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土炮特技化妝 喪屍團出沒

1 : GS(14)@2016-10-29 13:23:22

【專題籽:胚芽故事】「Zombies Paradise」成員劉俊邦(Rex):「去年聽到有人說:『嘩!他們的妝容比主題公園更厲害!』希望大家會見到我們的努力。」下周一是萬聖節,奉旨搞怪嚇人,唔怕個妝唔靚,只怕嚇你唔驚。要扮鬼扮馬,有人選擇參考當紅電影角色造型,有人堅守信念只扮喪屍。香港自組喪屍團體Zombies Paradise成團五年,由最初只得四、五人自己玩,發展至今已有40個成員,年紀橫跨初中學生至父母輩,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其無師自通的土炮特技化妝。



「我們沒有修讀任何課程或學特技化妝,純粹是為興趣去做。」Zombies Paradise創團成員之一的姚葦瀚(Dicky)解釋,他們臉上的特技妝容都是看過一、兩套網上教學短片後領悟出來的,有人讚他們效果專業,但他們自覺還有可進步之處,「希望每年都有突破。」訪問當天,Dicky跟團員孔樂施(Samantha)用約兩小時化特技妝容,原本清秀可愛的Samantha頓變遭長螺絲貫穿臉龐的女僕喪屍,配上似是廿日沒睡好的黑眼圈妝及似笑非笑的神情,煞是可怕;Dicky則由健談男孩變身血肉模糊、牙齒外露、目無焦點的沉默喪屍軍人,如果獨自在夜間路上碰到他們,大概真的會以為自己闖進甚麼恐怖國度。


解放壓力 妝後變另一個自己

別以為這些恐怖妝容所費不菲,放眼化妝枱,最「專業」的只有一瓶嗅上去帶鹹魚味道的乳膠及數十顆像真度極高的道具牙齒。「其實我們用的主要材料都很簡單,都是些棉花、紙巾,也不是很高成本。」另一創團成員謝尚哲(阿哲)笑道。看他們拿着一盒盒自製的傷口凝血往面上塗,逐層逐層建起似被活生生撕開半張臉的創傷,便知道整個過程最具挑戰性的不是資金充裕與否,而是心思和耐性夠不夠。見坊間化一至兩個傷口的簡易喪屍妝工作坊動輒數百元,他們最希望的是把這門技巧傳揚出去,讓大家高興。「因為好玩,希望讓這件事情更普及,也不希望扮喪屍這件事變得商業化。」事實上,團員只需付出材料費用便能加入,阿哲說最理想的是:「今年我幫你化妝,下年你幫人化妝。」把這股「屍毒」傳播開去。其實每次變身喪屍動輒也要兩個小時,香港人哪來這麼多時間?為何團員們卻玩得如此死心塌地、樂此不疲?「我猜每個人都有陰暗面,我覺得一年裏有一天讓自己放鬆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化了妝沒人知道我是誰,可以做很多平常不敢做的東西。」創團成員馬沛錕(馬仔)形容,戴上白色隱形眼鏡、穿上戲服後,自己就會自然代入喪屍角色,「在街上大叫或者不穿衣服也好,那天是不會有人理會你的,是最放鬆的一天。」原來他口中「不敢做的東西」,只是使出渾身解數嚇人兼順道過過戲癮。有人為紓壓,也有人享受尖叫聲帶來的莫名興奮。今年亦有參與主題公園嘩鬼表演的Rex,最享受抓住眾人眼球一刻,「一邊走,會發現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你身上,那種滿足感和虛榮感是很大的。」主題公園的尖叫聲未夠滿足你嗎?「兩者最大的分別是,主題公園比較公式化,驚嚇位置和方式也有專人訓練,我們自己組團玩,扮演喪屍時少了許多局限。」這個喪屍團不只局限少,也鼓勵個人創作,Rex去年萬聖節帶上了一隻被掰開半顆頭顱、棉花上盡是血漿的電影《TED》熊仔到中環遊走,不只成為眾人焦點,甚至引來途人跟他搶奪,玩味甚濃,「你會看到香港人並非如新聞所說,每天上班下班然後回家躺着,每隔一段時間便去旅行,香港其實不是這麼悶的一個地方。」



