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瑞士法郎被迫與歐元“脫鉤”概率急劇上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18

20140903_eurchf

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首席經濟學家Steen Jakobsen近日撰文指出,歐元/瑞郎匯價跌破1.20的可能性大增,投資者應謹慎考慮做多歐元/瑞郎的交易。

Jakobsen指出,因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風險及瑞士央行的政策選擇受限,歐元/瑞郎匯價下破1.20重要關口的可能性由10%增加到25%~30%。這意味著做多歐元/瑞郎不再是一個安全選項,盡管該匯率下限仍有70%的機會得以維持,但投資者需要關註尾部風險的上升。

瑞士央行於2011年9月時引入1.20的利率下限,因貨幣升值導致本國出口受到嚴重影響。自此歐元/瑞郎一直在2-3%上下窄幅盤整。雖然自2012年末以後瑞士央行還從未出過手,但今年6月份時該行仍重申了捍衛利率下限的決心。

2011年底時歐元/瑞郎曾挑戰1.20關口但並未能成功突破。Jakobsen表示,當時歐元/瑞郎是一路從1.50跌至1.00,瑞士面臨嚴重通縮與經濟問題,瑞士央行才下定決心幹預。但如今瑞士經常賬戶有10%的盈余達到4530億瑞士法郎,銀行系統的超額流動性達到3170億瑞士法郎。

因歐央行采取了負利率政策,西歐國家銀行正在將資金轉移至瑞士的銀行,起碼瑞士還是正利率。瑞士國內流動性過剩催生了巨大的資產泡沫,物價及房價高企。同時,歐洲央行還暗示將采取全面的量化寬松政策,將導致歐元進一步貶值。

更糟糕的是,瑞士央行把自己逼近了墻角,瑞士央行很難同時追求自由的資本流動、掛鉤匯率以及在同一時間運行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只要看看曾經采用固定匯率制的國家,比如英國和中國,就能知道要同時滿足這三點這是不可能的。

Jakobsen提出了瑞士央行可能的三種選擇:

1.放棄匯率下限

2.如果資本繼續流入瑞郎資產,瑞郎繼續升值,則緩慢降息

3.接受泡沫繼續膨脹的事實,比如房市和股市

當然,直接毫無抵抗就放棄匯率下限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因為瑞士央行今年剛承諾過要捍衛這一下限。

但從歷史上來看,很少有固定匯率制度能維系長久的。因為當你將經濟系統中的任何一部分做出了固定化的限制,這必然也將減少經濟政策的空間。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瑞士法郎升至的壓力也逐漸積累,不過Jakobsen預計在歐元區銀行資產審查(AQR)結束之前將不會出現重大轉折,因瑞士央行擔心最後的結果,特別是德國銀行系統,這將更加推動強勢瑞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25

俄羅斯局勢急劇動盪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aqx.html



其實俄羅斯的問題,在於以前的自我封閉循環的經濟體系(包括東歐、中亞和朝鮮),變成開放的、和國際接軌的經濟體系,在這一過程中間,沒有辦法維系自己的工業體系。或者說,工業體系,尤其是非軍工的輕工業體系,無法在國際競爭下轉型。

軍工體系,因為後冷戰之後,西方仍然沒有徹底消除對俄羅斯的敵意,所以還可以茍延殘喘。

俄羅斯變成了世界主要能源供應國家之後,油價積聚的財富,未能轉化為建設國家的基礎工業和其他工業發展的基金。這些好處大部分落入了經濟寡頭手上,變成了倫敦高價地產和英超足球俱樂部。

當然俄羅斯能夠轉化為全球能源商的原因,在於海灣國家引發了中東幾次石油危機。俄羅斯和前中亞地區,變成了西方拿來制衡中東石油的重要工具。

所以油價大幅度下跌的壞處,就是俄羅斯人要勒緊腰帶;下跌的好處,就是逼迫你至少建立起來自己獨立的經濟體系。

首先是金融體系,你現在西方人不許你融資了,那麽你也許可以建立起來無需西方資金解決融資需求的體系。畢竟可以靠能源,到東亞從中國、日本、新加坡等等找錢,成為其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另外就要建立起來一個非西歐為主的國內經濟循環,也就是產業要多樣化。

