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士法郎被迫與歐元“脫鉤”概率急劇上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18

20140903_eurchf

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首席經濟學家Steen Jakobsen近日撰文指出,歐元/瑞郎匯價跌破1.20的可能性大增,投資者應謹慎考慮做多歐元/瑞郎的交易。

Jakobsen指出,因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風險及瑞士央行的政策選擇受限,歐元/瑞郎匯價下破1.20重要關口的可能性由10%增加到25%~30%。這意味著做多歐元/瑞郎不再是一個安全選項,盡管該匯率下限仍有70%的機會得以維持,但投資者需要關註尾部風險的上升。

瑞士央行於2011年9月時引入1.20的利率下限,因貨幣升值導致本國出口受到嚴重影響。自此歐元/瑞郎一直在2-3%上下窄幅盤整。雖然自2012年末以後瑞士央行還從未出過手,但今年6月份時該行仍重申了捍衛利率下限的決心。

2011年底時歐元/瑞郎曾挑戰1.20關口但並未能成功突破。Jakobsen表示,當時歐元/瑞郎是一路從1.50跌至1.00,瑞士面臨嚴重通縮與經濟問題,瑞士央行才下定決心幹預。但如今瑞士經常賬戶有10%的盈余達到4530億瑞士法郎,銀行系統的超額流動性達到3170億瑞士法郎。

因歐央行采取了負利率政策,西歐國家銀行正在將資金轉移至瑞士的銀行,起碼瑞士還是正利率。瑞士國內流動性過剩催生了巨大的資產泡沫,物價及房價高企。同時,歐洲央行還暗示將采取全面的量化寬松政策,將導致歐元進一步貶值。

更糟糕的是,瑞士央行把自己逼近了墻角,瑞士央行很難同時追求自由的資本流動、掛鉤匯率以及在同一時間運行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只要看看曾經采用固定匯率制的國家,比如英國和中國,就能知道要同時滿足這三點這是不可能的。

Jakobsen提出了瑞士央行可能的三種選擇:

1.放棄匯率下限

2.如果資本繼續流入瑞郎資產,瑞郎繼續升值,則緩慢降息

3.接受泡沫繼續膨脹的事實,比如房市和股市

當然,直接毫無抵抗就放棄匯率下限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因為瑞士央行今年剛承諾過要捍衛這一下限。

但從歷史上來看,很少有固定匯率制度能維系長久的。因為當你將經濟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做出了固定化的限制,這必然也將減少經濟政策的空間。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瑞士法郎升至的壓力也逐漸積累,不過Jakobsen預計在歐元區銀行資產審查(AQR)結束之前將不會出現重大轉折,因瑞士央行擔心最後的結果,特別是德國銀行系統,這將更加推動強勢瑞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25

埃博拉20%概率於10月侵入美國 年末全球最多28萬人感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22

美國研究者稱,模型顯示埃博拉疫情會變糟,9月底侵入英國概率25%,侵入美國概率18%。埃博拉傳播速度快於人們對其控制,諸多通往病毒感染國的航線被取消,延誤了救援卻無法阻止病毒向它國傳播。奧巴馬稱美國會全力以赴對抗埃博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0915_ebola

世界衛生組織稱,截至8月底,幾內亞、利比亞、塞拉利昂共有3685人疑似或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上周至少有4061人感染,其中2107人死亡。美國東北大學和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研究員稱,傳染病和流動性模型顯示,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很可能會變糟,預計9月底前疑似或確診人數是當前的2倍多。9月24日附近,疑似或確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數可能達到 1萬,此後還會有數千人。

埃博拉病毒傳染到其它國家只是時間問題。傳染病和流動性模型預測,9月底,埃博拉侵入英國的概率為25%,侵入美國的概率為18%。

不過,西方國家出現埃博拉病毒並非最大的威脅。例如在美國,這些病毒可能通過旅行傳播到境內。美國對傳染病有很好的控制措施,即使有個別人感染,疫情很可能會得到控制。最令人擔心的是,當前埃博拉傳播速度非常快,超過了人們對其控制。

幾位研究人員對埃博拉疫情持悲觀態度:

佛羅里達大學生物統計學家Ira Longini認為,埃博拉病毒持續傳播,目前看根本停不下來。

美國東北大學教授Alessandro Vespignani表示,當前非常關鍵。如果埃博拉感染者數量上升,卻無法控制疫情,那時就太遲了,再采取什麽措施都很難。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們預計,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總數可達2萬人。然而模型顯示,實際數量可能會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計。Vespignani稱,他和同事們每幾周就會對模型重新計算,看是否出現了轉折。目前看沒有,情況依然是非常糟糕。

據Wired網站報道,一位教授預計,在最壞的情形下,2014年底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能會再增加驚人的27.7萬人。

目前醫學界尚沒有研制出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或治療措施,只有支持護理。一些病例采用了實驗性藥物和輸血的方式,一個可能有效的疫苗也匆匆進入生產環節。

專家們認為,應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國家給予更多支持,預計至少耗費6億美元,國際反應加大到當前的3~4倍。目前需要大量醫生、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以及給醫務人員的防護裝備和生活用品。然而一個問題是,80%通往埃博拉感染國家的航線被取消了,這影響了物資運輸,換來的只不過是埃博拉病毒的推遲傳播,代價很大。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周一,白宮新聞秘書Josh Earnest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明天會見研究人員,美國會全力以赴對抗埃博拉病毒。奧巴馬將埃博拉疫情在國家安全中歸為“優先級”,不過認為該病毒侵入美國的概率很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01

