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以史為鑑系列(一)—— 維達國際 小魔心

http://xueqiu.com/2624890751/23739397
維達國際於2007年7月在香港上市,之後一度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在08年見底,從此走上了慢牛的道路。本篇的目的主要是還原維達國際從07年上市後發展的歷程,以史為鑑,留作後期作投資參考。
2007年7月10日,維達國際成功在港交所登陸,開盤價是4.6元,曾經一路快速上升到7元,之後掉頭向下。如果我們回過頭去看的話,會覺得對當時的估值很驚訝。
維達國際07年中季報顯示,主營收入為848512(千港幣),淨利潤為41076(千港幣),毛利率21.9%。分別較同期上升了36.4%,下降了4.1%,下降了3.3%。每股盈利是6.4(港仙)=0.064港幣。
查看原圖
07年年報顯示,主營收入為17777(百萬港幣),淨利潤為78.4(百萬港幣),毛利率20.6%。主營收入上升了30.9%,淨利潤下降了26.6%,毛利率下降了4.5%。每股盈利是10.3(港仙)=0.103港幣。
查看原圖現在回想當時,PE高達了50至70倍。

但維達真正的擴張之路也由此拉開了序幕。公司在07年擴大了7萬噸的產能,至24萬噸。
查看原圖除此之外,公司開始打算進入浙江地區,08年預期新增4萬噸的產能。鞏固廣東地區,新增4萬噸產能。
查看原圖預期在08年年底前形成廣東、湖北、四川、北京、浙江五大生產基地。
查看原圖2008年,雖然維達的股價一直處於下跌的過程之中,但公司的轉折點也逐漸浮現出來。

08年中季報顯示,主營收入11848(百萬港幣),淨利潤為61.7(百萬港幣),毛利率18.7%。主營收入上升了50.4%,淨利潤上升了39.6%,毛利率下降了3.2%。每股盈利是6.8(港仙)=0.068港幣。雖然毛利率是繼續下降了3.2%,但銷售費用率也從10.37%下降至6.88%。
查看原圖自08年下半年開始,伴隨著維達的毛利率開始回升,業績開始大幅度上升。
08年年報顯示,主營收入24240(百萬港幣),淨利潤為165.9(百萬港幣),毛利率21.2%。主營收入上升了36.4%,淨利潤上升了111.7%,毛利率上升了0.6%。每股盈利是18.4(港仙)=0.184港幣。
查看原圖在08年,公司產能擴大至30萬噸,主要是新增了廣東2萬噸,浙江4萬噸。浙江4萬噸將直接輻射四省一市(安徽、浙江、江蘇、江西、上海)。公司這步走得非常成功。
查看原圖股價也終於在08年見底。現在回過頭看,當初1.4港幣的時候,對應的動態PE僅僅只有8倍而已。

09年是維達業績快速增長的第2年。這一年帶動業績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大幅度上升。
09年中季報顯示,主營收入13460(百萬港幣),淨利潤為180.1(百萬港幣),毛利率31.8%。主營收入上升了13.6%,淨利潤上升了191.7%,毛利率大幅度上升了13%。每股盈利是19.9(港仙)=0.199港幣。
查看原圖09年年報顯示,主營收入27761(百萬港幣),淨利潤為399.7(百萬港幣),毛利率34.2%。主營收入上升了14.5%,淨利潤上升了139.8%,毛利率大幅度上升了13%。每股盈利是44(港仙)=0.44港幣。
查看原圖09年就產能而言,只是從原來的30萬噸擴大到了32萬噸,主要是廣東2萬噸產能的投放。公司在年報中首次提出了「米」字戰略。在湖北原有5萬噸產能的基礎上,再新增5萬噸產能,輻射華中地區。同時,為開拓東北市場,公司打算在遼寧投產5萬噸生產線。

隨著業績的大幅度釋放,公司的股價在09年翻了4倍左右。

10年是公司米字戰略實施的第一年,也是公司成立子公司(維安潔)進軍尿布市場的第一年。

2010年中季報顯示,主營收入16821(百萬港幣),淨利潤為198.3(百萬港幣),毛利率32%。主營收入上升了25%,淨利潤上升了10.1%,毛利率上升了0.2%。每股盈利是21.9(港仙)=0.219港幣。
查看原圖2010年年報顯示,主營收入36021(百萬港幣),淨利潤為368.9(百萬港幣),毛利率29.5%。主營收入上升了29.8%,淨利潤下降了9%,毛利率下降了4.7%。每股盈利是40.4(港仙)=0.404港幣。
查看原圖
公司這一年在戰略上又進了一步。公司與富安集團(公司重要股東)以及其他公司共同成了維安潔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控股比例為49%。

在米字戰略上,公司10年新增產能5萬噸,主要是湖北產能的投放。另外,公司打算在11年再投放10萬噸的產能,主要是在遼寧和浙江。
查看原圖在股價的走勢上,2010年維達沖高回落。而整個2011年中,股票的走勢基本都是在盤整之中。這一方面是和公司的業績有關,另一方面市場或許也在期待子公司能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業績上,雖然說收入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但公司11年和10年相比並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主要還是因為毛利率的下降。

2011年中季報顯示,主營收入21946(百萬港幣),淨利潤為191.0(百萬港幣),毛利率27.7%。主營收入上升了30.5%,淨利潤下降了3.7%,毛利率下降了4.3%。每股盈利是20.4(港仙)=0.204港幣。
查看原圖2011年年報顯示,主營收入47652(百萬港幣),淨利潤為405.7(百萬港幣),毛利率27.2%。主營收入上升了32.3%,淨利潤上升了7%,毛利率下降了2.3%。每股盈利是43.3(港仙)=0.433港幣。
查看原圖在產能上,公司全年新增產能10萬噸,分別為四川、浙江以及遼寧,總產能達到了47萬噸。在2012年,公司打算在廣東新增8萬噸產能,遼寧湖北新增7萬噸,公司未來打算將產能擴大到100萬噸。

在子公司維安潔上,推出了貝愛多品牌紙尿褲,在湖北設了三條生產線,預計在2012年投產。

因此,維達國際的股價全年來看,並沒有特別的亮點,整體處於盤整之中。

2012年,維達的業績再一次出現了上升,子公司維安潔開始挺進女性用品衛生巾市場。維達的股價也開始再次大幅度上升,創出了14元的新高。

2012年中季報顯示,主營收入28874(百萬港幣),淨利潤為258.0(百萬港幣),毛利率31.3%。主營收入上升了31.6%,淨利潤上升了35.1%,毛利率上升了3.6%。每股盈利是26.7(港仙)=0.267港幣。
查看原圖2012年年報顯示,主營收入60240(百萬港幣),淨利潤為536.5(百萬港幣),毛利率30.8%。主營收入上升了26.4%,淨利潤上升了32.3%,毛利率上升了3.6%。每股盈利是54.6(港仙)=0.546港幣。
查看原圖
在子公司維安潔上,繼推出了貝愛多品牌紙尿褲之後,又推出了薇爾品牌衛生巾。貝愛多三條生產線已投產。2013年嘗試銷售薇爾,主要針對時尚大學生和少女群。

在產能擴張上,公司在2012年新增產能7萬噸,主要是遼寧3萬噸和廣東4萬噸,公司總產能達到了54萬噸。公司打算在2013年山東新增5萬噸、廣東9萬噸、湖北8萬噸,湖北技檢影響1萬噸,屆時公司的總產能將達到75萬噸。

在股價的表現上,自2013年起,維達國際股價就一直處於盤整之中。或許市場都在期待產能釋放帶來的業績大增,或許又是在期待子公司維安潔能夠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

從這六年的業績表現以及公司經營情況上來看,小弟不才總結幾句:

1、公司的營銷能力相當不錯,善於把握時機。
2008年,公司推出奧運、NBA系列運動產品。
2009年,公司抓住H1N1的機會推出濕帕巾以及推出美羊羊系列。
2010年,公司和夢工廠合作,推出功夫熊貓系列。
2012年,公司開始注意到了電子商務這一塊,成立了專業的團隊。

2、產能的擴張,銷售網點的鋪開離不開資本的投入。公司的資產報表這六年迅速膨脹,從2006年總資產173530,到2012年總資產782264;其中非流動資產從2006年的109529到2012年的445808。具體可見下表: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3、公司業績增長與否,對毛利率的變動依賴很大,基本上是處於同方向的。12份報表中有10份,兩者是同漲同跌的。希望公司能進一步改善產品的結構,從而穩定毛利率,甚至是提高毛利率。

13年或許又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42

以史為鑑系列(二)—— 中國消防(會是天廣消防的明天嗎?) 小魔心

http://xueqiu.com/2624890751/23789576
中國消防(原名萬友消防)於2002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曾經輝煌過,在06年股價達到了1.16元,但隨後出現了明顯的一波下跌,在經歷了08年的金融危機後,最終走上了價值毀滅的道路。本篇的目的主要是以史為鑑,留作後期作投資參考。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上來看,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推進,固定資產投資的高位運行為我國消防行業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客觀需求;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對維護社會安全和消防的高度重視,消防監管體系的逐步完善,國民消防安全意識的提高則為消防行業的發展提供主觀動力。同時,由於我國現階段社會整體火災防禦能力滯後,消防產業發展水平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與不斷擴大的社會防火和滅火需求,消防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幾年,我國消防行業發展機遇良好,慧聰網預計整個行業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5-20%,消防產品行業的年產值2010 年將超過600 億元。

