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值一哂:膠化自然
1 :
GS(14)@2016-07-12 03:17:14數月前因近年郊野山徑「石屎化」日益嚴重,因而疾寫一篇《小白象工程》,其實當時相關政府部門在媒體報道下,已主動聯絡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安排會面,並表達關注。當山友以為溝通之門既開,一切或有變,其實只是一廂情願。小白象工程非但沒緩減迹象,而且個別郊野路段更變本加厲,由「石屎化」再進一步「膠化」!有行山徑鋪設混凝土樓梯之餘,竟還在梯級上另鋪膠墊,甚麼時候山野且成了市區屋苑內的休憩公園、購物商場、又或健身中心?據說此「估佢唔到」的破格設施,是因應「部份」長者反映,石屎地硬(還不就是問題所在)舉步困難,所以要鋪上軟墊。再者,另有不知哪裏的翻新健身設施工程正好進行,因要更換原有地墊,舊物大派用場,可見官員的環保意識多強大,而循環30塊舊膠墊重鋪再用亦只虛耗區區30多萬元,更顯其理財本事。而往後若再有翻新工程,或「優化」項目,山徑添置電動扶手梯、上蓋、欄桿以至冷氣亦指日可待。政府偏聽民意眾所周知,建制中人又怎不有恃無恐,予取予攜。民政署藉收到該區區議員,還不是禮義廉陣營和其選民……該是市民意見:附近山徑損耗嚴重,對使用者(事實上,多是山友包括我)構成危險,因而要求改善區內山徑。工程早於在年初開始,涉及重鋪半公里的路段,承惠200萬元公帑,原定於今月竣工,而超支延誤自是理所當然。至於狀似「火車軌」的混凝土山徑,猶如膠墊般有礙觀瞻,破壞山野景觀不在話下。勞民傷財背後的苦衷,就是因應地區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例如需要使用輪椅代步(恕我從未見有輪椅山友)或手推車搬運大型物件等,然眼下大規模運送也就是一堆堆路徑興建的石屎施工物料。說實話,我又豈可質疑當政愛民保育之心,不然首長又怎會忽然串演一場垃圾秀、樣版戲。垃圾仿似師兄弟或食神般齊齊整整自動歸位,鏡頭前垃圾堆砌有致,背後更是綠草如茵。正是垃圾執垃圾,相煎何太急。其實急事仍要急辦,關注小組已然發起「石屎山徑導賞遊」,要求各區民政處立即停止相關工程。小組將於7月16日(本星期六)早先到民政署呈交請願信,然後會率眾慢行到工程重災區考察,反對政府無限度地將城市的建設「庸」入郊野。難得與眾同爭,其時再見。詳情可參看: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NaturalTrails/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1/19689500
筆值一哂:更假、更大、更空
1 :
GS(14)@2016-08-09 07:07:21坊間仍在追逐精靈之際,四年一度的奧運卻已「悄然」而至。怎說都是一場舉世矚目的體壇盛事,卻完全掀動不起城中熱鬧,亦難怪此城首長竟敢揚言「體育沒有貢獻」。開幕禮我是有過一刻衝動想看直播,奈何打開電視又見某位很叻的聖火傳送員,著實按捺不住旋即關機。幸好友人在社交網絡分享片段,不然就會錯過當中動人一幕。說的不是備受網民愛戴的「美女飛魚」為港隊持旗,率領38位香港運動員進場情景,而是歷史上首支「難民奧運隊」參與開幕禮的畫面。這支既沒有家、沒隊伍、沒國旗和國歌的10位難民代表,在飄揚的奧運五環旗幟下,排在壓軸的東道主巴西隊之前進場,當時全場觀眾站立鼓掌和歡呼,場面教人激盪動容,再而感觸良多。