總結:投資就是尋找預期差,從基本面尋找超預期股票,成功概率高 億利達

來源: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1985623

首先,考察公司的長期成長空間與核心競爭優勢。有關這方面的文章已經很多,就不多說了。如果一個公司正處於未來擁有巨大成長空間的行業,同時,其自身又擁有穩定而積極進取的管理團隊,並能夠在技術、成本、銷售、渠道等任何一個方面具備別人難以複制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伴隨著行業的高速成長,通過內生式增長或者並購重組外延式增長,公司在行業中的市場份額也能夠穩步擴大,那麽其利潤就有可能在未來呈現非線性甚至幾何級數的增長。這種長期成長性的超預期需要投資者對行業和公司有超出市場大眾的深刻理解。然而容易出現的誤區是,過分誇大潛在市場容量,而不考量其現實可行性。經常會看到一些研究報告對某些行業成長空間的描述,喜歡拿國內和其他國家作簡單對比,事實上這種差距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看到某些方面的趨同。

其次,註重短期細節。對於長期因素的考量當然重要,然而作為追求絕對回報的專戶投資,對於短期細節因素的跟蹤考察幾乎同等重要。這其中包括:短期報表業績、管理層動機、公司高管或大小非以及重要機構投資者的持倉變化和解禁時間表、政策風險,還有市場博弈。機構在短期排名壓力下經常出現持倉高度一致的現象,而一旦原有的預期遭遇某種外力沖擊被打破,納什均衡的條件改變,同盟便迅速崩塌並向相反的極端運行,先前趨之若鶩的,而今棄如敝屣,反之亦然。毋庸置疑,這種現象已成為股價暴漲暴跌的重要原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應對。

再次,重視草根調研。單純依靠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調研我認為是不夠的,利益是否一致將決定他們會向資本市場傳遞什麽樣的信息。做好草根調研,往往可以提前發現超預期的投資機會,反過來也能夠有效防範從公司方面無法證偽的信息不對稱風險。一方面,從上下遊入手,原材料供應商、下遊客戶、渠道經銷商,都是很好的草根調研對象;另一方面,從同行入手,雖然難免“同行相輕”的嫌疑,但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判斷。

最後,給股票進行適當的分類並組合投資也是非常重要的。彼得林奇的股票分類方法值得借鑒,他把股票分為快速增長型、穩定緩慢增長型、大笨象型、資產富余型、周期型、轉型困境型。個人認為值得重點關註的,是其中的快速增長型、大笨象型、周期型和轉型困境型。不同類型的公司股票表現出不同的運行規律,相應的投資方法或許需要區別對待。周期型和轉型困境型公司關鍵在於把握景氣周期節奏;快速增長型公司短期收益大,風險也大,在高增長刺激下容易出現泡沫,適當做波段才能確保絕對收益;大笨象型公司只要等待合適的買入時機,剩下的就是耐心持有。一個組合中必須具備這幾種類型的均衡配比,才能熨平凈值波動,降低整體風險。

   反對把某些過去的成功投資經驗神聖化,任何東西如果成了宗教信仰一般的不容置辯,那麽對別人或許是一種威脅,對其自身也未嘗不是一種危險。

    根據英國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的研究,不管對錯,真正的理論是可以證偽的。所以,如果某些理論告訴你,價格總是圍繞著某種連他自己都說不清的東西上下波動,或者其正確性必將在某個虛無縹緲的未來被證實,那我們寧可把命運交給上帝。

     作為投資者,與其把精力浪費在高估低估的討論上,或者非常做作的總是幻想自己就是那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逆向投資大師”,不如沈下心來尋找一些基本面真正能夠超預期的東西,然後持續跟蹤,反複驗證,以衡量超預期的可能是否還在。投資或許就是這樣一種不斷尋覓和跟蹤的過程,繁瑣而艱辛,沒有什麽靈丹竅門。投資本無所謂“趨勢投資”還是“逆向投資”,如果你認為未來不再可能持續達到大眾的預期,那就應該逆向賣出;如果你認為未來會比大眾預期的更好,那就應該順趨勢而買進。無論是“趨勢投資”還是“逆向投資”,都不應該被庸俗化為“追漲殺跌”和“低買高賣”,跟著價格波動看圖說話並不是 “趨勢投資”和“逆向投資”的本來含義。

      為何“超預期”如此重要?因為本質而言,投資制勝的途徑就是兩條:或者你比別人知道得更多更早;或者你比別人看得更深更遠。前者體現為短期博弈制勝,後者體現為長期投資制勝。然而這里需要警惕的是,所謂“長期投資”並不是宗教狂熱般的死抱不放。曾經有人提出“收藏股票”的概念,我認為這是誤人誤己的“偽價值投資”。即便是長期投資也須不斷跟蹤檢視,一旦預期發生改變就應該出局。

     當然,歷史上無論中外都有很多長期持股賺大錢的成功案例,但是這里面的邏輯在於,持有時間的長短是結果,而非原因。“比別人看得更深更遠”並不代表從此就可高枕無憂,因為兩個可能:一是你看錯了;二是標的變了。

      知易行難,“超預期”雖然是投資制勝的關鍵,但如何做到使自己的預期總是能(或者在大概率上能)比市場大眾更為準確,才是體現投資者功力和水平的地方。這需要投資者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更多的了解每個行業和公司的盈利模式,以及通過更好的調研收集關於公司未來增長前景更多的信息來形成更好的盈利預期。

雪球模擬盤跟蹤我們價值成長組合賬戶看好並且實盤操作股票標的: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570407  模擬盤展示投資理念,尋找長期投資合夥人。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切勿模仿,沒有推薦股票,也不收費,據此操作收益和風險自負,盡量選擇市值較大的股票和雪球關註人數較低的股票。

