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碎片--12/11 假設條件下的預案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6sis.html從酒鬼到茅台資本市場很是熱鬧。不寫點什麼也對不起這場遊戲。
事情的真偽其實不需要我多寫和多說什麼,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也沒興趣參與這場遊戲。
我比較深的感觸是很多人面對所投資標的重大新聞後的思考模式,我懷疑大部分人不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或者說大部分人還是屁股決定腦袋。鴕鳥式的否認或者攻擊性的辯論。@醫藥價值的一個貼很有價值。fact or opinion 這都搞不清楚 扯什麼蛋。
我問自己如果此時我持有酒鬼或者茅台的話我應該怎樣思考這個突入起來的塑化劑問題。
換句話說我持有的頭寸突然面對一個重要信息或者重大負面信息時,所遵循的思考路徑。
所以文章的開頭我寫了假設條件下的預案。
(以下的思考應該還不夠完整還需要不斷修正但是已經是我這幾天思考的成果)
當面對這樣一個信息的時候
第一步我覺得應該分辨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負面信息
我把信息大約歸類為四類
1. 宏觀
2.行業
3.個體
4.突發(帶有普遍性)
1.宏觀的
類似牛熊市
類似金融危機這樣的宏觀信息
包括加息之類的
和企業本身沒有太多直接聯繫的
2.行業的
類似三鹿 三聚氰胺
如果跟蹤過這個case的話可以知道事情的開端應該是美國寵物發生腎結石導致的追溯。
大約一年過後發現結石寶寶然後。。。。
所以這是一個行業性的問題。
類似的還有寶潔的SKII 什麼鉻超標。那個就是鬧劇。
這裡重點應該是兩部分
A.動機
三鹿和三聚氰胺的關係很容易自勸其說,為了應付蛋白檢測擅自添加三聚氰胺
所以很容易推斷出這是行業性問題不是單個企業
反之SKII的鉻超標有點奇怪,要超標也是汞超標比較符合邏輯。
汞的中毒VS 汞的天然美白作用
這都是基於常識的判斷。
B 行業性的影響是否對企業有重大影響
或者說這是否涉及基本面
食品企業的食品安全應該算基本面重大影響
這裡有一個細節是是否可規避或者替代
比如豬肉行業的瘦肉精問題
對雙匯的影響
難道我們都不吃肉?
按照我的常識判斷,所有的豬肉都是或多或少含有瘦肉精
so 我們不可避免的。。。
所以對雙匯的影響反而未必大
畢竟我可以選擇拒絕喝牛奶
但是我無法拒絕吃豬肉
那玩笑開大了
味千也是,我可以不吃拉麵我甚至可以不吃麵,但是我不可以不吃飯
總需要至少一樣主食。
所以大米的轉基因問題其實是個偽問題。我沒法檢測也沒法拒絕。
3.單個企業問題
塑化劑
是單獨一家酒廠的問題還是一個行業性問題?
其實答案每個人都自己有。
但是酒鬼問題暴露後,應該立刻分析這是否是單一企業問題還是整個行業問題。
911過後 美聯航chapter11
整個航空業都掛掉。
這就是行業問題不是單個企業問題。
比如05-06年hasbro的玩具油漆問題從現象上就是單一企業的問題。
後來加強檢查後股價就恢復鳥
難道美國會自己生產玩具,那就是一個笑話。
當然現在美國人開始生產mac那是自動化生產+能源價格VS人工差價之間的相互關係了
從TOC看在美國生產還更便宜。這就搞大了。
單一企業問題還有一個例子是
運通的倉單問題,這是一次性的單一企業問題。
所以出了問題給出了一個時間和價格窗口讓巴菲特買入
我相信當時巴菲特判斷這個公司是一次性的不影響實質的偶然災難所以值得買入(後面還要討論如何評估單一企業問題)
當然如果這是一個巴林式的災難那就沒的玩鳥。
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4.偶然性
最簡單例子是湯臣的湯君年過世,當時世貿好像還沒有開盤哈,當時浦東只聽說過湯君年沒人會知道世貿的許榮茂
但是一過世世道就變鳥!
