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克強提規劃大灣區 689即去

1 : GS(14)@2017-04-13 00:14:28

【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向候任特首林鄭月娥頒發任命狀時,提及總理工作報告提出規劃粵港澳大灣區,指對香港發展十分重要,而特首梁振英昨交代下周出訪大灣區城市時,稱港府於6月前會向發改委提交規劃建議,但被問到會否諮詢林鄭意見時,梁未有正面回應,只稱會根據過往做法作交接,有立會議員批評梁若不諮詢林鄭,等同僭越下屆政府工作。


不回應會否諮詢林鄭意見


李克強昨向林鄭頒任命狀時,提及他對新一屆特區政府工作的支持,更特別談及他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在今年內正式開通「債券通」,李稱建議是着眼香港發展、民生改善,以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梁振英昨出席行會前指,以下周沒有會議為由,提早交代他和港府官員下周出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強調此行反映重視總理在工作報告的有關建議,由於國家發改委要在今年10月前將完成規劃,港府要於今年6月底前向發改委提意見,所以形容訪問是「好有必要」和「適時」,希望完成訪問後即時開會,做好規劃工作。對於有關建議會否諮詢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意見,以及是否7月1日前不會落實任何林鄭新建議時,梁未有正面回應,只稱他會根據過去制度做好交接工作。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認為,梁拒絕交代就大灣區規劃和會否諮詢候任特首林鄭意見,反映他至今未接受「看守政府」的現實,指梁在餘下兩個多月任期,不應再有任何大動作或推出新政策,否則會令新政府尷尬,而他今次訪問團只是向北京「擦鞋」,「總理話要做乜,梁振英就即刻仆到去做」,認為梁振英此行難有實質進展,也僭越下屆政府工作,「梁振英今屆已經結束,唔應該開啲新期票,要下屆政府幫手執手尾」。■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2/199881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190

操盤手札記:雄安大灣賤男好男

1 : GS(14)@2017-04-13 22:37:55

朝鮮半島戰雲密佈,加上復活節假期臨近,港股原本牛皮偏軟,但尾市喺避險交易拆倉,期指挾淡帶動下掉頭抽升,收24313,升225點或0.93%。值得注意嘅係恒指波幅指數VHSI(恐慌指數)已由上周低位12.3,五日大升兩成半至15.5,偏淡機會大。四月頭平地一聲雷,燕趙之地雄安新區爆紅,多隻股份隨即雄安概念上身,炒咗成個星期先唞唞,由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接力。現時雄安區、大灣區都未有實質規劃出台,大家只係「炒地圖」。單睇地盤,雄安區最受惠係地膽金隅(2009);大灣區則係大地主深圳控股(604)、龍光地產(3380)。四月,諗起《人間四月天》嘅梁思成。中央讓雄安分擔北京嘅非首都功能,其實呢個意念早喺1949年已由梁思成提出,可惜佢嘅建議無被採納。當時佢對時任北京市市長彭真講:「50年後,歷史將證明你是錯的,我是對的。」原來佢早已預視北京交通、霧霾污染等城市問題。梁思成係中國建築史學家、建築師;父親梁啟超,太太林徽音。梁思成因梁啟超、林徽音關係,認識徐志摩。徐志摩生命中有三個女人,包括父母安排下結婚嘅張幼儀、追而不得嘅林徽音,以及好友王賡嘅太太、後來被佢橫刀奪愛嘅陸小曼。成龍對吳綺莉母女不負責任令你睇唔過眼嘅話,徐志摩更會令你眼火爆!喺張幼儀懷第二胎時,徐志摩瘋狂追求林徽音,佢竟然要求張幼儀離婚兼墮胎。撇除喺文學上嘅成就,徐志摩本質上就係一個賤男!我揀股有五大原則,包括盈利、派息、資產淨值、現金流及管理層操守。若管理層上娛樂版多過上財經版,終日喺女人間周旋,咁間公司好極有限。講到管理層操守,遠大中國(2789)康老闆算唔錯,佢曾經喺新春獻辭話:「天下沒有拿了別人的錢發展自己而不回報投資者的道理。」佢又多番喺股價低殘時增持。五月將會舉行一帶一路高峯論壇,有助遠大接新單,可以諗諗。割柑人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3/199884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78

