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品》全台首款居家照護幫手 15公分「小可愛機器人」 幫你提醒長輩:該吃藥了!
假如家中的監視器可以移動,還能叮嚀長輩有沒有按時吃藥,而且還可以和他們通話。這樣的監視器怎麼樣?新光保全即將在十一月推出一款小巧的機器人,就有這樣的貼心功能。
身高僅十五公分、像個寵物般在家中「趴趴走」,用手機或平板就可以遠端遙控、即時觀看家中各處動態,大家看到它的第一個反應是「好可愛哦!」不同於日本
Pepper機器人的教育及娛樂性,台灣第一款居家照護機器人,即將用可愛「暖男」的姿態,來擄獲銀髮族和女性族群的心。
優點》能隨時趴趴走
「新保6S」其實是已經研發了好幾代的成果。新光保全公司 技術研發中心協理鄭澤芳說:「新光保全早在十餘年前就看好機器人產業,已經從新保一號研發到八號,一開始從企業保全的概念切入,多半尺寸偏大。」近年來因高齡少子化的趨勢,新保看好家庭照護機器人的市場。但走入家庭,太大的機器人恐怕會讓長者受到驚嚇,因此改走輕巧路線。
鄭澤芳強調,新保6S的功能主要是「行動監控家中環境」。家中有長輩的人,往往基於經濟考量,不能時刻陪在旁邊照顧,又常擔心長輩的生活作息是否如常,這時候你即使人在外面,只要有手機或電腦,就能遙控新保6S確認屋內狀況,不用擔心家中監視器看不到的死角。
新保對保全的經驗豐富,鄭澤芳透露:「有些小偷會在白天去了解家中狀況,觀察哪裡有攝影機,晚上偷東西的時候就知道如何避開它。有了這種神出鬼沒的機器
人,會讓竊賊防不勝防。」一般網路攝影機如果沒電了,只會閃紅燈或默默地停工,等到調出錄影帶看的時候,才發現沒錄到畫面而扼腕;但這款機器人會通知主人
何時該充電。此外,它還有雙向通話功能,可和家中的老小噓寒問暖,例如提醒長者吃藥,或關心他們「呷飽未」?
策略》用親民價打入家庭
簡單上手,是機器人打入人群的第一要件。
新保6S像大家習慣使用的手機一樣,底部有一個QR
Code,手機一拍、輸入密碼,就完成所有設定。充電方式也和手機一樣,如果不活動,可待機兩天;全時錄影則可維持二小時。至於大家最在意的價格,則壓低
在五千元以內,希望提高接受度。為降低成本,這款機器人目前沒有加入太多功能,但內部已經預置未來要擴充的運算能力,例如偵測一氧化碳、溫溼度等。
新保旗下、負責研發製造的台灣智能機器人公司 總經理黃國聰指出:「高科技不是問題,但先要讓消費者願意接受、進而習慣使用機器人。所以我們先用可愛的版本,提高銀髮族和女性族群的接受度。」成軍不到一年,台灣智能機器人公司 約三十名的團隊成員中,多數來自資訊與通信科技(ICT)產業,專長在整合軟硬體、機電等,特別是移動設備。原本服務於華寶通訊的黃國聰說:「機械或傳統產業的公司 可
能會做很強的機器人,但限於插在牆上的電源,使用電池可能只撐十五分鐘,但我們可以讓用電池的機器人待機時間延長。」台灣智能機器人的強項是,「客戶告訴
我們一個概念,我們就能幫他形成規格,例如建議他機身使用動物或人形,同時看它的經濟規模,導入合適的元件或技術,讓客戶負擔得起。」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
勢研究中心(IEK)產業分析師黃仲宏指出,該公司 堪稱台灣唯一一家服務型機器人廠商。
新保6S是目前台灣智能機器人最袖珍的產品,到明年第二季將陸續推出的服務型機器人,除了保全之外,還分布在醫療、餐飲業等領域,客戶也來自國內外。
該公司 資本額二億元,去年底第一波資金七千餘萬元到位,今年底將會注資到一億多元。今年營業額約數千萬元,明年上半年就可望損益平衡。
此外,台灣智能機器人公司 也培養一組人馬,研究關鍵零組件的開發,以培養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該公司 也和台大、交大等大學產學合作,期待新保6S只是開端,未來台灣會善用現有的高科技,推出更多服務型機器人。
撰文 / 孫蓉萍
CES發布的新品讓你眼花繚亂?只看這些就夠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08/153679.shtml
導讀 : CES已舉辦兩天,各大廠商新品盡在其中,這里都是最前沿的產品和最酷炫的技術,為你帶來不一樣的2016 CES。
CES已經舉辦兩天了,各大廠商該發布的新品基本也都齊全了。但是,太多?看得眼花繚亂?我們把其中最前沿的產品和最酷炫的技術從中挑選了出來,為你帶來2016 CES的精華。
i 黑馬 田牧 1月7日報道
手機:首發的樂MaxPro 看的還是那顆驍龍820的芯
有每年2月份的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後,CES向來不是手機廠商發布旗艦新品的主戰場。
驍龍820這顆芯片讓手機廠商苦等了一年,誰會成為搭載這顆芯的首發新機,讓各家手機廠商不斷角力。最終,這個首發的機會被樂視抓住,在高通820芯片的發布會上,發布了樂視樂Max Pro。
除了搭載820之外, 樂視樂Max Pro擁有6.33英寸2K屏,4GB RAM+64GB ROM,2100萬像素OIS配置光學防抖的後置攝像頭和400萬像素前置鏡頭,配備了USB Type-C接口,支持背部指紋識別和Volte高清視頻通話。樂視樂Max Pro在外觀設計上面傳承了家族風格,變化與前代不大,機身大面積覆蓋金屬材質。
但樂視在此次發布會上並未公布具體的上市時間和手機價格。而日前回歸小米的黎萬強說,同樣搭載驍龍820的小米5將會在春節後發布上市,目前正在加大量產中。所以首發的樂視可能並不能首先到達用戶的手中。
汽車:酷炫概念車挑戰特斯拉
不像手機那麽無聊,隨著這兩年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那些炫酷的汽車漸漸從未來世界向現實靠攏。
首先還是要說樂視。這家超愛造概念的公司把它當年說的超級汽車變成一輛外形酷炫的概念汽車FFZERO1帶到了CES的會場。