航太和軍工,俄羅斯還是有優勢啊。為啥連軍艦(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都要從法國買呢?這一塊肯定還有潛力。

文化影響上和文化產品上,都可以發掘。你看現在的韓流,靠韓劇賣奢侈品,有啥文化底蘊呢?俄羅斯文化,你有托爾斯泰,有柴可夫斯基,有多少底蘊啊。而且你看看金頭發的美女,就是那個克里米亞的女檢查長,在日本動漫世界造成的轟動,是不是可以橫掃韓國美腿呢?多一點這樣的金發美女組合嘛,多點現代狗血電視劇,慢慢搞一下,就至少打開部分文化產品市場了。

總之,不要只賣油就得了。

你看看北歐那些國家,瑞典、挪威和丹麥這些,都可以搞掂啥北歐家居文化啥的。

 

(要是今天(2014年12月17日)再和俄羅斯簽能源大單 估計能省不少力氣和錢)

能源單子都是按照市場價格結算的。

現在這樣(能源價格暴跌和盧布大幅貶值)想打死俄羅斯也不可能,只是會比較疼而已。

 

(盧布暴跌不會產生地緣政治後果麽?)

俄羅斯沒啥大問題,會馬上對資本賬戶和外匯進行管制。

主要是俄羅斯以前從南歐進口食品,現在轉移到從土耳其進口了。

美國本來收割別人的方法,是靠收緊美元,導致你國際貿易的難度。但是中國現在有4萬億美元打底,再加上人民幣開路,所以現在比較難收割了。

這次比較麻煩的是三個國家,墨西哥、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671

三星中國手機份額急劇縮水 國產廠商發起海外包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7135.html

三星中國手機份額急劇縮水 國產廠商發起海外包抄

第一財經日報 李娜 2015-04-16 22:32:00

“三年內中國廠商想在全球市場超過三星和蘋果幾乎不太可能,但一些國產手機廠商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增強長板,減少短板,未來一定有這樣的機會。”

2013年的三星年會上,曾展示過這樣一張應景的照片——眾人即將登頂雪山。三星集團“掌門人”李健熙在新年賀辭中說:“越接近山頂,風越是狂吹,但我們不能就此趑趄不前。”此後不久,三星智能手機的快速崛起,令它登上全球智能手機霸主地位。

而如今,三星手機正面臨著登頂後的最大挑戰,來自於中國的對手正在向它發起最猛烈的攻勢。根據IDC的數據,2014年四季度,三星手機出貨量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由年初的20%降至8%,並且連續三個季度被中國廠商趕超,華為、聯想、小米都跑在了它的前面。

“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我們預計三星在中國區的出貨量依然是在低位徘徊,市場排名在第五名左右。”IDC中國負責手機市場跟蹤報告的高級分析師閆占孟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中國手機廠商在2014年呈現品牌和市場份額的上行趨勢,並且今年呈現集體征戰海外的趨勢。

閆占孟對記者表示,在2014年四季度全球出貨量前五名中,中國廠商占了三席,並且都將在今年對“1億臺出貨量”發起沖擊。

三星中國市場“掉隊”

三星在一季度依然沒有走出出貨量低迷的魔咒。

在經歷了半年多的出貨量下滑後,IDC預計在一季度中三星排名第五,這個排位和上個季度沒有變化。如今的局面對於它來說,是中高端有蘋果華為,往下有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兩面夾擊下三星的日子並不算好過。

“華為幾乎每賣出一臺Mate 7,三星就少賣出一臺Note 4,客戶重疊度非常高。”一位三星渠道代理商對媒體表示,三星2014年二季度因拋貨對渠道傷害很大,現在還在修複調整時期,因此對Galaxy S6初期鋪貨多在觀望,而目前70%的國內主要公開零售渠道都在銷售華為手機,趨勢已經反轉。