實盤和模擬盤三季度總結:組合投資獲利55.39%,總體上節奏把握較好,抓小放大。本輪以滬港通為契機,從7月11日2033點啟動小牛市行情,節奏基本和每次牛市開始一樣,從上到下,先宏觀,後行業,再個股,宏觀留意新聞聯播:國務院政策和習李講話,追蹤高善文等對宏觀經濟的分析判斷,在7月中旬陸續參加5家券商的中期策略會,掌握足夠信息。公布滬港通後,外資大量流入香港,外資偏好藍籌,大宗交易QFII建倉藍籌股;以前一致性預期7月大量房地產信托到期違約,導致銀行壞帳大增,對銀行券商保險等藍籌股的悲觀過度;打大老虎反腐事件公布後,提振信心,政策重心轉向經濟,投資開始加速,QFII,RQFII,地下外資和來自信托等增量資金首先瞄準被公募資金大量拋售到歷史最低倉位比例的銀行股,券商保險股,(上述有些信息比別人知道得更多更早,所以模擬盤首先建倉銀行保險券商股大盤藍籌金融股)反彈半個月後成交不足,增量資金流入,而場內資金借題發揮,拉擡二線藍籌股,軍工股,並購重組,小盤股和 低價股等,由於無法預測短期升跌,我們只參與自己最熟悉的股票(比別人看得更深更遠),尋找估值低安全邊際並有催化因素,如滬港通受益的中信證券,總理大力支持的互聯網雲計算 國產軟件 信息安全(華勝天成,東軟集團),京東和阿里巴巴上市(本身學軟件,在互聯網相關投資公司,主帖里有100多條有關京東和阿里巴巴電商股和互聯網公司的資料)受益股(華勝天成,東軟集團,紅旗連鎖),機器人和上海國資重組(上海機電),後用跟蹤中轉證100指數的雙禧B杠桿基金代替低估值大盤藍籌股,等待滬港通估值修複,收益不錯;參考李迅雷熊末牛初策略,組合投資,個股輪動,提高資金效率,雪球關註人數最少的紅旗連鎖,華勝天成反而獲利最多,值得檢討的是倉位比例控制,大跌風控處理。投資就是尋找預期差,增強信息優勢,通過上下遊和調研,行業內溝通,盡早掌握企業經營變化,長期重倉業績和股價齊飛的成長股(細分行業龍頭)。以價值為基礎與偉大企業共同成長;策略靈活;尊重趨勢,在強化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的基礎上,追求客戶資產長期持續穩定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47

投資是概率的遊戲 西點老A

來源: http://xueqiu.com/1512170192/32854725

       閑來沒事做一做思維體操:投資的本質是什麽?市場風險是什麽?股市可以預知嗎?諸如此類,幾百年來,圍繞“投資於投機”、“價值與趨勢”的爭論從來都沒有間斷過,到今天也沒有能夠說服對方,足見投資領域的博大精深,那麽我們一般人來到股市,該怎麽思考“機會與風險”呢?
          對股市有點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股價走勢是具有較大隨機性的,即便是純粹的技術派分析人士也承認股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隨機性,技術派分析鼻祖查爾斯·H·道也認為日間雜波受人為影響最大、最無意義。並且假如存在可預測的方法,由於所有人作出一致的預測,那麽預測本身也會影響股價的波動而導致預測失敗。從古今中外公開的資料看也沒有人或方法能完全地預測股市走勢。以上推理得出股價波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測的。

     其實,股市是一場概率的遊戲,不論是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還是資金管理、心態控制,都是在評估某一次出手的獲勝概率,就像戰場上將軍對一場戰爭、一次戰役的謀劃和部署,沒有百分百的事情,都是綜合評估各方面對我對比,得出一套最有利於自己取勝的作戰方案。有些人認為股票的運動是可以預知的,有些說是不可以預知的。這兩點都不對,股票遊戲是概率的遊戲,沒有百分之百這回事。股票的盈利預測能做到幾成把握?企業基本面的分析能做到幾成靠譜?行業基本面的把握能看到多遠?財務報表你能相信幾成?技術面能看出上漲和下跌到幾成把握?不要說資本市場的二手、三手信息,就是企業自己管理層對業務發展和行業動態也做不到精準把握,影響企業發展、行業變化的要素十分複雜,更不要說受此影響的股票定價了。

        以A股十幾年來的發展為例,2005年開啟的大牛市,房地產、金融、有色金屬、煤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行業代表了中國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成果,企業盈利大幅度增加,股價上漲是理所當然,可是有誰能夠想到股指可以瘋狂到6124?在2005年998點的行情中,很多人還在忙著割肉,可是有誰會想到兩年後他們割肉的股票可是迅速上漲十倍二十倍?6000點之上,國人開始“趕日超印”,打呼上證指數要上8000點,一萬點,可是誰又想到一年之後股指就到了1664點?這期間許多股票腰斬再腰斬,高達48元多的中石油,一年後就剩下一個零頭,高達68.4元的中國遠洋一年後也是剩下一個零頭,有誰能夠想到預測到?2010年之後“吃藥喝酒”的行情,又有多少人認為“醫藥黃金十年”“白酒穿越周期”?這些人在2013年至今聲音何在?



         股市是一個“複雜多變量”影響下的人類行為綜合體,在股市沒有什麽是百分百的,一切都是在“概率”和“可能性”上進行優化,提高自己的勝率。具體到投資,一個可行的投資計劃,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理”就是數學的概率,如果你每次出手的贏面不超過50%,那麽長期下去你必然虧損的局面居多。 “據”在於你知道怎樣找臨界點,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過程中,你知道這些點是出入場的關鍵點,在這些點操作,你的贏面超出0%,再加上應用“大賺小陪”的思想,你的獲勝概率其實遠遠超出了50%。在企業和行業的基本面分析中也要“有理有據”,這個“理”則是你對企業和行業基本情況的掌握和了解程度,要站在產業的角度內行地看待問題,才能提高認識準確的概率,“據”則是企業和行業發生變化和拐點的時候,有什麽蜘絲馬跡,是否能夠管中窺豹,只有如此才能夠提高“據”的可靠性。
      在股市概率論的基礎上,還要認識人性對風險的偏好特征,人類本性是厭惡風險的,下面的實驗說明了這個問題,紐約有位叫夏皮諾的心理醫生,他請了一批人來做兩個實驗。

實驗一

選擇:第一,75%的機會得到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麽都得不到;第二,確定得到700美元。雖然一再向參加實驗者解釋,從概率上來說,第一選擇能得到750美元,可結果還是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選擇。大多數人寧願少些,也要確定的利潤。

實驗二

選擇:第一,75%的機會付出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麽都不付;第二,確定付出700美元。結果是75%的選擇了第一選擇。他們為了搏25%什麽都不付的機會,從數字上講多失去了50美元。

