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壟斷?是個問題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22268.html
自微軟遭受反壟斷調查以來,IT行業可能迎來一次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調查,而事件的主角就是被稱作微軟最大敵人的谷歌。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剛剛正式接替埃裡克·施密特,成為谷歌新任CEO,就面臨一個壞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下稱 「FTC」)正在考慮對谷歌在互聯網搜索市場的主導地位展開全面反壟斷調查。美國司法部同樣正在考慮是否以威脅行業競爭為由,反對谷歌收購美國機票數據提 供商ITA。知情人士同時表示,FTC會等待司法部作出最終決定後再展開調查。
消息傳出,谷歌股價週二下跌3.16%,收於569.09美元。
事實上,這並不是拉里·佩奇遇到的唯一壞消息,谷歌面臨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美國得克薩斯州總檢察長已經對谷歌的主導地位展開調查,而美國俄亥俄州 總檢察長麥克·德萬(Mike Dewine)也在考慮展開類似的調查。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威斯康星州也在考慮是否對谷歌競購ITA的交易展開調查。
包括美國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克·李和康涅狄格州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德·布魯門薩在內的眾多議員,也在呼籲美國參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對谷歌互聯網業務的主導地位召開聽證會。
谷歌在海外業務也遇到一貫喜歡反壟斷的歐盟委員會調查,昔日被反壟斷調查的微軟瞄準谷歌開炮,微軟於4月初向歐盟委員會正式起訴谷歌,微軟聲稱谷歌 在歐洲地區濫用其在搜索市場的壟斷地位,限制競爭對手的搜索引擎正常訪問谷歌旗下的視頻網站YouTube,而歐盟委員會將會很快對谷歌方面進行全面的調 查,除了網絡搜索之外,該調查還將涉及在線視頻以及智能手機市場等。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盈科律師事務所競爭與反壟斷部主任王俊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海外的反壟斷調查非常嚴格,由於谷歌在美國的搜索引擎市場處於支配地位,所以只要有關收購和併購,都會引起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或者審查。
對於在中國國內搜索引擎市場同樣處於市場支配地位的百度,王俊林認為,百度收購或者注資任何公司,商務部反壟斷局都應該進行反壟斷調查。即使百度的 併購和收購行為沒有達到相關的限制金額,但是這種行為也可能對市場相關競爭者有利害關係,商務部反壟斷局也可以提供反壟斷審查。「防止其利用市場支配地位 限制市場競爭,同時對於一些併購行為,要對其提出限制,避免傷害上下游產業鏈的利益。」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不會有任何結果。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告訴記者,谷歌的情況跟微軟和英特爾不同,後兩者的產品具有排他性,其 一,用戶選擇了A就不會選擇B;其二,後兩者有通過PC廠商排斥競爭產品的行為。而在搜索引擎領域如谷歌所說,搜索引擎有用戶「一鍵離開」的特性。「如果 谷歌沒有惡意排斥第三方服務,只是用戶自主選擇,不涉及壟斷。」
另外,以美國司法部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的結果看,反壟斷調查並沒有帶來更好的競爭局面,洪波表示:「反壟斷調查不僅使得微軟在新的互聯網時代畏首畏尾,失去競爭力,同時歐盟對微軟的反壟斷裁決,也沒有給其競爭者如Sun、RealNetworks等開啟更大的生存空間。」
通號系寄生鏈創業板公司:類壟斷下的脆弱高成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8/xMMzA3XzM1MzcxMg.html

7月28日,「7·23」 動車追尾事件鐵道部初步自查結果出爐,上海鐵路局稱原因是溫州南站信號燈設備存在缺陷,而信號設備為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設計,其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號集團」)下屬的獨資企業。
記 者發現,4家創業板公司佳訊飛鴻(300213.SZ)、世紀瑞爾(300150.SZ)、特銳德(300001.SZ)、鼎漢技術 (300011.SZ)因產品涉及「鐵路調度信息」、「行車安全監控」、「鐵路箱式變電站設備」和「軌道交通信號智能電源」等高鐵相關領域,均與通號集團 有合作。
