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據廣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中國廣州發布消息,今天下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對積分制入戶的積分指標和排名規則進行了優化調整。
據悉,廣州市從2011年起每年面向來穗務工人員實施積分制入戶,這是廣州第二次對《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進行修訂。
經過兩次征求意見,新修訂的“辦法”和細則在2014年版的基礎上,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1、持“居住證”時間長短納入排名
最新的《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將原按繳納“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時間長短進行排名,修訂為按繳納“醫療保險”和持“居住證”時間長短進行排名。
據了解,此項修訂回應社會各界的關註,也是以更科學更合理的規則為在廣州長期做出貢獻的來穗務工人員入戶暢通渠道,激勵來穗人員真正在廣州“安居”、“樂業”,體現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關於“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的有關精神。
2、新增“創新創業”計算分值指標項目
明確在廣州“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就業並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申請人,工作每滿1年積2分,最高10分。
此項規定目的是貫徹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推進我市“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為高新企業吸納技能人才。
3、新增“職住區域”導向指標及分值
(1)申請人居住地由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一年積2分,最高積10分;
申請人就業地和居住地均由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1年積4分,最高不超過20分。
(2)申請人或申請人夫婦共同在從化區、增城區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積10分。”
這一規定是貫徹落實省城市工作會議關於“區分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的要求,有助於通過加強落戶引導實施中心城區“抽疏”戰略,使城市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4、調整“技術能力”指標及分值
明確現正從事與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應職業工種工作的可予加分。
通過分值調整,既體現了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又兼顧了對申請人“正在從事該職業”的要求,一方面是確保真正為廣州吸納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出現有些申請人為積分制入戶突擊考證的現象。
5、“職業資格或職業工種指標”修改為“急需工種或職業資格指標”
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急需工種,市來穗局會同市發改委、人社局每年修訂印發“積分工種目錄”,將我廣州急需或艱苦行業列入目錄,符合工種目錄的從業人員可以獲得相應積分。
這項規定為學歷、技能資格等尚未達到人才引進等遷入條件的特殊艱苦行業人員入戶打開一個入戶通道,也為廣州經濟社會厚植“工匠精神”土壤,實現更加精準地吸納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技能人才。
此外,今年繼續選擇在來穗人員多、交通便利的街道或者部分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積分制入戶受理窗口,全市共設置36個窗口,比去年增加6個,申請人可在居住地所在區就近選擇受理窗口提交申請材料。於11月1日至30日接受網上申請,受理窗口同步接收紙質材料。
從白宮歷史的很多角度看,梅蘭妮亞·特朗普(Melania Trump)都不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第一夫人。
她不僅是美國歷史上100多年以來第一位在國外出生的第一夫人,還是來自斯洛文尼亞的移民;大部分第一夫人在丈夫宣誓就職總統後全家都會一起搬進白宮相比, 梅蘭妮亞選擇單獨留在紐約陪伴兒子完成學業;以往,第一夫人都會在美國總統接見外國元首夫婦時全程陪伴,梅蘭妮亞則是“有選擇性”地參加。例如,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婦訪問期間,她只是選擇安倍夫婦在佛羅里達停留期間進行陪同;大部分第一夫人都會在新總統的內閣成員陸續到位後,組建自己在白宮第一夫人辦公室的團隊,而到目前為止,梅蘭妮亞的白宮第一夫人辦公室只有兩位幕僚。
“梅蘭妮亞到底會在哪里?”
這個問題在本周四終於有了答案。“梅蘭妮亞不久就會搬到白宮。”總統特朗普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
目前,關於梅蘭妮亞“違背”第一夫人傳統角色的種種行為,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認為,這是女權主義的表現,“不被自己的丈夫和傳統觀念牽著鼻子走”;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梅蘭妮亞應該積極出面和擔當第一夫人的責任和角色,特別是在國家遇到悲痛事件需要第一夫人安撫的時候。
本月初,在也門的一次軍事行動中,有一名美國軍人犧牲。在這位軍人的遺體抵達美國時,特朗普前往迎接悼念,當時陪同特朗普同行的卻是女兒伊萬卡。當時就出現了針對梅蘭妮亞“缺席”的批評聲。
一項最新的早間咨詢民調(Morning Consult Poll)顯示,有51%的民眾希望梅蘭妮亞在特朗普內閣擔任積極的角色,高於45%的人希望第一女兒伊萬卡來擔任類似角色。
那麽,如特朗普所言,即將搬入白宮的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到底能夠在哪些方面為特朗普內閣加分呢?