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 FF)是樂視在美國投資的影子公司,基本等同於樂視在國內融資的熱門名目,“樂視超級汽車”的實體業務。
擁有只在科幻電影里見過類似的詭異外觀,這臺 FFZERO1 並不是樂視和 FF 想要造出來賣給消費者的車,你可以更直接地將它理解為一輛比 PPT 酷炫幾百倍的演示用車。它的頂棚由玻璃制成,連著擋風玻璃;駕駛艙包裹在玻璃下方和方形金屬車身的中間。
FF 公司的 設計負責人 Richard Kim 表示,FFZERO1 上的一些設計元素,小到車體的線條,大到整個設計風格,都將體現在未來的FF 系列汽車當中。“這是一輛用來測試未來產品的車,不是概念車,而是一輛有概念的車。”
而老牌汽車大廠寶馬這兩年在電動和自動駕駛上沒少花精力。在本屆CES展覽會上,寶馬通過BMW 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車展示了全新的互聯化操作駕駛艙和車內用戶界面。駕駛艙內配備了高分辨率車載顯示器,包括平視顯示系統、帶三維顯示功能的組合儀表、以及21英寸全景顯示器,為駕駛者提供豐富的車輛信息。通過對當前駕駛模式和周圍環境的把控,互聯操作系統將自動對數字式顯示內容做出實時調整,在任何時間點為用戶提供最佳顯示。
同時,BMW i Vision Future Interaction概念車上搭載了全球首發的AirTouch手勢控制系統。目前手勢控制已在BMW 7系中投入量產,而新的概念系統則對此進行了進一步升級,采用了全新的人機界面技術。安裝在儀表板區域的傳感器可以識別手部動作以及前後移動,用戶僅用手勢即可“隔空”實現對全景顯示屏觸摸按鍵的控制,選擇菜單並激活功能。同時,方向盤的左側邊緣及副駕車門側梁都安裝有AirTouch按鈕,可以迅速地確認指令。
說到自動駕駛,就必須提英偉達在這次CES上發布的汽車處理器DRIVE PX 2,包含兩顆新一代NVIDIA Tegra X1處理器和兩顆基於NVIDIA Pascal架構的新一代GPU,采用16nm FinFET工藝,單精度計算能力達到8TFlops,超越TITAN X的7TFLOPS。在深度學習DL TFLOPS(Deep Learning浮點性能)性能上,DRIVE PX 2 6倍於TITAN X,等同於150部MacBook Pro。功耗方面,DRIVE PX 2的官方TDP是250瓦,采用水冷散熱系統。
這一堆參數看起來非常牛,為汽車提供了足夠的性能去處理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可無延時的處理突發情況,做出最快的反應。
當然,上面提到的無論概念車還是技術,離應用到你的現實生活中還要好一段路。所以當福特發布了一款已經量產的純電動平民汽車時,雖然沒有充滿未來感的外形,仍然得到許多人的歡迎。
從外觀,到內飾再到動力傳動系統,Bolt是經過全新設計的,不是改自其他車型。不過盡管有很多特性,例如插電式混動系統、性能像一輛真正的車,擁有一塊10.2英寸的車載觸摸屏,足夠長的續航支持等,當歸結到最後就只剩亮點:超過200英里(321公里)的續航和低至30000美元的售價(7500美元的補助)並且一小時充電可以達到80%。
2017年發售的Bolt電動汽車將在今年開始生產,如果能買到的話,沒理由不買一輛這樣的車。
筆電:向Surface和Macbook學習
蘋果的Macbook系列的外觀設計一直是被模仿的對象,微軟在自己做了幾年硬件之後,Surface系列也獲得了用戶的喜愛,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如今,它們在CES上都有了模仿者。
被戲稱為“重新發布了Macbook”的LG Gram15是一款15.6英寸的筆記本,外形和Macbook十分相似,其重量也只有驚人的980克,厚度只有15毫米。機身采用鎂鋁合金打造,采用1080p全高清IPS顯示屏。接口方面,提供了一個USB Type C接口,還有HDMI、Micro USB以及MicroSD卡槽。配置方面,可選Intel第六代Skylake酷睿i5或者i7處理器,8GB內存,256GB/512GB SSD,運行Win10系統,價格預計會在1100美元左右。
微軟的學徒則是戴爾。最新發布的戴爾latitude 12 7000系列二合一平板外形和Surface系列如出一轍。這款平板擁有12.5英寸的屏幕,機身僅重1千克,僅厚8mm,運行Windows10或Windows 8系統,擁有英特爾Core M3、M5、M7三款處理器選配,機身外屏為Gorilla玻璃,內屏可選更高端的4K UHD模型或全高清版本。
家電:炫技!三星量子點+曲面屏電視最驚艷
家電是CES上的一個傳統分類,每年都會引來三星、LG、夏普等家電巨頭發布驚艷的產品,目的就是為了炫技,價格自然也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今年的炫技大作被三星的新款SUHD電視摘得。
三星SUHD電視采用量子點技術,擁有49英寸-88英寸共五款機型,無邊框的設計創造出一個360°無死角的觀影視覺,使觀影者的註意力更容易集中在捕捉屏幕的內容上。量子點電視其實也是液晶電視的一種,不過采用了不同的背光源,從而在性能、畫面質量、能耗上都相比傳統的液晶電視更有優勢。同時三星全線新品SUHD TV都將采用1000 nit HDR技術,搭載自家的Tizen系統。
智能數碼:尼康奧運年升級感人
在攝像領域,本屆CES的風頭可說全被尼康搶了。新鏡頭、運動相機、閃光燈D500,尼康火線全開,其中最閃耀的當屬全畫幅單反D5。
先說令人震驚的配置:尼康D5配備了一塊全新開發的約2082萬有效像素的全畫幅感光元件;搭載153點AF系統,能夠在多種條件下準確捕捉、跟蹤移動對象,甚至以約12幅/秒連拍時也可如此; 尼康FX格式CMOS影像傳感器和影像處理器EXPEED 5的組合,使得該相機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達102400的最高標準ISO感光度與擴展模式的Hi 5(相當於ISO3280000)相結合,在暗光環境下有著絕佳表現;D5加入了全新的4K視頻拍攝功能,可拍攝2160/30p規格的視頻文件。
