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論藝150622太極拳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6/22/%e8%ab%96%e8%97%9d150622%e5%a4%aa%e6%a5%b5%e6%8b%b3/

論藝150622

太極拳

Tony執筆:中國武術七大拳系(五)

 

〈太極拳系〉

「太極」一詞意指 原始混沌之氣。太極動而生陰陽,由此推衍,包涵萬象。  拳道強調「天機自然運行,陰陽自然開合,一絲不假強為。」 時無可名,名之曰「太極」。

在中國武術中,最能體現出國人思維和行為方式的,莫過於太極拳了。

 

中國武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約到博,又由繁而簡、由博而約的漫長歷史過程。 明末清初之際,拳派林立,爭奇鬥豔,形成了繁富博大的武學體系。當時,內家拳迅速崛起,最先是武當,而後是 形意、八卦、太極,標示著新時代的猛然來臨。

內家拳的特點是技擊與內功緊密結合,練拳與養生融為一體。 在技擊原則上,內家拳多以逸待勞,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太極拳」是內家拳中最富智慧之拳種。然而,關於它的起源,武術界一直存在著爭論。 多數意見認為太極拳起源於河南溫縣 陳家溝,為 陳王廷所創。王廷之前,陳家溝武功是從山西傳來的,當屬少林拳範疇。

 

陳王廷,字奏庭,明末清初人,約生於明萬歷二十八年,卒於清康熙十九年(即1600-1680年) ,曾為秀才 ,一生坎坷失意。明末考武舉,騎射俱上乘,但竟落第。又曾在山東一帶掃蕩群盜,頗有名氣。 清兵入關,他投奔登封玉帶山舉兵反清的 李際遇,事敗回歸故里,隱居三十餘年,潛心探研武學。他以《周易》為基礎,在技擊上博採眾長,創編出獨具匠心、風格別緻的太極拳。

太極拳一直在陳氏族人中代代相傳,人稱「陳氏太極拳」。晚清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 才逐漸外傳,並以北京為中心,衍化出 楊、武、孫、吳四大流派。

 

楊氏太極拳始於 楊福魁(字露禪,1799-1871年)。他是河北永年人,早年家貧,被陳家溝大戶購為僮僕,有幸師從陳氏拳第十四代 陳長興(1771-1853年),由於悟性聰穎,學藝十餘年臻大成。後在北京屢挫名手,人稱「楊無敵」,被薦到王府授拳。當時府中學拳的多是貴族子弟,體質嫩弱,福魁便將陳氏太極拳修改,使之不縱不跳,趨於簡單柔和。再經三子 健侯、健侯之子兆清(字澄甫)修訂,成了目前流行很廣的「楊氏太極拳」。楊氏拳特點是動作舒展,柔和勻緩,行拳時要求周身放鬆,意念集中於腹部,以鬆、沈為上乘。

 

武氏太極拳始於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年)。他也是河北永年人,出身書香門第。楊福魁從陳家溝藝成回鄉,武禹襄從他學得 太極大架。不久,慕名到溫縣 趙堡鎮,拜陳氏第十五代 陳青萍為師,學陳氏小架(即「趙堡架」)。其後,他把楊氏大架和陳氏小架結合起來,形成了「武氏太極拳」。  其特點是出手不過腳尖,身體挺直,動作輕靈,步法敏捷,綿密緊湊。

 

孫氏太極拳始於 孫祿堂(1861-1932年)。他是河北完縣人,早年為形意、八卦名家,在北京有「活猴」之稱。 孫祿堂五十歲那年,拜 武禹襄的再傳弟子 郝為真為師,融形意、八卦、太極為一體,創編了架高步活、開合鼓蕩的「孫氏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始於 吳鑒泉(1870-1942年)。吳鑒泉是北京人,滿族,後改漢姓吳。其父 全佑曾先後從楊福魁、班侯父子學拳,鑒泉得其父傳。吳鑒泉在楊氏拳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修潤,使之更趨柔化,形成了「吳氏太極拳」。 其特點是架子大小適中,柔和自然,緊湊而不顯拘謹。

 

此外,在趙堡鎮還流傳著一種「和式太極拳」,始創人為 和兆元(1811-1891年) ,至今已傳六世。根據和氏後人的說法,和兆元為 陳青萍的大弟子,也是趙堡鎮人,同治元年(1862年)護送廣東學政 李棠階入京供職。  李氏後來官至軍機大臣、禮部尚書,為一代理學名臣 ,甚得慈禧太後重用 。李氏將和兆元薦入大內,和屢敗高手 ,被任命為大內侍衛班領 。  和氏太極拳端莊自然,輕靈圓活,註重實戰技擊 。

 

到了民國初年,陳、楊、武、孫、吳五花競放,大名鼎鼎的太極拳系才算真正形成。 它是中國諸大拳系中形成最晚的一支,但正因如此,它又是最富活力的一支。

 

太極拳合技擊與導引吐納為一體,是一種意氣運動。它要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形動,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由內換。 在技​​擊時,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打大力,從不以拙力取勝。

