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內戰:閂埋門玩《巨聲4》蕭正楠梁烈唯內定入圍

2013-04-18  NM  
 

 

無線已停辦兩年的《超級巨聲》,今年再度復活!三屆《巨聲》只得林欣彤及許廷鏗彈得起,與其嘥力捧新人,無線變招,索性閂埋門搵藝員參加比賽。自己友玩曬,據知備受力捧的蕭正楠、梁烈唯,已坐定粒六入圍。捧番自己友

內地電視台搞歌唱比賽節目,收視高,廣告財源滾滾,無線決定有樣學樣,抄最近被轟賽果造馬的《我是歌手》條橋,搵藝員參加比賽。近日藝員科已經開始廣派表格,日內將會舉行試音。

「之前公司簽落大班巨聲幫,結果搞到唔少三、四線藝員無嘢做,早排班阿頭開會,藝員科高層提議捧番自己友,仲講到明參加過巨聲嘅唔可以再參加,留番啲機會俾其他藝員。大家都覺得work,話曬啲藝員熟口熟面,佢哋比賽唱歌,隨時有驚喜,會幫到收視。」無線內部人士說。

據知藝員科已廣發短訊,通知有興趣的藝員攞參加表格,日內舉行試音,由藝員科和綜藝科的高層負責,挑選十五名藝員參賽。

「做哨牙仔出曬位嘅蕭正楠,成日想揸番咪做番歌星,佢一早內定有份入圍;有高層話梁烈唯唱歌似陳小春,演得玩得,亦預咗佢一份。」除了高層心水人選,有太陽娛樂黃栢高撐腰的沈震軒和唱家班出身的胡定欣及港男羅天宇等亦會參賽。

庾澄慶做導師

藝員比賽,之前的巨星評判陳潔靈、趙增熹、陳奐仁全部冇得留低;無線有意邀請《中國好聲音》的庾澄慶及陳奕迅做星級導師,並繼續玩全民投票,由觀眾做評判。「哈林(庾澄慶)嘅身價比起幾年前做《味分天下》貴咗好幾倍,不過老細肯俾錢,依家睇佢個期得唔得!」無線內部人員透露。記者致電音樂組監製麥鎮東求證,他承認正在招募藝員參加,日內將進行試音,但比賽形式仍在商議中,未全盤確定。

唱 出 財 路

近年內地電視頻道盛行歌唱比賽騷,當中包括《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均以超高價向歌手招手,出賽費抵如黃貫中,亦十萬起跳,逐round計,十分和味。庾澄慶、那英做星級導師的《中國好聲音》,節目收視高之外,還拉隊到各地開騷,豬籠入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20

聯合國:敘利亞內戰3年至少19萬人死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286

敘利亞

聯合國最新統計顯示,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間,共有191,369人死於敘利亞內戰。死亡人數比聯合國上一次的更新數據大幅增加,但仍可能低於實際死亡人數。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Navi Pillay抨擊安理會對敘利亞問題的無所作為導致在敘利亞發生的屠殺有增無減。

在這些受害者中,85%為男性,9.3%為女性,其中沒有區分戰鬥人員和非戰鬥人員。

在這些記錄中,最嚴重的一起殺戮事件發生於大馬士革農村,當時有將近4萬人死亡;第二起嚴重事件發生於Aleppo,有將近3.2萬人死亡;在Homs的殺戮事件中有超過2.8萬人死亡。

文件中還記錄了至少有8,803名兒童死於敘利亞沖突,其中1/4的孩子還不到10歲。該報告指出,年幼孩子的真實死亡數字可能更高,因為在超過80%的文件中沒有記錄受害者的年齡。