2016年將舉辦里約奧運會,尼康在此時發布相機的意義不言而喻,針對高效率的體育、新聞、自然等各類攝影,頂級相機必須做到技術的大踏步更新,奧運會作為四年一度的體育盛會,是全球各大媒體關註的焦點,大量攝影記者、現場觀眾都會用各種形式在賽場邊拍攝影像資料進行發布、分享。
在智能穿戴方面,三星、華為和佳明都發布了新的智能手表。VR眼鏡Oculus Rift在千呼萬喚中終於開放預訂購,將於3月份發貨,售價為599美元。並且將附贈第三人稱虛擬現實遊戲《Lucky's Tale》,預訂購用戶還可獲得虛擬現實太空動作遊戲《星戰前夜:瓦爾基里》(EVE:Valkyrie)。
(實習生 項佳楚 付佳對此文亦有貢獻)
“黑科技”加持的小米,能靠新品發布會扭轉頹勢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01/154140.shtml
導讀 : 黎萬強回歸也好,雷軍在小米年會上的演講也罷,小米已然認識到了過去的一系列誤區,並在積極進行一場由內而外的救贖。而改變的重點無外乎產品和增長瓶頸。
對於小米來說,2016註定又是一個多事之秋。
距離小米2016春季新品發布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黎萬強一條小米5配備1080P屏幕的微博便把把小米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黎萬強的複出為小米重新燃起了希望,但小米Note因WiFi斷流、刷機變磚等問題,又將小米拖入“質量門”的泥沼,黎萬強能否力挽狂瀾,從目前來看,成敗似乎被押在了小米5上。
新品發布會成了黎萬強的營銷首秀
小米在2015年的錯誤的營銷定位,不僅讓小米Note系列淪為失敗品,小米的銷量成績也成為定義小米成敗的唯一因素。黎萬強複出後接管了小米的市場營銷,即將到來的新品發布會順勢成了黎萬強的營銷首秀。
根據目前的情勢來看,對小米5討論的熱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小米5的定價問題,一種說法是小米將擺脫1999元的價格牢籠,用更高的定價拉升品牌溢價能力,不過小米Note挑戰3000元以上市場並不成功,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小米接連發布了多款中低端產品,在不少用戶眼中小米依然是“性價比”的代名詞。二是小米5將攜智能家居新品一同亮相,其實這早已不是什麽猜測,畢竟在去年多場發布會上,小米都會順勢發布一兩款生態鏈產品。意料之外的是,小米成了網友眼中的“百貨商場”,小米空氣凈化器等產品的“質量門”事件直指小米的品牌危機。
黎萬強將擔任小米2016春季發布會的總指揮,勢必要面臨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即如何用擺正小米的品牌形象,如何更好地理清小米和小米生態鏈之間的關系。對於第一個問題,雷軍在2015年下半年頻頻提起“新國貨”,調子定的很高,網友卻並不買賬,創造了參與感和手機控的黎萬強,能夠在文案上幫小米走出尷尬嗎?而在第二個問題上,之前傳出小米將為生態鏈產品啟用新品牌,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小米”的品牌風險,黎萬強將拿出什麽方案還不得而知。
一個明顯的感觸就是,小米5的前戲開始不斷翻新花樣,從價格、配置到產能無不成為外界關註的焦點。或許雷軍和黎萬強應該感到欣喜,畢竟新品的到來終於讓人們對小米的關註聚焦到了產品上,市場營銷也就有了最牢靠的著力點。但小米5能夠眾望所歸嗎?
小米5的意義在於能否改善小米的產品形象
不同於前四代旗艦產品的如約而至,自小米4發布後,小米5已經讓米粉們等待了19個月。前四代產品褒貶不一,可外界看來整個2015年小米都在和華為進行銷量賽跑,對小米而言,小米Note未能成事,難產的小米5便成了小米能否改善產品形象的關鍵所在。
前幾代小米旗艦或多或少的都在追求頂配和高跑分,雖然小米5搭載了性能強勁的驍龍820,可從黎萬強透露小米5配備1080P屏幕的消息來看,盡管你不少網友表示唏噓,卻也傳遞出了小米在產品設計上更加理性的信號。小米以前的問題是“重營銷、輕技術”,2015年的最後一場發布會似乎表達了小米認真做產品的決心,可黎萬強微博里所說的“黑科技”當真能擔此重任嗎?
按照小米官方和外界猜測的消息,小米5所謂的黑科技大概要以下幾個:3D Touch、LivePhoto和windows版的小米5。不過類似於3D Touch的功能早在去年就出現在了華為、中興等旗艦產品上出現,有人超這個方向猜測也在意料之中。而LivePhoto的類似功能,據傳三星GALAXY S7也正在開發類似功能,這似乎意味著今年的不少Android系統旗艦機型都將新增拍照視頻功能。至於windows版本的小米5,小米官方微博已經有所正式,在小米4上也有運行windows10的先例,可小米到底是為了吸引眼球還是真打算押寶windows10,還有待商榷。當然,我們期待小米在發布會上能夠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科技出來。
在新品的造勢宣傳中,小米第一次用了“黑科技”這個詞,或許有強調技術創新的寓意。而與小米同期上市的產品中,不乏三星和LG等國際巨頭,更有消息稱在小米將在巴塞羅那MWC上同步舉辦小米5媒體溝通會。誠然,小米5的野心和使命不言而喻。
扭轉頹勢,恐怕不是一場發布會所能搞定的
一個既定的事實是,小米5發布會是黎萬強回歸後的第一件事,也是扭轉小米頹勢的一個機遇。但這真的是黎萬強一己之力和一場旗艦產品發布會所能搞定的嗎?
