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各省戶籍城鎮化率比較:浙江、福建本地人最不愛城鎮戶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305.html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城鎮化速度將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城鎮化發展也將轉向規模擴張和質量提升並重。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成為城鎮化的最重要任務。

那麽近年來,我國的戶籍城鎮化率進程是怎麽樣的呢?各地區的戶籍城鎮化又存在哪些差異?《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對近年來各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走勢、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比較,力圖呈現出各地城鎮化進程的一些差異特點和發展潛力所在。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升緩慢

近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下稱《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但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9.9%,兩者之間存在著16.2個百分點的差距。

不僅如此,與2010年數據相比,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間,盡管我國的城鎮化發展如火如荼,但真正反映城鎮化質量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升的幅度仍小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根據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中國居住城鎮的人口接近6.66億人,城鎮化率達到49.68%,全國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到2015年,這一數據達到了56.1%,5年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6.42個百分點。

在戶籍城鎮化率方面,根據《報告》,2010年這一數據是34.17%,到2015年,這一數據達到了39.9%,5年間提升了5.73個百分點,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低了0.7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不快,一方面是由於跨省、跨地區轉移人口尚未出臺統一的政策安排,外來人口特別是跨省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展緩慢。一些人口流入較多、農民工落戶意願較強的地區還沒有制定具體的戶籍改革方案;一些地方對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方面重視不夠;一些地方制定具體落戶條件時對本地人寬、對外來人口嚴。部分地區雖然降低了落戶和外來人口享有公共服務的門檻,但是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仍然存在“玻璃門”的現象。另一方面,農村相關權益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民對進城落戶擔憂仍然存在,落戶的積極性不高。

《報告》指出,新型城鎮化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理順人、地、錢之間的關系。目前涉及人的戶籍制度改革進展相對較快,但涉及地和錢的改革進展相對滯後。人口轉移與土地、資金要素保障不匹配,導致地方缺乏動力承擔市民化成本,城鎮化合理用地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戶籍人口城鎮化需要錢,相應的教育、醫療、養老以及保障房等所有的公共產品供給都要投入很多。地方政府在缺錢的情況下,對城市建設更為熱衷,而對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產品供給積極性不高。“戶口不是問題,戶口後面的各種公共服務的供給,才是最大的問題。”

另一方面,無論是四大一線城市還是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都設置了較高的落戶門檻。評論指出,這些門檻將龐大進城人口中的“合格”部分切割走,篩掉了“戶籍城鎮化”的主要對象。戶籍城鎮化的主要實現區間被壓縮到了三四線城市和城鄉結合部。

但是,與此相反,就業和多樣化發展機會最多的地區,恰恰是戶籍人口控制最嚴的地區,這些一二線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而放開戶口準入、能最大程度消化“戶籍城鎮化率”任務的地方,卻是機會稀薄、吸引力弱化的地帶,這些地方自身的城鎮戶籍人口還在外流,即便放開落戶,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去。這也正是戶籍城鎮化提高緩慢的最大原因所在。

各省戶籍人口城鎮率:上海居首、貴州最低

具體到各省份,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存在較大差異。

關於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新計算方法,有關部門還在深入研究。但近期來自貴州省統計局的一篇《對當前貴州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的對比分析》,根據學術界常用方法,暫用戶籍非農業人口代表戶籍城鎮人口,用非農業人口比重代表戶籍城鎮化率,披露了全國各省戶籍人口的比率數據。

根據貴州省統計局發布的這篇文章顯示,2014年,有16個省份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最高的上海達到了90.32%,而最低的貴州只有16.4%,兩者之間相差約76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大直轄市的戶籍城鎮化率位列前三。其中,上海市唯一一個超過了九成的省份,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於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省份。2014年上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9.60%,比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低了0.72個百分點。

北京緊隨上海之後,位列第二,這一比例達到了81.74%,是唯一位於80%到90%區間的省份。在北京之後,是天津和江蘇兩個位列60%到70%區間的省份。

其中,江蘇這一比例達到了60.14%,是直轄市以外唯一一個超過60%的省。值得註意的是2010年2014年這4年間,江蘇提升了9.37個百分點, 一舉超越了遼寧、廣東,位居全國第四。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以54.32%的比例位居全國第五。

在三大直轄市和廣東、江蘇兩個沿海經濟大省後,來自東北的三個省份也位居全十,遼寧、黑龍江和吉林分列第六、七、九位。

“這主要是歷史原因。”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東北的工業化進程較早,建國後我國的一系列大項目都放在東北,所以當時東北的工業化、基礎設施、城鎮化在全國最高。“這些大項目都是大國企,能解決人才、工人的落戶,工業化程度高,帶來城鎮化程度也很高。”

不過這三省4年間提升的幅度都不大,分別只有0.7、0.76和1.42個百分點,落後於全國水平。“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些大項目促進了東北經濟的發展。但在市場經濟時代,這也導致了機制體制等一系列問題。目前東北的城鎮化率雖然高,但年輕人、青壯年外流比較厲害。”丁長發說。

此外,2010年到2014年,有6個省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出現了下降,其中有4個為中部省份,分別是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這四個省份與沿海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個三角洲聯系十分緊密,大量的人口流向這兩個三角洲,包括不少城鎮人口和大學畢業生也遷往沿海發達城市。

與之相比,一些省份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大幅提高,比如青海由30.09%提高到47.95%,提升了17.86個百分點,提升幅度位居全國第一。西南的雲南提升了12.58個百分點。江蘇提升了9.37個百分點,提升幅度位居全國第三,沿海省份第一。此外,重慶(7.14)和廣西(6.81)兩個西部省份提升幅度分列四、五位。

浙江福建人最不愛落戶城市?

