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年最熱門的12大高薪職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030

明年最火的工作是什麼?

凱業必達網與EMSI聯手統計了過去三年(2010-2013年)各類職業的就業增長和薪酬情況,列出了就業增速超過7%,小時薪酬高於22美元的工作,並對明年的形勢做了預測。

在凱業必達的CEOMatt Ferguson看來,這些工作除了高薪和高增速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人才短缺。

當然這裡說的都是美國的情況,跟國內可能有一些差別。以下是他們週四發佈的2014年就業增長最快以及薪酬最高的12個職業。

1,軟件開發,包括應用程序和系統軟件開發。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1,042,402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1%

小時薪酬中值:45.06美元

2,市場研究分析師和市場專業人士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438,095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4%

小時薪酬中值:29.10美元

3,培訓與發展方面的專業人士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231,898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8%

小時薪酬中值:27.14美元

4,金融分析師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247,159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7%

小時薪酬中值:37.34美元

5,理療師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207,132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7%

小時薪酬中值:37.93美元

6,網站開發人員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136,921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1%

小時薪酬中值:27.84美元

7,物流管理人員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127,892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0%

小時薪酬中值:35.08美元

8,數據庫管理人員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119,676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0%

小時薪酬中值:37.39美元

9,會議或者活動組織者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87,082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4%

小時薪酬中值:22.56美元

10,翻譯人員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69,887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14%

小時薪酬中值:22.39美元

11,石油工程師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40,733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21%

小時薪酬中值:63.67美元

12,網絡信息安全分析師

2013年的就業總人數:75,995

三年內的就業增速:8%

小時薪酬中值:41.62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21

《獨家揭祕》網路熱門服飾PAZZO 日出貨二千件包裹

2014-01-06  TWM
 
 

 

31歲老闆從五分埔店員到營收五億不做電視廣告,憑著網路上的口碑,PAZZO成為近兩年來討論熱度最高的新生代服飾品牌;成立三年,創辦人廖承豪首度接受媒體專訪,揭露他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網路戰局中打出新江山。

撰文‧鄧 寧

「誰是下一個營業額破億的網路品牌?」在lativ以國民平價服飾崛起後,許多網路熱門賣家,甚至長期替品牌代工的成衣廠,紛紛加入自創品牌戰局;二○○九年起,超過三十家新品牌陸續上線,堪稱網路服飾的戰國時代,其中較突出者自然引來投資者注意。

上個月,遊戲股王歐買尬宣布以一.○六億元入股美而快實業,也就是網路服飾品牌「PAZZO」的公司,成為一三年另一樁引人注目的投資案,讓人不禁好奇:「PAZZO為何能讓歐買尬看上?」PAZZO於一○年十月創立,成立時資本額僅七五○萬元,迄今已增資至四千萬元,每天從倉庫出貨的包裹數量最少也有兩千個,折扣季時包裹數量更可輕鬆破萬,以產品均價五百元估計,年營收約在五億元以上。

五分埔起家 獲歐買尬入股更令人吃驚的是,創辦人廖承豪是七年級生,創業時年僅二十二歲,成立PAZZO前已開過數家公司,曾跌跤過,所以在經營PAZZO時更是穩紮穩打,可說是在風雨中走出自己道路的年輕創業家。

而歐買尬因推出第三方支付平台「歐付寶」,在一年多前開始找尋優質的網路商家,第一個相中的便是產值龐大的服飾市場;長期研究電子商務的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即指出,台灣線上服飾零售業的年產值已超過兩百億元,占整體服飾零售比重一成以上,穿透力道驚人。

在這塊群雄割據的市場中,歐買尬執行長林一泓欽點的即是PAZZO,「每一家網路服飾我都觀察過,就屬PAZZO最穩!雖然營收不見得比別家高,但確實有獲利賺錢,好好做下去,未來沒有競爭對手。」被看好未來將「打遍天下無敵手」的PAZZO,面對媒體時卻異常低調,業界僅知廖承豪從少男服飾起家,由五分埔店家轉戰Yahoo!奇摩拍賣,後來如何經營PAZZO品牌,卻從未曝光,《今周刊》獲得獨家採訪機會,為讀者揭開PAZZO與創辦人的神祕面紗。

一九八二年生的廖承豪,出來闖江湖時年僅十六歲,因家中經營小型成衣廠,國中畢業前,每天放學回家都得幫忙剪線頭,「這讓我對服裝印象很差,根本沒想過要做服飾業,國中畢業就去麵包店當學徒。」未料一年半後,習藝的麵包店倒閉,廖承豪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後,決定回到成衣業,但不學父母親從事代工,而是到五分埔當男裝店店員,學習與客人溝通的銷售技巧,持續三年多的時間直至入伍;這段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經驗,讓他同時握有成衣生產端與零售端的知識,也成為後來經營PAZZO成功的祕訣。

退伍後,廖承豪因不願與前東家搶生意,便拿著攢下的一六八萬元積蓄到廣州開服裝公司,人生中第一次創業,卻在兩年後因不適應當地的生意文化,將帶來的「一路發」資金虧掉一半,黯然打道回府。

