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光明乳業、娃哈哈之後,中投公司也被傳出有在海外投資乳品企業的打算。
日前,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州長Lara Giddings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中投公司的代表本月已經訪問了該州,對數個奶牛場的潛在投資機會進行了盡職調查。由於中國對幹乳製品需 求的增長,塔斯馬尼亞州存在巨大投資機會,中投公司的代表對在該州投資興趣濃厚。
9月26日,本報記者聯繫上中投公司公關部負責人,但該人士拒絕對此事作出任何評價。
《華爾街日報》稱,中投公司感興趣的是塔斯馬尼亞州規模名列前茅的兩個奶牛場Little Lion和Van Diemen『s Land Company,特別是後者擁有澳大利亞最大的奶牛場。目前,兩家公司的資產總計超過2.09億美元。
事 實上,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大洋洲的乳業投資不在少數。今年3月,娃哈哈集團斥資2.32億美元收購了一家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奶業公司,資產包括奶源和奶粉工 廠。2010年11月,光明乳業也出資3.82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位於新西蘭的乳業公司Synlait Milk Limited。而在更早前,由聯想投資入股的紐瑞滋也在新西蘭完成了奶粉工廠的架設。
曾在雀巢公司任職、現正略鈞策管理諮詢合夥人的樊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國內企業頻繁投資海外乳業的根本原因,在於海外奶源日益成為中國奶製品行業重要的戰略資源,有著廣闊的商業前景。
「資源、渠道和品牌是奶製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自三聚氰胺事件後,由於國內奶製品企業出現諸多質量問題,進口奶源便成為安全、品質的代名詞,國內對於進口奶的需求在不斷加大,一個可以估證的案例就是電商1號店近一年來進口奶的銷售額增長速度超過了十倍。」 樊捷說。
而 另一大主要原因,則是目前海外原料奶粉的價格遠低於國內,這使得進口奶源更有價格競爭力。就在此前8月剛落幕的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年會上,光明乳業總裁郭 本恆表示,今年新西蘭進口奶粉價格最便宜時每噸2.2萬元,現在也才2.3萬-2.4萬元/噸左右,如果用國產奶源,成本就要3.5萬元/噸。國內奶源成 本已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
樊捷認為,與上述國內乳企不同,中投旗下本身沒有任何的乳品產業鏈環節,因此談不上什麼業務協同效應,更多追求的是財務投資回報。
2011年,中投公司海外投資回報率為-4.3%。投資界人士認為,中投此前的浮虧與其之前投資虛擬經濟虧損巨大有關。因此如今中投公司的投資方向表明,他們期望向實業投資獲得更多的回報。
而 中投的此番投資意向也與澳洲當地乳企的需求不謀而合,據報導,為擴大乳製品生產,Van Diemen『s Land Company正試圖在資本市場籌資1.8億澳元。與此同時,其他奶牛場也在試圖吸引外國投資者的興趣。由於當地超市出價太低,新南威爾士州的乳製品生產 商目前正在考慮直接將牛奶銷往中國是否具有商業可行性。
資產泡沫的故事總是一遍又一遍的上演,嘲諷著人類的無知。人們總是願意拋開邏輯,寄希望於流動性可以毫無代價地創造一個好時代,讓自己一夜暴富。當泡沫破滅時,他們就開始責怪其他人,比如央行沒有及時加息、政府沒有適時緊縮、做空者或其他人製造了恐慌。接著,他們開始尋求幫助,即使連他們自己也明白這種救助最終只會讓事情更糟。同樣的戲碼在澳大利亞的泡沫破裂的時候會再度上演。
澳大利亞礦業泡沫的破裂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過去十年,部分澳大利亞城市的房價每年上漲近10%,帶動了一輪以房屋估值為基礎的融資潮。自2006年以來,澳大利亞的家庭債務一直在可支配收入的150%附近。隨著全球商品價格下跌,採礦業跟著遭殃,澳大利亞的房地產泡沫將會破滅。地產崩盤將拖垮澳大利亞的銀行體系,這跟西班牙經歷的相似。西班牙的經濟危機由房地房崩盤引發,為國內銀行業留下了數十億歐元的壞帳。
太荒謬了。澳大利亞的經濟基本面非常強健。我們的GDP年化增長率是4%,今年及明年的經濟增速比其他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要快。看看我們的基本面,2012至2013年我們的預算將回覆到盈餘狀況,低失業率,強勁地創造就業,各種資源的投資創新高——約5000億美元。謝國忠是居住在哪個星球?除了財政狀況良好以外,澳大利亞還有降息的彈性,公共債務佔GDP比例僅8.9%,當然可以確保經濟經受外部需求下滑的衝擊。
在危機之前,西班牙政府的財政收支也處於盈餘狀態。地產泡沫破滅以前,西班牙政府處於盈餘狀態,經濟也非常強勁,但已經開始失去競爭力,而這正是今日澳大利亞所面臨的情況。
澳大利亞的名義GDP在過去十年裡翻番,澳元兌美元的匯率也翻了一倍。因此,澳洲的人均收入遠高於美歐。澳洲的房價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的。澳洲主要出口產品鐵礦石最高時升值超過10倍。對澳洲礦業的外國投資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資金的不斷流入使得澳元始終強勢,儘管其經常賬戶存在赤字且通脹也高於其他國家。強勢澳元吸引了中日的個人投資者的資本。金融市場帶來的財富效應使得澳大利亞在近期鐵礦石價格大跌的時候仍然得以保持強勁增長。而由於礦業投資的長週期性,這種資金流入也相對穩定。....