Pillay在周五(22日)的聲明中說,由於這種國際性的癱瘓,敘利亞的兇手、毀壞者和酷刑折磨人的人都被授權、具足了底氣。

聯合國上一次公布敘利亞內戰死亡人數是2013年7月,當時統計死亡逾10萬人。Pillay解釋,這次公布的死亡人數呈現激增,是因為除了包括過去一年來的新增死亡人數,還修訂了先前兩年的死亡人數,把遺漏統計的死者補充進去。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值得註意的是,敘利亞死亡人數激增還反映了一個現象:極端武裝“伊斯蘭國”為了鞏固對現有勢力範圍的控制,不斷襲擊敘利亞多個反對派武裝,包括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武裝以及與“伊斯蘭國”存在競爭關系的其他武裝組織。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主席鄧普西(Martin Dempsey)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僅僅打擊伊拉克的伊斯蘭國的恐怖份子是不夠的,美國可能會著手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恐怖份子。

鄧普西將軍稱,美國無法無視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的存在。他說:“如果不處理在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伊斯蘭國能夠被打敗嗎?我們的答案是不能。”

美聯社本月18日報道,敘利亞政府軍17日開始對境內ISIS武裝展開空襲了至少26次空襲,擊斃至少31名ISIS武裝人員。“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主管拉米·阿蔔杜勒·拉赫曼說,這是敘利亞政府軍迄今對ISIS武裝進行的“最猛烈襲擊”。

至於美軍是否會進入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目前尚不得知,鄧普西表示,它需要多方面的手段和工具,空襲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並非預告未來可能在敘利亞發生的事。但它需要全國所有力量的配合:外交、經濟、資訊、軍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9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利比亞稱或陷入全面內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035

周三,利比亞駐聯合國大使稱,若交戰各方不解除武裝,利比亞或陷入全面內戰,局勢與以往不同。聯合國宣布加大對利比亞武器禁運管制,並擴大制裁名單。當前利比亞呈兩議會兩總理對立局面。盡管利比亞較大城市戰鬥激烈,石油產業正恢複運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利比亞

利比亞6月選舉,初衷是為了重建國家機構,以平息卡紮菲下臺以來持續三年的動亂。不過,目前看利比亞局勢越來越複雜,近期局勢小結如下:

今年6月,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取代國民議會成為最高權力機構。國民議會由宗教勢力主導。

7月13日,為重新奪回權力,支持宗教勢力的民兵武裝發起“利比亞黎明”行動,在的黎波里與支持世俗勢力的津坦民兵展開激烈沖突。利比亞兩支民兵武裝激戰,造成至少7人死亡,一些航空公司取消航班,這是利比亞國內半年來最激烈的戰鬥。

8月4日,國民議會本應向新產生的國民代表大會移交權力,但國民議會議長以新議會違憲為由,一直未移交權力。

8月23日,“利比亞黎明”武裝宣布奪取對的黎波里國際機場的控制權,稱國民議會於25日複會,公開挑戰新議會的合法性。

8月25日,國民議會複會,投票選舉出受伊斯蘭派支持的新總理,並宣布此前臨時總理下臺。這一結果未得到利比亞新議會——國民代表大會承認。於是,利比亞出現了兩個議會、兩個總理的對立局面,兩派均有武裝支持。

據路透社報道,利比亞駐聯合國大使Ibrahim Dabbashi表示,利比亞局勢非常複雜,7月13日以來更是如此,如果不仔細、不采取英明方法處理,局勢很可能演變成全面內戰。Dabbashi稱,此前不認為利比亞會有內亂,那時安全事故比較少,但當前局勢變了,武裝團體擁有重型武器,敵對團體分散於全國各地。Dabbashi認為,讓各方解除武裝至關重要。

周三,聯合國安理會就利比亞局勢進行了討論。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加大對利比亞武器禁運管制力度,擴大了對威脅國家和平和穩定人員的制裁,包括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

利比亞政府呼籲聯合國派遣維和部隊幫助解除民兵武裝,恢複國內穩定,但聯合國議會外交人員稱利比亞局勢太動蕩。

上周三,利比亞國內最大的石油出口港口在經過一年的關閉後恢複石油出口。盡管利比亞較大城市戰鬥激烈,但石油產業正在恢複運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52