所有會暴露在戲服外的身體部份也會畫上相應妝容,中了毒的紫色血管不可少。

自製的傷口凝血,半乾濕狀態跟爛肉的質感很相似。

喪屍團找來空膠瓶加工,搖身一變成喪屍專用的靜脈輸養液器皿。


先在肌膚上畫紫藍色的血管,再塗上白色乳膠,逐層鋪出假傷口。

乳膠層夾雜着數塊紙巾和棉花,製造凹凸效果。

道具牙齒要逐顆貼上,少點心機也不行。


完妝後的Dicky,渾身散發生人勿近的喪屍氣息。

本身在女僕咖啡室兼職的Samantha,化完妝後再不卡娃依,取而代之是滲出絲絲寒氣。

■除購買現成道具,他們也會拿舊物如舊地盤頭盔來改裝成所需道具。


玩得有意義 協助籌款

喪屍團不乏主題公園的「老鬼」嘩鬼演員,非常享受嚇人樂趣,他們的舞台不限萬聖節當天,不少慈善活動也見到他們蹤影,「到澳門幫喪屍遊行活動教學或在一些香港市集裏替奧比斯、宣明會等慈善機構籌款,我們跟客人拍照再出售照片,再把籌得款項捐給他們,能幫忙別人,我們又有機會享樂,一舉兩得。」團員林瑩錫(Davy)說。為何要扮鬼扮馬?相傳萬聖節源於歐洲中部凱爾特人(Celtic)的傳統節日「Samhain」,它標誌着冬夏交替的日子來臨,因冬季的肅穆而讓人聯想起死亡。凱爾特人相信,10月31日晚上眾靈會重返地面大快朵頤,人們認為只要扮演成眾靈的同類便能隱身,安全度過一夜。古時候的萬聖節人人自危,現在呢?這群喪屍卻可愛兼有愛得多。



以小噴壺盛着已稀釋的液體血漿,方便製造血花四濺的效果。

化妝桌上,最「專業」的化要數這瓶乳膠,不論製作假傷口抑或黏合假螺絲等附加物,也全靠它。



首次參加喪屍團的葉宝然(Boey):「現在的化妝技術把人變漂亮很簡單,但要做到這些特別效果就不是人人都會,大家走在街上很搶眼。」

團員Rex認為特技化妝重點是透過妝容表達角色曾經歷的恐怖災難,「不會要求把自己化得有型,而是希望觀眾覺得:『嘩!好恐怖!』」



團員馬仔認為扮喪屍發揮空間很大:「不需複製任何角色,喪屍是任何職業也能做的,可以是掃地、做地盤甚至是廚師,我也可以是喪屍。」

團員Davy:「喪屍給我感覺是肚餓、很想找東西咬和吃,像沒有靈魂的軀殼。所謂行屍走肉其實不是在說喪屍,而是我們,即現今社會的人。」

IG:zombiesparadise場地:The Space@D2 Place、Vintage Maze


噴槍化特技妝 最快兩分鐘完成

要化上萬聖節妝容,傳統會利用乳膠和假牙齒、仿皮膚道具,製造視覺錯覺,但現時也有更快捷選擇──噴槍。已為海洋公園哈囉喂擔任化妝師九年的Alex,擅長以噴槍化特技妝容,「平常我一人要化約30至40隻鬼的妝容,最快的話每隻需時二至五分鐘。」但講究的是對陰影位置的掌握及培養美感觸覺。跟傳統使用仿真道具貼上的方式比較,使用噴槍的妝效相對細緻,無論漸變陰影或是幼至兩三毫米的線條也能化到。



特技化妝師Alex

Alex近期大愛Iwata的噴槍$2,655(a)

以噴槍化出的特技妝效,透過光影來造出浮突效果。

a.Smooth Investment co.LTD旺角大南街16號地下



記者:黃樂雯攝影:徐振國編輯:謝慧珊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9/198152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025

