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反壟斷”案件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顯現。
近日,長期接觸國產手機廠商的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透露,在本月內,一家知名本土手機品牌的專利代理公司將於近期起訴另一本土知名品牌。在他看來,隨著發改委反壟斷調查高通的結束,大陸手機專利戰真的要來了。
“目前尚不方便透露雙方的名字。”王艷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客觀上迫使高通取消了之前的免費反授權,為本土手機品牌之 間的專利戰掃清了障礙,之前由於大陸手機被迫向高通免費反授權,也就失去了利用手中專利起訴競爭對手的權利,如今打破枷鎖,專利內戰是早晚的事。
專利價值重估
高通專利案結束後,由於專利本身的複雜性,對於中小手機廠商來說,仍處於較為被動的狀態。
“現在的狀態就是等待一個清晰的局面出現,但在那之前需要一段時間的博弈和談判。”一位品牌手機廠商的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如是說。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的高通系列報道中曾經描述過手機廠商與高通之間的合作過程:一家配合調查的手機企業與高通簽署的標準合同中,相關條款非常複雜,但大致包含兩大塊內容:每部手機需要支付的費用;一次性支付給高通的許可費。
前者分有大約十個價位比例檔次,按照賣出手機數量來計算收取比例,算法非常複雜。後者由於每個企業實力不一樣,所具有的專利重要性不一樣,對高通的價值不一樣,所需要付給高通的許可費用也有所不同。
簡單說,就是比如A公司有10個專利,B公司有同樣重要的5個專利,那麽A與B之間簽署交互許可協定,B僅需付給A公司5個專利的使用費用。但是高通強勢的原因在於,持有的所有專利是最基礎的專利,因此在談判中,有很強的話語權。
顯然,對於像華為、中興這樣在專利上有較強儲備的國產手機廠商來說,話語權會得以加強,而更多的中小企業則處於等待過程中。
有知識產權相關的律師此前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在新的談判中,如何確立新的交叉授權條款,評估中興、華為這類專利儲備較多企業的專利包所占比重,是判斷本次反壟斷處罰是否能夠真正改變高通生態鏈的關鍵所在。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華為獲得的專利授權量近3萬件。截至2013年底,中興通訊在全球專利擁有量超過5.2萬件,累計專利授權量已超過1.6萬件。但強勢的高通方在交叉許可合同中,對華為、中興兩家廠商所擁有的專利包的價值評估幾乎為零。
目前據本報記者了解,華為已經與高通重新簽訂了授權協議。
誰會成為圍剿對象?
事實上,專利從去年開始就成為國產手機廠商圈內熱議的話題之一。目前國內手機市場放眼望去,拼外形、拼工藝、拼配置、拼價格的硬件戰已經越來越沒看點,當產品同質化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時,廠商亟需一個新的營銷點,而專利則是一把利器。對於在專利上逐漸獲得話語權的廠商來說,是否會針對專利問題在未來發起訴訟,實際上暫時仍未有明確態度。
中興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尚未聽到內部有關於向本土廠商訴訟的說法。但對於是否會發函針對專利問題開打,中興實際上並無正面回應。
有接近中興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有知識產權的公司應該享受專利紅利,而專利缺失的公司也必須為自己的短板買單,當然,專利領先者也不能放松,競爭才剛剛開始。言下之意,未來中興並不會放棄專利訴訟的權利。
而中興旗下品牌努比亞總裁里強則講得更加直白:關於專利技術,國內廠商打個招呼,學習、借鑒都沒有問題,但是國際廠商打了招呼也不行。
“我們對國內手機廠商的態度是比較寬容的,抄襲一項技術可能會比較簡單,看一看參數就可以,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將我們所擁有的技術進行制約,這樣也不利於行業的發展。比如我們做了無邊框,圍繞無邊框它的交互和後續布局了500多項專利,但真的會把國內其他廠商無邊框的路堵死嗎?我們最重要的是抓住這個機遇把中國手機做起來。”里強對本報記者如是說。