俄羅斯加大軍事幹預力度 烏克蘭內戰激烈程度陡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7593

烏克蘭局勢進一步緊繃,政府軍與分裂分子在多條戰線展開激烈鬥爭。最新消息稱,俄羅斯正加大幹預力度。北約稱俄羅斯軍隊激增,先進武器裝備已進入烏克蘭戰區。烏克蘭官員呼籲加入北約,並尋求美國的支持。

據彭博新聞社,周五,烏克蘭總理Arseniy Yatsenyuk呼籲國會辯論是否可能加入北約。北約秘書長Anders Fogh Rasmussen也在同一天重申了2008年Bucharest峰會時的承諾:如果意願強烈且滿足必要的條件,“烏克蘭將成為北約成員國。”

華爾街見聞昨日提及,北約發布的衛星照片顯示,俄羅斯部隊在烏克蘭境內參與反對派對烏政府軍的軍事行動。一名北約高級官員稱,已有超過“1000名”俄羅斯士兵進入烏克蘭境內展開軍事行動。

不過,俄羅斯外交部長Sergei Lavrov周五對此予以否認,稱這些衛星照片是假證據。

有消息稱,顯示俄羅斯軍隊動向的衛星照片被證實來自電腦遊戲。

Anders Fogh Rasmussen對此表示:

盡管莫斯科方面予以否認,但現在,情況很清楚,俄羅斯軍隊和武器裝備已經非法越過邊界到達烏克蘭東部和東南部,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境內開展了直接軍事行動。

瑞典外交部長Carl Bildt周五在Twitter上表示:“這是俄羅斯一年間第二次入侵(invasion)烏克蘭。”

烏克蘭國防安全委員會副防長Mykhailo Koval表示,烏克蘭軍事草案將被重新引入,烏政府將尋求美國的支持及特殊的夥伴地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Jen Psaki則表示,美國擁有“一系列工具可以幫助烏克蘭,與該國政府的討論正在進行中。

華爾街見聞昨日發文,俄羅斯總統普京聲言,必須把烏克蘭逼入談判,才能結束烏克蘭東部近半年的血腥沖突,普京把烏克蘭政府軍目前的行動比作納粹德國。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國什麽都不怕。他還表示,烏克蘭部隊企圖用武力奪回分裂勢力控制地區,讓他想起二戰時納粹軍隊圍困和轟炸前蘇聯的城市,包括他的家鄉聖彼得堡。

目前,分裂分子與烏克蘭政府軍在該國東部地區亞速海(Azov)附近和頓涅茨克南部兩條戰線爆發沖突。

周五,由於增援部隊未能及時到達,烏克蘭軍隊在撤退途中遭遇埋伏,並與對方展開激烈交火,一位身處烏克蘭Ilovaysk地區的烏克蘭軍事指揮官在Facebook上發布了這樣的消息。

同日,烏克蘭國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聲明稱,兩位烏克蘭官員在被12名俄羅斯傘兵近距離包圍後引爆自殺。

美國和歐盟威脅將對俄羅斯開展進一步制裁。與此同時,歐盟周五與烏克蘭舉行會談,希望對方可以暫時允許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過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500

為何東南部會成為烏克蘭內戰爭奪的焦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29

 

20140918_ukr3_0

烏克蘭國家統計局周四數據顯示,在戰爭鐵蹄的蹂躪下,繼7月同比下降12%後,烏克蘭8月工業產出同比再降21.4%,為2009年以來所未見。

當天早些時候,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歐洲複興開發銀行的預測稱,烏克蘭今年GDP將同比下降9%,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通過對烏援助計劃時預測烏克蘭GDP下降5%。烏克蘭國債的可持續性也因此飽受質疑,引發了市場關於基輔政府最終將被迫違約和重組的擔憂。