拿著剩下的八十萬元資金,廖承豪仍未放棄開店當老闆,當時台灣除了五分埔,第二大成衣批發中心在高雄的後火車站,於是他又到高雄開了一家服裝批發店,這次做了一年,又虧掉三十萬元。

此刻回想,當年的挫折都是寶貴經驗,廖承豪平靜地分析:「每個區域都有一套做生意的模式,用原本的概念未必行得通,像高雄就不流行台北的一口價買斷,商家們喜歡拿舊貨來換新貨,我做不慣,只好回五分埔開店。」送貨給賣家 學到網拍竅門○七年,廖承豪終於回到五分埔,當時客戶仍以士林夜市與西門町的實體商家為主,即使Yahoo!奇摩拍賣已上線六年,更培育出「東京著衣」等網路服飾品牌,但廖承豪對「網路」仍一無所知。

有一次,一對情侶上門帶貨,起初只拿一點點,但幾個月之間拿貨量倍數成長,甚至超越一般實體店家,廖承豪忍不住問:「你們在哪裡賣?」得到「網路」的回答後,他還天真地問:「網路是在哪裡?靠近天母還是靠近士林?怎麼網路人這麼多?」談起「網路在哪裡」的糗事,廖承豪仍笑不可抑,但他不減興奮地說:「網路真是一門好生意,那時候一般店家一個月最多拿三十到五十萬元的貨,這個網路賣家一下子就拿到兩百萬元!」為了解網路生意,他展開為期一年的觀察,天天親自送貨給該名賣家,「他們一開始把衣服放在地上拍,後來掛在牆上拍,再來買人形模特兒套上衣服拍,最後請真人模特兒拍,我才知道,『照片』在網路上很重要。」發現到網路服飾這塊新天地,廖承豪躍躍欲試,「這麼好賺,我一定要自己下去做。」但開始不到兩個月,網拍生意就被客戶發現,一個月四、五百萬元的貨款全數抽單,廖承豪也不禁遲疑:「我還要繼續做網拍嗎?還是回去做批發?」但頭已經洗下去了,不做也不行,廖承豪便以「JP.aibo」之名正式進軍網拍,短短三個月營收就飆破百萬元,疑慮也全數煙消雲散。分析原因,除了當時網路賣家不多,也因為廖承豪自身就是大盤商,比起一般賣家還得向盤商叫貨,讓消費者等待七至十四天,JP.aibo可以「今天買、明天到」,相形之下更具優勢。

仿ZARA模式 五天出新款半年後,Yahoo!奇摩拍賣建議廖承豪進入女裝市場,他從善如流,卻在第二年遇到瓶頸。原來,廖承豪雖是男裝大盤商,卻不握有女裝貨源,必須像其他賣家一樣批貨來賣,到○八、○九年時,消費者已漸漸無法接受等待期長的預購模式,開始進行抵制,整個網路服飾市場被迫轉型。痛定思痛,廖承豪悟出心得:「網路生意是對的,但預購模式行不通。」於是毅然將JP.aibo結束,並在一○年十月創立自有品牌「PAZZO」。

在網路上買衣服,公認最不能忍受的第一名就是從下單到取貨的時間太久,甚至等超過一個月後宣布斷貨,但這情形在PAZZO幾乎不會發生,廖承豪更自信地宣示:「超過三天就是不及格!」進一步剖析PAZZO供應流程,竟與全球第三大服裝零售商ZARA相同,都採「快速、少量、多款」的管理模式,一般服裝品牌從設計、打樣、選料到生產、上架,週期最快也要半年,但PAZZO五天內即可生產出一款新衣,且維持偏低的庫存量,以達到貼近時尚且穩定獲利目的。

究竟他是如何辦到的?關鍵就在選布料!廖承豪指出,傳統作法是先設計圖樣再找布,但他前一季就看好下季會熱銷的布料,讓工廠提前備貨,一旦要用就能即刻生產;但這套方法也有風險,一旦看錯趨勢,壓下的布料就是多餘庫存,一般賣家缺乏廠務知識與流行眼光,就無法如法炮製。

舉例來說,上一季女裝流行花褲,但請布廠開花版布,一款一次至少要印三千碼,相當於三千條褲子,「花版不可能只開三款,少說也要給消費者三十款!但這樣庫存壓力會非常高。」一般店家只能咬牙撐住,廖承豪卻知道該如何轉彎:「我將布匹印花轉為裁片印花,也就是用素色布裁成一片片褲子的樣式再印花,雖然印製成本略高,但一款花色可以只做一百條,開個五十款,哪個花色『中』了再大量生產,比起堆庫存還是划算。」在快速時尚、快速配貨的確實執行下,PAZZO已成為近兩年來討論度最高的網路服飾品牌,FB粉絲團高達六十六萬人,但廖承豪卻表示從未刻意經營,「我們只是分享工作過程,營造『生活感』氛圍。」點進PAZZO的FB頁面,可以發現他們確實是把消費者當朋友,貼文分享的不只是商品,也包括「周一的早晨來杯美式熱咖啡」,或是「悠閒享用假日的早午餐」,塑造出專屬於PAZZO的生活步調,讓消費者進一步認同品牌。