澳大利亞的經濟則很可能是一個建立在中國過度投資泡沫之上的泡沫。後者的泡沫破滅遲早也會給前者帶來同樣的結果。許多礦業投資者如今強烈的期望中國很快會再次啟動類似08年的刺激措施,這就是鐵礦石近期反彈40%的原因。抄底的投機者湧入市場下注中國會在大會前後啟動刺激政策。
隨著像鐵礦石這樣的礦產價格飆升,巨額的利潤吸引了全球的淘金者。無數投資者湧入非洲叢林和蒙古草原淘金。即使這些投資的風險非常高,金錢的魅力仍然讓這些投資者無所畏懼。遺憾的是,當這些投資開始產出之際,這種利潤率就開始消失了。大部分的淘金故事都是如此收尾。
市場從十年前的不相信中國的增長股市變成如今的堅信此前的業績將永遠維持下去。尤其,當中國2008年的大規模刺激讓投機者堅信當衰退再度來臨時,中國還會扮演救世主。在需求疲軟、價格崩潰之際,對於需求和價格會反彈的看法是強烈的讓人驚訝。這就是為何許多新項目仍然在尋求融資的原因。2008年本應成為這輪繁榮週期的尾聲。中國的刺激計劃讓市場有了其他的想法。中國在2009-10年的需求復甦完全是政府一手促成。它在本就過剩的產能上又堆積了更多的產能。這只不過推遲了難以避免的調整併且放大了這種調整的規模。如今經濟正在為過去的錯誤買單。但礦業仍然堅信並鼓吹2008年的故事會重演。
澳大利亞擁有充滿活力的為礦產開發融資的市場。任何擁有未開發區域所有權的人都可以以仙股的方式上市。最初的融資用於覆蓋勘探成本。如果勘探無果,股票的價值就歸零。如果勘探有好的消息,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會飆升。企業隨後可以融到更多的錢來支持進一步的開發。到了有明確的礦產證據時,公司就會被出售給必和必拓或力拓這樣的巨頭。這個市場在激勵礦產開發和分散風險方面非常有效。這點燃了「淘金夢」。而如今,已有太多的資金流入了礦業,投資者們不願離開,而是希望市場會反彈。這就是澳大利亞礦業繁榮背後的故事。
在2006年,美國的非銀行貸款機構首先陷入危機。2007年輪到了抵押貸款機構。接著在2008年是高槓桿的投資銀行。最後在2009年輪到了大銀行。同樣的模式也在歐洲上演,只是有一些小區別。冰島、愛爾蘭和西班牙存在房地產市場泡沫。但在希臘,則是低利率帶來的國債泡沫。在所有的危機中,債務危機都是首先打擊了邊緣市場,隨後向縱深蔓延。澳大利亞看起來避免了這種命運。那些邊緣玩家,比如非銀行金融機構或者消失或者被四大行所吞併。在抵押貸款市場,貸款風險集中在四大行身上,即國民銀行(NAB)、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澳新銀行(ANZ)以及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這四家銀行的總貸款金額達到1.4萬億美元,佔到了整個市場的78%。然而如今澳洲的銀行業較金融危機剛剛開始時競爭度更少且在房貸市場的系統風險更高。從風險角度看,事情可能變的更加糟糕而非更好。澳洲的銀行變的愈發「大而不能倒」。
任何海外資金推動的資產泡沫都會在資金流向逆轉時破滅。這將導致貨幣體系收縮。隨著央行用新錢替代流出的資金,澳元貶值,這將使持有澳元存款的亞洲個人投資者受損。資產市場將隨緊縮政策和資本外逃下跌,這將嚇走更多的海外資本。新的均衡將在更大的澳元和資產價格上獲得。在新的均衡中,澳元的幣值或只有峰值的一半。危機的觸發點可能是一系列礦產項目未能獲得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其投資者被迫退出。資本流入的減少使得經常項目赤字更難融資。當然,鐵礦石價格走低也會增加經常賬戶赤字。這將導致澳元開始貶值趨勢。這一趨勢將加速其他資本的外流。判斷泡沫破滅的時點是一門藝術。我大膽猜測這將在2013年發生。全球經濟正在下滑。大環境讓金融市場更加艱難。當中國未能在6個月內出台刺激措施時,許多礦業投資者將退出。
1. 根據澳洲央行資料,包括巴西和俄羅斯在內的23個國家的央行可能持有澳元做為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央行購買澳元的行動為匯率提供了強力支撐。2. 澳洲國債的需求強勁3. 礦業項目的大筆投資
中石油同意以16.3億美元(約102億人民幣)現金收購必和必拓旗下澳大利亞Browse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股份,預計該筆交易將於2013年上半年完成。
必和必拓在聲明中表示,這項交易涉及中石油購買必和必拓在East Browse合資公司中8.33%的股份,以及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West Browse合資公司中20%的權益。