華為相關發言人14日對本報記者表示,華為IPR的首要任務是保衛自身業務安全,構築公平健康的商業環境,不會因為高通條款的問題而向國內廠商提起訴訟。
前不久,小米突然對外宣布引進高通大中華區總裁王翔,被業內視為專利攻防戰的一步。
對此,王艷輝認為專利訴訟近幾年未曾間斷,不過真正來自大陸手機品牌之間的專利戰一直沒有發生,如果本土手機專利戰真的爆發,對中國手機產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O2O這個圈子最近好不熱鬧,先是百度宣布向百度糯米砸重金200億,隨後阿里與螞蟻金服60億複活口碑網並推出新版支付寶。面對巨頭們的頻繁大動作,美團終於按耐不住,高調地曬出了2015年上半年的業績,並收購了酷訊網,一則告訴外界美團依然很有實力,不懼怕BAT;二則告訴投資人,要對美團有信心,同時也希望投資人可以繼續給美團投更多的錢。
巨頭們紛紛都打出了要連接一切服務的O2O口號,從阿里推出淘寶電影、騰訊單獨推出微信電影、百度糯米200億的第一彈投向暑期購影票送豪車並與《小時代4》深度合作來看,BAT都認定了電影將會成為他們布局O2O大生態圈的切入口。隨著BAT三家進入電影行業,電影行業電商化、O2O化的進程中,可謂是暗潮洶湧。
阿里內戰:幹爹鬥不過幹兒子
說起阿里與螞蟻金服投資60億複活口碑網實屬無奈之舉,幹兒子美團不聽阿里使喚,一心想要成為中國互聯網第四巨頭。面對在線電影這個巨大的O2O切入口,阿里無法掌控美團和貓眼,只能推出淘寶電影前來應戰。
淘寶電影在入口上可以借助手機淘寶、支付寶、UC瀏覽器等阿里系應用作為支撐,同時淘寶電影在資金上不缺錢,但是淘寶電影起步晚,而且用戶的消費習慣還沒有養成,目前在電影市場所占份額並不高,與此同時淘寶電影與口碑網並沒有打通資源、形成統一戰線,勢單力薄恐難以戰勝貓眼。
相比之下,美團貓眼依托團購積累的商家資源和客戶資源,在電影市場上則占據了先發優勢。目前貓眼的整個在線電影票務市場份額排第一,淘寶電影在短時間難以追上。從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淘寶電影幹不過幹兒子美團貓眼,但是淘寶電影依托阿里平臺強大的入口和資金實力是美團貓眼無法忽視的。如今美團不僅僅只是局限於團購領域,而是將範圍擴大到了各類O2O服務,包括各類上門服務。隨著美團戰線的不斷擴大,美團貓眼必然將面臨資金上的巨大壓力。
騰訊內戰:幹爹要拋棄幹兒子
阿里的內戰是要征服幹兒子,而騰訊的內戰則大有要拋棄幹兒子的意思。騰訊入股大眾點評之後,就對其開放了微信接口,無奈大眾點評在生活服務的市場份額上不但被美團甩得越來越遠,還大有被百度糯米超越的趨勢,在線電影票務市場上甚至還被百度糯米反超了一大截。很明顯,大眾點評的這種慢文化已經有點跟不上移動互聯網的快節奏。無奈,騰訊只能再度推出微信電影。
從線上的角度來說,微信電影借助微信在移動端龐大的用戶基數,同時線下商家也能得到萬達影業的大力支持。借助親爹的多方資源,微信電影在多方面已經超過了幹兒子大眾點評。在美團、百度糯米、大眾點評組成的團購三強陣營中,大眾點評是最危險的,獲得騰訊戰略投資並取得微信的入口資源,實際上對大眾點評並沒有多少幫助。如今的大眾點評追美團追不上,被百度糯米攆得上氣不接下氣,騰訊幹爹對其還不是特別重視。
不過讓劉曠有些不解的是,微信並沒有把微信電影放到與京東同等級別的入口位置,而是放在了與大眾點評同等級別的深入口,對於用戶體驗和購買來說,無疑打了個折扣,這樣微信電影只能借助微信朋友圈廣告這個入口來獲取更多的用戶資源。此外,據可靠消息稱,微信電影今年還要單獨推出APP,很明顯微信電影一方面是因為嵌入的Html5,在用戶體驗上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微信給的深入口在導流上還是存在一定限制,否則大眾點評也不至於陷入今天的尷尬境地。
持久較量:資本與入口是基礎,服務才是制勝關鍵
BAT進入O2O電影業僅僅是個開端,在O2O電影領域的勝負遠沒有揭曉,換句話說,O2O電影其實是個持久戰。
從目前BAT的電影O2O對抗形式來看,阿里推淘寶電影其實知道自己很難做起來;大眾點評在電影票務市場儼然已經開始落後於貓眼和百度糯米,而同等入口的微信電影很有可能最後只是跟大眾點評一樣的結局;至於百度糯米豪擲200億,來勢洶洶,首戰就進攻電影,擺明了就是要跟貓眼一較高下。那麽,百度糯米與貓眼誰才會是未來電影O2O真正的王者?