胡孟青:大灣區的聯想

1 : GS(14)@2017-04-25 23:43:42

【明報專訊】有時會不停在問,到底在內地經濟及財富高速增長的大勢下,香港在中國的發展定位上角色將會如何?或者說得更白一點,在中央眼中,回歸20年後的香港,剩餘價值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40年前,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引資又設廠。近10年所扮演是雙向角色,既協助資金走進去,亦便利資金走出去。但到若干年後,甚至短至3至5年的時間,本港在金融業務的定位及角色,一旦功成身退,貢獻大不如前的話,情况可能影響每個香港人。

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及對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都先後提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很大程度上,是為本港發出通牒,盡快要就大灣區發展及融合,有周詳計劃。內地經濟單單數字上而言,規模已備,城市建設基本上可供再塑造空間有限,剩下來的,亦是最具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就是超級城市的打造:雄安如是、大灣區一樣、稍後長江一帶、以及內陸、再從南玩到北,只會更多相類似的構圖。

向本港發通牒 打造粵港超級城市

老實說,大灣區發展談不上是新構想,很多年前,已經先後有過關於港深區域發展的探索,粵、港、深三地的合作交流,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常設機制,可惜10幾年來仍然流於空談。但很明顯,隨着提升至總理工作報告層次,輔以港珠澳大構圖及香港高鐵行將開通的景象,這個話題避也避不來,事到如今,重點在於本港在大灣區所佔重要性還剩餘多少。

以前,本港屬於珠三角的龍頭,風頭一時無兩,時至今日,地價、成本、勞動力通通高昂,對外來資金吸引力委實有限。相比本港僅餘的金融業作為唯一及最後的一道防線,深圳的高新科技、廣東的港口吞吐、及整個地區可供製造業的遷移及擴散,導致以前的九加二,是後者傳導至前者,而現在的九加二,本港及澳門大概只能夠受惠於其餘9個城市的發展,香港的龍頭作用可能已一去不復返矣。

數字比數字,本港在經濟規模、消費、創新工業佔比GDP、貨櫃吞吐量等等,頂多是中上偏高水平,而非名列前茅。而以整個大灣新區的經濟規模計,數字上是東京的三分之一、接近紐約、並且是三藩市的三倍。經濟效益之下,香港別無他選要奉陪到底,但往後又會如何?

須自我提升 守珠三角龍頭地位

最好的情况是,香港在創新行業發展會漸見成果,隨着樓價及租金回落,經濟競爭力及創業吸引力提升。可是,純粹按客觀環境盤算,出現最好情况的機率,大概低於三成。剩下來的,如果大灣區為首的內地經濟動力依然,但金融市場既不開放,亦未有太大的質素提升的話,香港的重要性依然存在,但相比內地城市,已再不具備絕對重要地位了。

大灣區強調的是一小時生活圈、人流、資金、商業等等的更大範圍融合,在形勢比人強之下,香港不自我提升的話,某程度上只會加快成為中國的美麗後花園,不進則退的香港經濟各持份者,其實只是後花園的建設者及園丁而已。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20&issue=201704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95

否認硬銷大灣區「港參與大勢所趨」

1 : GS(14)@2017-04-28 01:23:02

【本報訊】早前財政司長陳茂波硬銷大灣區規劃,更以區內也有溫泉,笑言港人可北上浸溫泉。早前帶領官員及行會成員到大灣區考察的特首梁振英,被問到會否響應陳號召北上浸溫泉時,笑稱自己少浸溫泉,不過他力撐大灣區發展對香港有利,又強調港府不是推銷大灣區規劃,認為香港參與屬大勢所趨。梁振英昨開行會前,被問到會否響應陳茂波號召北上恩平浸溫泉時笑稱:「好少喺其他地方浸溫泉」,但梁續力挺大灣區規劃,指大灣區9個城市在秩序、衞生等進步很快,再加上一年後港珠澳大橋和高鐵香港段等陸續落成,港人往返更方便。梁又引述有商會提出數據,稱目前約有30萬港人長期在內地工作,佔本港工人人口8%,數字未計在內地讀書和退休人士,故政府並非刻意推銷大灣區,而是大勢所趨,「唔係政府提倡逼大家做乜」,強調若市民決定到大灣區就業、讀書或居住都是自由選擇。■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6/20002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10

