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論種票的觀點及角度

1 : GS(14)@2011-11-25 09:08:13

是咪生果反應過敏還是晴報那人想把消息淡化?或者是兩個唔同的角度?

晴報蕭適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830508
疑似種票事件越鬧越大,各界均要求政府加強打擊種票違法行為。有泛民中人對單仁說,聽聞阿爺尚有其他種票招數,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插票落區;就算政府要追查,也未必可以抽出這些「人頭票」。

以宿舍單位登記

有泛民中人指,除非某些選民登記地址出現一戶十多票的「離譜」情況,否則要追查是否有人種票,就要靠那些「打回頭」的投票通知書,才令「人頭票」現形。但以他所知,香港不少中資機構在全港各區購買及租用住宅,用作駐港員工宿舍,部份中資機構更加租了幾層,換句話說這些單位大可用作「人頭票」通訊地址,代他們收投票通知書。
該泛民中人又稱,由於區議會選區較細,這些宿舍位置未必位於建制派要搶奪選區,發揮種票作用未必很大;但在立法會選舉,選區範圍較區議會大得多,這些宿舍用作種票功效便大增,例如西環可以在中西區租用大批宿舍單位,為明年港島區立會選舉種以千計的「人頭票」。
另一名民主派人士更指,流傳西環及建制派的種票手法,還包括利用一般市民地址登記,再到適當時間「偷信」,偷走投票通知書,令相關居民被「種票」亦毫不知情。令一種較高明做法是在「種票」後透過「 redirect mail」的免費手續,將投票通知書轉寄其他地址,同樣令被「種票」的市民懵然不知!

單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22

樓拆了照種票

1 : GS(14)@2011-11-26 16:57:19

呢個漏洞真是好嚴重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836747


莊近日再翻查選民登記冊,發現多個不尋常地方,其中三幢分別位於吉席街及兩幢位於卑路乍街的拆卸中或已拆卸舊樓,竟有多達 101名選民報住上址。該五幢舊樓的住戶,於去年底至今年中已經全部遷出,承建商並獲屋宇署發出拆卸工程許可,早在區選前已經開始拆卸工程,但選舉事務處仍舊寄出投票通知書到上址。
其中位於卑路乍街 56至 58號的兩幢舊樓,記者昨日現場所見,幾乎被夷為平地。上址地下原是被譽為「西環三寶」之一的新中華酒樓,酒樓老闆正是陳特楚,該兩幢大廈一直是左派重要票倉。根據選民名冊,其中 85名選民正是報住上址。其餘三幢位於吉席街的舊樓,同樣早已人去樓空,於區選前一個月已搭棚拆卸。
莊榮輝批評,選舉事務處明顯失職,「成幢大廈都拆緊,點可能仲寄到投票通知書?」他質疑處方在登記資料時,根本沒有核實過有關地址的大廈是否仍然存在,除了令已搬出但不改地址的選民可繼續在該區投票外,也容許了有心人利用這些已拆卸或沒有人居住的舊樓,作為選票種植場。他是民主黨中以最些微票數落敗的參選者,正積極計劃提出選舉呈請,會在未來數日與黨內的法律人士研究,該黨下周一會到選舉事務處正式作出投訴。
2 : idsdown(1658)@2011-11-27 11:49:15

事旦啦, 無一個抵幚
生果日日都翻炒呢單嘢, 目的係乜.?!

總之就唔想理, 煩少件
3 : 龍生(798)@2011-11-27 18:12:54

唉, 無錯, 就係咁, 無個好人....
4 : GS(14)@2011-11-27 22:02:33

2樓提及
事旦啦, 無一個抵幚
生果日日都翻炒呢單嘢, 目的係乜.?!