【專題籽】土炮轉轉機 倒模社區情

1 : GS(14)@2017-01-19 08:09:02

「Playback Workshop」負責人寶峰設計土炮轉轉機,把小朋友用剩的蠟筆頭尾再造,成為空心蠟公仔。



【專題籽:綠活2.0】用幾條木砌部轉轉機、用舊車胎改裝成滑板車,聽落好土炮,它們正正是社區藝術計劃「土炮遊樂場」(PlayDepot)的土炮作品。見過成品還是半信半疑,係咪真係玩得?得,真係得,蠟質空心公仔玩具玩得睇得、造型趣致的滑板車同樣行得走得。

轉呀轉,呢部嘢跟它的名字「土炮轉轉機」一樣咁土炮,不過就有一種魔力,只要一動,旁觀的人就會一起望住它。土炮轉轉機跟傳統搪膠玩具製作原理有點相似,靠用物料黐住模具外層,再倒模出空心的公仔玩具。


透過垃圾認識土瓜灣

轉轉機由參與的藝術單位之一「Playback Workshop」負責人寶峰設計,他更用蠟筆的筆頭筆尾作為材料,只要把預先溶掉的蠟注入矽膠模具內,不斷攪動轉轉機兩三分鐘,再待蠟冷卻,就可以製作出蠟質公仔。他說這是個集體的遊戲,各人用蠟筆親手做自己的玩具。「我們以前會在屋邨一起玩公仔紙、四驅車和搖搖等,其實只是玩,但都想玩得比旁邊的小朋友好,這些都是在社區發生的事。」他又歸納出這些集體玩意都有賭博、競賽和表演性質,設計出土炮轉轉機,「玩具製造機可以令大家聚在一起,一起望着部機轉,期待作品是怎樣,每人做出來的東西也不一樣,看誰做得最好。」在未來一年的社區藝術計劃「土炮遊樂場」活動中,他會讓社區內的小朋友一起玩土炮轉轉機,讓他們有機會參與玩具的製造過程,更希望邀請玩具界前輩分享玩具生產歷史、技術和有趣故事。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一年的土炮遊樂場以土瓜灣社區為本,參與計劃的六個藝術單位中有一半來自該區,包括擅長將舊車胎、廢零件升級再造的單車發明家團隊「軸物行者」。團隊為土炮遊樂場特別炮製的賀年滑板雞,由二手滑板車和廢棄車胎改裝而成,樣子趣致。成員之一陳賓娜(Garfield)表示位於工廈的工作室經常接收到被遺棄的滑板車,「都是小朋友玩厭了的玩具,這樣改裝到古靈精怪,會給小朋友新鮮感,可以多玩一段時間。」她希望日後舉辦親子工作坊,讓父母與孩子一起用舊車胎改裝玩具。「我在公園見到的通常都是小朋友和爸媽各有各玩,小朋友會玩滑梯和鞦韆,大人便埋首手機,但我覺得親子遊戲應該是一起玩,而且有創作和實驗成份。」



1.隔水弄溶蠟筆頭尾。

2.用針筒把溶成液體蠟注入模具。

3.待蠟冷卻十分鐘後脫模。


十三街多車房車胎山廢物利用

賀年滑板雞用到的舊車胎可說是土瓜灣標誌之一,全因土瓜灣十三街是車房集中地,土炮遊樂場成員王棠:「每日清幾轉仍然長期堆積了很多,附近的藝術單位都稱土瓜灣遊樂場的垃圾站為車胎山。」他說垃圾都可讓人們認識社區,「這裏有大量卡板,都是物流業運貨時用的,這區正在重建,加上附近劏房戶搬出搬入,會經常見到舊式玻璃門、抽屜和床褥等家居垃圾。」土炮遊樂場將聯同各藝術單位繼續研發新玩意,舉行工作坊和展覽等活動,延續土炮精神。



「土炮遊樂場」成員王棠說垃圾都是街坊認識土瓜灣方法之一。

「軸物行者」作品賀年滑板雞用舊車胎改裝而成,造型突出吸引公園的小朋友試玩。

「軸物行者」成員陳賓娜認為,小朋友會對與爸媽一同合作設計出來的玩具更有感情。

facebook專頁:土炮遊樂場 PlayDepot記者:列淑華攝影:周芝瑩編輯:陳漢榮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9/199009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83