展望未來,雖然已獲歐買尬億元投資,但廖承豪不求營收暴衝,而是要讓消費者在「看衣服找衣服買衣服」的規律中沒有斷續,實實在在成為生活中的美好配件。

PAZZO

公司名稱:美而快實業

負責人:董事長廖承豪

資本額:4000萬元

成立:2010年10月

主要業務:服飾、鞋類零售業

員工數:120人

一天出貨量:2000~3000包

年營收:估計約5億元

FB粉絲團人數:66萬人

廖承豪的創意煉金術

1.快速生產

仿效ZARA流程,先決定原料再設計,5天就能生產完成。

2.少量多樣

保證與時尚同步,最快推出多樣貼近流行的商品。

3.生活行銷

不刻意經營粉絲,與消費者分享生活點滴營造生活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62

【行業觀察】萬達電影:「院線第一股」大熱門 影視帝國模式需慎行

http://www.iheima.com/thread-12182-1-1.html
影院經營業績突出

萬達院線日前在證監會網站進行了財務狀況的預披露。其招股說明書顯示,在IPO要求的3年報告期內,截至2013年底,下屬影院經營業績表現突出,影院票房收入自2011年的17.85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1.61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33.07%。

而作為行業領先的影院投資建設及運營商,截至2013年底,其在全國73個城市擁有已開業影院142家、1247塊銀幕。最近3年,萬達院線的營業總收入由2011年的220869.48萬元增長至2013年的402255.75萬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4.95%。在2009至2013年間,萬達院線年票房收入、市場份額、觀影人次連續5年均位列全國院線第一名。

萬達院線總經理葉寧曾表示,萬達院線既做院線公司,同時也做影院業務,能夠同時「吃」進院線約5%的票房分賬以及影院約50%的分賬,僅此一點,其盈利水平就高於大多數院線公司。更為重要的是,捆綁商業地產共同發展的運營模式,成為萬達院線持續高增長的關鍵所在。

萬達院線本次擬發行新股數量與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數量之和,不低於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10%,且不超過6000萬股。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將用於影院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預計總投資20億元,計劃全部使用募集資金進行投資。

高品質觀影服務凝聚人氣

萬達院線招股書指出,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為上海聯和、中影星美等國內院線公司,目前尚不存在同行業A股上市可比公司。其招股說明書指出了自身的核心優勢,如快速的跨區域擴張能力、超強的連鎖經營能力、品牌影響力等。

至2013年,萬達院線共有下屬37家影院躋身國內影院票房收入百強,60家影院進入影院票房收入200強。而在其被業界稱譽的放映技術方面,率先在國內引進雙機3D技術和RealD3D技術,並採用數字影院管理系統(TMS系統)進行聯網遠程放映管理。同時,已與加拿大IMAX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截至2013年底,已投入運營的IMAX銀幕合計89塊,約佔全國IMAX商業銀幕數量的2/3,是全國擁有IMAX銀幕數量最多的院線,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此外,萬達院線於2012年推出了自有巨幕品牌「X-Land」放映系統,已推出自主研發且集成領先電影放映工藝技術的X-land巨幕27塊,提供了較為高端的觀影體驗。

高品質的觀影服務為萬達院線股份凝聚了較高人氣:2012年和2013年,其觀影人次分別達到5841萬人次和7780萬人次,人次增幅達33%,會員數量突破1100萬,顯示出觀眾對其服務品質的認可。

萬達院線也推出了自身的電子商務平台:萬達電影網新版自2011年5月上線,完成了在線購票、會員服務、綜合性支付平台等功能,萬達電影手機客戶端及WAP網站同步上線。2013年,萬達電影網瀏覽量共計1.58億次,訪問用戶數2311萬,網站註冊會員超過400萬人,重要檔期網上票房銷售佔比超過30%。

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對於電影產業的發展前景,萬達院線的判斷也詮釋著其影院投資大方向。萬達院線認為,城市居民文化娛樂消費升級、政策推動、技術升級等均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盜版、新媒體分流等均可能影響觀影人次增長,同時,我國共45條城市院線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有影院、跨區域發展的優勢,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大。

萬達院線承諾,募集資金到位後,他們將持續擴張業務規模、提升品牌影響力,並通過細化經營管理、建設以會員和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系統管理平台、拓展衍生業務等方式提高公司未來回報能力。

對於萬達院線的上市進程,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排隊IPO的影視企業中,有多家均為院線及影院投資公司,如金逸院線、上影股份等。前者如萬達院線一樣,均是依託各自強大的房地產母公司進行擴張,但這兩家擬上市公司財務情況均較為明晰,資產剝離得較為乾淨,因此雖然涉及關聯交易,但估計證監會會給予較高寬容度。

有分析認為,在其他院線還在租金成本上「精打細算」的時候,萬達和金逸兩大院線的母公司優勢短時間內難以被超越。一些專家甚至表示出對於國內電影院線將萬達一家獨大、面臨上市斷層尷尬的擔憂。不過,業內人士指出,萬達院線上市之後,從某種意義上講,提升現有跨區域院線、影院的管理水平,應該比其擴張規模更早提上日程。

