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對於市場走向的影響已經越來越顯著,有關貨幣政策實際效力的討論也隨之增多。
“需要看到的是,貨幣政策對增長的作用只能是間接的。”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專訪時,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前駐美大使周文重指出,新一輪增長能否實現,關鍵還在於經濟是否有內生動力。
過去幾年,博鰲亞洲論壇已經先後在印度孟買、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迪拜舉辦博鰲亞洲論壇的金融專題論壇,今年,金融論壇將落地中國香港,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跨境資本流動、基建融資、亞洲金融合作都是重點討論內容。
英國退歐對亞洲市場帶來的影響,也是難以繞開的熱點。周文重坦言,英國退歐及其可能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將令全球經濟增長所面對的複雜、脆弱和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但過去幾年,飽受資本外流困擾的亞洲和新興經濟體處境可能會有所緩解,對亞洲來說有更多的機會,會有更多資金流入、發展。
第一財經日報: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貨幣政策是否真的有效,近幾年引發越來越多討論,你認為貨幣政策應該如何更有效的支持實體經濟?
周文重:從宏觀經濟的角度,刺激增長的措施不外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具體到各個經濟體,優先采取哪種政策或何種政策組合,不可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體上看,自2007年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範圍內對貨幣政策的依賴程度高了一些,個別經濟體甚至實施負利率政策,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或甚而適得其反。財政政策仍有空間的國家,應該考慮適度的財政刺激,而非一味或過多依賴貨幣政策的作用。
貨幣政策如何更有效的支持實體經濟,各個經濟體都在進行探索。比如,是“大水漫灌”,還是更加精準的定向“滴灌”?是購買國債以降低整個經濟的利率負擔,還是所謂的“直升機撒錢”,將錢直接放到消費者的口袋里?
需要看到的是,貨幣政策對增長的作用只能是間接的。新一輪增長能否實現,關鍵還是經濟是否有內生動力。比如,對私營資本而言,是否有投資的機會?新技術、新模式能否產生新的增長點?
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最後能不能真正達到促進實體經濟的作用,從目前情況來看,效果有限,所以是否更多註意力轉移到結構調整,轉到財政政策方面,這也是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會議來找到答案。
日報:英國退歐之後,在亞洲新興市場再次引起震蕩,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應該如何應對未來一段時間持續的波動?
周文重:英國退歐將對世界經濟、全球金融市場和資本流動產生什麽樣的影響,目前各方觀點不同、說法各異。有一點是肯定的,在全球經濟增長脆弱、信心脆弱、面臨諸多複雜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英國退歐及其可能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只會增加這種複雜、脆弱和不確定性。
比如,針對英國退歐,歐盟會采取怎樣的反制措施?在與英國重開貿易談判的過程中,歐盟是否會采取報複性的懲誡手段,以儆歐盟其他成員國效尤?再比如,許多企業在英國的投資,是因為視英國為進入歐盟的門戶和跳板。如果英歐經濟關系大幅倒退,會如何影響這些企業在英國的投資?
再看金融市場,短期看,出於對歐盟和英國前景的擔憂,投資者轉入避險模式,歐元走弱,美元走強。有觀點認為,過去幾年飽受資本外流困擾的亞洲和新興經濟體處境可能會有所緩解。逐利和流動性,是資本的最大特征。面臨資本的大進大出,亞洲和新興經濟體與其被動應付,不如苦練內功,增強自身經濟的韌性、活力和可持續性。內功練好了,流出的資本也會流回來;內功不行,資本強留是留不住的。
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全球協調也很關鍵。G20就提供了一個這樣的平臺。主要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要考慮到政策的外溢效應。
匯率過一段時間會大致平定下來,對亞洲來講,資金會更多地流入亞洲,資金總歸要找出路,而歐洲發展前景暗淡,英國需要消化退歐帶來的負面影響,亞洲經濟增長速度較高,對亞洲來說有更多的機會,會有更多資金流入,會發展。
日報:退歐出現反全球化趨勢,是否應該有反全球化的姿態出現?