總之就唔想理, 煩少件


總之泛民都是有問題,唔可以賴種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37

共幹漂白 種票又種人

1 : GS(14)@2011-12-04 17:48: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860450



【本報訊】今屆區選種票遍地開花,中聯辦不但幕後發功,幹部還走到台前參選,實行在本地議會深耕細植。在觀塘秀茂坪北選區高票當選的黃春平,報稱獨立人士,但《蘋果》接獲密函,踢爆黃是新華社香港分社與中聯辦高幹,近數年才化身「地區人士」參政。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質疑,北京指派共產黨員參選區議會,公然破壞一國兩制。記者:黃偉駿、許偉賢、林偉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29

金利豐遭證監罰50萬 境外開戶 料涉電盈「種票案」

1 : GS(14)@2015-05-06 12:59: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6/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證監會昨日公布,2009年電盈(0008)就私有化召開股東會前夕,金利豐(1031)一名僱員在澳門為當地居民開戶買入電盈股份,惟該僱員無澳門金管局相關許可,遭證監譴責並罰款50萬元。有分析指,電盈私有化涉嫌「種票案」仍在調查期間,證監會有可能將今次案件內部移交,再作跟進。

  證監會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今次罰款不算嚴重,過往亦有香港持牌人因在境外違例而被證監會懲罰,例如2010年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旗下的恒豐證券就曾因在內地拉客,被重罰250萬元;至於對電盈涉嫌種票一案,則暫無補充。

根據公告,金利豐一名僱員於2009年1月19日,在未獲澳門金管局許可下為22名澳門居民開戶,每名客戶買入1手或3手電盈股份,違反澳門法例,證監會對此表示質疑該行信譽、品格及是否可靠,更指該行必須尊重及遵守相關監管機構規則,以及相關司法管轄區法例,而今次亦是該行首次被證監會紀律處分,至於該22名客戶如今亦已結束帳戶。電盈在2009年2月4日一度通過私有化議案,與今次案件相距只有半個月時間。

譚紹興:案件較少見 料藉此警誡違例券商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因境外違例而被證監會懲罰的案件較為少見,估計證監會可能藉此警誡一些違例為內地客開戶的券商。他表示,證監會一般查案為期4至5年,至今私有化一案相隔6年,與證監會效率相若。

他又提到,證監會調查經紀有否違例時,一般由中介機構部負責,負責電盈私有化一案則為法規執行部,認為中介機構部今次只是偶然發現案件,但未來有可能將案件轉介予法規執行部跟進。

雖然證監會及法院至今未有直接裁定電盈及相關券商種票,昨日公告中,在今次案發時期註解裏,特別提及電盈私有化一案的發生時間。此外,證監會在當年電盈私有化一案的供詞中曾指出,金利豐協助175名客戶買入1至3手電盈,並要求客戶支持私有化。

電盈小股東大聯盟則發表聲明,向證監會在電盈私有化一案積極發揮監管者職能再度致謝,令電盈小股東權益獲保障,同時亦捍衛香港國際中心聲譽,希望證監會今後能繼續調查與懲治金融市場不正之風,針對法例漏洞而向政府提議修例。

明報記者 鄭智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178

西貢爆種票疑雲戶主投訴無果

1 : GS(14)@2016-02-28 15:45:52

【本報訊】新東補選結果未揭曉,即爆疑似種票個案。在西貢帝琴灣居住的陳先生向本報指,在新年前收到選舉事務處的投票通知卡,收件者卻與自己毫不相識。陳先後向廉署和選舉處舉報、投訴,拖延至今仍未獲認真跟進。他批評選舉處行動緩慢、憂慮地址會被盜用作非法用途。陳先生一家四口在2015年7月搬入西貢帝琴灣,在區議會選舉時,由於一屋只有他和太太兩名選民,順理成章只有兩張投票通知卡,但身為新東選民的他卻在新年前收到3張通知卡,另有一名楊姓人士。因並不認識該人、憂慮被盜用地址,陳先後向廉署和選舉處作舉報。



只收到建制候選人單張


陳引述選舉處在2月5日指,會盡快再寄信到其地址,確認沒楊姓人士居住,取消該選民資格,但迄今未收到信件,近一個月仍一直收到寄給楊姓人士的宣傳品,「只係得周浩鼎、方國珊、黃成智,你話奇唔奇?」陳指今日已是補選日,批處方效率太低,「如果係(種票),咁要投都投咗啦」。他續稱不明白為何當局沒加強措施保障市民的住址安全。由於憂慮住址會被盜用作非法用途,陳先生將就此事報警,促當局嚴正執法。新界東補選候選人尚有劉志成、梁思豪、梁天琦及楊岳橋。■記者廖梓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28/195090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83

iProA劈價招會員業界質疑種票

1 : GS(14)@2016-03-18 23:43:01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選民登記將於5月2日結束,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以超低價50元入會費,與香港電商協會合辦會員推薦計劃,吸納更多會員成為選民。有業界指該會由網商組成,「上網賣兩件嘢」可成為選民屬太兒戲。iProA會長洪為民稱有嚴格核實申請者資格,但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質疑做法有問題,該會審核專業資格亦不透明,促選舉事務處跟進。