從資本的角度來對比,百度對百度糯米豪擲200億,而貓眼卻正面臨著資金上的巨大壓力。從日前美團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業績來看,雖然數據非常好看,但是美團為何要突然號召所有媒體公布這樣的數據?很明顯,美團急切需要資本對其的信心,如果能夠融到巨額資金還好,融不到的話貓眼很有可能會輸。
從入口的角度來對比,美團在PC端和移動端都擁有一定的入口優勢,移動團購APP下載排名中,美團排第一,百度糯米排第二。從去年以來,百度將糯米拉入了核心戰略產品陣營,意欲把糯米打造成百度進入O2O的急先鋒。同時,也不遺余力地將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的流量導入糯米,實際上,在流量入口上,百度並不比美團差,甚至是實力更強些。
從大數據、智能推送的角度來對比,百度具有深厚的技術積澱,基於大數據、雲計算、深度學習、NLP、LBS等技術,能夠挖掘潛在需求,針對用戶隱形需求進行智能推薦,匹配最優的觀影組合(影片、院線、出行路線),將潛在觀眾轉化為實際觀眾。美團也並不服輸,同樣也推出了大數據分析,只是目前實踐較少,療效如何還未可知。
資本、入口、技術是O2O平臺的基礎,綜合來看,百度糯米電影略勝一籌,但是貓眼電影憑借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目前穩居在線訂票量第一的位置,那麽問題來了,在O2O電影持久戰的情況下,決勝關鍵是什麽呢?
實際上,O2O平臺的本質是滿足人的需求,換句話說是以人為本的服務平臺,O2O制勝的關鍵是服務,是用戶、商戶雙贏的結果。最初團購起家都是靠補貼打價格戰,價格戰的結果就是極大壓榨商家利益,用戶是哪家便宜去哪家,像隨季節遷徙的候鳥,毫無粘性可言。另一方面團購的低價也讓用戶的體驗極差,美團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價格犧牲了體驗。
好在美團和百度糯米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雙方紛紛表示進入“去團購化”時代。但目前看,似乎只有百度糯米給出了一個聽起來靠譜的解決方案——“會員+”。據此前百度方面的數據來看,百度糯米發起的“37女生節3.7元起看電影”“勞動節不勞動,看電影5.1元起”“718暑期大放價”等線上購票活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10萬張會員卡一朝售罄。影院的會員也沒有被強制洗掉,反而是自主經營,提高了院線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會員+”讓觀影用戶的體驗大大增加,除了低價購票外,影院的附加服務、尊享體驗也讓用戶有了新的觀影體驗。
百度糯米電影已經從院線、用戶雙向出發,正試圖探求一個共贏的商業模式。但是互聯網行業每天都在上演各種血戰,O2O電影之爭才剛剛開始,未來誰將獨占鰲頭,我想借用毛主席一句話:“一種是必亡論,一種是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的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所以,數風流人物,還看明朝。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微信聯系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南蘇丹重新回到了內戰狀態。”當地時間7月10日,南蘇丹副總統馬沙爾的媒體秘書如是表示。
7月7日,南蘇丹首都朱巴發生武裝沖突,忠於南蘇丹現任總統基爾的軍隊對南蘇丹副總統馬沙爾的官邸進行攻擊,甚至出動了直升飛機和坦克。當地時間8日晚,在南蘇丹聯合國營地北側,南蘇丹總統基爾領導的政府軍與副總統馬沙爾的部隊持續激烈交火。
當地時間10日18時39分,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1輛裝甲車在南蘇丹聯合國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被一發炮彈擊中,造成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3人重傷、3人輕傷。另據南蘇丹衛生部消息,8日以來南蘇丹軍隊內部派系沖突已造成至少271人死亡。