太極拳由一系列螺旋纏繞動作組成,每個動作都呈圓形。 從外觀看,太極拳全部是劃圓的動作,與其他拳派迥異其趣。

 

太極拳要求以腰為軸,節節貫穿,以內氣催動外形,寓剛於柔,剛柔相濟 。蓄則為柔,發則為剛;合則為柔,開則為剛;曲則為柔,直則為剛;起則為柔,落則為剛 ;隱則為柔,顯則為剛,以此體現出避實擊虛、蓄而後發、引進落空、鬆活彈抖的獨特技擊風格。陳氏太極拳尤其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撐,形成一身備五弓的蓄發之勢。 若遇勁敵,則內勁可猝然擊出。

 

太極拳十分重視中樞神經的反應能力和觸覺的感受能力,在對敵時講究「聽勁」,即以皮膚觸覺來感知對方勁力的消長 追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神祕境界 。

另外,太極拳堅持防範周嚴,後發制人,即所謂「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先等對方進攻,一搭上手,即粘住不放,順對方進擊的方向,以弧形動作化開來勁,借力打力,發揮「四兩撥千斤」的特長

太極拳利用離心力原理,以腰脊為中軸,自己的一切動作皆走內圈,而始終置敵於外圈。這樣,即便內圈的動作慢些,仍可勝過外圈的「快」,易使對方失重心。行拳者在舒緩瀟灑的旋轉之中,隨時可以驟然發勁。

 

太極拳的發力多是彈抖之勁,稱為「寸勁」,即在極短距離內,無須大幅度作勢,即可發出。這是由意氣引導,身體諸大關節高度諧調,於剎那間爆發出來的一種合力,其勁甚短,其發極速,其力冷脆,具大殺傷力。

 

從陳王廷開始,陳家溝不僅歷代均有技擊高手,也出現過傑出的理論家。 十六世 陳鑫(字品三,1849-1929年)撰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至今仍是行內權威著作 。十八世 陳照丕(1893-1972年)和十九世 陳小旺、陳正雷等都有拳論專著傳世 。

陳氏太極拳這一傳統影響到其他四派太極 。 目前諸大拳系中,太極拳始終具有文化層次上的優勢。研究著作不僅數量最多,而且有理論深度,在功法和技擊方面較少保守性,顯得襟懷坦蕩。   加上太極拳融技擊與養生為一體,老少鹹宜,在短短幾十年間,由北而南,風靡全國,成為發展勢頭最快的一個拳系。

 

 

資料來源: 《功夫中國武術文化》(2013) 王廣西

出版社    :知書房出版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85

陳家太極拳 2


陳家太極拳 2

參加了兩星期的陳家太極密集研習班,共20小時,今日畢業了。

導師洪允和師傅,是潘詠周師公的弟子,亦即陳發科宗師的再傳弟子。他特別從台灣來澳洲開的班。


洪師傅武功純粹,和藹可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親身示範,循循善誘。他讀大學時是唸應用科學,但畢業不久便全職教拳,至今三十多年,能夠以科學解釋拳術的理論,是不可多得的武林高手。


同班的師兄師姐之中藏龍伏虎,本身學過其他功夫或太極拳,已經是師傅級人馬,有一大堆徒弟,現在帶技尋師的也不少。學陳家太極的機會寶貴,都很尊敬洪師傅,潛心學習。

我以前都學過楊家和陳家太極,也從今次的課程得到好處。


我的功夫以詠春為主,但是練任何門派功夫,到了比較深入的地步,就會發覺其實不同的功夫的拳理有相通之處,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圓化直,直破圓,沒有絕對無敵的招式涉獵其他門派,可以互相補足,提升自己的功力。

前文:陳家太極拳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186

陳家太極拳

陳家太極拳

25年前我曾經學過陳家太極,後來疏於練習,已經忘掉大半,愧對賢師。

陳家太極拳,原名「十三勢」或「長拳」,屬於北派拳種;本來就是軍人和鏢師的實用拳術,正是睇得又打得,是現在所有太極門派的祖宗。發源自明朝河南陳家溝陳卜,到了第十四世陳長興,卓然成家


現在世界上最流行的楊家太極拳的祖師楊露禪,是從陳長興學得之後演化而成。吳家太極祖師滿洲人(吳)全佑,就是楊露禪的徒弟。

太極拳其他小支派如武家、郝家、孫家,都是出於這個系統。

台灣的洪允和師傅,是陳家第十七代陳發科宗師的徒孫、潘詠周老師的徒弟,今次特別來澳洲授拳。

機會難逢,我會參加今日開課,為期兩星期、每日早上兩小時的密集班。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192

太極實業:子公司簽署66.86億元半導體項目合同

太極實業11月30日發布公告稱,11月29日,子公司十一科技與合肥長鑫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簽署《長鑫12吋存儲器晶圓制造基地項目建設工程EPC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66.86億元,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上述合同的簽訂鞏固了子公司十一科技半導體行業EPC領先地位,對新業務開拓和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91