事實上,百多年前的奧運精神本就是藉著體育競技,以打破種族、民族及國家界線,向世界宣揚團結、和平和友誼。然現代奧運,充斥的已是無孔不入的商業計算和大國較勁的氛圍。而今日雖只寥寥可數的難民運動員,贏取獎牌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然而,他們為其他仍在極度艱難困頓中掙扎的難民重燃希望,也讓世人意識到二戰後,一場全球最大規模難民潮的危機所在。這方是奧運應該傳遞的訊息,意義重大。又記上屆倫敦奧運,亦有肩負「鼓舞一個世代(inspire a generation)」的使命,因此最終開幕典禮上,負責點燃聖火的是七個象徵「薪火相傳」的無名少年,同樣感人至深。相對只重展現國力,或不過就是財力,不惜工本,極盡奢華,勞師動眾,且連小女孩獻曲也要代唱的安排,哪個更貼近奧運原旨,實在不問可知。過往國家一窮二白,國際地位不高,當權者透過參加國際賽事以獲取成績無可厚非,一為提升國際形象;二為疏導民怨,繼而激發民眾愛國情緒,加強社會凝聚。而資源匱乏,少不免也要為零為整,集中投放在個別體育項目,務求一擊即中。所謂「舉國體制」,亦在如斯特定的社會條件下應運而生。凡體育項目皆由相關國家組織定下發展方針,再調動全國之力去推動,一切盡在計劃當中。
首先官員會在各省各市孩童當中發掘有潛質的進行集中訓練,最後選拔出國家主力。因此,集體……該是集權主義下,運動員從小就會培養犧牲小我的使命感,好讓體制威力淋漓盡發揮。所以身為「國家」運動員,假如真的有天獲取殊榮,第一句怎不是感謝國家栽培,事關國家若然認定一個人不符資格做奪標「工具」,只怕相比一位難民要當奧運選手的機會更是渺茫。因此運動選手一旦可以為國爭光,又怎不前仆後繼,鞠躬盡瘁。可惜金牌從來只有一面,而對於不少以此居功的領導來說,銀銅幾同雞肋。至於功虧一簣,失諸交臂的選手們,最終只有落得被棄如屣。正是金牌失,走狗烹,那些久經不人道,更不為外人道訓練生涯的運動員,五癆七傷在所難免。再者,身無運動以外的長技,退休生活只有意味坎坷,就此內地傳媒亦常有報道。執筆之時,國家隊仍未摘金,皆因有不少運動員臨場表演失準,我從不為國家未能爭標而慮,卻為運動員往後而憂。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8/19727148
筆值一哂:一葉知秋
1 :
GS(14)@2016-08-16 04:53:31年少難免輕狂,正知年輕也總有強充文青的日子。那時候,經常流連樓上書店打書釘,當然自亦有邂逅女神的遐想和盤算。女神終究未曾得遇,惟家裏現有大部份「文史哲」藏書,都是當時所購。囫圇吞棗總算啃下了其中不少,惜至今多還多是一知半解,連書包也拋不起,卻也總算為自己青蔥歲月留下印記。多年未有再訪樓上書店,然知今日書店已成「政治禁書」集中地,光顧的幾乎都是內地客,還可順道買奶粉,卅多年前是完全不能想像。而更意想不到的是,身為區區一間小小書店的經營者,竟會遭遇聳人聽聞的政治綁架和威嚇,簡直匪夷所思。言歸書店,90年代中有過江大型連鎖書店進駐香港,主打英文書、畫冊和藝術書,目標客戶群為中產階層。我雖未敢以「中產」自居,卻亦趨之若鶩,且買下不少藝術書和畫冊,不過都是平裝版,而非貴價的硬皮精裝,只有以量補足,所以當時也算是個常客。皆因對其店內裝潢、氣氛營造和圖書類型着迷,每月總要幾番進貢,不過又是上世紀的事。上星期我一心想買幾本新出版的書,因利乘便順道到家裏附近大型商場的其中分店一行。說實話,是嚇了一跳,曾以型格為尚的一家店,今竟成了慘不忍睹的大賣場、雜架攤。全店堆滿千篇一律的全新「舊」書,一看可知是倉底貨,且幾乎都是書店同一集團的出版物。縱有斗大的折扣牌,卻教人全無翻看的興緻,枉論購買。至於書架上疏落陳列的,不少是給人翻得殘破的樣板書,看着又是倒胃。至於我欲購的新書,據店員稱「現進行清貨促銷,所以新書暫不應市喎」。那刻我心裏暗忖只怕「永不應市」方是。果然沒過兩天就看到有關書店陷入財困,被多間出版商和發行商追討欠款的報道。而部份公司更已入稟法院,並會考慮申請該書店清盤。如斯景況,其他書商自會立即停止供貨,同時忙於回收書籍自保,試問書店又豈會有新書。一家全盛時期在港擁有10間分店,近年卻因經營困難而陸續結束門市,目前僅剩兩家分店,然經此一役,亦只怕難挽狂瀾。香港讀書風氣本已不足……書展每年的盛況不過是趁墟效應,再者是逛的人多,買的書少,而且是每年才買那麽一次,市場確實太小。