iProA會長洪為民

可在立會IT界投票

香港電商協會於本周三舉行年度研討會上,介紹iProA的會員推薦計劃,原價500元入會費「大劈價」至50元,並以備註方式提醒合資格人士登記為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選民,於本年度立法會選舉中投票。有與會業界人士質疑做法太兒戲:「填張表就話可以做選民,你上網賣兩件嘢,兩年前賣一件,兩年後賣一件,當唔當有4年相關資格?」由於iProA是資訊科技界認可選民團體,可透過iProA登記為資訊科技界選民,而該會以往一直被視為建制票倉,業界質疑有種票之嫌。香港電商協會會長李基銓回覆查詢時承認,確以優惠價50元招攬會員加入iProA,因兩個組織有會員互換計劃。iProA會長洪為民則指,電商協會去年成立時已提出會員互換,過去一段長時間已改為收取250元入會費,而非500元,其他協會會員互換計劃收費一律50元,又指iProA會核實申請者學歷及工作經驗是否符合入會資格,自言「做嘢好小心」。莫乃光指,多年來都有組織在選舉年以會員互換方式,令會員直接成為選民,但審核這些會員專業資格不透明,擔心部份未必是真正的「IT人」,「如果有組織可以容許有人以幾十元就可以成為選民,是否公平,自有公論」。莫認為選舉事務處要跟進有關事件,發出指引並主動抽查,保障選舉公平。本報向選舉事務處查詢過去4年有否針對iProA的會員資格進行抽查,截稿前未有回覆。■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8/195347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34

中港姑姪涉利用13親友種票

1 : GS(14)@2016-06-06 02:58:03

【本報訊】去年區議會選舉爆出多宗種票疑雲,其中一對中港姑姪涉製造虛假的選民登記表,為13名親友登記選民資格,炮製「3屋8姓」。



以為有助獲居港權

據悉,內地姑母誤以為幫人登記做選民有助自己獲居港權。兩人共被控13項偽造罪昨提堂,暫毋須答辯,裁判官建議控方徵詢法律意見,以決定需否轉介上級法院跟進。被告分別為報稱文員的港婦洪燕玉(40歲)及持雙程證的家庭主婦洪秀連(58歲),據知首被告是次被告的姪女。兩人原定昨早於粉嶺法院答辯,但主任裁判官吳蕙芳指控罪最高判囚14年,要求控方索取進一步法律意見,以確定案件是否適合於裁判法院處理。兩人各准以1,000元保釋至本月22日再訊。13項偽造控罪指兩人於去年3月1日至6月30日,製造看來是事主填寫及簽署的虛假登記表格,用以向選舉事務處申請登記事主為區選選民。13名事主分別姓賴、莊、申屠(複姓)、楊、鍾、吳、陳及梁。港婦面對全部13罪,內地婦則面對7項控罪。據了解,全部表格皆用港婦次被告的3個物業作住址登記,但字迹相近,引起選舉事務處起疑報警。涉案3單位據悉皆在港婦報稱居住的屯門私人屋苑瓏門,按選舉事務處選區分界圖,歸屬屯門市中心選區。翻查資料,該選區去年區選有兩人角逐,沒申報政治聯繫的歐志遠以1,517票擊敗取得834票的獨立候選人趙金滿。案件編號:FLCC2235/16■記者伍嘉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2/196379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50

立會選舉爆種票疑雲 公屋戶全家離奇變IT人

1 : GS(14)@2016-08-19 06:44:05

■莫乃光(左圖)及楊全盛(右圖)為今屆立會選舉IT界的候選人。



【立會選戰】【《蘋果》調查】【本報訊】立法會選舉資訊科技界(IT界)功能組別爆出種票疑雲。《蘋果》調查發現,該界別有不少疑似種票個案,有公屋單位離奇新增4名IT界選民,但戶主並不認識該4人;有單位全家突變IT人,有人聲稱女兒從事電腦業,「跟個女去登記」。選舉事務處則指,沒有資料顯示個案中的選民不符資格。記者:梁御和