      問問自己,如果你是參加實驗的一員,你會做什麽樣的選擇?股票是概率的遊戲,無論什麽樣的買賣決定,都沒有100%正確或不正確的劃分。人性中討厭風險的天性便在其中扮演角色。

      一般股民愛貪小便宜,買入股票有了獲利就趕緊出手,特別是來了一個漲停板,還不拋更待何時?趕緊享受一下自己勝利的果實,這只股票或許有75%繼續上升的機會,但為了避免25%什麽都得不到的可能性,這樣的股民寧可少賺些。結果是可能有1000元利潤的機會,你只得到100元。當然,有人說我可以在高價認錯,買回來就可以了,其實在股市玩的久的人都明白,要用比你賣價更高的價格買回來拋出的股票,其難度是何其大!看著股價一天比一天高,只能做旁觀者了,只有後悔的份,“要是我不拋的話,我掙了……”。而一旦買進的股票跌了,想法就不一樣了,便死皮賴臉不肯認錯出局,想像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下跌只是暫的,開始找各種各樣的“利好”以便讓自己堅持下來,其真正的原因只不過為了搏那25%可能全身而退的機會!結果是小虧慢慢積累成大虧,套了很長時間後,心里的承受力到達極限,便有可能一刀下去,一了百了,可是通常,此時恰恰是帶血的籌碼割在了地板上。

        借用一句流行的話說,“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借用概率的思維方式,在你正確的時候,放大你的收益,在存在賺大錢的可能性的情況下,不放“讓子彈飛一會”,在看錯的情況下,要果斷及時認錯,要防止一次錯誤導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悲劇發生,這就是概率思維和資金管理的要義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496

解密全球最大高頻交易公司:難以置信的低虧損概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04

高頻交易公司Virtu Financial LLC今年早期曾經公布了公司交易的細節。一個十分惹人眼球的數據是:在1238個交易日中,公司僅有一個交易日交易出現了虧損。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天體物理學教授Greg Laughli根據Virtu及納指提供的數據,進行了學術研究,並且得出結論:Virtu可以持續保持這樣的交易盈利能力。市場一直對Virtu 長期賺錢能力的觀點持有懷疑態度。

該教授認為,只要保持每筆交易51%以上的勝率,那麽從長期來看,虧錢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天交易10000次的話,當日賺錢的概率將達到97.8%;交易100000次的話,賺錢概率就已經接近100%。“Virtu一個交易日出現虧損的情況應該是系統錯誤或者人為失誤該教授如是說。

222

Virtu Financial曾計劃在今年進行IPO,披露公司運營情況是公司謀求上市的必須步驟之一。

但是Michael Lewis有關介紹高頻交易的書籍《Flash Boys》面世引發了市場對於高頻交易的厭惡,公司不得不選擇推遲至明年4月上市。

Virtu的披露文件顯示,比起“基本面”,該類機構更關註“搶跑道”,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搶先下單,從每一個市場單中刮取幾美分,因此在4年的時間里可能要進行數十上百億次交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79

外債擡頭 投資者下註中國違約概率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11

color-china-econ-worry

投資者對中國違約風險的憂慮情緒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彭博援引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數據稱,截至11月7日,中國主權信用違約互換(CDS)凈名義金額達到157億美元,是一年前81億美元的近2倍,創歷史新高。

隨著房地產持續降溫,制造業增速放緩和信貸市場風險增加,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增速將降至24年來低點,這讓投資者紛紛購買CDS來對沖風險。

據彭博,摩根士丹利亞洲固定收益研究和信貸策略主管Viktor Hjort評論稱:“如今,中國對全球宏觀形勢至關重要。關於中國的觀點兩極分化也很嚴重,要麽非常看好,要麽極度看空。對於那些持悲觀態度的人來說,選擇對沖工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評級機構標普認為,中國約半數的地方政府可能都是垃圾級。在其調查的31個地方政府中,15個都應該被評為“垃圾級”。這與此前地方政府自發自還試點給外界的印象相去甚遠。

11月14日,中國主權CDS規模減少至146億美元,僅次於意大利的223億美元和巴西的157億美元。

受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中國公司海外發債的規模一年高過一年。2014年,中國公司海外舉債規模高達3080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發債80億美元,創亞洲之最。

根據美國銀行統計,中國公司美元債券的融資成本平均為4.86%,遠高於美國公司的3.17%。

不過,中國公司CDS市場發育有限,比如中國CDS規模最大的企業中國銀行有323億美元離岸債務,但其五年期CDS規模僅16億美元。

AXA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固定收益主管Damien Buchet稱:“我認為中國公司CDS市場還並不存在。如果你想要對沖,或者希望看空中國經濟,你並沒有太多投資渠道。正如這些天的主權CDS一樣:CDS規模增加與其說是在對沖違約風險,不如說反映了市場情緒。”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7.3%,創近六年新低。彭博經濟學家預期,2014年中國GDP增速可能為7.4%,至少為1990年以來最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84

違約概率93%!委內瑞拉國債再創16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88

委內瑞拉,石油,油價,違約,國債,CDS

國際油價暴跌使嚴重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的委內瑞拉政府財政極度緊張,國債價格兩日來連續創16年新低。信用違約互換(CDS)市場的交易者幾乎確定無疑,委內瑞拉會被迫違約。

今晚9點半左右,委內瑞拉基準國債跌至43.58美分,刷新昨日43.95美分創下的1998年9月以來最低記錄。同時,委內瑞拉五年期CDS升至59個基點,預示著五年內違約幾率高達93%,委內瑞拉國債成為全球風險最高的主權債。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提到,委內瑞拉約95%的出口收入由石油創匯貢獻。但五個多月以來國際油價跌入熊市,上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會議又決定不減產,推動油價繼續暴跌至五年來最低谷,今年跌幅已達38%。委內瑞拉政府財政異常緊張,上月國內儲備已降至197億美元的十年來最低點。投資者對委內瑞拉政府的償債能力越來越失去信心,該國國債價格因此接連跳水。

