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水客塞爆B1線 巨無霸九巴紓緩

1 : GS(14)@2015-03-20 08:24:58





【本報訊】元朗往返落馬洲關口的九巴B1路線巴士長期塞滿水貨客,如同大貨車。九巴決定明日起抽調全港最大「巨無霸」巴士ADL Enviro500 Turbo,逢周六、日和公眾假期行駛B1路線。有乘客指在走水貨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27

新地觀塘九巴前車廠補價43億

1 : GS(14)@2016-08-06 00:28:50

【明報專訊】在內地資金支持下,本港近年錄得多宗全幢商廈成交,連帶補地價金額亦創新高,由載通(0062)及新地(0016)合作發展的觀塘九巴前車廠用地,補地價金額便高達43.05億元,創近年非住宅項目最大額補地價紀錄,料投資額逾100億元。

近年非住宅最大額補價

載通昨公布,該公司旗下子公司及新地旗下子公司,剛接納地政總署就觀塘巧明街98號(九巴前車廠用地)批出的補地價43.05億元,為近年同類補地價最大宗個案。物業由工業轉為非住宅用途(不包括酒店、加油站及護理院舍),項目地盤面積95,830方呎,可建樓面約115萬方呎,每方呎樓面補地價3743元。

投資逾百億 擬長線收租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回應查詢時表示,項目補地價合理,預計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現計劃作長線收租用途,但對於項目是否重建成商廈,則未有回應。資料顯示,上述物業由九巴於2009年以9.8億元轉售予母公司載通旗下附屬公司,翌年新地附屬公司以4.9億元向載通購入一半地皮權益。

事實上,近年政府大力發展九龍東,觀塘、九龍灣一帶,未來仍有不少新供應,如南豐及領展(0823)去年以58.6億元投得的觀塘海濱道商業地,每方呎樓面地價高達6630元,至今仍是九龍區樓面呎價最高商業地,項目會興建一幢21層高商廈,總樓面約88萬方呎。

早於2014年,新加坡豐樹基金則以37.69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5708元投得觀塘恒業街商業地,可建樓面亦達66萬方呎。

此外,會德豐地產旗下九倉電訊廣場及九龍貨倉,其中前者將建一幢甲級商業高廈,總樓面59萬方呎,而後者仍在補地價階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70&issue=201608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360

九巴觀塘廠補價43億

1 : GS(14)@2016-08-07 01:56:52

【本報訊】「曬太陽」多年的九巴前觀塘車廠,終批出補地價,變身商廈有望。九巴母公司載通國際(062)昨公佈,接納地政總署就觀塘巧明街98號項目,批出的43.05億元補地價,每方呎樓面補地價3,743元,對比2014年初億京創業街15至17號工廈項目每呎補價約4,200元,平足一成。資料顯示,項目地盤面積9.58萬方呎,可建樓面約115萬方呎,現由工業轉為非住宅用途(不包括酒店、加油店及護理院舍)。九巴於2009年以9.8億元將土地轉售予母公司載通國際旗下兩間附屬公司,及後新地附屬公司以4.9億元向載通購入一半地皮權益。現載通與新地(016)各佔50%權益。物業自此丟空多時「曬太陽」,一直未有任何發展,據悉,至去年轉作停泊九巴姊妹公司陽光巴士。今年初地下用作收費停車場,被指違反地契。載通預期,將與新地在觀塘地段附近擁有的寫字樓和商場產生協同效應而得益,並受惠於新地的廣泛專長。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補地價合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5/19723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27