【行業觀察】市場爭奪戰:「影視帝國」模式需慎行

在本批IPO影視企業中,院線及影院板塊浮出水面,共有萬達院線、金逸院線、上影股份等將募資方向定為影院的擴張。從大形勢看,國內整體影院銀幕覆蓋面還不夠,但為業界關注的是,同業競爭也趨於白熱化,觀影人次增長遠低於銀幕增長、單塊銀幕盈利水平下降等信號也為業界擔憂。同時部分以影視製作起家的上游企業,也向影院發起了衝鋒號,加入了影院生存爭奪戰。

「關鍵看誰能像電商一樣『把錢燒到最後,把別人擠垮』。」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談道。從此次幾家院線公司看,萬達院線實力最強,在大多院線公司處於虧損的局面下,金逸院線近幾年開始出現良好的增長勢頭。而上影股份雖然為國企,但起步晚,並沒有太大優勢。

「影視板塊裡,我較為看好萬達院線和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的上市進程。」魏鵬舉說,幸福藍海是典型的上游企業,雖然影視劇的收入較大程度上依託於其母公司江蘇廣電集團,存在關聯交易,但其近年來利潤增長和業務擴展穩定。從短期看,關聯交易對投資人是有好處的,所以預計證監會會持寬容態度。

魏鵬舉不看好江蘇廣電有線的商業模式,他認為,江蘇廣電有線對政策、優惠、區域行政壟斷的依賴度很高,業務模式單一,主要依靠有線電視收視費。而在如今三網融合、互聯網電視崛起的局面下,未來盈利能力堪憂。尤其絕對控制股東「缺席」,這導致未來它的經營決策效率會較低。

「幸福藍海此後肯定也會朝著全產業鏈方向發展,值得一說的是,當下影視類企業的全產業鏈經營思路。」魏鵬舉認為,全產業鏈運營從理論上講是正確的,美國大型的文化傳媒集團均是此模式。但放眼世界上的大型傳媒集團,更多追求的是跨區域、多業態、跨行業的全產業鏈架構。

以美國為例,「派拉蒙法案」秉承的「反托拉斯」原則是有道理的,他們強調將生產企業和下游環節嚴格區分開,一方面是反對生產、渠道的壟斷經營,另一方面,是防止上游企業將重心放在批發零售市場,坐地生錢,而忽略了本身內容生產上的創造力和活躍度。而中國由於目前部分文化領域是限制民營進入的,很多全產業鏈經營均是在狹小市場(如電影)裡進行,試圖形成絕對壟斷,一些企業做「地主」的發展苗頭已開始抬頭。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也談道,在往綜合性文化傳媒公司發展的道路上,已上市的文化企業不能「高枕無憂」。如電影類企業,中國電影市場也就是350億元的票房空間,在此基礎上不會有太大增長,而隨著院線數量的迅速增加,激烈的競爭必將導致電影票價進一步下降,進而導致票房的下降。放開狹小市場,往綜合性的文化傳媒公司方向發展,或許能拓展另一片發展空間。

來源:贏商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22

航太股 台股下一個熱門題材

2014-06-30  TCW
 

二○一四年才過了一半,繼蘋果、物聯網和機器人概念股後,航太製造將是台股另一個新興成形的投資題材!

三個數字,來看航太題材有多火熱:一一二%。這是專門生產航太扣件的豐達科,今年來的股價漲幅。隨著通過上市審議的台灣航太龍頭漢翔於今年第三季掛牌,預期將帶動航太供應鏈族群新一波行情。

其次,是整體產業年複合成長率一二%。依據經濟部航空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統計數字,台灣航太業產值去年達八百三十二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兩年後挑戰千億俱樂部,基本面看航太業仍是大好。

再來放眼國際,訂單更是塞爆。兩大民航機龍頭波音、空中巴士內部預估,未來二十年,全球新增或更新客機總需求逾三萬五千架,總產值更高達四兆八千億美元,「這是很驚人的數字!」富邦證券副總經理吳春敏觀察,台灣發展航太製造二十年,現已開花結果,無疑是未來的明星產業。

門檻高,需客戶認證拿下大廠,合約四年起跳

很難想像,二十年前,台灣政府、民間曾因投資美國華揚史威靈飛機案失利,投資超過六億美元卻難以回收,過去各界聞航太色變;如今,風水輪流轉,在歐美製造成本提高、亞太市場崛起,以及需求面供不應求等趨勢下,讓台灣廠商迎來好光景。

現在不只波音、空中巴士,就連包括全球五大引擎商:CFM、奇異(GE)、賽峰(Safran)、勞斯萊斯(Rolls-Royce)與普惠(P&W)等大廠的航太零件製造生產,都和台灣有關。

航太概念股的特色,就是高門檻,一旦打進供應鏈,訂單能見度四年起跳。因民航機安全至上的特性,墊高了取得國際客戶認證的門檻,加上客機壽命長,一旦認證過關,且價格、品質、交期無虞,基本上訂單便源源不絕。

一位有近二十年經驗的業內人士就透露,「一般航太訂單合約一簽是四到六年,最少四年,最近聽說,波音七八七甚至要和供應商談二十年合約。」也就是,只要有能耐切進大廠供應鏈,就能不受景氣影響,穩穩賺。

