。

英國非營利機構水援助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是全球衛生條件最為惡劣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3人露天便溺,為全球最高。

相關調查顯示,印度這項頑固的社會陋習來源於種姓制度,清理人的排泄物是最低種姓人的工作。許多村民認為,在家有廁所並不幹凈,在外如廁反而更清潔,但這恰恰會引起水傳播的疾病,這些疾病是印度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據外媒報道,因這一劣習所引發的疾病死亡的兒童人數每年平均高達20萬人。

根據公開報道,自從印度總理莫迪制定了“清潔印度”的計劃,希望能在2019年前改變印度臟亂臭的難題,政府著手建造了成千上萬座新廁所。在8月的一次演講中,莫迪表示,自他2014年執政以來,印度當局已在全國新建超過2000萬個廁所,從而有效減少了露天排泄的情形。

此前,為解決民眾如廁難問題,印度政府向世界銀行申請貸款用於修建廁所等公共衛生設施。世界銀行去年年底批準了這一申請,將分5年向印度政府提供總額15億美元的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43

想賺印度錢又不想要印度人,英國的算盤怕要落空

脫歐之後的英國,急需尋找合適的雙邊貿易對象。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當地時間11月6~9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對印度開展為期三天的訪問。這是她就任首相以來首次與歐洲以外的國家進行雙邊會晤。在國際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Liam Fox)等官員以及33位英國公司代表組成的商務代表團的陪同下,梅此次訪問的一大重點在於推動英國在“後脫歐時代”與印度的雙邊貿易協定商談。

然而,情況卻不容樂觀。此前印度與歐盟的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無論是印度自身的貿易壁壘,還是歐盟方面的諸多限制,都對雙方的貿易發展形成諸多掣肘。而英國與印度的貿易談判中,面臨的問題只多不少。尤其在英國政府表現出大幅裁減移民的傾向後,英國更難讓印度感受到在雙邊合作方面的誠意。

對於梅而言,本次訪問旨在落實包括120萬英鎊的商業合作、1500萬英鎊的影像診斷中心,以及3.5億英鎊的投資。同時,英印在防務、安全方面的合作也是梅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商談的核心。

英國人的誠意

對梅來說,對印度的訪問非常重要。英國在脫歐之後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政治經濟角色,而對印度的訪問是梅的第一步嘗試。

作為目前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速超過7%,同時其消費市場也日益壯大。英國政府一直強調,脫歐後的英國將會擁抱世界範圍內的廣闊機遇,而要證明這一點,印度無疑是合適的合作對象。

英印兩國關系似乎也一直維護得良好。梅在此次訪問之前就表示,“一個是世界上最老的民主國家,一個是最大的民主國家——英國和印度是天生的夥伴。我相信我們將會共創輝煌。”

然而,悅耳的外交辭令並不能代表實際情況。要達成目的,英國政府任重而道遠。

在歐盟條款限制下,英國在正式脫歐之前不能確定實際貿易協定,但目前“硬脫歐”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英國也需要有所準備。

但這些都是英國的考慮,對印度來說,英國人的誠意還需考量。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印度經濟一直處於封閉狀態中,而現在印度對進口的壁壘依然相對較高。在2007年開啟與歐盟自由貿易談判後,9年過去了,16輪正式協商也並沒有得出實質性的進展。

印度一直拒絕放松在專業服務上的貿易限制,包括會計、保險、銀行業及法律等領域。而這些卻恰恰是英國的強項所在,也成為英國希望印度重點開放的貿易領域。

移民問題

在與歐盟的談判中,印度曾提出其專業人員需要更多的臨時簽證,而最終歐盟拒絕了這一要求。英國政府在這一點上能有更多讓步的可能性極小。實際上,梅所提出的政策只會導致移民數量的大幅減少。梅希望未來幾年將外來移民的數量從2015年的33.6萬縮減至每年10萬人。

有英國中立議員指出,目前政府,尤其是首相,應該在這次訪問中明確國際學生不會被包含在凈移民數量中,因此不會受到移民政策波及。

莫迪昔日的一位智囊在印度媒體上表示,“英國給像印度這樣的國家留下的印象是,‘我們需要你的商業貿易,但我們不想要你的人’。”

而此前梅在擔任內政大臣時,曾經表達過非常消極的移民政策傾向。因此要讓印度方面在這一點放心,梅需要表現出極大的誠意與讓步。

要讓英國在接下來的世界經濟中走穩走好,梅需要在和其他國家合作、聯盟之際調和她在移民政策上的強硬態度;同時她還需要證明這些貿易協定能夠真的有利於英國發展。

在脫歐事務依然深陷泥潭的當下,如果不改變對移民的態度,那些確保英國商業利益的談判估計也就是一紙空談。

(實習生龐瑞琪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99

華人在美國混得不如印度人?20年後就未必了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紐約雖然沒有很濃的節日氣氛,華人的慶祝活動也是一波接著一波。從去年春節開始,紐約的公立學校開始在春節正式放假一天。這是繼舊金山、新澤西洲坦納佛萊後,第三個農歷放假的城市。

在一個多種族國家,各個族群的節日是否是公立節日,學校是否放假是衡量一個族群影響力的準確標桿。新澤西和紐約地區的公立學校近乎任何一個猶太節日都放假,每年最少在五天以上。猶太人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既然是比較少數族裔在美國混得好不好,那華裔肯定要與背景相似的印度裔比一比了。筆者想起最近一篇在網上很火的文章,說的是“在百度陸奇歸國的背後,是印度幫在矽谷的全面崛起。華人,正在失去在矽谷立足和升遷的根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華裔,正在失去在美國高科技領域的位置。”

印度裔比華人在美國混得好這是不爭的事實,不管是在矽谷還是華爾街,他們都比華人更能出人頭地。財富500強里已經不乏印度人的CEO,這確實和他們的團隊精神有關系。眾所周知印度人愛抱團,最愛提拔自己人。一個部門有了印度老板後,幾年過去整個部門差不多都是印度人了。

