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 | 市值 |
1 | 10000 |
1.18 | 11800 |
1.392 | 13920 |
1.643 | 16430 |
1.939 | 19390 |
2.288 | 22880 |
2.67 | 26700 |
3.185 | 31850 |
3.759 | 37590 |
4.435 | 44350 |
5.234 | 52340 |
6.176 | 61760 |
7.288 | 72880 |
8.599 | 85990 |
10.147 | 101470 |
11.974 | 119740 |
14.129 | 141290 |
16.672 | 166720 |
19.673 | 196730 |
23.214 | 232140 |
27.393 | 273930 |
32.324 | 323240 |
38.142 | 381420 |
45.008 | 450080 |
53.109 | 531090 |
62.669 | 626690 |
73.949 | 739490 |
87.26 | 872600 |
102.97 | 1029670 |
121.5 | 1215010 30年後,最初投入的1萬蚊變成121萬;40年750萬,50年3927萬,巴郡60年代創立,至今四十幾年,最初投入的1萬蚊增加了萬幾倍,最主要的原因是巴菲特找到不斷快速成長的企業,因此我們只要找到更好的股票然後揸到死,就可以超越巴菲特 當然巴菲特用了槓桿,當他收購蓋可的時候,就應該要發現佢作出了偉大的戰略決定,如果我們可以有幸前瞻性地察覺到某一公司進行一個偉大的戰略行動時 就立即進行投資,一旦成功了,世界第一指日可待;不過就算巴菲特只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成績也不會差,不過他一定發現一個問題--又平又靚的企業太少了 我們現在有幸經歷到熊市,平貨通街都係,連東方報都10厘息,而且有幸見到進行大戰略的公司,但是能夠長期保持高速成長的公司還是太少了,由於物以罕為貴,公認的好公司至今都未能去到食大茶飯的價錢,因此即使巴菲特都要等,寂寞到夜深 靠一流企業食大茶飯未免太多限制了,那麼有冇方法用二流企業食大茶飯呢,或者說在前者未到時機時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 我們知道,選股是最重要的問題,一切投資活動都寄託在股票本身的表現上,事前一定要嚴謹地進行識別,選到好股,之後就一切簡單了,即是說,選股是一種戰略行為,是為了令自己在投資上處於有利的地位;那麼如果一開始選擇處於劣勢的股票,有沒有戰術可以扭轉乾坤呢?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
下跌股票的比上升股票的好 味皇Fr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
股票回購 味皇From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62 股票回購可以增加每股收益,有時仲可以在公司經營不善時提供較高的收益率的資金利用方法 回購的原理係咁的,例如公司甲有10000股,每股派息5蚊,股價60蚊 公司甲回購2000股,如果佢唔增加派息,咁佢股息支出係40000蚊,而未回購時係50000蚊 投入資金120000蚊,為公司慳返10000蚊,即係等於收益率8.3%,由於派息係稅後盈利,慳返的可以100%落袋 如果公司第二年增加派息至6蚊,慳返12000蚊,即係第二年的回報率增至10% 以今次嘉華建材為例,佢回購股票的投入資金有超過8%的稅後收益率,甚至已經超過好多工業股零售股的主業的毛利率 股票回購係相當有用的戰術行為,不過我認為用自有資金去進行回購係戰略上犯上錯誤,因為如果用同樣資金用於收購別人就可以提供收益同時消除對手,而 收購自己僅提供收益,卻消耗了公司資金,而公司本體並無任何的改進,在不進則退的世界裡,不打擊對手有可能對自己將來產生不良後果 不過不代表我反對股票回購這種行為,不過要乎合一些條件: 1.公司冇更好的高收益投資目標 2.放任競爭對手不構成任何不利影響 3.用借貸回購 例如我的愛股味丹的稅後純利率5.3%,而佢現在回購的收益率超過8.5%,如果佢肯係香港用6%利率借貸回購,就可以白白套取2.5%的稅後利 潤,而又唔影響公司的競爭力,那8.5%利潤全用於還貸款的本息,貸款就會自然減少直至消失,由於公司一分錢都冇出過,貸款清償後公司的現金就無端端每年 多左節出黎啦 如果味丹用自有資金回購,雖然佢立即就得到8.5%的年收益率,但當年公司就流出了投資資金的91.5%,如果佢不能更有效率的經營擴張,就可能會被對手味之素越拋越遠 至於嘉華9成9係用借貸回購,我覺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