資訊科技界去年有5,650人登記為選民,佔全港約8萬多名從業員不足一成;今年選民人數暴增超過一倍至1.2萬人,升幅屬眾多功能組別之冠。IT界功能組別分公司票及個人票,有意投票的IT人需先加入當局認可的資訊科技專業團體和繳交年費成為會員,但這些團體審批會員的準則參差。



王家軍

有戶主指住址被人登記

《蘋果》翻查選民名冊,抽出7個可疑公屋及居屋單位,平均每戶突然有3至5人在最近一年新登記成為IT界選民。以牛池灣彩輝邨彩葉樓中層一個單位為例,去年選民登記冊上有4名姓何及一名姓陳的普通選民,其中4人在今年新登記作IT界選民。記者到上址查訪,戶主何先生稱自己從事建築,不認識另外4人,家中也沒有人從事IT行業。他指過往在選舉處信件中得悉住址被神秘人登記,「我冇理佢……我唔係好理政治」。


另一油塘邨美塘樓高層單位原有3個直選選民,今年全登記為IT界選民。應門的陳先生被問及透過甚麼團體取得選民資格,最初支吾以對,「我哋都係……團體囉」,後來又稱女兒是業內人士,「我跟我個女去(登記)囉,佢係做呢一行,讀電腦」。記者追問陳是否同樣從事IT業,他則稱「我係講咁多你聽」,隨即關門。馬鞍山恆安邨恆海樓高層一個單位原有5名姓王及姓李、姓許共7名選民,其中3人今年新登記成IT界選民。住戶王太應門時稱,早前海南社團總會主動要求其丈夫王家軍及2個女兒登記作IT界選民,「佢(社團)覺得我哋有資格,邀請我哋入去」。問及3人從事甚麼行業、以及是否持有相關學位,她則指不清楚。



選舉處:涉事選民合資格

翻查資料,其丈夫王家軍曾任海南臨高縣政協,也是海南社團總會副會長,本身是裝修公司東主,與IT業並無關聯。記者再致電王家軍查詢其專業團體會員資格,他指「我唔明你問乜,唔識答你」,匆忙收線。本報將所有問題個案轉介選舉事務處,回覆指現時無資料顯示個案中的選民不符合資格。今屆參選立法會資訊科技界選舉的包括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楊全盛,及競逐連任的泛民議員莫乃光。莫乃光質疑選舉事務處的做法,又指IT界沒有既定的登記制度。他批評各團體審核會員的準則不一,建議當局盡快統一標準。記者多次聯絡楊,至截稿未獲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9/197423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30

莫乃光舉報IT界疑種票

1 : GS(14)@2016-09-02 05:29:07

【本報訊】立會資訊科技界(IT界)今年選民人數激增一倍至1.2萬人,不尋常的升幅令選情添變數。該界別每逢選舉都被揭涉嫌種票個案,今屆選舉亦不例外,競逐連任的公共專業聯盟莫乃光對今屆種票手法升級,及選管會「放軟手腳」感失望及憤怒,「4、5年嚟,選舉事務處好似仲係同一班人,但在梁振英治下做法已經變咗」。莫乃光昨更到廉署舉報懷疑種票個案。本報曾邀請IT界兩名候選人,莫乃光及報稱獨立的楊全盛對談,但楊透過助理回覆指已排滿工作。距離投票日尚餘兩日,莫形容選情嚴峻,主因是近日不斷揭出該界別有疑似種票個案。莫續指,今屆種票手法更高明,過往大多是有建制背景的界別組織,利用會籍互換、代交會費等方式,將不合資格人士登記為IT界選民,「今次唔止用傳統手法,好明顯睇到有中聯辦或者北京政協係直接出手,寫信多謝人叫晒鄉親父老入晒IT學會,仲要入一個唔係傳統左派嘅學會,順理成章混淆視聽,將責任推到一乾二淨」。更甚者,早前有親建制報章以頭版報道,指教協為助莫乃光,將1,500個會員「過戶」到IT界。但選舉事務處指,對比2012年與2016年選民名冊,只有72人由教育界轉到IT界,報道指控不攻自破。莫乃光說:「有啲傳媒利用派免費報呢個優勢,講乜都得,不負責任,冇做任何查核,旨在抹黑……好明顯係成個國家機構已經開到行晒,要將呢個界別搶返去。」莫乃光及楊全盛昨先後到廉署舉報該界別有懷疑種票個案。


