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急升源於賽維10月22日盤前發佈的一則公告。賽維宣佈已在10月19日與江西恆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恆瑞新能源)簽署協議,後者將以0.86美元/股的價格購買賽維定向增發的約19.9%股份。目前賽維總股本為1.34億股,此次股份出售總金額為2293萬美元(約合1.43億元人民幣)。
交易金額不算大,抵不上賽維一個季度的應付利息,但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有買方恆瑞新能源40%的股份。這被光伏業內和資本市場視為一個信號——地方政府仍在救助賽維。有債權銀行江西省分行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經過此次增發,國資在賽維的話語權增大,賽維可能進一步國有化。
無論公司重組最終走向何處,賽維仍將面臨巨大的短期債務壓力和嚴峻的市場挑戰,國有化遠不是全部答案。
國資且進且停
在賽維這份關於股權出售的英文公告發佈後的第一時間,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公告中的神秘買家「Heng Rui Xin Energy Co., Ltd.」正確的中文名稱。
這是一家成立不足一個月的企業,看起來是專為此資增發而成立。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資料顯示,恆瑞新能源成立於今年9月29日,其經營範圍包括產業投資,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等。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實收資本400萬元,法人代表為敖翔。
除新余市國資持有40%股份,恆瑞新能源剩餘60%的股份為北京恆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恆基偉業)持有,這家以「商務通」產品為人所知的企業近年來在光伏領域作風激進,僅今年宣佈簽約投資的項目金額就有數百億元,但光伏市場對其產品情況知之甚少。
新余對恆基偉業並不陌生,後者從2010年開始在新余投資建設800MW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有業內人士認為,恆基偉業參與收購賽維股份,有可能已獲得了地方政府對於後續賽維債務處理或者其他項目建設等方面的承諾。
邁哲華(Martec)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能源電力總監曹寅分析認為,恆基偉業此次收購相當划算——以1000多萬美元的代價在賽維以及如何處理賽維的問題上取得了不小的話語權,「儘管賽維現在財務糟糕,但資產畢竟還在那裡」。按照購股協議,恆瑞新能源有權任命三名賽維董事會董事,雙方還同意增加兩名獨立董事。目前根據賽維官網的顯示,其董事會共有包括彭小峰在內的四名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質疑聲音也有。一位行業諮詢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如果恆基偉業真有心做賽維,就不是拿這麼點錢,恆基偉業的實力也很難做起來,它的渠道、技術和管理對賽維都沒什麼幫助。」
在曹寅看來,此次購買賽維股份以地方國資和恆基偉業共同出資的恆瑞新能源的名義進行,反映了地方政府對於救助賽維的態度——有限介入,最好能以市場化方式解決。
不過新余市和江西省政府在救助賽維一事上已泥足深陷。今年二季度江西省財政組織了20億元資金,幫助賽維進行貸款周轉,「相當於基金,還給銀行後,銀行立馬再給新貸款,這樣貸款規模就沒有減少。」來自一家主要債權銀行的人士曾向財新記者解釋道。
今年6月28日,賽維一筆來自華融信託的5億元借款到期,江西省政府先行代為償還。同時,7月12日新余市人大常委會網站上披露,該市人大已審議通過,將賽維向華融信託償還信託貸款的缺口資金納入同期年度市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今年10月22日,賽維兌付了4億元短息融資券,未透露資金來源。前述江西省內銀行人士透露,這筆資金亦來自財政。他還告訴財新記者,江西銅業集團公司也已拿出3億元幫助賽維。
賽維困境難解
賽維二季度財報披露,當季運營虧損率高達73.4%,歸屬股東淨虧損2.543億美元。多晶硅、硅片及電池和組件的出貨量不理想,其多晶硅產能閒置近90%,電池產能閒置約80%。
今年9月26日,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將江西賽維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負面調整至BBB+/負面,同時下調兩項債項信用等級。這份公告還顯示,7月賽維的開工率環比大幅下滑,硅片、電池和組件開工率分別為14%、10%和14%,單月毛利潤為-16.05%,銷售收入與成本倒掛加劇。7月單月淨虧損較6月又增加2.67億元,單月經營性淨現金流為-7.3億元。
截至7月末,賽維的總負債為246.98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8.10%。根據賽維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披露的借款情況,從目前到今年年底,到期的貸款本金達5.195億元。