而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少不了持續高企的租金,開書店這門生意誠非易事,更要命的是有一超級同業幾年前落戶香港,幾近相同的客源,此消彼長,又怎不雪上加霜。其實另一家能夠站穩陣腳,再而步步進逼,原因是早已走出傳統書店的經營範疇,成功建立一個時尚文化品牌,賣的是品味,策略是憑藉多元的文創產品兼營銷售,或不過就是二房東分租以增加收入。事實上,最早一家店,開店至今四年,始終熱賣的產品是珍珠奶茶,總共賣出2百多萬杯,請問珍珠奶茶份屬那類文創產品呢?只要書店進場,能夠帶動客源,提升整體商場形象,地產商自不然願意提供優惠租金並長期合作,一家便宜,各取所需。當然前提還是品牌形像長期保鮮,方可旺丁旺財。而我着意的始終是若干年後,香港的書局不會只剩「三中商」。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196
筆值一哂:以棄為進
1 :
GS(14)@2016-09-06 04:39:25近年舉凡有社會或政治議題爭拗,或不過是資源和權利分配不公的情況,總有人衝出曉以港人大義。其中強辭自是一切「民享」、「民治」的訴求,以至爭取行為,皆無視大局或該是大國為重,且會削弱香港競爭優勢,到頭來只有損害整體利益。這似是而非,蠱惑人心的表面歪理,卻又總有人稱和。其實所謂的「整體」利益,受惠最多的還不是現有的既得利益階層。分配不公,雨露未能均霑,貧富差距只會越見懸殊。至於「大局」,又是誰的局?富的?貴的?官的?京的?或不過就是「大大」的局。自此每見「整體大局」一詞皆敬而遠之,然立會選舉關鍵之時,也是危急之秋(惟本文見報卻已塵埃落定),不得已亦要打倒自己,借用呼籲,各位自知勝算未及,也不好說根本就是心存僥倖的候選人,倘仍有政治識見和良知,應為大局着想,自行告退棄選保席,不然只有「攬炒」,實在沒比這更貼切的形容詞,且讓建制共敵(難道不是嗎?)得逞,坐收漁人之利。往後議會行事更是肆無忌憚,予取予携。而這只繫於一念,放下方見天空,不然且連頑抗的一隅亦拱手斷送。事實上,在不公的政治制度,甚至整個社會環境下……當個別候選人陸續宣佈退選,該晚大台新聞卻竟隻字未提。難道有關外國生產了一枱按摩機械,又或一位過街大哥得獎的消息都比此城往後由誰監察施政,為民發聲的新聞重要?珍貴的公共大氣電波,傳播媒體淪為保駕護航的工具,刻意混淆選民視聽亦實太着迹,亦太可惡……而我們尚可顧全的不過是個小局,而要維護的且不是甚麼既得利益者,而是僅有的抗爭者。我明白有候選人會以民調不可盡信,既參選就應奮戰到底來說服自己。然民調若不可信,那麽請問閣下是基於哪方面的數據自行「告急」,憑空想像嗎?再者勝算相近的堅持一拼還可理解,只能祈盼在長期徘徊的底線抽擊,急流中仍不言退,那只是匹夫之勇。參選前自視過高並不為過,然今日仍不自量力卻不可恕。至於擔心如何向助選團隊和支持者交代。首先,不要低估他們的判斷力,他們不是盲目的崇拜者;也請不要高估自己的魅力,你亦不是金正恩。志同方會道合,若你的心志最終還是為香港市民造福,捍衞港人應有的權益,而這件事或需暫由其他同道代行,我信你的團隊自會明白。又或者,其中有人早想坦然相告,只是你這位當局者未作好心理準備俯聽罷了。同時要交代的又何止他們,還有這麽多年堅信要守住立法會議席,和直選過半這退無可守底線的選民,怎麽不好好向經常含淚投票的諸君也交代一下?少不了的責難還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不先作好協調再而參選?事實上,經新東補選一役,已知本土派氣勢,泛民陣營仍拒協調、不合作,再者還要化整為零,又怎怪此刻兵凶戰危。既然咎由自取,痛定思痛「救由自取」又何必冷言相對,意氣且不能挽狂瀾。無論如何,勝數沒望的能以棄為進,慷慨過票成人之美,起碼為己執番身彩,再為所屬政團贏回掌聲,贏回尊重,也為四年後贏取籌碼(若選超區,我定票債票還必投閣下),總較「袋住先」,然後通賠要划算。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5/19760090
