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TCL春季新品發布會在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舉行,現場入口處“let’s + +”字樣十分醒目,對應TCL互聯網+智能的“雙+”轉型戰略。註重研發的TCL近年來新品推出的間隔越來越短,此次新品發布會將有哪些亮點呢?
TCL春季新品發布會現場
現場TCL先後發布了智能手表、幸福醫生、曲面量子點電視、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等新產品。此外,TCL還推出可定制的模塊電視,以往軟件可升級,現在硬件模塊也可叠代、更替。
TCL通訊COO王激揚宣布,TCL手機2015年銷量目標1億臺,其中正反都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銷量目標1000萬臺。
TCL此前已經推出了中國首臺量子點電視H9700,是目前色域覆蓋率最廣的電視,配備哈曼卡頓A級音響,實現了完美畫質與頂級音響組合。此次新品發布,TCL推出了更具亮點的60英寸曲面量子點電視H8800,配備的哈曼卡頓音響也升至S級。
李東生說,TCL的企業定位為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他宣布,2015年TCL集團向互聯網轉型的三大目標包括:有ARPU值貢獻的用戶,家庭用戶總數超2500萬,移動用戶總數2500萬;來自智能電視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服務業務收入超1億元;集團服務收入的增長高於整體收入增長,占比超過20%。
TCL智能電視應用服務平臺“歡網”公司的負責人梁鐵航透露,TCL的TV+生態圈今年在視頻領域,與中國互聯網電視、騰訊視頻全面深度合作;在遊戲領域,與騰訊遊戲全面深度合作。此外,與韓國K頻道合作,S級內容優先投放TCL平臺。梁鐵航還透露,歡網即將完成B輪融資,獲得億元投資。
TCL新品智能手表
幸福醫生
科天視頻雲服務
正反可接聽電話的智能手機idol3
TCL曲面量子點電視
TCL智能電視應用服務平臺“歡網”即將獲得億元B輪融資
統一(220)原材料成本下跌及高端新品利好公司業績 作者:王伯俊 材料成本下跌及高端新品利好公司業績:15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56%至3.69億元:受益於主要原材料價格的顯著下跌、競爭形勢的趨緩以及高毛利新品增長帶來的產品結構調整,公司15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56%至3.69億元,優於市場預期。 短期內,公司利潤主要依靠成本驅動:從數據來看,公司重要的原材料,如PET和棕櫚油的價格仍處於歷史低位。其中,飲料的主要原材料Pet均價同比去年已下跌超過20%,鑒於石油價格短期內不會大幅反彈,我們預計15年全年Pet均價或將同比下跌10%-15%,再加上奶粉價格的大幅下跌(逾30%),預計飲料業務的毛利率有望得到約3個點左右的改善。而受惠於14年9月取消火腿腸贈品以及產品提價所帶來的毛利改善,預計方便面業務毛利率亦將同比提升逾3個百分點。 長期看,差異化高端新品將成為公司增長新動力:鑒於新品「海之言」的銷售表現珠玉在前,我們相信同樣定位高端、時尚的另一新品「小茗同學」15年有望表現優異,再加上14年下半年基數較小,我們認為公司下半年飲料業務收入端有望獲得一定改善。盡管目前方便面業務銷售表現仍受累於大環境疲弱,但長期看,公司將以提升產品結構為核心,未來將聚焦高端新品(如革面、冠軍棒及湯達人等)以促產品升級,預計有望使得整體行業增長重回正軌。 目標價8.54港元,調升至買入評級:鑒於未來競爭形勢將趨於緩和,而公司亦將主要聚焦於高端新品的推出以及產品結構的升級,最差的時間正逐步過去,我們看好公司差異化的產品定位策略,以及獨具創新的產品研發能力對公司長期發展帶來的貢獻,而短期內成本的大幅改善將部分抵消消費環境疲弱及營銷費用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預計15-17年凈利潤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4.1%,我們看好公司的長期發展,調升目標價至8.54港元,相當於16年盈利預測的29倍市盈率,較昨日收市價仍有15.8%的上升空間,調升至買入評級。(第一上海證券) 附:相關圖表 ![]() ![]() ![]() ![]() ![]()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