根據債權銀行人士提供的信息,賽維今年三季度依靠政府幫扶基金完成貸款周轉,但有數百萬元的銀行利息沒有按時支付。但他同時表示,目前銀行主要是配合地方政府進行貸款周轉。
彭小峰在9月17日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的說法是,賽維的金融和資本管理團隊將和銀行保持合作,繼續為賽維提供支持。賽維與銀行保持著建設性的關係,銀行同意與賽維合作,通過更新現有貸款對賽維予以長期支持,目標是以再融資優化債務。
但賽維的融資手段寥寥。在被問及多晶硅項目的IPO問題時,賽維CFO賴坤森表示,多晶硅項目需要在完成技改,成本降至20美元/千克後才比較適合進行IPO,目前情況IPO將非常困難。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曾向財新記者表示,賽維的多晶硅生產線技術在目前已不算先進,其成本可能達到每千克35美元-38美元,技改難度和投資都不小。
賽維籌措資金的辦法還包括出售部分土地和土地使用權,賴坤森稱這部分資產出售價格在3.5億元左右。同時,賽維還計劃在未來幾個季度出售部分國內的光伏電站項目。曹寅認為,賽維的電站大多用以消化自己的庫存,目前困難是短期貸款迫在眉睫,而電站不是想賣就馬上有人買,也不可能立刻拿到錢。賽維已在出售電站緩解債務困境。10月23日,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080.SZ,下稱新大新材)與賽維簽訂債務重組協議。賽維向新大新材出售14MW的廠房屋頂光伏發電項目,並以1.4億元轉讓款沖抵相應債務。新大新材則將通過向賽維出租這些發電項目獲得每年990萬元的收入,租期為六年。
彭小峰在前述9月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在引進戰略投資方面,過去數月已和多家企業進行深入討論,其中兩家表現出明確興趣,但尚未收到任何要約。他稱這些公司規模很大,資金情況良好且熟悉行業,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此前曾傳出可能進入賽維的企業包括中國中材集團、中國建材集團、中節能集團、平煤神馬集團等。但市場目前普遍認為賽維在短期內實現重組的難度較大。
i美股光伏分析師王毓明向財新記者表示,此次股份出售金額只是杯水車薪,但如果有更多的國資進入,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打開,不排除賽維能夠憑藉國資的資源拿到更多的訂單,儘管產品價格不會很高。但他同時指出,擴大銷售的前提是使賽維的主要業務逐步恢復正常,這一目標的實現並非易事。
國有化是「喝海水止渴」
賽維的頹勢對新余影響巨大。根據新余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1月-8月全市新能源產業主營業務收入225.18億元,下降23.4%,戰略性型新興產業實現利稅18.37億元,下降59.5%,利潤下降81.1%,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光伏主導產業市場形勢低迷。
即便如此,新余市市委書記李安澤仍在9月的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上表示,「全力支持新鋼、賽維、江鋰公司分別打造成千億企業。」
現在的悖論在於,賽維從市場上很難找到有力的接盤者,業內普遍認為,賽維要繼續活下去,目前來看,引進國資幾乎是惟一可能的選擇。但除了財務紓困,國有化能給光伏企業帶來什麼?
曹寅將目前的國有化趨勢形容為「喝海水止渴」,「國資委的經驗,國有企業的經驗過去在完全競爭的光伏行業是非常不成功的。」
儘管如此,國有化已經成為光伏行業的熱詞,不久前曾傳出山東省東營市國資委收購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51%的消息,無錫市政府對尚德提出的國有化方案近來也引人關注。
近期國內包括金太陽示範工程以及分佈式光伏發電等政策預期逐步升溫,這使業內看到國內光伏市場啟動的一線曙光,但這不足以讓全行業出現反轉。華泰證券10月19日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行業回暖仍需要歐盟反傾銷政策的轉向,依靠中國市場難以托市,同時由於全產業鏈成本已經被過度透支,還需警惕盈利下滑和壞賬等風險。即便回暖,企業的盈利能力復甦也會很慢。
目前光伏市場的名義產能達到60GW,2012年全年新增裝機預計約33GW,去產能化不可避免,而不少機構的預計是供求再平衡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完成。國有化的另一個可能影響正是減緩去產能化的進程——地方政府都不願看到自己管轄區域內的企業大量關停產能,甚至破產。
天合光能(NYSE:TSL)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9月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曾提到對行業兼併重組的擔憂。「可能併購過程中一些地方國企或者央企並不完全按照市場化方式行事。它們取得銀行支持比較容易,和地方政府之間也存在著各種交易和關係,在併購案裡也許沒什麼利益,但是在其他地方有很多利益。這樣的併購對行業是不好的,因為可能過度競爭沒有消除,可能併購一兩年以後又要出手,這樣的折騰對於這些資產,嚴格講是不太負責任的。」
| ||||||