據BBG,包括Woodside石油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Shell)在內的公司均為該合資公司的現存參與者,有權匹配中石油的收購請求。
目前這項請求還需要獲得相關監管部門批准。
今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業併購達到了空前的規模,上週剛剛傳出中海油獲得批准收購加拿大Nexen公司的消息。
中石油希望,在2020年底之前,能夠有半數的石油天然氣都來自海外。
目前,這些跨國企業已經將超過1700億美元投資在了澳大利亞沿海LNG項目的建設,這也意味著澳大利亞有望在2020年之前取代卡塔爾成為世界第一大LNG出口國。
Linc 能源是一家澳洲的小公司,但是最近這家公司卻吸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據一些媒體報導,Linc 能源近期發現了20萬億美元的石油。
沒錯,是20萬億美元!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
一些獨立報告宣稱,澳大利亞南部石油潛在的價值超過20萬億美元,果真如此,它將足以把澳大利亞轉變成一個燃料自足的生產商。Linc能源公司在本週三發佈了兩個關於該油氣層勘探和鑽井的報告,報告預計,在Arckaringa盆地周圍的Coober Pedy地區可能會開採出35億-2330億桶石油。Linc能源董事總經理Peter Bond說,如果按照2330億桶的預測,該地區的產量將是澳洲現有石油產量的幾倍之多。
當然,Linc能源目前發現的頁岩油僅是估價在20萬億美元。根據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能源顧問公司Gustavson 評估,目前Linc已經發現高達2230億桶但是未經風險評估的頁岩油礦。而另一個公司給出的數據更加保守,僅在1030億桶。任何一個熟悉石油開採的人都明白,這個評估和真正發現20萬億石油還完全不是一回事。
事實上,Linc能源的董事總經理也承認外傳的20萬億美元有些荒謬。他在接受《悉尼先驅晨報》的採訪中說:
「這不是我們給的數字。我不知道是誰做的。有人用計算器算出來的。。。在這個階段,我們是不會把估價報出來的。」 「顯然,如果你用100美元乘以1000億桶,這個數目肯定很大。但是這種算法不是石油估價的方法。」
對於Linc能源來說,這個估價的不確定性會讓股東對股價有所擔憂。但是大部分人依然保持著樂觀。
正如Bond 先生所說:「 這的確是數十億桶的機遇。就算不是20億美元的價值,但是3,4,5億桶的石油資源也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按照最小的預測35億桶來講,已經很大了。」 的確,自從上週三發現頁岩油儲藏的報告發佈,Linc能源的股票飆升,目前市值已經超過15億澳元。
一些新的關注者也加入了進來。總部位於倫敦的 Aviate Global提到:
「一些老讀者可能還對曾經讓我們激動的澳洲小盤股Linc 能源有印象。Linc從事煤礦和燃氣技術,但是在金融危機期間其股價從5美元每股跌至50美分每股。最近Linc的股價再次反彈,昨夜上漲了25%,這是由於Linc在澳洲南部發現了巨大的頁岩油礦藏。根據其報告,此處礦藏高達2330億桶,接近美國Bakken 地區的2500億桶,並離沙特的2670億桶相差不遠。這只是一個最高的估計,可能需要很多年的開發才能達到。但是一旦實現,澳洲的能源行業將會發生變革,由石油進口變為石油出口。並且未來將由此帶來一系列的石油/能源基本面的變革。」
對於Linc能源來說,除了頁岩油礦藏,其煤制氣技術也有新的看點。去年年底,該項技術就已經引起了俄羅斯能源寡頭的注意。根據《澳洲金融評論》2012年11月8日的報導,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俄羅斯富豪Roman Abramovich也對Linc能源有興趣。」
Linc 能源擁有世界範圍內從煤礦,石油,燃氣到頁岩油的開採項目,並且一直在尋找潛在的投資者以擴大其全球業務。但其所擁有的煤炭地下氣化技術在煤層氣和液化天然氣的發展下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和黯淡的前景。
因此,現在的Linc能源,不僅擁有了一個可觀的油田,與Abramovich可能進行的交易更可以為其帶來不小的收益。
嬰兒食品是一宗大買賣。