與三大直轄市和廣東、江蘇等地相比,東南沿海的兩個經濟發達省份浙江和福建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則明顯偏低,兩省的這一數值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全國中下遊。其中,福建這一數值為34.26%,位居全國第18位;浙江這一數值為32.52,位列全國第21位。

不僅如此,4年間,兩省這一數值提升的幅度也都比較小,福建4年間提升了0.31個百分點,浙江提升了1.58個百分點。兩省提升幅度均小於全國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在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方面,浙江達到了64.87%、福建61.8%,兩省均位居全國上遊。從各省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差距對比來看,浙江和福建成為差距最大的兩個省份。其中浙江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落後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32.35個百分點,這一差距位居全國第一;福建兩者差距27.5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二。也就是說,這兩個省大量的人口已經居住在城市里,但戶籍都還在農村。

值得註意的是,浙江和福建兩省的所有地市人均GDP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是全國區域發展最為均衡的兩個省份。為何這兩個省份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這麽低?是這兩個省份的人都不愛落戶城市嗎?

在丁長發看來,這一現象與兩省的產業、經濟結構有關。廣東和江蘇外企眾多,國企也不少。而山東、東北等地國企占比更大。相比之下,浙江和福建國企占比最少,更多是以草根的民營經濟為主,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技術和資本要求不高,這些企業在解決落戶、社保等方面很少涉及。

另一方面,作為區域發展較為均衡的省份,浙江、福建的鄉鎮經濟發達,不少地方農村口比城鎮戶口更具吸引力。在浙江湖州,2015年啟動戶籍改革之後,從城鎮到農村的戶口遷移,比農民進城落戶要多很多。在溫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希望將戶口遷回原籍。

來自福建泉州的陳先生大學06年畢業後在泉州市區一家金融企業上班,4年前為了生二胎特地將戶口遷回泉州農村。“戶口放在農村,孩子讀書啥的也沒多大影響。放回農村還可以有一些分紅。”陳先生說,他家族的大部分人都在各地做生意,也都在城市里買了房子,孩子在城市里讀書,但大部分人戶口都還在農村。

“人都是理性的。如果遷到城鎮獲得的福利和收益還沒農村戶口多,那自然就沒有吸引力”,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人們是否落戶城市,關鍵在於背後的含金量。每個人都會根據成本與收益比來決定是否落戶城市。浙江、福建等地的一些發達農村戶口之所以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些地方有土地、山林等要素資源值錢,所以一些地方出現了“逆城市化”的現象。

在此前4月國家發改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認為,隨著農村各種條件改善的程度越來越好,特別是城鄉差距越來越小,會有不少農民不願意落戶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農民在土地產權上有特殊的權利,有農村承包地的承包權,有農村宅基地的權利。“所以很多農民會自己做出判斷,如果覺得他在農村的產權給他帶來的好處比他進城之後政府賦予他的福利和好處更有吸引力的話,他可能會選擇不落戶。”

“但是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離城市或者城鎮比較近的地區,而在偏遠地區的農民,那個地方的宅基地不值錢,承包地掙到的錢是很有限的,即便是完全自己種,種糧食一畝地就一年幾百塊錢的收入,和城市打工一年幾千塊錢的收入相比是差很多的。”徐林說。

表1 各省份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

省份

2010年

2014年

變化幅度(百分點)

上海

88.86

90.32

1.47

北京

78.71

81.74

3.03

天津

61.11

63.34

2.23

江蘇

50.77

60.14

9.37

廣東

52.15

54.32

2.17

遼寧

50.88

51.57

0.7

黑龍江

48.39

49.15

0.76

青海

30.09

47.95

17.86

吉林

45.29

46.71

1.42

山東

40.25

43.96

3.71

新疆

42.66

42.18

-0.48

內蒙古

40.86

41.36

0.49

重慶

33.51

40.65

7.14

寧夏

37.7

40.04

2.34

陜西

34.13

38.56

4.43

海南

38.33

37.65

-0.68

湖北

35.89

34.65

-1.24

福建

33.95

34.26

0.31

山西

32.95

33.86

0.92

河北

31.79

32.76

0.96

浙江

30.94

32.52

1.58

四川

26.15

29.41

3.25

雲南

16.56

29.14

12.58

甘肅

25.85

27.85

1.99

廣西

19.34

26.15

6.81

江西

27.04

25.99

-1.05

安徽

22.71

22.69

-0.02

河南

21.96

22.44

0.48

湖南

22.38

22.21

-0.17

西藏

17.13

17.43

0.3

貴州

16.14

16.4

0.26

全國

34.17

36.63

2.46

表2 2014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差距對比

單位:%

省份

戶籍人口

城鎮化率

常住人口

城鎮化率

差距

(百分點)

