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團購網站中沒有一家命運有拉手這樣跌宕起伏:成立一年多時間就能獲得3輪總計1.66億美元的融資,隨後又啟動轟轟烈烈的上市計劃,最終功敗垂成,命運急轉直下。
整個2012年是拉手網一段灰暗歲月:衝刺IPO 計劃徹底失敗,公司減員增效、創始人吳波隱退、CFO張儉離開公司後,廣告投放大幅降低,更嚴重的是美團、大眾點評團購等對手趁機搶奪市場份額,拉手從市場領先者變成追趕者。
很長時間裡,拉手都元氣大傷,默默「刻骨療傷」,在市場上沉寂。這兩年團購行業發生滄海桑田般的巨變,類似24劵等團購網站消失,百度控股糯米也使團購行業進入「拼爹」時代。值得慶幸的是,拉手倖存了下來,並在團購賽道上保持著行業前列。
拉手是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中的經典故事。當年火箭般成長,但缺乏精細化管理給拉手很深教訓。一位拉手高層說,當前拉手應該在每個階段,每個小周期認真復盤一遍策略,包括問題在哪裡,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達到什麼樣目標,避免重蹈拉手早期遭遇的挫折。
經歷高峰與低谷後,這兩年拉手也經歷一些調整,最重要的工作是將公司制度化,提升運營效率。2014年拉手將提升服務水平作為重中之重,與此相關展開管理流程優化、運營保障體系及無線產品佈局,尋找彎道超車機會。
拉手過去:精細化管理缺失
曾經拉手是團購行業翹楚,短短8個月3輪融資,人員從幾十人快速擴張到數千人,進駐到全國近200多個城市。
但拉手原管理層缺乏足夠管理經驗,加上團購早期競爭激烈,大家考慮更多是創新、往前走及方向等,對公司運營沒太重視,為後續發展埋下隱患。
前拉手工作人員回憶,在最輝煌的時候,拉手設立「伯樂獎」,每成功推薦一人加入拉手,就給予給於一定現金獎勵。但由於擴張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所有推薦幾乎從未被拒,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排隊等待入職。一些基層管理人員就能給團隊自定薪酬。
沒有嚴格的引入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導致一些人將自己利益凌駕在公司利益之上。而拉手管理層無暇顧及。一位前拉手人士透露,在上市之前拉手每週高管例會核心是「離IPO有多少天」,由此來制定發展計劃。「最典型的就是,盈利是IPO最核心考察數據,控制成本方式是停止推廣、裁員,但商家不關心公司的整個數據,導致丟失了很多客戶。」
回顧過去,一位拉手高層認為,公司越大精細化越重要,時時刻刻都得調整權重、佔比。拉手最大教訓是,不能一門心思覺得某一件事做對了就一直跑下去,而不去真正全面考慮問題。
「這種經驗教訓不是說某一件事,而是一種企業經營思路,如公司發展到某個點,為什麼會出現問題,這之前有沒有考慮。當初拉手衝刺上市時,是不是以上市為唯一目標,如果所有其他事物都給衝刺IPO讓路,圍繞IPO來做,這件事就有問題。」
上述高層人士指出,當初團購發展得太快,拉手的管理層可能都來不及想精細化管理的問題,在拉手每個階段、每個小周期沒有進行系統復盤,以至於在上市關鍵節點,公司任何的瑕疵都可能會被無限放大,進而也影響整體上市計劃,導致拉手功敗垂成。
這也給創業公司很大啟示,一個剛剛開始的公司,最重要的是追求市場份額,精細化不太可能,但跑到一定階段時,精細化與規模永遠是此消彼漲關係,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必須每3個月或半年進行調整,一定要實時、全面看清楚方向,不能追求單一狀況。
當然,當時拉手上市的時機並不成熟。整個團購行業出現時間不長,資本市場對團購理解不深,當時資本環境也比2013年下半年差很多,IPO窗口屬於關閉狀態。團購鼻祖Groupon 也沒上市,處於燒錢狀態的拉手想衝破重重障礙衝刺IPO顯得生不逢時。
衝擊IPO失敗後急剎車
如同幸福來得太快一樣,調整也來得很快。當年葛優代言拉手網,滿大街的戶外廣告還未消散之際,拉手撤銷了IPO申請。拉手開始在一個快速的車道突然「急剎車」。
這也很正常,資本趨緊情況下,拉手燒錢速度飽受詬病。拉手網2011年第二季度單季虧損1.72億元,接近當季度營收5倍。2011年上半年,拉手網運淨虧損高達3.91億元。
有分析師開玩笑的說,拉手相當於每天燒掉246萬現金,掙回28.7萬現金(不到花掉的零頭),每天淨燒錢217.3萬現金,若換成百元大鈔,共計2.173萬張,約32公斤。若讓小孩持續燒錢玩,3秒點燃一張百元大鈔速度,拉手燒的錢可晝夜不息,已經燒了一年。
瘋狂的燒錢讓拉手投資人和管理團隊都意識到危險。知情人士表示,當時拉手「踩急剎車」不是拉手沒錢,而是大家預見到這麼幹下去,肯定會幹到有一天沒錢,拉手需要求變。拉手投資人朱嘯虎也說,「我們犯錯最早、頭腦也很快變得清醒,還有時間來改。」
此後,拉手最大變化是創業經理人取代創始人管理公司,精細化管理成為信條。如公司制度化,引入KPI考核,對銷售團隊進行銷售行為管理,量化拜訪客戶、簽約商家數量,監控在線單子質量,需要能反映出流水毛利等,這些拉手在2012年上半年前都很弱或沒有。
拉手開始回歸為一個正常公司,給每個人設定KPI,有崗位職責,有考核指標,這些清晰後,每一個人開始職責明晰,拉手也對公司流程進行梳理,拉手一些業務幾乎每週都有調整。拉手希望迅速轉變運營思路,在降低費用情況下提高營收,把業務做起來。
一個縫衣針公司的故事比較受推崇:這家做縫衣針的公司幾乎佔50%以上全世界市場份額,一個縫衣針可能只能賺0.001分錢,稍微管理上鬆懈一下可能就賠錢。
但就這麼一個縫衣針公司,依靠精細化管理,卻能很好的生存,這給團購網站尤其拉手很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