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中國首次取代澳大利亞成為新西蘭商品最大的出口國。
理由很簡單:奶粉。
近幾年來中國奶粉市場發生的一系列醜聞令消費者信心喪失殆盡。2009年三鹿奶粉案2名主犯被執行死刑,混合「三聚氰胺」的有毒奶流入市場,導致6名嬰兒死亡,數十萬嬰兒健康受到嚴重損害。
自那時開始中國對「高品質」奶粉的需求猛增,導致全球嬰兒配方奶粉市場供應吃緊。
從澳大利亞到中國的黑市嬰兒奶粉黑市已經建立起來。去年前往澳大利亞的中國人創紀錄,其中一部分是專門為奶粉而來。
一些中國企業則開始大舉投資奶源地資——比如法國布列塔尼地區——以獲取高額的進口奶粉回報。
同樣中國奶粉生產商同樣極度渴望投資新西蘭,中資大舉購買新西蘭農場,甚至導致該島國對海外資產購買土地的大辯論。
| ||||||
大陸又爆出官商貪腐醜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農業銀行前副行長楊琨被指在澳門賭場欠下三十億巨債,還是打了折扣的金額。澳門賭場,一向是內地高官、太子黨等豪賭洗黑錢的天堂,但隨着北京下旨打壓,澳門賭場突然一片蕭條。原來他們轉移陣地,往外國國際級賭場搏殺。據知,現時世界級賭場,擁有一張全球高額投注的「大亨」名單。各大賭場會根據該名單狩獵VIP賭客,以包私人飛機接送,管家隨行,豪飲豪食豪住作招徠。名單之中,除了有國際級明星富豪、大陸太子黨及高官、港澳猛人亦榜上有名,包括玩具大王蔡志明、澳門太陽城集團老闆、花名「洗米華」的周焯華。上週,本刊便直擊名單內其中一名身份神秘的「大亨」,由澳門往澳洲悉尼賭場豪賭。幾日之間,「大亨」一擲過億。 是次去澳洲豪賭的「大亨」身份非常神秘,一路上我們稱呼他為「明哥」。明哥由頭到腳一身Hermes愛瑪仕打扮,帶同六名身材健碩的手下,在澳門位於氹仔的私人飛機場登上賭場特派來接送的私人飛機Gulfstream G550。該私人飛機造價至少三億港元。 神秘大亨 「我鍾意幾點飛就幾點飛,我計好時間,飛到去當地,應該一落機就可以玩(賭)!」 明哥與一班手下是第二次去澳洲悉尼賭場The Star。該賭場是澳洲老牌賭場,一九九五年開業,一一年重新裝修,由澳洲規模最大的上市博彩公司之一Echo Entertainment Group Ltd.持有,去年The Star賭額收入約十億二千多萬澳元(折算約八十二億港元)。五十多歲的明哥,是澳門人,他不願透露身份背景,只表示職業與澳門賭場有關,擁有十多張賭廳賭枱。「我除咗喺澳門賭,都鍾意去外國,每月閒閒哋賭幾千萬至一億。」明哥說他的身家是靠默默「工作」賺回來:「以前賺到一千萬已經覺得好多,後生鍾意數錢,會兌換一千蚊紙在枱面用數錢機慢慢數,不過現在人成熟了,見錢也開始麻木,而家成億成億裝入紅白藍袋,放埋一邊。」世界各地的國際級賭場,六年前開始向明哥這位隱形富豪「招手」,不停派人上門邀請明哥去他們旗下的賭場「度假」,包括拉斯維加斯的金沙集團、新加坡聖淘沙賭場、馬來西亞雲頂賭場、澳洲悉尼The Star賭場、澳洲墨爾本的皇冠Crown賭場等。 極盡奢華 是次The Star的國際市場部代表,多次邀請明哥到悉尼玩樂。澳洲共有十三個賭場,The Star是位於悉尼市的唯一合法賭場,是繼墨爾本皇冠的第二大賭場。私人飛機升空後,機上空姐全程守候,呈上○六年Penfolds Grange紅酒當清水飲,明哥亦在機上熱身,先與幾名手下玩啤牌。過了一會明哥嗌肚餓,空姐不敢怠慢,端上四頭鮑魚及海參、龍蝦伊麵作消夜。「上機前,已經有人問我鍾意食咩。」明哥說,他只喜歡中國菜,所以空姐預先向澳門著名食府新濠天地的譽瓏軒及滿堂彩準備是次飛機餐,這一餐粗略估計要兩萬港元。吃過消夜後,空姐把後座的長椅一拉,變成雙人床讓明哥睡。經過八小時機程,到達悉尼,當地時間是早上十時許。降落後,他們由專人帶領到一間會客室辦理入境手續,不消十分鐘順利過關。賭場特別派香港人、國際市場部經理Steve迎接,場外亦安排好價值三百五十萬港元賓利房車及平治車隊接送。 豪賭一億 抵達酒店,明哥被安排入住酒店高級房間Penthouse,兩層高的落地玻璃可飽覽悉尼名勝Darling Harbour的景致,該房每晚房價兩萬元澳幣(約十六萬港元)。各人返回酒店後,賭場經理Steve立即帶他們到貴賓廳Sovereign Room準備開賭。該貴賓廳位於酒店最高層的第十七樓,貴賓房內的賭枱投注額是整個賭場最高,投注額最高四十萬澳元(約三百二十萬港元)。每名可進入該賭廳的賭客會有一張特許出入證,每次必須讀卡才能進入此層,全層廿四小時監控,保安異常嚴密。賭廳的保安透露,該廳每張賭枱上方裝有三部三百六十度全高清鏡頭,影像可以放大幾百倍,而接駁的「電視房」職員亦只有賭場最高級的職員。「所以好高私隱,保安工作亦非常嚴,連枱面上有條頭髮都會睇到。」