裝修用土炮貨 證人指不奢華

1 : GS(14)@2017-01-21 03:32:54

【本報訊】擁有18年設計經驗的何周禮,在庭上作供時一再形容涉案裝修費達300萬元的逾6,000呎大宅不算奢華,控方昨因此跟何「說文解字」,要求何就奢華二字解釋一番。


「盡量塞晒3層空間」

控方問及曾太鮑笑薇所要求的「簡單」是否等同「奢華」,何只謂「簡單可以係奢華,但亦可以係基礎」。控方接着直接問涉案東海花園大宅是否奢華,何謂自己曾替不少富豪設計裝修,對豪華的定義非常廣闊,並舉例有客人曾要求他飛往意大利買石,去西班牙買水晶燈,再去法國買家具等,故即使涉案大宅的裝修設計是為曾蔭權夫婦度身訂做,難以回應奢華的定義。控方隨即追問「奢華是否相對?」何解釋以他的專業而言,「住喺6,000呎嘅地方對香港人而言,感覺可以好奢華」,但以設計用料、即國內「土炮貨」裝修用料而言稱不上奢華。而辯方問及裝修要求是否樸實時,何稱「功能上係盡量塞晒3層6,000呎空間」,但強調用料不屬奢華。■記者楊思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0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33

【專題籽】阿根廷溶冰震撼消防員 DIY土炮太陽能叉電板

1 : GS(14)@2017-05-18 02:08:47

35歲的消防員盧家豪自製太陽能充電裝置,為外置充電器或手提電話充電,希望在日常生活應用再生能源。



【專題籽:綠活2.0】消防員盧家豪三年前去阿根廷旅行,氣候變化令冰川急速溶化,觸動他為地球做點事,想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可再生能源。他回港做資料搜集後,就動手自製太陽能充電裝置,他說正午的陽光可以收集到1A電流,一至兩個小時就能叉滿 iPhone6。



家豪去的烏普薩拉冰川(Uppsala)位於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Los Glaciares),「景色非常美,冰川令我感到很震撼,自己在它面前很渺小。」不過,當地冰川資料館一幀照片令他感受很深,「那照片拿了40年前和2010年的冰川衞星圖作對比,這段時間冰川後退的幅度是以數十公里計。」原來,烏普薩拉是全球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川。「這麼美的景色人人都應欣賞到,我不想美景在這一兩代消失,以後的人無機會看到。」回港後,他在網上看了不少可再生能源資料,希望減少使用造成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更自製太陽能叉電裝置,在環保組織做義工的他更舉辦工作坊,教人環保充電法。



位於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的烏普薩拉冰川因氣候變化而急速溶化,令家豪覺得要為地球做點事。

使用太陽能裝置時,應把外置充電器或手提電話放在舊banner後或陰暗處,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太陽能發電受紫外線影響,家豪實行「密密叉」,上街和行山都把裝置掛在背囊。


記者試叉iPhone6 兩小時近半滿

坊間有不少現成太陽能叉電產品,喜歡電工、不時在家維修家電的家豪說︰「未必款款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DIY的好處是可以根據需要的電流和電壓製作。太陽能叉電裝置材料簡單,主要是太陽能板、USB穩壓器和防止電流倒叉的二極管,「在深水埗鴨寮街或者淘寶都可以買到,$100內已經買齊材料。」他平時多數用作手提電話或外置充電器充電,「一般5至6V的太陽能板已經夠用,正午的陽光可以收集到1A電流,以iPhone6的1800mAh計,一至兩個小時就叉滿電。」記者測試過用裝置直接為iPhone6充電,兩小時就有48%,「太陽能板主要是利用紫外線發電,紫外線越高的日子效能越高,因此每次充電效能不一。」閒時喜歡行山的他更會把裝置掛在背囊,一邊行,一邊充電,效果都很理想。」為了重用資源,他設計時除了重用舊 banner作太陽能板的外衣,又試過用回收的二手電線,「二手電線質素參差,部份銅線更生鏽,大大削減了電流傳送和裝置效能。」太陽能板可以用上15年以上,最後他都決定用新的電線。他稍後會再次幫環保組織舉辦工作坊,有興趣 DIY的話,可密切留意。