||||||
快速時尚與網購平台改變了時裝產業,國內時尚教父洪偉明也積極因應。五年前成立高級的訂製服品牌LUHONG COUTURE,走出神祕的設計工作室,進駐文華東方酒店,如今再與東京著衣聯手推出新品牌KODZ,展現強烈求新求變風格。 撰文•黃玉景 六月初,台灣高級訂製服品牌LUHONG COUTURE在文華東方酒店正式開幕,這是第一家進駐國際六星級飯店的台灣設計師高級訂製服品牌,創辦人就是有時尚教父之稱的洪偉明與他的親密夥伴呂芳智。 「這件衣服用的是歐洲古董蕾絲,我們再手工設計上羽毛、亮片以一個人一天八小時的工作量來算,得花上四個月。」呂芳智介紹手中的高級訂製外套,流露出他的一針一線、慢工細活的心血。 因應快速時尚風 接單生產高級訂製服 不過,LUHONG COUTURE品牌其實早在二○一○年就成立,但因主打的客群很尖端,客戶直接到呂芳智的設計工作室洽談,未設公開展示空間。 時尚界資深媒體人袁青認為,台灣在國際大品牌的高級訂製服市場並不大,呂芳智也坦白表示台灣的時尚市場和國外不同,「外國設計師做高級訂製服是為了提出新 穎跳脫的想法,主打品牌形象,品牌旗下同時又有很多消費性產品,和我們將訂製服直接作為消費品是不一樣的。」經過幾年摸索,LUHONG COUTURE決定進駐東方文華,一方面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另方面也能將客戶諮詢服務的功能與設計工作室製作衣服的功能分開,以免互相干擾。 隨著快速時尚成衣興起,改變了世界時裝業生態,不少台灣設計師也隨著轉型改做訂製服,企圖找出自己的市場獨特性,但是要做到高級訂製服,就非常不簡單了。 「高級訂製服需要投資很多,一年前就得準備好布料採購,一塊布可能只能做兩件衣服,你得先在腦中判斷可以做什麼、消費者的需求是什麼。」呂芳智說,他的團 隊才六個人,但每一個人都是二十多年來和他一起耕耘時裝界的夥伴,速度快且品質精準,而即使如此,一件高級訂製服還是快則兩周,慢則數個月。 為了講究的布料,做到真正獨一無二、量身訂做,洪偉明和採購團隊不惜親自飛到義大利、法國進口高級手工布料、古董飾品,配合時裝秀,一年少說得飛上六趟。 仰賴洪偉明三十多年來奠定的時尚眼力,和團隊一起討論下單, 「時尚界的腳步太快,像現在許多國際精品都年輕化,我們也得不斷調整選品的概念。」洪偉明說。 他拿出好萊塢明星走紅地毯時常見的Edie Parker壓克力手拿包,說: 「設計師將亮片融入壓克力,非常漂亮,有些台灣人起初很難接受壓克力也可作高級飾品,所以我們得不斷分享這些創作理念。」也因此,每一季都得舉辦八到十天的商品展售會,向顧客面對面展示。 切入網購新平台 促成台灣人品味升級 想提升台灣人時尚品味的企圖不僅僅在金字塔頂端的消費客群,洪偉明也把眼光放到網路通路。去年十月,他和台灣的元老級服飾網購平台東京著衣合作,聯手推出網購時裝品牌「KODZ」,價格定位比東京著衣高出二到三倍,企圖追上長大成熟的東京著衣客群。 東京著衣總經理郭奕麟說:「凱渥在造形搭配、攝影與名模團隊都為KODZ帶來專業的指導與成效,洪老師擁有獨到的眼光,能在流行元素上精準地提出符合趨勢 的見解,只要有空,他會認真檢視每一張產品照,也不吝開拓旗下新人與KODZ的工作機會。」KODZ開賣三個月,就創下單月營收三千萬元的佳績。郭奕麟對 東京著衣這個向上轉型的策略感到相當滿意。「當然,洪老師是最重要的靈魂人物。」郭奕麟親眼見識過洪偉明細膩獨到的品味功力。「模特兒拍照時,他突然說拿 一個包包來,這樣的微調,整張照片的時尚感就立刻提升不少。」從最核心事業體凱渥到這兩個時裝品牌,不難看出真正能抓住品味精髓的,仍非洪偉明莫屬。 浸淫時尚品味已逾三十年的洪偉明,每天仍不斷學習吸收最新資訊。他說:「我每個禮拜都會看至少二十本雜誌。」