明哥說因為這種布局,才能令他們這類「低調」的大亨安心豪賭。賭場批出一千五百萬澳元(約一億二千萬港元)泥碼給明哥「任玩」,他「簽個名」、毋須任何抵押,賭場立即送上籌碼,籌碼最低面額是一千澳元,大面額的是一百萬澳元。 封枱 歷時八天豪賭,明哥每天在賭枱賭兩至六小時,每逢「手風順」便會「加碼」,最高曾下注廿七萬澳元(二百一十六萬港元)。最高贏過一百三十萬澳元(一千零四十萬港元),亦試過輸掉一百六十萬澳元(一千二百八十萬港元)。每次明哥玩倦了,便把籌碼放在枱上逕自離開。記者擔心枱上億元籌碼,明哥着記者不用擔心:「閉路電視睇實,唔會有人敢掂!」賭場在明哥離開賭枱的時間,立即「封枱」,職員不能移動枱上任何物件。賭客外出,每張賭枱仍然立着當值荷官、賭場經理及服務員,以便大亨隨時有興致返回豪賭。整個行程,賭場亦提供管家服務(butler service),跟出跟入貼身照顧。明哥要「出巡」,酒店也安排Chrysler Limousine接送,到Darling Harbour、悉尼歌劇院觀光,又到Hermes、LV旗艦店shopping。全數疊疊澳元現金 交易。明哥對這些極級招呼駕輕就熟:「每間賭場都出盡法寶想令我記得佢哋,下次我想賭,就會諗到去佢哋嗰間囉!」明哥點起雪茄印印腳說,是次總結行程,他贏了六十萬澳元(四百八十萬港元),轉碼達二千三百萬澳元(一億八千四百萬港元),明哥可獲得碼佣三十多萬澳元(二百四十萬港元),當中賭場已扣除百分之一旅費支出。「最後找數會用電匯處理,我亦會叫賭場出番張單,證明啲錢有根有據。」明哥說。 大亨(Whale)編號 明哥的喜惡習慣,賭場都瞭如指掌,是因為這類世界級賭場,均設立一個大亨資料庫。賭場公司的資料庫除了記錄個別客人對服務的要求,最重要是記錄他們投注的賭額。這個資料庫的運作,有如銀行信貸記錄。行內人鄧先生向本刊透露:「其實這些豪客被稱為高額投注客(High Roller)或者俗稱大亨(Whale),賭場會對每名大亨的背景作出詳細調查,根據身家、背景、拖欠債務等因素批出marker(泥碼),審核制度嚴格過銀行!」有金牌庄家之稱的詹培忠補充︰「每個大亨都有一個數字編號,只要在電腦打入一個數字編號,賭場會見到你最update的賭場記錄,賭場會根據呢啲記錄批核泥碼俾你。」每間賭場只有記錄過往客人在他們旗下的數據,但同時會向一個中央數據庫購買其他賭場的資料。鄧先生表示,這個中央庫運作非常神秘:「無人知道佢哋點樣運作,我哋淨係知道現時只有持有合法賭牌的賭場才能向他們要求查看手頭上的資料,聽說每月須繳交二十萬港元月費。當然,好多唔合法的地下賭場,想盡辦法都想攞到呢個list。」 神秘大亨名單 據悉,現時大亨名單中,包括英國時裝王國Topshop的老闆Philip Green、英國Crockford和馬來西亞雲頂賭場大股東林國泰。香港富豪亦榜上有名,包括玩具大王蔡志明、前立法會議員詹培忠。消息透露,蔡志明的marker高達三億港元。而多次到世界賭場豪賭的詹培忠不願透露marker數目,只笑着回說︰「賭額二千萬美金以上,通常有私人飛機接送!」除了香港富豪,大陸近年經濟起飛,中國高官、太子黨、富豪自然亦成為「大亨」狩獵的名單,不過原來仍存在掣肘。「內地富豪高官去澳門賭容易,去菲律賓、馬來西亞呢啲發展國家賭場亦OK,呢啲國家貪污,出入境記錄及現金周轉容易疏通,但好似澳洲及美國拉斯維加斯,呢類賭場被政府嚴格監控,大陸佬唔易去。」鄧先生透露,這班大陸官商不能「親身」出國,於是都會找「大亨替身」豪賭。來往澳門香港郵輪「海王星號」前老闆連卓釗、澳門置地廣場董事兼行政總裁周錦輝亦是賭場大亨名單座上客;而綽號「洗米華」的太陽城集團老闆周焯華,在大亨名單中更獲得「無限」marker。四十多歲的洗米華,被譽為澳門崛起得最快的新富豪。他與香港飛馬足球隊班主鄭丁港合作,一同開設太陽城集團,經營多達二十間賭廳。近年他染指娛樂圈,成立太陽娛樂。現時他是上市公司太陽國際(8029)主席,身家數以十億元計。他亦是新一屆廣東省政協,與內地關係密切。 香港大亨愛澳洲 世界級賭場各有特色,現時仍然以賭城之稱的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場最受大亨歡迎,詹培忠說:「最好嘅中菜喺拉斯維加斯。」賭場競爭激烈,要爭一席位,賭場各出奇謀。除了裝修得美輪美奐、貼心服務、引入米芝蓮餐廳等,地理位置亦是賭客其中一個考慮前往因素,近年澳洲的賭場,成為香港、澳門等富豪大亨新玩熱點。鄧先生分析說︰「澳洲比美國近一點,而且地方大,賭場與賭場之間距離遠,好少撞到熟人。」據澳洲航空交通管制局的統計,全澳洲最大型的賭場墨爾本皇冠(Crown)旗下用來接待大亨的三架私人飛機,過去三年間,飛往香港接客最多,達一百六十九次,其次是澳門共七十八次,中國只有四次,相信與很多大亨選擇在港澳離境有關。這些「高額投注」豪客,是賭場重要收入來源,一一至一二年度,單是這班大亨就為墨爾本皇冠賭場帶來近四億八千萬澳元(三十八億港元)收入。 |