【抽濕機出動】陶傑問大灣區區長689:係咪可以自由上網

1 : GS(14)@2017-04-28 01:23:03

多位高官早前隨特首梁振英出訪多個粵港澳大灣區當中的珠西城市,並紛紛「唱好」大灣區如何潛力無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更叫港人去恩平浸溫泉,「唔使去到日本咁遠」,即遭恥笑。作家陶傑在facebook出post嘲諷後,再在網媒CUP出文,指大灣區勢成梁振英退任特首之後升任「大灣區區長」的「重點發展項目」,「俯視香港(7月起的)特首林鄭月娥,以『大』灣區領『小』香港,並聲稱吸引資金人流,要吸引香港人北上移居」。不過,陶傑反問,早在大灣區之前另有「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等,這些大計如今執行了幾多?他認為大灣區是參照美國三藩市作先例,但三藩市大灣河口兩岸,囊括九個縣市,包括奧克蘭、聖荷西、利治文、柏克萊,其間並無「一國兩制」,而是「一國一制」,使用一套美國法律,公用美國憲法,共同保障人權自由法治精神。陶傑強調三藩市整個大灣區,人民可以自由上網, Google、Facebook全部流通,「請問香港、深圳、澳門、珠海等組成的這個中國大灣區,若吸引香港市民北上移民,中山、珠海、佛山的網路資訊是與香港一樣完全開放,包括維權律師被捕和郭文貴在美國的全部推特訊息,還是嚴格執行一國兩制方針,封閉屏蔽?如果這個所謂大灣區,只有香港維持全世界開放資訊,另一半則『對不起,你搜索的內容不存在』,請問如何吸引低頭族的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人囗向大灣區疏散?」陶傑又質疑大灣區內醫療制度及食物衞生檢測標準是否全部一致,「中山、佛山等公共醫院是否都與香港瑪麗和伊利沙伯醫院一樣,行同一樣的制度,「包括開藥、手術不必收取紅包?真正的三藩市大灣區,九個區域的醫護專業考核標準一致,質素相同」。他指「大灣區區長」梁振英有責任向香港人詳細說明以上幾個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6/200024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11

保利推汕尾商舖 配合大灣區概念

1 : GS(14)@2017-06-21 07:45:22

【明報專訊】國家總理李克強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概念,令廣東地產發展項目備受關注。保利地產旗下的汕尾金町灣旅遊度假項目,由保利地產在2015年起興建,目標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未來重點建設,以及「深汕特別合作區」等世界級城市發展,佔地4500畝,規模可觀。

汕尾金町灣旅遊度假項目第一期700畝已近發展完畢,興建了10幢高層花園洋房及逾100幢別墅(已入伙)、逾20幢海景公寓。此外,項目引入國際品牌希爾頓酒店,預計將於明年開業,有關洋房、公寓、別墅等均全部售罄。

去年至今在港售出670套海景公寓

金町灣住宅買家以內地客為主,惟發展商將海景公寓第二幢於去年首度來港發售,370個單位兩個多月內悉數售罄。發展商今年4月初再推出第七幢海景公寓在港發售,於5月中全幢300個單位售罄。發展商在今年下半年將推出該項目的132個商舖,已展開招商,當中引入麥當勞等餐廳,供第一期住戶及遊客消費娛樂。

商舖樓層高達6米 可間作兩層

上述項目的一大特色,是設有一條「威尼斯風情水街」,沿着屋苑延至7公里長的海灘而建,並在風情水街上設置多個單幢商舖,包括特色餐廳、音樂酒吧、咖啡室、水療SPA等,可供區內外消費者享用。