光是他背後的書牆,就從地板一路綿延到天花 板,雜誌依年代排列放好,「這樣的藏書量我起碼整理了四面牆,好多七○年代的雜誌我都捨不得丟。」他的細膩在LUHONG COUTURE旗艦店也看得到,仿照馬毛疏鬆柔軟的進口壁紙,符合尺寸的訂製大理石櫃,如國際精品品牌一樣精準地在乎細節。 Men's uno集團出版人林浩正多次與洪偉明在國外時裝秀碰頭,「洪老師出席時裝秀的頻率、提早到場的習慣,讓時裝界許多後輩都相當汗顏。」言語間十足地肯定洪偉明的態度。 「台灣人的精神財富遠超過對岸二十年,在文化面上我們絕對不是弱勢,如何延續每一代的寶貝,才是我們接下來該做的。」台灣時尚教父即使早已成名三十年,仍勇於接受新挑戰,打造新的事業版圖。 LUHONG COUTURE 創立:2010年 創辦人:洪偉明(右)、呂芳智(左)特色:全手工打造高級訂製服 洪偉明的創意煉金術 1. 轉攻高級訂製服市場用年輕化的流行線條、創作、選品,速度快且品質精準。 2.LUHONG COUTURE進駐酒店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區隔客戶諮詢服務的功能。 3.與網購業合推時裝品牌KODZ 展現快速平價時尚質感及品味,第3月單月營收達3000萬元。
|
||||||
一直以來,美國條碼打印機巨頭斑馬科技(ZBRA.NASDAQ)都已出色質量以及比較高的價格讓一些有需求的中小企業望塵莫及。在深圳2015中國物聯網與智慧中國博覽會上,斑馬發布了其為中國市場打造的ZR系列產品以及更新的EZ320移動打印設備,價格下降,對比同類型產品具有更高性價比。
斑馬客戶主要分布於在零售、醫療、物流、交通、物流五大行業,其中網上零售以及物流行業,更依賴條形碼技術對貨物進行跟蹤追查。斑馬是市面上唯一能同時提供RFID、藍牙、Wifi等三合一技術的廠商,但是一直以來都因為價格居高而錯失一些中國企業,而一些國內中小型品牌能夠提供價格上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為了應對來自中國廠商的競爭壓力,斑馬新系列對價格進行調整,使其更貼近中國客戶對於高性價比產品要求。此次推出的ZR系列產品分為中高低端三檔。“低端產品對比同類型產品高出10%左右,而高端產品高50%左右,這些都是經過前期市場調研確定。”斑馬科技大中華區總經理吳堅說道。
對比舊有產品,ZR系列更多針對中國用戶的個性化設置:默認的中文LCD顯示屏,預裝可縮放中文字體,多種打印選項,高分辨率屏幕以及智能電池充電。
這是繼去年收購摩托羅拉系統企業部之後首次大規模發布新系列產品。在展覽會上斑馬不僅展示了移動條形碼打印機等舊有斑馬產品,還有基於摩托羅拉技術的掃描儀。這次展示被大眾視為對斑馬整合摩托羅拉業務整合的一次檢閱。吳堅告訴記者:“斑馬和摩托羅拉都是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但斑馬主要側重在打印方面,而摩托羅拉側重在掃描,互補的功能使得兩者之前一直保持合作關系,合並之後經過一年融合,現在提供的解決方案更為完善。”
吳堅表示,在收購摩托羅拉系統公司的企業業務後,斑馬技術提高了資產、人和交易交付以及擴展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模塊的實時可見性,能夠通過企業資產智能化(EAI)更好地幫助企業利用物聯網。
中國一直是斑馬技術在亞太地區重點關註的市場,並從2000年進入中國以來持續投資,早在2011年斑馬技術就推出了專為中文用戶設計的一系列產品,與一二級城市600余家領先的經銷商建立穩固的合作。斑馬技術進一步升級渠道計劃,引入斑馬全球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從而讓更多的經銷商加入斑馬網絡中,幫助其成為用戶信賴的顧問與合作夥伴。
目前,斑馬在醫療、零售以及物流行業都取得不錯成績,主要服務對象包括阿里、京東、三通一達等國內一線電商、物流企業。根據Forrester的最新報告,到2019年中國的在線零售交易量會達到1萬億,此增長來源於手機終端應用,這些程序使電子商務公司觸及到小城市的新顧客。這也能為斑馬業務帶來新的增長。吳堅告訴記者,斑馬下一個目標是進一步拓展斑馬在二、三線城市的渠道資源。
據說蘋果的員工都已經大批出動掃貨了!