2012年中旬澳洲政府稱,澳洲目前已探明的天然氣蘊藏量多達11萬億立方英呎,可維持現有的天然氣生產量長達200年。澳洲將成為天然氣出口大國,與中東的卡塔爾不相上下。
CNBC報導稱,澳洲可能考慮將液化天然氣項目作為本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划來實施。按照實值計算,澳洲為液化天然氣項目支付的2,000億美元與登月花費基本持平。澳洲已超過卡塔爾,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購買國日本的最大供應國,加上還在審查中的1,000億美元項目,澳洲將成為液化天然氣領域的沙特。預計2013年澳洲液化天然氣出口額料超過160億美元,到2017年將翻兩番還多。
但近日,歐洲最大的石油公司Shell的CEO Peter Voser表示,澳洲的天然氣行業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大。Voser稱,
「澳洲的天然氣行業正面臨著重大挑戰,包括成本上升和來自北美,亞洲以及東非的日益激烈的競爭。」
有分析師認為,Peter Voser的這番評論或暗示著Shell將延後或取消與中石油在澳洲昆士蘭gladstone的天然氣碼頭建設項目。該項目原定在2016年底完成。
對於澳洲天然氣海外市場的擴張,陶氏化學公司CEO Andrew Liveris 認為政策制定者應兼顧本國消費者的需求,否則澳洲天然氣行業前景堪憂。
Liveris本週一在The Australlian 撰文稱,如果不解決澳洲能源政策問題,將會嚴重影響該國天然氣行業未來發展。
Liveris表示(原文有刪節)
在充滿競爭力的時代,對於吸引新的高附加值的能源密集型投資來說,澳洲處於一個弱勢地位。更為糟糕的是,由於天然氣價格波動,澳洲已經失去了很多已經到手的投資協議。
澳洲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但國內供應卻出現萎縮確實。同時,由於昆州天然氣出口項目開始對國內天然氣價格造成影響,未來幾年該商品價格可能會暴漲50%,而大型能源用戶將因此遭受衝擊。
由於天然氣運輸交易成本高,沒有「世界統一價格」,僅是簽約價格。而這種情形下,我們國內的消費者使用本土生產的天然氣卻要支付多餘的價格(天然氣價格與世界原油或石油產品價格掛鉤)。
對於天然氣價格是由市場還是政策來制定的爭論。如果能在兼顧到澳洲國內需求下讓市場支配天然氣消費那是再好不過了。
1982年,吉娜· 萊因哈特和父親朗·漢考克在一起,萊因哈特也是父親唯一的孩子。20年前,父親留給萊因哈特市值7500萬美元的公司,年均約1200萬美元的老力拓特許使用權,以及幾處礦山。如今,萊因哈特的資產淨值已經難以估。
2010年,澳大利亞工黨政府開始針對礦業徵收超級利潤稅。當年6月9日,萊因哈特和她的同事們為抵制稅收,在珀斯凱悅酒店外舉辦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型宣傳活動。
即使是在清晨6點,澳大利亞珀斯機場也隨處可見身著螢光安全背心的礦工。
他們連續工作二至四周,每天兩班倒,隨後獲得一週的休息時間。他們往返於珀斯與峇里島之間,收入可觀。卡車司機年均入賬不少於10 萬美元,高級焊工每年可到手15萬美元。
這些礦工來自珀斯以北1000英里的黑德蘭港,後者以鐵礦石輸出港而聞名於世。岸上的傳送帶早已被鐵礦石染成了暗紅色。300個堆滿了鐵礦石的火車車廂,從遙遠的皮爾巴拉礦山緩慢爬入港口巨大的倉庫。旋轉式翻卸礦車守在倉庫出口,等待著抓取與攪拌這些礦石。
天剛濛濛亮,黑德蘭港似乎還沒睡醒。它是全球最大的散裝礦物出口港,這裡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漢考克勘探公司。
這是一家與力拓齊名的澳洲礦業巨擘,它的主人便是澳洲女首富吉娜·萊因哈特(Gina Rinehart)。
6月4日,在全球鐵礦市場萎靡不振之時,萊因哈特卻作出驚人之舉,計劃投入巨資在澳大利亞北部為自己的鐵礦修建鐵路。
這條設計長度為214英里的鐵路直通黑德蘭港,將與其他兩條既有鐵路同時運行。
瑞銀分析師湯姆·普萊斯認為,目前市場低迷,修建鐵路需要投入大量資本,萊因哈特的投資風險巨大,眼下沒必要去修建「一條昂貴的通道」。但萊因哈特沒有理會外界的質疑,依舊我行我素。