耶倫再次耍太極:經濟狀況成制約加息關鍵

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周五表示,美聯儲將在本月晚些時候提高其基準利率,只要關於就業和通貨膨脹的經濟數據持續保持。就加息問題將可能在下次會議上提出討論。

一些美聯儲理事最近也堅定地認為在3月14日至15日的下一次會議上討論加息問題。

“在本月晚些時候的會議上,委員會將評估就業和通貨膨脹是否繼續按照我們的預期進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對聯邦基金利率的調整可能是合理適當的,”耶倫評論道。

在她的評論中,耶倫還提到,今年的利率可能會上升得更快,因為在她的任期中第一次經濟沒有任何顯然的迫在眉睫的國內或國外的障礙。

“總的來說,進一步溫和的經濟增長的前景看起來令人鼓舞,特別是因為國外的風險似乎已經有所減少,”耶倫說。

耶倫還表示,美聯儲的就業目標基本上已經實現,並且通貨膨脹正在上升。

周三,通貨膨脹數據顯示,1月份消費者價格在四年內創下了最大的月度漲幅,並將使得價格的年度升幅增漲了1.9%,僅僅略低於美聯儲的2%的目標。下一個每月工作報告將安排在3月10日。

在去年12月的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在12年內僅第二次提高利率,但由於低失業率(目前為4.8%)和通貨膨脹的上升,預測今年會有三次利率上升。

自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以來,美聯儲決策者的經濟前景也因商業和消費者信心的激增而受到鼓舞。自11月8日大選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11%。

耶倫沒有直接指出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在她的發言中可能產生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184

99%的創業者在打太極 只有1%成為徐曉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8/162968.shtml

99%的創業者在打太極 只有1%成為徐曉冬
盒飯財經 盒飯財經

99%的創業者在打太極 只有1%成為徐曉冬

徐曉冬或許是狂人,但是條漢子。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文 | 何伊凡

看了他最近接受一個視頻訪談,邏輯清晰、不裝不端。他說自己和雷公身體素質差不多,兩人體重相仿,雷公還更重一點,年齡接近,一個38,一個42。他說99%練太極拳的沒有實戰能力,自己四處挑戰就是為了看看能否找到那1%,他說中國搏擊比賽70%都是假打,為了迎合民族情緒,還專門找了日本人來做“陪練”,並認為日本的真實搏擊水平領先中國20年。

3

4

最後,主持人挑逗他是否現在出名了,成功了,他大大咧咧地說,沒有成功,什麽叫成功?就是坐在用錢堆成的沙發上。咱們做事都逃不過利益,你來采訪我,不也是為了工資嘛?但這次(和雷公對打),做之前沒想太多,就是把該做的事做完了。

5

這樣一個有趣的人,放在金庸小說里,就是南海鱷神、田伯光,放在徐浩峰電影里,就是《師父》里的耿良辰,沒有他們,江湖何等乏味。

6

放在現實中,他就讓很多人討厭。

我出生在河北滄州,當年林沖發配的地方,清末民初名武師大刀王五、神槍李書文、大俠霍元甲、燕子李三的故鄉。中國武術之鄉很多,可如果誰敢說滄州不正宗,估計會被打的像雷公一樣慘,因為遇到徐曉冬們的概率很高,街頭吵架的不多,能動手時盡量不吵吵。可徐曉冬到了滄州,不管是否無敵,估計踢館就會累到吐血。滄州有八大門派,沒有一個是因小說電影而成名的門派,例如少林武當峨眉崆峒,但都是實戰性很強的拳術,如劈掛、查拳、八極、六合。

所謂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人的事跡,多數都需通過文人的意淫來傳播。從小聽的都是“鏢不喊滄”、李鳳嵐單掌裂石,王子平嚇退四國拳師的故事,親眼見到的,卻往往是徐曉冬這樣的壯漢鼻青臉腫相搏。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究竟孰強孰弱,個人沒有發言權。現在嘴炮越打越激烈,明明是武鬥,演變成了文攻。連馬雲——他很少針對社會事件發言——也在阿根廷飛往墨西哥途中還寫了一篇小文,認為一場街鬥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更何況用自由搏擊的搏擊能力去和太極拳的搏擊比,規則不一致,根本無從談起。

從商業的角度,雷公如同固守在傳統產業,而且對變化遲鈍的企業家,徐曉冬像是個無所顧忌的攪局者,類似沖突,在手機、家電、汽車等領域都時有發生發生。攪局者可能成為一個傳奇,如特斯拉,也可能成為唐吉訶德,如樂視,攪局者必被人攪,如小米。可只要有攪局者出現,就比一潭死水要強,傳統武術已演變成了如同道士捉妖,用哲學和世界觀來包裹基因衰退,將功夫熊貓式的頓悟、無中生有視為真實武術的倒影, 現在正需要徐曉冬這樣的二楞子跳出來挑逗一下,把它從夕陽籠罩的神話中拽出來 。