一度被業界看衰的義大世界,營運以來卻不斷寫下奇蹟,幕後推手正是楊濟華。 這位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最仰賴的大將,靠著縝密的自問力,讓老闆的質疑變認同,也總能先一步想到客戶會撂下什麼難題,讓所有的挑戰順利化解。 「這樣會害死大家的!你知不知道?」二○○八年,正當整個義大世界的主題樂園、飯店、OUTLET MALL都已經接近完工時,掌管遊樂園和購物中心的義大開發副董事長楊濟華卻冷不防地丟出一項建議案:他打算把原先計畫架設在主題樂園內的「摩天輪」挪至六百二十七公尺之遙的MALL頂樓。此話一出,立刻讓所有與會的主管傻眼,場面先是凝結,隨之而來便是一句句如利劍般的質詢,一發不可收拾。 「你有沒有想過,MALL在飯店對面,摩天輪架在那兒,要我的房客全被看光光啊?晚上對著摩天輪的光,又吵又亮,誰睡得著!」義大皇冠︵現更名為義大皇家︶酒店的主管們首先開槍,在這如連珠炮似的質問聲中,就連他旗下樂園的幹部也不留情面,加入了戰局,「副董,摩天輪是要賣票的,也是樂園一票到底的設施之一,更會是熱門遊具,沒有理由不放在主題樂園裡?而且距離那麼遠,會雙輸的!」火爆的會議室裡,甚至有人狠狠地撂下:「你這個沒待過樂園、沒開過百貨的門外漢,憑什麼來亂?」一個萬全的自問 化解各方炮火這些尖銳的問題,像是早已在楊濟華腦中翻騰過幾百遍,「你們想問的,我都問過自己。我敢提,自然就有解方!」他氣定神閒地說:「全台灣這麼多飯店,人家何必要跑到我們這化外之地來住宿?除非我們夠特別!未來,義大皇家酒店將會是全亞洲唯一面對絢麗摩天輪的飯店。至於重隱私的、怕光的,可以拉窗簾;怕吵的,有隔音窗。缺點是有辦法解決的,但賣點卻是無可取代的!」語畢,整個與會人員瞬間語塞,結結巴巴地說:「那?對樂園和MALL有什麼好處?」楊濟華話接得有條不紊:「我的考慮不比你們少!既然摩天輪是必玩的,遊客都不遠千里而來了,不會在乎多走幾百公尺,但這卻會讓樂園人潮非得走到購物中心光顧不可,這是雙輸還是雙贏?」楊濟華顯然有備而來,短短的三言兩語,仿如堅實的盾牌,擋下了所有的炮火,讓拍桌咆哮的場子迅速沉澱。儘管會議終了,仍有人不服氣:「這一旦定案了,可不是能說拆就拆的,你得想清楚!」但幾年後,他的預言卻一一實現!摩天輪自營運以來,不但從未接過一位遊客或是住客嫌吵、嫌亮、嫌遠的投訴,反倒是受惠於這項特殊的景觀,飯店面對摩天輪的一二七個房間永遠是最貴、最早賣光的,﹁而每年一百五十萬的搭乘人次,更為MALL多帶來了可觀的消費人潮。﹂縝密的思索 打造樂園、飯店與購物中心三贏楊濟華,這位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十三年前三顧茅廬請來的專業經理人,在義聯集團中,他一人執掌了主題樂園、購物中心、建設開發三個重大事業,旗下更有三千多名員工、三十八位處長、協理、經理級的高階主管,甚至不乏留學各地的博碩士級專業人才。 而他所主導的義大遊樂世界,自開幕後已連續三年蟬聯入園人次、營收和滿意度的三冠王,門票收入更足足比第二名的劍湖山世界多出了五成。至於MALL,在去年百貨業一片蕭條之際,這位百貨大外行卻逆勢締造了四五%的成長率。所以去年集團的尾牙宴時,當所有的記者一擁而上,詢問著:「義大奇蹟是憑什麼締造的?」只見楊濟華笑著說:「或許我比你們更常問『為什麼?』『憑什麼?』吧!」的確,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和商場,每一個決策就像打一場仗,一次次質問有如致命的交鋒,接得好,化險為夷,甚至旗開得勝;沒接好,動輒粉身碎骨! 而「質問」這個上班族最恐懼,也最迴避的功夫,楊濟華運用純熟,他永遠早一步明瞭客戶、老闆要質問他什麼,也總能一針見血地藉由問題,帶領團隊衝過難關。也正因為想的和你我截然不同,自進入職場以來,楊濟華的事業可說是扶搖直上,在早年創業時期,旋即累積了可觀的身家。 永遠比老闆多想一題、先問一題後來加入義聯集團,楊濟華更成為林義守最得力的左右手,儘管他對自己的真實收入總是低調,但據瞭解其身價已逾億元。「你只要比對方多預想一題、先問一題,就贏了!」就拿與老闆相處為例,對楊濟華來說,林義守就像是古代能夠容納直諫、寬容大度的唐太宗;而對林義守而言,楊濟華就好比勇於抗衡挑戰上司的魏徵。據林義守身邊的人透露,一提到楊濟華,他總說:「他好像攏知道我要問他什麼!理由很多,但每一個都有道理!」二○○○年,當楊濟華第一天來上班時,林義守遙指高雄觀音山上、三十多萬坪長滿相思樹、黃荊、山柚的雜樹林說:「我的地放很久了,想做度假村,有辦法嘸?」面對老闆多年來充滿疑問的夢想,楊濟華允諾三個月後給林義守一個肯定的答案。這段期間,他走訪了世界各地考察,蒐羅了數十疊資料,最後斬釘截鐵地說:「行!」行事縝密的楊濟華,當然早已料到在這「行」字的背後,老闆心中必定充斥著許多「為什麼」,因此不等林義守開口,在簡報中他分析各國的案例,句句直搗老闆心中的疑竇,並下了一個明確的建議:「行!但不能只有飯店,一定要有主題樂園和OUTLET MALL,這樣才能和國內所有的樂園與購物中心區隔,也才能拉開客層,老少通吃,而且投資金額要有五百億元!」一開口就要老闆拿出五百億元跨行投資,讓與會的同仁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但林義守倒是被這引經據典的「證據」給說服,唯一不肯讓步的則是要楊濟華把大型的「主題樂園」規模縮小到「兒童樂園」。 林義守的反對理由其來有自:「我們的主題樂園只有三.七公頃,人家六福村一百公頃、劍湖山六十公頃;我看,弄個像圓山的那種兒童樂園就好!」然而,面對老闆的質問,楊濟華似乎洞悉林義守早會這麼說,平靜地回問:「一個受歡迎的主題樂園要比面積大,還是比設施多?」接著拿出早已做好的調查,佐證了他所說的「設施項目優於面積」的理論。 但經驗老到的林義守立刻回拋了一個關鍵問題:「我們面積這麼小,怎麼可能像人家塞進這麼多的遊樂設施?」