黎萬強回歸也好,雷軍在小米年會上的演講也罷,小米已然認識到了過去的一系列誤區,並在積極進行一場由內而外的救贖。而改變的重點無外乎產品和增長瓶頸。
針對小米的問題,雷軍開出的藥方是聚焦、補課和探索。所謂的聚焦就是立足產品本身,據悉小米已在手機部門成立了核心器件部,將在顯示、照相、電池等方向上死磕到底。本身就缺少技術積累的小米,過去一年似乎並未把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接連不斷的產品質量問題和營銷失誤可以說是一度把小米逼入了絕境,和高通關系的惡化也讓小米雪上加霜,必須也有必要回歸產品回歸初心了。
補課像是雷軍對過去一年營銷問題的總結,所強調精細化運營、品牌建設和員工激勵制度或許和黎萬強的回歸有些關系。
而探索則是小米為解決增長瓶頸開出的藥,成立僅5年的小米便被開出了450億美元的估值,隨著產品銷量的不及預期,業界又傳出對小米重新估值的爭論,說白了,小米想要維持高估值,必須給投資人和看客們更大的希望,僅僅依賴銷量數字無疑是自找難看,畢竟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都表現出了增長停滯的信號。於是乎小米決定抽出一個小分隊,並積極籌建小米探索實驗室,目前已經把虛擬現實和智能機器人等當作新方向。
從追逐市場影響到追求銷量,相比於同級別的手機品牌,小米跑到太快了,不管是產品、市場宣傳還是組織架構都在暴露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小米需要放慢步伐積蓄實力。黎萬強的作用恰是給外界展現出更理性的小米,不管是在品牌形象還是在產品上,小米5和它的發布會便是黎萬強的第一場考驗。
總的來說,急於改變現狀的小米必須在小米5身上打一場翻身仗,在市場競爭上小米還有試錯的機會,但輿論和友商的公關會嗎?一旦黎萬強失去了光環,小米5重蹈小米Note的覆轍,小米的未來將再多一層陰影。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Alter ,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跟誰學發布新品,加速流量變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01/155005.shtml
導讀 : 不難發現,這兩款產品都是面向教育機構,希望教育機構更多的使用平臺的增值服務。
i黑馬 訊 3月31日消息 家教O2O平臺“跟誰學”今日在上海發布新品,推出服務於教育機構的“天校”和“百加寶”。
跟誰學副總裁、天校總裁鄧弘介紹說,“天校”定位於教育機構全系統解決方案領導者,以CRM+ERP作為主要亮點,其中CRM學員管理主要功能有訪客跟蹤、400電話、呼叫中心、微信公眾號管家、跟進記錄、成長檔案、數據分析等服務模塊。比如數據分析模塊,數據分析大師幫助機構查看招生漏鬥圖、咨詢來源分析報表、課程訪問排行榜、網校數據統計概覽、網校頁面訪問分析,還有微信粉絲基本屬性、來源分析、增減趨勢。另一亮點為ERP機構教務管理,擁有設班、收款、排課、簽到、評價、資金、老師、教室等服務功能。
“百加寶”則專註於教育領域的互聯網營銷服務,通過微官網進行品牌傳播、優惠券促動交易增量、抽獎功能增加學員黏性、投票排名激發學員競爭心理、拼班實現“團購”等,從而進行精準營銷和降低營銷成本。通過互聯網手段,提升教育機構品宣、招生、續班效率,從而幫助教育機構快速實現互聯網營銷升級。
跟誰學這次高調推出新產品被認為是戰略向全員變現轉變。據多知網報道,兩個月之前,跟誰學內部開始做“全員變現”,每個業務線的員工都背上了變現指標。
不難發現,這兩款產品都是面向教育機構,希望教育機構更多的使用平臺的增值服務。在家教O2O平臺上,用戶都是免費使用,甚至還需要通過補貼引流,交易傭金是否足以彌補補貼與運營還不得而知,從滴滴狀況來看,虧損運營似乎成了必然。最終使得平臺將營收目光轉向了需要導流的教育機構。
跟誰學成立於2014年6月,據其官方透露,2016年3月底,跟誰學平臺入駐機構近6萬家,入駐老師近50萬人,用戶達到3500萬人。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i黑馬 ,i黑馬 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國內冰淇淋市場增速放緩 雀巢新品定價卻提高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505.html
“與十幾年前相比,現在中國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快。”雀巢大中華區食品及飲料部冰淇淋業務單元副總裁李漢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表示,“如果說,以前的消費者註重功能化,那麽現在中國80後、90後消費者就更註重情感消費。”
隨著夏季將至,冰淇淋的旺季也開始到來,2016年國際食品巨頭雀巢也開始加碼冰淇淋市場。記者獲悉,2016年夏季,雀巢將在中國上線4個系列8種口味全新的冰淇淋產品,包括專門針對白領的品牌雀巢呈真,對部分原有品種也進行了同步升級。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雀巢新品種在價格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以雀巢8次方的新產品為例,定價8元,較原有同類產品的6元高出超過30%,雀巢五羊甜筒新品則較原有的傳統產品高出1元,定價在4.5元,價格高出了29%。李漢基介紹,新產品加入了真水果代替一般同類產品使用的果醬,以適應現在消費者的需求,“雖然新品較過往同類產品定價高,但我們也對原有產品進行了升級,而原有產品的價格沒有改變,增加新品是為了適應更多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中國有著非常複雜的市場動態環境,其實不光是冰淇淋行業,中國的環境都在發生很大變化,包括現在也有很多高端化的餐廳,高端化是一個趨勢。”李漢基說,通過我們對消費者的調研,現在的消費者更註重情感、產品營養以及產品的真實簡單,這是消費者消費成熟的一個表現。所以我們在生產冰淇淋的時候,也在密切關註消費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發展趨勢。以雀巢本次上市的呈真水果棒為例,采用了真水果代替一般產品使用的水果醬。