中環在線:內地股票行靜雞雞減薪 李華華2008-09-24 AppleDaily噚 日新浪財經報道,喺熊市下,內地中小股票行開始過冬,一係減薪,一係cut年中獎金,最慘仲係公司先斬後奏,打工仔收咗份糧先知,真係嚇你一跳。呢位咁慘 嘅仁兄嚟自國泰君安,佢話見份糧少咗截,仲以為係會計部出錯,點知一個禮拜後就收到公司後發嘅減薪通知。報道仲發現,廣發證券嘅員工8月份糧平均少咗三 成,海通證券平均少兩成,減幅最多要數中原證券,8月份糧比上年同期少咗半。 齊魯證券6月開始已減咗3000蚊獎金。唔減薪嘅股票行,就喺年中獎金度落 手,招商證券嘅年中獎金比上年少三分一,申銀萬國同安信仲直情cut咗年中獎金o忝。不過,依然有股票行加人工兼派獎金,講緊嘅銀河證券,佢係唯一一家加 薪兼增發獎金嘅當地券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
雷曼產品外滙股票輸唔少 田少:有錢佬個個炒燶2008-10-31 AppleDaily【本 報訊】金融海嘯殺埋身,小市民固然遭殃,一眾有錢大戶傷得更深,當中不少更遭沒頂。自由黨前主席、身家至少50億元的田北俊坦言投資損手,除了「幾十萬美 元」雷曼投資產品變成廢紙外,最入肉的是炒燶accumulator(累計認購期權);但強調他的有錢朋友「個個都有買」,在友儕間,他已經是「輸得比較 少嗰個」。 田北俊昨日以旅遊發展局主席身份宴請傳媒,談及金融海嘯來勢洶洶,對旅遊業固然打擊甚大,他本人也難逃損手。他說自己並非雷曼苦主,因入市是當作投資,不算遭人誤導;至於accumulator,外滙與股票的都有買,結果當然慘不忍睹。 「根 本個個都有買,唔買嗰個一定有問題,即係唔識投資,淨係識將啲錢放晒做定期。舊年7月買(accumulator)時好吸引,係咁升,的確賺好多,但冇為 意只係得止升位冇止跌位,到o依家就梗係輸啦。」他沒有透露虧蝕總數,只表示不計accumulator,單是雷曼的投資產品已「幾十萬美金變咗零」,說 時語調顯得隱隱作痛。 同樣因炒燶股滙有切膚之痛的城中富豪大不乏人,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早前透露其私人投資基金,由2,000億元大縮水至 1,500億元;榮智健旗下中信泰富炒外滙accumulator輸約155億元,李國寶的東亞銀行勁蝕35億元,「澳門李嘉誠」柯為湘的九龍建業,計數 後要蝕37億元,公司市值蒸發九成。 太太負責「自己買會輸得更慘」 田北俊形象一向精明,擅長計算,今次也難逃一劫。他說其實 從政已令他「輸少好多」,比較幸運,「因為我做緊立法會議員嗰陣,冇乜時間理財,全部由我太太負責買……如果我自己嚟,可能買得仲狼,會輸得更慘。」朋友 個個損手,問他誰輸得最「慘烈」,他說:「總之個個都有買,個個都輸。」立法會正討論是否運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調查雷曼迷債事件,田北俊指銀 行界甚為憂心,因一旦成事,便需向議會交出內部文件,尤其是跨國銀行,絕不想披露內部機密。雖則如此,但他認為政黨必須挺身而出為小市民發聲,所以「自由 黨一定支持(立法會)調查」。現時只是普通黨員的他隨即補充說:「係Miriam(黨主席劉健儀)話畀我聽嘅。」 未被嚇窒轉玩「低風險」產品 俗 語說:有賭未為輸。田北俊明顯未被嚇窒,認為只要挑選較穩陣的投資產品,也可在逆市賺錢,近期投資新寵是convertible bond(可換股債券),多數由大藍籌公司發行,他認為風險很低,除非有關公司破產執笠,否則不會變成廢紙。這種產品由投資銀行向富豪推銷,一般散戶無緣 沾手。田北俊出身紡織世家,多年前接掌家族生意後轉型投資地產,是本港中型發展商,名下萬泰製衣是投資旗艦,鍾情發展豪宅物業,包括南區 Manhattan Tower、The Manhattan,現時最大投資是九龍灣常怡道甲級商廈,去年以9.6億元投得屯門地皮興建洋房及分層住宅。田亦愛駕名車,四輛名車總值約800萬元。 可換股債券成富豪新寵 【本報訊】投資accumulator令城中富豪財富大蒸發,輸掉數十億,甚至過百億元,但身家大縮水並未嚇倒他們。近期富豪圈再玩一場富貴險中求的遊戲,新寵是可換股債券(convertible bond, CB)。 田北俊正是一例,雖然投資損手,但他明顯未被嚇窒,近日「愛上」的CB,是向投資銀行買入由上市公司發行的可換股債券。他說,有短至2010年便到期,也有長至2014年。 其 實,CB是上市公司經常採用的一種集資工具,上市公司向投資者發售CB,即可集資,投資者持有這些CB,一般均獲定期派息,部份則無派息,但發行價與面值 有折扣。CB到期時,投資者可售回予上市公司,或以之前協議的換股價,換取上市公司的股票。通常若股價遠高於換股價,投資者會換股,然後出售套現。投資者 面對的風險只是上市公司清盤,未能購回CB。 