不過,這里面也有不少客觀原因,而未來20~30年後華裔未必不能在美國社會展露頭角。

首先是語言問題。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印度留學生來美後雖然口音很重,華人一般覺得聽起來困難很大,但對美國人不是問題。在公司混,華人即便英語很好,但是因為母語不是英文,緊要處總是差些。拍馬屁、求提升這種精微細妙的意思就不好表達。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雖然到2013年華裔人口總數已經超過印度人,成為亞裔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但其中60%為旅美華人,1/7是2010年後來美的新移民。這就意味著對於很多華人來說,語言文化可能還是事業進一步提升的障礙。

現在正當壯年的ABC(在美國出生的華人),他們的父母多是以前的老移民、老華僑。那時華人在美國多為勞工階層,聚居在唐人街。人微言輕,以生存為要務,很難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和事業發展機會。而中國第一代留學生的子女在美國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

80年代末、90年代來美的留學生極具競爭力,他們在美國大多完成了碩士或者以上學位,並在美國的大公司任職,處在領導崗位的也不乏其人。他們的子女在重教育的氛圍中長大,和同齡的美國孩子相比往往出類拔萃。

筆者的一個朋友90年代初來美國,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在讀博士時生下女兒。如今她在新澤西的一個大藥廠管理新藥測試的大型項目。三年前她的女兒被幾乎所有的常青藤大學錄取,最後選擇了普林斯頓。如今這位20歲出頭、正值大四的亞裔女孩正在選擇到摩根大通還是谷歌上班,為在華爾街還是矽谷發展舉棋不定。

這樣的ABC在美國不是少數。他們學習優異、深諳美國文化、自信朝氣。如今剛剛步入職場,10年、20年後很有可能會出現各行各業的傑出人物。風物長宜放眼量,華裔在美國的嶄露頭角來日方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38

中國AI的一面鏡子:任重道遠的印度人工智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17/166941.shtml

中國AI的一面鏡子:任重道遠的印度人工智能
腦極體 腦極體

中國AI的一面鏡子:任重道遠的印度人工智能

有同有異的印度,或許是今年中國AI的一面好鏡子。

來源 | 腦極體(ID:unity007)

作者 | 風辭遠

當提到印度人工智能的時候,大家會想到什麽?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測試,不信你可以去問問身邊的朋友。反正我的發現是,大家的回答會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一半人說,很可怕;另一半說,印度有人工智能?

不管怎麽說,印度確實是有AI的。

去年3月,印度巨頭塔塔集團旗下的塔塔咨詢發布了一份報告,核心觀點是一句很有名的話:未來只有兩種公司,有人工智能的和不賺錢的...

不管這句話真還是假,至少從中可以看出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對人工智能的追逐有多麽迫切。

無論中國是否喜歡,印度確實正在憑借移動互聯網和AI技術加快發展速度。世界範圍內來看,這些領域發展最快的國家依舊毫無疑問是中國,但是已經越來越多的歐美調查報告與戰略評估,開始把印度和中國並列,甚至認為未來可能出現中美印AI三強爭霸的局面。

微信圖片_20180117133956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分布圖,印度僅次於美英)

當然了,大多數中國人估計都跟我一樣,聽見中美對比蠻開心的,聽見印度加進來就有點不是滋味了。但是不管怎麽樣,我們在發展AI時還是應該余光看一下這個經常“開掛”的鄰居。

原因很簡單,印度跟中國一樣都是擁有龐大用戶基數和市場規模的國家、移動互聯網構成了近幾年科技產業發展的主流、創業浪潮也在高速發展中。而另一方面,兩個國家間又有很多不同,比如印度基礎設施更差,但IT產業基礎比中國更完備;印度擁有龐大的青年消費者,但互聯網基礎卻比中國落後。

有同有異的印度,或許是今年中國AI的一面好鏡子。那麽今天讓我們來遊覽一下,有著宏大抱負卻又困難重重的印度人工智能。

中國AI的甜蜜和麻煩,差不多印度都有

我曾經問過一位在印度投資科技項目的朋友,哪些科技領域的玩法是中國有而印度沒有的?他想了半天,對我說:該有的都有了,不該有的中國人也試過了…

嗯,真實在…

不過仔細想想確實也是,隨著這幾年印度投創的興起,中國科技領域的資本、項目和產品都開始大量輸入印度。而印度本國也在大力發展雲計算、5G、AI等新興項目。以移動互聯網撬動用戶基數攫取平臺效應的基本玩法,今天在世界發展最好的就是中國和印度以及東南亞幾個地方。

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本國的移動互聯網基礎和龐大人口基數,撬動人工智能的快速場景落地,成為了兩國共同的話題。而投資創業風潮的興旺,也讓AI是風口這個概念,在兩國共同“吹啊出啊”。

微信圖片_20180117134054

埃哲森印度去年做過一個調查,有88%的受訪印度企業認為,會在未來5年之內投資、研發或者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我那位在印度投資的朋友也說,印度創業者現在講PPT的時候,AI是一個必須出現的單詞..

跟中國何其相似?

確實,用戶導向的市場氛圍,讓中印兩國的AI產業基礎結構非常同調。比如中國目前非常流行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植入AI,也在印度通行無誤。

比如說我們十分熟悉的電商,印度電商領域的巨頭Flipkart、ShopClues等等都已經開始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記錄用戶喜好,生成個性化推薦系統,就像淘寶、京東在做的那樣。並且印度電商還會根據本國習慣來進行一些AI服務,比如Flipkart會有一些類似時尚大腦的功能,通過AI進行智能搭配,幫助印度女性挑選布料時預先了解可能獲得的成衣風格。

再比如我們引以為傲的移動支付,在印度也已經十分興旺。阿里重磅投資的PayTM不僅增速喜人,在人工智能方面也開始了布局。比如說跟中國前輩支付寶一樣,PayTM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生成用戶的移動信用,並且基於智能推薦系統向用戶推薦相關產品。而像京東金融等平臺一樣,PayTM也有自己的AI風控和反詐騙技術,運用在信貸、支付安全等幾個領域。