隨著擔憂違約的情緒在市場上蔓延,2023年4月到期的烏克蘭國債的收益率昨日漲至10.61%,創4個月新高。

20140918_ukr4_0

(2023年到期的烏克蘭國債價格)

不過,烏克蘭經濟和國債價格的大幅下滑似乎在市場預期之中,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路透社的報道:

據烏克蘭國家統計局官員稱,交戰最為激烈的頓涅茨克地區的主要工業遭遇了沈重打擊,煤炭開采量下滑了60%,鋼鐵產量下降了30%。

盡管歐洲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是由俄羅斯把持供應的天然氣,但對於要避免經濟崩潰的烏克蘭來說,最重要的是重新奪回和守住戰火最激烈地區及其周邊的煤礦:

Ukraine coal_0

(烏克蘭煤礦分布戰事區

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據此拋出了如下的問題:

頓涅茨克地區豐富的煤礦是俄羅斯選擇在該地區支持烏克蘭內戰的主要原因麽?

是否戰事每持續一天,就意味著距離烏克蘭破產和國內政權更替更近一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6

烏克蘭內戰雙方達成和平協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62

201409041024

烏克蘭政府與親俄勢力在明斯克談判中達成協議,雙方就東部沖突簽署和平方案備忘錄。

據媒體報道,協議包括:

設立30公里的緩沖區,禁止軍機飛越烏克蘭東部部分領空,同時雙方均撤回“外國雇傭軍”。

雙方此前於9月5日達成停火協議,但此後互指對方頻繁違反協議,但協議仍然維持。

協議於深夜達成,包括烏克蘭、俄羅斯、東部親俄勢力與歐安組織的代表參與了談判。

代表烏克蘭政府參與談判的前總統Leonid Kuchma向媒體表示雙方均同意撤回部分重武器。

他說道:

(雙方)將把重型武器從前線回撤15公里。

親俄勢力領導人Alexander Zakharchenko表示雙方並未討論親俄勢力所占據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地位問題。

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表示雙方都有“雇傭軍”作戰,並且呼籲歐安組織監督撤離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33

阿富汗總統離職演講:內戰是西方局外人的利益戰,阿富汗是犧牲的羔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60

la-fg-afghanistan-karzai-20140923

(圖中手持民族禮帽、身披綠色豎紋的民族服裝者為即將離任的阿富汗總統Hamid Karzai)

即將離任的阿富汗總統哈米德·卡爾紮伊(Hamid Karzai)在9月23日的離職演講中譴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稱他們在阿富汗戰爭中並未給自己的祖國帶來和平,這是一種對阿富汗的背叛,也導致他在13年總統生涯中越來越痛苦。

卡爾紮伊在首都喀布爾總統府對數百名聽眾警告:不要相信美國人,

美國不希望阿富汗和平,因為它在這里有它自己的議程和目的。我們沒有實現和平,是因為美國不希望和平。如果美國和巴基斯坦真的希望和平,那麽和平就會降臨阿富汗。阿富汗戰爭是為了外國人的利益。但是對任何一方來說,阿富汗都是這場戰爭中犧牲的羔羊和受害者。

他抨擊美國和巴基斯坦造成了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叛亂分子曠日持久的內戰,還警告新政府“要格外小心與美國及西方的關系。”

阿富汗內戰每年造成數千名阿富汗平民死亡,也奪去了2200名美國人及其他國際援助組織成員的生命。

近幾年,卡爾紮伊一直尖銳地批評是美國造成了阿富汗民眾在空襲中死亡,稱美國未經審判就將其抓捕的阿富汗激進分子嫌疑人列為犯人。

按照他的觀點,美國應該有能力迫使巴基斯坦停止為塔利班領導人提供庇護。他還為自己未能成功啟動與塔利班之間任何形式的有意義的和平談判而指責美國人。在這場演講中,卡爾紮伊表示,為與塔利班達成停戰協議,他曾親赴巴基斯坦不下20次,但他的努力總是受阻,叛亂分子一直拒絕與他對話。他還稱自己是美國的傀儡。