昨晚全球又有一大波人狠狠地熬了個夜,他們的名字叫“果粉”。而今天,已經另有一大波人沖進各地的Apple Store,對,他們是來搶購iphone6、6+等眾多老產品的,因為新品發布,老款售價集體大跳水。
有蘋果內部員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所有金色版本今天清倉特價處理,16G、64G今天要處理掉庫存的金色。”他同時表示,這個消息在蘋果官網是看不見的,官網已經停止銷售它們了。
蘋果在今日淩晨發布了iPhone 6s、iPad Pro、Apple Watch和Apple TV四款新產品。發布會結束後,蘋果在線商店恢複上線,國內官網顯示,iPhone 6s系列將於9月12日放開預訂,iPad Pro將於11月推出。而作為老一代產品的iPhone 6與iPhone 6 Plus,購買頁面顯示,雖然仍可購買,但已沒有金色和128GB版本。
經《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蘋果零售店的工作人員詢問,降價的詳細情況是,從9月10日開始,老一代、二代產品的確全線降價。iPhone的降價幅度是800元人民幣,iPhone5S降幅達1200元。目前,原價為6088的iPhone 6 Plus的16GB版本售價為5288元,iPhone 6則為4488元。
由於iPad Pro的發布,老一代的Mini Pad3 降幅在400元~500之間,而Mini Pad2 的降幅也有200元左右。
上述蘋果內部員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蘋果有這個銷售傳統,“所有蘋果logo的產品,新品上市,老一代清倉,賣完為止。”
他判斷,蘋果此次要把iPhone 6系列的64G、128G版本的產品清空停產。“如果停產就會大降價,這次是64G、128G要清空庫存。如果64,128繼續銷售,肯定會大幅拉低新品銷售量。”
由於員工有內部打折價格,他補充說,“我們自己都喜歡這個時候出手,也是搶的節奏。”據他觀察,“今天上海所有Apple員工會一哄而上擠到四家零售店,然後,估計今天金色iPhone 6就所剩無幾了。”
值得註意的是,“處理只在蘋果官方零售店,授權經銷商只能看著,不參與降價”,該員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補充說。
每一次蘋果公司的秋季新品發布之後,從來不缺的是吐槽的聲音,而這一次似乎更為明顯。
北京時間9月10日晚間,預熱已久的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在新品上並沒有帶來大大的驚喜,iPhone6s和6s Plus、尺寸更大的iPad Pro、新Apple Watch與新Apple TV,這些在此之前已成功被媒體全部預測。
發布會結束後,不少外國科技媒體也對蘋果發布會進行了點評。
彭博:隨著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Apple Watch和Apple Music,蘋果發布的設備展現了公司的野心:使其產品融入人們生活。
路透社:蘋果的手機、平板電腦和機頂盒沒能給投資人留下深刻印象。
今日美國:盡管蘋果發布了不少產品,但股價還在下跌。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蘋果股價在這次發布會前沒有出現上揚,而出現的失望情緒。新產品缺乏任何突破性進展,蘋果的創新者形象因此岌岌可危。
在社交媒體上,尺寸變得更大的iPadPro可以算是這一次承受更多批評聲的新品。
微博上,知名網絡評論人@所長別開槍是我 的點評是“這一次,iPad真的大的可以砸死人了。估計很快就會出現新聞,某人因為沒能拿穩iPadpro掉在臉上導致送醫。”
除了iPad Pro太過笨重,還有不少人反應配上Apple Pencil和鍵盤的iPad Pro和微軟的Surface太過神似。
於是,知名評論人@和菜頭 昨晚在微博上這樣抱怨,“得有多少微軟粉抱著Surface哭成狗啊?早知道蘋果也要做Surface,何必買微軟版的?”
此外,最新出品的玫瑰金色的iPhone也遭遇不少吐糟。
知名脫口秀譯者@谷大白話 在微博上用這樣一句話總結本場蘋果發布會。“The only thing that’s changed is the color(唯一改變的只有顏色)。”對此,以後@谷大白話還調侃每次發布會庫克的臺詞應該換成:"Wait,one more color."
最有意思的還是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昨晚雷軍在微博上發布只有兩個字“晚安”的微博,但配圖為與新款iPhone的玫瑰金色頗為接近的粉色小米Note 16G全網通版,並在圖片顯著位置標記處其起售價為2099元。
不過,即使蘋果的新iPad Pro可以看到不少微軟的標誌性平板電腦產品Surface的影子,而Apple TV的遊戲功能又和任天堂的Wii過於相像。還是有網友認為按照之前新品發布後飽受吐槽的經驗,蘋果公司這次似乎並不需要太過擔心新品的銷售前景,特別是在擁有大量“腦殘粉”的中國。
想想科技圈為了蘋果三點鐘都得精神著,咱們也捧場看看蘋果都發布了些什麽新鮮玩意兒。
1.Apple Watch
新增了土豪金、玫瑰金配色,嘖嘖,還有土豪表帶選配哦!