面積方面,洋房商舖面積由17方米至127方米不等,樓層高達6米,可間作兩層;單幢商舖面積由35方米至533方米不等,樓層高達6.3米至12米,商戶間隔靈活度高。

[投資新領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15&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18

瑞銀林世康籲港府增住宅供應 大灣區將吸引大量人才來港

1 : GS(14)@2017-09-01 09:24:22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82&issue=20170831

【明報專訊】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董事林世康接受訪問時預測,隨着本港、澳門與廣東省9個城市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本港除可望在河套區發展科技園力爭成為「中國矽谷」外,經濟增長加快及人口持續流入均帶來殷切的住宅需求,他認為港府須大幅增加土地供應,始可望穩定樓價。

明報記者 葉創成

由年僅30歲出頭的林凱源所創辦的本港初創科技企業、網上貨運物流平台GoGoVan本周宣布,與內地同業58速運合併,新公司估值料達10億美元,成為近日城中熱話。事實上,本港若能夠出現更多像林凱源一樣靠做科技發圍的實業家,經濟便可望改變近年過分依賴金融業「一好遮百醜」的格局。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董事林世康在本周初接受訪問時,GoGoVan與58速運合併的消息尚未公布,但他當時已提出一個美好願景,「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的宿舍內想出成立社交網站的念頭,之後便是靠美國矽谷科技產業的完善配套,發展成今日的環球科網巨企(編按:目前facebook全球用戶逾20億、市值近5000億美元),但這不代表香港不可以有這樣的人才。我覺得只要有一個好意念(idea),本港初創科技企業的市場不單止本港,可以是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

林世康在本港就讀中學後到美國升學,以最優等成績取得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學與數學學士學位,跟著獲得哈佛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之後曾在加州工作,近年在本港多間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任職。

深圳科技業起飛 靠廣東製造業支援

過去10年深圳科技業發展快速,孕育出騰訊、華為、中興及大疆等科技企業龍頭的總部,令人羨慕。林世康表示,廣東省多個城市如廣州、東莞、惠州及珠海均是國際級製造業城市,是深圳發展科技業的強大後盾,「深圳有整個廣東省的製造業作為後盾,有鄰近供應鏈的優勢,初創科技企業在當地落戶後,要製造一個樣版予客戶很容易,跟着要大量生產亦很容易」。

不過,林世康強調,上述優勢並不是深圳獨享,尤其是特首林鄭月娥在7月1日履新當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與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廣東省長馬興瑞及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港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下稱《協議》),他相信隨着大灣區的發展,可帶動本港科技業及整體經濟進入新台階。

大灣區規劃未動 跨境基建已先行

林世康解釋,大灣區包括本港及澳門兩個特區,以及廣東省內肇慶、江門、佛山、中山、珠海、東莞、惠州、深圳及廣州等九大城市,其去年GDP達1.4萬億美元,若以此作為一個經濟體的話,在全球排行第12位。該區亦是中國最富庶的區域,人均GDP為20,450美元,是全國人均GDP的2.5倍。

根據《協議》,大灣區將訂立由中央牽頭的機制,四方每年定期召開磋商會議,定出大灣區發展中的合作事項,並協調重大問題。林世康估計,未來區內將加快基建發展,例如除了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等兩項跨境基建料於今明兩年啟用外,連接深圳及中山兩地的深中通道已拍板興建,而廣東省內多條鐵路亦在興建中,目標是減少區內的客運及貨運時間,促進人流、貨流、資金流及資訊流互連互通,改善資源分配,提高整體競爭力,人均收入料逐步追上三藩市大灣區等全球其他大型城市群(見圖)。

河套區科技園 可成中國矽谷

大灣區為本港科技業的發展帶來哪些機會呢?港府今年初已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圳確認河套區土地業權屬港府,港深雙方會在87公頃河套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管理,使用本港法律。園區將發展機械人技術、生物醫藥、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四大領域,估計可創造約4萬職位。林世康分析,隨着大灣區規劃的推進,本港的初創科技企業落戶該科技園後,可望與深圳一樣借力廣東省在製造業及供應鏈上的優勢,並且進軍內地消費市場,加上結合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可望加快發展做大做強。