馬雲對武術的看法,與他對產業的看法,其實是相通的,他曾在很多場合講:不是傳統產業不行了,是你的傳統產業不行了,一家企業沒有經歷過殘酷時代,沒有經歷過內痛,沒有經歷過外鬥,是經不起風浪的。武術亦然,不是傳統武術不行了,是你的傳統武術不行了。

但我不太同意他說的,規則不一致,根本無從談起。

7.webp

王家衛在《一代宗師》開場里說:“別跟我說你功夫有多深,師父有多厲害,門派有多深奧,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躺下,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

這和創業一樣,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

當然,一代宗師最後還是上升到哲學層面: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前提是你站著才能見到

李小龍將截拳道也上升到哲學層面,因為他站到了最後。這和我們常聽一些創業導師澆灌的雞湯一樣,講宏大的價值觀,講敬天愛人,講知行合一,前提是講話人得站著,至少暫時站穩了。

世上沒有九陰真經、乾坤大挪移、讀讀書就能成絕世高手,真正的功夫都是打熬出來的。

創業也一樣。

八極宗師李書文,他的故事拍成電影一定比葉問、黃飛鴻更精彩。李書文1862年出生於滄州鹽山,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曾聘李為武術教習,後又成為光緒皇帝侍衛,民國年間穿梭在北洋軍中任教,後代門人至今仍很活躍,其事跡可查證處頗多。李個子矮小,精瘦,一身功夫都是千錘百煉得來,練武成癡,在家鄉被稱為“李瘋子”。一次到師父家拜年,學抱肘,他回家路上一步一式,自己鞋子打掉了一只還不知道。練八極拳靠山貼,遇到什麽就靠什麽,在場院打谷靠黃土墻,在田里看到老牛吃草就去靠牛(依靠的靠,別想歪了)。

李書文以六合大槍無敵,少時練槍,用大槍紮棗,一槍一棗,每天紮下多少棗,就以棗充饑,若紮的不夠數,就只能挨餓,無論寒暑,每天都練功,以毛巾擦汗,再把汗擠到碗里,汗水裝滿三碗之後收工,他用汗澆棗樹,居然把樹木澆死。

和故鄉的一些老拳師交流,最大的感受是他們從不強調武術的神秘性,經年累月苦學苦練,身體條件再加上悟性,容易超越同修,但也難以突破血肉之軀的局限。

我所見過的硬氣功高手,能身受鐵棍擊打,將纏身的鐵絲崩斷,但鐵棍只能打在最受力的幾個部位,鐵絲需要纏在容易發力的上臂或腰間。練輕功,是先將木板斜搭在墻上,人借著沖力向上跑,到後來木板角度越來越陡峭,能蹬墻而上,但墻不能高過3米。或者練直腿往上跳,膝蓋不打彎。最初先跳上3塊磚頭,後來練跳上5塊磚頭,若能練到直著腿跳上十塊磚,彎腿借力就能竄上農村的土墻。

多數人練功,都從常識中練出來,練好了常識再悟出自己的法門。徐曉冬秒敗雷公,也不過是因為他流的汗比雷公多,下次遇到比他流汗更多的對手,或許秒敗的就是他,沒什麽奇怪。

商業也要從常識入手,要想比對手活得久,就要流更多的血汗。要想比對手活得好,就要盡快賺錢,而不是只燒錢。

早晨看到一條新聞,百度外賣的物流配送業務即將賣給順豐,順豐很可能會接受百度外賣整體。

8.webp

若傳聞為真,也不奇怪,外賣,特別是其中的物流配送這種苦活累活,對富二代公司來說基因挑戰太大。4月下旬,京東物流正式獨立運營,劉強東就是企業界的徐曉冬,肌肉發達,抗揍,偶爾嘴有點欠。

商業競爭是無限制格鬥,最大的限制就是法律與道德,除此之外可以各展手段。特別在那些對抗激烈的領域,所謂IPO,就是你的公司成了IP,你最主要的對手都OVER了。

易到創始人周航,他看起來是個耐撕的人,一點也不像愛撕的人,他和賈躍亭的並購交易結束近十八個月後,開撕了。縱觀並購交易可知,十八個月,是整合的一個坎兒,成敗與否,就看能否過坎。

9.webp

在4月17日,周航突然發布聲明,指出:“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資金問題,而這個問題最直接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樂視則反擊:樂視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而且已投入近40億元資金及大量生態資源,支持易到發展,周航是“現代版的農夫與蛇”,周航在朋友圈中再反擊,如果向其潑臟水能解決司機提現問題,能協調好充值用戶打不到車的問題,可以解決司機圍攻易到辦公室的問題,那好,可以盡管潑多點”。

三天後,易到用車三個聯合創始人周航、楊蕓、湯鵬發布聯合聲明,宣布自當日起正式辭去易到所有相關職務。當然,在此之前,這家公司就已經不屬於他們了。

此事尚未終局,有時我會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賈躍亭,接手易到之後,在當時競爭格局下,除了靠補貼將公司激活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打法?答案是沒有。