周文重:全球化是客觀需要,潮流會繼續發展下去。各國從全球化中不同程度的得到好處,全球經濟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雖然有很多困難,發展因國家而異,速度有快有慢,但從整體上來講經濟在增長。如印度經濟增長達百分之八點多,中國6.5%~7%,歐洲較困難,但也因國家而異。全球化的趨勢應該繼續肯定下去,過程中也需要反思,欠缺的地方要調整,調整是為了使全球化發展的更好。英國把這個問題政治化了,首相卡梅倫爭取保守黨內部的力量支持,做出了退歐進行公投的許諾,他認為50%以上的人支持留在歐盟,但是事與願違。英國也在反思公投是否合適,有人請願進行第二次公投,但卡梅倫表示不可能進行第二次公投了。接下來的問題是英國要如何收拾殘局,退歐對英國自身影響最大,可能出現地區分離的趨勢,英國GDP可能會下降3%,英鎊對美元比率下降10%,對英國和整個歐盟的發展來講是不利的。歐盟在進行應對,希望英國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退歐手續。從全球化角度來說受到了挫折,但都是符合發展的趨勢的。一個國家主導是不符合多數國家的利益的。目前英國只能思考如何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近日,中聯部官網“部領導”欄目進行了更新,鄭曉松任中聯部副部長,陳鳳翔、周力不再擔任;王亞軍任中聯部部長助理。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鄭曉松,1959年9月生,此前擔任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
鄭曉松簡歷
鄭曉松,男,漢族,1959年9月生於北京。198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月參加工作。挪威奧斯陸大學挪威語專業(外國學員班)畢業,1996年至199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外交官研究生班學習。曾在外交部、新華社香港分社等單位工作。
2000年至2004年任財政部國際司助理巡視員、副司長;
2005年至2007年任駐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執行董事;
2007年至2012年4月任財政部國際司司長;
2012年4月任財政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
2013年7月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2016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
2016年6月任中聯部副部長。
田莊(資料圖)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消息,日前,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濟南市政協原副秘書長(副廳級)田莊決定逮捕。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2016年6月7日,中央紀檢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經中共山東省紀委常委會會議審議並報中共山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田莊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經查,田莊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紀律,多次違規接受宴請,收受禮金、禮品,利用職權為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的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在組織多次與其談話時未如實說明問題;嚴重違反工作紀律,在房地產建設監管中濫用職權;嚴重違反生活紀律,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房地產開發建設、監管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受賄犯罪。田莊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且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給黨的事業和形象造成嚴重損害。
據報道,田莊於2015年9月份調任濟南市政協副秘書長一職,曾被外界視作已“安全著陸”,其本人自此也變得低調,鮮有參加公開活動。隨著田莊的落馬,他向濟南市委原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段義和行賄買官、為房地產開發商謀利等事情也再次被重新提起。
兩次向“7·9”爆炸案兇手行賄
2007年7月9日,段義和為擺脫與情婦的不正關系,制造了震驚全國的濟南“7·9”爆炸案。8月6日,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除了爆炸罪外,段義和還被指控犯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2008]第3期》,2001年和2004年8、9月,被告人段義和利用擔任濟南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職務上的便利,為原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田莊晉升為濟南市建設委員會主任提供幫助,2次收受田莊所送人民幣3萬元、美元2000元(折合人民幣16553.55元),共計折合人民幣46553.55元。
在段義和的幫助下,田莊自2001年1月出任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趙晉案被視為田莊落馬導火索
上述紀委通報中提及,田莊“嚴重違反工作紀律,在房地產建設監管中濫用職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房地產開發建設、監管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索取、收受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受賄犯罪”。
在田莊任職濟南市建委主任的近15年間,濟南市房地產市場從小到大,對應的市場監管卻漏洞百出,出現了多處至今仍難以解決的爛尾樓項目。