委內瑞拉,石油,油價,違約,布倫特原油

昨日委內瑞拉外長Rafael Ramirez表示,其政府一直在與OPEC其他成員國合作,要讓國際油價回升到每桶100美元。可現在油價已跌破每桶65美元,實現委內瑞拉的這一目標談何容易。何況華爾街見聞此前援引花旗、能源咨詢機構IHS等機構數據稱,油價要達到每桶160美元,委內瑞拉政府今年預算收支才能平衡。

渣打銀行金融市場主管Mohammed Grimeh接受彭博采訪時評論:

“很難想到委內瑞拉債券有什麽新的小買家。對沖基金都不會買,經紀商也不會冒這個險。”

本月8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發布報告預計,油價下跌將使委內瑞拉明年的貿易逆差與GDP之比達到2%。因此,委內瑞拉會更依賴本已稀缺的流入資本維持償還外幣債務的能力。

管理約4.5億美元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SW Asset Management旗下基金經理Ray Zucaro昨日向彭博這樣形容委內瑞拉的現狀:

“這是場完美風暴。車在開下坡,現在連剎車都沒了。”

的確,委內瑞拉如今不僅難還外債,國內經濟更是千瘡百孔。這個國家連牛奶、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都匱乏。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據彭博統計,今年8月,委內瑞拉的CPI通脹率升至63.4%,通脹率全球第一。為應付正常開支並對抗國內畸高的通脹,委內瑞拉央行本月初宣布,將鉆石和一些外幣承諾付款共同計入該國的國際儲備之中。

彭博調查的分析師預測中值顯示,今年委內瑞拉經濟增長將收縮3%,明年還將下降1.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97

瑞穗證券:一季度降息降準概率變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03

本文作者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2014年12月PMI數據與諸多高頻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進一步放緩。與此同時,受需求疲軟和油價下跌的影響,通縮壓力仍然不小。對此,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松給予支持。然而,考慮到上次降息後銀行間利率反而上升,融資炒股風氣大盛,央行出於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金融穩定的考慮,可能會推遲降準降息。筆者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仍將更多的采取定向寬松措施。

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盡管去年12月消費、工業生產、投資等數據尚待公布,但從已經發布的PMI數據以及諸多高頻數據中,不難發現整體經濟增速仍在下降。其中,2014年12月PMI回落至50.1%,比11月降低0.2個百分點,降至18個月新低。與之相佐證,匯豐PMI指數也呈現下滑趨勢,該指數下降至49.6%,是過去7月首次回落至50%以下。

同時,通縮風險在加劇。2014年12月CPI同比增長1.5%,比11月略有提高。其中,受季節性影響,食品價格大幅反彈,同比增長回升至2.9%,特別是蔬菜、水果等受寒冷天氣影響,價格反彈明顯。相比之下,受油價持續下跌影響,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長0.8%,是2010年1月以來首次低於1%水平。生產領域的通縮跡象則更加明顯,2014年12月PPI降至-3.3%,連續34個月處於通縮階段,更反映生產需求疲軟與大宗商品價格下調的影響。

從經濟基本面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已面臨增長與通脹雙低的格局,央行有必要保持寬松的政策方向。確實,從經濟理論分析,央行若推出降息降準已經符合邏輯。比如,降息方面,當前貸款利率仍然較高,實體融資成本較貴,加之長期生產領域通縮,企業已經不堪重負,降低利率是諸多處於生產困境中的企業的強烈呼聲。而降準方面,考慮到如今外匯占款增加已經低於以往,20%的準備金率實屬過高,且未來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將更多地采用價格型工具,保持過嚴的數量控制,同樣不利於價格發揮作用,故而今年降準降息的推出也是很合理。

然而,筆者發現,當前存在部分證據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選擇上正面臨兩難局面,特別是考慮到國內股市風險以及全球匯率動蕩格局等因素,降準降息預期或推遲到一季度以後。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經歷一輪快速上漲的行情,遠好於海外主要市場表現。毫無疑問,本輪股市上漲是基於過低估值修複、央行降息導致流動性壓力緩解,以及市場對改革持樂觀預期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在筆者看來,一定程度的股市上漲不僅是決策層樂見的,也是化解中國經濟困境所需要的。畢竟股市已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熊市,藍籌股被低估,不利於股市發揮直接融資的功能。而且股市反彈也有利於疏通直接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補充企業資本金進而降低企業杠桿率過高的風險。

但是,過快的上漲卻引發泡沫化風險,超出決策層預期。與此同時,本輪牛市上漲中,杠桿化產品得到大量使用,決策層正在擔心金融穩定風險。從數據來看,目前市場融資融券規模突破萬億元,而實際上,這一數字在本輪行情啟動前的2014年4月末才剛剛超過了4000億元,增長之快令人吃驚。與此同時,杠桿基金、銀行傘狀信托等也在借助杠桿推波助瀾。

近期央行公布的信貸與金融數據亦支持了筆者的判斷。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新增貸款遠遜於社會融資規模,當月新增貸款僅為6973億元,比11月回落了1553億元;社會融資總量卻由11月的1.15萬億元增加到12月的1.69萬億元,這導致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比重當月降至41.2%。當月社會融資總量中,信托與委托貸款分別增加2106億元與4582億元,增幅明顯。短期內出現如此大的變化確實讓人意外,也頗不尋常。

仔細分析數據不難發現,12月表外資金的大幅擴張,實際上與當前股票大漲、資金借道委托貸款進入股市,如銀行傘狀信托等業務大行其道有關。此外,1月5日地方債務存量上報截止,部分地方項目尋求新的資金來源也推高了表外融資需求。因此,筆者認為,本輪股市快速上漲是建立在樂觀預期的推動之上,很難想象僅靠預期而脫離基本面的過快股市上漲是牢固,加之杠桿產品的大量使用,是否會推升資產泡沫進而危害金融穩定,筆者相信決策層對此是有所擔憂的。