周航對規則有自己的理解,有堅持的情懷和理想主義,這特別值得尊重,可惜對手都不是按照他的規則玩的。

他是專車市場的最早進入者,一直認為,專車完全沒必要用大資本來做大補貼,價格戰打不來任何核心競爭力,換不來司機和用戶的忠誠度,因為是誰補貼高就跟誰跑。他還認為在打車市場累積起大量用戶以後,可以帶動易到用車中高端的專車業務,這一想法忽略了前期的市場教育成本。

我今天打車去機場,司機過去在易到註冊,特別懷念早期的日子,因為當時在其他很多平臺都是派單的情況下,易到還是可以讓司機自己選單,非常人性化。

然後,周航就讓徐曉冬們群毆了。

商業史上有趣的是:秀才確實幹不過兵。微信並不是第一家在移動端做社交工具的,它能勝出,不僅是過去的用戶基數高。它敢提出關聯用戶通訊錄的請求,最初和手機廠家談內置,別人能出幾塊錢,它願意15元一臺,裝騰訊軟件包,內置,排他,市場推廣時,下載激活的費用比一般對手高一倍,起手就把別人震懾了。

前幾天和姚勁波請教,他談到一個經驗,如果和對手拼補貼,就要一次補貼透,不要猶猶豫豫,零敲碎打。他還有個痛苦的體驗,如果兵也碰到兵,即使是第一名,也會為盡快結束戰役付出“非控制性溢價”,因為如果第二名打的也狠,後面又有更多的資本支持,仗就打不完了

這種情況下,誰能將對手拉進自己的規則里,讓別人按照你的打法來,就算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就像小米,雷軍提出七字訣後,一批手機廠家跟風,全部在這個規則里讓小米拋下了幾個圈。最後給雷軍造成一萬點傷害的是不按這個規則玩的華為和OPPO、VIVO。

作為一個創業者,只要被打倒了,像雷公一樣抱怨是因為地太滑了,鞋不給力,都沒用。你只剩了一臉血。

徐曉冬 太極 傳統武術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81

“不只是打才是真功夫” 探秘太極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742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十幾名學生在校園操場上練習陳氏太極拳。(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18日《南方周末》)

“太極拳是一種攻防的功夫,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演化成養生為主,但技擊功能不可否認。”陳氏太極第十一代傳人陳照森說,之所以人們覺得太極拳不能打,是因為普通人接觸的太極,都以養生為主。

在朱天才看來,太極的實戰不必非得通過打人來展現,“我在美國教拳的時候,我可以站兩個小時,美國籃球運動員半個小時都站不了,這就不是一種比試嗎?”

陳家溝村支書陳景約統計,陳家溝村民三千多人,家家戶戶都有學拳的傳統,太極拳學校4個,像陳照森這樣的家庭武館三十多家,在外教拳的拳師兩百多人,太極拳的直接受益家庭超過200戶,幾乎所有的村民間接受益。

2017年5月5日,一場大風刮進陳家溝。村道旁成排的垂柳枝條隨風搖曳,像打出了一套太極纏絲勁,綿軟而有力。

陳家溝被稱作太極拳的發源地。因為太極拳,這座黃河北岸原本普通的村落被打造得格外別致。

從河南溫縣縣城向東五公里,穿越碧色的麥田,抵達迎賓路,遠遠就能看到一座巨大的石砌牌坊,上題鎏金大字——陳家溝。穿過牌坊,是石板鋪就的仿古街道,兩側林立的店鋪均與太極有關,太極拳館、太極養生館、太極服裝店、太極商店……

也正因如此,近些日子,這座小村落被置於一場輿論風暴的漩渦。4月27日,格鬥教練徐曉冬與自稱太極大師的雷雷在成都進行了一場比試,不足20秒鐘,雷雷戰敗。

這場江湖“約架”被一些人看作現代搏擊對傳統武術的“秒殺”,引起公眾強烈關註。中國武術協會很快針對“約架”發表聲明,稱這種“約架”違背武德,涉嫌違法,對此應堅決反對。

作為太極發源地的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繼承也是一種真功夫”

“太極拳當然能打。”5月7日,面對圍攏追問的一群媒體記者,被稱為太極大師的朱天才顯得情緒激動,說起話來也斬釘截鐵。

今年72歲的朱天才與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被稱為陳家溝太極拳“四大金剛”,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自陳家溝突然進入大眾關註視線後,陳家溝的習武之人也迫切希望,這些陳氏太極拳的佼佼者能夠盡快站出來為太極拳發聲。

常年在外的朱天才匆匆趕回陳家溝,第二天一大早便面對眾媒體采訪。朱天才說,他本身並不反對打假,而是反對心懷不軌、惡意炒作的打假,“太極拳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有些人有目的地謾罵、誹謗,是別有用心”。

如今在太極村的人,也在討論太極拳的實戰能力。“拳頭的事情要用拳頭來證明。”一名在廣州開武館傳授陳氏太極拳的弟子趕回陳家溝。朱天才和村里的一些老人則一直堅持老理,他們搬出陳家溝的祖訓,“不和狂徒較量,不與無知逞強。”