不過對於價格提高,李漢基認為:“對於雀巢來說,價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產品的價值。其實現在人工成本一直在漲,但對於舊產品,我們並沒有調價,而是通過增強內部效率消化成本的提高。”
雀巢在一份通報中指出,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冰淇淋消費市場。盡管目前中國人均冰淇淋產品的消費額少於美國等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但伴隨家庭收入的增加及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冰淇淋消費市場將在不久的將來有大幅增長。
正如李漢基所說,目前國內冰淇淋行業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根據歐睿咨詢提供的數據,2015年,中國冰淇淋市場約423.56億元,同比增幅約8.5%;但在2011年,整個市場的同比增長可達12%。目前,行業前四大公司分別是伊利、蒙牛、聯合利華以及雀巢,但從近六年的市場份額變化可以看到,伊利、蒙牛的市場份額分別從18.2%和16%下滑至15.6%和9.4%,而後兩者則從4.9%和3.7%上升到7.3%及4.9%,差距已經在漸漸縮小。
其實,雀巢在冰淇淋業務上的轉變並不是光在中國,在2016年年初,雀巢披露2015財年成績單的時候,雀巢CEO薄凱也提及,在美國的冷凍食品業務上,雀巢重新推出了多個產品,按照市場的情況調整了組合,以符合消費者追求有機、自然、低脂、低糖、美味、高蛋白等的消費潮流。他形容策略奏效,重新為有關品牌贏得了可觀的消費者。他認為,消費者的期望正在發生變化,而且是非常迅猛的變化。在中國,雀巢需要把品牌和這些期望值對接。
百度外賣發布新品牌戰略 解讀安全保障措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1/155988.shtml
百度外賣發布新品牌戰略 解讀安全保障措施
i黑馬
2016-05-21 13:27
目前百度外賣已擁有4萬多名專職騎士,每名騎士都持有健康證和無犯罪證明。
i黑馬 訊5月21日消息 昨日百度外賣舉辦兩周年慶典,發布新品牌slogan ,正式簽約劉詩詩為代言人。
百度外賣這次的品牌戰略升級,主要側重於品質和安全。百度副總裁兼百度外賣董事長劉駿表示,百度外賣的核心戰略除了堅持品質外賣,將用人工智能和技術的手段優化平臺,以百度外賣為中心,擴大周邊的生態。“百度把O2O作為最大最重要的投資領域,長期還會有更大的投入。”
“百度多年積累的人工智能,特別是深度學習方面的技術,正逐步在外賣領域發揮出無可替代的作用。”劉駿表示,百度外賣獨立設計開發了全自動化智能調度系統,申請了30項物流相關專利。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百度外賣除了直播後廚,也建立了內部評分機制,“把更多的補貼用在評分相對高的一批商戶”,百度外賣CEO鞏振兵表示。同時要求入駐商家“亮照亮證”、審查商戶的資質、“日常巡查+定時抽檢+專線排名”等保障食品安全措施上。百度外賣也將通過大數據積累對商戶進行排名,好評度越高、環境越好的商戶,在百度外賣APP頁面的位置越靠前,激勵商戶向更加規範化、品質化的方向發展。
百度外賣的配送團隊是自建物流,采用專職配送和派單模式。鞏振兵透露,搶單模式會造成5%-10%的訂單沒有人願意搶,影響用戶體驗。目前百度外賣已擁有4萬多名專職騎士,每名騎士都持有健康證,並且配有唯一的身份標識,可以追溯騎士送過的每一份餐品,確保餐品更加安全。
[本文作者i黑馬,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百度外賣
品牌
劉詩詩
安全
贊(...)
分享到:
ZUK新品上線,它能救贖聯想手機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8/156376.shtml
ZUK新品上線,它能救贖聯想手機嗎?
楊博丞
2016-06-08 10:16
昨天,聯想ZUK系列手機ZUK Z2正式開售。
反其道而行之:小屏幕求差異化
上周二,聯想ZUK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小屏超旗艦”手機ZUK Z2,這是陳旭東執掌聯想手機業務後發布的第二款新機,引來業界關註。
這是ZUK的第二款新機,不僅從配置上打造了“小屏超旗艦”機型,更用1799元的超低定價成為了目前市面上價位最低的驍龍820旗艦機型,這成為是Z2的一大賣點。
今年,可謂是“820芯片年”,眾多廠商的旗艦機型幾乎全部配備了該芯片,如三星、小米、樂視等,但是他們的價位幾乎都在2000元以上,而本次聯想ZUK Z2的1799元無疑直接拉低的820芯片機型的價格,這一招甚至比小米還狠,同時也展現了聯想在硬件成本上的實力。
相信關註手機的朋友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小屏手機“忽如一夜春風來”,好像又回到我們身邊,比如蘋果發布的iPhone SE,又比如360發布的F4和N4系列手機,而這次聯想ZUK Z2同樣也是一款小屏手機。
對於廠商的逆行策略,其實這更是一種差異化競爭。對於正尋求複蘇的聯想手機業務來說,現在並非是全面決戰的好時機,但在局部戰場形成優勢卻是可能的。
聯想能否借助ZUK 重回手機一線?