首先,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她可以成為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綱領的最好代言人。
從歷史角度看,每位第一夫人都有自己的“專攻領域”。比如,小布什總統夫人勞拉,因為之前圖書管理員的經歷而提倡全國兒童多讀書;米歇爾·奧巴馬集中在提倡健康和對抗兒童肥胖癥的議題。對梅蘭妮亞來說,是否可以通過自己豐富的經歷證實特朗普的那句“讓美國再次偉大”。
上世紀80年代初,梅蘭妮亞離開經濟落後的斯洛文尼亞,來到正處於繁榮時期的美國,之後一直在美國定居。分析人士認為,她比大多數對一切“想當然”的美國人更能講述美國曾經偉大的故事。
其次,第一夫人可以成為美國最好的“第一外交官”。特朗普內閣需要保持盟友,不管是跨越大西洋的傳統盟友還是北約的戰略盟友。在目前很多歐盟國家對特朗普政策持有保留和觀望態度時,特朗普訪問歐洲各國期間,有斯洛文尼亞背景的梅蘭妮亞也許能成為一張最好的“歐洲紐帶名片”,幫助特朗普起到“軟化”形象和拉近距離的作用。
除了歐洲之外,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等對美國重要的近鄰或者盟友來說,特朗普在訪問這些國家期間,如果梅蘭妮亞能夠同行並且通過發表演講、參加公開活動等形式讓人們對特朗普和她本人有更多了解,或許是個不錯的改變形象的機會。
梅蘭妮亞最重要的作用、也被認為是她不用努力嘗試就能做到的,就是她能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向美國民眾詮釋,她的丈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沒有人比梅蘭妮亞更了解和接近這位到現在為止還讓很多美國人“琢磨不透”的總統。
同特朗普結婚12年並且共同養育了一個10歲的孩子的梅蘭妮亞,可以最好地向美國人民講述她和特朗普的故事,並且可以告訴大家“那個不一樣的特朗普,和讓她的婚姻延續到現在的原因”。
在近一個月沸沸揚揚的數據泄密醜聞風暴中,臉書(Facebook)公司創始人兼CEO紮克伯格終於迎來或許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關隘之一。
當地時間4月10日,在美國華盛頓,紮克伯格出席國會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及司法委員會聯席聽證會。
紮克伯格就關於臉書如何處理用戶數據,接受了近5個小時的質詢。
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趙燕斌看完了紮克伯格5小時鏖戰議員的全程轉播,他是社會網絡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整個過程非常精彩,紮克伯格的表現近乎完美。”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他在試圖教育那些政治人物,當然他們也別無選擇。”
作為對紮克伯格表現的回應,臉書(FB.NASDAQ)當日收盤股價創下兩年來的最好單日漲幅表現,上漲4.5%。
換下T恤系上領帶
當天,紮克伯格脫下他那身矽谷創始人的“制服”——灰色T恤和牛仔褲、球鞋和連帽衫,罕見地穿上西裝和襯衫,打上領帶,換上皮鞋。
在公開亮相中,他穿過幾次西裝能數得出來,比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再比如在他2012年婚禮那天,以及去年重返哈佛大學進行開學典禮演說時。
這次他所面對的,是44位平均年齡幾乎比自己大一倍的嚴肅的“老家夥”們。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CRS)提供的數據,美國眾議員平均年齡57.8歲,參議員平均年齡61.8歲,這是美國歷史上平均年齡最大的一批立法者。
這位33歲的億萬富豪雖然不是一位超凡的演說家,但是當他面對議員們提出的各種或是奇怪,或是尖刻的問題時,他的表現已經夠得上是滴水不漏。
紮克伯格在作證一開始就承認臉書“做得不到位”。
他說,臉書在致力於人與人連接使命的同時,忽視了一些更為廣泛和重要的東西,比如縱容了假新聞、讓海外勢力介入大選、散布仇恨言論,以及允許開發者濫用用戶數據造成侵犯隱私等。“這是最大的錯誤,這是我的問題,我表示歉意。”紮克伯格說道。
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8700萬臉書用戶數據。這些數據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科根2014年推出的一款向臉書用戶提供個性分析測試的應用。外界質疑被泄露的信息可能被用來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但紮克伯格在文件中同時強調,臉書在4年前已采取相應保護措施。2014年,臉書全面升級平臺,“大幅限制了應用可獲得的信息”。
紮克伯格承諾,今後要限制平臺開發者獲取用戶數據的權限,對所有應用進行調查,並在網頁更顯著的位置提醒用戶如何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性設置。
上海紐約大學互動傳媒藝術和商業系教授葛瑞田(Christian Grewel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臉書的股東對於紮克伯格的回答應該是滿意的。因為他的回答保持了很好的前後一致,強調了臉書將會繼續自我監管。”
Facebook可能要收費
監管是這次聽證會提問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紮克伯格小心翼翼地回答有關監管的問題。他說道:“我的觀點並不是說不要監管,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好的監管,而不是我們需不需要監管。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沒有什麽能夠摧毀臉書的商業模式。”
葛瑞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最值得關註的,是紮克伯格所說的他將會從創造一種社交工具轉向監管和控制人們如何使用這種工具,這最終意味著臉書可能會錯過一些機遇,但是他們還是能夠通過不斷收購來補足。”
紮克伯格(右)在回答質詢時也有不少小動作。(視頻圖來源:網絡)
提到臉書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廣告。有議員向紮克伯格發難道:“如果我在Whatsapp(即時通訊APP)上給我的朋友發送一條消息,那麽Facebook上的廣告商是否會知道呢?”紮克伯格對此予以否認。
又有議員追問道:“我在Facebook上和朋友交流,說我喜歡某種巧克力,忽然我開始收到這種巧克力的廣告,我是否有辦法不再收到這些廣告呢?”