他又稱:「目前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多層次的,包括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領先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成熟的資產管理中心,而近日傳媒報道已有多家資產值達千億元的央企擬在本港成立企業融資中心;而深圳則是科技創新重鎮,下一步要打做成世界級的科技中心,即是中國的矽谷。但任何城市要做矽谷的話,要吸引很多人才,亦要吸引很多資金,例如在美國風險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中有四成位於矽谷所在的三藩市灣區,我覺得香港可以利用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吸引全球風險投資基金進駐,屆時本港年輕人只要有一個好意念,籌集資金在科技園創業也許不是一件難事。事實上,並不一定只有深圳才可以做創新科技產業,香港也可以。」

上述發展趨勢對本港住宅樓價有何影響呢?林世康表示,他多年前在三藩市大灣區所在的加州工作時,加州已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樓價是全美國平均樓價的兩三倍,但至今其升幅亦一直較快,「就算當年加州樓價看來已經很高,但只要其經濟發展繼續強勁,外地人口便會繼續流入,這兩大因素都會增加對住宅的需求,支持樓價繼續上升,買不起區內核心地段的居民,唯有到附近的衛星城市買樓及居住」。

經濟增長人口流入 推動港住宅需求

就本港情况而言,林世康認為,由於大灣區的的發展料為本港帶來更大住屋需求,建議港府全方位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才可望穩定樓價。他認為,過去一個多星期新盤銷情火爆,從售樓處的情况可見,買樓的大部分是本地人,可見即使樓價過去多年已累積上升數倍,樓價亦是居民收入中位數逾18倍,仍有很多本地人有能力買樓,所以增加供應才是治本之道。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7-09-01 09:24:36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21&issue=20170831
【明報專訊】相信不少讀者均同意本港應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問題是地從何來而已?林世康表示,雖然港府可以透過填海、發展新市鎮及郊野公園等方法增加住宅土地供應,但在上述更改規劃的過程中,料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與持份者達成共識,遠水不能救近火。他認為,最快見效的方法,是加快與發展商達成補地價協議。

新地今年獲批 增650萬方呎住宅樓面

事實上,屋宇署於6月公布,新地(0016)旗下西貢西沙路十四鄉大型住宅項目,獲批興建約30幢低密度住宅及約48幢分層住宅,涉及482.4萬方呎住宅樓面,業界料涉及4700伙住宅;另外,新地位於屯門兆康第54區的商住項目,亦於5月完成補地價,涉及逾65.3億元,當中住宅樓面涉167.9萬方呎,非住宅樓面涉117.3萬方呎,後者面積之廣,媲美位於港島東、樓面面積約111萬方呎的太古城中心。上述兩大項目涉及的住宅樓面總和超過650萬方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07

魚樂無窮:大灣區坐貨之選

1 : GS(14)@2017-09-17 17:33:47

千呼萬喚iPhone X終於登場,手機設備股走勢卻南轅北轍,龍頭舜宇(2382)及瑞聲(2018)造好,前者更創新高,高偉電子(1415)、丘鈦科技(1478)卻跌到一仆一碌。從最簡單嘅角度出發,face ID成為全城焦點,鏡頭規格越來越高,舜宇作為行業龍頭,肯定最受惠,所以表現更勝正宗蘋果概念股瑞聲,再配合最新出貨量數字超靚,實在難以估頂,有貨者繼續坐定定吧。市況似弱還強,弱僅限於指數表現,28000阻力極大,我認為要破關,必要靠騰訊(700)不可,強就見批股炒上現象不絕,最新有聯眾(6899)及信利(732),想搵股炒不妨睇實通告。珠江船務(560)逆市破頂,創近兩年新高,集團主打港口航運物流及水路高速客運,活躍於粵港澳區域,完美食正大灣區條水,新近附屬中標港珠澳橋口岸穿梭巴士服務唯一營辦商,為期10年,配合大灣區發展,肯定又係肥肉一大件。睇基本因素,珠江船務現價市盈率7.4倍,股息率4.6厘,市賬率0.9倍,平靚正也,有埋大灣區概念,絕對係中線坐貨之選!