差距位次

全國

36.63

54.77

18.14

北京

81.74

86.35

4.61

28

天津

63.34

82.27

18.93

12

河北

32.76

49.33

16.57

15

山西

33.86

53.79

19.93

9

內蒙古

41.36

59.51

18.15

13

遼寧

51.57

67.05

15.48

17

吉林

46.71

54.81

8.10

26

黑龍江

49.15

58.01

8.86

24

上海

90.32

89.60

-0.72

31

江蘇

60.14

65.21

5.07

27

浙江

32.52

64.87

32.35

1

安徽

22.69

49.15

26.46

4

福建

34.26

61.80

27.54

2

江西

25.99

50.22

24.23

5

山東

43.96

55.01

11.05

23

河南

22.44

45.20

22.76

7

湖北

34.65

55.67

21.02

8

湖南

22.21

49.28

27.07

3

廣東

54.32

68.00

13.68

20

廣西

26.15

46.01

19.86

10

海南

37.65

53.76

16.11

16

重慶

40.65

59.60

18.95

11

四川

29.41

46.30

16.89

14

貴州

16.4

40.01

23.61

6

雲南

29.14

41.73

12.59

22

西藏

17.43

25.75

8.32

25

陜西

38.56

52.57

14.01

18

甘肅

27.85

41.68

13.83

19

青海

47.95

49.78

1.83

30

寧夏

40.04

53.61

13.57

21

新疆

42.18

46.07

3.89

29

 

 

 

 

 

(數據來源:貴州省統計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93

創業,最不值錢的就是感動 | 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03/158548.shtml

創業,最不值錢的就是感動 | 黑馬薦文
進擊波 進擊波

創業,最不值錢的就是感動 | 黑馬薦文

市場不相信眼淚。

推薦人:常皓靖

推薦星級:★★★★

閱讀時長:4分鐘

推薦理由:我們往往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創業者都在自我感動。今天推薦的進擊波(ID:jinjibo)這篇文章,試圖告訴創業者——“其實,創業歸根到底是生意,是一件無核心壁壘沒法成大業的事情

據說,每個創業者的案頭都擺著一本書《創業維艱》。

其中最著名也是引起創業者共鳴的是“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盡管都是艱難,但每個創業者遇到的境遇不同,對創業的理解也不一樣,從創業中學到的也並不一樣。

一位創業者這樣寫道:

我所理解的創業是一個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它可以使你永遠痛並快樂著地沈浸在其中,無法自拔。

既然你要去觸摸蠟燭上最亮的光芒,那你就得受得了疼,別叫,沒人讓你去摸。

以下是他在幾年的創業中學到的幾個感悟:

 一切皆有代價

我從創業中學到的第一課便是,一切皆有代價。一切。 你選擇快速大量融資,那可能會死於對企業失去掌控力,或者死在資本的扭曲中。你選擇精耕細作,可能死於上下同行的惡性擠壓。選擇低門檻進入的行業,那麽很快會發現那就是血海。

選擇所謂的藍海,99%基本上是前人全死了的死海。選擇吹牛逼,那麽就得吹下一個牛逼來圓上一個謊言。選擇實幹,那就得耐得住寂寞。選擇抱大腿,就可能站錯隊。選擇低價出貨,那就得承受被拖死的可能。 永遠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萬般皆好的狀態和選擇,如果有,那就是做夢。

選擇任何的發展方向都需要付出代價。真正的戰略在於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優勢,去選擇戰術和作戰目標。一切與自身情況不匹配的戰略,都是狗屎。

 創業歸根結底是生意 

我學到的第二課便是,創業歸根結底還是生意。 “創業”到底是什麽鬼?為什麽很多人說他不是生意,很多人看不起做生意。我也是一直沒有想通。

以前我是沒想過跑來“創業”的,我所想做的是“下海經商”,不知道為什麽這兩年做生意好像成為貶義詞,非得說成“創業”。

一切的創業,最終都是“生意”,無論你是想短期套現,做大了賣掉,或者自己一輩子搞下去。“生意”是底層的元邏輯,不可顛覆,不可忤逆。一個創業者必須直面生意的殘酷,理解生意的本質,尊重“生意”的鏈條和生態,才有機會往下走。想長期走下去,以及能走得下去,便是事業。 單點的生意,基於當下的價差,但價差會變動,所以往往難以形成事業。但有本事也可以把不停做各種單點生意變成你的事業,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當一個生意人選擇把一個倒買倒賣的事情變成了長線作戰的時候,他就向企業家走出了第一步,走向了事業,此刻便會發現,原來解決二維的事情就可以了,現在多了時間空間人事等更多複雜因素,一下子變成四維了。管理難度成幾何倍上升。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人覺得,當年做點買賣挺好賺的,非得做事業,一做事業感覺都白賺的原因。

付出N倍的執著和堅忍

我學到的第三課,是想做事業是需要付出N倍執著和堅忍的力量。別動不動賺了點小錢就覺得自己很牛逼。其實差得很遠很遠。

企業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多到難以細數,也就是不存在一刻完美狀態。在大公司幹的時候,覺得有N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如今覺得有N+1可以改進的地方,但為什麽不做,無外乎資源,精力及回報的考慮和限制。

往往返回去看一家活了N年的公司的當年的產品,都是覺得像狗屎一樣。所以做事業不是做藝術家,不是作一幅完美的畫,而是做出持久的生命力,即使他一開始不怎麽完美。 所以從旁觀者而言,關註一家企業,必須關註5年以上,方知任何的戰略都有代價。任何的模式皆有瓶頸。任何的奇跡都是幻象。任何的存在皆為合理。不因一朝一夕之波動,而浮躁。不因一時之困境,而動搖。不因他人之流言,而百念生。方可撥開千絲萬縷,找到這家企業真正的成功之道。