眾所周知,ZUK是聯想在外部孵化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它不同於聯想主流手機運作方式。
ZUK因為生而是互聯網品牌手機,所以其主打的是消費者體驗。而聯想手機業務調整之後,聯想一直想借助ZUK品牌重回國內手機市場主陣營,想讓ZUK成為聯想在中國市場的主打產品線。
在上次ZUK Z2的發布會上,陳旭東的開場白似乎顯得有些特殊,並沒有直接進入主題,反而是先講了一下中國手機市場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也提到了聯想未來的發展路線。
聯想曾經是“中華酷聯”中的一員“大將”,但去年遭遇滑鐵盧,聯想CEO楊元慶曾點名批評聯想的移動業務“用榔頭也敲不醒”,而聯想移動業務總裁陳旭東披掛上陣接掌聯想手機業務。
然而,陳旭東掌管之後卻並不盡人意。今年年初,聯想集團在業務框架調整中做出了一些調整。移動業務集團除了把平板業務移出,負責人陳旭東的權限也收縮了,由原來的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移動業務集團總裁調整為只負責中國市場端到端的產品、銷售和營銷並擔任MBG的聯席總裁。
這不難看出,聯想高層對於陳旭東在此前一年的移動業務並不滿意。
Counterponit國際分析公司分析師閆占孟對此表達了他的觀點,他覺得聯想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移動業務和人員管理架構。
“在移動業務上,由於前兩年聯想剛剛收購摩托羅拉業務,表面雖然已完成,但實際需要磨合消化。即便改革變化也不會很大,今年機會仍然渺茫。”閆占孟對i黑馬 說。
“新官”陳旭東的新政:精簡產品線、線下突圍
在陳旭東上任後,他對聯想移動業務的布局進行了深刻反思,他提出了在產品、品牌、渠道三個方向進行變革的戰略。
陳旭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聯想已經為此削減了很多產品線,全部精力都放在琢磨產品上,但結果仍然不理想。陳旭東認為光有好產品還不行,你需要針對不同市場的特點來賣貨。
此時,擺在陳旭東面前的卻有兩大難關,來自內部和外部。
首先,從聯想內部來說,其手機業務在去年至今已做了極大調整,大部分機型全部被砍掉。目前僅剩聯想樂檬、ZUK、摩托羅拉。
其次,從聯想外部來說,手機行業競爭尤為激烈,大量創業者利用互聯網紮根手機行業,然而,從去年到今年一些互聯網手機品牌已然死亡。例如大可樂、IUNI。
而活下來的大品牌也僅有將近十個,他們基本都屬於實力雄厚,玩法拼命的廠商。最為關鍵的是,在2015年以後,智能手機進入飽和期,手機行業也已進入創新瓶頸期,市場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在未來,手機將會越來越同質化,難以通過產品一招致勝。
對於聯想來說,借助ZUK品牌打翻身仗能否成功我們不得而知,但調查機構IDC的手機排行榜似乎已經說明了什麽。
聯想手機在2015年的銷量同比大跌18%,市場份額也在下降;而華為在全球市場獲得了1.05億的出貨量,小米也獲得了7000萬部的手機銷量,已經把聯想遠遠甩到了身後。
然而,走線下市場高價銷售的OPPO和vivo卻取得成立以來最好的銷量,2016年一季度,OPPO甚至在出貨量上超過了小米。
從目前的產品線來看,聯想依然還會延續老的打法,即線上線下一起走,低端有樂檬品牌,中端有ZUK,高端有收購回來的摩托羅拉品牌。但作為互聯網品牌的ZUK來說,它不僅僅走於線上,也會走於線下。
陳旭東曾說,在未來聯想手機的市場戰略中,品牌和渠道將占有重要地位,聯想也將集中精力去提高品牌知名度。
ZUK前不久發布的Z2 Pro和剛剛發布的Z2,都屬於聯想的中端產品。但值得註意的是,ZUK已經開始關註線下渠道。原本ZUK是性價比拼線上,而這次ZUK招募了不少渠道商。
其實,從2016年手機市場的情況下,原本涇渭分明的線上線下渠道正在模糊化。ZUK的這種從線上下沈到線下的戰略,也是大勢所趨。
聯想當下的情況是基礎業務增長乏力,新業務又難以有太多突破。如溫水里煮久了的青蛙,雖然覺察到危險,卻總是掙紮不出來。
ZUK Z2可能會是一個好的開端,但僅憑一兩款產品就想使聯想移動業務翻身也並非易事,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陳旭東所接手的聯想手機業務的困境實在太多。
[本文作者楊博丞,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zuk
聯想
救贖
贊(...)
分享到:
鐘表業一片慘淡 卡地亞卻逆勢發布了83款新品
2015年,瑞士鐘表業可謂一片愁雲慘淡。據根據瑞士鐘表協會(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的數據,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間,對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出口分別下滑28%和11%,總銷售額下滑7.21億瑞士法郎(合7.27億美元)。
除了部分市場的銷售下滑讓該行業遭遇了大規模的市場動蕩,智能手機的異軍突起也被認為是對傳統瑞士表業造成沖擊的“罪魁禍首”之一。為了應對新的消費趨勢,不少公司不得不順應市場。巨頭斯沃琪此前推出了首款名叫Bellamy智能手表。根據彭博社的消息稱,斯沃琪目前已經開始儲備大量關於智能手表的專利來為將來的智能手表產品奠定基礎,具體地說斯沃琪的新專利集中在手表的電路板和硬件上,配備了多種傳感器和新的電池技術。這個瑞士手表巨頭已經積累了超過173項專利。
而其它的同行則選擇削減了自家的產品線。在這些公司看來,在全球表業下行的時代,將主要精力和資源用在其銷量最好的經典產品上才是上上之策。比如真力時(Zenith)就是首批這麽做的品牌之一,距今它已砍掉了數百款產品。而另一家腕表公司愛彼(Audemars Piguet)則在近期也采取了同樣的舉措,同時還大刀闊斧地砍掉了部分的零售網絡。
然而,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認同這種縮減策略。
卡地亞(Cartier)就反其道而行之。按手表和珠寶總銷售額計,卡地亞是世界最大的奢侈手表和珠寶品牌,是在中國認知度最高的外國手表和珠寶品牌之一。卡地亞於1992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並在上海設立了首家專櫃,如今已有超過35家精品店。