其實從近日證監會出手打擊違規資金進入股市,銀監會出手擬限定銀行委托貸款來源及用途等監管層頻頻出手,也一定程度上驗證了筆者的判斷。按此邏輯,預計短期內央行采取降準的概率正在降低。

此外,今年全球匯率動蕩也將是未來央行貨幣抉擇的重要考慮。不難看出,當前海外經濟金融市場正處於動蕩之中,早前瑞郎曾突然宣布脫鉤歐元引發資金恐慌便是證明。筆者預計今年人民幣將保持對美元貶值,對非美元匯率升值的局面,全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區間基本判斷是在6.1-6.4之間。但是,考慮到今年美元加息已經排上日程,國內一旦降息,利差縮小是否會助推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4?央行對此存有擔憂。

總之,今年海內外經濟形勢變化較快,央行貨幣政策面臨著較大壓力。筆者預計,一季度內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不大,采取更多定向工具可能是次優選擇。實際上,有報道指出近日央行已對去年10月的那次MLF(中期借貸便利)進行了約2800億元的續期操作,顯示定向支持或是央行未來政策工具的使用方向。從這一角度而言,央行在啟動了SLF、MLF以外,未來推出更長期的定向工具如LLF或有可期。

當然,雖然央行短期政策發揮面臨困境,但加快金融改革仍應堅定不移。今年年初,央行已經召開了工作會議,明確了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包括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等。在筆者看來,上述改革的推進有助於人民幣早日實現基本可兌換,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同時,面對當前經濟疲軟的態勢與貨幣政策兩難,財政政策需要發揮更多作用。今年財政赤字目標尚有較大空間,財政存款高達4.8萬億元,此時增加民生支出,對於穩增長、調結構均具有重要意義。

  更進一步,為緩解當前貨幣政策困局,在金融改革加速推進之時,也需要財稅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協調配合。畢竟當前大量預算軟約束企業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與貸款主體選擇和價格定價難以市場化、貨幣政策傳導失效等密切相關。值得肯定的是,財稅改革與國企改革均是今年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旦能夠切實推進,必將有助於理順當前央行面臨的困境,緩解定向貨幣政策難以承受之重,並為中國經濟帶來制度紅利,支持今年7%的增長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93

【潑點冷水】投資人閻焱:創業者成為企業家是小概率事件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0/149383.html

黑馬說:“創業多源自創始人改變現狀的沖動,但是走向成功的創業者卻總是少數;互聯網的風口上,成為創業者很簡單,成為企業家卻很難。”3月19日,在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的開學典禮上,賽富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透露了一些大家不喜歡聽的真相:企業的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聰明的領袖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企業有什麽共性,聰明的領袖又是怎樣的?來看閻焱在投資行業20年總結出的觀點。
 
\口述| 閻焱 賽富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 
整理| 婁月


我今天講的東西不一定都是你們喜歡聽的,但是至少是真實的,希望大家能夠仔細地想一想。創業者最不缺乏的是激情,但每一家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非常理性的思考。

為什麽中國的民企多長不大?除了聯想、阿里等少數公司,絕大多數的中國民營企業都長不大,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一個平臺期,而且還會下行,進入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更是鳳毛麟角。同時,中國有原創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民營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從統計意義上講,企業的成功需要在很多事件上、很長的時間里做出很多正確的決策。然而只要在一件事情上決策失誤就可能導致失敗,所以企業的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

成功企業的8種DNA

企業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成功的企業都具有共性。我們把這類共性的東西可以比喻為一個人的DNA,看看一家企業的成功需要有哪些DNA。

第一,巴菲特說,一家企業的成功就像滾雪球,必須找一個很長的雪道,才能做得很大,即目標市場要足夠大。我記得十年前江南春的分眾傳媒做得很火的時候,我們接到過很多case,有很多人要在美發店或衛生間里搞一個分眾那樣的屏,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成功的,因為你的目標市場不夠大。

第二,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我當年在農村插隊,一畝地可以收800斤的稻子。30年後,經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一畝地能打2000斤的糧食。但是種兩三年之後地就要進行修整。即使經過這麽多年的農業技術進步,一畝地也是2000斤糧食而已。這是農業的可擴充性。一家生產鞋的公司,當鞋的產量達到10萬雙以後怎麽辦?需要繼續投資。工業比農業的可擴充性要強。為什麽大家喜歡做互聯網?就是因為互聯網有很強的可擴充性。我們早年投盛大的時候,很多人沒有看到互聯網的未來,當20萬人同時在線變為200萬人、2000萬人同時在線,我的邊際成本的增加幾乎是零。所以互聯網商業為什麽好、為什麽長得快,最根本的原因是商業模式具有非常強的可擴充性。

第三,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你可以現在不盈利,未來卻一定要盈利。經常有人來談項目,講20分鐘,不知道他靠什麽賺錢。不管做什麽,商業盈利模式不清晰的話,一定要三思而行。比如做餐飲,做餐館真正成功非常難,有兩個原因,一是做好餐飲非常累的,連續幾年做下來保持品味、質量很難。二是差異化,即核心競爭力。

第四,好的領袖。在我們來看,企業有好的領袖比其他所有因素都重要。如果商業模式不對還能調整,如果是一個差的領袖,基本沒戲。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吃過很大虧。我們當時剛從美國回來,特別強調美國文化中的團隊精神。所以早年投資了一家互聯網企業,我們往往是(給它)空降一個CEO、COO、CFO,結果三五年過去了,95%以上的企業都死掉了。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在初創期過早強調團隊是錯的,因為會使企業團隊磨合中的交易費用大幅度提高。初創時期,我們更鼓勵一個Leader的作用,而不是權力的制衡,只有在企業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制度化的管理才更重要。民主是政治範疇的概念,不是商業領域的,如果一個商業模式需要民主來決策,對不起,一定會失敗。