但目前總體上看消防行業企業眾多,企業產品單一,其原因是:2003 年之前我國實行的是審批制,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每一種產品需有專門的許可證方可生產,多數企業只能取得一種或少數幾種產品的許可證,向外省銷售還需當地的准銷證,各區域形成相對封閉的市場,從而導致各區域市場均有一定數量的企業存在。

加入世貿組織後,從2001 年開始,消防行業逐步取消行政審批制,建立市場准入制,有實力的企業開始跨區域經營,業務範圍逐步覆蓋到全國各地,消防行業的局部競爭演變成全國性的競爭,使得整個行業呈現出企業眾多、產品單一、市場分散的特點。

根據天廣消防的招股說明書來看,目前市場有競爭力的主要有福建天廣、廣東勝捷消防企業集團、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盾實業集團、廣東平安消防設備有限公司以及中國消防企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主要公司和主要產品見下表:(選自天廣消防招股書)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但是就這樣一家擁有兩項國家一級設計及安裝資質的公司,一家擁有國內四大產業基地的公司,一家業內少數幾家能夠提供一站式的消防服務供應商,如今卻是非常的慘淡。這不得不讓我們進行思考,也值得為我們借鑑。

首先,我們來看中國消防02年至12年主營收入上的變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在主營收入上,公司從01年至08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公司在04年收購四川消防之後,主營收入基本上就翻了一倍。但是到08年之後,由於碰到了金融危機,導致收入急劇下降。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具體來看,公司的主營業務分成三大部分:銷售消防產品、實施安裝服務和維護保養服務。其中銷售消防產品是和政府相關;安裝服務是和建築相關;維護保養則是和單位維護意識和經費相關。具體01年至12年,三大業務變化如下表格: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1、銷售消防產品上,公司很明顯在09年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這表面上看,是和政府的採購有關,但實質上,很公司的經營失誤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公司在04年收購了一家貿易公司,用來進口消防產品,然後轉內銷,或者是出口外銷。但是公司剛開始做出口時,3C的認證並沒有拿到,因此錯失了一些機會。而進口內銷上,政府更願意採購國內的產品。導致公司不得不在08、09年對貿易公司進行商譽計提損失。其次,各地方的競爭環境非常殘酷,往往有銷量但會失毛利。這一點可以從稍後的毛利率的變化上看到。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2、實施安裝服務上,公司明顯是在10年出現了下降。實施安裝服務和建築密切相關。由於國家在10年開始實行房地產國10條,導致新開工面積、房地產投資的增速出現了下滑。還有一個原因來源於壞賬的大量產生。由於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公司一方面降低價格,一方面墊付資金,使得應收賬款大量增加。08年金融危機後,應收賬款形成了逾期賬款、壞賬,公司不斷對壞賬進行計提。這也就導致了09年後,公司在發展該業務上,不再像之前那麼激進。除此之外,公司原本報以厚望的消防網絡監控系統沒有得到發展。因為國家對此沒有明確的硬性規定。這也導致公司後期變賣了該業務的部分股權,失去了控制權。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3、維護保養服務上,業務的波動非常大,這部分收入是非常不確定的,完全取決於建築或者企業的意識。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其次,我們來看公司毛利率的變化。

實際上,消防這個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公司要搶市場的份額不得不進行價格戰。而新產品的推出也很難扭轉整體毛利率不斷下降的趨勢,同時新產品仍有被模仿以及難以推廣的風險。比如公司在07年收購了一家北京公司,做泡沫減火劑,但後來推廣遇到了阻礙。公司毛利率的走勢完全就是一部血淚史。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再次,剛性費用佔比上升。

由於公司規模擴大,營銷費用以及剛性成本必然會出現上升。然而主營業務卻遇到了困難。這就導致了分銷開支以及行政開支/收入的比率上升,這也意味著企業的經營效率出現了下降。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最後,落在淨利潤率上,就是一個悲劇。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那為什麼06年會是公司股價的拐點呢?

我想有可能有兩部分的原因:
原因一、公司06年中季度報出現了10.58%的下降,全年出現了38%的下降,這在當時是比較意外的。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原因二、有可能在於經營性現金流出現了負增長。主要是在營運資本變動,問題還是出在應收賬款上。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綜上,小弟不才,總結下得到的經驗教訓。

1、消防行業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很暴力。由於歷史原因,2003 年之前我國實行的是審批制,形成了區域性的地頭蛇,毛利率普遍會比較高。從2001 年開始,消防行業逐步取消行政審批制,建立市場准入制,形成了全國性的競爭格局。然而競爭異常殘酷,全國性企業為獲得市場份額打價格戰,這就導致了收入增長,毛利率下降的現狀。換而言之,行業內競爭激烈,企業對下游議價能力弱。

2、公司為激進戰略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戰略上出現了失誤。比如貿易公司,北京一家做泡沫減火劑公司、部分產品以及網絡監控系統。公司原本想通過多元化產品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以及穩定毛利率。但往往會因為政策的關係,需求引導的關係,造成經營上的失敗。另一方面,為搶佔市場,應收賬款大幅度增加。一旦宏觀經濟出現問題,就會不斷計提損失。

3、對天廣消防的借鑑。毛利率控制的情況,但估計從長期趨勢上,下降或許是必然的。推銷費用以及剛性費用上升或許也會成為趨勢。這時需要關注主營收入的變化。最後必須緊盯應收賬款,一旦出現應收賬款大幅度增加,則需要留意經營性現金流的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26

以史為鑑:94年金融市場波動給今天帶來的教訓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827

(1994-1997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大幅波動)

Sebasian Mallaby在其著作《More money than God(比上帝還有錢)》中詳細描寫了1994年由格林斯潘引起的債市波動。Mallaby描寫了傳奇對沖基金交易員Michael Steinhardt的經歷,還描寫了對沖基金和其它金融機構在1990-1993年間是怎麼追尋收斂交易(convergence trades)的。

當時,他們進行的是期限套利交易(在美國市場借入短期資金,購買長期債券)。他們還可以進行跨國界的套利交易(在德國和美國借入資金,購買意大利和西班牙債券,因為這些國家正準備加入歐盟)。

他們不斷購買受價格收斂交易影響的資產:新興市場資產,邊緣國家銀行債券。他們甚至還購買抵禦增長下滑的股票(他們認為抵禦增長下滑的股票市盈率應該會收斂於10年期利率的倒數)。

下面我們會嘗試證明,今天的情況和1994年早期是非常相似的。

這些交易的危險是,經濟的週期性復甦,尤其是全球經濟的週期性復甦,將導致收益率上升,並迫使政策制定者抽離寬鬆政策。這一切會導致所有預期最終將由國債利率定價的收斂交易,作出巨大的反應,因為槓桿會被抽離。

在經歷長期貨幣寬鬆以後,當經濟週期性復甦出現,政策制定者開始抽離寬鬆政策,市場將不惜代價地避免進行收斂交易,並避免買入那些受收斂交易定價的資產。這就是1994年市場走勢帶來的教訓。

在過去幾個月,市場流行的收斂交易是:

  • 新興經濟體信貸;

  • 新興市場房地產;

  • 南歐國家主權債務;

  • 歐洲邊緣國家主權債務;

  • 美國抵押支持證券(MBS資產);

  • 全球抵禦增長下滑的股票。

所以,我們認為可以利用1994年指導2013年下半年投資決策。

下面,我們會突出1990-1995年市場的幾個關鍵發展,並與現在的情況相對比。

1990年-1994年2月

從1990年至1994年早期,美聯儲一直採取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試圖刺激遭受存貸危機(S&L crisis)以後的美國經濟再通脹。而從2009年開始,我們也經歷了連續降息,甚至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1990-1993年,美國經濟增長仍然乏力,並經歷了一系列溫和的「小型危機」。而在過去的四年裡,美國經濟也經歷了增長乏力的階段。

(勞動力市場都出現了反覆的情況)

在1990年至1994年早期,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從9%下滑至5%,因為經濟衰退和通縮壓力壓低了通脹預期。另一方面,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也從2007年的4.3%下跌至2012年夏天的1.4%。

美國銀行業囤積美國國債。

放貸活動仍然乏力。

企業囤積現金,並償還債務。

從1990年至1994年,資本大量流入新興市場。亞洲經濟蓬勃發展。就連前蘇聯也出現了巨大的資本流入。另一方面,從2009年至2011年,新興市場也出現了巨大的資本流入,雖然在美聯儲結束QE2以後,這種資本流入已經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開始下滑。

從1990年至1994年,信貸利差不斷收窄,2009年至2013年也發生了相同的情況。

從1990年至1994年,大宗商品價格仍然維持穩定。鑑於大量的資本流入新興市場,這是不尋常的。但從1989年起,前蘇聯軍隊和工業爆發的複雜形勢,使蘇聯國內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崩潰。那時候起,蘇聯就開始出口鎳、鋁、鉑金、鈀金、銅和石油,以控制硬通貨。這使大宗商品價格受到巨大的壓力。這與2009-2013年的情況相反——在2009-2011年,資本流入和再庫存化過程拉高了商品價格,但當資本開始外流,去庫存化過程和供應的增加在2011-2012年拉低了商品價格。

(商品價格走勢對比)

廣義CPI(Headline CPI)持續保持下滑的趨勢,這使很多人相信,不存在利率上升的誘因。另一方面,從2011年中起,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趨勢。