就連我們熟悉的網約車,也已經在中印開啟了近乎同頻的AI滲透。就像滴滴,印度的Ola也開始使用大數據+AI來進行智能拼車計算,規劃並追蹤行駛路線。不同的是,Ola還推出了車載娛樂功能Ola Play,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記住用戶的娛樂習慣,向乘車用戶推薦電影和音樂,甚至還能讓用戶繼續看上次沒看完的電影。

微信圖片_20180117134111

不難看出,在移動互聯網這個更容易接受AI的領域,中印兩國都開始想法設法利用AI快速摘取一部分果實。

有意思的是,有媒體歸納過印度創業者面臨AI時的困境和猶豫,其實仔細想一下和中國創業者遭遇的也差不多。

比如說,不少印度創業者都提出,AI雖然很好,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技術門檻過高,真的實現起來非常困難,在工程化、產品化時充滿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而薄弱的研發能力則反過來限制了創業者的想象力,很多智能產品有著智障的體驗或者只能停在PPT上。

再例如,印度AI創業中也遭遇了嚴重的巨頭通吃現象。中國有BAT,印度現在卻有谷歌、Facebook等跨國公司和國內巨頭的聯手夾擊。優質AI項目會被快速收購,巨頭推出同類產品也會給創業者造成大麻煩。

此外,印度的資本圈似乎也更傾向於投資重用戶、能夠快速變現的項目,很多技術導向型項目拿不到融資。而人才缺失似乎是一切障礙的根源,在印度雖然有大量的IT人才,但AI領域卻僅有4%的人實際擁有相關技術的工作經驗。這主要是因為傳統IT和AI之間存在著鴻溝,並且印度工程師在創造力上普遍被評為偏弱。

總之,大體上看去,印度擁有和中國差不多的AI產業化優勢以及各種各樣的麻煩。當然了,印度的一些中國沒有的特性也十分值得關註。

也許IT外包轉型會成為印度的變量

很多專家認為,印度假如能夠實現人工智能超車,那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落下的傳統IT外包產業,可能是一臺隱藏的發動機。

Infosys、塔塔咨詢、Wipro這三大巨頭代表的IT外包產業,在印度雇傭了數百萬技術人員,並且直到今天都在為跨國銀行、制造業巨頭、跨國科技公司,甚至多國軍方提供者各種各樣的服務。

這些服務的升級和叠代,在今天很大程度都是以AI為驅動力的。印度缺少類似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廣泛布局、多條業務線索的互聯網公司。但是三大IT外包巨頭卻在企業服務領域具有著廣泛布局。

今天AI的特性,也是適用企業服務多過消費者服務。並且從IT外包的產業線切入人工智能,還可能繞過跨國科技巨頭對印度AI市場的搶奪。

這些利好條件下,IT外包巨頭們紛紛開始了行動。比如塔塔咨詢在印度布局了全國首個物聯網體系,並且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技術平臺。Infosys和Wipro也在大量投資和布局全球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並為企業客戶提供人工智能化的IT業務轉型與商業升級服務。

這些坐擁人才、資金和業務線的老牌企業,曾經一度讓印度沖上過科技發展高速路,而在AI到來之際,他們憑借傳統優勢換發生機,似乎可能成為一個變量。

當然了,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社會。AI帶給印度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事。

AI給南亞社會結構帶來的潛在沖擊

經濟學人智庫不久前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提出AI技術可能給社會勞動力結構帶來三種影響:一是幫助現有勞動者提高效率,緩解勞動強度;二是創造新的勞動崗位;三是智能和自動化代替就業機會。

顯然,前兩種是正向的,而第三種是負面的。新技術當然是有得有失,一個社會必須要妥善處理好技術變革時的勞動結構轉型,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但跟絕大多數科技強國不同的是,印度社會極端化的差異結構,導致印度可能面臨一個AI帶來的潛在風險:幫助就業一面的影響有限,可能被替代的勞動崗位卻爆棚。

我們知道,種姓制度、爆炸的人口和南亞特有的地緣環境,導致了印度的中下層人口數量極多。他們缺乏知識和學習能力,很多工作崗位也無法接納他們。很多時候只能通過複雜的社會需求和臃腫的行政效率來獲得微薄收入。

舉個例子,印度政府近幾年推行農業保險。但收獲季節的核保卻成為了一個繁重的工作,為了核實大量農民的耕地狀況,印度政府每年要在收獲季節雇傭數百萬臨時勞動力來維持這項工作。

但AI技術的到來,卻導致這個沒什麽技術難度的工作可以輕易被替代。農民只需要上傳照片,一個AI系統就可以通過機器視覺技術輕松完成整個核保工作。

雖然聽起來是好事,但大量這種代替關系產生後,卻可能造成巨大且嚴重的社會影響。由於印度青壯年人口非常多,社會又提供不了那麽多的穩定就業機會,因此這類臨時性、無門檻的工作承擔了非常多的社會穩定責任。

在AI、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技術持續普及後,更多的基礎性工作將變得意義不大。這對於印度來說可能不完全是好消息。

總的來說,人工智能是印度必爭的戰略要地。IT、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優勢會給他加分,大規模的用戶基數會產生源源不斷的想象,但基礎設施落後和龐大的基層人口又會給AI萌芽套上沈重的發展負擔。

多重矛盾之下,可能很長時間里,看好和看衰印度人工智能的兩極分化觀點還會繼續存在。而印度的AI之路上,中國能夠,或者說必須扮演什麽樣的角色,或許是我們更加應該關註的問題。

人工智能 印度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55

印度人輸了...