庫克表示Apple Watch的用戶滿意度高達97%,看來只要功能巧,賣出去多少都說好。
目前在Apple Watch上的專屬應用已經達到了1萬款以上。而全新的Watch OS 2也將會在9月16日起開始更新。除了系統和應用之外,Apple Watch在尺寸和售價方面與之前的產品保持了一致。
2.iPad Pro
蘋果副總裁 Phil Schiller稱這款產品是史上最強的iPad產品,其運行速度能秒殺過去半年出現的 80% 的電腦。
具體配置參見下圖:
還增加了一個小配件
與之前的產品定位不同,全新的iPad Pro將主要針對企業級和教育市場,生產力和功能性更強。為了證明其在辦公能力上的突出表現,蘋果還請到了微軟的副總裁Kirk Konigsbauer進行Office軟件的演示。不知道這是否有什麽其他深意……
3.Apple TV
這個TV不一般,已經可以語音交互了,該系統基於iOS,並將Siri融入其中。
用戶通過與Siri的語音互動操作,讓Apple TV快速便捷的實現自己需要的功能。除此之外,Apple TV還支持一些串流功能,比如當你在iPhone上玩一款遊戲時,暫停後可以在Apple TV上繼續玩。
售價方面,32GB版Apple TV為149美元,64GB版本為199美元。
4.iPhone 6S/6S Plus
最後大家不要忘記還有手機嘛!
為了新增加的玫瑰金色是不是又要引起一片彩色手機殼的旋風了?
不妨看看參數和報價,有評論說這次是“加量不加價”呢!
有木有註意到都支持3D Touch?我們新技能get一下:
售價似乎也沒有太大差異,這次中國也是首發地區哦~
中國區售價:
iPhone 6s 16GB/64GB/128GB售價分別為5288元/6088元/6888元
iPhone 6s Plus 16GB/64GB/128GB售價分別為6088元/6888元/7788元
而這一夜,我們的三大運營商註定有兩家沒有睡好。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小編也是夠拼,為了第一時間發布新品預售的微博強撐到了三點多啊!以下是他們發布的預約信息:
雲端大廠正在吃掉終端市場的午餐! 過去一個月,全球三場重大硬體發表會,竟都是由雲端服務公司舉辦。 他們分別是微軟、Google和亞馬遜。 相較於初期跨足硬體的跌跌撞撞,如今他們有更明確的目標、策略,正在改變整個科技生態。 撰文•何佩珊 「今天你看到的創新,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做硬體的理由。」十月六日在美國紐約Skylight舉辦的Windows 10全系列終端發表會上,微軟執行長薩提亞(Satya Nadella)站上舞台,為微軟近兩年來所做的努力,下了最佳注解。 十月的紐約已有濃濃秋意,一早八點剛過,不畏十三度低溫,會場外已經出現長長人龍,熱烈程度相比蘋果也不遜色。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等待,活動正式揭幕,先是 遊戲主機Xbox登場,然後是擴增實境眼鏡HoloLens、智慧手環Microsoft Band,然後是兩款Lumia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Surface Pro 4,然後來到活動的高潮,微軟稱之為最強NB的Surface Book上場。這次,微軟靠自己撐住全場,一口氣發表六項硬體新品。 三大軟體商 從雲端殺進終端微軟 打造「個人運算」未來本刊記者是唯一出席這場發表會的台灣媒體,在長達兩個小時的發表會裡,微軟顯然不再是印象中那個成立四十年的「中年保守男子」,相反地,從一次比一次熱烈的掌聲不難感受到,微軟散發出強烈的活力與創造力。 發表會最後,薩提亞壓軸登場,「我們不是為了做硬體而做硬體,重點是體驗。」帶著自信的笑容與堅定的眼神,他說:「我們的願景是要打造個人運算 (Personal Computing)的未來。」曾幾何時,軟體業者的發表會上,已經不再需要硬體品牌廠商助陣;又是什麼時候開始,這些軟體廠商將戰場從雲端殺進終端產 品,到如今成為硬體產業無法忽視,亦敵亦友的夥伴? 不與品牌廠合作 推自有品牌Pixel C 事實上,微軟不是特例,不過就在這場發表會一個星期前,Google因應Android 6.0版本的推出,在舊金山也舉辦了一場系列終端發表會,推出兩款手機、一款平板,以及兩個影音串流裝置。 雖然發表會上仍可以看到華為、LG(Google新一代Nexus智慧型手機合作夥伴),但更引人注意的是,這次Google不再與品牌廠合作Nexus系列平板電腦,而是推出全新自有平板品牌Pixel C與大家見面。 