在他拒絕與美國簽署雙邊國防協議之後,他與美國之間的關系惡化到了幾乎斷裂的地步。那一紙協議將允許美國軍隊在今年以後留在阿富汗境內。卡爾紮伊試圖解釋他拒絕簽字的原因:

我相信阿富汗的穩定與美國和巴基斯坦有直接的關系。這場戰爭是為了別人的外交政策的利益,這是一場讓阿富汗人遭受苦難的局外人的戰鬥。

他還指責巴基斯坦掌權者試圖操縱阿富汗的外交政策。

今天,我再一次告訴你們,阿富汗戰爭不是我們的戰爭,而是強加給我們的。我們是受害者。不會有和平到來,除非美國或巴基斯坦希望和平。

卡爾紮伊還感謝了一些努力幫助阿富汗的國家——中國、印度、日本、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韓國和德國,除了美國。

阿富汗總統選舉於今年4月開始,直到9月21日才公布選舉結果,前財政部長阿什拉夫·加尼將成為繼任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92

OPEC“內戰”:伊朗、委內瑞拉聯手阻止油價下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74

伊朗,OPEC,沙特,委內瑞拉,石油,油價

(由左至右:伊朗總統魯哈尼、沙特國王阿蔔杜拉、俄羅斯總統普京)

本周國際油價創五年多新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內部再次暴露巨大分歧。伊朗與委內瑞拉昨日承諾,將聯手推動OPEC制止油價下跌。過去六周,三大OPEC產油國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多次強調不采取可緩解油價跌勢的減產行動。伊朗與委內瑞拉此番表態與他們形成鮮明對比。

據伊朗官方通訊社伊通社報道,伊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Sayyed Ali Khamenei)昨日會見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holas Maduro)時表示,他支持兩國合作逆轉國際油價急劇下跌之勢。哈梅內伊譴責“敵人”將油價當作政治武器,還意味深長地將油價暴跌稱為一些共同敵人策劃的政治花招。他說:

“油價在這麽短時間內離奇下跌,這是種政治花招,與市場無關。我們共同的一些敵人在將石油用作政治手段,他們無疑在這次油價劇跌中發揮了作用。”

美聯社、路透社等西方媒體報道均提到,馬杜羅此次出訪幾個OPEC國家是為了爭取得到OPEC成員國的支持,委內瑞拉主張以減產的方式推升油價。伊通社報道也提到,馬杜羅明確表示:“我們正努力讓OPEC成員和俄羅斯等其他產油國達成共識,合作利用創新機制逆轉油價,讓它回到可接受的水平。”

伊通社報道稱,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當日敦促OPEC成員國“讓某些大國針對OPEC的機制恢複中性,幫助油價2015年穩定在可接受的水平。”馬杜羅也呼籲OPEC聯手穩定油價。

去年11月27日,OPEC會議決定宣布保持現有產量不變,成為壓垮國際油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油價進入下跌的快車道。自11月OPEC會議公布決定以來,國際油價跌幅已達35%。本周三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

伊朗,OPEC,沙特,委內瑞拉,石油,油價

油價暴跌期間,沙特為首的一些OEPC產油國絲毫沒有透露減產的跡象。去年12月21日,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甚至表示,除非OPEC以外的產油國減產,否則即使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OPEC也不會改變決定。當月14日和16日,阿聯酋的能源部長和科威特的石油部長都表達了OPEC並未感到有必要減產的觀點。

本月初伊朗外長警告,沙特在油價大跌時不作為屬於戰略失誤,若沙特不采取行動讓國際油價止跌回漲,油價繼續下跌將傷害包括沙特在內的所有中東地區國家。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曾提到,堅持不減產是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一手推動的決定,西方媒體評論稱,沙特及其海灣地區的盟友在將油價用作政治武器,不只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實質上目標還是“死對頭”伊朗。