今天的報道里說三星因為S7的銷量劇增,股價大漲,於是一片贊美。然而一年前無數評論員都在黑三星,正如今天被黑的小米一樣。

所以不懂節奏者,不可操大盤。

無核心壁壘沒法成大業

 “無核心壁壘者,無以成大業。”這是我所學到的第四課。 前幾年我們都說:互聯網是開放透明的,所以大家都可以來創業。後來證明這是假象。

大多數流量的走向是封閉的,大多數產品的背後是少數人控制的,表面上最鬧騰的一圈人,所分的就是10%不到的市場,基本就是大玩家的炮灰。

如果你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比如美少女直播自己吃飯,那麽請問你有什麽核心競爭力?沒有這一些,你賺的也就是辛苦錢和市場行情的錢而已。成就真正的事業,必須要握住一些稀缺資源,比如生產原料,比如配方,比如品牌等等。

創業者最不值錢的感動,就是把自己說得很辛苦,很久不陪家人,不會有人因為你很辛苦給你錢,只會因為你能給他帶來錢而給你錢。被你感動的投資人只存在軟文里。因為資本不相信眼淚。

 永遠不要浪費時間 在追求核心價值的道路上,會經常冒出N多賺小錢的機會,和所謂的合作機會。如果選擇上鉤,你所耽誤的便是最不可再生的資源:時間。這便是我學到的第五課,永遠不要浪費時間。

這也是大量企業正在犯的錯誤,著急做流水,著急做點什麽證明自己。但做的都是一直在賺小錢,但也沒什麽大用的事情。比如一些融了幾千萬,但還在賣一些雜七雜八東西的機構,實在搞不懂他們為什麽要做這個,也不能跑出很多利潤,也不能為長久帶來發展,還要花很多人和資源。

以及,不要整天談一些虛空的合作。合來合去,你會發現,大家都想空手套白狼。真正有實力的,都是等人來合作的。

不浪費時間還包括了能花錢解決的專業問題,就不要求人情,人情只能用一次。

以及說話別廢話,做事別拖沓。

記住: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從創業之後,時間對於你的意義就會發生變化,以前,慢慢來的事情可能就變成必須得今天做完的事情。而深夜這樣的時間則變得格外的有存在感。過去,這個點都是在呼呼大睡,現在可能給你睡也睡不著。此刻你面臨的是心魔。創業歸根結底是在和自己作鬥爭。這是我學到的第六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勝喜,不為敗悲。

你悲,客戶也不會選擇你。你喜,上帝也不會眷顧你。而情緒往往是最消耗人精力的,別花這力氣。有太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著你。 

從前,我以為自己是個孫悟空,什麽都可以。後來我覺得自己是一只豬八戒,為太多東西所困,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或許,我們還是沙僧,一生都用來尋覓打碎的琉璃盞。

代價 生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22

報告:俄羅斯財富最不平等 中國私人財富增長最快

財富調研公司New World Wealth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發現,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不平等的國家是俄羅斯,該國62%的財富都掌握在百萬富豪手中,26%掌握在億萬富豪手中。當前,俄羅斯經濟正逐步走出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俄羅斯GDP預計將在2017年增長1%。

這份報告中的財富指個人凈資產,為全部資產(包含房產、現金、股票等)減去負債後得到的凈額。政府公共資金不在計算範疇之內。另外,按照英語表達習慣,凈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10億美元以下者稱“百萬富豪”,凈資產在10億美元以上者稱“億萬富豪”。

不平等程度僅次於俄羅斯的是印度。該國有54%的財富控制在百萬富豪手中。

上述調研公司稱,問題在於,如果百萬富豪控制了一個國家半數以上的財富,那麽這個國家留給中產階級的空間就非常狹小了。

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平等”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是“最平等”的大型經濟體,該國只有22%的財富控制在百萬富豪手中,3%的財富控制在億萬富豪手中。

澳大利亞次之,有28%的財富掌握在百萬富豪手中,被列為“非常平等”的國家。

而在各種有關收入不平等的負面報道沖擊之下,美國的財富平等程度卻比預想中更好,只有32%的財富掌握在百萬富豪手中。

英國的平等程度略遜於美國,百萬富豪控制了該國35%的財富。

近期New World Health公司還按照私人財富總和以及人均財富,分別對各國進行了排行,美國以48.9萬億美元的總財富遙遙領先,是排名第二的中國(17.4萬億美元)的將近三倍;但其人均財富僅為15.1萬美元,位列第八。私人財富總和與人均財富雙雙躋身前十的只有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三個國家。

在New World Health的報告中,人均財富排名最高的國家是避稅天堂摩納哥,該國4萬居民之中,超過5%的人身家超過1000萬美元。人均財富將近160萬美元。

報告還顯示,過去15年中,私人財富增長最快的是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增長勢頭也頗為強勁。

美國收入差距持續拉大

隨著11月美國大選的不斷臨近,收入不平等、實際工資水平停滯不前、勞動階級與中產階級福利問題等再次成為美國人關註的焦點。近35年來,美國的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賽斯(Emmanuel Saez)在分析稅收數據後發現,去年,美國家庭中最富裕的那1%的平均收入增長了7.7%,達到136萬美元。而其余99%家庭的平均收入僅為48,768美元,增長率也只有前者的一半。