截止到目前,卡地亞今年已發布了83款新品。這家公司已經習慣於每年推出新款產品和新的成套產品。“我們有以大量新的創意產品進入市場的傳統——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節奏和文化。”公司形象、風格及傳承總監皮埃爾•賴內羅(Pierre Rainero)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進入的市場比其他任何品牌都多,我們擁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客戶。(縮減產品線)或將損害我們的形象。”
卡地亞公司相信,每年推出新款式,對習慣於買入不止一塊豪華手表的市場起到了刺激作用。賴內羅說:“某人一輩子只買一塊手表的情況非常罕見。”
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這些瑞士表商寄希望於在2016年在市場尋求突變吸引到更多的顧客來購買產品。但當下的情況則是,瑞士腕表銷量高速增長的繁榮時代已終結,整個行業正處於深度調整當中。
Grace gift》在中國連三年獲利成長10% 一次推七成新品 用「爆款」卡黃金版位
2016-06-27 TWM
在中國,一雙成本一百元的鞋,可以用八十元買到,當所有人爭做「值錢」的公司搶市占;台灣網路女鞋品牌Grace gift卻要做「賺錢」的公司,逆勢拉高價格在紅海中獲利。
中國是全世界最競爭的電子商務市場,台灣流行服飾品牌接二連三挑戰中國市場,鎩羽而歸的遠多於賺到錢的公司。
台灣網路女鞋品牌Grace gift是少數賺到錢的公司。過去一年,Grace gift在兩岸市場賣出三十萬雙鞋子,去年雙十一在天貓兩百多家女鞋廠商中,銷量排前五十名,他們在中國網路市場的獲利,三年來每年成長一○%。
搶眼球商機
讓商品留在前幾頁,增加點擊率中國網路購物市場有多競爭?曾打進淘寶單品搜索第一名、目前正計畫掛牌的中國網路女鞋品牌「如熙」經理廖睿勇透露,他們投放網路廣告的ROI(投資回報率)是二,意思是,做一百元的生意,五十元要拿去付廣告費,營收和廣告費比例高達二比一。Grace gift創辦人林孟樺說,在台灣要做到ROI五或六才會賺錢。
流血殺價更早已是市場主流,林孟樺說,「在台灣,不會有人拿成本一百元的東西,賣你八十元。」廖睿勇解釋,「就看你是要做賺錢的公司,還是值錢的公司。」意思是,流血搶到市占率的公司,賠掉的錢,與上市後換到的巨大利益相比,還是划算。
Grace gift在中國生存的第一個改變,是學會如何創造人氣商品,爭取曝光機會。林孟樺分析,在台灣,一季兩百款的新產品,會分三個月推出,如果二月就賣起涼鞋,在台灣很難會有買氣。
在中國,一季的新品卻要增加到三百款,而且一次就要盡量把款式上齊,創造能讓流量大爆發的「爆款」。林孟樺解釋,「我們要用商品去搶市場。」因為所有人都用搜尋找商品,一款商品可能出現一千頁的結果,「你要想辦法讓商品留在前幾頁。」她解釋,天貓會讓新品有更多的曝光,但是以銷售數量做排序的標準,意即她今天賣涼鞋,點擊之後,和競爭對手的產品並陳,若她得到的購買次數較多,下一次就能排在比對手前面的黃金位置,在這一季的銷售中持續領先。
操作品牌
迪士尼授權後,貴七倍照樣熱銷林孟樺與林宗諭姊弟,是鞋業家族的第二代,六年前他們還難以適應中國的出貨速度,現在,「我們一次就能把當季七成產品推上市場。」林宗諭說。如今,自家的工廠早已不做代工,只專心經營自家網路鞋款生產。
面對極端削價競爭,他們選擇把品牌做深,用品牌保護獲利。
關鍵在於操作品牌。取得中國迪士尼等大廠授權合作是其中之一。林宗諭解釋,Grace gift原本就是台灣迪士尼的授權廠商,即使如此,他還是花了一年時間,才拿到中國迪士尼授權,「迪士尼不是有錢就願意授權的。」林宗諭說,更重要的是設計能力。他們做出像灰姑娘故事中,閃閃發亮的玻璃鞋,終於換得中國迪士尼點頭。Grace gift的產品就算比低價產品貴上六、七倍,消費者還是搶著買。
林宗諭觀察,「整個中國都在玩內容行銷。」以前要證明一款鞋的鞋底很軟,只要拍一張好照片,但林宗諭預言,直播將是下一個戰場,「一款登山鞋好不好穿,可以找一位知名登山客爬阿里山,全程拍給你看。」他透露,現在阿里巴巴找他們開會,最常出現的關鍵字,就是內容行銷,內容的創意和精緻度,仍是台灣的強項。
林宗諭強調,在中國,你可能在雙十一期間一天賣光一間倉庫的貨,但盲目搶進的結果,最後卻可能被庫存淹沒,被迫退出市場。
他語重心長地表示,把品牌做深,才是從紅海市場賺到錢的關鍵。
Grace gift
成立:2004年
負責人:林孟樺、林宗諭
主要業務:網路女鞋販售
成績:台灣最大網路女鞋賣家,在兩岸市場一年賣出30萬雙鞋Tip1 電商新贏家,這樣做!
增加曝光度
一次上齊當季7成的新品,創造「爆量」商品。
Tip2 獨家聯名款
和迪士尼等多家品牌合作,用聯名商品拉高產品價值。
Tip3 玩內容行銷
用自製內容強化品牌,從照片進化到影片,甚至考慮玩直播,增加吸睛度。
撰文 / 林宏達
十問汪峰跨界創業 新品不排除章子怡代言
“太便宜了,你看明星果然做不好創業吧。”
此前,汪峰創辦的耳機品牌Fill估值10億人民幣,並獲得了元璟資本等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但這個估值,卻被外界解讀為“估值不佳”。之後又有消息稱,汪峰的此次“跨界”創業並不順利,Fill耳機銷量慘淡。
對於一個成立不到一年的品牌來說,汪峰在7月19日的一場線上采訪中向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坦言,目前並不追求銷量的爆棚,一年內如果能“達標”10萬臺的話,估計就能達到收支平衡。Fiil的目標是做成類似於Beats的中國品牌,借鑒小米模式,定位輕奢產品,走高端路線。
汪峰表示,未來不排除“醒媽”(章子怡)會為新品代言,研發仍然是團隊最核心的競爭力。據其介紹,在Fiil耳機團隊上,公司有70~80人,其中70%是研發人員。
事實上,汪峰的聯合創始人和合夥人,FILL耳機的CEO,是原華為榮耀副總裁的彭錦洲,而在技術研發隊伍層面,汪峰也從繽特力挖來了鄔寧擔任CTO。
汪峰對記者表示,他希望今後逐步的將Fiil“去汪峰化”,而是能靠優秀的產品吸引人。汪峰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在初期打出聲量的時候是事半功倍的,但如果綁得太緊,對於品牌發展是不健康的,只有靠產品本身才是把Fiil做大的長遠發展之道。
以下是根據采訪內容摘選的十個問題:
1.有媒體用“銷量慘淡”來形容fiil的銷量,您怎麽看?實際情況怎麽樣?