只見楊濟華從容地拿出老早做好的格局規畫圖,告訴林義守,他打算倣傚韓國樂天樂園蓋一座七層樓的立體遊樂場,在這座建築內,足足塞進四十七項的遊樂設施,硬是比同業多了一項。果然,楊濟華這張暗藏已久的王牌,讓林義守拍案叫絕,順理成章應允了提案。 「我常常跟老闆吵架,但我很少輸!」楊濟華說,自己和林義守最激烈的爭執是○二年負責開發義大別墅區時,由於相較於市區土地容積率動輒可達四、五○○%,山坡地只有一二五%,因此,一般建商都會想盡辦法將容積率用完;沒想到楊濟華居然主張容積只用九五%,退縮建物以營造社區公設的寬闊感。 此舉讓林義守十分不以為然:「你告訴我,哪一個建商會不把容積用完的?沒有人這麼憨的啦!」然而,硬脾氣的楊濟華完全不想妥協,這惹得林義守終於按捺不住:「我跟你講,聽我的不會錯啦!」孰料,楊濟華居然理直氣壯地拿出國外成功的案例回嗆:「董仔,你原訂總銷十六億元,我保證賣到十八億元;若不夠的,我補!」針鋒相對下,林義守實在顛覆不了楊濟華的堅決與實據,勉為其難地答應。但後來證明,該案果然熱賣,達到十八億元的銷售額。 讓大品牌找不到理由拒絕設點自此之後,楊濟華在林義守的面前總是一言九鼎,只不過,同事和客戶更多的質疑卻並未因此停過。○九年,當義大購物中心已經完工時,招商成績卻奇慘無比,就連後來委託專業的物業開發公司負責招商,足足走訪了一千七百多家的品牌商,但後來使用執照都拿到了,依然沒有人願意上山場勘。 當年,正逢亞太影展計畫在台灣舉行,卻苦無企業贊助,於是楊濟華主動提出了三五○○萬元的金援計畫,條件是要將影展辦在義大世界;接著他邀約了各大國際品牌經理與會,而藉著「影展」,居然就這麼讓這些廠商間接場勘了。但精品願意進駐的關鍵,還是在於楊濟華的神機妙算。 事實上,在一面籌備影展時,楊濟華心中納悶:「到底這些精品廠商,需要什麼條件才會願意設點?」為了這個答案,他飛遍了世界各大都市,問過了不計其數的MALL和品牌經營者,後來發現,國際精品在一地設OUTLET據點有三大評估原則:一是要距離市中心十五至三十公里,不遠不近,人潮會到卻又不會搶了正品店的生意;二是據點要有高速公路連接;最後則是該品牌在這個國家擁有八家正品店以上,如此才有足夠的剪標貨源供應給OUTLET店。 這個研究結果,讓楊濟華豁然開朗:「距市區三十公里內、有高速公路,這不就是義大的優勢嗎?只剩下找有八家店以上的精品大店了!」於是,他停止了亂槍打鳥的招商,鎖定了Gucci等在台擁有八家店的品牌,自信地說:「我知道你們選店的原則,而義大正是你們要的!」這切中要害的提報會議,不偏不倚地切入廠商的邏輯,讓各大品牌無力反擊,最終成功地說服了Gucci等大品牌進駐。 質問與自問對楊濟華來說,是讓客戶、老闆點頭的妙招,卻也是身為主管的他,讓屬下折服的利器。一談起治軍之道,楊濟華自豪地說:「我應該是最閒的執行長吧!」相對於一般日理萬機的高階主管,總得面對部屬回答不完的問題,但他對三十八位幹部立下了一條內規:「找我開會,請把我會質問你的事情全想過一遍、找出答案,我要聽的是決策建議!」正因為如此,在楊濟華的要求下,所有主管都深諳「自問」之道,在每一次和老闆對話之前,不曉得預練過幾次的「沙盤推演」。 義大開發執行副總經理林俊昇說:「副董很少罵人,只會用問的,但他的每一個問題都像一把利刃,一開口刀刀見骨,讓人神經緊繃!」最經典的就是在某段時間,主題樂園因不明原因來客量下滑,楊濟華找來了主管詢問,該幹部一派輕鬆:「應該只是淡季!」沒想到楊濟華如連珠炮地拋出一堆問題:「你告訴我,其他每一家同業表現如何?」「去年淡季也這麼差嗎?」「淡季永遠只能是淡季嗎?」刀刀見骨質問 讓團隊績效大增話一說完,該主管啞口無言,摸摸鼻子私底下開了好幾場會議,找出業績衰退的答案,幾天後他再戰戰兢兢地回覆楊濟華:「副董,我看了客戶滿意度調查,原因是我們部分的遊具太危險,遊客覺得不好!」沒想到話一畢,楊濟華又是一陣窮追猛打:「是哪些器具?怎麼改善?怎麼評估改善的程度?」當部屬頭昏腦脹時,楊濟華居然拿出一份自己私下準備好的「遊具受傷率改善方案計畫書」,更讓部屬自慚形穢。 「要質問屬下,就不能外行,功課要做得比部屬多!」因此,在楊濟華的工作團隊中,很少人能糊弄他,而磨亮這把「質問之刀」的正是數據。楊濟華每每在質詢、檢核幹部時,都要他們提出數據佐證,這是因為一般執行長最頭痛的編預算和KPI︵關鍵績效指標︶,往往會面臨底下單位浮報預算,而壓低KPI值,然而楊濟華面對三十八位幹部,一聽完所有單位的數值,立刻用計算機加一加,只要總數鬥不攏總部數值,全部重來。這養成了所有單位在擬預算、訂目標時,私下老早做好跨部門協調,把資源和責任分配好。 今年春節,義大世界再度成為全台遊園人次和營收最高的主題樂園,而谷歌全球總部的統計,更顯示義大是台灣人最愛搜尋的街景,當初來自公司內部、客戶的炮火,如今化為禮讚。質問,曾是一般人敬而遠之的負面之詞,但楊濟華讓這個動詞,有了全新的價值! 楊濟華 出生:1955年 現職:義大開發、義大國際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泛僑公司總經理、義大開發公司總經理 學歷:真理大學企管系 找我開會,請把我會質問你的事情全想過一遍、找出答案,我要聽的是決策建議! 你只要比對方多預想一題、先問一題,就贏了! 你們想問的,我都問過自己。 我敢提,自然就有解方! 楊濟華的私房提問單 —— 鑽石質問法案例:當發現遊樂園業績衰退,質問部屬時…題目 和部屬共同找出業績衰退的主因…先問 我們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釐清內部的問題)再問 客人對我們的反應是? 衰退是週期性的?持續性的?還是特例?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先問 別人也跟我們狀況一樣嗎?(參考同業狀況)再問 其他同業這次的業績是? 人家做了什麼而我們沒有? 別人的作法適合我們嗎? 最後問 我要用什麼數據來檢驗你們的成效? |
Lum sir 你好!