筆值一哂:福有攸龜
1 :
GS(14)@2016-09-13 00:17:34報載近日有不少善男信女,透過宗教團體代行放生,其中更有將屬於淡水物種的巴西龜「放生」到大海。其時有識者已然立即搶救,但大多且被海浪沖走。河水不犯井水,河水更難容海水,巴西龜又不是基圍蝦,豈能鹹淡逢源,終究劫數難逃。另亦有人將大量海產倒進水質很差的市區碼頭,而當其主持被質疑所為,且稱如果動物死掉或者上釣,可及早投胎轉世云云,我想最應「被放生」脫苦海的該是這些惑眾的主事人。事實上,有動物權益機構表示,過去曾收到多宗放生的投訴,涉及物種包括不同的龜類、鴿子、雀、青蛙、田雞、豬仔魚、沙巴龍躉,以至草蜢、蟋蟀……種類多不勝數,傷害且廣。根據以往報告,以一般雀鳥為例,其放生的死亡率高達75%,同時每放生一隻雀,其實就另有十隻雀在極擠迫的運送情況中死亡。每年因放生而往生,或根本就是被殺生的雀鳥數以十萬隻,所謂生靈塗炭就是如此。至於有人認為,若將巴西龜放生到淡水流域不就可以,機構且指,這只會對原生態造成更大災難。
其實塵歸塵,土歸土;海歸海,河歸河,稍具生物常識的都會知道,自然環境若出現大量外來物種,極可能會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善信若將巴西龜投入大海,他造的孽,最多只是要了牠們的命,但將這些外來龜放入本地河流水塘,將會危及其他原居物種,亦即無量眾生。佛家講求因果,請問如斯惡果又應由誰來承擔?所以放生積福,倒頭來只是殺生造孽。記得填詞人林夕先生,亦曾寫過一文關於「放生」,其中大意是家中見到小動物、小昆蟲,生怕自己錯手,傷及其命,所以會盡力將牠驅出屋外,重回應有歸宿,方為放生。這亦教我想起有認識山友,每見蚯蚓在山徑中極慢蠕動,生怕隨時給沒留意,或不在意的人踩成稀巴爛,他都會小心翼翼將其拾起並安放徑旁草叢,此亦是功德。這種放生,何時何地隨遇可行,無需擇日,不講陣仗,敬謝主持。一切率性,亦不求為己積福,只是一份對生命尊重,且讓自己同享安樂而已。至於將放生視為功德手段、積福前題,根本就是機心作崇,為善而善,偽也。
總而言之,直接從商販或假手宗教「慈善」團體購入大量不同的物種「放生」,往往並非救了生命,積了功德。其實不過就是送上生意,藉以為己買下福份,賺取心安,惟卻不見理得。若真有愛護生命之心,倒不如少買一點皮製用品,當然篤信佛教,積極弘揚佛法,更身居佛教組織要職,卻經常身穿名貴皮毛,名牌皮包永不離手的貴氣女星自是例外。再者,可以多加關顧慘遭遺棄的動物,甚至身體力行做動物義工,而不是既知仍樂購被繁殖的寵物。最後也是效果最顯著的善舉,莫過於多食點菜、食少啖肉。誠如吾友Green Monday創辦人楊大偉常言:「茹素就是最好的放生。」對,今天又是Green Monday,還望各位善長慷慨放生,福有攸歸。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2/19767678
筆值一哂:發揚光大
1 :
GS(14)@2016-10-17 08:07:50新一屆立會方始復會已是一片亂局,幾無所益,除了一位。有「金融才女」獲頒「傑青」後,大言侃談如何年青上車,極速供斷的獨門成功方程式,難免惹來拜金非議,網民群起而攻,若不是立會轉移視線,只怕窮追未捨。利申:我四十歲後方首次置業,至今仍在續供,而過去十年亦不曾升過職,可知我在在不是成功人士,更枉論傑青。猶幸,我識得(唔係見過囉)唔少傑青,皆在不同範疇出類拔萃,惟共同處就是少談成功,多講服務社會,其中表表者有他。若論香港社企發展,怎少得仍身居公屋的吾友魏華星,經其主事的社會創投基金,孕育而生的社企都有聲有色,而近期鎂光聚焦自是連政務司司長戲言勾結,也爭着「認投」其推出項目的LightBe,一間打着經營「社會地產」旗幟的社企「要有光」。「要有光」致力為基層家庭提供短期可負擔居所,早於2013年已推出「光房」計劃,旨在招攬有心的私人物業業主以低於市價出租單位,再由「要有光」承包並以相同模式轉租予有需要的單親家庭。