並非是世界民航機產業強國的台灣,卻能生產出符合國際一線客戶要求的關鍵零件等級,就連日本三大商社之一的住友集團都找上台灣發包訂單,甚至投資合作。日商直接在台設航太鑄造生產線,最早就是由漢翔帶頭,一串供應鏈才有今天的成績。

品質優,日資入股天陽一零件逾十個工作站把關

為了揭開台灣航太供應鏈的競爭力,第一站,我們來到台中,這裡有一群以漢翔台中廠為中心的機體零組件相關製造供應商,日資天陽航太正是其中一家。

六月十一日,正逢天陽新廠開幕,連日本住友精密工業株式會社社長三木伸一也專程前來剪綵,看好台灣航太製造商機,住友因此成了持股天陽超過三成的大股東。

九年前,天陽董事長本田恆夫在日本接下包括住友、川崎重工在內的航太訂單,找上漢翔發國際代工單,當時屬國營企業的漢翔,因人力與交期較難符合大量訂單需求,雙方討論後決定把鍛鑄廠分割出來,委由天陽經營,同時拓展歐美業務,去年營收三億五千萬元,九年來,年均成長破二○%。

「誰有產能,誰講話就大聲。」天陽總經理林志宏說,新引擎、飛機不斷推陳出新,目前全球航太供應鏈不足,在空巴、賽峰等國際大廠加碼訂單下,準備分三階段投入六億五千萬元建新廠。

走進天陽全新的生產線,只見從蠟型製作、溫度超過五百度的澆鑄、熱處理到超音波、X光檢測等系列製程,原來光一個民航機用的鋁合金零件,至少就要通過逾十項工作站層層把關,才能生產出來。

所有產品更因涉及客戶機密,全程一概不准拍照。甚至,這次搬遷到新廠,過去獲國際大廠認證的製程,全部都要重新再來一遍,就怕有一個不小心,影響到飛安。

日資願意來台設航太生產線,而不選擇同樣積極發展航太業的中國,甚至這次又結合日本訂單與技術加碼投資,除了成本考量,人才,更是本田恆夫心中,台灣製造競爭力重要一環。「台灣人誠信,有辦法按部就班,中國人容易偷吃步,難以達到航太業製造品質的許多規範和要求,」天陽協理黃雅君解釋。

促進他們進步的是跟上國際大廠的認證水準,這也是一場資本投資的馬拉松賽,為擠進高規格供應鏈,一年的設備投資,更是以億元計。

交期準,晟田深耕年機器小時無休,消化訂單

第二站,我們見到晟田科技工業董事長謝永昌,他讓全廠生產線超過兩百台工具機二十四小時運轉,就為了消化訂單,「一台設備最貴的要三、四千萬元,不二十四小時無法回收。」

晟田專攻鈦合金、超合金機匣、拖掛架、齒輪箱與起落架等引擎零件機械製造加工,和生產引擎葉片的長亨、飛機引擎燃燒筒製造商寶一等興櫃掛牌夥伴,同屬航太產業中游,最早都是以漢翔的岡山引擎廠為中心,搭上順風車一路壯大。

「紅色、紫色這一段就是我們做的,」謝永昌邊指著掛在公司二樓牆上的飛機引擎零件分解圖,試圖對我們解釋產業專用術語,「光一個引擎,就有兩萬多種零件,做都做不完,大家分工就好,不用搶。」

最早生產食品設備的晟田,近二十年前接下漢翔鈦合金訂單,從此一頭栽入航太零件製造,至今營收佔比約達七五%。攤開晟田客戶名單,除了漢翔、日本住友、法國賽峰等是其主要客戶,等於波音、龐巴迪(Bombardier)、奇異等終端客戶用的零件,就來自晟田路科廠最新的生產線。

它能取得大廠認證,背後是二十年打深一口井的專注。

舉例來說,用於飛機引擎懸吊繫統的孔徑公差,必須要求在○.○七五公分以下,比一根頭髮的直徑還細,不只如此,還要用特殊的背魚眼刀加工才能完成。

晟田加工的引擎零件依大小,從一公分到八十公分不等,依難易度,最快半小時、最慢上百個小時,依加工刀具數,則從兩把刀到一次一百二十把刀都有。

為了避免材料在高空疲乏,要切進國際規格供應鏈,除了設備要經認證,包括刀具選擇、材質等運用,連扭力、轉速,甚至切削出水量在內的特殊製程加工參數,全都要經過查核,不能輕易改動。「有任何一項不對,輕則刀具斷掉、重則材料報廢,甚至機械設備毀壞。」謝永昌透露,如果不是多年經驗累積,絕對達不到品質和交期的要求。

餅很大,漢翔率軍搶長榮年底將量產波音訂單

這正是台灣航太供應鏈和中國相比的另一優勢,「台廠價錢不比中國便宜,但不用擔心品質、交期。」他觀察,加上中國自己要開發飛機,國際大廠不敢把技術know-how交給中國,否則有可能回頭成為競爭對手。

「航太認證往往要三到五年時間,加上餅很大,還沒到彼此競爭、取代的層次,」吳春敏指出,國際大廠不可能自己做,全球合格供應商幾乎雨露均霑,接單大小各憑本事,「光漢翔就有四百多個認證,是台灣最多,較晚起步的中國,認證數量還不超過三百個。」