再看個人收入,美國最頂部1%(由企業高管、銀行家、對沖基金經理、藝人和醫生等高收入群體構成)的收入也在穩步上升,把持著美國個人收入總和的22%,遠高於二戰後10%的水平。美國中產階級的隊伍也在擠壓下日益縮水。

收入不平等與財富不平等之間呈現出密切的正相關關系。一方面,勞動收入是財富的一大主要來源;另一方面,財富不平等通常比收入不平等更加嚴重,因為財富本身所催生的收入(或資本所得),如租金、股息、版稅和資產升值等,會起到進一步拉大差距的作用。這部分收入在美國國民收入中占到很大一部分(約20%-35%),會對財富不平等造成重大影響。另外,雖然在所有西方經濟體中,勞動收入都在國民收入中占據大頭,但由於稅收和開支的消耗,最終進入個人財富積累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發布的《2016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百萬美元家庭數量增長了6%,這部分家庭的財富占到全球的47%。到2020年,這一比例預計還將上升到52%。百萬美元家庭數量增長最快的是中國和印度,但最密集的仍然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百萬美元家庭占全球人口的1%,但所擁有的財富是全球私人財富的整整一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48

創業,最不值錢的就是感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04/159050.shtml

創業,最不值錢的就是感動
青山資本 青山資本

創業,最不值錢的就是感動

我所理解的創業是一個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

據說,每個創業者的案頭都擺著一本書《創業維艱》。

其中最著名也是引起創業者共鳴的是“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盡管都是艱難,但每個創業者遇到的境遇不同,對創業的理解也不一樣,從創業中學到的也並不一樣。

一位創業者這樣寫道:

我所理解的創業是一個永不停息的人間戰場。它可以使你永遠痛並快樂著地沈浸在其中,無法自拔。

既然你要去觸摸蠟燭上最亮的光芒,那你就得受得了疼,別叫,沒人讓你去摸。

以下是他在幾年的創業中學到的幾個感悟:

 一切皆有代價

我從創業中學到的第一課便是,一切皆有代價。一切。 你選擇快速大量融資,那可能會死於對企業失去掌控力,或者死在資本的扭曲中。你選擇精耕細作,可能死於上下同行的惡性擠壓。選擇低門檻進入的行業,那麽很快會發現那就是血海。

選擇所謂的藍海,99%基本上是前人全死了的死海。選擇吹牛逼,那麽就得吹下一個牛逼來圓上一個謊言。選擇實幹,那就得耐得住寂寞。選擇抱大腿,就可能站錯隊。選擇低價出貨,那就得承受被拖死的可能。 永遠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萬般皆好的狀態和選擇,如果有,那就是做夢。

選擇任何的發展方向都需要付出代價。真正的戰略在於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優勢,去選擇戰術和作戰目標。一切與自身情況不匹配的戰略,都是狗屎。

 創業歸根結底是生意 

我學到的第二課便是,創業歸根結底還是生意。 “創業”到底是什麽鬼?為什麽很多人說他不是生意,很多人看不起做生意。我也是一直沒有想通。

以前我是沒想過跑來“創業”的,我所想做的是“下海經商”,不知道為什麽這兩年做生意好像成為貶義詞,非得說成“創業”。

一切的創業,最終都是“生意”,無論你是想短期套現,做大了賣掉,或者自己一輩子搞下去。“生意”是底層的元邏輯,不可顛覆,不可忤逆。一個創業者必須直面生意的殘酷,理解生意的本質,尊重“生意”的鏈條和生態,才有機會往下走。想長期走下去,以及能走得下去,便是事業。 單點的生意,基於當下的價差,但價差會變動,所以往往難以形成事業。但有本事也可以把不停做各種單點生意變成你的事業,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當一個生意人選擇把一個倒買倒賣的事情變成了長線作戰的時候,他就向企業家走出了第一步,走向了事業,此刻便會發現,原來解決二維的事情就可以了,現在多了時間空間人事等更多複雜因素,一下子變成四維了。管理難度成幾何倍上升。

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人覺得,當年做點買賣挺好賺的,非得做事業,一做事業感覺都白賺的原因。

 付出N倍的執著和堅忍

 我學到的第三課,是想做事業是需要付出N倍執著和堅忍的力量。別動不動賺了點小錢就覺得自己很牛逼。其實差得很遠很遠。

企業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多到難以細數,也就是不存在一刻完美狀態。在大公司幹的時候,覺得有N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如今覺得有N+1可以改進的地方,但為什麽不做,無外乎資源,精力及回報的考慮和限制。

往往返回去看一家活了N年的公司的當年的產品,都是覺得像狗屎一樣。所以做事業不是做藝術家,不是作一幅完美的畫,而是做出持久的生命力,即使他一開始不怎麽完美。 所以從旁觀者而言,關註一家企業,必須關註5年以上,方知任何的戰略都有代價。任何的模式皆有瓶頸。任何的奇跡都是幻象。任何的存在皆為合理。不因一朝一夕之波動,而浮躁。不因一時之困境,而動搖。不因他人之流言,而百念生。方可撥開千絲萬縷,找到這家企業真正的成功之道。