身家高達300億美元的萊因哈特,是2011年的澳洲首富,2012年的世界女首富。現年58歲的她,目前居住於西澳首府珀斯。她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寡婦。她迴避媒體採訪,極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但處理起媒體關係卻得心應手。
《紐約客》說:「她是澳大利亞最富有,也最富爭議的億萬富翁。」
| ||||||
最會行銷的澳洲旅遊局今年再度出招,向全球開出六個最棒工作的名額,台灣女孩謝昕璇從全球33萬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進到「野生動物照護員」最後決選的三人名單之中。這位來自高雄的小女生,沒有華麗的人生履歷、也沒有富爸爸背後撐腰,唯一武器就是她那全世界最具感染力的笑容,來看她如何一路無懼地大膽追夢! 撰文‧顏雅娟 「夢想,用想的永遠不會達到,先做了再說!」膚色健美、說話永遠掛著笑容的謝昕璇,此刻與「全世界最棒的工作」僅有一步之遙。從躋身一一五人複賽,再進到三人決賽名單至今,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讓她從沒沒無聞的平凡女孩,變身台灣家喻戶曉的人氣王。 二十四歲的謝昕璇,人生對她來說,就像一大塊空白的畫布等待她恣意揮灑。在鏡頭前,這位來自高雄的女孩總是不吝展現極具感染力的笑容;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燦爛笑容的背後,謝昕璇其實有一段動人的成長故事。 很另類 從小就當遊牧民族、藝術家踏著陽光與泥土長大的謝昕璇,有個崇尚自由、熱愛創作的藝術家父親,以及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的樂天派母親。講起童年印象,謝昕璇側著頭回憶說:「小時候就是到處搬家,不斷在各個親戚家之間遷移,就像遊牧民族。」因為小時候家庭經濟拮据,謝昕璇從來沒有擁有過自己的房間,從高雄搬到台南,再到台中,幾乎全台灣都住過一圈。儘管家境不富裕,謝昕璇卻沒有因此失去笑容,反而意外給了她最不設限的發揮空間。 談起父親,謝昕璇毫不猶豫地說:「他就是個浪漫的藝術家!」從小,謝昕璇就跟著父親上山下海,深入大自然撿漂流木、石頭、圓磚頭等創作素材,還沒學會寫字,謝昕璇已經開始拿起剪刀、鐵鎚,跟在父親身旁學習創作藝術品,家裡鐵門貼滿報紙,就是父女倆隨興塗鴉的小天地。 大學就讀工藝設計系的謝昕璇,或許血液裡也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天分與崇尚自由的性格。謝昕璇說,她從小就是父親的專屬理髮師,就算父親被她剪成一頭亂髮,還是很驕傲地頂著新髮型到處炫耀。 從小就很愛趴趴走的謝昕璇,喜愛一切新鮮的事物。某個夏天,謝昕璇跟著父親一起到山上養鮭魚,一整個暑假都泡在山林中,養成了她十足野孩子的性格。這樣不受限的成長歷程,讓謝昕璇注定不是那種只會念書的乖乖牌。有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兒,謝昕璇的母親不禁感嘆:「已經有個很失控的老公,沒想到女兒更失控!」不服輸 學衝浪甩掉失戀苦澀心情如果說陽光笑容是謝昕璇最大的外顯武器,那好勝、不服輸、凡事靠自己,則是謝昕璇隱性的成功基因。 「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我就用更開心的方式蓋過去!」講起小時候旁人對謝昕璇的印象,就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她在四樓笑,路人在一樓就聽得到,但其實,小小謝昕璇也有她不為人知的一面。 因為家庭經濟拮据,養成了謝昕璇凡事靠自己的行事風格。國小畢業旅行時,看著同學花大錢買了一整客套餐,謝昕璇只能拽拽空虛的錢包,倔強地說:「我不餓,我不想吃!」小時候雖然窮,但或許是想證明自己過得很好,從小謝昕璇與哥哥考試都維持在前三名,想起國小五年級,某次月考不小心掉到第六名,謝昕璇嚇到不敢回家,蹲在路邊哭了好久,還躲到阿姨家不敢面對爸媽。 大一暑假,謝昕璇嘗到第一次失戀的苦澀滋味,為了洗刷低潮心情,謝昕璇立志學衝浪。「那時候,我一心想要變成一個很厲害的女生,讓他知道我很酷!」在宜蘭烏石港的一次衝浪之旅,不僅衝掉了她悲傷的心情,更意外認識來自海峽另一端的日本、香港朋友,還與老闆一家一起吃熱炒、逛夜市,三天兩夜的旅行,陌生人滿滿的愛完全療癒了謝昕璇的低潮。 「旅行竟然可以遇到這些美好的事,而且是沒有計畫過的。」從此之後,謝昕璇愛上了這種旅行中不期而遇的驚喜。接下來,謝昕璇把野心放到半個地球之外的紐約。 