而要說雲端廠商搶進硬體市場,自然不能忘記曾在平板電腦銷售排行榜中,長居前三位的亞馬遜。就在Google發表會前一周,亞馬遜推出了新一代高、低階,共三款自有品牌平板,以及串流裝置Fire TV。 一個月內,三家軟體廠商舉辦了三場硬體發表會,都在說明同一件事:軟硬體整合的時代來了。 他們為什麼要跨足硬體? 和軟體、網路業的高利潤相比,做硬體考驗的不單單只是研發能力,還牽涉到供應鏈、庫存控管、物流、通路、行銷等,不只核心能力大不同,七折八扣下,能從中賺取的毛利也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實際上確實如此,包括亞馬遜、Google和微軟都曾在硬體市場摔過跤。其中,亞馬遜雖曾在平板獲得成功,但二○一四年推出的智慧型手機Fire Phone,銷售成績簡直慘不忍睹,最終亞馬遜為此認列庫存損失高達一.七億美元。 Google失敗的例子也不少,如Google Glass幾乎夭折,還有目前在教育等市場熱賣的Chromebook,也不是一開始就獲得肯定;一一年發表時,在外界看來,那只是網路公司瘋狂且不切實際的幻想。 Surface兩年虧17億美元 也要做! 至於微軟,在硬體市場吃的苦頭就更多了。例如早期失敗作品有多媒體播放器Zune,近期則是因為買下諾基亞,認列相關資產虧損高達七十六億美元,還因而造成微軟成立以來最大財報季度虧損。 此外,現在成為蘋果、Google兩大對手「學習」對象、走路有風的Surface,在前兩代推出時,可說是受盡冷嘲熱諷。 當中最經典,就屬蘋果執行長庫克形容的:像一台烤麵包機和冰箱的組合。而實際上,市場估算自一二年Surface上市以來,到一四年中這段期間,Surface已為微軟帶來高達十七億美元的損失。 是什麼樣的理由,讓他們寧願虧錢,也要繼續做硬體?或許三家廠商的處境不完全相同,但很顯然的,他們都察覺到,要贏未來這場仗,軟、硬體缺一不可。 以Google為例,廣告收入約占了整體營收的九成,而要讓廣告營收成長的方式,就是讓更多人使用Google搜尋、YouTube影音服務等。這也是為什麼從網站搜尋引擎起家的Google,當年會買下Android,切入行動市場。 為給消費者最佳體驗 自己來! 但Android的開放生態是優勢,卻也是缺點。Google發現,參與Android開發的廠商雖多,卻無法為消費者帶來最佳體驗。最終,惟有最了解Google服務的自己跳下來參與,才能打造能夠完美呈現Google體驗的產品。 Google執行長皮伽(Sundar Pichai)說:「所有科技的創新,都發生在硬體和軟體的交界處,現在應該是時候把硬體、軟體和網路看成一體的時候了。」而微軟的處境則是另一回事。過 去微軟在PC市場獲得空前成功,Windows和Office幾乎成為人人必備的工具。但就像薩提亞說的:「我們(微軟)要讓消費者從需要 Windows、選擇Windows,到愛上Windows。」當PC市場走下坡,當商用與消費終端界線愈來愈模糊,微軟被需要的條件也逐漸消失,必須想 辦法更貼近消費者,用更好的體驗,讓消費者主動愛上微軟。 這就是為什麼微軟不能再只是仰賴品牌廠商作為中介,而要更直接接觸消費者。更何況,眾所皆知,行動市場一直都是微軟的痛點,在這塊領域上,微軟的盟友本來就不多,更要靠自己跳出來帶領生態系的發展。 以微軟這次發表會推出的兩款Lumia手機為例,透過Windows 10 Continuum的功能,只要接上大螢幕,隨時可以變成PC使用。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認為,這將有利於微軟打進新興市 場,將手機作為新興市場消費者第一台PC,甚至是唯一的PC。而微軟亞太區消費端傳播總監Flann Gao相信,當其他硬體廠商看到這樣的產品,開發Windows Phone將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直接從網站入口抓消費者 亞馬遜 Fire Phone展現雄心至於亞馬遜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從網路書店起家,電子書Kindle毫無疑問是亞馬遜最成功的硬體產品,但電子書市場規模有限,同時亞 馬遜也早已不再只是網路書店,還提供各式各樣的電子商務與影音串流服務。而要吸引消費者上亞馬遜消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掌握任何可以上網的入口,也就是 手機、平板等各種終端。 