三星的成功來源於供應鏈的整合,三星自行采購半導體、顯示器等主要零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自行生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電子產品等大部分移動設備的綜合電子企業。但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廠商的加入,供應鏈這一獨有的競爭優勢已經被逐漸打破。

“蘋果的商業鏈和生態鏈都是自有的,它自有的生態系統不太容易超越,但對於三星,我們的項目和它比沒有缺胳膊少腿,只要持續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一家國產手機廠商負責人表示,除了不做屏之外,手機廠商在供應鏈上沒有什麽其他劣勢。

“在2G時代,手機的銷售結構是金字塔形的;而現在3G、4G混合時代,手機銷售結構則是異形的,千元檔、700元左右的手機占比都很大,往下400元左右的手機量又不是很大,千元檔這是國產手機的優勢。”酷派副總裁曹井升對本報記者表示。

從去年開始,三星已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其手機全球銷量下降,核心業務智能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遭遇4年來的首次下滑。而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在第二季度就取代了三星在中國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多家分析機構認為,三星目前依然沒有走出危險期。

閆占孟對記者表示,在三星銷售額和占有率均出現波動的情況下,全球市場格局將會繼續變化。

中國軍團海外包抄

除了國內市場,國產手機廠商在海外市場對三星以及蘋果也是步步緊逼。

華為日前在海外發布了旗艦機型P8,這部繼Mate 7之後的高端產品在華為內部被視為PK三星Galaxy S6的“殺手”產品,不僅僅發布會PPT上被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拿來與Galaxy S6做各種對比,連發布會的時間也選擇搶在Galaxy S6在中國上市之前進行,阻擊意圖非常明顯。

“從華為P7和榮耀手機銷售區域來看,海外市場相比國內而言發展潛力巨大。”華為消費者業務CMO張曉雲表示,從硬件水平上,華為並不會比三星差,“去年P7的銷量是600萬臺,其中30%來自海外市場。”

“外界可以期待華為2015年在海外的表現,一些重點區域華為會采取猛攻方式,向蘋果和三星市場發起挑戰。”華為一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2015年起,華為消費者業務將重兵布局海外十多個國家,海外收入占比將會提升至60%,高端機型占比將會提升至整體機型的30%。

從此前華為終端提供的數字看,華為手機部分市場進入爆發期。其中,中東和非洲的增長達到了254%,拉美和歐洲的增長分別為104%和77%,亞太地區為122%。

而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聯想也在海外市場動作頻頻,並且也希望直接在手機重點區域正面應戰蘋果和三星。

“摩托羅拉在北美和拉美市場的影響力,上千人的研發團隊以及與運營商的關系,這將使我們在北美等成熟市場能夠以比較低的價格實現擴展。畢竟在這些成熟市場,沒有專利寸步難行。”聯想集團總裁兼CEO楊元慶如是說。

聯想日前對外發布今年手機銷售預期,稱智能手機總出貨量(包括聯想和摩托羅拉)超過1億臺,並會推動摩托羅拉移動扭虧為盈,同時表示年內將會推出一款摩托羅拉高端產品。

手機市場的競爭遠比想象中激烈。

雖然從IDC的數據看,華為、聯想和小米目前已經擠進了全球手機排名前五席列,但在分析師閆占孟看來,與蘋果和三星的市場份額相比,依然差距巨大。

“雖然三星在中國區下滑明顯,但是在全球市場上依然有很大的出貨量,去年四季度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總量中占比達20%,而蘋果的占比也與這個數據接近。華為、聯想等品牌大概在7%與6%。”閆占孟對記者說。

受制於專利等問題,一些國產手機難以在短期內把中國市場的打法複制到海外去。以小米為例,雖然在2014年第四季度小米的中國區出貨量占據了14%的市場份額,幾乎是三星的兩倍,但這是單一市場的勝出,上述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小米真正對標三星,離不開全球化布局,這是小米的紅利,但也會因此遭到巨大的挑戰。

“三年內中國廠商想在全球市場超過三星和蘋果幾乎不太可能,但一些國產手機廠商已經走在正確的路上,增強長板,減少短板,未來一定有這樣的機會。”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對本報記者說。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73

美年內加息預期急劇降溫 美元強弩之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157.html

美年內加息預期急劇降溫 美元強弩之末?