唐牛
http://www.fb.com/tongcow88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4/201526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84

林鄭月娥預告:大灣區規劃新年批覆

1 : GS(14)@2017-10-15 14:01:27

【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由《中國日報》(China Daily)舉辦的「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機遇與挑戰」亞洲領袖圓桌論壇並發表演講,她透露,今年8月赴京與發改委協商有關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協議,希望能在年底前簽訂落實,並預期大灣區規劃文件會在新年前後獲得國務院批覆。

年底前簽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林鄭月娥認為,一帶一路與大灣區並非兩個獨立的國家發展戰略,大灣區擔任了連接內地與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門戶角色。香港是大灣區最國際化城市,有能力為一帶一路項目給予風險評估和管理,滿足融資和財務管理的需求,提供從諮詢、仲裁、保險等方面的其他專業服務。

與粵有共識聯手搞創科

她又稱,灣區發展創科有很大潛力,如果香港不想落後於人,必須與灣區城市攜手合作,因為香港發展創科,其實在研發上具有競爭優勢,享有思想、人才和資本的自由流動,知識產權受重視等;她與廣東省長馬興瑞兩次會面,均認同粵港有共同目標,就是把大灣區打造成創新科技中心。林鄭月娥又稱,明天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將會提及發展創科的措施。

林鄭月娥表示,灣區內人才,貨物,資金和信息的自由流通十分重要,但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例如教育機構和研發中心可以在內地申請科技項目資金,但資金不能於香港使用,造成科學合作的障礙;在內地工作的港人於教育,社會福利,交通,旅遊等方面仍然面對很多不便,這會影響港人於灣區發展的信心。

何超瓊:港府拒談旅遊合作

雖然特首強調發展創科的重要,但出席同一場合的信德集團(0242)行政主席何超瓊大吐苦水,指自己曾經作為港澳兩地的中間人,與港方商討兩地旅遊合作時,被港方以「香港不需要博彩經驗」為由拒絕。

何超瓊又以香港機場的海天碼頭為例,證明港澳在旅遊方面其實還有很多合作可能;並直言澳門有專責官員負責旅遊產業、內地有中央去協調,惟香港卻主要靠私人機構及商界推動,如果粵港澳三地政府以不同重視程度去發展旅遊業,很難達到成效,所以希望三地政府能在同一層次下認真推動旅遊產業。

何超瓊又以澳門塔為例,指出當年澳門娛樂敢於興建首個非博彩項目,並由信德管理,事後證明可行,後來廣州塔亦邀請公司做首兩年管理,反映澳門具備輸出非博彩旅遊項目的管理經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05&issue=201710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05

劉怡翔:研大灣區人幣全流通

1 : GS(14)@2017-10-22 15:58:03

【明報專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劉怡翔昨日出席立法會,簡報施政報告中有關財金的政策。他透露,當局正與廣東省商討,以大灣區某些地方作為試點,實行人民幣全自由流通。

落馬洲河套區科技園或成試點

劉怡翔表示,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今年7月赴港時,也與香港政府提過,希望能在大灣區實現人民幣的自由流通。雖然目前雙方僅限於初步探討階段,並無實質方案,但他認為可以「特事特辦、先行先試」。經初步了解,為降低全自由流通可能造成的影響,可能在大灣區中找某些城市或地區作試點,例如落馬洲河套地區的科技園附近。他認為,香港可以把大灣區作為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踏腳石,希望日後香港的金融人才可參與大灣區的工作。

認為「ETF通」有機會開通

劉怡翔又提到,政府一直就推動「ETF通」與內地當局跟進,認為有機會開通,同時亦正跟進債券通擴至南向通的問題,而這方面本港的系統需要作出調整以配合。他又特別提到,證監會正就投資者身分認證(即實名制)進行研究工作。

至於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擬發行綠色債券,有立法會議員問到會否以零售形式發行。劉怡翔回應暫未考慮,因為過往經驗所見,市民對定息債券或通脹掛鈎債券較有認知,但綠色債券為浮息債券,而且若要發行零售債券,開發及合規成本會較昂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87&issue=201710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