以Fire Phone為例,「它減少透過手機上網買東西的步驟。」市調機構IDC分析師拉瑪斯(Ramon Llamas)說。縱使這項產品沒有在市場上取得立即的成功,但意圖再明顯不過。 而亞馬遜推出的其他硬體,如專用購物裝置Dash、個人語音助理播放器Echo、平板電腦,其實也都是基於相同的理念。自然,這樣的商品,恐怕也只有最了解自家網路購物和串流影音平台的亞馬遜最具動機,也最有能力做得出來,無法假手於人。 這也是為什麼有消息指出,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沒有因為Fire Phone的虧損感到挫敗,預計在組織重整後,他還將持續擴大硬體研發團隊Lab126的規模,投入更大量的資源,開發更多硬體產品。 三家業者面臨的情境和挑戰或許不同,但顯然他們都意識到雲端與終端產品結合的重要性。未來的賽場裡,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雲端或硬體戰爭,而是一場生態系大 戰。如果沒有雲端服務帶來的獲利作為後盾,單靠硬體恐怕難以長久抗戰;而若是沒有硬體在前端衝鋒陷陣,雲端服務也難以擴大市場,並發揮最大戰力。 台廠客戶組合,預估將重新洗牌隨著雲端大廠往終端布局的腳步加快,市場版圖也跟著改變。如今戰局還未分出高下,但已經可以預期,未來台灣硬體供應鏈的客戶組合很可能會重新洗牌。 同時可以期待的是,硬體對雲端公司來說,角色功能性比獲利更加重要,因此不論市場殺成什麼樣的紅海,他們持續投入的決心都不會輕易被擊退,反之,只會將戰線愈拉愈長。而當有更多終端硬體帶進更多的雲端用戶和資料量時,雲端資料中心的建設需求,勢必跟著成長。 或許台灣廠商無力主導生態系的發展,但在硬體的開發與製造,以及在雲端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技術成熟度,仍是台灣的優勢,也是未來必須緊緊抓牢的關鍵機會。 微軟克服痛點 6大新品,帶領生態系發展Surface Book 特色:Surface Book的強大效能是最讓人驚豔的部分,同時在設計上也頗具巧思,可作為平板單獨使用。 Lumia智慧型手機 特色:生產力是Lumia 950和Lumia 950 XL的最大特色,只要接上螢幕就可以作為PC使用。 HoloLens擴增實境眼鏡 特色:可應用在教育、遊戲、醫療、工業等領域,預計明年第一季推出開發者版本。 Surface Pro 4 特色:Surface Pro 4比前一代產品強化了效能、減輕重量,並新增觸控筆的設計,將工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Microsoft Band 特色:第二代Microsoft Band,根據第一代產品的反饋做了多項改進,以成為每個人的健康幫手為目標。 Xbox 遊戲主機 特色:Xbox免費系統更新是以Windows 10為基礎重新設計,也可以在Windows 10的PC上玩。 |
2015-11-02 TCW |
||
天貓高管登門喝杯茶,坪林小農淡季就不淡了。 面對大買家,小農無所懼,還要他們「明年最好預約」。 這次天貓對台灣契作的不只是稻米,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經濟作物:茶。 有意思的是,這次中選的台灣茶農,是規模只有三人的小茶廠。 我們走進茶農翁萬位於坪林的茶廠,茶廠雖小,卻是全台灣數萬家製茶廠中,十八家被農委會評選為五星級茶廠的其中之一,客人還沒走進茶廠,在前廳接待室就要換上乾淨拖鞋,以免弄髒一塵不染的地板。 四個月前的某個傍晚,他也在這裡,接待三位遠從中國來的年輕女性,她們坐下來喝了一杯茶,十分鐘後便離去。但一個月後,他就接到一筆要交貨一千公斤、規模約一百二十萬元的訂單。扣掉找其他茶農幫忙出貨的利潤後,這筆收入約占他平均年營收的二成四。 只要你夠好,它就埋單……幫你抓客群定位、篩出最熱賣產品交易金額雖不大,但在交易的背後,我們卻看到阿里巴巴為了找好貨,願意付高代價。 半年前,天貓國際東南區負責人胡瑜玲,輾轉透過台灣賣家介紹找上台灣特許董事長黃丙喜。台灣特許(以下簡稱特許》,是媒合天貓和翁萬的中間商。 它,專門收購台灣好茶出口,二0一一年,江陳會我方代表、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送給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的茶,便出自它手。