這座位於清風嶺上的村莊,曾是一座豫北普通村落,因處在黃河、洛河交匯處,北臨沁河,常年受河水沖刷形成大小溝壑,陳家溝因此得名。

公開資料顯示,明末清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建太極拳,後歷經發展,又派生出楊氏、武氏、和氏、吳氏和孫氏太極拳。

在陳家溝祖祠里,立著這五家拳派的石碑,從事太極拳研究三十多年的溫縣政協副主席嚴雙軍介紹說,石碑表示這五家拳派認祖歸宗,也被國家體育總局承認。

陳家溝人試圖向外界證明,太極拳實戰並非“花拳繡腿”。

如今開館授徒的陳俊淩說,“祖上都是開鏢局走鏢的,學太極拳都是用來保命的,要是不能打,他們能走鏢?”

嚴雙軍說,直到清末,陳氏十四世、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及其兒子仍走鏢為生,“太極拳如果沒有技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根本不可能流傳下來”。

漫長的傳承使得陳家溝盛行習武之風。“看到兩個小孩一起玩,大人就說你倆比試一下看看。”陳家溝70後拳師、被稱作“八大天王”之一的張福旺說,正是習武之風,才使陳氏太極得以傳承。

後來,太極拳一度被禁止練習,陳俊淩至今還記得自己關起大門在月色下練拳的日子。“完全是繼承的心理,家里人也給時間讓你練。”

情形在改革開放後好轉。1978年11月16日,鄧小平會見日本友人時,題詞“太極拳好”,陳家溝太極拳得以重見天日。1980年,溫縣成為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次年3月,一個日本代表團來到陳家溝參觀,村民們在操場上表演了太極拳。

正是這一年,朱天才的命運也發生改變。他回憶說,1981年,新加坡內務部長帶著新加坡國術總會的人員到河北永年參觀楊氏太極拳,後又輾轉到陳家溝參觀,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太極拳。第二年,新加坡希望中國選派人員去新加坡交流,並希望有陳家溝的拳師。

“縣里3月份找到我,最終12月定下來,我被選為兼職專業運動員,國家管吃管住讓我練功。後來王西安、陳正雷、陳小旺也被選中外出交流,1990年代後,每年都繞地球一圈,我們四個多少對推廣太極拳起到決定性作用,才被人叫作四大金剛。”朱天才說。

朱天才和張福旺都覺得,這麽多年在國外教拳的經歷,都是靠打出來的,也能證明太極拳的實戰能力,“老外是絕對不客氣的”。

那段時間,陳照森開始在國內教拳,被人踢館更是家常便飯,被踢館“不下二百次”。

1985年1月,陳照森在安徽淮北教拳,結束當天晚上,當地四個練武之人攔住他,要和他切磋。遭到拒絕後,四人在陳照森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

“一個一米九的大個子在後面摟住我,一個從前面進攻。”陳照森說,面對四個人挑戰,他踹倒一人,打翻兩人,第四人不戰而降。

張福旺還記得,2007年他跟隨河南文化代表團去美國俄勒岡州進行表演,“對方兩百多斤的個子,一看你的功夫打得跟摸魚似的,就會上來感受一下。”他很快將挑戰者制服。

不過,在朱天才看來,太極的實戰不必非得通過打人來展現。“我在美國教拳的時候,我可以站兩個小時,美國籃球運動員半個小時都站不了,這就不是一種比試嗎?”

相較於實戰過招,72歲的朱天才如今更註重太極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太極拳是一種道,是祖祖輩輩積累出來的大智慧,“繼承也是一種真功夫。”

另一位陳氏太極嫡宗傳人、廣州陳正雷太極會館館長陳娟同樣認為,現代太極拳的文化意義遠遠大於把誰擊倒。“現在韓國跆拳道館遍布中國的中小學,那麽多中國孩子天天要對著韓國國旗敬禮,全國各縣城都有幾家瑜伽館,而太極館才有多少,我們的傳統國粹才方興未艾,既要去偽存真,更需要共同推動。”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很多大師都是自封的”

“太極拳是一種攻防的功夫,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演化成養生為主,但技擊功能不可否認。”陳氏太極第十一代傳人陳照森說,之所以人們覺得太極拳不能打,是因為普通人接觸的太極,都以養生為主。

“既能健身也能技擊,但技擊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在練習,能練出水平更要刻苦用心。”溫縣政協副主席嚴雙軍說,“就像菜刀,很多人是用來切菜,但你不否定它也能用來殺人。”

更深的誤解還在於,一些手段拙劣的太極“大師”層出不窮。一段拍攝於2012年的視頻報道顯示,經梧太極第一傳人閆芳曾表演“隔空打人”的神技,即掌推第一個人,其身後的其他人紛紛後退或倒地,誇張程度令人咋舌。