看看後期股價走勢和現在的市值就知道這一去對公司的影響。
比如均瑤的老大。結果老婆改嫁司機nnd 一輩子為別人打工 17億好像。
還好他有個弟弟。
所以碰到負面信息先要分辨屬於那一個類型。然後在考慮對公司的影響
第二步其實更簡單
如果知道負面信息的屬性
那麼直接拉開資產負債表,或者拉開income statement
預估一下對兩張表甚至三張表的損失
你很容易會得到你的答案。
比如茅台那怕沒影響那麼廣告費支出一定會增加之類的。
銷量如果前期沒有隱藏那麼起碼當季一定多少有影響。這還涉及經銷商玩法。存貨是否在渠道中
這裡說來話長。
這招是從吉列老闆那裡學來。巴菲特面試他的時候他就是用這招應付的。哈
其實這也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定量評估負面信息的方法。
這麼說來就是先定性後定量哈
最後說幾句
在投資一個標的的過程中是否應該在預設條件下做一些預案?我覺得有必要。
雖然會是比較粗線條但是畢竟比臨時的手忙腳亂好。
單就茅台的問題,是否影響到income statement
我想無論是否含有塑化劑,問下經銷商銷量 問下現在的用戶和潛在的用戶他們的感受 遠比網路上無聊的對罵有價值。
已知的信息是單就零售和批發價來說已經體現了供求關係。畢竟茅台的價格在下降。
房價下跌的兩個條件 土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6dde00101ccg7.html潘石屹說房價跌需要2個條件:1.降低市場交易成本。2.不濫印鈔票。
這個2個都和政府有關。
其實本質還是濫印鈔票引起的,亂收稅只不過是個阻擊漲價的
爛招而已。
問題又回到根子上,
能不濫印鈔票嗎?
央行行長明確表態,今年的貨幣增長保持在13%左右。
按照這個速度玩下去,不到6年你手中的貨幣就貶了一半,
這還是「適度」發鈔,
借錢最划算,商業貸款也就在7%左右,
貸款買房是反抗無賴們的一個好辦法,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過去10年唯一能抗得過印刷機的就剩下房子了,一線城市平均每年增值20%,
和M2差不多。
通脹之下股票也不靠譜,參考一下老巴的「通脹是如何欺騙投資者」,在
高通脹情況下,一般企業也就是股市中的矮矬窮們是無法戰勝通脹的,能保持
12%的ROE已經很好了,這些企業佔股票總數的大多數,壓對極個別的千分之一成長股,
比玩21點還刺激。更何況那個時點股市股票並不便宜,好多水分到現在才擠乾淨。
我不懂宏觀經濟,但我認同吳曉靈關於過去經濟發展是靠印鈔驅動的觀點,
將來還有可能如此:
絕大多數政府項目都是負現金流,為使銀行不崩盤,只能靠印鈔票填窟窿。
否則要斬斷毒癮,只能用80年代美聯儲沃克爾或老朱的降龍十八掌,斬立決,
但是經濟永遠有關政治......
所以,小潘的條件根本無法滿足。
首例創業板上市造假案稽查細節:「真實的萬福生科不符合上市條件」
http://www.21cbh.com/HTML/2013-5-27/zNMzA3XzY5MzQzNQ.html在對萬福生科財務部門的突擊檢查中,公司一名財務人員企圖藏匿的U盤被截獲,「根據這個線索我們確定了萬福生科在2012年的真實銷售情況,從而掌握了他們造假的一些手法,進而找到了萬福生科保存他們體外循環資金流水賬的賬冊。」一位調查組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最終,首例創業板公司上市造假案件浮出水面,這個巨大的謊言用稽查人員的話來說,是「真實的萬福生科不符合上市條件」。
資金:14億元假回單
萬福生科2012真實銷售電子台賬和自有資金流轉電子賬,成為了案件調查的關鍵。
在萬福生科財務造假的關鍵點——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上,調查組選擇了銀行資金核查與外圍調查組分組、同步展開的方式。
在銀行資金核查方面,調查組的工作頗為艱巨,這與日後被揭露出來「公司自有資金體外循環」模式有關。
萬福生科假借採購戶和銷售戶名義,用自有資金以現金存取方式製造進出資金流,並偽造銀行憑證,假冒糧食收購款和銷售回款,實現自有資金的體外循環。其中多個關鍵點完成了一個資金流造假系統:多個個人賬戶、現金存取、偽造銀行憑證、賬套流水與銀行賬戶流水一一對應。