1 : GS(14)@2011-09-08 22:30:18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7416[/realblog]
2 : 想猫的人(13903)@2011-09-08 23:01:05

很奇怪,香港为何不惩治官永义之流的人?其所谓财技,极为恶劣.
此等行为已犯摩西十诫之第八诫:不可偷盗
3 : 拔刺者(4132)@2011-09-08 23:09:41

奇怪的是,天行國際這麼火紅,某程度因為梁生,但沒有翻翻他與官生的往績?
4 : 游浪潮(3792)@2011-09-08 23:26:25

拔刺兄,乜文韜同義氣哥有過一腳?有無相關資料參考下?
5 : 拔刺者(4132)@2011-09-09 00:08:55

在本地上市的香港永義國際公司曾在金融風暴中多次“抽水”,
甚至在98年5月提出40股合1股的计划,虽遭股东反对否决,但其败落情景可见一斑,许多小股东受害甚深。甚至在98年5月提出40股合1股的計劃,雖遭股東反對否決,但其敗落情景可見一斑,許多小股東受害甚深。

终于,时来运转,以永义国际老板官永义的话说:“从侏罗纪公园走出来了。”終於,時來運轉,以永義國際老闆官永義的話說:“從侏羅紀公園走出來了。”

今年1月,香港永义宣布以一供一比例供股,这是近3年来第5次供股。今年1月,香港永義宣布以一供一比例供股,這是近3年來第5次供股。 以往多次抽水,小股民叫苦连天,例如98年5月的一次,就被小股东否决。以往多次抽水,小股民叫苦連天,例如98年5月的一次,就被小股東否決。 但今次供股前夕,股价不断被抢高,似乎供股计划很受小股东欢迎。但今次供股前夕,股價不斷被搶高,似乎供股計劃很受小股東歡迎。 官永义说:“有小股东同我讲,千万不可不供股,不供股就发生暴动了!”官永義說:“有小股東同我講,千萬不可不供股,不供股就發生暴動了!”

令股民的反应有如此大改变,全因官永义为永义的附属公司永富找得“好人家”。令股民的反應有如此大改變,全因官永義為永義的附屬公司永富找得“好人家”。 由中国电信的母公司、梅铎新闻集团及BNP百富勤副主席梁伯韬合组的财团,收购永富的控制性股权,使股价由一个月前的毫子股,晋身成为10港元以上的大价股,永义股价也上升达六、由中國電信的母公司、梅鐸新聞集團及BNP百富勤副主席梁伯韜合組的財團,收購永富的控制性股權,使股價由一個月前的毫子股,晉身成為10港元以上的大價股,永義股價也上升達六、
七倍。七倍。 永富、永义的小股东可大松绑。永富、永義的小股東可大鬆綁。

“我好开心,终于对小股东有交代。有股东打电话来给我,说我在经济刚复苏,公司已经有这么好的表现,实在十分难得。”官永义这样说出股价大翻身后的心情。 “我好開心,終於對小股東有交代。有股東打電話來給我,說我在經濟剛複蘇,公司已經有這麼好的表現,實在十分難得。”官永義這樣說出股價大翻身後的心情。

事实上,最令官永义欣慰的,就是当年收购瑞兴(现称永富)备受批评,怎料两年多以后,投资却升值约四倍。事實上,最令官永義欣慰的,就是當年收購瑞興(現稱永富)備受批評,怎料兩年多以後,投資卻升值約四倍。

炒楼导致负债累累   他说:“我承认当年收购瑞兴是够大胆的!”瑞兴是香港有名的老牌百货公司,永义在97年10月,以高于市价17%向古胜祥收购瑞兴71%股权,动用资金约9亿3400港元。 炒樓導致負債累累他說:“我承認當年收購瑞興是夠大膽的!”瑞興是香港有名的老牌百貨公司,永義在97年10月,以高於市價17%向古勝祥收購瑞興71%股權,動用資金約9億3400港元。 官永义收购瑞兴,当年被视为蛇吞象之举,外间指为过于好大喜功。官永義收購瑞興,當年被視為蛇吞象之舉,外間指為過於好大喜功。 其实,当时的官永义热衷于炒楼,他收购瑞兴,主要是觊觎其拥有的贵重物业,希望借此发展零售业务。其實,當時的官永義熱衷於炒樓,他收購瑞興,主要是覬覦其擁有的貴重物業,希望藉此發展零售業務。

奈何当时正值股市及楼市的高峰,官永义蛇吞象的收购,成为多年来的包袱。奈何當時正值股市及樓市的高峰,官永義蛇吞象的收購,成為多年來的包袱。 其后金融风暴发生,他拥有的物业因楼价大跌需要撇帐, 零售业务因经济衰退而需要结束。其後金融風暴發生,他擁有的物業因樓價大跌需要撇帳, 零售業務因經濟衰退而需要結束。 集团负债高企,差点要走上清盘之路。集團負債高企,差點要走上清盤之路。 期间永义所能做的,就是不断供股集资,希望财政得到改善,因而被一些股民视为“抽水大王”,永义股价也如江河日下。期間永義所能做的,就是不斷供股集資,希望財政得到改善,因而被一些股民視為“抽水大王”,永義股價也如江河日下。

“当时我的感觉,就如走进侏罗纪公园,在里面要能飞天、遁地,才可以生存。” “當時我的感覺,就如走進侏羅紀公園,在裡面要能飛天、遁地,才可以生存。”

在最艰难的时间,实在尝尽人情冷暖,不少朋友因此对他敬而远之。在最艱難的時間,實在嘗盡人情冷暖,不少朋友因此對他敬而遠之。 他说:“好在我没有怨天怨地,一直都没有放弃,主动出击,寻找每一个机会。”他說:“好在我沒有怨天怨地,一直都沒有放棄,主動出擊,尋找每一個機會。”

投资永富9亿变40亿   他说,期间幸好得到渣打、汇丰等银行的支持,才能度过难关。 投資永富9億變40億他說,期間幸好得到渣打、匯豐等銀行的支持,才能度過難關。
其实,现时不少壳股都希望泊大码头,官永义怎样寻找机会,觅得这样强劲的股东呢?其實,現時不少殼股都希望泊大碼頭,官永義怎樣尋找機會,覓得這樣強勁的股東呢?