一直都有定期拜讀你的文章!獲益良多! 今日有幸在lum sir你的blog裏看到你的微信, 我便急不及待發訊息給您, 謝謝您的關注! 希望lum sir能抽空解答我的問題,
首先講講我的背景:
本人今年24歲,有一份穩定但長遠來看不算有前途的工作, 月入15k, 本人三年前美國大學畢業, 回港至今工作三年薪酬都沒怎麼提高, 確是有點心灰, 希望今年能成功找到一份新工作, 提高薪酬至兩萬以上.
幾年期間, 本人只有靠儲蓄及投資一些進取型的股票, 靠聽一些消息或經紀意見, 憑自己的行業分析 (當然不深入不專業, 只是皮毛的了解), 至今有賺有虧,賺的少,虧的多, 本人也不懂得玩高風險的投資產品如期權期子炒margin等
本人目前手上現金有約12萬, 股票價值約28萬, 與父母同住, 因此除家用外沒有其他負擔, 每月可儲至少5千, 幾年來因投資股有虧損, 最近考慮不再那麼進取, 應買些穩定派息的股票, 隨時間慢慢儲蓄資本再買樓, 自住之餘也等升值
看lum Sir的文章也指未來幾年樓價可能會回落, 本人亦很心急想儲到錢買樓, 但見自己的儲錢速度很慢, 收入亦不高, 相信許多工作三年像我的年輕人月入都已經超過兩萬,有朋友做保險的也以向我sell 人壽儲蓄plan, 我差點兒中計! 現明白到那一筆錢要被保險公司keep 10年20年真的到時要用到資金周轉的時候便會很後悔,亦會發現回報比預期中低, 甚至根本沒有怎麼增值! 再說那些基金投資plan, 手續費佣金等等費用可能都不能cover基金的回報, 我寧願自己去買穩定的派息股票, 也不要給經紀每年賺去我辛苦儲蓄的錢!
Lum Sir, 我的目標是30歲可買到樓, 並擁有一部車, 可以放假時享受生活, 現時年輕人有不少類似的問題, 大家都是希望能盡快儲到錢結婚搬出黎住, 但同時亦害怕搬出來去要承擔很多生活開支, 始終與家人同住是最方便的, 但也不能一世倚賴父母, 我希望我買的第一層樓可為我的資產在某些年後迅速增值!
總括以上我的情況而言, 想請教lum sir有甚麼投資建議給我? 現在應保持多些現金等大市再大跌時買入多些股票? 還是可以買一些人民幣定期存款? 基金? 還是應向家人借錢買樓付首期往後再慢慢供?
除努力儲錢之外, 本人亦深明自我增值的需要, 現目標幾年後入讀中大的MBA課程,好好為自己增值並創造更多機會, 可是看到中大MBA課程的學費是30萬! 30萬等於我幾年儲的錢一次過沒有了! 因此內心亦非常爭扎, 但不想讀其他普通較便宜的碩士課程, 因本人深信一間好大學是不一樣的, 除名氣之外, 更重要的是建立的同學網絡, 因此學生資素非常重要!讀MBA原因是因為本人夢想創業! 希望MBA課程可以教識我全面的商業知識! 本人明白到工作, 職業, 事業的分別, 意識到打工的人生很沒意思,做人就要勇於追求夢想! 就算失敗, 錢賠光了, 都不枉此生! 打工打到晚年, 人的價值只會不斷下降並終難逃被淘汰一劫, 但可惜一直只是發夢, 未有行動,主要是覺得未是時候創業, 希望先透過工作, 進修一步步提升自己, 當時機到的時候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甚麼, 但30萬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目, 結合置業壓力, 日後結婚的使費, 更想要更好的生活, 我有時壓力也很大, 相信很多年輕人也是, Lum Sir 能否請教一些好建議?