今天的報道里說三星因為S7的銷量劇增,股價大漲,於是一片贊美。然而一年前無數評論員都在黑三星,正如今天被黑的小米一樣。

所以不懂節奏者,不可操大盤。

無核心壁壘沒法成大業 “無核心壁壘者,無以成大業。”這是我所學到的第四課。 前幾年我們都說:互聯網是開放透明的,所以大家都可以來創業。後來證明這是假象。

大多數流量的走向是封閉的,大多數產品的背後是少數人控制的,表面上最鬧騰的一圈人,所分的就是10%不到的市場,基本就是大玩家的炮灰。

如果你做的事情所有人都能做,比如美少女直播自己吃飯,那麽請問你有什麽核心競爭力?沒有這一些,你賺的也就是辛苦錢和市場行情的錢而已。成就真正的事業,必須要握住一些稀缺資源,比如生產原料,比如配方,比如品牌等等。

創業者最不值錢的感動,就是把自己說得很辛苦,很久不陪家人,不會有人因為你很辛苦給你錢,只會因為你能給他帶來錢而給你錢。被你感動的投資人只存在軟文里。因為資本不相信眼淚。

 永遠不要浪費時間

 在追求核心價值的道路上,會經常冒出N多賺小錢的機會,和所謂的合作機會。如果選擇上鉤,你所耽誤的便是最不可再生的資源:時間。這便是我學到的第五課,永遠不要浪費時間。

這也是大量企業正在犯的錯誤,著急做流水,著急做點什麽證明自己。但做的都是一直在賺小錢,但也沒什麽大用的事情。比如一些融了幾千萬,但還在賣一些雜七雜八東西的機構,實在搞不懂他們為什麽要做這個,也不能跑出很多利潤,也不能為長久帶來發展,還要花很多人和資源。

以及,不要整天談一些虛空的合作。合來合去,你會發現,大家都想空手套白狼。真正有實力的,都是等人來合作的。

不浪費時間還包括了能花錢解決的專業問題,就不要求人情,人情只能用一次。

以及說話別廢話,做事別拖沓。

記住: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從創業之後,時間對於你的意義就會發生變化,以前,慢慢來的事情可能就變成必須得今天做完的事情。而深夜這樣的時間則變得格外的有存在感。過去,這個點都是在呼呼大睡,現在可能給你睡也睡不著。此刻你面臨的是心魔。創業歸根結底是在和自己作鬥爭。這是我學到的第六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勝喜,不為敗悲。

你悲,客戶也不會選擇你。你喜,上帝也不會眷顧你。而情緒往往是最消耗人精力的,別花這力氣。有太多其他重要的事情等著你。 

從前,我以為自己是個孫悟空,什麽都可以。後來我覺得自己是一只豬八戒,為太多東西所困,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或許,我們還是沙僧,一生都用來尋覓打碎的琉璃盞。

本文作者沈帥波,中信出版社簽約作者,進步商學院創始人。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進擊波”(jinbubo)

創業 思想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04

最不值錢的是錢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fqd.html

    有位股友,這一年里,眼見自己好不容易掙來的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厲害,又聽說國內資金大量外流,焦躁不安!近日,慌忙換進美元。然他心還沒怎麽安下來,昨天,看到一則財經報道《央行近六千億美元幹預外匯市場,敢對賭空頭日漸減少》說,“對於普通中國居民而言,簡單將人民幣換成為美元還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選擇”;這讓他又忐忑不安起來!擔憂換成美元也不好。這真是,沒錢,煩惱;有點錢,更煩惱。

    “你怎看?”他問我。

    對於理財,各人想法及辦法都不同。然要按我說啊,你不是炒匯,只是為了保值,這麽在貨幣圈子里躲來藏去的,頂個屁用!因為,即使是再強勢的貨幣,比如,美元,也要不斷地貶值的。請看下圖:

最不值錢的是錢

    上圖顯示的是截止2015年的統計數據。若按今年,美元貶值還要再大一點,比如,近20年貶值將近40%;1935年的1美元,經過80年多,現今差不多貶值95%,只剩下0.05美元了!世上似乎唯有貨幣是只會貶值而不會增值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錢本身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那怎弄?”他問。

    其實,資產更抗通脹,購買資產是應對貨幣貶值的有效辦法。你不是在做股票嗎?股票就是一項很好的資產。就算最極端的人民幣大空頭的預言成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要貶值30%,即從現在的1美元=6.8元人民幣貶值至1美元=9.7元人民幣,這足夠悲慘了吧?那好!我這個股市死多頭也來針鋒相對地預言一下:今後3、5年,股市漲幅肯定超過43%,即從現在的3200點漲至4400點以上,屆時,不但完全抵禦住了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而且還將超過美元的升值!不信?我們打賭!

    “問題是,《歸根結蒂取決於:你到底信不信股市?》(2016-09-28)”我說。

    “是嗎?”朋友有點疑惑。

    “難道不是嗎?”我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14

特朗普訓話《紐約時報》:你們對我最不友善!