對於隔空打人,所有太極拳師都坦言,“身體不接觸打倒人,誰也沒這種能力,是惡意炒作。”但是陳照森相信“雀不飛”的絕技是存在的,祖上高手曾有人做到,“現在還沒看到有人達到這個功力。太極十年不出門,以前除了種地就是練拳,現代人很難持之以恒。”

對於大師的稱謂,朱天才也越加反感。“現在很多大師都是自封的,大師滿天飛,沒有標準,三年五年就敢稱大師。各行各業都有真假,練太極拳的三億人,才幾個閆芳?出現上百個人也微不足道。武術界早就對閆芳敲警鐘了,但她恬不知恥,遇到這種人能怎麽辦呢?”朱天才說。

為了讓來訪者真實體驗太極拳的實戰,連日來,陳家溝的拳師們讓躍躍欲試的來訪者全力攻擊。5月6日,一名挑戰者迅速出拳,拳師側身閃躲,順勢抓住打過來的拳頭一拽,挑戰者趴在地上。

這名拳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受電影電視劇的影響,普通人以為武術技擊很慢,打起來非常好看,“實際上太極實戰招數陰狠毒辣快速,幾秒鐘斃敵,打起來並不好看,管用就行”。

也有把挑戰者打傷的情形。嚴雙軍說,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一名武術家來陳家溝找王西安比試,“對方一拳打來,王西安一拎一松,對方倒地後喘不上氣來了”。

嚴雙軍與王西安私交甚篤,“馬雲多年前曾派助手到陳家溝暗訪,打聽哪個老師功夫好,後來找到王西安,一個月報酬100萬元。”

“誰掙的錢多誰功夫好”?

陳家溝誰的功夫最好?“誰掙錢多誰的功夫好。”一名村民如是回答。

作為陳氏家族理事會理事成員,陳海民並不反對這種說法。他覺得,太極拳這次所面臨的尷尬局面,與產業化、商品化不無關聯,“平時被捧到天上,摔下來就疼”。

陳家溝太極拳產業化肇始於1981年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的籌建,“當時學校屬於體育局,是公辦,教職工不允許開武館,只能偷偷教人。”曾擔任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校長的陳俊淩說。

上世紀90年代末,陳家溝成立旅遊辦公室,陳俊淩擔任主任,和村支書策劃旅遊景點,提出太極文化旅遊,“從那以後,村里出現了太極主題的旅社、飯店、商店和太極服裝店。”

2000年以後,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改為民辦,一些教職員工離開學校,開設拳館收徒。陳家溝的家庭武館興起。

陳照森原來就是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的老師,改制後,他開辦家庭武館,現在有學生二十多人,每人每年學費六千元,“也會開培訓班,兩百多人,每人收費幾百元”。

因為土地緊張,難以獲得批地,張福旺則租了場地開辦家庭武館。他的武館一年收徒100人,去掉吃喝,一名學徒純利潤1000元,每年辦一兩期學習班,一期一兩百人,一年下來收入二三十萬,“作為農民,收入不能算低了”。

陳家溝村支書陳景約統計,陳家溝村民三千多人,家家戶戶都有學拳的傳統,太極拳學校4個,像陳照森這樣的家庭武館三十多家,在外教拳的拳師兩百多人,太極拳的直接受益家庭超過200戶,幾乎所有的村民間接受益,“陳家溝打造成太極發源地後,村里3000畝地,有2000畝被企業承包做養生產業基地,每畝耕地每年可得超過千元的補貼。”

盡管全村因太極拳受益,但是陳海民認為,把武術、太極拳作為商品買賣交易,是很卑鄙的做法,“以前練拳是為了傳承,老師家就是拳場,誰給老師弄一兩煤油,弄個饃饃,就必須得教,那是義務。現在練拳是一個出路,屁股後教幾個人,就有吃喝了。”

陳家溝流傳這樣一則軼事,一名企業家來練拳,給拳師送來了一百斤茅臺酒,讓許多村民生慕。

“現在學太極拳人多了,授拳的人也虛了,有些人拳沒學個所以然,就敢另立門派,在外面不擇手段地掙錢。社會誘惑太多,難免出現各種借太極拳來欺騙。”陳海民說。

不過讓陳海民欣慰的是,陳家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至今沒被打破,“村里的孩子練拳不收錢”。

不過無論如何,太極拳已然是當地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2015年10月,焦作市組織全球百萬人演練太極拳,並申報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溫縣一名縣級幹部表示,今年焦作市正籌劃世界百城千萬人習練太極拳,“打造太極聖地,以太極拳為核心,實現一二產業融合,發展健康產業,是溫縣十三五計劃戰略目標。”

如今,陳家溝正是一片在建工地,許多圍繞太極文化的項目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與此同時,約戰風波戛然而止。5月3日,中國武術協會發表聲明稱,“約架”行為有違武德,涉嫌違法,應堅決反對。5月11日,徐曉冬在一檔視頻節目中,落淚致歉。

武林以另一套規矩收場。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陳海民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91