在1990-1995年,美元的貿易加權指數一直在80-95之間波動。一個有趣的發展是,當美國經濟從1994年開始復甦,美聯儲上調了利率225基點,美元匯率卻開始走軟。另一方面,最近幾年美元指數也在類似的範圍內波動,從2009年起,大體上在75-90之間。

長期的低利率和向新興市場的強勁資本流入,導致了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和非金融企業建立了巨大的槓桿。

向新興市場的強勁資本流入,激起了一個順週期的增長動力。

資本流入導致各國央行印發更多自己的貨幣,買入流入的美元。銀行存款規模上升,銀行就開始向建設和工程行業放貸。增長和通脹同時上升。因為名義利率幾乎沒變,真實利率下滑。進而,這導致了順週期的買房和建房活動、庫存水平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上升。

回到1993年,亞洲四虎經濟高速增長,它們股市也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在2009-2010年大幅反彈,在2011-2012卻進入了掙扎期,直到最近才出現了不均勻的復甦。

新興市場再通脹過程的問題是,這播下了自我毀滅的種子。因為新興市場的低真實利率會導致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而如果真實利率維持在零以上,新興市場的資本配置就均衡多了。這將留下大量的錯配資本,當信貸變得稀缺時,可能會出現大量的不良貸款。這也會導致國際貿易情況的惡化。這兩個影響都會導致新興市場越來越依賴資本流入來維持平衡。

在很多例子中,新興市場政府將會通過試圖限制信貸增長(而不是加息)來應對通脹走高。問題是,這樣會促使美元借貸活動的增加。

新興市場的企業發現,當國內通脹開始上漲的時候,借入美元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本幣在不斷升值,同時國內的借貸利率會高於美元的融資利率。當融資是為了支持從建立庫存到補充自由資金流等經濟活動的時候,企業的成本將會下降,那麼美元融資就變得更加吸引了。

然而,當趨勢扭轉——本幣開始貶值,美元的融資成本開始上升,庫存的價值開始下降,那麼新興市場企業馬上會發現它們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這個過程來得非常快速。

並不只是新興市場會受到影響。在歷史上眾多的金融危機裡,在增長緩慢和低收益率環境下市場的「尋求收益」行為,已經多次為最終的收益率上漲,埋下了給金融市場帶來巨大壓力的禍根。

在著作《More money than God》中,Sebastian Mallaby精彩地描述了1990-1993年,市場的槓桿和放大收益的結構性交易是怎麼建立的,1994年,這些槓桿被大面積「屠殺」。一些例子包括:

  • 銀行和對沖基金的套利交易——借入短期資金購買長期債券 

  • 借取美元和德國馬克,購買意大利和希臘的長期債務

  • 借錢購買高收益企業債務

  • 利用利率互換來提高收益率

  • 槓桿化購買出租性住房

在過去四年裡,我們也經歷了大規模的槓桿化過程。在美國、英國、瑞士、挪威、瑞典和芬蘭,買入出租性住房的投資也出現了強勁的增長。通過共同基金和信貸ETFs,散戶投資者也大量持有著信貸頭寸。

投資者變得過分配置了長久期的增長下滑抵禦型和分紅收益型股票,犧牲了週期性的敞口。

投資者現在已經過分暴露於美國以外的任何類型週期性經濟反彈風險之中,也包括美國的反彈。估值存在極端的差異。

1994年

當美國的宏觀經濟活動開始加速,企業停止囤積現金,並開始尋求借款來擴充它們的業務。

之前一直在囤積美國國債的美國銀行業,為了增加企業貸款開始出售美國國債。結果,美國國債開始出現拋售潮。

在1994年2月,面對不斷變陡峭的收益率曲線和改善的宏觀經濟環境,美聯儲選擇加息25個基點應對。這出乎了市場的意料,市場並不知道美聯儲內部的政策用意。美聯儲1994年2月的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擔心,如果他們不啟動緊縮的過程,經濟將會經歷1988/1989年那樣的通脹大漲

時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認為,收益率曲線將會變平坦,因為市場會預期緊縮的政策會緩和未來的通脹預期。

但格林斯潘的想法並沒有變成現實。

相反,加息打擊了預期收益率不會上漲的衍生品交易,壓縮了套利交易的空間。這又導致了更為激烈的美國國債拋售現象,因為高槓桿的套利交易消失了。同時,銀行也加速它們拋售國債的速度,因為它們需要騰出空間增加企業貸款。所以,收益率曲線在一年以後變得更陡峭了,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只上調了225個基點,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卻上漲了306個基點。

一連串的受害者接踵而至:從因為持有大量的有毒利率互換頭寸,加州橙郡宣佈破產,到許多著名的對沖基金在1994年2月出現了規模巨大的虧損。

那時候,整個世界受到了影響。美國國內信貸需求的大幅上升,加上真實利率的上漲,導致了巨大的資本重新流入美國。這吸乾了幾個新興市場的流動性,這些新興市場的央行不得不買入它們國家的貨幣來償還流出的美元。很快,這些曾經受到激進美元借款支持而經歷了瘋狂投資狂潮的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經常賬戶赤字,進而使它們處於巨大的市場壓力之下。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爆發了,同時,這也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埋下了種子。

1994年留下經濟難題是美元走勢。邏輯地思考,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大幅反彈,美元的匯率和收益應該會同時上漲。但美元匯率其實並沒有上漲。美元出現了貶值。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強於預期的經濟復甦,並不是一個重大的意外事件。然而,歐洲經濟的強勁復甦卻是一個意外——在經歷兩德統一後的持續市場恐慌,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1992年爆發的銀行業危機以後,歐洲經濟終於迎來了反彈。我們以大宗商品策略看來,歐洲經濟強於預期的復甦是相當意外的,這引起了匯率的反應。

今天的情況就更有趣了——市場廣泛的共識認為,美元將走強,因為美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堅實,而且美聯儲可能縮減QE規模。

但如下圖所示,持續關注美國與歐盟相對比的宏觀驚喜值是有價值的。

最近,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美元匯率潛在下跌的反向趨勢。

當然,今天和1994年的情況存在一些明顯的差異。1994年那時候的利率水平高多了。所以那時候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了300個基點,其實收益率只上漲了60%。如果國債收益率從去年的低點上漲300個基點,這意味著利率上漲了兩倍。而現在美聯儲只是首次談論QE規模縮減的長期計劃。我們離真正的加息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而且,現在的美聯儲比在格林斯潘領導下上世紀90年代初的美聯儲更為透明。

而今天和1994年類似的情況是,低利率環境也促使了巨大槓桿結構的建立,從高槓桿和借貸收購、散戶投資者持有的大量風險資產頭寸,到放大收益的金融產品(高收益ETFs等)和早些時候由美元槓桿驅動的新興市場投資狂潮。

所以,現在我們的處境和1994年2月的情況非常類似。

雖然最近美國宏觀意外數目出現的翻轉已經開始動搖市場中高槓桿的放大收益頭寸,但美聯儲仍在堅持談論縮減QE規模的話題。

美國高收益ETF已經受到了嚴峻的壓力。美國抵押貸款利率相對於美國30年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已經大幅地放大。南非和印度的貨幣也受到了市場的壓力。印度已經通過對黃金進口增稅來加以應對。

在1994年,墨西哥是第一個嘗到苦頭的國家。接著韓國也在1997年遭殃了。在2013年,南非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的壓力。雖然其它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仍然能從美元資本流入中獲益。

下一個關鍵問題是,美國能否經受資本成本走高帶來的影響,就像1994-98年一樣。

一句話,今天美國經濟受不了。

在上世紀90年代中葉,美國是通過幾個方法應對資本成本走高的。美國經濟通過快速採用高新科技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企業加速擴張,這保證了強勁的現金流增長和「高效的」資產負債表。同時,美國企業推進了第二輪的「JIT」零庫存管理和外包化進程。而美國消費者則受益於強勁的美元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他們的可支配收入購買力增加了。從1994年開始,新興市場的低通脹轉化成了美國利率的下滑趨勢,這加速了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家庭負債的擴張。

但現在,我們發現了幾個因素,使得經濟面對資本成本走高變得非常脆弱。

第一,未來幾年通脹持續走低的可能性小多了,因為收益率已經很低。結果是,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復甦空間更小了——除了最初一波新家庭組建帶來的需求以外。抵押利率息差的大幅上升,可能是市場轉向更為困難的預示之一。抵押貸款息差可能對槓桿購買住房出租的投資者尤其重要,這些投資者與最近住房銷售的上升密切相關。

因為我們知道大部分買房的人是尋求出租住房的投資者,所以我們懷疑,後續跟進的消費者需求,可能不像之前想像的那麼激進。如果一個家庭購買住房,承擔債務,這就打開了這個家庭進一步增加負債購買汽車、家具和家電的閘門。但是,每月支付租金的租客心理是非常不一樣的。這些租客可能會匆忙離開,並生活得更加節儉。

美國政府的負債水平已經明顯擴張了,財政赤字必須削減才能避免進一步地惡化。

更微妙的一點是,為了應對危機,政府支出佔GDP比重的持續擴大正在擠壓私營部門,降低了美國經濟生產效率的潛在增長水平。這與上世紀90年代早期,克林頓政府嚴格控制政府債務水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上述的一切表明了,現在美國經濟要重新出現1995-1998年那樣的「高成本」環境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小。在1995-1998年,美國經濟經歷了強勁的生產效率增長和信貸驅動型增長,同時新興市場通脹水平保持在低位。現在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國經濟持續低增長,而且未來幾年可能出現週期性衰退的增長下滑。