一財網 薛皎 2016-02-04 18:50:00

年初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以及美國經濟複蘇勢頭放緩等因素導致市場對於美聯儲年內加息的信心逐漸喪失。最新公布的美國疲軟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官員鴿派講話點燃美元跌勢,導致市場對於美聯儲年內4次加息的預期急劇降溫。

自去年12月美聯儲開啟加息通道後,市場對於美國經濟的強勢複蘇寄予厚望,美元也一路上揚。然而,最新公布的美國疲軟經濟數據以及美聯儲官員鴿派講話點燃美元跌勢,導致市場對於美聯儲年內4次加息的預期急劇降溫。

北京時間2月3日晚間,美元意外出現“崩盤”,美元指數大跌1.68%,最終收於97.2096,成為近3個月來最低收盤價;昨日(2月4日),美元指數跌勢進一步加速,突破97關口,日內最低至96.7689,下跌0.58%。在美元下跌的同時則帶動了黃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攀升,國際金價觸及近3個月高位。

“美元已是強弩之末。”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歷史經驗顯示,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元走弱是大概率事件,同時美元反轉周期的到來,預示美元或已階段性見頂。此外,“美國企業的利潤已出現逐步下降趨勢,經濟基本面難以承受過高美元,美國出口行業也面臨較大壓力。”

美元或已階段性見頂

年初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以及美國經濟複蘇勢頭放緩等因素導致市場對於美聯儲年內4次加息的信心逐漸喪失。

2月4日盤中,美元指數維持基本平穩,但自北京時間16:00後再次出現一輪急跌,將日內下跌幅度拉大至0.54%,繼2月3日跌破98關口後,昨日再次失守96關口,截至本報記者發稿時,美元指數報96.8620,較開盤價97.3959下跌5339個基點。

隨著美元指數持續下跌,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匯率出現明顯波動。昨日,美元對歐元下跌0.65%,報1.1153,觸及去年10月來最低水平,美元對日元則一度下挫逾2%,至近兩周最低,完全回吐1月29日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後美元對日元的升值幅度。離岸(CNH)人民幣對美元則上漲0.11%。

導致美元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時間2月3日晚間公布的美國ADP就業數據和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發布數據均不及預期,再加上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的鴿派講話,令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複蘇前景的擔憂,誘發美元大跌。

美國ADP就業數據被市場稱為“小非農”,是對美國非農就業人口的提前預測,對黃金白銀、外匯等影響巨大。

ADP就業數據顯示,美國1月ADP就業人數新增20.5萬,高於預期的19.3萬,意味著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回暖。但因大企業雇傭員工有所減少,同時制造業沒有新增工作崗位,導致1月私營部門就業增速有所下降。

沈建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國就業雖然表現良好,但就業指標仍是滯後指標,“眾所周知,就業指標並非前瞻性指標,而往往落後於經濟表現,因此就業數據雖一枝獨秀,經濟基本面下滑並非好的預兆。”

與此同時,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美國1月ISM非制造業指數53.5,不及預期的55.1。同時ISM制造業指數48.2,不及預期,表明美國制造業陷入萎縮。

“美元走強沖擊美國制造業,美國工業化進程緩慢,”沈建光認為,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盡管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為了減少對於金融業等服務業的依賴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美國政府提出了重振制造業的主張,但是6年過去了,制造業對經濟的貢獻卻呈現下降態勢。2014年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12.1%,低於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12.8%的水平。

由於ISM非制造業指數以及就業數據是美聯儲在做出加息決定時的重要參考,尤其是服務業在美國經濟中占比高達90%,令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有所增加。