魑魅魍魎:九巴神秘大計惹憧憬

1 : GS(14)@2017-10-09 02:43:44

持有九巴業務的載通國際(062)近日股權出現異動,一系列的動作似乎為已牛皮一段時間的股價打下強心針,首先有創辦人家族之一雷氏家族,透過重組信託控制股權,躍升成載通第二大股東持股升至7.11%,繼而長孫雷禮權(William)、新地(016)主席郭炳聯於上月分別斥資增持載通,葫蘆背後賣甚麼藥?眾所周知,載通的大股東是新地,自1981年便被郭氏家族收歸旗下,雷氏家族持股在掌舵人雷覺坤去世後非常分散,合共持有的7.11%股權,遍佈於William、第二代成員吳雷覺珍、名醫余宇康及余雷覺雲夫婦、Bio Planet Worldwide及Winney Assets LTD等身上。雖說這個家族在資本市場一直不算活躍,但翻查往績也可謂無寶不落。例子是在2016年6月至10月期間,載通多位董事以20.04元至23.73元增持公司股份,繼而載通與新地斥資43億元在觀塘非住宅地補地價,擬在新地「重鎮」創紀之城二期及apm附近的巧明街98號,興建一個近百億的商業項目,最高總樓面面積為10.68萬平方米。本欄估計該項目落成後每呎租36元至42元應該無難度,能為載通未來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這相比於載通的巴士營運更穩定,起碼不會受油價、前線員工罷工等事件影響,多了一瓣現金流強勁的業務。筆者對於載通的信心,更多是源於近年與William幾次交流,雖然他今年已經58歲,仍願意擁抱新科技,對於KMB的App、巴士採用新能源、大數據應用、引入外國新科技也非常具有見解。更重要的是,William找到一位得力助手,內務幾乎完全交給來自新地、執行力超強的董事總經理李澤昌(Roger),自己則主力處理外務和企業形象。投資載通,就要看未來,最後也跟大家分享William對九巴未來願景的看法,他希望最終做到九巴免費搭,讓每個市民可以擁抱出行,而載通則轉型成為收租佬,靠觀塘那個商廈項目、以及未來潛在項目的租金收入補貼,或許,未來大概要用房地產股份來替載通估值了。十一少
fb.com/11mis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8/201761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50

摸魚手札:九巴和疫苗事件教識我們甚麼

1 : GS(14)@2018-02-25 03:24:45

撞正赤口,惟有講一些公共話題去撩交嗌。九巴事件隔日就會有新進展,炒作周邊花生,最新的花生是長輩WhatsApp group流傳疑似九巴員工大會錄音,錄音內容粗口橫飛,但字字珠璣,正當所有人怪責個司機,佢卻提出工資偏低、制度的核心問題去睇事情。這段錄音的主角被戲稱為「火爆哥」,並不是九巴員工,而是跟我亦師亦友的網台主持。火爆哥評論能力很高,但低調,所以我也不揚其名。九巴、疫苗這類公共議題可探討的點很多,字數所限,我只講最易入口。以前玩「推上報」,通常係討論區、社交平台互拗作為起點,一步步推而廣之。最近不論疫苗又好,九巴錄音都好,甚至連《蘋果日報》也報道過,沈大師串人買現金係畜生的錄音,大家都係從通訊軟件的群組流出,再「推上報」。內容要get viral,再不是大台,更不是社交媒體。這一點觀察,值得研究,原因可能是大台社交媒體內容太多,公信力下降之故,大家情願相信口耳相傳的hearsay,相信偶像謝安琪,也不願意相信權威。資訊流動的媒介已轉變,像股票推銷,方式都變了。歐盟今年1月3日起實施MiFID II,限制了投資銀行分析報告的流通,現在對沖基金要搵資料,識人、識上網、識睇bloomberg,搵個大學生做簡單分析都夠啦,仲使靠sell side report咩。以前做大行,sell side report的用途不是輔助分析,而是貪其內容精美,摘取重點幫buy side整pitch book去sell人。大行圈子不信分析報告,散戶層面喎,你又信不信呢?大行不能成功推銷股票,其實連報紙專欄都不大行,有一陣子社交平台推銷股票很有成效,但現在效用也大不如前。內地人已經進化到用wechat美女假賬戶去推銷股票,這幾個月很多媒體或專欄作家都有點評這個新風潮。最近facebook messenger有功能更新,發展近AI的chatbot功能,衍生了新的廣告推銷方式。除了簡單pop up之外,用戶也可以好像iPhone Siri般跟虛擬對象對話,未來可能連美女假賬戶都不用,直接用chatbot做推銷好了。
WhatsApp、Telegram和wechat也有股票群組,可以跟陌生人切磋股票經,這一點是facebook group尚未追得上instant messenger的地方。facebook也有群組功能,但論資訊散播能力還是差「電話實名制」的instant messenger一截。在群組推銷產品,比傳統線上、線下方式更有效。這種資訊流通媒介的改變,不只出現在九巴、疫苗,其實股票界都默默起革命,那是因為大家都不再相信權威。論疫苗知識,袁國勇是權威,謝安琪只是普通市民,總有一班人單純地撐科學、撐理性,我們受過高等教育,自然相信科學精神和理性,但拜託權威們、象牙塔學者及上位人士,請先看看謝安琪面書下的留言吧。當你見到謝安琪面書的留言是如何盲目地質疑科學,做公共衞生、搞公共行政的人是不是要放下身段,了解一下民情的想法。在謝安琪面書留言的人,並不是小眾,而是受過教育的中產。各位上位達人,要推銷疫苗前,可否先了解媒體、行政、民情,而不是單純訴諸權威。市民不需要高深一套,只懂悉心周到,因為普羅大眾不是argued by reasons,but emotion,他們哪管你們是甚麼專業人士。渾水專業投資者、上市公司執行董事、90後
http://fb.com/muddydirtywate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8/203086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33