始創階段起步為艱,首年只能為三個家庭提供居所,至今卻已在港九新界推出40多個「光房」單位,當中包括唐樓、單棟樓、屋苑及村屋等,面積均約300餘呎,累計服務130多個家庭。今年更發揚「光」大,將「光房」推展至「光屋」,甚至於「光廈」,而此亦為該社企首個活化閒置大樓翻新再出租的新猷。事緣「要有光」的另位創辦人余偉業先生,年前無意從社福渠道悉知有一位於深井、前九龍紗廠的閒置眷屬宿舍遂生「非份」之想。該產業因原業主於1997年沒續地契,故被政府依例收回,而城規會在2011年前已改劃為住宅用地,但限制重建後只准樓高三層,徒增發展難度。惟「要有光」迎難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最終獲政府批准租用六年,去年動工翻新,今夏已有居民入住,而相關工程亦會陸續完成。原本殘破不堪的舊式大廈,搖身成為解決基層市民住屋所需的「光屋」,怎說都是超額完成。現提供的45個單位,全採用開放式設計,每一單位均設露台,且連電熱水爐、冷氣機、抽氣扇、電磁爐等設施亦一應俱全,卻都是在「限米煮限飯」,甚或難為巧婦的情況下完工,實有賴各界的鼎力襄助。而申請入住須為三人或以上的基層家庭,並要經社工轉介。「光屋」不設固定租金,亦如既往毋需參考市價,項目負責人自會與申請者會面再作評估,按其負擔能力去釐定租金,一般大約由3,000元至5,000元不等。至於租約期限亦與「光房」看齊,一般為一年,租戶可每年申請續約,最多可租住三年,期滿後住戶須騰出單位,好讓其他更有需要的家庭受惠。租客在得到住屋保障的基礎上,最大的責任除繳租外,就是盡力展開新生活,在最多三年的租約期限內為己創造條件,以滿足下一階段的住屋需求。這正正就是「光房」的背後精神,非但讓弱勢家庭有地容身,更重要的是得到喘息機會,然後籍社企及社會人士的關心及協助,培養租客的責任感及建立正向生活模式。為達目標,「要有光」的團隊每個月都會家訪,跟進每個家庭的狀況,並制訂適合他們的發展方案。三年期內「要有光」會敦促他們為遷出訂下計劃,自行外出物色新居所,並計算日後所用的生活開支,未雨綢繆為將來作更好規劃,助人自助。說到底,房屋其實不過是工具,有人只視其為炫耀成就的標竿,卻另亦有志者以此為他人謀福,哪個方是「傑出」,你話呢?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2975
筆值一哂:閉眼識人
1 :
GS(14)@2016-10-24 06:10:02每個人的成功定義不盡一樣,所以有人視卅歲前完成置業,兩年內供斷層樓為非凡成就;亦有以造福他人為畢生大業。前者價值觀見仁見智,後者或且陳義太高,教人敬而生畏。其實成功也不過是人生不同階段的檢視點,譬如說: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投身社會其中必經洗禮,怕就是爭取應聘過程中的成功面試機會,而一份履歷表亮麗與否,似又早決勝負。話說最近網絡上有熱傳短片,其實是台灣一間人力銀行,亦即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推出的形象廣告。其題為《Be A Giver--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鋪陳如是:首先請來好幾家企業的老闆和人資主管,每人分別審核3份被遮蓋名字的履歷表。這些匿名履歷不約而同的就是「求職者」既年輕,且沒甚經歷或學歷普通。盲測結果不出意料,異口同聲:「我不會用他」、「我覺得HR是過不去的」、「這實在不是一份很好的履歷」、「學歷沒有競爭力」、「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經驗」等等,或直言「以這個學歷和經歷,第一瞬間基本上我就會刷掉」、「這樣的人,都不喜歡」。