人物故事:太極黃錦康 應市即買

1 : GS(14)@2013-02-11 18:20: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9/18158489
在金錢世界打滾,壓力沉重,黃錦康過往在市區、新界都有個安樂窩,以便假日時有個喘息的地方。去年,他把持有十多年的加州花園沽出,「因為元朗開始似市區。」除了搬到油麻地,更在剛開通國際航班的菲律賓中部Iloilo,買入5公頃地皮建造萬呎行宮。
「我曾經有位基金界朋友,在英國買了間古堡!從事這個行業的,個人投資都是樓股先行,真正賺錢的是股,但一定要有點房產,即使經濟變壞,一無所有,都仲有個靚竇。這行壓力大,個個都想擁有世外桃源,我嗰個就在菲律賓。」他的首選本來是深圳,但地價太貴,加上空氣污染,其實不太適合他吸收日月精華;而現任妻子為菲籍,興建地點毗鄰其家鄉,「佢係村長個女!」他笑說。
先親身了解後投資
建屋預算是七位數字的美金,取名TC Garden(太極山莊),「那裏令我想起三、四十年前的淺水灣,日間藍天白雲,夜間滿天繁星,可惜香港光污染嚴重,我們早就忘記了。」
可是,我們忘不了人質事件,09年集體屠殺政客和記者的血腥風暴,更是想想都發毛,不過太極黃自有睇法:「點解基金經理曉得在全世界趁低吸納?因為他們會親身到處飛,而不是單睇新聞。菲律賓有些地區真的去不得,但亦有很多適合居住和投資的地方。」都係嗰句:「先了解,後投資。」
【小檔案】
財金資歷更勝地產
黃錦康84年大學畢業後,過了三年財經記者生涯,後赴英深造,回港轉戰金融業,在財金界的資歷遠比地產深厚,「我做咗美聯幾年咋(08至12年),但因為比較高調,搞到一般人都以為我唔做地產轉做股壇,其實呢個先係老本行。」現為股壇紅綠燈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並致力宣揚太極,暱稱「太極黃」,招式「應肚即飛」於去年倫敦奧運期間頻現公仔箱黃金廣告時段,人氣不遜劉翔。
在訪問中不時發出響亮笑聲的太極黃,開心人亦有傷心處,妻兒先後於1999年及2012年因癌病逝世,記者故意不問,但他主動提起。買御金.國峯時,愛兒德仔尚未離開,「本來諗住預一間畀阿仔住。」興建中的夢幻樂園TC Garden,TC除了指太極(Tai Chi),亦意指德仔(Tak Chai)。見盡繁華之後,唯有他,莫失莫忘。

2 : hh0610(1603)@2013-02-11 19:12:28

",即使經濟變壞,一無所有,都仲有個靚竇。這行壓力大,個個都想擁有世外桃源,我嗰個就在菲律賓。」他的首選本來是深圳,但地價太貴,加上空氣污染,其實不太適合他吸收日月精華"

看來仲大機會一無所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06

治癌療效佳太極有望變「處方藥」

1 : GS(14)@2015-09-21 01:29:47

太極將來可被用作「處方藥」?一項由加拿大兩間大學發表的回顧研究稱,太極對於治療癌症、退化性關節炎等慢性疾病具有療效,將來或可成為經醫生診症後開出的處方藥。該研究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進行,針對33篇共有1,584名參與者的研究論文作分析,並於上周四(17日)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發表。研究顯示,太極在治療老年慢性病具有顯著效果,包括癌症、退化性關節炎、心臟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令病人在6分鐘步行距離、膝頭延伸力度和生活質量方面都有溫和改善,並且不以加重痛症或引致呼吸困難。目前太極只被用作傳統西醫療法以外的補充療法,研究稱,不少中老年人患有不止一種慢性病,有必要研究太極對多種病症的綜合效果,而非只簡單研究它對某種慢性病的單一效果,而這次研究則是針對太極對四種慢性疾病的綜合作用,可作為對過往研究的補充。此外,太極在將來可作為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的養生運動方法,甚至被醫生當作一種「處方藥」使用。



能預防心臟病

太極運動源自古代中國,其風格緩慢、溫和而平滑,通常被歸類為低強度體力運動,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鍛煉。過往研究曾表明,太極能預防心臟疾病,以及減少老年人因骨質疏鬆跌倒而導致骨折的風險等。其陰陽原理和療效等在許多文獻中都有記載,並多番引發西方社會關注。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0/193026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18

祖兒跳舞似耍太極

1 : GS(14)@2016-03-06 03:14:42

容祖兒日前為新歌《我好得閒》到韓國拍MV,好友蔡卓妍(阿Sa)擔任女主角,今次行程祖兒爭取了半日行街,她笑說:「原來shopping真係能醫百病㗎!買完嘢冇晒頭痛,全身都鬆晒。」其餘時間祖兒專心排舞,她為了投入舞蹈,要當自己耍太極,動作慢之餘要催眠自己好性感,但被大家望到實感到有點尷尬,她惟有笑言:「我睇你唔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5/195167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