他说:“其实高科技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在未来是必需品。所谓不熟不做。而不熟,又不代表不用做。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合作夥伴。”他說:“其實高科技已是大勢所趨,互聯網在未來是必需品。所謂不熟不做。而不熟,又不代表不用做。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合作夥伴。”

他在近一年多来不断寻找机会,之前已接触过一个买家,但最后告吹。他在近一年多來不斷尋找機會,之前已接觸過一個買家,但最後告吹。 而这次入股的买家,其实有两个早已走在一起,再加上官永义的拉拢,终于成为今天的钢铁阵容。而這次入股的買家,其實有兩個早已走在一起,再加上官永義的拉攏,終於成為今天的鋼鐵陣容。 至于详细撮合经过,他说要经过股东大会通过后,才能披露。至於詳細撮合經過,他說要經過股東大會通過後,才能披露。

他承认这次从侏罗记公园走出来,真有死过翻生的感觉。他承認這次從侏羅記公園走出來,真有死過翻生的感覺。 除了得到股东的支持外,朋友间也叫好。除了得到股東的支持外,朋友間也叫好。 他时常听朋友说:“早就看好你,他時常聽朋友說:“早就看好你,
一定能搞定。一定能搞定。 ”真不知出自真心,还是马后炮。 ”真不知出自真心,還是馬後砲。

当年投资瑞兴成本9亿港元,而现在所持股票的市值已超过40亿港元,而永义经过供股及配售永富股票后,财政问题也完全解决,这次官永义真的翻身了。當年投資瑞興成本9億港元,而現在所持股票的市值已超過40億港元,而永義經過供股及配售永富股票後,財政問題也完全解決,這次官永義真的翻身了。

无论如何,经过这次风浪之后,虽然财政已全面复苏,但官永义坦言经过教训,不再投机。無論如何,經過這次風浪之後,雖然財政已全面復甦,但官永義坦言經過教訓,不再投機。 他坦言警觉性也比之前强,投资会不如以往般勇进,要稳健中不忘进取。他坦言警覺性也比之前強,投資會不如以往般勇進,要穩健中不忘進取。 所以虽然知道高科技可能赚大钱,但永义本身暂时仍会专注成衣出口业务,有较充裕的资金,才会从事软件开发,及环保等业务。所以雖然知道高科技可能賺大錢,但永義本身暫時仍會專注成衣出口業務,有較充裕的資金,才會從事軟件開發,及環保等業務。

他说:“在中国邮电部、传媒大亨梅铎前面,我在永富只是担当一个学习角色。”他也承认,搞科技不是本身专长,所以暂时只会通过永富参与,自己不会巨额投资在这方面。他說:“在中國郵電部、傳媒大亨梅鐸前面,我在永富只是擔當一個學習角色。”他也承認,搞科技不是本身專長,所以暫時只會通過永富參與,自己不會巨額投資在這方面。

他曾经说过,经过楼价大跌一役后,他已不相信点石成金之事,他曾經說過,經過樓價大跌一役後,他已不相信點石成金之事,
以后都不作投机活动。以後都不作投機活動。 但这次永富成功卖壳后,股价即急升几倍,又何尝不是投机呢?但這次永富成功賣殼後,股價即急升幾倍,又何嘗不是投機呢?

尽管咸鱼翻身,对小股东有所交代,但官永义承认,可能只说对了一半。儘管鹹魚翻身,對小股東有所交代,但官永義承認,可能只說對了一半。 因为永富的股价确创了历史新高,但对永义的小股东来说,因為永富的股價確創了歷史新高,但對永義的小股東來說,
却可能“未返到家乡”。卻可能“未返到家鄉”。 因为永义近年多次供股大幅摊薄股权,加上经过股份合并,96年最高价折合现价达20港元以上,比现在的1港元多仍有大幅距离。因為永義近年多次供股大幅攤薄股權,加上經過股份合併,96年最高價折合現價達20港元以上,比現在的1港元多仍有大幅距離。 但他指出,永富劲升,永义所持永富股权已值每股约7港元,现价看来似乎偏低。但他指出,永富勁升,永義所持永富股權已值每股約7港元,現價看來似乎偏低。

“我在公司供股除权前已增持1000多万股,我这次供股也要动数千万元资金,如果公司前景不好,我也不会投下这么多资金。” “我在公司供股除權前已增持1000多萬股,我這次供股也要動數千萬元資金,如果公司前景不好,我也不會投下這麼多資金。”

原载香港《投资理财》周刊
6 : 游浪潮(3792)@2011-09-09 00:16:04

真絕,人家不相信點石成金,但相信賣股票致富﹗
7 : fineram(806)@2011-09-09 00:16:24

我竟然睇晒, 太精彩了.
8 : GS(14)@2011-09-09 07:37:55


“我在公司供股除权前已增持1000多万股,我这次供股也要动数千万元资金,如果公司前景不好,我也不会投下这么多资金。” “我在公司供股除權前已增持1000多萬股,我這次供股也要動數千萬元資金,如果公司前景不好,我也不會投下這麼多資金。”


.......呢句仲絕,一篇精采的報導
9 : 游浪潮(3792)@2011-09-09 08:15:51

8樓提及

“我在公司供股除权前已增持1000多万股,我这次供股也要动数千万元资金,如果公司前景不好,我也不会投下这么多资金。” “我在公司供股除權前已增持1000多萬股,我這次供股也要動數千萬元資金,如果公司前景不好,我也不會投下這麼多資金。”


.......呢句仲絕,一篇精采的報導


這句也很正斗

官永義說:“有小股東同我講,千萬不可不供股,不供股就發生暴動了!”
10 : 拔刺者(4132)@2011-09-09 13:01:05

睇埋呢篇,看完會有心涼感覺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n94409.htm

集團主席官永義被劫650萬


【大紀元6月1日訊】有「傳奇官」稱號的永義國際主席官永義,昨午差遣兩名職員到銀行提取六百五十萬元現金,準備周末攜帶返內地投資,兩職員攜同巨款返回公司途中,在長沙灣青山道被六名持鐵鎚匪徒攔途截劫,兩職員反抗皆臉部受傷,匪徒掠走該筆現金後,逃去無蹤。官永義獲悉這筆私人存款被劫後,趕返公司了解情況,並稱不排除是「內鬼」所為。
官永義昨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該案已交由警方進行調查,現階段不便透露詳情。不過,他強調,被劫的款項屬私人所有,與永義國際完全無關,該筆現金準備今日攜返內地作投資,經今次事件,他會考慮聘請私人保鏢,保護個人安全。

提款準備北上洽商

據悉兩星期前,內地寧夏自治區一個貿易洽談會來港招商,官永義曾參加有關洽談,並與青銅峽鋁廠的代表談得十分投契,官並準備入股該廠,計畫短期內帶同會計師前往當地洽商。劫案發生時,官正與友人在酒家品茗,接獲劫案消息後,立即趕返公司了解。