如果說“小非農”數據和非制造業數據的公布令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持續複蘇增加了一絲擔憂,隨後杜德利的講話或許才是導致美元連續兩日“崩盤”的重要原因。

杜德利表示,去年12月以來,金融環境明顯有所收緊,若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將給美聯儲貨幣政策帶來壓力,同時他指出,美元走強將傷害美國經濟,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出現重大下滑。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杜德利這一言論似乎並不陌生。

在1月27日議息會上,美聯儲聲明措辭的變化反映出該行對通脹回升的信心不足,並關註全球形勢對美國經濟和通脹的影響。本次議息會聲明對經濟和通脹的描述是,2015年末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凈出口保持疲軟,庫存投資放緩。通脹持續低於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水平,部分反映了能源價格以及非能源進口價格下降。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進一步下降,不再提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對通脹率中期升至2%目標的“合理信心”。委員會正密切關註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並正在評估全球形勢對勞動力市場、通脹以及經濟前景風險平衡的影響。

美聯儲此番講話,被市場解讀為美聯儲對於經濟的憂慮程度不斷提高,同時在為削弱3月份加息預期做鋪墊。從目前的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的數據來看,市場預計美聯儲年內加息的概率不到三成,這與去年年底時的93%形成巨大反差。

美元下跌助推大宗商品反彈

如果美元持續強勢,不僅不利於美國國內經濟、全球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穩定,對於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也將帶來一定壓力。隨著昨日美元指數的回落,黃金、白銀及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獲得喘息機會。

2月3日,國際金價觸及3個月高位,成功站上1140美元/盎司,美元下跌是刺激金價此番上漲的關鍵因素。

easy-forex易信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通過經濟數據可以看出,從2016年一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增長已漸趨疲弱,而2016年以來全球市場動蕩、經濟疲軟和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顯著降溫都無疑帶動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魅力。

“預計後市在全球經濟沒有明顯改善和美聯儲加息可能放緩的背景下,國際金價可能仍存在一定上漲空間。”昨日,現貨黃金繼續呈上升趨勢,報1146.46美元/盎司,上漲0.41%。此外,銀價2月3日以來則一度暴漲近3.5%,盤中最高上探14.80美元/盎司的近3個月高位。倫敦交易期銅收漲1.9%,報4635美元/噸。

對於原油市場,雖然2月3日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大增780桶刷新歷史新高,但是美元暴跌對原油的支撐顯然蓋過了庫存增加造成的利空,原油日內走勢先抑後揚,波幅超過10%。

朱文灝認為,當前多空激戰激烈,原油暴漲暴跌成為常態。俄羅斯重申對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達成合作持開放態度,這可能會為油價的反彈鋪路。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56

萬科A尾盤急劇拉升 地產股蓄勢待發

尾盤萬科A急劇拉升,大單頻現。截至收盤,萬科A漲1.10%,報18.32元,成交金額超46億元,換手率達2.62%。

                                         

(7月13日萬科A走勢)

近日,在萬科股權紛爭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下,相比於有色、軍工、釀酒、醫藥等權重股, 地產股始終保持低迷。萬科尾盤躁動,地產股隨之發力走強。

截至收盤,東湖高新漲6.68%,嘉凱城漲6.20%,嘉寶集團漲4.31%。而地產B(150193)更是錄得8.84%的巨大漲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27

姚景源:中國勞動力成本急劇上漲

中國80後人口為2.28億,但是00後人口就降到了1.2億。00後比80後少了一個億。

8月20日,在尋找內生動力、振興東北經濟暨新經濟發展系列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給出這一數據。

他說,過去中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三個“大量投入”:一是大量的資本投入、二是大量的資源投入、三是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客觀來講,幾十年來也確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現在,這三個“大量投入”都到了一個不可持續的狀態。

勞動力成本急劇上漲

以勞動力為例,中國目前遭遇人口紅利消失。除了以上提到的少生一個億,姚景源還表示,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16—59歲年齡段),2013年減少244萬,2014年減少371萬,2015年減少487萬。就這三年來看,我國已經沒有了一千萬勞動力。這直接反映到經濟上就是導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急劇上漲。