汪峰:我記得我在大概移動大會上當時說到的,那時候我們銷量大概5萬臺,現在差不多將近7萬臺。對於一個6~7個月的新生品牌來講,這個銷量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而且我從來也沒有打算fiil從一開始就只求數據只求量,我希望它是一個長久的、能夠越來越受人歡迎的越來越棒的品牌。尤其是我們接下來會推出越來越多的款,而不只是過去的三款。
還有就是我不擔心我們的銷量,fiil肯定會是一個越賣越多,最終會讓很多很多年輕人會當做他聽音樂的必備品,我有這個信心。所以在一開始我們要打下很多的基礎,無論是品牌的特性,還是對於產品極為嚴格的研發,包括去開發很多更人性的功能,這個我們投入了很多精力、物力、財力。
2.未來會推出新品嗎?是否可以透露更多的信息?
汪峰:新品超越了耳機和聲音的範疇,會和用戶在交互上有特別重要的突破,在多項功能上面非常人性化的,有些功能超出你們的想象的,是你們能夠更簡便的聽取音樂,超出你們的想象的人性化。而且我們還在耳機存儲和音樂源這方面做了重大突破。
3.新品的名稱?未來醒醒媽會為Fiil代言嗎?
汪峰:這款新產品的名字叫DIVA,它的含義就是最高級別的,有點類似圖騰和象征意義的女神。於耳機來講,起這個名字就是因為賦予了它更多超越了本身的意義,更加人性化,我們相信它會成為年輕人的生活必備伴侶。不排除(章子怡代言)這種可能性,我要在適合的時候看看有沒有這個打算。到底會不會有答案呢,以後就會知道了。
4.元璟資本去年投資了Fiil,Fiil可以說是泛阿里系的一員,據說,fii作為硬件未來會不會被整合到阿里星球的音樂項目里面?
汪峰:準確意義上講不屬於阿里系,的確元璟資本確實是Fiil的股東,和馬雲先生也是不錯的朋友,我希望未來能和阿里有更多的合作,我想在產品程度上來講應該更多地學習這些偉大的企業。
5.提到了資本,公司預期什麽時候可以實現收支平衡?有融資計劃嗎?Fiil公司現在大概多少人?負責研發的人數大概有多少呢?
汪峰:整個團隊的研發隊伍占整個人數的70%,團隊大概70~80人,我們在研發上投入很多。收支平衡不是我們考慮的最主要問題,因為我們對Fiil很有信心的,現在我們都處在一個良性的循環當中,對這塊我們一直很有信心。我覺得一年的時間10萬部應該沒有問題,這個數據肯定達到收支平衡,而且這是我們的保守估計。
融資是在我們這款下月發布推出的新產品之後,我們會有下一輪融資的打算。
6.耳機設計需要多方面的專才和經驗積累,公司的研發團隊力量如何?
汪峰:每一款產品是基於前面產品作為基礎。我們現在更多投入開發交互功能和更人性化的體驗,這一定是未來趨勢的體現,包括耳機與流媒體的。Fiil在最早的時候,我就對研發團隊非常有信心,在這方面是我引以驕傲的。
7.年輕人寧願花4000、5000元買一部手機,也不願花1000元買個耳機,怎樣看Fiil的市場空間,是否註定是個小眾的產品?作為國產耳機的代表,Fill耳機如何站穩中高端市場?
汪峰:我覺得這個問題我早就考慮過,它是一個事實,但是它是有原因的。我認為滿1000元左右耳機的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少,也肯定不會我們樂觀估計的那麽多。但是重要的還是在於用戶的體驗,是否真正的切入用戶剛需,在同樣價位的下面更多我們的身邊人會去關註和相信國外的品牌。我覺得這個沒問題,因為國外品牌一直做的很不錯,但是負責任地說,Fiil在各個方面的數據、質量以及創意,絕對不屬於任何同價位的國外任何一個品牌。
8.我們知道,您的歌曲基本是原創的,那麽在做耳機時,您是如何體現自己的原創技術?目前是否已經對自己研發的技術進行專利保護?
汪峰:我們耳機其實有很多的技術和開發、研發方面都是有專利的,都是享受專利保護的。一款產品它,尤其是Fiil開發產品的很多新技術和體驗方面的突破都會盡早的申請專利。謝謝你的提醒,我相信慢慢的會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保護,而且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的財富。
9.以Fiil為例,之前您提過作為產品經理您主要提供了耳朵與設計感,未來您還會在產品上加入什麽汪峰元素。去年,您曾說“希望我的耳機和我沒關系”,Fiil今後如何去汪峰化?
汪峰:作為我對於耳機的作用,我覺得在初期是一種積極的作用。對於大眾的認知,還有就是這些方面都會起到比較好的作用。但是一個產品終究不應該依附於某一個個人,即使是明星,產品本身的出色度和強大才是根本的。我從一開始對這點是很清楚的,所以慢慢地去汪峰化也不是一個好像神秘的事情。其實去汪峰化就是產品本身強大,只要產品本身足夠出色和強大的話,它本身就是一個IP,不需要依附於任何人。
10.產能還是大家比較關註的問題,報道稱fiil耳機出貨量受代工廠供貨能力限制,能否透露代工廠方面合作情況?供貨問題是否解決?最後,請您分享下過去一年跨界創業的心路歷程以及對耳機行業的感受?
汪峰:給我們代工的都是一線的代工廠,質量包括能力方面都不會有問題的。對於困難不要輕易放棄,和覺得天好像要塌下來了。任何產品都要經歷很多波折,任何產品都需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最後勝出。所以對於我們來講,到現在我對未來始終是信心百倍。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