然後履歷的名字揭盅,首兩份履歷分別是蜚聲國際的名導演李安和曾贏得世界大賽殊榮的寶島麵包大師吳寶春,第三份則是面試人員自己認識的年輕人,包括其子女。諸君當時的錯愕可想,再而紛表收回負面評價,並坦承或許個人要求標籤太多,要求嚴苛,因此願意重新思考履歷評核和人才篩選的方法,未來更會開放一點,給予年輕人更多機會云云。廣告隨亦打出「沒有了偏見,留給他們(年輕人)就是無限」的訊息,餘音猶在。影片甫出,難免惹來爭議。雖有不少職人感懷,分享轉發並銘謝當初予以面試,願給「年輕時自己」一個機會的貴人;同時也有人質疑此中「以偏概全」的謬誤和膚淺,畢竟李大導和吳大師是「例外」,亦不見他們就能勝任其他工種,人資考核仍要權衡效益。事實上,我亦身為企管人,又怎不知其中道理。公司若有一定規模,同一招聘崗位收到的求職信數可百計,而面試安排且有成本考慮,所以要不盡按履歷篩選,人人有份(面試),誠非易事。單憑一份普通的履歷要脫穎,已然難得,更何況是非一般的求職者,說的是身有殘障人士。近日亦有非牟利機構發表調查報告,提及受訪僱主有否計劃於未來3年內聘請殘障人士,僅17%受訪僱主表示「會」,其他55%明確表示「不考慮」,餘下27%表示「不肯定」。至於「不考慮」或「不肯定」的主要原因在於,僱主認為「公司環境局限(又是土地問題)」(60%)、「工作性質不適合(未請已定論不適合?)」(46%)。其實「偏見」又何止是年輕人獨享專利,殘障人士遭遇的只有更甚。剛巧又是傑青吾友魏華星,他早前亦曾參與拍攝一段社會實驗短片,片中嘗試不用眼睛、只用耳朵細心「聆聽」一場「不見面的面試」,並且發現一些平常察覺不到的(殘障)應徵者長處,現實中,卻不知有多少僱主願以身試法,閉眼識人。除此以外,我還有認識的年輕人……容我重申是有心的年輕人,基於殘障人士欠缺「面試」機會,更枉論經驗,因而鍥而不捨,四處奔波爭取各大公司,縱不聘用,起碼提供模擬面試安排,好讓殘障求職者可從中學習,加強信心,再而增加往後真面試時有更佳表現,爭取錄取機會。說到底,不濟的或非青年;有缺的亦不一定是殘障,也許只是一個不尚平權、不重公義、不近人情的社會。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4/19810176
筆值一哂:票債自償
1 :
GS(14)@2016-11-16 05:08:39上星期全球的新聞頭條莫不是繼今年英國「意外」脫歐後,世界又出現了另一黑天鵝,而且是一隻狂妄自大、口不擇言、偏激粗鄙的黑天鵝。滿地眼鏡碎堆中,始終還是有人看得清楚,當然可不是事後馬後炮那類貨色。吾友是享負盛名(自非「燈神」)的財經界人士,近年對於股市和樓市走勢每有獨到和準確預測,且曾惹來資深地產投資者叫陣挑機,雖未成事,不然又增戰績,亦足證其「一鳴」驚人的能耐。美國總統大選戰情如火如荼期間,傳媒民意調查大多顯示希拉莉的支持度領先,他卻獨排眾議,多番強調民調萬不可信,而特朗普的勝算,實遠較希拉莉為高!塵埃落定後,大家仍未定過神來,吾友已忙着解畫妙算,而這次大選的民調偏差,實在是一堂很好的心理學課。他試舉例如有一調查問題︰你是否一個「衰格」的人?若其時調查員是當面向受訪者提問,相信絕大大大部份人的答案,都會對調查員斷然說「不」;但假設換了一個私下獨處作答的場境,估計會有不少人撫心自問,並兩三確定是不記名後,悄悄剔「是」亦不為過。同理,因應主流媒體的普遍……或普世價值觀,選擇希拉莉的人該是「理性、有經驗」,而選擇特朗普自不然就是認同其「衰格、偏激、臭口」。因此在調查員的面前,公然撐特朗普,幾近承認自身也一個衰格的人,試問閣下又有否具備特朗普的那份所謂率真,該說是厚顏。即使打從心底選擇他的人,大概都會模棱兩可地表示未作決定,繼續搖擺。事實上,當美國人仍得表態自己尚站在道德高地,口裏自會虛偽地爭說討厭這位總統參選人,但一個人躲在投票站的時候,誠實的身體最終或會圈上他的名字。吾友總結就是:世界上喜歡「衰格」的人,數量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多很多。