如今,它也是免稅店大廠昇恆昌唯一的茶外包商。 胡瑜玲跟著黃丙喜跑遍南投、坪林、阿里山的茶廠,確認其合作的茶廠品質上等,在今年五月邀請特許在天貓國際開店。翁萬的茶廠,就是天貓拜訪的對象之一。 選定茶廠,但要賣哪種茶?為了「雙十一」(十一月十一日光棍節》,雙方在今年九月開始選商品,一週開一次電話會議,最後把這次雙十一的「特供茶」定位成「小資女花草茶」,而不是特許多年來主打的總統茶、部長茶。 前者一盒中裝十茶包促銷價約合新台幣三百四十元,主打三十歲的女性上班族;後者一斤一般要價新台幣六千元,罐裝茶葉,主打有身分地位的大老闆或是政府高官。 天貓團隊拿網站大數據資料告訴黃丙喜,網路上購茶有三大特性:一、七0%為女性上班族;二、八0%經手機下單;三、六0%多為休閒及養生目的。「『部長 茶』買不動,『小資女』才會受歡迎。」種茶近年,翁萬被天貓萬中選一,他的紅茶被包裝成「小資女花草茶」,這批茶,被製成了一萬八千盒茶包,特許產品經裡 吳碩元說,有信心在十一月十五日前完售,因為他們接下來要推出買茶送茶園巡禮的抽獎活動,等雙十一接近再下重本。 首次與大陸天貓交手…… 賣價比照歐美,「淡季都不淡了」 這是翁萬第一次接觸大陸盤商,但是他對天貓和其他五、六位合作盤商一視同仁,價格沒打折,一樣是一公斤賣新台幣一千二百元,略低零售價一千六百元。過去,他的茶都是賣做歐美的禮品市場,比一般茶葉的出口均價高約一倍至兩倍。 炎夏六月,不是產包種茶的季節,翁萬賣給天貓的是紅茶。八年前,因為包種茶一年僅生產春茶與冬茶,夏季就是坪林茶農的淡季,為了填補夏季閒置產能,翁萬開 始種植紅茶,每一年少量生產,沒想到,天貓會成為翁萬的紅茶第一個大客戶,一次把他年三分之二的產量全包了,「淡季都不淡了,還多出一筆收入.」他說。 不懂包裝收款,它罩你……如何運營、文案怎麼寫,幫你搞定 為了幫忙賣這些茶包,天貓提供大數據,告訴特許怎樣賣最好,連包裝也幫忙選色。原本,特許設計了六款包裝盒樣武,最後挑中一款白色款,想要呈現優雅質慼;天貓看後直言,告訴黃丙喜「太白,運送過程容易髒,」最後改為一款鮮橘色包裝。 甚至,天貓還幫供應商做生意。以特許來說,他們不用去大陸設公司、不用煩惱是否要開銀行帳戶收款,或是要找誰操盤網站。 在此之前,天貓已經找好中國當地最強的代運營商,幫忙操盤。諸如,這週要主打什麼商品、文案要怎麼寫才會「接地氣」,讓消費者埋單,後者都幫忙搞定。 就算,特許或是翁萬擔心商品契作後,銷售會不如預期,天貓還先買斷部分商品,給前者貨款,讓其無後顧之憂。 據了解,這種「優厚」待遇也發生在其他能提供「好貨」的供應商上。 「你只要幫我找到好商品,物流金流行銷費一律好談!」一位台灣供應商透露。 只要自家出品無可取代……價格多兩成,客人還增為過去三倍 但前提都在於,只要你夠好,無可取代! 台灣的茶本身就有品牌競爭力。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說,台灣茶一年需求四萬噸,但產量只有一萬噸,剩餘三萬噸要靠進口,本身就供不應求。 從質來看,這次天貓進口翁萬一公斤一干二百元,是專銷歐美禮盒市場的茶葉規格,而不是價格只有其四分之一的茶末產品。 當然,翁萬自己也要夠爭氣。 就在訪問當天,翁萬還有另有一位訪客,是ISO22000的稽核員。坪林有近兩千位茶農,他並不是憑空被天貓看上。 他的茶廠,是坪林第一家接受食品業規格的工廠管理的茶廠,從源頭的農藥殘留,到生產時生產環境有沒有碎石、生菌等,生產流程從頭到尾都要自我管理,並將之文件化。 翁萬連電腦打字都不會,只有四公頃的茶田。為了通過ISO,從二0一0年來,他每一年總要有一天要花九個小時,接受稽核員檢查上百個項目。另一位同樣導入ISO22000的福壽山產茶大亨,二十公頃茶園有兩位廠長,員工超過百人。 但翁萬不認為自己小,茶就沒辦法做成五星級的水準。現在他的包種茶已經被預訂到明年春茶了,價格能比同業多兩成,通過ISO後,客人是過去的三倍。 我們在採訪終了,忍不住問翁萬,怎樣看待台灣特許或是天貓的角色。 這三方各有專長,但若翁萬能夠直接去做零售市場,會否賺更多?但這位六十四歲的農夫,這樣回答:「沒錯,我會賺更多,但我會很累,如果我把生產做到最好,客戶變多,我的量也是會變大,我也是會多賺,有錢大家賺嘛!」 把自己專長的事情做好,然後,跟一流的合作夥伴走出去把餅做大! 在坪林茶田裡,這位小茶農,跟我們分享了,因應全球化與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風潮來襲下,他的生存之道。 文.顏瓊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