而將時間回溯到4年前,可以發現上述公司之所以能登陸創業板,實因受益於高鐵建設的推動。
隨著政府對鐵路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高鐵行業自2008年開始迎來發展高峰期。由此,一批中小公司憑藉鐵道部專屬供應商身份獲取大量訂單,在類壟斷的模式中獲得業績高成長,成功實現了資本市場IPO的重任。
但寄生於鐵路市場的脆弱模式,也為上述公司們的未來經營埋下風險。
「近期事故的頻發勢必會改變高鐵板塊原有的超速發展態勢,若整個產業鏈投資放緩,則將引起連鎖反應,作為鏈條的重要環節,上述寄生鐵路業務的創業板公司因規模較小,產品結構單一,或將首當其衝遭受衝擊。」一位北京地區私募人士表示。
類壟斷下突擊創業板
縱觀上述4家公司登陸創業板的時間,最早為2009年10月首批上市的創業板排頭兵特銳德,最晚是2個月前由新三板轉板而來的佳訊飛鴻。
由此,2008、2009年度的業績情況則是決定其能否順利過會的關鍵。而記者通過查閱招股書數據發現,2008年以來,上述四家公司的業績無一例外地實現了完美高成長。
其中,特銳德表現最為顯著。公司200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4億元大幅增長1.17倍;淨利潤也由去年同期的1842.44萬元暴漲至6119.22萬元。
事實上,四家公司業績的爆發得益於國家高鐵投資力度的增加。根據鐵路「十一五」規劃,預計到2010年,國家將建設14,000公里高速客運專線;鐵路總投資達到1.25萬億元。
依附行業的高度景氣,四家公司紛紛借利好政策「跑馬圈地」,搶奪高鐵配套產品細分市場。
其中,特銳德於2007年、2008年參與了全國所有鐵路客運專線的電力遠動箱變招標,其中2008年中標金額為2.57億元,佔電力遠動箱全部招標總額3.70億元的69.46%。與其對應,公司2008年鐵路方面營業收入高達1.27億元,較同期大幅增長7.07倍。
而從事鐵路行車安全監控的世紀瑞爾,則於2008年與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簽訂了7120.88萬元的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購銷合同,該筆收入佔2009年總營業收入的38.98%,實現的毛利佔比達37.69%。
此外,鼎漢技術的軌道交通信號智能電源系統和軌道交通通信系統2009年營業收入分別較同期增長94.82%和197.53%。
受此影響,公司2009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70.21%和83.77%;其中來自鐵路方面的營業收入達1.4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69.10%。
壟斷催生高毛利
在業績高增長背後,是超高的毛利率。在鐵道部專屬供應商名號下,上述公司的毛利率也普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由於關係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鐵路部門對涉及運輸安全的配套產品採購實行必要的行政許可,一般通過行政許可或者專項招標的方式設置較高的產品准入門檻,以達到保證運輸安全的目的。
其中,佳訊飛鴻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鐵路運輸安全設備生產企業認定證書》准入證書的通信信息企業,在鐵路市場競爭方面極具壟斷優勢,2007年到2009年,鐵路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7%、47%和48%,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世 紀瑞爾則依賴於公司高層與鐵路部門和央企背後的深厚關係。公開資料顯示,公司董事長牛俊傑,曾任華能精煤公司鐵建部項目工程師;董秘副總經理王聰,曾任中 央組織部主任科員(副處);副總經理張諾愚曾任中國鐵道建築工程總公司鐵路運輸處工程師;技術總監、副總經理尉劍剛曾任鐵道部通信信號總公司軟件中心工程 師。
2008年、2009年,世紀瑞爾在行車安全監控系統領域的市場佔有率為17.15%、20.12%,位列第一。
此外,在毛利率方面,佳訊飛鴻2010年1-9月綜合毛利率為39.92%,其中用於鐵路領域的多媒體調度產品和防災安全監控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1.59%和50.71%。
而機械設備行業的鼎漢技術2006年-2010年毛利率分別高達48.96%、52.39%、52.16%、47.60%和42.91%;特銳德2008年至今的毛利率均穩定在35%左右。
Wind顯示,機械設備行業293家上市公司中,2006~2010年毛利率均圍繞20%波動,若參考2010年數據,則鼎漢技術和特銳德毛利率分別高出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
在「鐵老大」的庇護下,高毛利率加上亮麗的業績表現無疑為上述公司其後衝刺創業板上市掃除關鍵障礙。
寄生模式存隱患
然而,類壟斷模式實現業績高成長背後,同時暗藏著過度依賴鐵路業務留下的隱患。