材料



工具


步驟

1.以焊接器把二極管、電線連接至太陽能板

2.把電線焊接至USB穩壓器

3.以雙面膠紙固定在舊banner上即成

太陽能充電裝置DIY工作坊(免費)日期:7月
facebook:綠色和平記者:列淑華攝影:徐振國、王國輝(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譚寶君場地提供:綠色和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16/20022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13

【飲食籽】揀豆烘焙 研磨熟成 土炮朱古力人手精製

1 : GS(14)@2017-08-04 06:11:47

Hakawa Chocolate賣的手工朱古力,都是Mandy和Sally這兩個朱古力愛好者的心機之作。



【飲食籽:識飲惜食】剝開熟透的可可豆,裏面藏着一顆顆像蠶豆的果肉。有時我會覺得人類實在奇怪,怎麼會想到把乾癟又酸澀的可可豆拿去發酵再研磨,甚至還津津有味地品嚐那看起來不討好的朱古力磚。也許它就是有種魔力,除了讓人變得快樂之外,還令人沉醉它苦澀微甜的味道。去年年末,兩個朱古力愛好者就在上環掛起招牌,賣她們親手做的手工朱古力。



早上九時,店主王毅文(Mandy)如常地回到店舖「Hakawa Chocolate」準備。她左一手把可可豆推入焗爐、右一手開動打漿機忙個不停。小店位於歌賦街的盡頭,相比嘈雜的「九記牛腩」和「勝香園」,這裏就像小島寧靜,只有兩、三個遊客間中經過。「Hakawa其實是融合了Hong Kong和Kakawa這兩個字。」另一位店主郭碧珊(Sally)解釋Kakawa是納瓦特爾語,解作朱古力,而Hakawa就有香港製造的朱古力的意思。店舖雖然只得百餘呎,她們卻堅持要做「From Bean to Bar」的手工朱古力。「這概念其實在歐美,甚至日本、台灣都很受歡迎,因此我們希望把它帶來香港試試。」她說。我想起兩年前去台灣恒春,那裏甚至有一片朱古力農場,讓遊客一嚐做朱古力的樂趣。然而香港地小,租金昂貴,別說開墾可可豆農場,就連做朱古力都成問題。「和外國不一樣,我們的地方淺窄,所以用的都是小型器材,有些更要找木工師傅特別訂做。」她聳聳肩苦笑道。


向斯里蘭卡農民購可可豆 帶天然香料味

她們走訪斯里蘭卡不同的可可豆園,最終選定了中部一間合作社,直接和農民購入可可豆。「這種可可豆的味道比較複雜,除了朱古力的香味,還有肉桂和胡椒的香味呢。」她笑說因為當地的農場也會種植不同的香料,故土壤會吸收它們的精華,滲入可可豆樹內。可可豆經過發酵後,會變成深啡色形狀,就如我們平日所見的咖啡豆。將一顆顆的可可豆放進烤盆焗約20分鐘,已聞到一陣濃郁的香味。趁豆微溫,她們把它倒進研磨機,奮力地轉動手把。每轉動一次就聽到沉沉的「砰」一聲,代表可可豆的殼終於破開。但畢竟是手動研磨,有時未必夠仔細,就要重複磨好幾次。「然後就是放進這部分離機。」Sally指着一個貌似波子機的木箱說。分離機的上方有兩個入口,一邊倒入破了殼的可可豆,另一邊則接駁小型吸塵機。雖然它看上去很簡陋,但不消一會可可豆就肉殼分離,並分別在兩端出口跌出。這樣又烤又磨,花上一個多小時才完成了三分一的工序。