所以,不只漢翔率旗下供應商打群架拚國際訂單,連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也在兩年前拍板讓集團斥資八億元,成立長榮航宇精密,正式轉進機體與引擎製造。目前已爭取到奇異、波音等訂單,準備在年底前開始量產,頗有和漢翔互別苗頭的意味。

隨著漢翔完成釋股,這家台灣航太龍頭就將挺進資本市場,除了掀起類股的比價效益,加上自身夠高的競爭門檻,將讓航太族群成為台股另一個投資新焦點。

【延伸閱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97

下一項熱門反共議題!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17.html
2014年7月17日,粵海投資(00270:HK)大升0.39港元,收9.41港元。以往十年年均回報22.78%,倘若以以恒生指數作基準(Benchmark),其十年夏普比率為(Sharpe Ratio)是45.49%。2010年4月10日筆者拙文『水喉水值多小錢?!』如此分析「…現金流折現值為4.59港元。若年折現率為0.00%,折現值為8.17港元。以二零一零年四月九日計,粵投收市價4.31港元,淨值2.50港元。…」如今看來筆者當年估算還是太保守了!
近年由於息率超低,高息公用股如長江基建(01038:HK)、電能實業(00006:HK)和中華煤氣(00002:HK)十年年均回報分別是12.18%、9.39%、10.02%。由於粵海投資(00270:HK)的東江水供港業務乃其核心業務,因此其股價表現之出其中一個因素是受惠於東江水這項公用業務。
根據2008年至2013年年報披露,每股盈利由港元上升至港元,年複合增長15.14%。期內供應香港、東莞、深圳東江水由20.19億立方米下跌至18.17億立方米,但業績則由上升港幣25.11億元上升至港幣28.60億元,年複合增長2.21%,這是基於期水價和人民幣同步上升所致。值得留意的是粵海投資(00270:HK)近年增長動力源於房地產、供電和其他基建業務,期內供水業務佔全部業績亦由95.30%下跌至56.25%。
雖然粵港供水協議2030年到期,但之後續期應該冇問題,否則日後香港的反共義士只有飲海水止渴。但筆者反而擔心2030年後廣東省會否繼續把握東江水注入粵海投資(00270:HK)才更值得關注!筆者另一個好奇是這一篇拙文出街後,東江水供港會否成為下一項熱門反共議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81

成長股一定會在熱門行業中誕生? 價值at風險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915913

我發現很多人至今還有嚴重的誤區,普遍認為成長股一定會在熱門行業中誕生,比如長期熱門的消費、醫藥、科技三大行業,近些年來投資者更是把成長股普遍與互聯網、TMT、生物醫藥等新經濟產業聯系起來,這是嚴重的誤區(過去50年,美股的大牛股大多數都在消費公司里,而消費行業並不算是熱門的高增長行業,就算統計2000年後,熱門行業的科技公司和其他行業在漲幅榜上也是平分秋色的,並沒有熱門行業大幅壟斷漲幅榜的情況出現),雖然高增速的行業能誕生高成長的公司,但並不是只有高增速的朝陽行業才有牛逼的公司,而且一些熱門行業不適合投資,因為熱門行業因為利潤豐厚競爭會非常激烈(進入熱門行業的人和資金源源不斷,再高的護城河在激烈的競爭面前也很容易被擊破,比如某個公司設計出了一個跨時代的產品,那麽其他的競爭對手也會迫不及待的去研發,不僅是小公司,連大公司都沒有辦法保持競爭力),一些熱門行業投資者根本搞不懂,比如基因、3D打印、機器人、生物制藥等熱門行業有幾個人能真正搞得懂?而相反,一些冷門或夕陽的低增速行業,只要市場的需求一直存在,一些優秀的公司就能夠通過的低成本(優秀管理和技術)、政策支持(淘汰落後的或汙染的同行業小企業)、天然壁壘(大自然賦予的優勢)等優勢,不斷地占領市場份額,不斷地淘汰同行業的其他公司,最後脫穎而出,這就是最好生意,要知道供應端收縮,而需求端仍在擴張這是“好生意”的最高標準,要知道大多數行業,特別是一些熱門行業的供給端擴張比需求要快,這極有可能是投資陷阱,這樣的熱門行業根本不是長久的好生意,只能是曇花一現(當然這一點非常符合 A股投資者的價值觀,大家都在追求那些有概念有題材的熱門行業的熱門公司,這些公司未來到底會不會賺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了風口)。

所以,一直我覺得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尋找那些被市場拋棄的冷門行業中的優秀公司,而不是去尋找熱門的你搞不懂的高科技公司,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熱門行業的公司往往沒有好價格,而處在冷門行業或困境中的一些優秀的公司可能會因為名字晦澀難懂、業務枯燥厭惡、被謠言包圍、被黑天鵝重傷等因素使得機構不願意持股、分析師不願意追蹤。不過也正是因為市場出現的種種偏見,才導致這些優秀的公司能有非常低的估值,出現及其罕見的絕佳的投資機會,抓住這些機會,就有很大可能抓住真正的高成長股,這才是彼得林奇尋找 Tenbaggers 十倍股的神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60

各種策略,市盈率,市淨率,低價股,熱門股,哪種策略最好?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1549127

各種策略,市盈率,市凈率,低價股,熱門股,哪種策略最好?




