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1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小幅反彈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了以上數據。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11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小幅反彈0.1個百分點至6.2%,在實體經濟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工業企業的生產活動也有加速的跡象。最近幾個月制造業PMI指數的持續反彈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這一點。考慮到短期內國內和海外需求有溫和企穩的趨勢,對工業生產反彈的可持續性相對樂觀。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發布會上表示,從工業內部來看,代表轉型升級方向的高技術產業,11月份增長10.6%,增速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長10.5%,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尤其重要的是,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成為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加快的主要力量,這說明工業內部轉型升級的態勢在增強。

章俊認為,制造業投資增速從2011年以來經歷了4年多的持續下滑之後,最近幾個月低位企穩的跡象明顯。年內推進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工業企業在通過淘汰過剩和落後產能減輕包袱之後,逐步開始建設先進產能來實現產業和產品升級來滿足市場需要。

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568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8%。從環比看,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1%。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

毛盛勇表示,實際上企業利潤的好轉,一方面是受益於價格因素,另一方面也說明企業主動在練內功,企業產品結構在不斷優化。

章俊表示,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與PPI大幅改善並由負轉正相對應,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反彈帶動需求反彈疊加部分行業去產能導致的供給緊張導致上遊原材料行業價格持續上漲。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連續第三個月同比正增長,漲幅超過市場預期。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PPI加速上漲,從好的方面來理解,表明工業領域擺脫了通縮,價格上漲促使企業效益好轉。不好的方面,例如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促使下遊企業產品成本上漲,企業生產經營負擔加重,擠壓企業利潤空間,下遊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會受到沖擊。

毛盛勇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PPI上漲主要因素還是基數效應和國際因素,還有國內供求關系改善。從下一階段來看,過去因為PPI經歷了比較長時間的下降,這種持續下降形成的基數效應可能會給下一階段PPI的上漲帶來不小的翹尾因素。但是從國際國內的環境來看,下一步的走勢還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對PPI下一步走勢還需要繼續觀察。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工業企業尚需多練內功,以提質促增效。企業持續利潤增長有賴於要素市場的深化改革和企業供給升級兩方面。通過勞動、土地、資本、制度等要素市場改革,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土地成本、資金成本、物流成本,通過體制改革提高要素的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尤其是提高企業凈利潤率水平。

劉哲認為,企業還要通過自身的產業升級,適應新消費。在這個過程中,簡單的老化供給、過剩產能之間的兼並重組,只是調節生產的措施,真正的供給升級應該註重老供給與新供給的結合,為老供給附加新價值,引領消費升級,提高企業長期持續的盈利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39

工信部:要實現明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7日上午,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圓滿結束。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強調,要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工業穩則經濟穩。應對當前工業經濟下行壓力,重點要抓好技術改造,既促進投資增長,也加快結構調整優化升級。要實現明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這一目標,關鍵要促改革、調結構。

在總結講話中,苗圩指出,從促改革看,現在企業費用負擔還是偏重,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從調結構看,除了培育發展新動能,傳統動能改造升級的潛力也很大。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27日在北京閉幕

苗圩表示,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明年去產能將進入攻堅期。要盡快科學確定2017年鋼鐵去產能目標任務,嚴格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重點領域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發揮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的作用,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支撐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發表總結講話

關於“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苗圩強調,要修訂完善分省市指南,切實促進地方差異化發展。高標準抓好城市(群)試點示範,加強綜合配套體制機制創新,將相關政策、重大工程和試點示範項目,優先在試點示範城市布局。加大對工業發展成績、經驗做法等的宣傳,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同時,抓好“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三五”系列規劃的銜接落地。

此外,苗圩還就加快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有關工作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強調,要緊緊圍繞網絡強國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加快推進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繼續抓好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落實。指出一定要履行好監管職責,確保不出現大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切實做好去產能職工安置工作,“一企一策”研究制定職工安置方案和風險應對預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45

前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

2月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盛來運介紹2017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盛來運介紹,1-2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發展態勢繼續改善,整體運行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向好的態勢。