據報道,2007年12月,69名購房者以內部認籌的方式,在位於濟南市華能路的“大城小院”項目售樓處購買了80套住房,每套交納20萬-30萬元的首付款。之後,大部分購房者又交齊了房子的全部剩余房款。然而9年過去了,該項目不僅沒有完工交付,而且已難尋開發商蹤跡,項目建設處於無限期的停工狀態。
在濟南市的爛尾樓項目中,位於濟南市漿水泉路與經十路交叉口的卓越時代廣場項目的幾千名業主,如今也是有房難收。卓越時代廣場項目的實際控制人是江蘇省委原常委、原省委秘書長趙少麟之子、“最牛開發商”趙晉,趙晉案發也被視作為田莊落馬的導火索。
田莊簡歷:
田莊,男,漢族,1957年3月生,濟南人。1972年12月參加工作,197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2年12月,沈陽軍區空軍通信戰士,後來轉任濟南軍區。
1994年8月,任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做秘書;
1998年4月,任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2001年1月,任濟南市建委主任、黨組書記,此後田莊主政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建委)整整15年之久。
2015年9月,任濟南市政協副秘書長(正局級)、機關黨組成員。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於當地時間18日表示,他有意參加競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陸克文同時呼籲坎培拉當局為他的提名背書。
報道稱,目前已有越來越的人表態,將角逐被稱為“世界第一外交官”的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競爭者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等人。
陸克文目前旅居美國紐約,擔任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政策研究所所長,曾在2007至2010年擔任澳大利亞總理,2013年又再度短暫出任總理。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18日透露,陸克文已經正式要求澳大利亞政府支持,內閣將考慮其請求。
此前,宣布參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的候選人已有12位。其中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等。
本月7日,哥斯達黎加政府提名菲格雷斯為下任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
秘書長是聯合國“首席行政長官”。現任秘書長潘基文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任期,下任聯合國秘書長將於明年1月1日上任,具體任期要等安理會屆時提出建議再確定,此前的任期時長多為5年。根據《聯合國憲章》,秘書長必須首先由安理會推薦,然後由聯大任命。
7月21日,安理會將就下任秘書長人選舉行首次意向性投票。
自2015年12月起,被提名參與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選舉的候選人
(圖片來源:聯合國網站)
據廣州市紀委消息: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馮軍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馮軍
個人簡歷:
馮軍,男,廣州市人們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
兼任廣州教育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協助王東副市長工作,負責廣州教育城建設工作。
據解放日報報道,上海市委決定,諸葛宇傑任市委副秘書長,李躍旗任楊浦區委書記。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楊浦區黨政負責幹部大會上獲悉,市委決定,諸葛宇傑同誌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免去其中共楊浦區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市委決定,李躍旗同誌任中共楊浦區委委員、常委、書記,免去其中共金山區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個人簡歷】
諸葛宇傑,男,1971年5月生,漢族,上海市人,中共黨員,1992年8月參加工作,在職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
1999.07-2005.11上海港務工程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2005.11-2009.02上海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9.02-2011.02上海市普陀區委常委、副區長;
2011.02-2013.04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2013.04上海市楊浦區委副書記、代區長;
2013.07上海市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
2015.01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21日說,安理會當天舉行了遴選下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首次意向性投票。
別所浩郎當天中午向媒體作了簡短的口頭通報。他說,安理會已完成首次意向性投票,過程順利,12名候選人將被各自的提名國家告知結果。他也告知聯大主席意向性投票已經舉行,但未告知投票結果。
別所浩郎表示,意向性投票意在告知候選人自身所處位置,也使安理會成員了解遴選走向,是一個很有用的步驟。
根據《聯合國憲章》,秘書長必須首先由安理會推薦,然後由聯大任命。在聯合國秘書長的遴選過程中,安理會扮演了關鍵角色,5個常任理事國的作用更是不可替 代。2006年遴選秘書長過程中,安理會通過4輪意向性投票確定人選後,正式提名時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任秘書長。聯大隨後以決議形式正式任命。
潘基文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秘書長任期。去年12月,聯大主席和安理會主席聯合致函所有會員國,呼籲各國盡早推薦候選人,正式啟動秘書長遴選過程。