首先是個人賬戶,「公司動用了很多個人賬戶來完成資金體外循環,涉案個人資金賬戶達200餘個」。上述調查組負責人指出。
調查組舉例稱,比如賬面有500萬資金去做虛假銷售,公司先假借糧食收購預付款名義把資金分別打到幾個個人賬戶,之後從個人賬戶分別以銷售客戶甲、乙等名義周轉回來,完成資金一出一進。
再者是現金存取,萬福生科的資金流造假系統中,存在大量從個人賬戶到公司賬戶的往來,「如果直接從個人賬戶轉賬到公司賬戶,很容易被追查。」上述負責人指出。
為掩蓋資金真實往來,萬福生科以現金存取方式人為的把資金流割裂開。「先到銀行櫃檯從個人賬戶取現,然後再以客戶名義把現金存到萬福生科賬戶。」上述負責人指出。
有些細節可說明其難度,比如現金存取分散多個櫃檯完成,部分轉款通過刷pos機完成,很難以常規方式找到源頭。在涉案資金流水中,有數萬條資金流水為櫃檯現金存取。
第三是偽造銀行憑證。為實現「真實」資金流水,萬福生科還偽造一系列票據,從而掩蓋上述各賬戶間讓人眼花繚亂的資金往來。比如要完成虛假的某客戶回款,萬福生科就依據真實資金流水假造資金回款單據,將付款方改成該客戶,並偽造銀行業務章來蓋章。
為確認這些財務憑證的真實性,調查人員數次對萬福生科4年半的財務憑證進行逐一核實,最終發現大量偽造的金融票據。
「真實憑證與虛假憑證之間的紙張質地不一致,真實的更粗糙一點,假的更光滑一點,真假銀行業務章和憑證字體也存在差異。」調查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
調查人員最終發現了7種不同類型的涉及多家銀行的假憑證。其中極端情況是「工商銀行蓋的是農行的章,還有兩張單據流水號一樣。」最終行政調查結果顯示,萬福生科偽造了1300多張銀行的業務回單,涉及金額達14億元左右。
最後,則是賬套流水與銀行賬戶流水一一對應,簡單核實難以發現問題。為了查清回款資金來源,調查組追查了10萬餘條銀行流水和憑證,才最終掌握萬福生科以自有資金虛構客戶回款的證據。
客戶:「神奇的數字」
銀行憑證核實和資金流追查的同時,外圍調查也同步開始,調查組認為,僅從公司銀行資金往來入手,受制於銀行資料調取週期,也無法直接證實銷售收入的虛假,必須將資金調查與實地調查相結合才能保證調查效果和效率。
面對萬福生科四年來數百個客戶,全面鋪開調查既不能保證調查效率也難以保證效果,因此調查組負責人有策略的挑選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客戶作為主攻目標。
由於萬福生科案所涉及的調查對象多為自然人和個體戶,分佈在4省市的數十個縣鄉村鎮,必須結合客戶特點和地域分佈,才能挑選出部分嫌疑度較高的客戶以開展外圍調查。這引起調查組注意的是一些「神奇的數字」。
這些「神奇的數字」體現在某一個相同或相近時間內,分處不同地區、不同身份、沒有任何關聯的客戶,採購數量卻驚人相似,甚至一模一樣。而另一段時間區間,這些客戶又再度出現採購數量和類型的高度類似。
調查人員分析認為,一般正常的業務流程,不應有如此強的規律性。這些規律性,是因公司根據需要進行分配後,分別記載到各個客戶頭上,所以就出現了這些神奇的數字。事實上,日後的行政調查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次調查的特點,一是調查對象大多為中小型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財務基礎非常薄弱,所以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要多方面去調取證據來形成證據鏈。」一位外圍調查組成員告訴本報記者。
此外,調查對象多是小食品行業企業,週期性非常強,調查中有很多企業已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註銷,都給調查組尋找當事人帶來了難度。第三則是調查對象分佈地域分散,部分地處偏遠,語言溝通也存在一定困難,而且在面對非監管對象時也很難開展工作。
整個外調給調查組的最大感受是「衝擊非常大」。這種衝擊來自於萬福生科財務報表的光鮮數據與實際客戶之間的巨大落差。
在調查組選取客戶調查的標準中,依據之一是其重要程度,即交易金額大小。但萬福生科財報上每年銷售額上千萬甚至幾千萬的客戶,卻被發現處於偏遠的湘西小鎮,更有甚者,是只有一兩間小門面的個體家庭作坊。