十五妹上
答案
年青人想法是正面的多,亦為本blog內容帶來新生氣象,本案讀者十五妹亦不例外,筆者希望透過今次解答為一眾年輕人提供可行路向、分享下社會新鮮人在社會常遇之疑難的見解。
高儲蓄率是必須
讀者有件事做得不錯的,不知是之前貸款而來或父母所予,但總言之一個24歲的年輕人月薪只15k,能控有(12+28)=40萬儲蓄金額絕非易事。你可能諗係有人比佢既,咁在本blog發問的其他讀者,由佢投身社會到現時30幾歲,肯定未遇過一些如家人幫助、低息貸款、中獎中股票number等可喜之事嗎? 為何廿幾歲的小妹妹身懷40萬,一班結哂婚幾萬蚊人工既人只15萬在手? 不難由上幾天之回答發現,不少中年人只十數萬傍身,而很常伴隨出現就是低於10%的儲蓄率,即六萬收入儲五千。所以寄語一眾年青人:「上山雖難、但當開始了步伐再行順以後,回頭看當初在猶豫不決的立點,己是很遠的地方了。」
咁辛苦向上行當然想看到美好的風景,讀者目標是:「30歲可買到樓, 並擁有一部車, 可以放假時享受生活!」年青人首要任務是增加人工,因為人工低令你利用不了借貸力去趁後生借入港元,讓時間去貶走你的債務,日子一過就越走越高。千萬不要將買車當作自己一個中期目標,男女都不宜。當然可月儲兩萬以上,而自己對居住需求不大:「即一間兩房可滿足到自己。」那買架車平養一下還可以。你問筆者自己覺得放工揸車返屋企是好累,不過年輕人試一試好過同佢講道理。
關於後生仔理財,宜將收入大部份儲起,用10-20%買下股票、基金,不要做MARGIN。十五妹提及關於長期保險儲蓄計劃的一些缺點,筆者亦在blog中其他文章有說明,請年青人集中做好醫療保障,另外咁後生就將投資交託比朋友是不智的。最管好自己的錢還是自己。另外趁後生輸下錢是好事,最緊要記清點解會輸、點解嬴。不少人是人到中年才初接觸股票,聽兩句就一買幾十萬,輸了難免對整個理財格局有影響。趁後生用低成本買個經濟,絕對係輸頭賺尾,當然如肯下點努力,後生嬴錢已不再是新鮮事。
求學
看清楚所在行業有否前景,就當你毫無技能又或根本唔想打工,死都要死到$25000人工或以上。諗一諗一個成日手機在手既年青人,又話食腦唔食力咁,你連係呢個「香港大草原」獵食兩萬幾蚊都唔得,譚仔阿姐都搵「成皮野」一個月,咁大家係咪仲可以將錯推諉他人? 推諉政府呢? 十五妹想讀MBA去提升學歷,唔敢講冇用,不過此「事」性價比較低。筆者之前係銀行隨手都搵到個MBA畢業既經理,實不覺得佢份糧同我既有幾大分別。有幾十萬在手不如趁低買間樓仲好,要知學歷比銀錢貶值得更快,因為老闆係睇你呢個head count可以為佢搵幾多銀,而不是你讀左幾多書,都係性價比。當然有人話讀MBA可拓展人脈,那各位肯定已擁有了拓展人脈所需的技巧嗎?
百般忍耐、沉默是金
結語是十五妹不要現在伸手向屋企人,先努力提升工資,緊記只用10-20%人工買下股票,敢講投資是除了化粧瘦身之外,女仕們另一份終身事業。在老闆又或者老公都靠唔住既時候,越早學得如何開拓現金流,越唔使比人指指點點。至於如讀者想問當中有什麼速成之法,只好說欲速則不達、忍耐是必須。今日早餐聽見年輕人同佢父母講每日金鐘放工逼地鐵是「不能忍受、好唔人道」,只好說更不人道的事在公司常見,中國人說百般忍耐、沉默是金是有道理的。行山可鍛鍊人的耐性、堅韌刀。十五妹離買樓收成的日子尚遠。
| ||||||
在房地產業的上升週期,成都商報社和博瑞投資同意退出博瑞地產,也許是何華章轉入政界後希望為原來的團隊留下一些經濟利益◎ 財新記者 於寧 見習記者 賈華傑 文3月19日,多個獨立的確鑿信源向財新記者透露,四川省遂寧市市長何華章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何華章擔任過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官場視其為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的嫡系人物。李春城已於2012年年底因涉嫌嚴重違紀「落馬」 。 其後3月24日,四川省紀委官方網站發佈消息證實,何華章涉嫌嚴重違紀 違法,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在官方正式公佈消息之前,成都市公安局已調取了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600880.SH,下稱博瑞傳播)大股東成都博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博瑞投資)的會計賬目。 接近四川省紀委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調查機構要求成都傳媒集團等單 位提供以下情況說明: 成都商報社、成都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博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登記材料及國資情況說明;成都博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 「博瑞地產」 )成立至今國有股權變更情況說明,重點是該公司成立時國資比例,2001年至2008年期間,股權調整後國資轉讓比例,以及上述股權轉讓未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的原因。 知情人士稱,何華章等人涉嫌嚴重違紀的行為即藏諸期間。 據財新記者瞭解,從2001年到2010 年,經過四次主要股權變更後,博瑞地產已經從國有企業「悄然」變身私人企業,大股東為成都優品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優品道) 。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杭亞平、傅心宇兩個自然人為成都優品道的控制人。 但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調查機構懷疑杭亞平、傅心宇是為他人代持部分股份。媒體報導指出,杭亞平目前正在接受調查。財新記者數次嘗試聯繫採訪杭亞平、傅心宇未果。