每日只做五磚 杞子桂圓平衡朱古力苦澀

接下來將可可豆倒入精磨機磨20至30小時,它就會慢慢變成黏稠的液體,亦即朱古力漿。有些店舖把精磨後的朱古力漿冷藏切片,就會拿去上架出售。然而Hakawa Chocolate卻還要多一個步驟熟成。「熟成後的朱古力,它的味道會更香醇。」她說朱古力一般要放在室溫三個月,之後切塊,再放入調漿機打成朱古力漿,最後落模加配料就可食用。每製作一份朱古力,她們平均用上三個月時間。而且因為地方有限,每天甚至只能做五磚如手臂般長的朱古力,每磚可做出約50片。別人看在眼內也許覺得她們浪費資源,「但看着它由可可豆變成朱古力,我們都覺得值得。」她倆一臉滿足地說。對朱古力愛好者來說,這裏堪稱天堂。除了香醇的72%黑朱古力,店舖還有自家調配的椰子和辣椒朱古力。椰子口味用上有機椰子片和青胡椒椰子片,有淡淡的甜味,而且咬下爽脆,和苦澀朱古力剛好相搭。杞子桂圓口味,配搭新穎,雖然杞子味道稍淡,圓肉卻意外平衡了朱古力的苦澀。「目前我們還是想專注做好朱古力,畢竟它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發揮呢。」她邊遞上朱古力杏仁邊笑說。



烘焙可可豆雖不似咖啡豆般繁複,卻一樣散發着誘人的香味。

椰子朱古力片 $25有淡淡的椰子香味,吃下去甚有東南亞的風味。

杞子桂圓朱古力片 $25配搭新穎,雖然杞子味道稍淡,圓肉卻意外平衡了朱古力的苦澀。


朱古力杏仁100克 $78杏仁裹上朱古力粉,嘴饞時當零食一流。

凍香橙朱古力$35香橙醬是店家用自製的糖漬香橙製成,味道酸甜解暑。



可可果實其實比人手還大,熟透後會變成紫紅色。

研磨機是她們特別找木工師傅訂做,必須大力轉動手把才能破開可可豆的外殼。

研磨後就成了一堆可可豆殘渣,因此必須放入分離機分開豆肉和豆殼。


將可可豆放入精製機20至30小時,就會變成滑溜且黏稠的朱古力漿。

她們平均每天只生產五磚朱古力,並在每磚的包裝紙寫上生產日期及重量。

Hakawa Chocolate中環歌賦街49-51A號地下1B號舖

採訪:黃映嫚攝影:徐振國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3/201096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533

「土炮」英記茶莊擬創板上市

1 : GS(14)@2017-10-22 17:44:36

【本報訊】始創於1881年的本地茶莊英記計劃於創業板上市,日前已遞交上市申請文件,保薦人為凱基金融。英記為本港老牌茶莊,董事局成員是第四代掌舵人。據文件披露,英記於香港經營9間零售店及專櫃,以出售茶葉產品。據往績紀錄,英記最暢銷茶葉為普洱茶,佔總收入約四成,其次為巖茶及香茶。


榮智控股暗盤升3.9%

截至今年6月底止3個月,英記收入為830萬元,按年升10%;期內蝕98.9萬元,去年同期則賺124.3萬元。英記2016及2017年度的毛利率達79.5%及79.8%。英記指截至今年8月底止兩個月,收益按年稍下降,而銷售及分銷成本,及行政開支則較去年同期大增,故預計除去上市開支,仍將錄得少許虧損。英記在上市前向銀行借貸增加,由去年3月底約130萬元,大增至今年6月底900萬元,令其資產負債比率增加。英記集資所得擬用於在香港開設新零售店、償還部份銀行貸款等。另中化集團擬分拆旗下石油業務來港上市有新進展。路透引述消息指,中化已委任摩根士丹、花旗及中銀國際安排其上市大計,料明年下半年成事,將是中化上市旗艦第4間本港上市公司。中化董事長寧高寧回應指,中化正就上市作準備,但離正式上市仍有很大距離。消息指,上市資產將包括石油煉製、石油貿易和分銷零售,而上游業務則傾向出售予政府;中化暫未決定集資規模,早前傳出其估值或達1,000億元人民幣。榮智控股(6080)今日掛牌,公開發售超購307.5倍,要申請180手才穩獲1手。該股暗盤較招股價0.52元升3.85%,報0.54元,每手賬面賺120元。大洋環球(8476)昨首日掛牌,收報1.23元,較招股價微升0.8%,每手賬面賺20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0/201885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11