還有的「重要客戶」早已人去樓空,廠房招牌也已破落不堪,有的甚至在2001年已不復存在,這種「重要客戶」卻仍在萬福生科當期賬面上頻繁出現銷售往來。
最終,經過對數十個縣鄉村鎮、一百多個主體的調查取證,調查組才取得一系列紮實的證據。
真相:兩個萬福生科
歷經三個月的現場調查,調查組最終掌握了667卷15萬餘頁的證據,萬福生科IPO造假的來龍去脈已逐漸清晰,一個巨大的謊言隨之浮現。
萬福生科在上市前三年連續財務造假,其中,2008年至2010年累計虛增收入4.6億元,虛增營業利潤1.13億元。調查人員坦言,「看到的萬福生科跟實際的萬福生科是兩個公司,從本質上來講,真實的萬福生科不符合上市條件。」
事實上,萬福生科在上市後也無法停止繼續圓謊的腳步,終於使得謊言無法繼續。而為了掩蓋謊言,最終造成的結果是造假的金額越來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到2012年,它業務陷入停頓之後還要造那麼大的假去掩蓋整個事情。」調查組成員指出。
行政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萬福生科累計虛增收入4.67億元,虛增營利1.06億元。造假金額遠超「綠大地」案,且各年度虛增收入和營業利潤分別佔當期披露數的50%左右和85%以上。
萬福生科準備上市前,公司董事長龔永福把其財務總結覃學軍叫到了面前,說要為上市做好一盤賬,讓覃學軍進行操作。於是,一個涵蓋了上市前三年連續造假、遍及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參與人員眾多的系統性造假由此展開。
在整個造假流程來看,實現了系統性造假、分工明確、流水作業。萬福生科案件由財務總監總體策劃,財務人員、業務人員分別參與,完成了從虛構糧食收購到虛構銷售收入,進而虛增銷售利潤的整個造假環節。
具體手法上,萬福生科案隱蔽性極強。如前所述,在資金方面通過多個環節實現自有資金體外循環,與此同時,整個造假流程均配有購銷合同、入庫單、檢驗單、生產單、銷售通知單、發票等「真實」票據和憑證,使整個虛構業務流程難以分辨。「形式上是真的,內容上是假的。」上述負責人稱。
謊言牽扯外部方越多,就越容易被戳破,但萬福生科造假系統的獨立性之高也是鮮見。因為萬福生科糧食收購面向農戶、糧食經紀人等自然人、因此其採購發票和銷售發票均可自行開具,這為其造假創造了便利條件,其資金流和票據流都可在公司控制下完成循環,不依賴採購或銷售對手方配合。
在流水線作業與獨立系統外,還有兩個手法讓萬福生科的謊言更加難辨。一是真假混淆的財務數據,因為萬福生科造假為統一策劃,其對真實業務和虛假業務不加以區分。
其次,整個造假通過成本倒算展開,使整個財務指標「看上去很美」。為平衡各項指標,萬福生科根據造假需要,用虛增後的各產品銷售收入、毛利率及生產消耗率等,倒算財務成本,達到產銷平衡,從而實現資產負債平衡。
調查人員舉例稱,假設某個月份,萬福生科想在賬面達到一個3000萬的收入,公司並不理會這個月真實的銷售收入,它只是簡單地把3000萬分配到若干客戶上,每個客戶虛增個幾百萬,然後再由具體人員去做具體的每一天該客戶的業績。
此外,虛增的利潤並不簡單的掛在「應收賬款」賬目,而是結轉成本形成利潤後,以虛構的糧食收購款、預付在建工程款等名義掛賬,並偽造銀行票據形成假資金流動,從而達到資金流的平衡。
私募工場加入條件 私募工場
http://xueqiu.com/1777865136/26461137要成為私募工場掛牌的私募基金經理,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非常簡單!
第一,要有最少300萬的可供你管理的資金。這筆資金可以是別人(種子客戶)委託你管理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
請注意,如果是以個人身份或者未取得投顧資質的公司身份來管理這筆資金,那麼這筆資金必須是一個人出資而不可以是多個人共同出資。如果是以符合投顧資質的公司身份來管理這筆資金,那麼這筆資金就可以是多個出資人共同出資了。國家規定的投顧資質大致為,具備1000萬的註冊資金和至少三名證券從業人員。需要註冊一間這樣的公司嗎?聯繫我們,我們來幫助你!
第二,要有能夠讓你自己充分得瑟的投資能力和責任心!私募工場是公開透明的平台,代客投資是嚴肅的事業。請珍視自己的江湖聲譽,同時也善待別人的錢財!