據2010年年報,在世紀瑞爾、鼎漢技術、特銳德中,鐵路市場營業收入佔比分別高達96.11%、87%和58%,此外2010年1-9月,佳訊飛鴻在鐵路市場實現的銷售收入佔比也達41.83%。
「這種高鐵細分市場配套公司投資風險很大。」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過度依賴鐵路業務導致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此外,高鐵配套行業受政策影響嚴重,若未來國家減少對高鐵建設方面的投資,這些公司昔日的業績高成長將不復存在。」
「目前,我們對高鐵概念股的看法就兩個字——迴避,現在機構也是觀望為主,畢竟動車追尾事故的原因尚未查明,國家會否因為近期頻繁發生的事故而放緩未來的高鐵建設還不好說。」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總 的來說,此次甬溫線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將是長期的,一方面,此次事故將面臨責任認定調查,如果最終結果涉及到科技缺陷,那麼相關高鐵概念股將再次面臨 深度利空;另一方面,動車事故肯定會引起鐵路系統內部自查、自糾,人士變動將有可能牽扯出進一步的利空消息,相關鐵路業務附屬企業也會迎來利空衝擊。」一 位鐵路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而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認為「即使甬溫線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與技術缺陷有一定的關聯,政府短期內驟減高鐵投資的可能性小,短期內鐵路業務寄生公司業績將不會受到大幅影響。」
基金銷售引入第三方 鯰魚效應破銀行壟斷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09-23/100308691.html
10月1日後,投資者可在銀行、基金公司之外的獨立第三方處買到基金,並獲得更多的增值服務
10月1日後,投資者可在銀行、基金公司之外的獨立第三方處買到基金,並獲得更多的增值服務。
隨著《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正式實施,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的牌照審發工作將展開,基金業多年來被銀行壟斷銷售渠道的現象將借此突破。
新規對基金銷售機構准入條件大為放寬。如,將組織形式放寬為有限責任公司或合夥企業;將出資人放寬至具有基金、證券或其他金融相關從業經歷的專 業個人出資人;將具有基金從業資格人員最低數量從30人放寬至10人等。證監會希望借此鼓勵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體系逐步形成競爭,更好地提高基金銷售服 務。
一直以來,銀行渠道在基金產品銷售方面佔比超過六成以上。今年上半年多數基金公司出現收入和盈利雙降,且盈利下滑幅度大幅超越收入情況,表明基 金公司成本大幅上升已拖累業績。其中,因新基金密集發行而支付給銷售機構的客戶維護費大幅增長是基金公司成本上升的主要推動力。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尾隨佣金比例(即支付銷售機構的客戶維護費佔基金管理費的比例)大部分超過了33%,也就是說,銷售機構分食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新基金管理費收入。
客戶維護費是指基金管理人與基金銷售機構約定的用以向基金銷售機構支付客戶服務及銷售活動中產生的相關費用,該費用從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基金管理費中列支。長期以來,大銀行因渠道優勢,向基金公司收取的費用水漲船高,令眾多基金公司苦不堪言。
但此次「辦法」出台後,新生的第三方銷售機構短期內仍無法動搖銀行的壟斷地位。其成立之初,諸多捆綁費用對其盈利空間構成擠壓。據瞭解,第三方 銷售機構如果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支付,必須向其繳納最低0.3%的費用。另外,除繳納營業稅外,第三方銷售機構須與監督機構達成銷售賬戶監督協議,目 前有監督資質的商業銀行在第三方基金銷售的監督業務上或每筆收取0.1%—0.2%左右的費用。
目前,包括實施細則、數據接口、清算結算等相關細節在內的第三方銷售機構執行細則尚未明確,諸多企業正在進行各種申報材料、等待牌照及相應的技 術準備。業內冀望,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所帶來的鯰魚效應可攪動基金業傳統銷售困局,倒逼基金公司更關注投資人需求,帶動基金產品的創新,為行業帶來一池春 水。
九成飛機經營租賃市場外資壟斷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1/1180655.html
「目前中國有波音和空客飛機1340架,其中近45%約600多架採用經營租賃方式,而這其中90%以上仍由外資公司主導,只有40多架由中國的租賃公司經營。」