警查蔡若蓮涉違選舉例


莫乃光認為,言論自由、資訊自由是香港最重要防線,反觀對手楊全盛卻是一個包裝獨立的建制派,楊指政綱包括設網上議政平台,讓業界選民參與投票,決定他的投票立場,莫認為這是迴避表態的伎倆,「適當時候表露返真面目,政府話乜就乜,中聯辦話乜就乜」。另外,立會教育界候選人蔡若蓮被對手葉建源投訴,指她多次違反選舉規例,包括未經教育局批准在教育服務中心進行競選活動及錄影、未有申報選舉廣告和相關資料等。葉表示收到選舉主任回覆,確認投訴屬實並將跟進,或涉違規行為,會轉交警方跟進。教局表示選舉主任處理中,並已交由警方跟進。■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2/197575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15

立會選舉IT界種票廉署大搜捕 3日拘72人

1 : GS(14)@2017-04-04 08:51:53

■去年立會IT界功能組別選舉,泛民議員莫乃光(右)擊敗楊全盛(左)當選。



【本報訊】《蘋果》去年揭發立法會資訊科技界(IT界)功能組別選舉爆出種票疑雲,有單位突然新增多名IT界選民。廉署上周二展開大規模搜捕,3日內拘捕72人,包括學生、司機及家庭主婦,涉在去年選舉中種票舞弊,並藉此獲取數百至1,000元不等的報酬。記者昨重返部份懷疑種票單位,有戶主承認「一家人都受牽連」,如早知有問題,「畀幾多(錢)我都唔會要」。記者:梁御和 謝明明 姜偉康



廉署早前接獲投訴,指有人涉在去年的立法會資訊科技功能界別選舉中作出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的舞弊行為,調查後在上周二(3月28日)展開為期3日、代號「雪豹」的行動。據了解,是次拘捕的72人中,包括36男36女,年齡18歲至67歲;當中68人屬IT界新登記選民,另外4人為中間人;其中3名中間人為該界別登記選民。


收數百至千元報酬

被捕的中間人涉透過親戚、朋友及相關人士收集其他被捕者的個人資料,使他們登記為兩個IT界專業團體的會員,藉此向選舉處登記及取得該界別選民資格。是次涉案的68個新登記選民,包括學生、文員、司機及家庭主婦等,均未必具備所需學歷或IT工作經驗,以符合資格成為有關專業團體的會員。調查亦發現,包括中間人在內等被捕人士涉嫌在過程中收取數百至1,000元的金錢報酬。據悉,是次行動由廉署內部專責選舉事務的X組負責,行動中廉署執行處共派出120人參與調查,並發出60張搜查令;2011年區議會京士柏選區種票案件,據悉亦是由X組負責,當時共拘捕了53人,當中45人被定罪。去年IT界登記選民突然大增,本報在選舉前曾作出調查,發現不少單位離奇新增3名以上的IT界選民,涉及曾任內地政協的社團組織高層,該戶主當時解釋是社團「邀請我哋入去(登記選民)」。至於另一懷疑單位原有3個普通選民,去年突然全登記為IT界選民,戶主當時回應查詢時聲稱女兒從事IT行業,故「跟我個女去(登記)」。


戶主:我俾人跣咗

記者昨日再到涉事單位查詢,戶主承認現時「一家人都受牽連」,指事件源頭是妻子信錯人,以為有着數,如早知有問題,「畀幾多我都唔會要」,強調沒有介紹其他人。問及他共收取了多少報酬,他則支吾以對,只稱「總之我俾人跣咗……怪自己戇居,冇得怪人」,又舉例指好像有人游說參加麥當勞媽咪會,「人哋同你講,一定有人着數,畀番優惠我咁樣!」去年參選IT界功能組別選舉的包括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楊全盛,以及泛民議員莫乃光,最終由莫乃光當選,兩人在選舉前亦先後就懷疑種票事件向廉署投訴。莫乃光對廉署的行動表示歡迎;楊全盛則促請當局徹查事件,「一單(種票)都唔可以姑息」。外界一直盛傳,是次被利用作登記會員的IT界專業團體為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香港分會及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iProA會長洪為民指不清楚被捕人士及2個團體的身份,惟承認廉署曾向iProA索取會員紀錄,強調「恆常都有問我哋拎」;IEEE至截稿未有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04/199796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