第五,制度化、透明化管理。任何創業者都要透明化,不要在創業的同時析一些小算盤,這樣一定會失敗。

第六,專註。年輕人有很多的激情,但是專註和堅持是特別重要的,一個企業的成功更加需要的是專註、堅持和孤獨。

第七,現金流的把控。讀金融的都知道,第一堂課老師會告訴你,Cash is the king,現金為王。

最後,Timing,即對商機的把握。Timing is everything,商機是最重要的。

聰明創始人的6個特質

那麽,是不是具備了上述條件,一定會成功?我們知道,在數學中有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我們投資人用畢生精力在尋找企業成功的充分條件,但是我們沒有找到,只找到了一些必要條件。什麽是企業的充分條件呢?用數學的話來講,只能是無窮盡、盡可能地雲接近。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的內在素質。一個好的領袖必須是聰明的人。什麽是聰明呢?一個聰明人應該在六個方面比別人要優秀。

第一是較強的元認知(metacognition)能力,就是認知的認知,知識的知識。怎麽解釋呢?通常來說,一個人學習好,是因為他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天生能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使得比別人更有效率把一門知識學出來。喬布斯說過,創意就是把你的很多點給連起來,元認知比較強的人把那些點連起來的速度要高於其他人。

第二,聰明的人具有邏輯性的思維跳躍能力。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花600美元買了第一輛車,然後自己來修車。我的一個同學卻花了3000塊錢買了一輛比較新的二手車,他買車是做試驗的,把發動機拆開了,但是修不好,又花了2000塊錢修車。當我們在聊修車很好玩的時候,他已經去把車拆了研究去了,你講ABC,他講ACF,這就是思維跳躍能力。

第三點是好奇心,聰明人永遠都有好奇心。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好玩的人,一種是不好玩的人,我希望周圍的人都是好玩的人,我在我這個年紀可以選擇,讓身邊都是好玩的人、有趣的人和有思想的人。

第四,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複雜問題的能力,成功的人有個特點,可以把非常複雜的問題說得非常簡單,就比如愛因斯坦的E=MC²。

第五,是對於觀點的態度,和你觀點不一樣的要能夠容忍。

第六,和他人的態度,對別人的態度要善、要能夠容忍。

關於Leadership,哈佛大學商學院花了十年的時間進行研究:成為領袖的人有什麽共同的特征?發現很有意思,能夠成為領袖的人個性相差很大,幾乎各種背景、性格的人都可能成為領袖。

領袖的共性是具有很強的Empathy,就是同理心,移情,中國有個特別好的解釋,就是換位思考。其實不光是思考,還強調行動。不具備同理心的人不可以成為卓越的領導人。

創業者要加強自身修養

創業者和企業家有什麽區別?中國每天可能有幾十萬創業者產生,但真正能成為企業家的寥若晨星。他們有什麽區別?

一,創業者是創造財富,但未必是創造價值。其實在中國,很多的時候我們創業的沖動是來自於改變現狀。比如潘石屹講,當時來自農村的孩子,太需要有錢了,因為太窮了什麽事都幹不成。我也是創業者,當時創業也是來自個人的沖動,但是創業者創造財富,不一定創造價值。

一個企業家不光要創造財富,而且要創造價值,並且要把價值制度化來傳承下去。聯想之星就是一種制度化的東西,把創業給傳承下去。

二,創業者以短期的利益驅動為主,企業家必須要具備遠見,為長期目標犧牲短期利益。

三,創業者敏感、靈活、易變,而企業家理性,沈穩,堅定。柳傳誌先生就是最好的代表,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跟他談話也很有意思。創業者不需要很高的教育,但是必須要有街角智慧(street  smart),就是民間智慧。我在農村插隊的時候就發現了很多民間智慧。企業家大多需要具備好的教養,理性思維主導,有智有德。

能不能成為企業家,需要一個人自身的修養。甚至很大程度上就是你爹媽已經決定了的東西。

創業者與企業家的共性就是具有很高的同理心。創業者可以轉化為企業家,但是成功的確實不多,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也是有可能的,希望大家過幾年可以成為企業家。

最後我想從投資人的角度講幾點,給大家做一些思考。我們看創業項目就看兩點,一個是商業模式,另一個是創業者。

商業模式首先看目標是什麽,目標市場的大小以及行業增長的潛力,畢竟互聯網行業叠代的速度非常快。然後是商業模式的可擴充性,還有是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

創業者方面,第一是同理心,第二是自信力和決策能力,有很多創業者是裝著很有自信,好像很有自信,其實往往是掩蓋內心的軟弱。還有是創業的激情,hungry,我們還需要有毅力跟堅持。另外是包容性與團隊精神,我們看到有些創業企業,公司股份一個人占95%,這個就不一定具有包容性了,你可以是企業的大股東,控股股東,但是如果走到極致就會有問題。再有是自律性。最後是自我修正能力,我們回顧很多成功的企業,成功以後的商業模式和創業初想做的事情可能完全不一樣,因此對創業者就要求有非常強的自我調整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由閻焱口述,婁月整理,i黑馬編輯,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国君任泽平剖析牛市三种结局 成长股向大周期切换概率最高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56


《财经》记者 曲艳丽 实习记者 王斌斌



5月末,《财经》杂志记者在国泰君安中期策略会上,采访到了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

任泽平因在2014年8月第一个喊出“5000点不是梦”而在业内声名鹊起,他的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论、《论对熊市的最后战》、改革牛等都广为市场瞩目,格局深远。

站在5000点附近,任泽平对《财经》杂志指出了牛市的三种结局。

任 泽平表示,三种前途给出的概率分别是30%、50%和20%。第一种,如果经济是L型的话,牛市是有顶部的,不能实现风格的切换;第二种,如果经济是U型 或者弱U型复苏,牛市没有顶部,会攀登珠峰,而且会出现大的板块切换和轮动;第三种,就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重回熊市。

具体来说,第一种, 如果是经济在今年晚些时候见底,但是迟迟不能企稳,持续衰退甚至止不住的下滑,经济会是L型的,那么板块不能从成长切换到周期和价值,风险会积累。

第二种,如果在今年晚些时候,经济露出中长期的大底,经济失速的尾部风险消失,那么,哪怕是一个弱U型的复苏,这轮牛市的顶部会很高。如果是U型的话,会出现从成长股向大周期板块的切换。

而第三种的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的可能性大不大?任泽平对《财经》记者说:“还是要保持警惕。”

根 据国泰君安的研究,二战以来,101个追赶经济体中,只有13个成功实现了增速换挡。去掉城市经济体和资源经济体的话,真正靠工业化完成的只有四个国家和 地区,那就是德日韩台,也就是成功的概率10%都不到。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 推动创新,从原来的要素投入到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换,释放微观的活力。

总而言之,任泽平的观点是,今年下半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着陆,经济能否见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会影响整个市场的高度、风格。

宏观经济走势

记者:如何看待宏观经济走势?何时企稳?