靠自己 念書還一天兼三份工存旅費長到二十幾歲沒出過國的謝昕璇,為了紐約之旅,大二一整年幾乎成了女超人,念書之餘,一天兼三份工,白天到學校農產品中心賣咖啡,傍晚下班後再到餐廳打工,同時兼差學校行政工作,強迫自己每天只能花新台幣六十元,一大包豆漿喝上三天。 好勝心極強的謝昕璇,當時不僅拚命攢錢,還賭氣似地修滿二十五個學分,每天只能睡四到五小時,搞到後來身體機能失調、臉上長滿痘痘。但一心想到外頭看世界的她,還是堅持:「不管,我就是要去!」不僅沒錢,當時謝昕璇英文程度更是差到極點。或許很難相信,當時謝昕璇大學入學英文分班直接被分到最後一級,一整個學期除了教英文字母外,就停留在「What's your phone number(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初階會話。 一開始,謝昕璇的爸媽都不相信女兒會自己跑去美國打工,直到家裡陸續收到英文信,他們才意識到「啊,是真的!」二○○八年暑假,個性倔強的謝昕璇,頂著一口「菜英文」,把辛苦攢下來的十萬元撒光,勇敢飛向未知的新大陸。個性獨立的她,沒有人送機,一個人扛著兩大卡皮箱加上一只大型後背包,搭車從雲林北上。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初生之犢不畏虎。在台灣憋了二十多年的謝昕璇,按捺不住第一次出國的興奮心情,出發前一天就像等待畢業旅行的小學生一樣睡不著覺。紐約對她來說,一切都是新鮮與未知,那時候光是打包行李就費了謝昕璇好大一番工夫,不僅帶了枕頭、一大疊書,就連一整箱鐵罐裝的八寶粥都背到美國去。 講起初到紐約的那一天,謝昕璇笑說:「當時因為英文太爛,行前說明會講兩小時、我睡兩小時,一心只想去玩!」沒在怕 菜英文也敢爭取站點餐櫃枱當時,謝昕璇的英文程度大多只停留在「yes、 no」的階段,連在紐約街頭買份熱狗都難。被分配到麥當勞打工的她,度過了一陣子在廚房煎肉的日子後,心想:「都飛了半個地球來到這裡了,就算使出渾身解數,也得想辦法爭取與客人聊天的機會!」麥當勞經理拗不過這個來自台灣小女孩的死纏爛打,答應讓謝昕璇擔任得來速窗口的給食物員,這個轉變,讓謝昕璇每天得以向客人說上一句「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Have a nice day!)」就因為這樣一個小進步,謝昕璇每天都期待著上班! 或許,很多人在受過一次這樣有苦說不出的出國經驗,就不願再嘗試。但不服輸的謝昕璇,卻在打工旅遊之後開始發憤學英文,回到台灣,繼續與國外友人保持聯繫,讓自己在台灣也仍能沉浸在美國夢中。 直到大四暑假,習慣冒險的謝昕璇又一次踏上打工旅遊之路。這一次,雇主看謝昕璇已經有過打工經驗,直接指派她當店裡的收銀員。她回憶說,有一次客人過來跟她說:「我可以要支叉子嗎?」就因為謝昕璇聽不懂叉子這個單字,先向客人確認所有餐點,又叫客人拿出收據,直到雇主看不下去,才笑笑地拿出一支叉子拯救謝昕璇。 雖然英文極差、經濟條件克難,仍阻擋不了謝昕璇一顆想大力擁抱世界的心。因為兩次的打工旅遊經驗,謝昕璇有勇氣再去嘗試攀岩、跳傘、高空彈跳等各種極限運動,全速往「當一個很酷的女生!」目標前進。 也難怪謝昕璇的母親會感慨地說:「她和其他女生很不同,有錢不會拿去買名牌,都是花在高空彈跳這些刺激的事上頭!」還記得國小作文總有一題:「我的志願」,對謝昕璇來說,教師、醫師、律師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從小她就立志以後工作要能東奔西跑、風吹日曬,每天都遇到不同的人事物! 抱持著「一切做了再說!」的想法,謝昕璇這次參加全世界最棒的工作選拔,事先沒經過縝密規畫,直到送件的前一天,謝昕璇才熬夜做出三十秒短片;在確定成為最後一一五人複選名單後,為了在網路上率先搶得十萬個「讚」,謝昕璇的親朋好友全部動起來,就連媽媽、阿姨都加入拉票行列。 最短時間內,謝昕璇成立粉絲團,找來林義傑、Janet等名人背書,一下子,謝昕璇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謝昕璇說:「當你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會發現,全世界的人都在幫你!」與其留在安逸窩,倒不如有機會就出去試試看。 訪談最後,問起謝昕璇什麼是最棒的工作?她現出那一貫的迷人笑容說:「好玩的,每天可以遇到意料不到的驚喜!」儘管謝昕璇距離最棒的工作還有最後一步路未確定,但這次的競賽過程中,絕對是謝昕璇回憶中精采且一生難忘的旅程。 謝昕璇 出生:1989年 現職:富邦人壽行銷專員 經歷:華碩設計中心設計實習生學歷:雲林科技大學工藝設計系 家庭:未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