沖突爆發後,聯合國安理會立刻舉行閉門會議,要求南蘇丹各方停止軍事行動,並準備向該國派出更多的聯合國維和部隊。7月10日,蘇丹總統巴希爾強調“停止屠殺的重要性,不能加劇政治和種族沖突,這可以讓南蘇丹和平進程癱瘓。”
南蘇丹沖突史
南蘇丹的內部沖突並非一日之寒。根據中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南蘇丹》2015年版,南北蘇丹的分治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時期。1899年,英國與埃及公管蘇丹,於1902年將蘇丹南北兩個實體分而治之。1983年約翰•加郎發動兵變,成立“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由此引發的第二次內戰直到2005年1月蘇丹南北雙方簽署《全面和平協議》才得以結束。根據協議,2011年1月南蘇丹舉行全民公投,98.83%選民贊成獨立,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成立。蘇丹人民解放軍的創立者之一,薩爾瓦•基爾•馬亞爾迪特總統成為2011年7月9日南蘇丹獨立後的首任總統至今。
不過,獨立並沒有解決南蘇丹內部紛繁複雜的矛盾沖突,部族矛盾首當其沖。根據商務部國別指南,南蘇丹全國共有64個部族,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歷史和民族融合過程,部族沖突頻繁,尤其占全國人口35.8%的丁卡族和占全國人口15.6%的努爾族積怨很深。事實上,南蘇丹國父約翰•加朗以及現任南蘇丹總統基爾就來自第一大部族丁卡族,而現任副總統馬沙爾來自第二大部族努爾族。
分別來自前兩大部族的南蘇丹總統和副總統之間積怨頗深。2013年7月,總統基爾解除副總統馬沙爾職務,隨即引發兩派人馬激烈武裝沖突。據俄塔社報道,當時,該沖突最終導致約1萬人死亡,超過220萬人成為難民。2015年8月基爾和馬沙爾簽署和平協議,2016年1月決定設立民族團結過渡政府,馬沙爾又重回副總統一職,但矛盾並沒有根本消除。
“石油詛咒”引發內戰?
事實上,南蘇丹內部沖突的根源之一,正是該國豐富的自然資源。盡管獨立後的南蘇丹屬於最不發達國家之列,但南蘇丹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石油、鐵、銅、鋅、鉻、鎢、雲母、金、銀等。1995年,中石油進入蘇丹進行石油勘探、開發工作,短短幾年時間便發現和開采了大量石油,至1999年蘇丹已成為石油進口國和非洲經濟增長率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南蘇丹獨立後,根據中國商務部國別指南,2007年,南蘇丹探明石油儲量約47億桶,可采儲量為22.6億桶,剩余可采儲量約12-15億桶,而這意味著南蘇丹擁有原蘇丹85%以上的石油產能,石油收入也占到了政府財政收入的98%。不過,由於原蘇丹大多數煉油廠分布在北蘇丹地區,因此南北蘇丹矛盾尖銳。另由於連年戰爭,南蘇丹經濟極端落後,除了石油開采外,幾乎沒有規模化工業生產,生產和生活資料嚴重依賴進口。
對石油資源的爭奪正是南蘇丹內部沖突雙方的核心戰略目標之一。根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曾愛平2014年年末發表的《南蘇丹沖突的內部根源》,“石油是蘇丹和南蘇丹現代歷史發展的‘詛咒’。爭奪石油曾經是蘇丹第二次內戰和南蘇丹獨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南蘇丹目前的沖突仍然遵循同一原理。”曾愛平指出,“獨立後,南蘇丹對石油收入管理不善。
石油收入作為南蘇丹政府的主要財源,從未進行過公平分配,讓整個社會受益。石油收益加劇了南蘇丹貧富兩極分化,並成為反對派不滿和叛亂的另一誘因。”在2013年後南蘇丹的沖突中,政府軍與反對派的戰鬥主要集中在聯合和上尼羅河兩大產油州。正是因為,“控制油田不僅意味著控制南蘇丹的經濟命脈和收入來源,也是確保或顛覆南蘇丹現政權的根本所在。這是南蘇丹政府軍與反對派交戰場地主要集中在產油州的原因,也是反對派沒有大力破壞石油設施的主要原因。”
一份尚未公開的報告稱,持續16個月的也門內戰已經造成超過14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目前超過半數也門人生活困難,戰後重建形勢嚴峻。
內戰導致重大損失