符合上述的條件,恭喜你,你已經可以開始設立你的第一支產品了!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為你提供一個傘式的信託工具,幫助你通過新設信託單元來創建一支由你自己管理的陽光私募產品,種子客戶的資金就進入到這個信託產品來由你進行管理;你和客戶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完全由你們商定,信託可以協助執行。這支產品可以冠上你喜歡的名字;即使你還沒有註冊公司,你也可以在產品名稱中打下你想像中自己未來的私募公司品牌的烙印。
有了這支產品,祝賀你,你就已經是公眾人物了!你的賬戶表現情況將通過私募工場向互聯網不斷的播報。我們將用全面的量化工具來多方面的表達和跟蹤你的產品成長狀況,讓用戶可以通過搜索或篩選這些字段指標來關注到你。比如,通過搜索「地域」字段,客戶可以搜到自己身邊的基金經理。通過淨值排序,客戶可以比較不同產品的歷史業績表現。通過瀏覽你的投資日記,客戶能夠瞭解你的投資風格和投資方法,並且跟你互動。你甚至還可以選擇公開自己的持倉明細,讓你的投資過程更一目瞭然,更讓同樣偏好的客戶能夠直接找到你。未來還會有很多酷炫的數據應用逐漸推出!
成立這支產品要花多少錢?對於大多數的起步基金經理,成立一支這樣的產品,只需要付出每年大約10萬元的信託管理費。也就是說,如果有10-20萬左右的創業啟動資金,就能夠給自己創造機會,用一兩年的時間在股市上證明自己,為自己贏來江湖地位,也贏得更多客戶。當然,如果你能說服自己的種子客戶,以產品內的資產承擔這筆費用,給你機會讓你日後把這筆費用賺回來,那你就一分錢都不用掏了。
成立這樣一支產品,要多長時間?條件全部齊備的話,五天時間就夠了。
社會動態(45):民主選舉的思索(3):建立民主的先天條件 亂博
http://notcomment.com/wp/?p=14651 
寫完上篇「結束一黨專政之後」,可能有人以為我不愛民主,且細心讀完以下文章,我只是認為中國的民主是需要時間和平演變,否則真的會再出現1911至1949年軍閥割據,烈強瓜分的後果。
去年香港人在維園悼念六四的時侯,其中一段小插曲值得一提,一些香港人向民主女神上香。民主女神原是從西方傳來的,西方人吃的東西都應該是西餐,怎麼會吃起香火來?因為香火是中國人的文化,我想講的是,民主從西方傳到來東方,都會有所改變。
就如社會主義由西方傳到東方,越東越走樣,甚至變成了極權共產主義,道理其實是一致,民主的演繹,由西走向東,由於知識水平、人民質素、背景、文化完全不同,對民主的演繹也會不同,這就解釋了為何菲律賓和印度也是民主選出總統,國家仍然是貪汙腐敗,問題並非是有民主或無民主,而是人的教育和人的心態並沒有改變,貪腐始終停留在舊有社會制度和文化,未有因引入民主制度而改變,正所謂傳了民主的外殼,卻沒有傳到民主的心。要公平的社會能夠真正實踐,便必須先透過加強教育來改變人的心態,這是最和平穩定地由共產演變至民主的方法。
簡單的一句就是,Is the society ready for democracy? 這個問題的答案,香港和大陸是完全不同。一方面香港有防貪制度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另方面人的生活水平屬於富裕,人民普遍不貪,已進化至追求金錢以外的價值觀,人們普遍看見不公平或不公義,在沒有既得利益的情況下,都會挺身而出彰顯公平和公義。教育水平提高了,羊群心態減少,也不那麼容易被人利用,這情況下實行民主,便不會只得外殼,這就是為何中央先放行香港實施民主選舉,選出的人當然不包括那些要打倒中國的人。
我在「民主選舉的思索(1)」曾經指出西方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猷如孖生兄弟,我認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走向資本主義,也會逐步走向民主之路,然而中國很多軟硬件仍然未準備好行民主制度,首先人民生活必須先得到改善,雖然經濟改革令內地人民生活改善不少,但人民並未達至普遍富裕。第二,人的教育和文化水平亦未完全普及,中央開放自由行到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可就是要教育人民,增加人民的見識,學習西方文化、管理、和提升人的質素。第三,管治階層的利益必須與商業利益分開,亦即政經分家,否則政府官員仍會貪污腐敗。第四,法律制度必須要完善,紏紛才可公平解決。第五,建立防貪機制,社會才會更公平,中國未完全擁有這些配套之前,即使現在給予民主,也只能傳得民主的外殼,大陸的民主路的確還很遙遠。
觀從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陷於亂局約一百年,才真正得到民主,而中國自1949年之後一百年計,剛好到2047年跟香港接軌,從這角度看,2047年之後香港和中國便將會是一國一制!選擇2047年是否就是這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