任泽平:我们预判,在今年晚些时候,中国经济面临最后一跌,标志性事件就是房地产投资的着陆。

随着房地产投资着陆,能够看到中国经济主要的动力指标,包括出口、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库存都跌不动了,底部可能会露出来。

从目前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量和土地购置都出现了回升,按照过去的传导链条,大约需要六到九个月的时间从销量传导到投资端。我们对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没那么悲观,在今年见底之后到明年可能会企稳略回升。

现在出口出现超调。随着加入SDR,如果在2016年上半年,汇率能调整高估,出口将从现在-6%的增长转正。

这样,如果出口和房地产投资能均值回归的话,经济增速应该在今年下半年见底,2016年上半年经济企稳,甚至“浅碟型”略有回升。

记者:当经济数据向好时,往往引发市场的大跌。经济企稳是否意味着牛市的结束?
任泽平:不会。如果经济能够见底或者回升的话,这轮牛市的风格会切换,而且高度会超出市场想象。

如果经济见底或者略有回升,风险评价下降和分子端企业盈利可以接棒分母端的无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降,来驱动牛市继续,这样风格会从成长股切换到大的周期板块。

如果经济迟迟不能见底,甚至还在往下滑的情况下,那么资金还会扎堆在成长股,不能实现板块轮动。而大牛市一定是要板块之间轮动的。

记者:如何看待国企改革的节奏?

任泽平:我觉得今年能出一个国企改革顶层方案,然后在部分领域推混合所有制改革。 大的方向应该会在下半年进行一些央企的兼并重组,包括传统行业的,来收缩供给端的产能。

记者:您在富国基金论坛上刚刚说过:“A股市场向来都是牛短熊长”,这与您的其他看法之间是矛盾的吗?

任泽平:这是以历史概率进行平均的。举例来说,90年代末那轮牛市是资金推动的,而2005-2007年牛市是资金、企业盈利加上周期共同推动的,中间有断档,政策驱动和分母驱动与企业盈利和分子驱动中间有一个断档。

这一次,如果从一开始的政策和资金驱动,到后面企业盈利驱动能够接棒的话,这轮牛市的量级会比较长,比较大。但是否会持续的很长,现在还比较难讲,这取决于我们经济复苏的力度。

关键是从分母驱动,到分子驱动,能否顺利的转换。

指数何去何从

记者:那5000点再往上,股市的波动率会不会上下幅度变得很剧烈?

任泽平:关键看后面的力量能否接续过去。

A股市场牛短熊长,暴涨暴跌,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包括我们实行审批制而不是注册制,使得市场自身的供求调节机制失效;我们的监管和法制都有很大的改善余地。(链接附报告,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和暴涨暴跌和美国的比较)如果这些能够改变的话,可能改变牛市的基因。

记者:市场人士喜欢说,侠之大者为国接盘,认为牛市至少坚持会到注册制推行,您怎么看注册制的影响?

任泽平:首先,注册制的方向是让市场调节供求和定价,激发全民创新、创业活力。

但是,要看我们推出的注册制有没有节奏控制,还有跟当时资金的状况,经济周期的情况,需要一个综合判断,很难讲终结于注册制。

记者:如果出现板块轮动,对于新经济的培育是否会起到不利的效果?

任泽平:如果牛市能够起来的话,第一,周期股能够起来;第二,创业板中能够做大做强的、能够赢得未来的、能够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应该还会继续,因此,创业板会分化。

记者:创业板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问题,是否有暴跌的可能性?

任泽平:由转型预期、政策、资金驱动的市场,它的风险点来自于监管和资金的改道,需要观察这些迹象。

记者:创业板现在的估值有泡沫吗?

任泽平:创业板处在鱼龙混杂的一个阶段,属于破茧的前夜,大家很难区分好坏,未来会水落石出,肯定会造就一些伟大的公司,也会有一批被打回原形。

现在还是有一些亮点,例如互联网+,智能制造,传统行业的触网转型等等。严格来说,我们的经济结构是冰火两重天,传统行业在退潮、在衰退,新经济在快速成长,在一个点上会达到平衡,那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

资金驱动动力走向

记者:新增资金的总量会不会在某一时刻出现拐点,从而导致牛市见顶?

任泽平:资金永远是表象的,核心要看是什么驱动的资金入市。

如果大家对改革、转型、创新的预期的基本逻辑没有变的话,资金来源的渠道很多,例如居民的理财存款、产业资本、房地产存量资金、还有新发的公募私募产品等等。

关键是驱动这轮牛市背后的力量有没有耗竭。例如改革转型能否成功,社会信心和风险偏好能否持续提升,经济能不能起来。

记者:大盘股加速上市,产业资本纷纷减持,会对资金量造成影响吗?

任泽平:这是一个供求关系。现在来看,公司IPO所吸纳的、再融资、减持所消耗的资金,与新入市的资金相比,还是新入市的资金显得更充沛。

记者:如何看待央行流动性的方向?(是否需要根据最新的情况更新?)

任泽平:央行的方向还是宽松。因为流动性陷阱的原因,短端的利率和流动性非常充裕,但不能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对于货币政策而言,未来如何压低长端的利率,并且怎么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就变得非常重要。

如果经济企稳,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会有所回收,这是很正常的。但目前来说,还看不到经济企稳和物价摆脱通缩短期,半年之内,还是处在通缩的底部区间。所以,我们判断流动性还是安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