一個可資對比的數據是,越南人跑到廣西去砍甘蔗。姚景源舉例說,在中國的甘蔗主產區廣西,由於砍甘蔗的活又苦又累,要是在廣西當地請人砍一天甘蔗的話需要200元,但是一噸甘蔗才賣440元。於是,越南人就到國內來做這些工作,砍一天只需要70元。柬埔寨的勞動力更便宜,工人們平均一個月才100美元,也就是600多人民幣。

還有,中國的企業也紛紛將工廠搬到勞動的成本更低的非洲。他提到,今年春節後到江西贛州調研,那里有一家很大的制鞋廠,但是現在這家工廠已經搬到了埃塞俄比亞去了,他們那邊的工人一個月才300元人民幣,但是在江西當地3000元都還招不到工人。再將視野投向東南亞國家,比如越南、柬埔寨、菲律賓等國,現在都開始效仿中國過去發展經濟的做法,用廉價勞動力吸引投資,然後進行加工貿易。目前,很多領域的產品越來越多的都是越南制造、柬埔寨制造。姚景源說,他們的優勢就在於勞動力便宜,越南一個工人每個月的工資比中國工人工資的1/2略高一點。

這反映到國際貿易上也尤為明顯。姚景源說,出口大幅下滑是經濟下行背景下最嚴峻的表現情況。2015年,中國進出口設定的目標是增長6%,當時還認為6%定得比較低,因為過去中國的進出口,特別是出口都是30%左右的增長,即使現在困難再多,6%應當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到今年再核算,實際是負增長。“這是誰都沒有預料到的。”

進一步分析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出口都往下掉,高新技術的出口還是不錯的,掉得最厲害的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比如紡織、箱包、家居、玩具、鞋、塑料制品等,過去世界上這些領域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中國制造的。但是2013年還是增長22%,2014年就只增長0.2%,2015年全線變成負增長,原因就是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廉價的優勢沒有了。

另外,中國還出現迅速推進的老齡化。以老齡化的國際標準來看,在中國,60歲以上人口為2.2億,超過10%,65歲以上人口也越過了7%,老齡化會對整個社會帶來的是全方位的沖擊。姚景源舉例說,曾經經濟輝煌的日本現在經濟持續不景氣,老齡化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對中國來說,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使得我們必須得轉變發展方式,進而轉變發展理念,再也不能只靠人口紅利了。

大而不強

在論壇上,姚景源提到,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更多的是依靠粗放的規模擴張方式,整個經濟的水平大而不強,基本上停留在中低端。比如工業,中國工業的成就確實是很輝煌,但主要是數量,聯合國統計440種重要工業產品,中國在其中一多半的工業生產已經是世界第一,現在每生產4臺汽車有1臺是在中國。但問題是缺少核心技術。

以汽車制造為例,盡管生產的量大,但主體是合資品牌。他說,在合資品牌汽車生產的利潤分配上,外方拿走80%,我們只有20%。二三十年前沒有技術,中國可以用市場換技術進行合資,可以二八分成。但這麽多年過去了,本來應該不斷前進和發展的,還是這樣的比例,這難道不是問題嗎?

還有,盡管中國的鋼產量是世界第一,但是港口碼頭上高噸位起重機的鋼絲繩得進口,圓珠筆的鋼珠筆頭都得進口。姚景源認為,這種狀態是不可持續的。目前,東北出現諸多的困難,說到根本還是跟國內處於中低端層次有關。

回過頭來看,既然過去依賴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不可持續,那該怎麽轉型呢?

他說,就是要提升人口質量紅利。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產生新經濟,比如勞動力價格急劇上漲,就會產生機器換人,於是,智能制造、機器人就開始有了很大的發展。當然,現在中國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制造的領域中還是缺少核心技術,中國切不可在這些新經濟領域中的發展最終還是處在中低端,還是使用日本、德國、美國這些發達國家的核心部件。這就需要把創新作為經濟轉型的核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2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