紮克伯格再次強調:“在我們的系統中,廣告商是無法看到Facebook用戶聊天的內容的。”
紮克伯格暗示臉書可能會推出付費版本。當有議員問他:“紮克伯格先生,我記得你在2010年第一次訪問國會山時,當時你表示Facebook總是免費的,現在這依然是你的目標嗎?”
紮克伯格猶豫了一下說:“是的,免費版本總是會存在的。我們努力做到這一點。”
上周,臉書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對媒體表示,用戶可能會通過付費的方式,讓他們完全避開廣告的侵擾。
盡管紮克伯格一直在強調:“我們的首要任務是連接人與人、人與社區,讓世界變得更加緊密,而不是優先考慮廣告商和開發者。”但議員們仍然不依不饒地問道:“如果是這樣,那麽如何去維持一個用戶不會為服務付費的商業模式呢?”紮克伯格回答道:“我們投放廣告。”在座的人都會心一笑——想不付費,還是得忍受廣告。
紮克伯格的“過堂”筆記
另外一個核心問題在於臉書到底是一個科技平臺還是一家媒體公司,對此,紮克伯格說道:“每當有人問我,我們是不是媒體公司,我的認識是,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想要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是不是對自己平臺上的內容負責。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當然是這樣的。而且我也不認為這與我們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核心相違背。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讓工程師開發更多產品。”
紮克伯格的回答之所以那麽有策略,答案被美聯社攝影記者所拍攝到的一份“答題筆記”所揭露。這位記者拍攝到的這份筆記隨後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記者分享到了推特(Twitter)。
在這份筆記中提示,在回答涉及關於監管方面的話題時,紮克伯格必須不能說自己已經答應滿足歐盟通用數據保護監管條例(GDPR);而在回答到臉書的模式是否應該被瓦解時,紮克伯格需要用中國互聯網公司當做擋箭牌——臉書的肢解只會壯大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實力。
關於廣告的問題,紮克伯格應該強調,在全球超過6500億美元(約合4.08萬億元人民幣)的巨大廣告市場中,臉書只占到了一小部分,比例為6%。這意味著廣告商還有很多其他選擇,Facebook並沒有壟斷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由此推算,臉書也獲得了約2500億元人民幣的廣告份額。
答題策略中還提到蘋果。應對可能被問到的蘋果CEO庫克近期對隱私保護的觀點時,紮克伯格應該揭露蘋果在隱私方面做得不夠的地方,比如發生過很多類似蘋果的第三方開發者濫用蘋果用戶數據,而蘋果從來不會通知用戶的事情。
盡管紮克伯格的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但是在5小時的聽證中,他回答最多的一句話是:“議員先生,我並不清楚,我可以讓我的團隊來向您確認。”
在這場唇槍舌劍中,美國議員們對於技術缺乏足夠了解的現象也很突出。
“這意味著需要更多懂得科技世界是如何運作的人參政,這樣才能做出更加聰明的立法決策。”葛瑞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他們自己不理解新興技術,又如何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政策呢?”
值得註意的是,在5小時的作證過程中,紮克伯格全程系著領帶,這也讓很多人第一次看清這位年輕富豪最正式的打扮。
打領帶對紮克伯格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2009年他每天都系著領帶上班,那一年,也是對於他個人充滿挑戰的一年。當時全球金融危機剛剛發生,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而臉書也尚未盈利。
紮克伯格在今年1月的第一條臉書中寫道:“這是很關鍵的一年,我每天戴著領帶提醒自己。”
今天紮克伯格的心情像極了9年前,同樣是充滿焦慮和分裂。
雖然穿上西裝並不能讓紮克伯格立刻“修複臉書”,但至少能夠給他一點心理暗示,讓他格外認真地對待證詞。即便在2012年向投資人介紹首次公開募股(IPO)方案時,紮克伯格都沒有那麽當真——他當時穿的是一件連帽衫。
臉書近一個月來的股價因“泄密門”跌入低谷。(來源:雅虎財經)
在倍受煎熬的質問當中,一些議員的問題尖刻到令人難以回答,但紮克伯格始終保持鎮定,不時回以簡潔幽默的段子讓尷尬的氛圍變得輕松活潑起來。
比如伊利諾伊州民主黨議員德賓(Durbin)問道:“紮克伯格先生,你是否願意把昨晚入住的酒店的名字告訴我們呢?”紮克伯格羞澀地笑了笑,在沈默了一陣後回答道:“不會。”他隨後還微微一笑,整個房間瞬間爆發出笑聲。
笑歸笑,拷問並沒有結束。當地時間4月11日,紮克伯格將繼續過堂,而臉書的現有商業模式該往何處去,恐怕還值得高智商的小紮“燒腦”。
2樓提及
用設定主題分類吧, 長遠打算還是不用版塊來分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