“我會讓你們寫點關於我的好事情。”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下午1點左右來到《紐約時報》總部,與該報的資深編輯和記者以及專欄作家舉行會面時,如此告訴在場記者。

在這場會面舉行前的幾個小時,特朗普在自己的推特中宣布取消與《紐約時報》的會面,原因是他指責《紐約時報》在最後一刻改變了他們會面的條款。

《紐約時報》的記者馬勒(Janathan Mahler)說,特朗普想把這次會面定為私下的不對外公開的對話,但是《紐約時報》不同意。

在雙方僵持不下幾個小時後,特朗普的發言人希克斯(Hope Hicks)建議,特朗普與《紐約時報》高管們的面對面交流可以進行,雙方最後把會面的時間改為中午12點半。

就在本周一晚間,特朗普邀請了多家美國主流電視臺和媒體的負責人在特朗普大廈舉行了“不對外公開”的簡報會,本來這些媒體的到場人士以為會討論有關報道幅度的問題,卻不料特朗普召集他們是進行批評和訓話,指責他們對美國大選的不公正報道,還有多位知名記者被特朗普點名稱為“騙子”和“人渣”。

“所有媒體中,《紐約時報》對我最不友善”

從特朗普大廈到《紐約時報》大樓只有不到2英里的距離,但對當選總統特朗普來說卻意味著,他要組織好一支大規模的總統車隊,並在抵達之後避開《紐約時報》總部大廳的大批媒體記者,搭乘貨梯直接前往位於16樓的會議室。

雖然會議沒有對外公開,但參會的《紐約時報》多名采編人員還是紛紛用推特做了現場直播。

一位記者在推特中稱,雙方坐下開會一開始,特朗普就對坐在一邊的《紐約時報》發行人蘇茲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不客氣地開門見山:“我非常尊重《紐約時報》……非常尊重,但我覺得《紐約時報》處理有關我的新聞時是最不友善的,對我做了不公平的報道……在所有的媒體中,《紐約時報》對我是最不友善的。”

“追究希拉里會分裂美國,不想傷害克林頓一家人”

在此前奔波於全國各地競選和總統辯論期間,特朗普不止一次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會成立特別法律調查組,並要把希拉里“關進監獄”。

在當天的會議中,當被記者問到是否會追究希拉里時,特朗普回答:“我不想傷害希拉里和她的家人,我真的不想。”

當記者追問他,是否永遠都不會追究希拉里和“郵件門”時,特朗普表示,他已經沒有想做這件事的強烈欲望。而針對這個決定是否會讓他的支持者失望的問題,特朗普的回答是:“我想我可以向他們解釋,因為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拯救美國……我的想法是,如果起訴希拉里,會分裂這個國家,我們需要向前走。”

“對氣候變化抱開放態度”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誓言取消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在被《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Tom Friedman)問到他是否會退出任何氣候變化協定時,特朗普表示,他正在密切關註氣候變化的議題,他對此持開放態度。

特朗普還表示,他認為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之間有著“某種聯系”,同時“幹凈的空氣非常重要”。

但是,特朗普也表示,他也會考慮氣候變化議題會給美國企業增加多少成本,以及對美國競爭力的影響。

“理論上講,我可以完美地管理自己的商業,同時完美地管理自己的國家”

在談到這段時間自己仍然在“當選總統”和“特朗普集團總裁”之間徘徊而面臨多項利益沖突時,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著手將自己的一部分商業轉手給子女們,雖然他並不需要這麽做。

“理論上講,我可以完美地管理自己的商業,同時完美地管理自己的國家。”特朗普說。

而針對有關他的子女在管理商業的同時也是他的白宮團隊的重要顧問的問題,特朗普為自己同子女們在政治層面的頻繁溝通和交流進行了辯解。“如果由某些人決定的話,我可能永遠都不應該,也不能見我的女兒伊萬卡了。”特朗普說。

“不看《紐約時報》,可以讓人多話20年”

當被問到他是否閱讀“對他最不友善的《紐約時報》”時,特朗普像是開玩笑又像是認真地回答:“我確實看。”“這很不幸。如果不看的話我可能會多活20年。”特朗普說。

在當天的會談中,特朗普還談到敘利亞問題必須解決,以及他同共和黨以及國會關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談到此前同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的會面時,特朗普指出,奧巴馬總統和他談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雙方還討論了對政權交接工作的重視。特朗普還說,他喜歡奧巴馬總統,但不知道奧巴馬總統是否也喜歡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91

誰是最不受歡迎警員百萬富翁有答案

1 : GS(14)@2014-10-21 08:23:29



佔領運動發展至今,我們每天都聽到政府官員那些似是而非,邏輯倒錯的論述。如果今年重製《百萬富翁》節目,或許會變成這樣:主持:歡迎回到百萬富翁時間,我們繼續8萬元的問題。挑戰者準備好了嗎?挑戰者:隨時也可以。主持:8萬元題目。狼英口中的國家勢力介入,究竟是指哪個國家?
A.英國
B.北角
C.美國
D.中國挑戰者:答案是D,中國。連紐約時報也說,習近平每天也在關注,還不是中國。主持:答案正確。我們繼續挑戰15萬元題目,狼英為何會接受亞洲亞洲國際台訪問呢?
A.展示英語能力好
B.Cut不到有缐
C.想跟港男鬥收視
D.亞洲國際台收視低挑戰者:答案是D。亞洲國際台恐怕沒有多少人看,受訪了也沒有人知道,卻可以假裝面對觀眾。主持:厲害,真是他心內那條蟲也沒這麼清楚。我們繼續25萬元的問題,佔領運動的領袖是誰呢?
A.三子
B.學民
C.學聯
D.狼英挑戰者:不用想,是D,狼英!他每次發言都能發揮號召功效,總有大量人響應上街。主持:沒錯,背後有勢力支持其實就是指他。接下來是50萬元問題,要拿支票還是要繼續答?挑戰者:繼續答。主持:哪個警員最不受歡迎呢?
A.四點鐘許Sir
B.冷靜飲水Sir
C.禿鷹
D.戴錯帽Madam挑戰者:是D,戴錯帽Madam。因為她戴上皇冠徽章的警帽,很明顯戀英,有理由相信是狼英!主持:沒想到這樣也被你答中。我們現在就挑戰最後一題,100萬元題目。有信心嗎?想清楚才回答。根據警方規定,所謂最低武力是甚麼呢?
A.警犬
B.催淚彈
C.胡椒噴霧
D.警棍挑戰者:應該是D,警棍。最近數天警方拿它亂揮,如入無人之境。應該是最低武力。主持:是最後答案嗎?挑戰者:是。主持:真可惜。答案是A,警犬。你叫牠坐就坐,貼著地面,這樣才是最低武力。(主持心想:幸好他沒答中,我們連薪金也沒能支,上哪找100萬出來給他。)【雨傘革命】下午4點直播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