一、工業生產加快,結構繼續優化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集體企業下降0.1%,股份制企業增長6.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6%,制造業增長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4%。工業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6%和11.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3和5.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6%。從環比看,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6%。

二、服務業較快增長,繼續保持在景氣區間

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表現強勁。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2%,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月加快1.0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50%的臨界值以上。其中,鐵路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持續位於55.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穩中有升,民間投資增速加快

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1378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14662億元,增長14.4%;民間投資24977億元,增長6.7%,比上年全年加快3.5個百分點,為上年3月份以來的最快增速,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0.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886億元,同比增長19.1%;第二產業投資14496億元,增長2.9%,其中制造業投資12160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投資25996億元,增長12.2%,其中基礎設施投資8315億元,增長27.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8.4%,增速快於全部投資9.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月增長0.77%。受資金匹配、前期工作準備等因素影響,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54575億元,同比下降8.0%。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0130億元,同比下降8.3%。

四、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提高,土地購置面積增長由負轉正

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854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5.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9.0%。房屋新開工面積172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4.8%。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40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3.7%。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0806億元,同比增長26.0%,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22.7%。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3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2%,上年全年為下降3.4%。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0555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6%。1-2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2880億元,同比增長7.0%。1月份,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中,11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3個城市持平,1個城市漲幅回落。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力度加大,1-2月份非重點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5.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4.0個百分點。

五、市場銷售基本穩定,消費升級類商品和網上零售持續較快增長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96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增速比上年12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9458億元,同比增長9.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502億元,增長11.8%。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6251億元,同比增長10.6%;商品零售51708億元,增長9.4%,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23186億元,增長6.8%。消費升級類相關商品增勢較好,體育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9.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3.4%,通訊器材增長10.7%。受上年基數較高因素影響,汽車類零售額下降1.0%,扣除汽車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從環比看,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月增長0.95%。

1-2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8580億元,同比增長31.9%,比上年全年加快5.7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419億元,增長25.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1%,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六、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收窄,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擴大

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年全年回落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與上年同期持平,衣著上漲1.1%,居住上漲2.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5%,交通和通信上漲2.0%,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6%,醫療保健上漲5.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9%。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2%,豬肉價格上漲2.9%,鮮菜價格下降14.0%。分月看,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環比上漲1.0%;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8%,漲幅比1月份收窄1.7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2%。

1-2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3%,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為下降1.4%和5.1%。分月看,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9%,環比上漲0.8%;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8%,漲幅比上月擴大0.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6%。1-2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1%。

七、進出口快速增長,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較快

1-2月份,進出口總額38900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15.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0918億元,增長11.0%;進口17982億元,增長34.2%。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2937億元。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3.8%,增速比上年12月加快12.9個百分點,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8.4%。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7019億元,同比增長8.8%,比上年12月份加快4.9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1-2月份國民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積極變化累積增多,發展態勢持續改善,為推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打下了好的基礎。同時應當看到,國際環境依然錯綜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國內改革發展任務仍十分艱巨,發展的內生動力仍需加強。下階段,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不斷鞏固國民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514

統計局: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1-2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從環比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3%。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

分三大門類看,3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制造業增長6.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8%。

分經濟類型看,3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集體企業增長3.9%,股份制企業增長6.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9%。

分行業看,3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9.3%,紡織業增長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0.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9%,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8%,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1.4%,汽車制造業增長9.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4.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8.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1%。

分地區看,3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5.1%,中部地區增長6.9%,西部地區增長6.0%,東北地區增長5.4%。

分產品看,3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36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8977萬噸,同比增長4.2%;水泥15443萬噸,下降15.6%;十種有色金屬455萬噸,增長3.0%;乙烯160萬噸,增長1.8%;汽車270.2萬輛,增長0.9%;轎車103.7萬輛,下降1.6%;發電量5283億千瓦時,增長2.1%;原油加工量5151萬噸,增長8.3%。

3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3%,與上年同月持平;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01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15

統計局: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

2018年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上年同月加快0.3個百分點,比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從環比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8%。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與1-4月份持平。

分三大門類看,5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4月份為下降0.2%;制造業增長6.6%,比4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2%,加快 3.4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5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集體企業下降2.9%,股份制企業增長6.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8.4%。