而我的註腳是:自甘「衰格」的人,數量同樣遠超所想。或者「理性」一點的說法是,世上「非理性」的選民何其多。又記起以前翻過一本書,書名依稀是《理性選民……》甚麼的,書中對於選民能否理智地投票有很大保留。可不要以為這書是那位國內學者大肆鞭撻民主制度的鉅著,然是一美國經濟學教授根據該國大量競選數據的研究所得。至於選民的非理性,卻有其理性基礎。話說一般選民在日常生活中,由最簡單的購物到最基本的求職,基於直接影響個人利益,自要經過慎重考慮方作決定。另一方面,部份選民對於選舉的作用且存疑,尤其因為之前所投的候選人縱然當選,甚或連任也未能帶來「改變」局面,因而以票作為洩憤或教訓手段。再者亦有認為自己一票對整體投票結果的作用其微(投票和沒投票的思維,其實如出一轍),所以不妨任性一點,況且尚有很多其他人可作抵銷,情形就如不少公投「脫歐」的有識之士,由始至終都不曾想過「妄」想竟成真。雖則對一個人而言的低成本「任性」,但若集結整個社會的非理性力量,積少成多,集腋成「球」,在關鍵時刻,特別是勢均力敵的狀態,自成威力驚人的「元氣彈」,最終摧漽的卻是大部份人的利益,票債非但自償,更且成功「攬炒」,損己害人。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4/19832961
筆值一哂:粉筆登場
1 :
GS(14)@2016-11-30 23:54:28網上觀看了日本一壽司連鎖店的廣告,該店過往廣告每以創意出位,甚或騎呢橋段見稱,這次卻一反風格,賣的是溫情,賺的是熱淚。然明知是杜撰故事,心亦戚然,皆因最近也剛巧參與了相關「病症」基金的活動,感同身受。該基金以一位備受尊崇的中大前校長命名,其成立宗旨主要就是為一頑疾病患者、家屬及照顧者提供協助。而校長身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雖發明了對整個世界資訊發展影響至深的偉大項目,惜同卻患上在醫學治療上仍未能取得突破、也沒任何根治藥物的可怕疾病——「腦退化症」,又名「失智症」,或過往慣稱的「老人癡呆症」。
腦退化症的成因,基本上是由於患者大腦出現澱粉斑塊和神經纖維結,導致大腦萎縮,首先認知和記憶能力會減退……正因早期症狀與正常老化情況相似,以致許多人混淆病情,並耽誤診治。及後腦部其他功能亦會逐漸遞減,身體機能也隨之退化,最終連語言及身體控制能力也會喪失。無論是精神上或肉體上,患者猶似離身邊的人越走越遠,彷彿慢慢消散於人世。曾經有患者身邊的人這麽形容過:腦退化症或許沒將病人帶走,卻只是把他領到越來越遠的地方,直至一天完全失去蹤影。事實上,今天校長的身影已然開始模糊,難得機會,可為其名下的「高錕慈善基金」盡點綿力,自是義不容辭。2009年校長獲頒科研領域最高榮譽,但其時已患惡疾的光纖之父幾已忘了,這曾教他廢寢忘餐的研究成果,卻仍記有位始終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夫人,高黃美芸女士,世上或只有鶼鰈之情能超越科學。校長獲獎翌年,夫人成立基金旨為其他患者及家人伸出援手之餘,並透過與本港大學、非牟利慈善團體和政府機構合作,善用資源以提高護理水平,更且肩負教育市民對腦退化症認識的工作。現時本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約有10%確診患有腦退化症,而每年新增個案多達18,000宗。惟如上述,初期退化病癥與正常老化相似,再者公眾對此病的認知不足,準確的患者數字應該更大,可見加強教育及推廣的重要性。