兩職員遇鐵鎚襲擊

永義國際總部設於長沙灣青山道四八一至四八三號香港紗廠工業大廈第六期七樓。據現場消息透露,昨晨十時許,官永義致電公司附近的長沙灣道豐銀行分行,表示要提取六百五十萬元現金,指定全部要一千元面額大鈔,銀行職員預先準備,稍後會派專人前來提取。

下午一時許,兩名姓曾(三十八歲)及姓林(四十三歲)男職員,奉命前往銀行提取,兩人將該筆巨款放入一個黑色尼龍袋內,徒步數分鐘返回公司,途經光昌街時,六名賊人突然從暗處撲出,不由分說揮拳及揮動鐵鎚襲擊兩人,強搶載有巨款的尼龍袋,得手後四散逃去,兩男職員分別頭部、左臉及耳朵受傷,自行返回公司通知官永義,再致電報警。

疑匪現場遺下眼鏡

大批警員接報到場調查,並帶同兩事主到案發現場附近一帶兜截,惜未發現匪蹤,只檢獲一副疑是匪徒糾纏間留下的眼鏡。警方鑑於劫案涉及款項龐大,加上匪徒熟悉兩被劫職員的行程,不排除是熟人所為,交由深水警區重案組調查。

現場附近油站的職員表示,事發時正忙於為顧客入油,未留意發生劫案,而附近店舖普遍無裝設閉路電視,難以提供有關該案的錄影片段。不過,警方相信有途人目擊事發經過,呼籲提供消息。 (http://www.dajiyuan.com)


6/1/2001 5:22:00 PM
11 : 清風詩人(3217)@2011-09-09 13:12:17

報仇?smiley
12 : 清風詩人(3217)@2011-09-09 13:12:43

好似內地莊家果篇
13 : 龍生(798)@2011-09-09 15:39:33

香港羅賓漢
14 : gackt(10818)@2011-09-09 17:30:50

對付老千就係唔好掂佢地既野
15 : GS(14)@2011-09-10 09:26:34

http://www.zaobao.com/zaobao/stock/pages5/hk010300e.html
就是這篇發生了暴動
16 : GS(14)@2011-09-10 09:26:56

抵偷,條友偷的是股東血汗錢
17 : GS(14)@2011-09-10 09:27:21


好似內地莊家果篇


901那篇?
18 : GS(14)@2011-09-10 09:44:02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4745&start=0
由 無名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12:16 am

一個六成三,一個二成九,咪貨原極度歸邊囉?

由 阿力cool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12:22 am

無名 寫:

做生意就叻, 唔等於玩股票就叻, 要到宜家先發現大部份股東都係永義既人, 仲天真過天真嬌    
印度佬成幅身家可能就此88

由 Kai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12:57 am

bonbon2468 寫:
原來裁縫生意咁好搵!  


早前團購都有買佢的西裝, 較靚的布料要過萬, 仲係未到最高級數.
不過係佢到度身做, 真係好FIT同好正.

我最後埋單唔洗3K, 3折一套

由 oxo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1:28 am

我都同唔少印度佬做過生意, 本地trader又有, 印度當地importer又有, 佢地好"精", 但比以色列人少左誠信. 佢地可以拍哂心口話訂單有幾咁大, 有些未做成生意就暗示要招呼佢去club消遣一下, 我梗係冇咁傻啦. 佢地下的訂單經常遠比當時傾果陣時為少. 永遠話你的價比其他的貴好多, 甚至連垃圾貨都冇可能做得成, 基本上我覺得佢地好識吹, 口不對心, 佢地的說話需要打折扣!