眾所周知,沙特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為主的國家,遜尼派被認為是主流正統派別。在伊朗國內,伊斯蘭教另一大派系什葉派占多數。沙特政府坐擁7500多億美元的外儲,財力雄厚,即使油價暴跌,也有資本抵禦沖擊。而伊朗至今遭受西方制裁,其保本油價還要達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現在的國際油價對伊朗的傷害格外大。
石油,油價,中東,沙特,OPEC,伊朗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則是提到,沙特等國樂見國際油價暴跌,油價跌得越慘,越能殺得其他產油國措手不及,尤其是美國。巴克萊分析師就這樣認為:

“他們(沙特等國)似乎認為油價跌得快比跌得慢好,急跌可能會給非OPEC國家帶來更多的變數,慢跌可以給其他國家喘息之機,那些國家可以考慮合並然後變得更有效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75

德國麻疹疫情比美國更嚴重 禍起前南內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3621.html

德國麻疹疫情比美國更嚴重 禍起前南內戰?

一財網 盛媛 2015-02-08 14:51:00

很多美國或者德國人從未面對過麻疹,這使得發達國家的家長更容易受到持續進行的關於疫苗安全性辯論的影響,從而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或未能確保自己孩子接種足夠劑量的疫苗

    

僅今年1月就超過100例的麻疹疫情令美國人震驚,然而在歐洲,當前德國的麻疹疫情比美國更加令人擔憂。

德國官方曾希望在今年完全消滅麻疹,不過統計數據顯示,僅今年1月德國就出現了254例新增麻疹病例,主要發生在柏林。如果考慮到德國人口僅為美國的1/4,那麽相對於總人口來說,1月份德國的麻疹疫情就比美國嚴重10倍。

接種率過低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就兩國疫情而言存在一個顯著差異,即麻疹疫情的爆發在德國並沒有引起太多的註意,既沒有引發關於所謂疫苗風險的爭論,也沒有成為媒體報道的頭版頭條,而在美國,麻疹疫情已經成為近幾周來的熱點新聞。原因很簡單,在過去幾年中,德國曾經歷過更嚴重的疫情。

然而,專家們認為忽視疫情存在著顯著風險。“柏林疫情的爆發是一次發人深省的挫折。”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所長席德樂(Anette Siedler)說,“總之,德國的免疫接種率太低了。”

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德國已經是世界上1歲以下兒童免疫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接種率達到97%,相比而言美國則只有91%。那麽這些新病例從何而來?德國專家稱,在所有接種過疫苗的德國兒童中,有1/3要麽缺乏足夠的免疫力(通常需要二次接種),要麽接種疫苗的時間太晚。

為何傳播如此之快

此番大部分感染麻疹病毒的是成年人,但官方統計卻僅僅考慮到兒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情況也類似,當地大部分感染的是成年人。尤其是出身年份在1970~1990年之間的人,由於當時公共衛生官員沒有嚴格的接種建議,很可能錯過疫苗接種。盡管兒童通常更可能被傳染,令人擔憂的是成人感染整個疾病的過程會格外嚴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麻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嚴重疾病。1980年,在廣泛開展疫苗接種之前,估計麻疹每年造成260萬人死亡。盡管已具備安全有效的疫苗,但麻疹仍是造成全球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年估計約有14.57萬人死於麻疹,其中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免疫接種對於減少麻疹死亡具有重要影響。2000~2013年間,麻疹免疫接種防止了估計1560萬人死亡。全球麻疹死亡人數下降了75%,從2000年的54.42萬例下降到2013年的14.57萬例。

德國疫苗接種不足的原因和美國也比較類似。在這兩個國家,麻疹看似是已經“被消滅”,人們開始對接種免疫放松警惕。在發展中國家,麻疹爆發帶來的可怕後果仍無法忽視,相反,很多美國或者德國人從未面對過這種疾病,這使得發達國家的家長更容易受到持續進行的關於疫苗安全性辯論的影響,類似的辯論令一些家長拒絕讓孩子接種疫苗,或未能確保自己孩子接種足夠劑量的疫苗。