在昨天舉行的「中國民用飛機大會」上,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航空租賃副董事長王誼的上述對比,顯示了潛力巨大的中國航空租賃市場上,中外航空租賃公司份額的懸殊。
長江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衛東昨天則對本報記者透露,最近發改委組織國內多家航空租賃公司就進一步推進航空租賃業發展召開了研討會,多項促進航空租賃業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有望出台。
任衛東表示,配套政策可能包括稅收、法律、監管等多個方面,這些也是一直阻礙國內航空租賃業發展的重要障礙,比如多頭監管、稅務繁重,融資來源受限制,基礎設施和專業經驗缺乏等。
王誼指出,中國急劇增加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使人民幣面臨越來越大的升值壓力,大規模進口飛機是緩解上述壓力的措施之一,然而,目前佔進口額35% 的經營租賃主要由境外公司壟斷,不僅增加了我國的外債,不利於外匯儲備的有效使用,還使國內銀行失去了大量低風險中間業務機會。
與國外飛機租賃公司相比,目前國內的飛機租賃公司還面臨很多不利的外部條件。王誼就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內經營飛機租賃業務需繳納25%的所得 稅,5%的營業稅,17%的進口增值稅,5%的關稅,0.1%的印花稅等,總體稅負大大高於國際市場。「這是阻礙中資飛機租賃公司快速拓展的最大障礙。」
聯通電信涉嫌壟斷 或遭數十億罰款
http://www.eeo.com.cn/2011/1110/215414.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丹 11月9日,中央電視台報導稱,國家發改委正在調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
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利用自身具備的市場支配地位,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市場等行為。如果事實成立,上述兩家企業或遭數十億元巨額罰單。
當日晚間,中國聯通發佈公告稱,正在應國家發改委會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出租帶寬業務的價格、數量及營業額等相關信息。中國聯通依據工信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A1.A2-20090003)及有關授權,依法開展互聯網接入業務。
易觀國際通信分析師黃萌認為,此次的壟斷調查不會有實質性進展,電信本身就是壟斷行業,很難從根本解決,況且其中還牽扯政府部門的博弈。
此次涉及到的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即電信運營商的固網業務,目前固網業務已經形成了北聯通南電信的市場格局,在行業裡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普通用戶層面也接受了該現狀,而此時國家發改委調查寬帶接入領域的壟斷問題,著實出乎意料。
固網的核心就是實體網絡,不管是光纜還是其他電纜承載,目前在中國這個實體網絡市場已經飽和了。電信行業是開放的,但就算拿到牌照進入這個市場,新進入者也沒辦法去鋪設網絡。目前。中國移動只能租用電信和聯通的網絡來開展這塊業務。
行業的特殊性導致了固網市場的早期進入者優勢無可替代,在發達國家,硬件的飽和更早,但是在有可能形成壟斷或者已經形成壟斷的時候,相應的政府部門就會幹預,把線纜資源重新再分配或者要求已經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司拆分業務,政府干預出門造成競爭。
黃萌告訴記者,發達國家虛擬運營商很成熟,就是說在既有的實體電纜的控制者已經成為寡頭的情況下,有很多虛擬的運營商來租賃這些線纜,在此基礎上提供內容和增值服務,政府相關部門也要求這些資源控制的寡頭分享這些資源。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未實現充分互聯互通,用戶通過一個ISP服務商接入網絡,是不可能再去接其他網絡,那麼就需要把兩張大網都接起來。光這一點接入成本就是雙份的。此外上網速度也受影響。
另外,據有關部門的初步估算,如果能夠推動市場上形成有效競爭,未來5年可以促使上網價格降低27%-38%,至少為消費者節約上網費用100億-150億元。
此次調查是否也將帶領國內的固網市場走向充分競爭,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中國對通信運營都有非常嚴格的控制,沒有壓力和自身改良動力的情況下,不會有很大的改變發生。但是如果在巨額罰單的壓力下,固網市場形成有效的競爭,將有可能改變目前北聯通南電信的壟斷局面。
而對於數十億元巨額罰單,黃萌表示,聯通今年三季報報告顯示,其在百名央企中在已排在倒數幾名,現金流和財務狀況都很差,巨額罰款對聯通來說將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