【搵食啫】財經前主播「土炮式」拍片「我覺得樓市好難跌!」

1 : GS(14)@2017-12-18 04:44:38

有新聞主播高調轉型,亦有人低調實幹。胡國威跑地產新聞出身,在有線電視主持樓盤節目十載時間,兩個月前毅然捨棄主播光環,寧在臉書建立自己的一片天,零贊助下自家製作樓市資訊影片,談上車貼士、談新盤配套、談裝修驗樓,總之「關樓事」便無所不談,告別電視台孤注一擲。

遇上樽頸 寧棄安穩「一腳踢」

有時走在街上,路人一句「我好鍾意睇你節目」,便是阿威的工作動力來源,但在同一工作範疇累積了一定經驗,難免會遇上樽頸。主持《樓盤傳真》近十三年時間,「談分手」不容易,正因公司三月時曾出現財政危機,令他重新思索自己的前路。「做咗十幾年,好似都係為咗一樣嘢去打拼,淨係為咗個節目去打拼。」阿威發覺應該為自己打拼。以前打工尋求安穩,現在開專頁是否為了追夢?「類似囉,餓唔死嘅情況之下。」他期望把專頁營運成討論樓市話題的平台,成為有質素的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開專頁兩個月,共生產約三十條影片,由採訪、編審、後期製作全部「一腳踢」,上至新盤配套、下至樓按計算,就連詹濟南主動幫他拍攝驗樓。在沒有落廣告boost post的情況下,專頁已有二千幾百個讚好。

「咬老底」低成本製作吸like

「開page前一晚其實係好驚,因為驚無人like,自己又唔係咩出名嘅人。」跳出comfort zone,胡國威並非最怕「無錢開飯」,為了全心全意營運自己的平台,他推掉全職的工作機會,甘心以「咬老底」方式用最少的成本支撐,拍攝及後期工具簡單如一部手機、電腦以及普通的剪片程式,跟以前電視台製作規模大不同,才知道一切絕非理所當然,「依家確實沒有資金支持,唯有用不差的質素來維持」,加上他一直認為內容對讀者更重要。胡國威早在2006年第一次置業,間接地因為工作捉緊了上車機會,「咁啱有次拍攝關於上車盤,仲要係一百萬以內嘅上車盤,代理介紹完,咦!幾啱喎。」不過面對現時癲價的樓市,他認為很難有大跌機會,因為業主持貨能力強,直言換轉他自己今天要「上車」,都是困難處處。繼續選擇講樓,因為他指「樓市易學難精,而且只要關於樓嘅貼文,原來好多人鍾意睇」。近年新盤除了面積越劏越細,不同的供款計劃亦令人頭昏腦脹,「我哋一路睇,都會覺得好頭痛,嘩,點㗎真係,我哋都要計一輪先計到,更遑論小市民!」因此他認為樓市資訊仍然很有市場,亦笑言香港人很精明,買樓前必定「諗過度過」。

唔靠發展商 拒做樓市KOL

開專頁提供內容看似簡單,但具體的生意模式是如何?「好多人問我有咩business model,我根本冇去諗。」阿威認為不一定要靠發展商的廣告來營運,「當你嘅平台有一定瀏覽量,建立了知名度,我覺得就有嘢返。」同時他相信只要自己說話有理據,發展商不會認為被刻意針對。世間沒有不勞而獲,努力創新的同時,家人一句「你可以唔使俾家用住」已是最大的鼓勵。他更笑言自己「無料做KOL」,相信在這個範疇不會有競爭力,反而靠不斷搜集資料,甚至別人眼中沉悶的工作更適合他,但問到如今前路充滿不確定性會否後悔,「依家30多歲都唔試,再過幾年40歲更不會試!」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6/202461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