為此有機構發起活動,既為「高錕慈善基金」籌款,並同時喚起市民關注,及向患者表達心意。60位社會各界人士,當然包括校長夫人應邀以特製的粉筆顏料,塗鴉在一件可重複使用的tee畫布上,帶出是次以《I remember》為繪題的活動訊息:縱然軀體崩潰老去,卻總有些珍貴的事物,並非存於身內,而是藏於靈魂深處。患者即使幾已忘卻所有,但又總有某段生命經歷;又或某幅畫面;當然更多的是某一個人永誌不忘……而機構已於上星期在一大型商場開設時限店pop-up store,並設專頁以廣宣傳。每達一百按讚人次,機構便會送出一件tee給「高錕慈善基金」,以予患者及其家人鼓勵與支持!而下月聖誕期間,限定店將作公開發售,每出售衣服乙件也會捐出港幣10元予基金。記起不曾為光纖申請專利創富的校長曾說:「我沒後悔,也沒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相對校長的無私,我們所做的其實微不足道,所以謹此懇請各位踴躍支持活動和「高錕慈善基金」。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462
筆值一哂:無教有類
1 :
GS(14)@2016-12-07 07:56:26話說香江有一過百年歷史名校的學生會。按章則,學生會部份代表由全校同學投票選出;而另一部份就由該校不同科目的老師,透過不均衡參與,偽民主協商程序投票推舉而產生,最後選出70位同學代表組成的學生會。其中不乏老師寵愛的好學生,事事以校方利益為先,充其量就是嘴巴裝硬,到真正要投票具影響校政的議決時,自會見風使舵乖乖的跟隨大隊。至於另些較受同學鍾愛的,每有據理力爭,即使頂撞老師,甚至校長也在所不計。事實上,捍衛同學權益的同時,難免會衝擊校方的管理工作,又或不過就是冒犯和挑戰學校權威。當然,始終還有小撮的激進學生,經常開口閉嘴嚷着要自決,不受學校規管,甚或學生會可要鬧獨立!而新一屆學生會甫開始已是一片混亂,首次會議需互選主席,不作他想,當由深得校方信任,唯唯是諾,只懂訓示其他同學「坐低」的代表獲選。就算會章列明,學生會主席不能同時就讀兩間學校,擁有雙重學籍,惟老師與校方皆隻眼開、隻眼閉,非但縱容其身不正的違規者就任要職,更且頤指氣使他對其他學生的代表資格蓄意侵犯。事關代表宣誓就職,除照本宣讀效忠學校、服務同學外,原來更要表達「真誠、莊嚴、準確和完整」的弦外之音,只差沒附帶必須歌頌學校「偉大、光明、正確」之情。如此無中生有的要求,那些叛逆學生又豈會輕易就範,因此有宣誓時反藉機要求減少功課;有的爭取撤消考試;有的甚至當場撕爛教科書;還有一些以濃重口音出言不遜……當下主席乘虛趁勢叫聽幾位代表的宣誓,並喝令他們回家反思,往後再作安排。事實上,當眾粗言穢語的同學亦心中有數,其所為會遭非議及責難,然會章同有列明,只要獲得全會三分之二代表同意,當可秉公辦理,依法褫奪其代表資格!惜校長另有圖謀,急於踢走這批滋事份子以昭己功,所以他並沒尋求與同學代表、老師、又或校董會商討解決校內問題,而是直接要求教育局強行介入,粗暴干預校政!正所謂得勢不饒人,校長且另委託訓導主任重任,逐一剷除眼中釘,美其名為維護校譽,並重拾學生會秩序,實情不過就是要一網打盡。其實一間學校首重有良好的辦學理念,師生之間互相尊重,而一間好學校亦應注重培養學生,有教無類,且令他發揮所長。偶有搗蛋,卻非甚麼十惡不赦的壞學生,豈能一味打罵壓迫,應該循循善誘,並好好尋根問底,查找不足!若是壞學校卻只惦表面風光,校方高層每每忙着爭名逐利,排除異己!倘遇不同聲音就不擇手段全面撲殺,務求除之而後快,作風猶似黑社會多於學校!同時令人費解的是,尚有一批怪獸家長力撐校方和教育局,更揚言應將學生繩之於法以作教訓。即使有人真的違反學生會規章,不就該按既有規程處理和善後嗎?處心懲罰一個不守規矩的學生,幾要傾巢而出,未免小題大做,若說不是別有用心,我是儍的嗎?最可恨這間昔日有口皆譽的百年名校,今已淪為同學避之則吉的Band3學店,實有賴校長老師們過去四年的好事多為,造就禮崩樂壞,慘不忍睹的教學環境。當然校董會和教育局也是責無旁貸,任由其人胡作非為,不過這又何嘗不是更上位者「以身作則」的結果。王利民康宏金融集團主席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7/1985705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