【直播學聯政府對話】時間:周二下午6時雨傘革命: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21/18907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84

最不受歡迎候選人鬥抹黑

1 : GS(14)@2016-09-27 08:02:06

特朗普與希拉莉的首場電視辯論,本港時間今早9時展開。兩人堪稱美國近代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預料他們在辯論台上採取負面攻勢令對方失分,並說服公眾自己才是最稱職的總統人選。舌戰前夕,希拉莉陣營表明她除了會在辯論強調自己保護兒童及家庭的政績,並宣揚援助中產的政綱外,還會踢爆特朗普的謊言。她的團隊甚至要求主持辯論的全國廣播公司主播霍爾特充當「事實核查員」,防止特朗普信口雌黃。但建議受到特朗普的一方反對,總統辯論委員會行政總裁布朗稱「讓主持成為大英百科全書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將交由霍爾特自由發揮。希拉莉的競選經理穆克憂慮,人們會因特朗普首次競逐公職,而對他的辯論表現降低要求,「即使他沒在辯論途中按捺不住,也不代表他準備好做美國總統。他需要對問題有連貫答案、示範對議題發號施令,並提出如同令美國人生活得更好的具體計劃」。特朗普團隊稱他願回應具體政策問題。希拉莉團隊已深入鑽研特朗普脾性,並找人扮演他進行模擬辯論,應付他臨場亂章出牌。另外,5呎4吋高的希拉莉為收窄與特朗普10吋的身高差距,辯論時將站在度身訂做的講台上,屆時兩人在觀眾前看似身高相若。路透社調查指50%選民認為電視辯論有助他們決定投票意向,包括10%未有取向的選民,反映辯論或足以扭轉大局。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郵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235

湯文亮:通過最不應該通過的辣招

1 : GS(14)@2018-01-22 05:16:54

【明報專訊】上星期立法會終於通過由上一任特首CY在2016年11月提出的新DSD劃一收15%辣招,CY提出這項辣招時並沒有深思熟慮,從當時參與記者會的司長級或者局長級官員一臉茫然來看,相信很多高級官員在公布前不知道CY會推出這項辣招,我甚至相信CY不能連任,與這項辣招有關。

中央政府見香港特首整治樓市,除了辣招之外,還是辣招,試問又怎會放心交給一個不懂管治的人管理香港?好比香港發生暴亂,香港政府宣布戒嚴,永遠不宣布取消,令到市面非常平靜,但內裏暗藏殺機,最不幸的是特首根本不解時勢,還向中央邀功,所以,CY不能連任亦有其理據。

今次立法會通過這項辣招,足以證明香港的立法會議員除了政治智慧之外,其他智慧真的是有限,他們根本不了解物業市場,政府推出那麼多辣招以及逆周期措施,最失敗的就是新15%DSD,如果政府沒有推出這項辣招,我夠膽講,樓價即使上升,幅度亦有限,而且,新15%DSD隱藏一項危機,當樓價下跌,將會令不少父子損失他們的物業,或者會有人認為我危言聳聽,我認為他們是不了解樓市。

換樓變坐盤 造成二手短缺

CY推出新15%DSD理由,就是他發覺當時太多已有物業的人買樓,寧願付雙倍印花稅,其實,那些人是買了新樓,他們即使付了印花稅,但在新樓入伙後半年內將自住單位賣走,他們是可以退回多付印花稅,其實他們是換樓,CY不知就裏,出招打壓,於是買家變陣,借人頭來買樓,地產商更幫他們一個忙,推出高成數按揭,本來買了新樓的人要在新樓入伙後半年內將自住單位賣走,市場上的二手樓供應量增加,對二手樓樓價有穩定作用,但借了兒子人頭買樓,便毋須將自住單位賣走,造成二手樓供應不足,樓價不斷上升,但用父子名義做業主的人未必有能力持有兩個單位,當樓價下跌,他們首當其衝,是最大受害者,CY不明白,通過議案的立法會議員也不明白,以外行人領導內行人來整頓香港樓市,如果成功都是符碌。

地產商大條道理推高成數按揭

不過亦有人不同意,他們認為如果沒有新15%DSD,買家不介意付正常雙倍印花稅,尤其是那些牀位式單位買家,我認為關鍵就在地產商,如果沒有高成數按揭,已有住宅單位業主,當他們買第二個單位時候,是很難取得正常按揭成數,他們要被迫出售自住單位,新15%DSD推出後,那些業主借人頭買新樓,地產商大條道理以助年輕人上車為由,向他們提供高成數按揭,政府亦不好意思反對,現新15%DSD米已成炊,亦不能太過怪責立法會議員,以外行人來說,他們已經做得唔錯。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43&issue=20180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