目前,宣布參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的候選人已有12位。其中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等。本月7日,哥斯達黎加政府提名菲格雷斯為下任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
自2015年12月起,被提名參與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選舉的候選人
(圖片來源:聯合國網站)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拒絕支持前總理陸克文競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並稱陸克文不適合出任這個職位,但未說明具體原因。
陸克文(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工黨出身的陸克文曾於2007年和2013年兩度出任澳大利亞總理。同時是自由黨黨魁的現任總理特恩布爾29日宣布不支持陸克文參選聯合國秘書長職位時,否認是出於黨派政治的原因,也沒有說是否支持新西蘭前總理克拉克競逐聯合國秘書長一職。
要參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必須先獲得候選人政府的提名,但特恩布爾說,他是在同內閣進行討論後決定不提名陸克文。特恩布爾稱:“政府,我們或身為總理的我,是否都相信陸克文勝任這工作?我慎重考慮後認為不適合。這不是輕視陸克文,他曾經是澳大利亞的總理,但我的判斷是他不太適合此項工作。”
特恩布爾表示他已向陸克文做出解釋。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左)正式表態不會支持陸克文(右)競選聯合國秘書長一職
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秘書長任期。目前呼聲最高的候選人包括葡萄牙前總理古特雷斯、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圖爾克等。
外界暫時未能接觸到陸克文來評論事件,但媒體稱特恩布爾此舉比較罕見,因為很少國家會不支持本國政客角逐國際機構的職務。
(綜合自中新網、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據中紀委網站4日通報,近日,經湖南省紀委立案審查並報經湖南省委批準,決定給予第十屆湖南省委原委員、省委副秘書長馬勇開除黨籍處分,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資格;經湖南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已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經查,馬勇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違反工作紀律,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並收受財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經營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決定給予馬勇開除黨籍處分,終止其黨的十八大代表、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資格;經湖南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已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市委書記收10萬和一根金條 為命案打招呼
馬勇曾因幹預一起命案致重罪輕判,被中央政法委點名通報。通報稱,經查明,在該案辦理過程中,時任益陽市委書記的馬勇收受被告人親屬賄賂, 借口“保護外來投資者合法權益”,違法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益陽市多名政法幹警和案件辯護律師違法幫助被告人減輕罪責,導致該案重罪輕判。
2012年 11月,犯罪嫌疑人胡氏兄弟2人因故與受害人袁某發生爭執,對袁某進行毆打,其中1人持水果刀將袁某捅死。2013年8月,益陽市赫山區法院以故意傷害 罪,分別判處兩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據澎湃新聞報道,多個交叉信源證實,合議庭審理該案後,對於主犯胡勛燾的量刑意見是10年以上,但該案在赫山區法院審委會討論後,最終變為5年有期徒刑;胡勛燾的立功行為系造假,具體方法是“移花接木”,將一個制毒販毒者的線索“做”到了胡勛燾頭上。
胡勛燾、胡勛恒故意傷害案判決發生效力2年後,2015年8月11日,益陽檢察院向益陽中院提起再審抗訴,益陽中院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2016年2月17日,湖南高院指定該案由郴州中院審理。郴州中院於2016年3月30日開庭審理此案,並將其“故意傷害案”改名為“故意殺人案”。
2016年3月29日,郴州中院審理馬勇涉嫌犯濫用職權、受賄罪時,公訴人指控,2012年至2013年期間,馬勇向益陽市政法委、益陽市公安 局相關領導就胡勛燾、胡勛恒故意傷害一案打招呼,後馬勇收受了胡雙福托人送來的10萬人民幣和價值3.3萬元的100克金條一根。
【馬勇簡歷】
馬勇,男,漢族,重慶市巴縣人,1957年1月出生,1975年5月參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公共管理碩士。
1975年5月至1978年2月在隆回縣五里公社園藝場、衡陽紡織機械廠工作;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湖南農學院農學系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2年1月到湖南省統計局工作;
1988年1月任省統計局農業處副處長;
1988年10月至1990年11月任大庸地級市籌備組經濟綜合組組長、市計劃經濟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1990年12月至1992年1月任省統計局工交處副處長;
1992年1月後歷任省統計局工交處處長、綜合平衡處處長;
1996年1月任省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0年9月任省統計局黨組副書記;