「CB真係好吸引」 田北俊說:「市面上好似得三、四隻convertible bond,嘉里、置地、新世界發展都有。因為啲i-bank(投資銀行)等錢使,所以原本值100萬元嘅貨,你畀70萬元就買到,長期啲嘅譬如2014年 到期嘅,可能50萬元已經買到,期間冇息收,但只要到期時,間公司冇執笠仲喺度,就可以攞足100萬。」他認為CB風險很低,「你信唔信嗰啲公司會執 笠?」另一名買入新世界發展、麗豐及路勁CB的富豪對本報說:「中環有邊個富豪唔使輸錢?問題係多抑或少,啲投資銀行要留住我哋,梗係要介紹番啲好投資 啦。」他續說:「今次玩嘅CB真係好吸引,七折或者用更低價,就可以買到藍籌股嘅CB,藍籌股又唔會執笠,兩年後收十幾厘息(以折讓價買入,面值售回給上 市公司等於收息),好過投資accumulator,真係可以殺死人。」該富豪透露,由於早前不少對冲基金無法在市場上借錢,盡售手上股票後仍「缺水」, 最終被逼以「斬頭」價(三至五折)出售手上CB,「摩根士丹利、美林、德意志等歐美投行購入大量CB,再向富豪狂se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
股票行的叔嬸們 李純恩2008-11-05 AppleDaily金 融海嘯之後,每天的電視新聞都有股市消息,新聞台記者走上股票行,訪問坐在電腦前的大叔大嬸,問他們當天感受,拍他們興奮或者沮喪的表情。久而久之,這些 大叔大嬸都熟口熟面起來。本來以為這幾張熟面孔是天天在股票行打躉的小股民,這天看了「有線電視」的一條花邊新聞,才知道隔三差五就見到的這幾位大叔大 嬸,原來都是股票行裏的資深股票經紀,入行十幾二十年,衣着隨意,不像財經台那些財經分析員般身光頸靚西裝筆挺,令人見之,就以為都是些天天上股票行賺餐 茶錢的小股民了。做股票經紀很累,神經繃得緊,對着電腦上跳上跳下的數字,一點不敢鬆懈,客戶的電話又此起彼落打到枱頭,稍有差池要被人埋怨,自己也心中 忐忑。 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了,兩個鐘頭交易做下來,難免疲態盡露,垂着頭打個瞌睡,被報紙拍下照片登出來,旁邊配一條直綫往下的箭嘴,大標題就成了「股民泣 血」。那位扮演「股民泣血」的阿叔很無辜,他是真的累,累得昏昏沉沉,被記者拍下來就成了一個「輸光身家」的小股民。還好電視台做花邊新聞,點出真正的身 份,還他一個清白。這就是花邊新聞好看的地方。當頭條新聞死氣沉沉的時候,花邊新聞總是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驚嘆一聲也好,大笑一聲也好,像日本菜裏的 wasabi,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頹氣頓掃。那幾位股票行的大叔大嬸下次再亮相開口,你就會知道那是真正的「專業意見」,他們的實戰經驗,比那些分析員豐 富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8
勿與股票談戀愛 左丁山2008-11-10 AppleDaily老 曹久經戰陣,乜嘢未見過,佢成日講畀我哋讀者聽,投資要理性,不要感性,勿與股票談戀愛。但佢嘅好心、苦心,始終未能說服投資者,散戶感性始終蓋過理性, 買入一隻股票,跌咗之後,成日話想溝淡(聽電台股市直擊節目就知道晒),點知在如今市況下,愈溝愈淡,之後就決定與股票談戀愛,不知道或者懶理樹林之大, 樹林內鮮花靚草之多,簡直目不暇給,何苦攬住一棵老樹終老? 散戶如此,見怪不怪,但著名大教授對股票談戀愛,感性至上,就令人驚奇。 前些時在公開場合講雷 曼迷你債,呼籲投資者要理性面對嘅大教授曾淵滄曾被感性散戶喝罵,當時左丁山同情佢,認為曾教授精於以數學為主嘅運籌學,講理性好合乎佢嘅形象身份。但十 一月六日,曾教授在《蘋果》講,佢有兩批八號仔電盈股票,成本價分別係一蚊與十二蚊(五合一之後折算應該係五蚊與六十蚊),電盈股價大跌後,佢自己「死守 不放」,不肯沽出止蝕,今勻又寧可將股票變牆紙,都不會接受私有化建議,即每股攞番四個二,取回揸沙。當然我哋無從估計曾教授嘅電盈每股成本價,唔知佢若 然接受私有化建議下,真正損失有幾多,但曾教授誓死不屈,就證明一旦捲入事件,容易當局者迷,感性與理性難分,分分鐘感性蓋過理性,雖賢者難免。又或者以 曾教授嘅精明思維,長揸電盈,最終會有可觀回報都唔定,不過唔知時間長成點。 花旗集團出報告,話電盈私有化價格(四元二角)有吸引力,里昂證券就話四元二 角都唔錯。建議投資者接受私有化或者將股票趁升勢(sell into strength)賣掉。證券分析師最講數字理性,里昂話賣掉電盈將啲錢買入其他,效果會更好,即係暗示電盈股價將來升幅(即使有嘅話)會跑輸大市。左丁 山從來冇電盈股票,對呢隻股票冇感性,只講理性,幾位以高價買入電盈嘅朋友問點睇,左丁山叫佢哋睇吓花旗里昂嘅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