現在市場已經意識到,這很可能預示著一個重大的避險事件將要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61

以史為鑑, 預測下一個大牛股 - 統一企業中國 油尖旺區insight

http://xueqiu.com/3651683638/24588607
Tingyi的過去20年
階段 1:1992年到1998年,發展方便麵業務,大舉投廣告打品牌,成功打出單品;
階段 2:1998 年到2004年,渠道精細化改革,下沉渠道推動銷售;
階段 3: 2005年到2012年,憑藉建立的品牌和精細化後的渠道推新利潤上升,股價從2005年開始上漲10倍。

UPC的過去20年
階段 1: 1992年-2007年: 產品追隨康師傅, 與不同廠商合作開發市場, 但渠道過於粗放;
階段 2: 2008年-2011年:渠道精細化改革,品牌開始成熟;
階段 3: 2012年- 未來:推動產品結構升級搶佔市場份額。

歷史不斷的被重複1: 今天的Tingyi相當於1992年的UPC

2012年:Tingyi的產品屢次複製UPC的產品;
1992年:UPC不斷複製Tingyi產品的情況。

2012年:Tingyi 收購百事可樂以求擴張;
1992年: UPC收購今麥郎,日清,健力寶。

2012年:Tingyi受制過去20年傳統, 注重市場為主產品為輔的文化,繼續走價格競爭;
1992年:UPC受制於過去20年傳統, 依賴大經銷商,少投廣告。

歷史不斷的被重複2: 今天的UPC相當於2005年的Tingyi

2005年,Tingyi收入151億;
2011年,UPC收入169億。

2005年,Tingyi完成歷時6年的渠道精細化改革;
2011年, UPC完成歷時5年的渠道精細化改;

結論:
20年前, UPC陷入台灣的成熟的經營經驗,在大陸這個陌生的市場落敗於新手Tingyi。

2012年,Tingyi陷入過去以營銷為主的經驗,仍希望以低價競爭,或許無法適應消費升級的時代。

而UPC, 經歷過台灣的消費升級週期,瞭解如何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在完成渠道精細化改革的基礎上,將更有可能在這一輪競爭中勝出。

(短期的競爭會使兩家不分勝負,但企業的文化,猶如人的性格與經歷,則會很大影響未來的運作。當我們看清他們的性格,也許可以判斷他們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84

亞洲金融風暴重現?No!但是中國應當以史為鑑 年紀不輕輕吳向軍

http://xueqiu.com/6246827362/24956366
上週比較引入注目的事件是幾個東南亞國家的股市大跌和貨幣貶值。由於印尼外貿逆差超過預期,週一和週二印尼股市大跌10%,後來幾天稍微反彈,一週跌8%。印尼盾一週貶值近6%。泰國股市和菲律賓股市分別下跌7.4%和6%,其貨幣也分別貶值近2%和1.5%。印度股市比較穩定,但是印度盧比下跌4%。由於東南亞的股、匯市下跌較多,激起市場聯想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時國際資本流出東南亞,東南亞國家(也包括南韓)股、匯市狂跌。現在美聯儲計劃逐步退出QE3,會不會造成熱錢大規模退出東南亞,從而引發新一輪亞洲金融風暴?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現在確實有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與1997年類似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再次發生的條件並不存在。

1997年亞洲經濟(主要是東南亞)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是:

1.  80年代中至90年代早期,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南韓等國紛紛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高速增長,GDP增速常年保持在8-12%。這一經濟現象被稱作「亞洲經濟奇蹟」。這些國家紛紛以投資、出口、房地產等拉動經濟,而忽視了投資質量和消費增長。進入到90年代中旬,這些國家的經濟不可避免地進入減速期和轉型期。另外,人民幣對美元從3.73(89年)狂貶到8.3(1994年),外資投資大量轉移至成本更低、開放程度逐漸增加的中國。從1994年開始,東南亞國家經濟的增速下滑很快。1997年爆發經濟危機。1998年,泰國的經濟以美元計算萎縮了40%,印尼萎縮了83%。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南韓的經濟以美元計萎縮了30%以上。如果這些國家在之前的經濟增速能夠慢一些,經濟結構更合理一些,更加顧及經濟的可持續增長,1997年的亞洲經濟危機可能就不會如此猛烈,甚至只是普通經濟週期而已。

2.  資產泡沫的破裂。任何一個長時間高速增長的經濟體都會伴隨資產泡沫。亞洲國家在1997年以前也是一樣。泰國股市從1988年至1994年上漲了8倍,印尼股市從1988年至1997年上漲了10倍,南韓股市自1986年至1994年上漲7倍。房地產價格也一樣大幅上漲,1997年以前東南亞房價的具體數據我並沒有找到很多。但是我們知道從1986年至1997年,香港住宅價格上漲了7倍之多(HongKong Property Review)。而泰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確實觸發了泰國的經濟危機。泰國房價從1991年至1994年上漲了60%(到現在泰國實際房價才剛剛回到94年水平),房價上漲幅度相比香港是少很多。但是香港限制住宅供應,而其他國家沒有。1995年開始,房地產市場開始供過於求,房價開始緩慢下降,壞賬開始不斷增加。1997年2月,泰國房地產企業SomprasongLand Plc對其一筆價值8千萬美元的歐元債違約,造成了滾雪球效應,許多泰國房地產公司和銀行出現問題。1997年6月,泰國政府宣佈16家金融機構停止運營。外國資本瘋狂逃離泰國。1997年7月,泰國無法應對外匯流出,不得不將泰銖匯率從與美元掛鉤轉為浮動,泰銖從1:25狂貶一倍,亞洲金融危機正式開始。亞洲危機造成資產泡沫破裂,大量企業倒閉。泰國股市從1400點跌到200點,16年之後的現在還是只有1300點。由於印尼的貨幣貶值達5倍,其股市下跌只有60%。在貨幣貶值250%的基礎上,韓國股市下跌60%。泰國和香港的房地產價格分別下降50%和70%,在2012年才回到97年前水平。1997之後5年是東南亞國家療傷的階段,直至過去10年中國經濟崛起拉動地區經濟,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和資產價格才回到正常軌道。

3.  我們不得不看到,1997年之前的亞洲經濟奇蹟是建立在大量投資(也就是大量借債)的基礎上的,而且這些債務大多數是外債而不是內債。為什麼呢?因為當時亞洲各國普遍使用與美元掛鉤的貨幣政策。外幣利息低,本幣利息高,幣值又穩定,借方當然願意借外幣。對於外資來講,亞洲的利率還是高於本國,而且經濟高速增長,壞賬很低。當時亞洲債券市場空前繁榮。1996年,東盟四大國的平均外債佔GDP的比例從1993年的100%提高到1996年的167%(亞洲發展銀行)。金融危機來臨,外資大量撤離,這些國家的經濟無法承受。這些國家將自己的貨幣大幅貶值,刺激出口,並且通過債務重組降低外資。進入2000年以後,大宗商品價格大漲,東南亞國家從加工出口型經濟轉入資源出口型,出口大量增長,外債下降。印尼現在外債只有GDP的28%。

4.  1997年以前,亞洲貨幣以與美元掛鉤為主。東南亞國家的通脹較高,利率較高,但是常年維持與美元掛鉤的政策造成本國匯率被大大高估,這不僅造成大量貿易逆差,而且迫使本國國民大量借入外資。這些國家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以掛鉤匯率(或者說強勢匯率)鼓勵大量外商投資國內,以彌補本國資本的不足。這種做法其實是引鴆止渴。錯誤的匯率當然需要修正。印尼盾在1997年初兌美元是2400,現在是11000。如果當初沒有掛鉤,修正的過程也不會那麼痛苦。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其實是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增長減速和經濟轉型、資產價格回歸正常、外債水平回歸正常,幣值回歸正常必須的一個階段。必須要說明的是,現在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要比1997年以前健康很多。上面已經提到,這些國家的匯率已經完全市場化,外債也遠遠低於97年前的水平,資產價格也比以前合理很多。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的經濟轉型基本已經完成。當年大規模的企業破產、兼併、重組確實非常痛苦,但是也讓強者更強。例如當年南韓4大汽車企業在破產和兼併後只剩下了一家,但是剩下的這一家現代汽車卻成為能夠真正與世界一流車企叫板的世界級企業。在東南亞,經過大規模破產潮之後,國有企業大量退出,企業負債率大大降低,股息率大大提高,而且企業的經營也日漸保守和規範。家族企業之間的原有網絡關係逐漸被更規範的商業合同代替。而消費也完全代替投資和出口成為經濟的主要驅動力。這也是2007年全球經濟危機中東南亞國家受到的影響較輕的主要原因。

現在東南亞國家會再經歷一次類似97年的經濟危機嗎?美國貨幣政策是否會變緊,我們並不肯定。即使美國貨幣政策真的會變緊,熱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隨著流出東南亞,如上所述,東南亞的的幣值、資產價格、經濟健康程度、債務水平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認為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再來一次不太可能。

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就完全放心,因為中國現在所處的經濟形勢與當年東南亞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具體表現在:

1.  中國經濟長期在投資和借貸推動下高速發展。現在經濟減速、轉型成為必然。大量產業供過於求,大量企業需要破產,債務需要重組。這將會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中國的經濟就無法真正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  資產價格(不在股市而在房地產市場)上漲過快。中國政府通過限制供應和高稅收使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上升幅度大大超過了東南亞國家當時的房地產價格上升幅度。沒有一個房地產市場會只漲不跌,也不會有一個房地產市場不漲也不跌,無論怎樣限制供應也沒用。香港和日本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中國的房地產下跌什麼時候發生?