杭亞平為成都優品道董事長,傅心宇為副總經理。 何華章與 「博瑞系」 博瑞投資於1997年在成都註冊成立,以《成都商報》印刷、發行和廣告為業務主體,法人代表為何華章。當時博瑞投資的股東包括成都商報社等三家法人。 何華章其時在 《成都商報》擔任總編輯和社長。這張報紙在何華章帶領 下,取得了良好聲譽和驚人效益。 1999年7月,由何華章擔任法人代表的博瑞投資借殼上市,公司隨後更名為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由於博瑞投資以 《成都商報》印刷、發行和廣告為業務主體,博瑞傳播被稱作 「中國報業第一股」 。 博瑞投資後來更名為成都博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仍是博瑞傳播第一大股東,持有23.32% 的股份。博瑞投資的產業範圍涉及到傳媒、地產、旅遊、醫藥、廣告、教育、物流等領域,控股和參股公司超過了17家。 兼有「報人」和成功商人身份的何華章一路順風順水,及至2001年成都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何華章身兼集團黨委書記、編委會總編輯和管委會總經理三個職務,同時擔任成都日報社總編輯。 2002年12月,何華章轉身進入政界,出任成都市委宣傳部長。五年後,何華章躋身成都市委常委。當時李春城任成都市委書記,成都官場從此視何華章為李春城班底的重要人物之一。 2012年,何華章當選遂寧市市長,開始主政一方。 博瑞地產私有化 成都博瑞房地產有限公司 (下稱博瑞地產) 成立於2000年,初始註冊資本金為1000萬元,其兩大股東博瑞投資和成都商報社皆為國資,首任董事長亦是何華章。 其中,博瑞投資出資550萬元,佔股55%,成都商報社出資450萬元,佔股45%。考慮到成都商報社還持有博瑞投資95%的股權,博瑞地產內部「話事人」非成都商報管理層莫屬。 成立不到四個月,博瑞房地產從成都貝森實業發展總公司取得 「中國成都鄉鎮企業城」地塊。該地塊總面積243.993畝,單價69萬元 / 畝,其後博瑞地產將其開發為博瑞都市花園項目。 博瑞都市花園位於成都市主城區的青羊大道,靠近西南財經大學光華校區,於2004年3月竣工,博瑞在該項目上獲利超過了4億元。 成都一位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表示,最初博瑞地產依靠國企身份和成都商報的背景,拿到了幾個好地塊,項目開發上也比較成功。臨近都市花園小區,博瑞地產又相繼開發了住宅小區「優品道· 曦岸」 、商業項目「優品道廣場」 、優諾國際大廈等項目。 但博瑞地產成立不滿一年,便開始將國有股權轉讓給自然人,其股東結構經歷了四次比較大的變動。 2001年5月,成都商報以管理層股權激勵的名義,將其在博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佔450萬元股份中的100萬元國有股權轉讓給杭亞平,轉讓價格為100萬元。 杭亞平當時為博瑞地產總經理,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曾擔任四川浙江商會副會長,歷任博瑞地產總經理、董事長等職。杭亞平為人低調,很少接受成都本地媒體採訪。 2002年5月,博瑞地產變更股東登記,成都商報社和博瑞投資向成都博瑞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博瑞經濟) ,以及陳舒平、雷萍、陳海泉、孫旭軍、莊光譽、姜雪梅、傅心宇、彭獻忠、周德康、陳巍、毛曉冬等45位自然人轉讓 股份。 博瑞經濟成立於2000年5月,註冊資本金1250萬元,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成都商報社實際持有博瑞經濟36% 的股份,而陳舒平、雷萍、陳海泉、孫旭軍、莊光譽等自然人當時多在成都商報社以及博瑞傳播任職。 此次,博瑞地產註冊資本金仍為1000萬元。變更後出資情況如下:博瑞投資出資300萬元,成都商報社出資100 萬元,杭亞平出資100萬元,博瑞經濟出資250萬元,陳舒平等45位自然人總共出資250萬元。 2002年12月。何華章辭去博瑞地產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職務,莊光譽接任博瑞地產董事長。 博瑞地產第三次股權變更發生於2003年11月,這是一次重要的變更:博瑞投資出資減少到210萬元,佔股21%,博瑞經濟出資減少到120萬元,成都商報社和陳舒平、雷萍、陳海泉等自然人股東完全退出,剩餘股份由自然人彭獻忠、傅心宇、周德康、陳巍、毛曉冬等人持有,杭亞平佔據了大股東地位,出資549.85萬元,至2008年7月,隨著其餘自然人股東的陸續退出,股東結構變為杭亞平、傅心宇、博瑞投資以及博瑞經濟4個股東,註冊資本金也逐步增至2000萬元。 杭亞平實際持有61.543% 的股權,博瑞投資持有21%,博瑞經濟持股12%,傅心宇則持有剩餘約6%的股份。 在此過程中,博瑞地產的資產逐步提升。根據2004年5月博瑞地產的資產 負債表,其資產總計約9.9億元;到2008 年6月30日,博瑞地產資產經評估總額約26.4億元,負債總額19億元,淨資產 7.5億元。 沒有資料表明,從2001年到2008 年,博瑞地產歷次國有股權轉讓得到了政府的批准。 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這幾次的股權轉讓,成為相關部門的調查方向之一。 代持疑雲 其後,借助外來投資者的 「倒手」 ,博瑞地產實現了剩餘國有股權的退出。 2009年8月,遠在上海的複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複地)入股博瑞地產。複地投資是複星集團旗下專業地產投資金融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房地產領域的私募與融資、投資,以及資產 管理。 是次交易通過成都聯合產權交易所完成,上海複地受讓博瑞投資在博瑞地產所剩的21% 股份,股本金420萬元,對價約為1.6億元。