在德國,截至目前感染病例僅限於該國首都及周邊,比如柏林和勃蘭登堡等地。

南斯拉夫內戰或是罪魁禍首

去年10月,德國地方政府首次註意到在來自塞爾維亞和波黑的避難者中存在麻疹感染病例。病例增加的一個潛在原因可能是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打斷了該地區的疫苗接種項目。總之,幾乎所有被感染的病人都表示沒有接受過疫苗接種。

德國容納避難者的空間有限,有移民抱怨稱他們被迫生活在很小的空間中,而沒有患過麻疹又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近距離接觸過麻疹病人後90%都可能感染上該病毒。因此,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建議德國政府特別註意來自波黑的避難者的疫苗接種狀況。

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萊斯勒(Justin Lessler)表示,麻疹在美國的爆發可能有相同的起源。“美國有幾個社區與流行麻疹以及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關系密切,這當然存在風險。”他說,“自2001年,美國爆發的疫情曾被發生於羅馬尼亞、肯尼亞、瑞士等地的疾病點燃。”

不過,一味地將麻疹疫情爆發歸咎於移民也會產生誤導。和德國、美國相反,很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聲稱已經成功消滅該病毒。

編輯:應民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59

歐豬內戰:希臘指責西、葡是“反希臘軸心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11

7769393978_le-leader-de-la-gauche-radicale-grecque-alexis-tsipras-le-17-juin-2013-a-athenes-archives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

希臘左翼總理齊普拉斯周六(2月28日)譴責稱,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首的“反希臘軸心國”在陰謀推翻他的反緊縮政府,稱這些國家擔心本國激進勢力效仿希臘乘勢而起。這一講話激怒了西班牙首相,後者對此激烈駁斥,甚至向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告狀”。

在周六對自己的左翼聯盟黨的演講中,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 )把矛頭轉向了馬德里和里斯本,稱西、葡兩國正在計劃一個保守黨陰謀,意圖推翻他的反緊縮政府,指責他們在希臘和歐盟就延長金融救助的談判中采取了強硬立場。

他稱,雖然有時承受了難以承受的壓力和指責,但是“在過去數日內,我們說了很多個"不"。一些歐洲保守力量,會讓我們脫軌。他們為我們設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會讓我們,甚至會讓整個希臘毀滅。”

齊普拉斯認為,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保守力量軸心”的領導者,出於各種政治原因考量,這些國家正試圖將談判引到懸崖邊緣,讓整個談判進程失控。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避開國內政治風險。

齊普拉斯稱,“他們正計劃推翻我們的反緊縮政府,迫使我們在取得成果之前無條件投降。他們擔心其他國家激進勢力會乘勢效仿希臘,因而希望遏制住本國政治風險。”

QQ圖片20150302102127
西班牙首相拉霍伊

齊普拉斯“軸心國”的表述惹惱了西班牙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後者在周日憤怒的駁斥了齊普拉斯的說法。

拉霍伊說,西班牙對於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面對的挫折沒有任何責任。此外,西班牙政府已向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議會致函,要求對齊普拉斯的說辭做出批評。

在演講中,拉霍伊對人民黨的支持者和成員說希臘正在試圖轉嫁危機。

拉霍伊稱“希臘激進派所做的、尋找一個外國敵人,是我們在歷史上多次見過的把戲。但是這不解決問題。這種把戲只會使問題惡化。而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是嚴肅對待問題以及告訴人民真相。”

西班牙大選將在今年年底前進行,目前正在崛起的左翼激進黨“我們可以”(Podemos)在一些民調中已經處於領先,對拉霍伊領導的保守執政黨“人民黨”構成嚴重威脅。

此外,在希臘大選前夜,拉霍伊曾前往雅典告訴那里的選民們希臘左翼聯盟黨的承諾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希臘人仍然將保守政府趕下了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