3.  中國的外債水平非常低。這一點我們不必擔心。但是外資進入中國的熱錢並不少。中國貿易順差中有很多實際是熱錢,而且每年外匯佔款中無法解釋的部分也不少。這些外匯佔款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國的貨幣供應氾濫。過去幾個月外匯佔款的減少也是「錢荒」的一部分原因。

4.  中國近幾年持續保持人民幣緩慢持續的升值政策,加上國內的高利率,其實也造成大量外國資本以各種渠道進入中國套利,結果造成的外匯佔款也是中國近幾年貨幣氾濫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緩慢持續的貨幣升值遠遠比一次性市場化升值帶來的負面效果多。

所以,中國的決策人應當仔細研究一下亞洲金融危機的緣由和應對,作為今後幾年中國經濟政策的參考。否則我們看到的有可能就是歷史的簡單重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39

以史為鑑:今天的美股是07年的美利堅 還是06年的津巴布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254

知名財經作家John Rubino在The Dollar Collapse blog刊文指出,美國股市刷新歷史新高(至少名義上如此)。前兩次觸及歷史新高後,接下來一年都摔得很慘。下圖為標普500指數和紐交所保證金借款間的對比走勢,顯示當投資者足夠樂觀,用槓桿來投資風險資產股票時,股市的黃金時代基本接近尾聲,可怕的事情就要發生了。如果近期的歷史是我們的指引,那現在要麼該獲利了結,要麼該做空股指,反正採取些市場看起來超買時該採取的行動。

但這一結論只有在我們處於同樣的信貸泡沫階段才有效,就像之前兩次股市登頂那樣。2000年和2007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水平分別是6萬億美元和8萬億美元,今天為17萬億。而其他許多指標同樣表明,相比於幾年前,美國在貨幣貶值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了。所以問題演變成:量變何時升級為質變?

下圖告訴我們,為何該問題不僅僅是學術層面的。

津巴布韋發生惡性通脹的早期,該國股市一年內從2千點飆升至4萬點以上。可想而知大量類似於保證金借款量指標升至歷史最高。

然後津巴布韋股指升到四百萬點。到底發生了什麼?津巴布韋以最高速度啟動印鈔機,貨幣貶值,幾乎所有有形資產狂飆。因為股票代表企業的部分所有權,大部分非金融企業持有有形資產,因此他們持有的資產價值也相應上升。儘管按實值計算,資產升值幅度不及通脹,但足以嚇退那些做空股市的人。

那麼今天的美股更像2007年的美利堅,還是2006年的津巴布韋?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61

以史為鑒:過去市場面對可怕事件如何反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001

俄羅斯與烏克蘭越來越有可能發生武裝沖突。一想到重要的能源國家可能爆發戰爭的可怕後果,昨天全球市場驚慌失措。俄羅斯自己的股指MICEX昨天上演“高臺跳水”。3月3日,全球股市集體下挫、10年期美國國債期貨價格上漲、NYMEX原油期貨上漲2%以上、美元、日元、瑞士法郎和歐元這類被視為避險天堂的貨幣普遍走高。烏克蘭是當前危機的源頭,投資者當然關心受此影響的市場今後會怎麽走。對這個問題,回顧過往市場的表現應該能提供一種參考。標普旗下數據服務S&P Capital IQ的首席股票策略師Sam Stovall對以往市場的這類反應做了整理。以下表格顯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標普面對戰爭、暗殺、暴亂等可怕事件反應如何。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發生全球性的武裝沖突以後,美股通常先遭遇拋售,接著很快大反彈。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發生後,美股花了30天收複失地。而如果碰上金融系統內部的深層次系統問題,比如1987年的股市崩盤和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美股回升到重挫以前的水平就需要更多的時間。除了傳統的“避險天堂”,目前看來,比特幣也是這次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的贏家。下圖可見,因Mt. Gox宣布破產而前景遭到質疑的比特幣昨天兌價一度飆升至710美元,較535美元左右的3月1日低點高出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92

以史為鑒,投資者在烏克蘭危機中該怎麽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066

著名銀行家梅耶·羅斯柴爾德有一句名言:“槍聲一響,立刻買入”。羅斯柴爾德並不是簡單地讓投資者做多所有資產,而是想說戰爭會引發金融資產大幅波動,帶來投資機會。那麽,在此次烏克蘭危機中,投資者該如何投資?根據投資公司Evergreen-Gavekal的Anatole Kaletsky的建議,投資者當前應該采取羅斯柴爾德推薦的平衡投資組合,持有同等倉位的股票和長期美債。因為“回顧歷史上類似的地緣政治危機,投資者的表現都很漂亮且如出一轍:做好萬全準備,在事態明朗時果斷出手。”(文章載於zerohedge,作者為投資公司Evergreen-Gavekal的Anatole Kaletsky,華爾街見聞整理)愛爾蘭才子奧斯卡·王爾德曾調侃說,第一次婚姻是想象戰勝了智商,第二次婚姻則是憧憬壓倒了經驗。但在金融和地緣政治市場,情況卻恰恰相反,經驗往往完勝美好憧憬,而現實則蓋過了一廂情願的想法。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美國和歐洲基於美好希冀和一廂情願做出的反應讓事態發展對他們很不利。他們希望普京“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天真地認為經濟制裁至少會讓俄羅斯有所忌憚,憧憬著通過“民主和自由”而不是武力解決問題。金融市場是極其敏感的。著名銀行家梅耶·羅斯柴爾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有一句名言:“槍聲一響,立刻買入”。羅斯柴爾德並不是簡單地讓投資者做多所有資產,而是想說戰爭會引發金融資產大幅波動,帶來投資機會。果不其然,在上周末烏克蘭事態升級之後,本周一全球股市全線下挫(註:除滬深指數,你懂的),恐慌指數暴漲,全球資金瘋狂湧入美債、黃金、石油等避險資產。可以說,此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冷戰之後,甚至是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最危險的地緣政治事件。最終可能有兩個結局:要麽俄羅斯迅速獲勝,重新劃分國界,威懾周邊其他國家的反政府勢力;要麽西方支持烏克蘭政府進行反擊,把烏克蘭這個歐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拖入南斯拉夫式的內戰,最終波蘭、北約乃至美國都被卷入戰爭。無論哪種結局,對歐洲的長期穩定都有害無利。不可能有其他結果,因為普京絕對不可能從克里米亞撤退。對普京而言,放棄克里米亞就等同於提前結束他的總統任期。且不說俄羅斯軍隊和國家安全機構,哪怕在普通俄羅斯民眾眼中,克里米亞就是俄羅斯的領土,其在行政上劃歸烏克蘭純粹是出於1954年的偶然(註:1918年到1954年為止,克里米亞半島一直是蘇聯俄羅斯聯邦加盟共和國的一部分。1954年,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開始與俄羅斯“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1954年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事實上,許多俄羅斯人相信,烏克蘭的大多數領土都屬於俄羅斯。在俄語中,“烏克蘭”一詞的含義就是“邊境上的人”,而不是“邊境外的人”。在這種背景下,指望普京在西方的政治或經濟制裁的威懾下退出克里米亞簡直是天方夜譚,除非他不想幹了。普京決定在克里米亞背水一戰,被一些西方媒體嘲笑是一個戰略錯誤,但這卻是現實政治中一個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在普京的棋局里,西方想要阻止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唯一選擇就是不惜全面開戰。考慮到北約為烏克蘭出兵的可能性比普京撤退還要低,俄羅斯似乎已經在這一輪對抗中完勝。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烏克蘭現政府是否會接受失去克里米亞,或者不惜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代言人一戰。一旦選擇後者,就會給普京留下進一步入侵的借口,從而引發全面內戰。如果投資者想知道烏克蘭沖突是否會成為羅斯柴爾德式的買入機會,這就是他們要考慮的關鍵問題。根據歷史經驗,此類問題通常會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在烏克蘭問題上,就是西方默許克里米亞並入俄羅斯,在基輔建立一個普京能夠接受的聯合政府。但問題是,另一種可能性(全面內戰)的可能性雖然比較小,但會對能源、黃金、股市和其他風險資產產生更大沖擊。而在當前,投資者有必要退一步,為兩種結果都做好準備,采取羅斯柴爾德推薦的平衡投資組合,持有同等倉位的股票和長期美債。回顧歷史上類似的地緣政治危機,投資者的表現都很漂亮且如出一轍:做好萬全準備,在事態明朗時果斷出手。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在10月16日到10月23日危機醞釀期,標普500指數下跌了6.5%。10月23日當天,肯尼迪總統對赫魯曉夫發出了最後通牒,市場在一開始保持謹慎,知道四天後赫魯曉夫服軟,事態清晰之後,標普在接下來的半年中狂漲了30%。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直到美國開始轟炸巴格達,勝利在望時,股市才開始反彈,在當年暑期暴漲25%。投資者確實做到了在美軍槍聲響起時買入,而在之前1990年8月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時一直在蟄伏。再往前追溯到1938年6月,德國閃擊戰吞並蘇臺德地區,華爾街從9月29日才開始認真反彈。第二天,張伯倫在與希特勒簽訂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協議之後回國,宣布“我們正處於和平時期”。當然,這也是憧憬壓倒經驗的經典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95

以史為鑒,亞太邁入習時代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681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11 09:13 編輯

以史為鑒,亞太邁入習時代
作者:徐彪


最近一段時間,APEC會議成為毫無爭議的關註焦點,會議主題定為“亞太新願景:創新、互聯、融合、繁榮”。會議開幕後,大家對區域合作的討論逐漸升溫,甚至一度聽到“馬歇爾計劃”這種極富煽動性的描述。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腦子里一定充滿了疑問:互聯互通究竟是怎麽回事?一帶一路意味著什麽?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和一帶一路啥關系?從中國夢到亞太夢,咱們究竟想做什麽?