這份題為《損失與需求初步評估》(The Preliminary Damage and Needs Assessment) 的聯合報告由世界銀行、聯合國、伊斯蘭發展銀行和歐盟於今年年初完成,目前尚未對國際社會公開其中的內容。但報告稱,由於沖突仍在持續,“這些初步數據非但不完全,還在不斷增長”。
報告稱,根據不完全統計,也門沖突造成的破壞已經達到70億美元,而生產制造與服務業的經濟損失已經超過73美元。
報告援引了也門教育部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該國20個行政區的1671所學校受損,其中287所需要大規模重建,544所目前被用作臨時避難所,33所被武裝組織占領。根據對143所學校受損情況進行的推算,僅學校受損一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到2.69億美元。
報告對薩阿納(Saana)、亞丁(Aden)、塔伊茲和津吉巴(Zinjibar)也門4座城市的建築受損情況進行統計,截止2015月10月,持續7個月的沖突就令這4個城市遭受了36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這4座城市重建能源設施的支出就預計將達1.38億美元,主要用於維修和重建發電站。
人道主義危機加劇
統計數據顯示,也門內戰至今已經造成6500多人死亡,250萬人流離失所,大量難民急需人道援助。而且,聯合國報告稱,平民傷亡中的60%是由沙特聯軍空襲所導致的。
世界銀行估算,內戰爆發之前,也門2013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1097美元,內戰已經把本已搖搖欲墜的也門國家經濟摧毀殆盡。持續的交戰和沙特聯軍空襲摧毀了多個醫院和學校,因此屢次遭到聯合國譴責。
報告還指出,公共衛生人口部門的調查顯示,今年年初,也門有3652處能夠提供疫苗註射服務的衛生機構,但其中有900處現在已經關停,這意味著該國有260萬15歲以下青少年面臨著感染麻疹的風險。
報告提到,在也門第三大城市塔伊茲(Taiz),公共衛生系統幾近癱瘓,半數公立醫院已經被損毀或無法進入。“持續的沖突間接造成了大量平民得不到醫療救護,也對他們的精神造成了嚴重創傷。”
報告稱,目前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啟商品進口,特別需要進口食物和燃料。由於政府和央行被沖突雙方分別控制,導致進口通道無法正常運作。政府指責央行濫用國家資金,要求國際金融機構封鎖央行,央行則對此否認,目前僅向進口物資提供外匯兌換服務。
“只要沖突還在持續,維持物資輸入對避免人道主義危機而言至關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門問題負責人耶格(Albert Jaeger)稱:“國際社會和捐贈者能為也門平民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想方設法促使政府與央行合作,至少保證沖突不危及平民的基本生存需要。”
教派拉鋸的犧牲品
2015年3月,也門爆發內戰,沖突雙方都宣稱代表也門政府。一邊是流亡的現任總統哈迪(Abd Rabbu Mansour Hadi)以亞丁作為臨時首都,但其地位受到國際各方承認;另一邊則是與伊朗有深厚淵源的什葉派組織胡塞武裝(Houthis)。
流亡中的也門總統哈迪
極端組織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和伊斯蘭國(IS)也參與其中,趁亂控制了大片領地。在內戰開始後不久,形勢對哈迪政府不利的情況下,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組成聯軍介入也門內戰,持續發動空襲,但此行動未獲聯合國授權。沙特聲稱胡塞武裝受到伊朗的支持,但德黑蘭否認這一說法。
也門內戰或已成為伊斯蘭兩大派別力量拉鋸的犧牲品,美國也因向沙特提供軍事物資而遭受各方指責。2015年1月,奧巴馬還信誓旦旦地稱,也門是全球反恐夥伴關系的“成功典範”,而現實是,恐怖勢力在也門的地區沖突中越發壯大。
政府軍與胡塞武裝之間停火協議自今年4月生效,給深受戰爭創傷的平民帶來一絲喘息的機會。但停火協議依舊脆弱,也門和平進程依舊不容樂觀。8月6日,聯合國也門問題特使表示,在科威特進行的持續三個多月的和談沒有任何突破,新一輪和談將在9月舉行。隨著和談暫時破裂,沙特領導的聯合軍隊重啟空襲,打擊目前仍盤踞也門首都薩那的胡塞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