當時,成都本地媒體普遍認為,入股博瑞地產是複地想在四川長期佈局的開始。 2010年4月,杭亞平和傅心宇分別將其在博瑞地產的股權轉讓給成都優品道。至此,自然人股東退出博瑞地產,三名持股法人分別是:成都優品道、上海複地投資以及博瑞經濟。 成都優品道是杭亞平、傅心宇二人的合股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優品道註冊資本金1000萬元,杭亞平持有優品道控股92% 的股份,傅心宇則持有8% 的股份。 在購得博瑞地產21% 股份不滿一年後,2010年7月,上海複地又將其轉給 成都優品道。至此成都優品道在博瑞地產中持股增至88%。 4月10日,複地集團在答複財新記者時表示,上海複地此次轉讓博瑞地產股權的對價約為1.82億元。 至此,借助上海複地之手,杭亞平實現了對博瑞地產的徹底私有化。不過,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杭亞平的持股情況恐非完全真實,調查機構懷疑杭亞平、傅心宇等為他人代持了部分股份。 曾在博瑞傳播任職的一位人士對財 新記者說,在房地產業的上升週期,成都商報社和博瑞投資同意退出博瑞地產,讓企業逐步私有化。也許是因為何華章在轉入政界後,希望為自己原來的團隊留下一些經濟利益。 前述成都房企負責人評價說,博瑞地產私有化後,可能受制於資金壓力,發展並不順利,旗下優品道黃龍溪穀和優品道貴陽等項目業績與之前的預期有很大落差。 |
截至上月底,無論是被視為國際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格,還是美國的WTI原油價格,與今年6月巔峰期相比跌幅都超過20%,石油市場跌入熊市。
華爾街金融機構紛紛下調原油預期價格,認為除了全球經濟加劇下行,近期油價大跌的原因之一還包括供應增加,而目前的一大供應源就是美國的頁巖油。不過,開采頁巖油要克服的難題是高成本。假如油價跌破生產商的盈虧平衡水平,頁巖油就失去了商業開發的吸引力,生產商自然會考慮采取減產等行動。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新近報告中就提到上述問題。該報告寫道:
“基於儲量,在美國以非傳統方式采油的平均盈虧平衡點是每桶76-77美元。在企業層面,這種平衡價位可能更高,這也意味著,如果油價持續在目前水平,(能源企業)就要減少支出。”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上月不但未減產,還主動下調售價,打響了價格戰。分析人士對近來OPEC打響“價格戰”的真實目的看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是沙特與美國聯手打擊伊朗和俄羅斯經濟的行動。有人認為,OPEC是要制止北美頁巖油產量增長。
假如OPEC壓價是為了迫使開采頁巖油的美國企業減少供應,摩根士丹利上述報告提到的盈虧平衡油價可能就是壓垮那些美國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上述報告預計,油價持續處於低位將導致能源企業大幅削減支出。一旦出現這種被分析師稱為“資本支出懸崖”(capex cliff)的情形,整個經濟都會受影響。
以下摩根士丹利圖表展示,據全球能源研究與咨詢機構Wood Mackenzie統計,一些重要的美國頁巖油產油區若要達到盈虧平衡,油價需要至少處於什麽水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信義房屋資訊長蔡祈岩去年帶領兒子蔡宇翔與兩位同學,拿下WRO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全國總決賽的創意國小組第二名。許多家長慕名而來,請他幫忙給建議,為孩子選擇適合的程式、開書單、找課程。 蔡祈岩的妻子夏煒瑋,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的眼科主任。夫妻倆正好一起為家長解答,如何兼顧小孩的程式力和視力等常見問題:Q1:幾歲開始學程式最好? 就我的經驗,小學二年級就可以開始從機器人程式入門。因為小孩在三、四歲時玩樂高積木,幼稚園進階到會動的積木,到了小二,以程式操控的樂高機器人能銜接積木玩具,吸引孩子的興趣。接下來,四年級可學簡單的App設計,再大一點、有能力Google時,就能搜尋自學資源,培養自學力。 Q2:如何延續興趣,讓孩子不無聊? 一開始的十個小時內,課程都很簡單,之後難度會逐漸增加,孩子受挫就容易想退出。這時關鍵在於要有奮鬥目標,設定題目讓他們解決,或是參加比賽。尤其組隊參賽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彼此鼓勵的效果很好。 Q3:每週該花多久時間寫程式? 小學階段我一週讓他花三到四小時寫程式,其中兩小時上課。如果是比賽前兩週,就將當週寫程式時間拉長到八小時。年紀再大一點,在先把學校功課完成的前提下,愛寫多久就不設限了。其實最容易沉迷的是玩電腦遊戲,我一週限制他只能玩三十分鐘。 Q4:如何選教材?老師哪裡找? 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Scratch、樂高機器人EV3都很容易入門,其他的選擇越來越多,收費或免費的教學資源也不少。父母自己有能力教學很好,沒有的話,坊間有教育中心開設課程,也能找大學生當家教,或與其他家長組共學團。 Q5:會不會容易近視? 最容易造成近視的是玩電腦遊戲而非寫程式,因為遊戲必須專注盯著螢幕,程式則主要在動腦構思。建議可準備計時器,限制一天玩遊戲不可超過十分鐘,一週不能超過三天;但寫程式時可放寬一次達三十分鐘,過程中藉由吃點心、水果,讓孩子有機會變化眼球焦距。 此外,要有充足光線與正確姿勢,電腦螢幕與眼睛應距離六十公分以上,讓孩子眼睛略高於螢幕,以往下三十度方向注視螢幕,這樣不只坐姿端正也能保護頸椎。 定期視力檢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撰文者蔡靚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