足夠了解情況的人,看習大大講話就好,答案都在系列講話里擺著呢。

11月8日,習近平主席發表《聯通引領發展 夥伴聚焦合作》主題演講,一天後,習近平主席發表《謀求持久發展共築亞太夢想》,系統闡述了亞太一體化和互聯互通這兩大命題。


對情況及來龍去脈了解不夠的,咱們就繞個大圈,從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資本主義發展史開始聊起,喝一杯清茶,聽俺慢慢道來。

資本主義從它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貼著善於創造經濟奇跡的標簽。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里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句話,可以改頭換面套用到中國:引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主義中國,在不到35年的時間里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每個人,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在成長和變化,資本主義也不例外。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過程”,一方面它的發展導致了繁榮與蕭條的交替,改造了現存的產業結構;另一方面,這種由不斷創新而引起經濟增長的結果,卻不可避免地使它本身陷入困境,走向沒落[1];事實上,資本主義在它過往兩百多年生命里,歷經無數次內戰外亂,不斷以版本升級的方式在成長和蛻變。



美國,無疑是其中的典型。

對此,王健曾經有段很經典的論述:“一般而言,本國儲蓄不足會導致貿易逆差,如果沒有足夠的外資流入就必須動用外匯儲備,如果外匯儲備告罄就必須限制進口,強制實行貿易平衡。但對於擁有國際貨幣地位的國家來說卻並非如此,因為從理論上講,只要世界各國接受本國貨幣作為交換和儲備貨幣,即便是本國的凈儲蓄為負值,只要在全球範圍內儲蓄是穩定和增長的,就可以通過增發貨幣來滿足進口需求,而不會由於本國過度發行貨幣而引發本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實際是利用本國硬通貨的國際地位,向接受這些貨幣的國家征收“鑄幣稅”。在此條件下,必然是利用國際收支經常項下的逆差向世界輸出貨幣,購買本國所需要的商品。在美國,雖然90年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長達10年的高增長,但國民總儲蓄率卻從1990年的19%下降到1997年的16%。從居民儲蓄率看,1990年為6·8%,1995年已降到3·8%,1999年竟降到-1%。在此期間,貿易逆差也從1990年1200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4500億美元。在這一期間,由於美元的強勢沈重打擊了本國的制造業,進口消費品幾乎占到本國居民全部消費的40%,而自1995年以來,美國每年所吸納的世界凈儲蓄份額平均在三分之二以上,最高的1999年竟達72%!” [2]



你看,以動蕩的70年代為分水嶺(親,還記得第四次中東戰爭麽?),最初以實物商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盈利模式,發展到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為核心的盈利模式。其最主要表征就是國際貨幣體系的變更,在實物商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時代里,國際匯率制度只是國家對外貿易的附著品,需要一個穩定的匯率環境,所以才會有相對固定的匯率制度安排(布雷頓森林體制是集大成者)。在以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為核心利益的時代里,實物商品制造國需要盯住式的匯率制度安排(這也是過去三十年人民幣盯住美元的根本原因),但對於主導全球金融秩序的核心國家而言,固定匯率制度和官定利率制度無疑是不利於大規模國際資本流動及擇機獲利的,所以呢,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在歐美的聯手推動下,逐漸成為主流模式。



從商品制造階段到儲備貨幣階段,我們看到一條清晰的升級路徑。好了,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實現這種轉變呢?或者說,人家為啥要你把你家央行印出來的鈔票當成儲備貨幣呢?

答案就在你能影響和控制多大規模的經濟區域。



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國際儲備貨幣,建立在戰後大規模重建計劃(包括馬歇爾計劃)的基礎上,歐洲和日本經濟區成為美元的最堅定支持者;

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幣,建立在歐洲一體化的基礎上,整個歐洲區都是歐元的最大支持者,法國和德國傳統的從屬國們也鼎力支持;

日元成為全球前四大國際儲備貨幣,建立在70-80年代“亞洲經濟圈”的基礎上。甚至可以設想,倘若“雁行模式”的“亞洲經濟圈”順利誕生並成為全球第三大一體化區域的話,日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占比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僅為區區個位數;



為何各國都在不約而同地采取區域一體化作為增加影響力和控制力的路徑呢?

答案可以套用克強總理喜歡說的那句話:這是既利當前,更利長遠的措施。一方面,這是老路走下去的辦法,區域一體化有利於拓展出口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另一方面,這是新路走起來的措施,區域一體化到最後,一定是貨幣和金融一體化。

回顧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中國,確切的說,是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中國當前所處的位置:對於尚處於初級階段,以實物商品制造和銷售為主要盈利模式的中國經濟體而言,市場才是生命線,當然,如果可以向上攀登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話,我們也舉雙手歡迎。



從走老路的角度(獲取實物商品制造帶來的利潤)看,過去幾年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外部市場環境,不容樂觀。

以歐美為例,主要發達國家過去兩年經濟明顯複蘇:

                             

但是,看起來,中國的出口一直沒有起色,考慮到出口數據可能存在水分,比如出口騙退稅的啊,比如各地為完成GDP目標註水出口的啊,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廣交會的數據可能更加真實一些。而廣交會成交金額告訴我們,2011年以來,出口增速就陷入負增長的泥潭。

所以呢,從走老路的角度看(賺取實物商品制造帶來的利潤),對中國經濟體而言,只要你還想維持一個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如何開拓外部的基礎資源及市場,就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解決之道,應該就在區域經濟一體化。



從走新路的角度來看(謀求獲取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貨幣排名最能說明問題。算起來,我們已經連續9個月止步於第七名。更悲催的是,中間某個月一度回落至第八位。要知道,從2011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最長一次裹足不前,也不過4-5個月而已。

所以呢,從走新路的角度看(人民幣國際化,謀求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對中國經濟體而言,只要你還想維持一個較快的對外推進速度,如何開拓自己的經濟後花園,獲取一個穩定的後方,就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解決之道,依然在區域經濟一體化。



日本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告訴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也是古人說的那句話: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到蘋果園里摘蘋果的時候,第一輪摘掉的必然是低垂且成熟的果實。等到容易采摘的果實被摘完,輪到那些長的高你手夠不到的果實,這時候,就需要梯子。幾乎所有國家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從輕輕松松就把出口的錢給賺了,到費心費力到出口的錢給賺了。以日本為例,經歷了高速增長的60年代(年均GDP增速高達10.55%),進入70年代,初步完成工業化之後,日本經濟進入中速區間(年均GDP增速5.2%)。內需減弱的時候,日本朦朦朧朧地意識到,必須開拓外需和原材料市場,於是大規模的經濟援助應運而生:

1970年,年度對外“經濟援助”11.52億美元;

1973年,三年翻倍,年度對外經濟援助超過20億美元;

1978年,五年再翻倍,年度對外經濟援助超過40億美元;[3]



這些錢被拿來幹嘛了呢?開路,確切的說是打開亞洲國家大門的買路錢。舉例而言,1970年,日本政府的雙邊“發展援助”近98.3%集中在亞洲。到1979年的時候,日本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發展援助”國,僅次於美國、法國和聯邦德國(那時候柏林墻還沒倒下咧)。



你必須承認,通過國家經濟援助打開大門的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國家隊的作用在於攻堅克難,潮水般的私人資本才是開疆拓土的主力軍。70年代末,一個關鍵性標誌出現:私人資本長期輸出從1978年開始第一次超過了國家資本,占比跨越50%紅線。短短八年後,當1986年來臨的時候,日本私人資本輸出占比已然高達97.6%。



私人資本為啥這麽積極呢?還是為了市場。日本刊物《東洋經濟》1987年7月1日刊文統計:日本國外當地法人的調查顯示,投資的目的是擴大第三國市場銷路的動機占比最高,達48%。



從打開銷路這個初衷開始,幹著幹著,日本政府忽然發現,從經濟上統治亞洲已經逐漸成為可能。尤其是經歷了80年代大規模私人資本輸出之後,日系產業資本已經深深地滲入到亞洲各國的經濟血脈中去。於是,“雁行模式”被提出來,日本人開始憧憬“東亞經濟圈”的美好藍圖。



所謂雁行模式,說白了,就是把日本出面整合亞洲各國的產業分工,已經成為落後過剩產能(不再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轉移到“亞洲四小龍”,等四小龍成熟後,再轉移至東盟諸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亞洲國家被人為分成等級鮮明的三類國家:

雁頭,技術密集與高附加值產業:日本

雁身,資本密集產業:四小龍

雁尾,勞動密集產業:東盟諸國



當我深更半夜碼字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不禁產生出一種對宿命的敬畏感。或許,真有所謂國運的東西。倘若沒有1985年的廣場協議,日本就不會選擇飲鴆止渴式地吹起房地產泡沫;倘若沒有1992年地產泡沫破滅,日本倡導的“東亞經濟圈”或許早已成為現實,而在東亞經濟圈的框架里,中國永遠不可能獲得大規模產業轉移的機會,進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需要感謝美國。因為,沒有美國,不會有92日本泡沫破滅和97金融風暴,也就不會有中國加入WTO成為世界工廠,更不會有今天的盛世。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需要警惕美國。因為,今天的中國,正在重蹈30年前日本的覆轍。30年前,當日本人經過十年準備,決心出手整合亞洲經濟版圖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它會成為被打壓的對象。因為,全球儲備貨幣王座上的那位,不會認為你僅僅想把老路(賺取實物商品制造利潤)走好,而是認為你在奔走相告積極走新路(謀求國際儲備貨幣份額)。而我們都知道,全球儲備貨幣份額,從來都是零和博弈。你每多拿走一個百分點,都意味著有人要讓出百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無論“一路一帶”還是“亞太經濟一體化”都很重要。他們共同構成一個宏偉的藍圖,我們設想從亞洲出發打造一條橫跨亞歐的經濟新版圖。但是,古人教導我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小的時候母親也告訴我們飯要一口一口吃,才不會噎著。

而這個“足下”和“第一口”,恰好對應著三個區域一體化:



東北角:中日韓朝俄對應的東北亞一體化,從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開始突破。事實上,今年7月份,習大大打破外交慣例出訪韓國,其中很重要一個任務就是為了中韓自由貿易協定。APEC會議期間,中韓官員沒日沒夜商討相關細節,11月10日習近平主席和韓國總統樸謹惠舉行首腦會談,如果順利的話,雙方有望宣布談判成功。中韓自貿協定只是一個支點,從這個支點出發,我們可以撬開東北亞一體化的大局面(提示一下,以運貨的港口和運人的油輪線路為代表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受益類公司或有機會)。




南邊: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中巴走廊、孟中印走廊、中新走廊。




西邊:重點落在在中國-中亞區域一體化上,涉及國家主要包括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吉爾吉斯斯坦。打好基礎後,再徐圖新歐亞大陸橋和中伊土走廊。

有了目標區域,如何發力呢?很簡單,三步走:

第一步,要想富,先修路。“路”泛指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電力通信)先行,沒錢怎麽辦?亞投行給你貸款(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中國擬出資一半),考慮到亞投行畢竟是多邊機構,人多嘴雜意見紛繁難免怎麽辦?咱們再拿出400億美元來,搞一個絲綢之路基金。外匯儲備放在手里只能買美國國債,還不如拿出一小部分來紮紮實實推動區域一體化,認為這種做法是敗家子的,請自覺參閱前文日本當年做法。





受益標的:港口類上市公司、建築工程類上市公司、電力建設類上市公司、鐵路設備生產商、電力設備生產商、電信設備生產商、電信設施工程企業。

第二步,修好路,開工廠。大規模產能轉移的過程中,優先受益的一定是過剩產能產能行業,其次受益的是已經逐漸喪失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未來不斷收緊環保標準和執法力度,汙染密集型企業也會加入產業轉移的大軍。





受益標的:鋼鐵、水泥、電解鋁、船舶、光伏、紡織服裝等輕工業、部分化工;

第三步,金融企業大規模對外擴張,中資銀行、券商、信托和保險的旗幟飄揚在幾大區域。



受益標的:券商、銀行、保險、信托;(來自華泰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28

以史為鑑,亞太邁入習時代 分析師徐彪

來源: http://xueqiu.com/3940429450/32891026

最近一段時間,APEC會議成為毫無爭議的關註焦點,會議主題定為“亞太新願景:創新、互聯、融合、繁榮”。會議開幕後,大家對區域合作的討論逐漸升溫,甚至一度聽到“馬歇爾計劃”這種極富煽動性的描述。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腦子里一定充滿了疑問:互聯互通究竟是怎麽回事?一帶一路意味著什麽?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和一帶一路啥關系?從中國夢到亞太夢,咱們究竟想做什麽?

足夠了解情況的人,看習大大講話就好,答案都在系列講話里擺著呢。

11月8日,習近平主席發表《聯通引領發展 夥伴聚焦合作》主題演講,一天後,習近平主席發表《謀求持久發展共築亞太夢想》,系統闡述了亞太一體化和互聯互通這兩大命題。

對情況及來龍去脈了解不夠的,咱們就繞個大圈,從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資本主義發展史開始聊起,喝一杯清茶,聽俺慢慢道來。

資本主義從它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貼著善於創造經濟奇跡的標簽。馬克思在《***宣言》里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句話,可以改頭換面套用到中國:引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主義中國,在不到35年的時間里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每個人,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在成長和變化,資本主義也不例外。熊彼特認為,資本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過程”,一方面它的發展導致了繁榮與蕭條的交替,改造了現存的產業結構;另一方面,這種由不斷創新而引起經濟增長的結果,卻不可避免地使它本身陷入困境,走向沒落[1];事實上,資本主義在它過往兩百多年生命里,歷經無數次內戰外亂,不斷以版本升級的方式在成長和蛻變。

美國,無疑是其中的典型。

對此,王健曾經有段很經典的論述:“一般而言,本國儲蓄不足會導致貿易逆差,如果沒有足夠的外資流入就必須動用外匯儲備,如果外匯儲備告罄就必須限制進口,強制實行貿易平衡。但對於擁有國際貨幣地位的國家來說卻並非如此,因為從理論上講,只要世界各國接受本國貨幣作為交換和儲備貨幣,即便是本國的凈儲蓄為負值,只要在全球範圍內儲蓄是穩定和增長的,就可以通過增發貨幣來滿足進口需求,而不會由於本國過度發行貨幣而引發本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通貨膨脹,實際是利用本國硬通貨的國際地位,向接受這些貨幣的國家征收“鑄幣稅”。在此條件下,必然是利用國際收支經常項下的逆差向世界輸出貨幣,購買本國所需要的商品。在美國,雖然90年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長達10年的高增長,但國民總儲蓄率卻從1990年的19%下降到1997年的16%。從居民儲蓄率看,1990年為6·8%,1995年已降到3·8%,1999年竟降到-1%。在此期間,貿易逆差也從1990年1200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4500億美元。在這一期間,由於美元的強勢沈重打擊了本國的制造業,進口消費品幾乎占到本國居民全部消費的40%,而自1995年以來,美國每年所吸納的世界凈儲蓄份額平均在三分之二以上,最高的1999年竟達72%!”[2]

你看,以動蕩的70年代為分水嶺(親,還記得第四次中東戰爭麽?),最初以實物商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盈利模式,發展到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為核心的盈利模式。其最主要表征就是國際貨幣體系的變更,在實物商品生產和銷售為主的時代里,國際匯率制度只是國家對外貿易的附著品,需要一個穩定的匯率環境,所以才會有相對固定的匯率制度安排(布雷頓森林體制是集大成者)。在以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為核心利益的時代里,實物商品制造國需要盯住式的匯率制度安排(這也是過去三十年人民幣盯住美元的根本原因),但對於主導全球金融秩序的核心國家而言,固定匯率制度和官定利率制度無疑是不利於大規模國際資本流動及擇機獲利的,所以呢,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在歐美的聯手推動下,逐漸成為主流模式。

從商品制造階段到儲備貨幣階段,我們看到一條清晰的升級路徑。好了,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實現這種轉變呢?或者說,人家為啥要你把你家央行印出來的鈔票當成儲備貨幣呢?

答案就在你能影響和控制多大規模的經濟區域。

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國際儲備貨幣,建立在戰後大規模重建計劃(包括馬歇爾計劃)的基礎上,歐洲和日本經濟區成為美元的最堅定支持者;

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幣,建立在歐洲一體化的基礎上,整個歐洲區都是歐元的最大支持者,法國和德國傳統的從屬國們也鼎力支持;

日元成為全球前四大國際儲備貨幣,建立在70-80年代“亞洲經濟圈”的基礎上。甚至可以設想,倘若“雁行模式”的“亞洲經濟圈”順利誕生並成為全球第三大一體化區域的話,日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占比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僅為區區個位數;

為何各國都在不約而同地采取區域一體化作為增加影響力和控制力的路徑呢?