申銀萬國股價系列指數,基期設定在1999年12月31日,基期指數為1000點,到現在為止超過14年,應該有相當的說服力。

長期看,在國內傻瓜投資最優勝的策略是買入低價股。低價股到現在的年化收益率11.5%,遙遙領先。

基本結論如下:
1. 大盤股表現弱於中盤股,中盤股弱於小盤股。
這個也是各國的共同特點,長期看小盤股表現更佳。
國內雖然小盤股估值高,但是由於IPO沒有徹底放開,經常容易發生資產重組等情況作為估值的催化劑。

2. 低市盈率和低市凈率勝出。
這點就不多說了,各國均如此。不過需要註意的是,低市凈率和低市盈率方法都略微跑輸小盤股。

3. 有中國特色的低價股指數勝出。
這個也不多說了,低價股常常容易跑出重組的黑馬。個人認為,在IPO沒有徹底放開的情況下,低價股長期勝出的情況將保持。

4.  活躍指數表現最差,各國均如此,追熱門股長期來看結果都不妙。

@管我財 @釋老毛 @黃建平 @DAVID自由之路 @東博老股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25

力推Xbox 微軟豪擲25億美元買下熱門遊戲Minecraft及其開發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35

Minecraft-Xbox-One-Edition-Announce

15日,微軟同意以25億美元收購熱門遊戲《Minecraft》的瑞典軟件制造商Mojang AB,希望藉此拓展旗下Xbox及移動業務。

收購Mojang將成為Satya Nadella就任微軟首席執行官以來的最大一筆交易,預計將為Xbox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爭取更多玩家。此前,微軟曾考慮將Xbox遊戲系統轉變為一體化裝置,以提供包含電影和音樂在內的更為廣泛的內容。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FBR Capital Markets & Co.分析師Daniel Ives評論稱:

在公司加大對Xbox投資力度、開始攜處於重組進程中的Nokia殺入激烈的智能移動電話領域之際,收購Mojang將在正確的時間給予Nadella及公司正確的產品。

去年9月,微軟宣布收購芬蘭手機制造商Nokia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及其專利許可證。

微軟在公開聲明中表示,Mojang將並入其遊戲部門,而創始人Markus Persson則將離職,另外兩名創始人CEO Carl Manneh以及Jakob Porser也選擇離開。

Markus Persson 給出的賣掉並離開Mojang的理由是:這不關乎錢,只關乎想要的精神自由。Mojang在公開聲明中解釋稱,

擁有Minecraft所帶來的壓力過於沈重,令他無力應付。

700c5534a0a0701a6f19a9ae62f5f710

微軟將繼續在所有軟件平臺支持Minecraft的運營。預計整體並購工作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完成,並計劃在2015財年實現收支平衡。

《Minecraft》推出於2009年,目前已經售出超過5400萬個拷貝。其中文版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款沙盤遊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10

熱門是浮雲:美國大學最火專業 工作滿意度最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88

美國大學最熱門的專業是商科,讀研究生最火爆的碩士學位是MBA。其背後的心態不難理解:這種專業畢業後好找高薪工作。

而據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感到工作很苦逼的商科大學畢業生比其他學科學生都多。全球商業市場研究與咨詢服務機構蓋洛普與普度大學聯合進行的調查發現,將近三萬名大學畢業生受訪者之中,許多商科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作很痛苦。

如以下圖表所示,問到是否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是否感興趣時,回答很感興趣的商科專業學生比其他學科學生占比都低,不論是2000-2014年畢業的商科學生,還是歷年該學科畢業生,比例都不足40%。

商學院,MBA,碩士,大學,就業市場

蓋洛普的調查將“幸福的目的”定義為喜歡日常工作並為達到個人目標而努力。在問到事業成就是否幸福的目的時,商科專業的學生占比同樣墊底,2000-2014年畢業的學生比例同樣低於該學科歷年平均水平。

商學院,MBA,碩士,大學,就業市場

即使是拿到MBA學位的碩士,對職業的興趣和幸福的歸屬感也沒有其他學科的碩士生高。這份調查結果提醒大家,雖然學商科可能更容易找工作,但卻未必會讓人滿意自己的生活,未必感到最幸福。

實際上,商科甚至已經不是收入最有保障的學科: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學科比商科帶來的收入更高。

不過,商科也有長期潛力。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開展的教育調查項目The Hamilton Project數據顯示,在各種學科之中,計算機學的畢業生可能剛畢業就能拿到最高收入,可商科的長期收入更高。95%的商科大學生畢生收入為423萬美元,計算機學是393萬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37

投資總結:熱門還是冷門(附帶2014年相關個股) Dean_丁丁

來源: http://xueqiu.com/2129489320/33013898

 
 
投資冷門股,還是熱門股,我相信許多投資者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丁丁就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談一下其中的區別和操作。