由 imworker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6:00 am

其實系眾多族群中,印度人的想法和習慣是同中國人幾相似的。止不過,今日同胞辣d,不敬天畏神。

由 無盡空間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9:34 am

仲有大單你先小心d, last 個一次佢地實走數..基本上我都唔同印度人做生意

由 古漢雲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9:36 am

找機會做上市公司主席    


佢想做,容乜易,肯坐肯簽命大把公司主席俾佢做  

由 petergabio » 週五 9月 9日, 2011年 10:03 am

呢單野真係好難相信,唔信蛙炸會咁天真,又係天方夜痰
19 : 龍生(798)@2011-09-11 15:15:27

明明是幹最兇險的生意, 卻比天真嬌還天真, 怎麼回事?
20 : 游浪潮(3792)@2011-09-11 15:20:07

對呀,他可是精明的印度人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21

真實的印度:印度人不仇富 富豪更有安全感

1 : GS(14)@2012-11-11 10:46:20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yzjj/20121022/120913437004.shtml
 印度商人階層穩固
  近日,胡潤首發印度富豪榜,信實工業阿巴尼個人資產為人民幣1200億元,比中國大陸首富宗慶後多出一半(見《胡潤首發印度百富榜 能源大王安巴尼居首》)。
  報告顯示印度富豪平均年齡為62歲,比中國富豪要老10歲。其中,38%的印度富豪財富來源為繼承,而在中國則不到2%。印度富豪前三甲都來自家族傳承,首富阿巴尼及其弟弟繼承了父親的信實集團,次富米塔爾的父親之前在印度經營一個鋼鐵廠,而第三富翁IT大王阿齊姆-普萊姆基(AzimPremji)則是接手了父親的生意之後,轉型到IT行業。對於聲明響亮的塔塔集團,雖然其家族個人資產本次沒人上榜,但其掌門人已經傳至第五代。新浪財經做了個統計,印度前100名富豪中,其公司名字與人名直接相關的就高達23家。
  印度白手起家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如IT和製藥業,而傳統行業的商人階層相對穩固。即使是在德里從事中國手機批發的經銷商,其實力往往比中國工廠的老闆還要雄厚。
  長住印度從事手機貿易的張主管說,剛來印度時,每次拜訪客戶,客戶總會介紹說他的爺爺甚至是爺爺的爺爺也做貿易生意的,讓他感到非常驚訝。
  在中國,我們卻更加習慣於聽到商人是「下海」而來,而老闆是「爆發戶」。而這些經商動不動就過三代的印度人,並不像中國那些空手套白狼的貿易商,其腰包往往要比深圳手機工廠的老闆還要鼓得多。正是其實力雄厚,他們甚至掌控著曾經如火如荼的中國手機廠商。
  即使是新進的競爭者,也多以家族方式進行經營。德里一家十人作坊的小家電小企業告訴新浪財經,其三兄弟一人在中國採購零部件,一人負責組裝生產,一人則負責銷售;而批發市場的另一位錫克教商人則為其哥哥看店,其兩位哥哥卻長期駐紮於中國和泰國進行採購。
  印度富豪更有安全感
  繼承父業後把公司發展成全印度第一的阿巴尼是成為全印度最炫富的商人,幾乎全印度都知道首富阿巴尼擁有一幢600位全職工作人員的私人住宅。這幢樓位於南孟買,高27層,價值60億人民幣,有空中游泳池和三個直升飛機場。但對於如此炫富,阿巴尼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評,而豪宅從買地到修建還引發了一系列的腐敗疑案,然而他到目前依然高枕無憂,還受到不少印度人的頂禮膜拜。
  印度流行作家巴哈特(Chetan Bhagat)向印度年青人發出疑問,為什麼這些富二代、富三代,被看作是年青人的偶像呢?巴哈特認為,他們的富裕是建立在窮人從來都不可能擁有的各種裙帶關係上面的,他們實際上搶走了年青人應該在同等水平上競技的機會。
  受到安納等反腐敗活動家的影響,印度的中產階級越來越重視反腐敗,政客因腐敗而下台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但和中國富豪沒有安全感相比,印度富豪生活得更加自在。在政商的裙帶關係中,人們的指責集中在官僚主義的政府部門,而忽略了商人等行賄方。印度總理辛格直到最近才發話說,立法也要針對商人,因為腐敗行賄者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另外,傳統的種姓制度使得印度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關係保持和諧,印度人似乎還沒有仇富這個概念。寄住在一位富人家的中國學生小黃就對印度窮人與富人相安無事感到吃驚,她說印度人家裡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服務人員進進出出,拖地的、洗衣服的、送菜的、做飯的、洗碗的、維護花園的等等,而印度富人一點都也不用擔心這些窮人會偷走家裡的東西。洗衣服者每天都會按時來收走衣服,每個月每人只需要支付200盧比(約24元),還不夠到外面吃一餐麥當勞,而小黃一個月的房租則需要付1萬盧比。
  另一位留學生小吳說,他到自北方邦的印度同學家裡做客時,看到每天晚上家裡的僕人都會給他同學的父親捶背,真是不可思議。而僕人整家就住在大院外的一間小房子裡,屋主提供其一輩子的吃住則可,卻幾乎不用支付什麼工資。
  「這是因為種姓制度(Caste system),窮人覺得他們出身的地位就是要為富人服務,他們不會有平等的權利意識。富人也很尊重他們,即使他們晚上睡在路邊,富人也不能去傷害他們的尊嚴」,印度人阿希什告訴筆者。
  在印度,窮人生活過得辛苦,但卻不悲觀。每次晚上十一點在德里的大馬路走過,筆者都會看到那些三輪車伕睡在大馬路上,甚至還有三兩人坐在路中間分道的綠帶上一邊玩手機,一邊小酌,不亦樂乎?隔天再坐上這些三輪車,有時還能聽到他們特意衝你神氣地哼著印度小調!這麼樂觀的窮人,怎麼會仇富呢?
  現代與傳統的大雜燴
  不過,種姓制度是無法全面解釋印度的,最籠統的解釋是印度依然保持著強烈的傳統社會結構和傳統觀念。以家族和種姓為單位組成的社會結構依然是印度社會的基礎,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印度商人多是家族式和繼承式的,而窮人也能夠窮得自得其樂。
  但是,一切並非一成不變。其實,從印度立國開始,憲法就已經規定人人平等,並且取消了傳統的種姓制度,印度政府部門也按比例預留很大比例的席位給弱勢群體。隨著經濟機會的增加,更多的窮人變成了中產階級,權利意識慢慢崛起。
  「受到一些代表窮人利益的地方政黨影響,如西孟加拉的草根國大黨,窮人也開始覺醒」,阿希什說,多黨競爭的制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受到民主制度和現代經濟的雙重驅動,印度目前正處於一種傳統與現代大雜燴的社會形態。抓住機遇的家族企業突然變成了巨無霸,而越來越多的市場新手以兄弟為單位跑到中國市場進口零部件,還有那些在馬路中間小酌的三輪車伕,在能夠熟悉玩轉手上的山寨手機之後,說不定他們已經意識到要努力攢錢給小孩學習英語。
  印度富豪們目前一點都不用像中國富豪一樣擔心財產的安全,其資產再傳到下一代應該也不成問題。但是,如果印度不能為轉變中的社會提供更多的權利和機會,那些辛辛苦苦跑市場新商人和踩三輪車的窮人,除了對政府大有意見之外,至少也會對富人進行抱怨。
  印度人思拉亞說,如果阿巴爾放棄他的190億美金,那麼這些錢可以建造5900萬個廁所,能夠解決印度農村67%的人沒有廁所可用的問題。要是他更熱衷於教育事業的話,那麼可以送4000萬小孩去上學。
  本文來自於新浪財經原創專欄集《全球新聞眼》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欄目鏈接,歡迎媒體洽談落地合作。意見建議請@全球新聞眼2012 (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09

【專題籽】印度人自認香港仔 此心安處是吾鄉

1 : GS(14)@2017-04-13 00:24:34

Asha(左起)、Ricky、Jeff、PinkyRicky及Jeff夥拍英港混血YouTuber Asha,及旅遊博客Pinky,赴印度拍攝《兩面不是人》節目。



【專題籽:胚芽故事】眼前兩位印度人陳振華(Ricky)及Jeffrey Andrews(Jeff),去到旺角比記者更熟路,廣東話溝通完全沒問題。Ricky:「我不過是曬黑了的香港人。」旁邊的Jeff講廣東話夾雜簡單英語,談起港式地道文化卻滔滔如流,近三年他一直幫助重慶大廈的難民融入香港。他們都說:「若然膚色是造成隔閡的原因,請闔上眼,我們都是香港人。」