答案可以套用克強總理喜歡說的那句話:這是既利當前,更利長遠的措施。一方面,這是老路走下去的辦法,區域一體化有利於拓展出口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另一方面,這是新路走起來的措施,區域一體化到最後,一定是貨幣和金融一體化。

回顧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中國,確切的說,是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中國當前所處的位置:對於尚處於初級階段,以實物商品制造和銷售為主要盈利模式的中國經濟體而言,市場才是生命線,當然,如果可以向上攀登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話,我們也舉雙手歡迎。

從走老路的角度(獲取實物商品制造帶來的利潤)看,過去幾年數據告訴我們,中國外部市場環境,不容樂觀。

以歐美為例,主要發達國家過去兩年經濟明顯複蘇:



但是,看起來,中國的出口一直沒有起色,考慮到出口數據可能存在水分,比如出口騙退稅的啊,比如各地為完成GDP目標註水出口的啊,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廣交會的數據可能更加真實一些。而廣交會成交金額告訴我們,2011年以來,出口增速就陷入負增長的泥潭。

所以呢,從走老路的角度看(賺取實物商品制造帶來的利潤),對中國經濟體而言,只要你還想維持一個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如何開拓外部的基礎資源及市場,就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解決之道,應該就在區域經濟一體化。

從走新路的角度來看(謀求獲取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人民幣國際支付全球貨幣排名最能說明問題。算起來,我們已經連續9個月止步於第七名。更悲催的是,中間某個月一度回落至第八位。要知道,從2011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快速推進,最長一次裹足不前,也不過4-5個月而已。



所以呢,從走新路的角度看(人民幣國際化,謀求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對中國經濟體而言,只要你還想維持一個較快的對外推進速度,如何開拓自己的經濟後花園,獲取一個穩定的後方,就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解決之道,依然在區域經濟一體化。

日本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告訴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也是古人說的那句話: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到蘋果園里摘蘋果的時候,第一輪摘掉的必然是低垂且成熟的果實。等到容易采摘的果實被摘完,輪到那些長的高你手夠不到的果實,這時候,就需要梯子。幾乎所有國家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從輕輕松松就把出口的錢給賺了,到費心費力到出口的錢給賺了。以日本為例,經歷了高速增長的60年代(年均GDP增速高達10.55%),進入70年代,初步完成工業化之後,日本經濟進入中速區間(年均GDP增速5.2%)。內需減弱的時候,日本朦朦朧朧地意識到,必須開拓外需和原材料市場,於是大規模的經濟援助應運而生:

1970年,年度對外“經濟援助”11.52億美元;

1973年,三年翻倍,年度對外經濟援助超過20億美元;

1978年,五年再翻倍,年度對外經濟援助超過40億美元;[3]

這些錢被拿來幹嘛了呢?開路,確切的說是打開亞洲國家大門的買路錢。舉例而言,1970年,日本政府的雙邊“發展援助”近98.3%集中在亞洲。到1979年的時候,日本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發展援助”國,僅次於美國、法國和聯邦德國(那時候柏林墻還沒倒下咧)。

你必須承認,通過國家經濟援助打開大門的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國家隊的作用在於攻堅克難,潮水般的私人資本才是開疆拓土的主力軍。70年代末,一個關鍵性標誌出現:私人資本長期輸出從1978年開始第一次超過了國家資本,占比跨越50%紅線。短短八年後,當1986年來臨的時候,日本私人資本輸出占比已然高達97.6%。

私人資本為啥這麽積極呢?還是為了市場。日本刊物《東洋經濟》1987年7月1日刊文統計:日本國外當地法人的調查顯示,投資的目的是擴大第三國市場銷路的動機占比最高,達48%。

從打開銷路這個初衷開始,幹著幹著,日本政府忽然發現,從經濟上統治亞洲已經逐漸成為可能。尤其是經歷了80年代大規模私人資本輸出之後,日系產業資本已經深深地滲入到亞洲各國的經濟血脈中去。於是,“雁行模式”被提出來,日本人開始憧憬“東亞經濟圈”的美好藍圖。

所謂雁行模式,說白了,就是把日本出面整合亞洲各國的產業分工,已經成為落後過剩產能(不再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轉移到“亞洲四小龍”,等四小龍成熟後,再轉移至東盟諸國(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亞洲國家被人為分成等級鮮明的三類國家:

雁頭,技術密集與高附加值產業:日本

雁身,資本密集產業:四小龍

雁尾,勞動密集產業:東盟諸國

當我深更半夜碼字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不禁產生出一種對宿命的敬畏感。或許,真有所謂國運的東西。倘若沒有1985年的廣場協議,日本就不會選擇飲鴆止渴式地吹起房地產泡沫;倘若沒有1992年地產泡沫破滅,日本倡導的“東亞經濟圈”或許早已成為現實,而在東亞經濟圈的框架里,中國永遠不可能獲得大規模產業轉移的機會,進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需要感謝美國。因為,沒有美國,不會有92日本泡沫破滅和97金融風暴,也就不會有中國加入WTO成為世界工廠,更不會有今天的盛世。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需要警惕美國。因為,今天的中國,正在重蹈30年前日本的覆轍。30年前,當日本人經過十年準備,決心出手整合亞洲經濟版圖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它會成為被打壓的對象。因為,全球儲備貨幣王座上的那位,不會認為你僅僅想把老路(賺取實物商品制造利潤)走好,而是認為你在奔走相告積極走新路(謀求國際儲備貨幣份額)。而我們都知道,全球儲備貨幣份額,從來都是零和博弈。你每多拿走一個百分點,都意味著有人要讓出百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無論“一路一帶”還是“亞太經濟一體化”都很重要。他們共同構成一個宏偉的藍圖,我們設想從亞洲出發打造一條橫跨亞歐的經濟新版圖。但是,古人教導我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小的時候母親也告訴我們飯要一口一口吃,才不會噎著。

而這個“足下”和“第一口”,恰好對應著三個區域一體化:

東北角:中日韓朝俄對應的東北亞一體化,從中韓自由貿易協定開始突破。事實上,今年7月份,習大大打破外交慣例出訪韓國,其中很重要一個任務就是為了中韓自由貿易協定。APEC會議期間,中韓官員沒日沒夜商討相關細節,11月10日習近平主席和韓國總統樸謹惠舉行首腦會談,如果順利的話,雙方有望宣布談判成功。中韓自貿協定只是一個支點,從這個支點出發,我們可以撬開東北亞一體化的大局面(提示一下,以運貨的港口和運人的油輪線路為代表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受益類公司或有機會)。

南邊: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中巴走廊、孟中印走廊、中新走廊。

西邊:重點落在在中國-中亞區域一體化上,涉及國家主要包括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吉爾吉斯斯坦。打好基礎後,再徐圖新歐亞大陸橋和中伊土走廊。

有了目標區域,如何發力呢?很簡單,三步走:

第一步,要想富,先修路。“路”泛指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電力和通信)先行,沒錢怎麽辦?亞投行給你貸款(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中國擬出資一半),考慮到亞投行畢竟是多邊機構,人多嘴雜意見紛繁難免怎麽辦?咱們再拿出400億美元來,搞一個絲綢之路基金。外匯儲備放在手里只能買美國國債,還不如拿出一小部分來紮紮實實推動區域一體化,認為這種做法是敗家子的,請自覺參閱前文日本當年做法。

受益標的:港口類上市公司、建築工程類上市公司、電力建設類上市公司、鐵路設備生產商、電力設備生產商、電信設備生產商、電信設施工程企業。

第二步,修好路,開工廠。大規模產能轉移的過程中,優先受益的一定是過剩產能產能行業,其次受益的是已經逐漸喪失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未來不斷收緊環保標準和執法力度,汙染密集型企業也會加入產業轉移的大軍。

受益標的:鋼鐵、水泥、電解鋁、船舶、光伏、紡織服裝等輕工業、部分化工;

第三步,金融企業大規模對外擴張,中資銀行、券商、信托和保險的旗幟飄揚在幾大區域。

受益標的:券商、銀行、保險、信托;

[1] 《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概覽》

[2] 《世界資本主義的新階段與貨幣制度危機》

[3] 《論日本資本輸出結構的變化與特點》






分析師徐彪所有成熟或者不成熟思想的統一發布平臺:公眾微信!(微信號:fenxishixubiao)

所謂思考,更多是把個人怎麽想的過程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邏輯推演、數據支持不嚴密之處,見諒之余歡迎來信探討。謝謝!

政策分析第一家,別無分號。本號兩大特點:1、幹貨紮堆;2、更新頻繁。
註1:查看幹貨紀要請回複“幹貨”,查看得意之作請回複“佳作”,查看思考系列請回複“思考”,查看歷史隨筆請回複“隨筆”,查看歷史隨筆精粹請回複“隨筆精選集”,查看軍工類文章請回複“軍工”,查看股市規律研究請回複“股市規律”。此外,回複以下編碼可得對應文章:
--0022--《以史為鑒,亞太邁入習時代》;

--0021--《十八屆四中全會解讀》;

--0020--《十月,邁入多事之秋》;

--0019--《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評析》;

--0018--《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 ,賣方研究入行三年感悟》;

--0017--《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解讀》;

--0016--《一輪行情,兩類投資者,兩個世界?》;
--0015--《新三板,下一個資本盛宴的誕生地》;
--0014--《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年中盤點與展望》;
--0013--《“新常態”到“金十條”,開工已無回頭箭》;
--0012--《股市走勢與經濟數據,你信哪個?》;
--0011--《下半年政策風口在哪里?新型城鎮化!》;
--0010--《新常態=進入7.5%增速通道!》;
--0009--《看央行貨幣執行報告做投資,靠譜麽?》;
--0008--《目標,上證2450!--基於企業盈利》;
--0007--《幹貨分享之地產調控政策7月閉門研討會紀要》;
--0006--《打完老虎幹什麽?搞經濟!兼評政治局年中經濟工作會議》;
--0005--《市場派、價值派以及主題派眼中的行情》;
--0004--《“淘汰”過剩變“化解”,技改機會漸行漸近》;
--0003--《國務院常務會議解讀:重磅炸彈!》;

--0002--《外來的和尚不會念經?》;
--0001--《反腐新動向,股市新階段!》 ;



特別聲明

本報告僅代表分析師個人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

本報告基於我們認為可靠且已公開的信息,我們力求但不保證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證文中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我們會適時更新我們的研究,但可能會因某些規定而無法做到。

本報告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涉及證券的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投資者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自身特定狀況。所在機構對任何投資者使用本報告所提供的信息作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後果均不承擔任何責任。需要進一步提出的是,本文中提及的投資價格和價值以及這些投資帶來的收入可能會波動。某些交易,包括牽涉期貨、期權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有很大的風險,可能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