分行業看,5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3.2%,紡織業下降1.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6%,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4%,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9%,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6%,汽車制造業增長13.2%,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2.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6.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3.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4%。

分地區看,5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6.2%,中部地區增長8.0%,西部地區增長5.4%,東北地區增長7.3%。

分產品看,5月份,596種產品中有368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9707萬噸,同比增長10.8%;水泥21521萬噸,增長1.9%;十種有色金屬455萬噸,增長4.3%;乙烯141萬噸,下降4.5%;汽車238.8萬輛,增長9.5%;轎車103.9萬輛,增長20.5%;發電量5443億千瓦時,增長9.8%;原油加工量5066萬噸,增長8.2%。

5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8 %,比上年同月下降0.7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142億元,同比增長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57

中國工業增加值09年以來最慢

1 : GS(14)@2016-03-14 01:38:03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首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實際增長5.4%,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6%,並創下自2009年以來7年新低。另外,期內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錄逾5.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市場預期的11%少。去年12月,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至今年1、2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從環比來看,2月份按月增長0.38%。統計局貿易外經司高級統計師藺濤解釋,工業生產增速回落,主要受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經濟基礎不穩,以及季節性波動因素所影響。按產品類別看,首兩個月588種產品中有315種按年錄得增長,其中發電量為8,702億千瓦時,增長0.3%,原油加工量增長4.6%至8,708萬噸。惟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速比去年12月份均有回落,其中鋼材按年下降2.1%至1.62億噸,水泥2.39億噸,跌幅達8.2%。藺濤稱,高技術產業及新興消費產品仍保持較快增長,例如智能手機及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同比分別增長18.6%及60.4%。



零售增幅較預期少

另外,中國今年首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0.2%,保持雙位數增幅,但較市場預測少0.8個百分點;按月來看,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上升0.83%和0.81%。藺濤指出,雖然期內增速較去年同期少0.5個百分點,但回落幅度明顯收窄,他又表示,期內增速回落主要是受汽車、家電類等商品增速放緩影響,但指內地消費品市場仍維持平穩較快增長,新興業務則保持快速增長。為達到今年經濟增長最少要有6.5%增長的目標,分析師普遍估計,中國需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3/195274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91

內地首兩月固投工業增加值勝預期

1 : GS(14)@2018-03-19 04:24:37

【明報專訊】中國再次交出高於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今年首兩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達4.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7.9%,增速較2017年全年上升0.7個百分點,亦較市場預期的按年增加7%為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上升7.2%,較2017年12月底加快1個百分點,較市場預期的按年增加6.2%為高;至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1萬億元,按年上升9.7%,僅較市場預期的按年增9.8%略低。

房產開發投資1萬億 按年升一成

至於首兩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達1萬億元,按年增9.9%,增速較2017年全年的7%增加2.9個百分點,亦勝市場預期。當中住宅投資為7379億元,按年上升12.3%,提速2.9個百分點。

首兩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按年跌1.2%至2345萬平方米,去年全年增長為15.8%。庫存方面繼續減少,截至2月底的商品房待售面積按年減少455萬平方米,至5.85億平方米。首兩個月的商品房銷售面積按年增加4.1%,達1.46億平方米。

統計局:經濟平穩運行 今年GDP可達目標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中國經濟運行平穩性增強,過去5年GDP最低增速為6.5%,最高是7.8%,最近10季都在6.7%至6.9%之間,反映有條件達成今年GDP增長6.5%的目標。

他表示,從必要性來看,中國完成「十三五」目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當中其中一項重要指標,正是GDP總量要比2010年「翻一番」,往後3年GDP年均增長6.3%以上就可以達標,故今年6.5%的增速與實現翻番的目標是可以銜接的。

高消費品保持較快增長

毛盛勇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9.7%,較去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當中網上零售額增速超過37%,按年增加5.4個百分點;實物消費中,高品質的消費如化妝品和智能家電都保持較快的增長。1月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去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主要貢獻來自汽車類的消費增長加快。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00&issue=201803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7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