2001年6月任省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2003年1月至12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學習,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2006年9月任益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代市長;
2007年1月任益陽市委副書記、政府市長;
2008年3月任益陽市委書記。
2013年4月任湖南省委副秘書長。
第九屆中共湖南省委委員。
陪同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參加G20,順道在上海給中國投資者講講赴加投資政策解解惑,這是加拿大前內閣秘書長沃特斯(Wayne Wouters)此次的中國之行。
9月2日,作為加拿大前總理史蒂芬·哈珀的內閣秘書和策略顧問,沃特斯出席了於上海舉行的2016中加金融論壇,為中國投資者們詳細梳理了加拿大外商投資政策的特點和新變化,以及政府拒絕項目的可能情況。
8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特魯多總理向我們發來了賀電,他提出希望中加兩國的金融合作能夠更緊密,這是我今天帶來的重要訊息。”在進入主題之前,沃特斯首先傳達了特魯多寄予兩國加強合作的希望。
根據特魯多9月1日於加中貿易理事會第38屆年會上發布的聲明,中加兩國企業之間簽署了56個合約或協議,總價值達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億元。
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海外投資指數排行榜上,加拿大位列第四,排在美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之後。作為中國最受歡迎的熱門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加兩國的經貿合作在中國海外投資持續升溫的時代正在升級。了解當地的外商投資政策和奧妙則成為了企業“走出去”前就必須做足的功課。
政府審核焦點是凈惠利益
基於此前在政府部門的工作經驗,沃特斯重點講解了政府如何審查外資投資的情況。他表示,外國投資者必須遵守的規矩之一即《加拿大投資法》中提到的“重大投資交易”。
一般來說,創新科技經濟發展部部長將這個門檻設定為非加拿大人控股投資額在6億加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以上即為“重大”。所有“重大投資交易”都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查,焦點則是所擬議的交易“能否給加拿大帶來凈惠利益”。對於“重大”的界定項門檻將在2019年以兩個步驟逐漸上漲至10億加元(約合人民幣51億元)。
按照《加拿大投資法》第20條的規定,關於“凈惠利益”,相關部長必須考慮這幾個因素:對加拿大經濟活動的水準和性質的影響,對加拿大人參與程度和重要性的影響,對加拿大該行業內競爭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加拿大在全球市場競爭力的貢獻和生產力、工業效率、產品革新等多方面的影響。
沃特斯表示,如果投資方是國有企業,審核將會更嚴格。一般情況下,加拿大部長只有在收到外國投資方的書面承諾後,才可核準該項目。但如果投資方是國有企業,一些承諾就會變得不可預測,比如在加拿大設立公司或上市、同意加拿大人士成為董事會成員等。
沃特斯以中海油2012年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舉例說,中海油作為國企投資方,就在收購前做了書面承諾,其中包括:中海油將在卡爾加里建立北美和中美洲業務的總部;中海油將力求保留尼克森公司目前的管理團隊和員工;中海油將投資重大資本;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將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等等。
對國企投資的審核越來越嚴
按照規定,相關部長有長達75天的審核期限,如果需要延期,則需要雙方商定。“一旦部長簽發最終拒絕令,就沒有上訴機會。”沃特斯這樣強調。
按照加拿大的投資法,如果政府認為該項交易可能會損害加拿大的國家安全,那麽政府就有權對任何交易進行審核,而不管這個交易的規模是大是小,包括少數股權投資在內。雖然因國家安全被拒絕的案例並不多,但用沃特斯的話來說:“基於國家安全考慮拒絕你的投資的時候,政府不會給你理由。”
2015年6月,加拿大政府就以國家安全為由否定了北大青鳥集團(國企)在加拿大建立新企業。北大青鳥集團擬議建立一個新的消防設備生產研發中心項目場址,該場址距離加拿大航天局僅2公里。
盡管加拿大政府對交易審核辦法沒有公開,但只要加拿大政府認為某一交易會有損加拿大國家的安全,就會進行審核。沃特斯表示:“這差不多就像一個黑箱,我不得不說這並沒有固定的標準,政府從來沒有明示過應該以哪些標準來測量。”
根據《加拿大投資法》的最近修訂,加拿大政府對於國企投資的審核更為嚴格,也越來越謹慎。修訂的內容包括:將對國有企業的界定擴大到了那些直接或簡介受到國家影響的實體;規定工業部長有權宣布確定一個投資方被視為國有企業,並擁有往前追溯的權力;部長還有權宣布某設計國企的少數投資實體為控制權的收購,因此都需要審核。這些權力都是擁有往前追溯權。
據沃特斯稱,在保守黨執政的上一屆政府時期,自2012年加拿大投資審核機制變更後,還沒有任何國企的收購案獲批。
新政府“偏愛”中國投資
“盡管圍繞國有企業的投資規則比其他類型的外商投資更為嚴格謹慎,但加拿大政府表明歡迎中國投資方。”沃特斯在當天的演講中說。
也正是由於上述對於國家安全的審查沒有明確的標準,這種審查也會根據政府態度的變化而變化。根據沃特斯的觀察,新上任的自由黨政府在審核國家安全這一問題上,將會有越來越開放的姿態。
2015年10月21日,加拿大自由黨贏得了大選並在政府中占據了主要席位。自此,中國企業收購加拿大公司的步伐開始加快,更明顯的是,民企的熱情上升,迅速成為了海外投資的主力軍,打破了原先以國企主導的局面。
2016年6月,卡爾加里中天石油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加拿大LongRun勘探有限公司獲批;同月,中國洲際油氣收購加拿大銀行家石油公司;2016年8月,中國藍天集團(Bluesky Hotels & Resorts Inc.)以21億加元(約合10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加拿大InnVest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就加拿大新政府對於外商投資審核的趨勢而言,沃特斯還註意到了幾個特點:“中國企業申請項目獲批的成功率很高……來自中國的投資似乎比來自其他國家的投資更加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