核心觀點

1. 冷門股和熱門股都有操作價值,這在於投資者對市場的理解和操作的技巧。
2. 熱門股註重對短期市場趨勢和行業趨勢的理解,更適合於中期以內的操作。
3. 冷門股註重公司價值和估值優勢,以及是否會被主力發現拉升。更適合中長期的思路。
下面舉些例子,並加以說明技巧。

熱門股

解釋:熱門股,可以理解為丁丁前期所說的主題股,再加上市場正在大漲市場喜愛的股票。投資者的預期和喜好程度日日上升。股價上漲快,短期容易獲利。估值相對高。缺點是預期發生變化跟不上股價快速回落。

2014年熱門股舉例 (多數是事後總結,不是推薦買入)。

主題熱門股舉例
藍寶石概念,由於蘋果iPhone6 以及藍寶石漲價 --- 露笑科技,晶盛機電,西南藥業。
軍工概念,由於國家加大投資,軍工改革 --- 航天動力,中國衛星,北方導航等等
大飛機概念,大飛機總裝 --- 中航飛機,洪都航空 等等
信息安全 --- 浪潮信息,浪潮軟件,華勝天成等等
高鐵 ---晉億實業,晉西車軸,北車南車,康尼機電等等
光伏 --- 彩虹精化,愛康科技等等
核電 --- 中核科技,江蘇神通等等
其它的比如 上半年的4G,下半年的券商,一帶一路相關的概念等,不勝枚舉。
軍工和大飛機請參考專家@西點老A,我只是略略研究。

次新熱門股:
眾信旅遊:境外旅遊批發;
博騰股份:醫藥中間體研發;
東方網力:視頻安防軟件龍頭;
花園生物:維生素漲價,中間體,小盤;
全通教育:在線教育;
蘭石重裝:核電;

熱門股投資總結
丁丁總結如下
1. 首先要理解這個熱門的行業正在發生向好的變化,或者個股的業績會大幅增長。比如軍工股出臺了軍工體制改革;比如光伏出臺了十五條國家支持政策等等。比如愛康科技上半年預期業績暴增。
2. 其次,要預計這個行業後期或近期還會出臺相關政策,或者市場會持續趨好。比如光伏,可能7-8 月就預測後期國家會出臺支持政策,年底搶裝潮。通用航空,在8-10月就預期10月份以後會出現行業發布政策等等。分析這點的目的是防止股價短期一日遊。
3. 介入的價位,一般不可能是絕對低點,但是不要太高,要留給市場資金獲利的空間。
4. 介入的時間,通常是這個主題出現不久後介入。如果熱了好幾個月並且股價已大幅上,就不再介入。
5. 介入的價位:通常是近期漲幅不要超過30-40%,總體漲幅不要超過2-3倍。超過這個近期漲幅介入後遇到震蕩概率增加,止損的概率增加,很難持股。長期漲幅過大的,沒有機構和其他大資金會考慮建倉,股價自然不漲。
6. 次新熱門股,通常要有好的概念: 輕資產、TMT,獨家科技等。這種股票,通常一打開上市漲停時,就已經估值相對較高,要參與就要仔細分析市場的投機因素和後期的上漲催化劑。

冷門股
解釋:市場不理解行業和股票,也沒有什麽媒體報道。普通投資者根本不知道這個股票。股價上升慢,估值相對低。一旦里面出現有投資價值的可能,股價可能會上漲2-3倍或更多。

2014年冷門股舉例 (可能多數股票不再適合投資):
友邦吊頂:上市後很長一段時間,動態PE只有25倍;市值只有25億。市場可能把它和房地產聯系起來。可是這個股票的業績上升,毛利率高,行業龍頭,有一定壁壘。股價在5月份以後成功翻番。這個丁丁在5月份估值低時分析過。

冠福家用, 江泉實業:這兩個分別重組了能特科技,和唯美度化妝品,屬於重組股,卻也實現了股價大幅上漲。

華域汽車,金馬股份,雙林股份:汽車零件股。通常是大家都不理解的。結果下半年都取得了好的漲幅。下半年上市的的華懋科技也是汽車零件股,有好的毛利率和壁壘(未經分析,不要隨意跟買)。

良信電器,長亮科技:一個是做低壓電器,一個做銀行軟件。遭各種投機因素組合,股價輕松翻番。

冷門股投資特點
丁丁總結如下:
1. 時間周期相對較長。持有後可能需要半年以上才會有主力發現並買入。
2. 投資成功的前提是:有良好的成長性和估值優勢; 買入價位要低。
3. 獲利回報的發生時期:有市場主力資金,或了解公司的內幕資金(包括它的供應商客戶員工等)將股價推高到一定幅度。
4. 投資的困難:因為這些股票冷門,投資很難了解,很難下決心買,買入後不漲更加折磨信心。



文中提及的部分股票:
$愛康科技(SZ002610)$ $浪潮信息(SZ000977)$ $東方網力(SZ300367)$ $花園生物(SZ300401)$ $蘭石重裝(SH603169)$ $友邦吊頂(SZ002718)$ $華域汽車(SH600741)$ $華懋科技(SH603306)$ 

同步發布在個人訂閱號 Dean-stock


@方舟88 @今日話題 @天涯射手 @碧洲鷹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