李曉佳:創辦人淡出 新地逐步接掌九巴

1 : GS(14)@2018-03-12 02:03:40

【明報專訊】老牌巴士公司九巴近月新聞多多,先有釀成大量死傷的大埔車禍,繼而在司機自發組成的「月薪車長大聯盟」2月下旬罷工抗議薪酬調整方案後,爆發疑「秋後算帳」解僱發起人葉蔚琳等人的風波,惹來劣評不斷。碰巧九巴所屬的載通(0062),近年管理權逐漸回歸母公司新鴻基地產(0016),在多名新地系高層進駐下,近日九巴卻連番出現管理失誤,難免令人感到奇怪。

雖然新地早在30年前已是載通大股東,但過去一直放手由多名創辦人主理業務,隨着公司成立已有85年,創辦人家族第一代包括雷瑞德、雷亮、伍時暢及鄧肇堅等都已老去,甚至過去主管車務運作的後人雷中元、伍穎梅及雷禮權逐漸淡出管理層,這正為過往30多年來一向低調及站在幕後的大股東新地,介入參與管理埋下伏線。

15董事 8位與新地明顯相關

載通董事會近年加入不少新血,可以發現,在2014年起加入董事會的6名董事中,馮玉麟、李澤昌、李鑾輝及張永銳都是來自新地系公司;其餘兩人之中,前警務處長曾偉雄的作風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用多介紹(可以邀請他主持內部會議激勵司機說「你哋無做錯!」),另外何達文則是「紅褲子」出身,在九巴任職近20年。目前載通董事會15人中,與新地明顯相關的有8人,剛好超過半數,最重要是人所共知的新地主席郭炳聯「愛將」馮玉麟亦在其中,完全反映新地如何重視在載通的影響力。

路訊通去年賣盤 反映載通權力交接

另一方面,載通2001年將巴士車身廣告及車內電視屏業務路訊通(0888)分拆上市,本身亦是交由創辦人伍家後人管理,路訊通在去年宣告賣盤,對載通權力交接亦是一個明顯信號。

如要分析新地回收載通控制權的原因,筆者相信與中巴(0026)被基金覬覦的個案類似,都是覷準舊巴士廠地皮價值。新地與載通各持五成權益的觀塘巧明街九巴車廠,在2016年已完成43億元補地價,將建成甲級商廈及商場,其他車廠地皮如茘枝角車廠,亦已建成豪宅曼克頓山。

近年改革提升服務 改善形象

筆者無意站在道德高地指摘,政府近年為覓地與建住宅大為頭痛,如果新地與載通合作能以合理方式建屋出售,毋須指摘;眼見近年九巴車務亦有不少改革,例如被詬病的九巴App逐步改善(儘管仍然相當不足),甚至在車站加裝Wi-Fi及車內新增充電插口等,的確方便乘客,是值得稱讚的德政。不過,秋後算帳(其實秋天還未到)的做法,等於令新地過去數年改造形象的努力前功盡廢,是否值得需要深思?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80&issue=201803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6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