同行的Jeff於祖父輩已移港生活,他是在港出生,而這次是他第三次回印度。跟Ricky相比,Jeff膚色明顯黝黑,一問之下,才知道印度人也有分南北兩種。Jeff屬南印度人,母語講泰米爾話,膚色偏深,在印度算是少數族裔,受北印人歧視。「回印度覺得自己是過客。北印人會恥笑我們黑得像非洲人,不想跟我們來往。」以往回印度,父母對他很保護,謝絕街邊食物,入住體面的酒店,沒機會深入了解家鄉。這回拍攝真人騷,Jeff參加了印度婚禮,學當地人逼巴士。旅途中他感受到印度人的熱情,「身貼身的搭巴士,甚至要爬上巴士頂蓋,周圍的人會主動聊天,不似香港搭地鐵時,低頭族只顧按電話。」縱使加深對印度的認識,但反而鞏固了他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到埗第一日已掛住叉鴨飯,不習慣街邊無便利店,我是無法摒棄香港人身份。」
Jeff說:「當印度朋友來香港,我會做嚮導帶他們行廟街。」曾是邊青,加入過黑幫的他,04年因偷竊差點入獄,幸得一位社工為他四出求情,終輕判守行為一年。後在社工鼓勵下,他修讀明愛專上學院的副學士,三年前正式成為香港首批少數族裔註冊社工。現於重慶大廈基督教勵行會工作,服務由非洲、阿拉伯等地來港難民。「他們因戰亂或政治迫害逃到香港,讓他們知道香港歡迎少數族裔,也必須為社會作貢獻。」他認為難民幾經辛苦來港,不想有人被送返落後國度受苦。



Jeff主要工作,是在重慶大廈協助難民融入香港。

Jeff喜歡食雲吞麵、叉鴨飯,完全是香港人口味。

Jeff認同自己香港人身份。

記者:陳海利攝影:梁志永、王國輝編輯:蕭家慧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2/199872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14

【專題籽】港生印度人只識廣東話 回鄉探親變啞巴

1 : GS(14)@2017-04-13 00:24:34

Ricky(右)和Jeff跟印度人汗叠汗逼巴士,是有趣難忘的經歷。



【專題籽:胚芽故事】土生土長的印度人陳振華(Ricky)曾演出電視劇《公公出宮》的別都醫生、《衝鋒車》和《金雞SSS》等多齣港產片,難怪有點眼熟。他一早認清自己剪髮、演戲和唱歌三個志向。做過十年剪髮學徒,升做師傅已八年的他,儲落大班熟客仔。他的港人老婆笑言:「他是師奶殺手!」與Ricky行一趟街市,他讚人足秤,又虛心受教煮飯經,?得檔主開心受落。Ricky性格盞鬼活潑,成就他走到幕前,當有通告他便去拍戲、拍劇,並得喬寶寶介紹認識了老婆,現育有兩歲女兒,家庭美滿。這樣的人生理應無憾,直至2月獲邀前往印度拍攝旅遊節目,他的人生從此發生了變化。



Ricky的父親被台山人領養後移居香港。他自小在港土生土長,童年一時戲言:「我是香港人,別跟我講印度話。」父母見他無心學習,便用廣東話溝通。擁有一身古銅色印度肌膚,卻從未踏足印度國土,他對印度話更一竅不通。持香港特區護照,住屋邨,感受過街坊街里的人情味,吃飯用筷子,假日最愛與家人飲茶,生活習慣與一般港人無異。當他首度遠征印度,原以為身體語言可戰勝語言障礙,到達印度才驚覺:「後悔無學印度話。」



他們結伴參觀印度名勝泰姬陵。

他們造訪印度民居,跟大家盤坐用膳,碟盤都放在地上。

Ricky印度之旅渴望為當地人義務剪頭髮。


Ricky十足香港人,假日最愛跟家人飲茶。


千里尋根 有口難言的心酸

Ricky入鄉隨俗,用膳時用手抓飯,不吃辣也試食咖喱。「吃得滋味時吮手指,別人告知這動作是無禮。」重遇約50個親戚,認識族譜,逐漸萌生對印度的歸屬感,發現一直誤把香港當鄉下,真正老家始終是印度。最深刻一次與印度伯伯交談,因他不諳印度話,便用英文回應,伯伯隨即表示不會英語,令Ricky難得的尋根之旅,竟因言語不通而受阻隔,他痛恨沒學印度話,發誓不讓愛女重蹈覆轍。回港後,要求母親教女兒印度話。現時Ricky跟囡囡講廣東話,嫲嫲和媽媽分別傳授印度話和英文作第二語言。


主演真人騷 試印度神油

ViuTV真人騷《兩面不是人》請來Ricky及同鄉Jeffrey Andrews(Jeff),以印度和香港兩邊做人難作噱頭。預告片中,他們尋找隱世印度神油。佻皮的Ricky假裝倒幾滴水在手指,屈曲的手指當堂伸直,印度人被逗得笑騎騎,掏出鎮店之寶「傳說中的神油」。Jeff全程表情靦腆,被Ricky強迫當場試用,甚具喜劇效果。鏡頭一轉,參觀泰姬陵,Ricky試圖混入印度人專用通道,結果被揭發為「假印度人」;Jeff因持印度護照,立即劃清界線,順利通關。
Jeff對印度的印象是環境骯髒、食東西會肚痛、被騙財,以為做足準備,絕不中招,誰不知,他們天真無知,招惹當地人下手。報名參觀博物館,卻被帶到手信舖,被迫消費。Jeff又目睹當地小孩被培訓成乞丐,向遊客討錢,任職社福界的他說:「憑我的力量,能救得幾多個?」拍攝完結,他返回重慶大廈,繼續埋首處理難民案件。



《兩面不是人》
ViuTV99台播放時間:即日至6月27日 逢星期二10:30pm



記者:陳海利攝影:梁志永、王國輝編輯:蕭家慧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12/199872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