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11月20日,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某論壇上首次談及比特幣。易綱表示,從人民銀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但他同時認為,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買賣行為,普通民眾擁有參與的自由。此外,易綱還指出比特幣「很有特點」,具有「啟發性」,個人會保持長期關注。
報導稱,對於易綱此番表態,多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均表示對投資者而言是利好消息。某平台CEO認為,人民銀行不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是意料之中,但易綱表示比特幣是互聯網交易自由,不會直接干涉則說明比特幣在中國的發展得到了監管部門的默許。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幣誕生。
據《南方週末》2011年報導和2013年3月報導,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2009年2月11日在P2P基金會(p2pfoundation)網站上發帖,稱自己開發出了一個叫作比特幣的開源P2P(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複雜算法產生;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軟件而參與製造比特幣,這種方式被稱為挖礦。此外,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實現流通,並通過P2P網絡來核查重複消費,不存在偽造的可能。
「傳統貨幣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信任。央行必須讓人信任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是歷史上貨幣貶值的事情一再發生。銀行本應該幫我們保管錢財並以電子化形式流通,但是他們讓財富在一輪輪的信用泡沫中浮沉。」中本聰在帖中如此寫道。
比特幣吸引人之處在於:不會受到政府或金融機構的操縱,完全去中心化,沒有中央服務器或者託管方,所有一切都是基於參與者;數量稀缺,到2140年之前,比特幣的總量為2100萬個;匿名。
正是因為匿名而難以追蹤交易雙方的特點,2011年,一個名為「絲綢之路」秘密購物網站利用比特幣於毒品交易支付,令比特幣聲名鵲起,但同時外界也將比特幣的用途與毒品聯繫起來。
爆發於2013年3月的塞浦路斯危機,則為比特幣開闢了一個躲避金融暴政的用途。
為了得到歐盟100億歐元的援助,塞浦路斯對本國內存款採取了強制性措施,10萬歐元以上存款中超出10萬歐元的部分,37.5%被轉為塞浦路斯銀行的股權,22.5%被凍結,剩下的40%被暫時凍結直至援助結束。
人們瘋狂尋求資金出路。他們突然發現,比特幣或許可以挽救他們的財富。
一個比特幣入門網站WeUseCoins.com網站創始人斯蒂芬·托馬斯(Stefan Thomas)透露,塞浦路斯危機高峰期,該站最大的訪問量來源於此,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
與塞浦路斯危機同步,比特幣對美元匯率開始飆升。從2013年3月下旬到4月10日,僅用了三週時間,一枚比特幣兌美元的價格從65美元到達266美元。
2013年以來,比特幣的人民幣價格已經坐了幾輪「過山車」。2月底,比特幣的價格還在100多元一個,到4月10日,價格已經沖高到了1546元,兩天之後,價格已經跌掉一半。5月,比特幣價格又一次閃電崩盤,最低跌到了300多元。11月19日,盤中一度沖高至8000元。隨後成交價開始回落,截至20日16時32分,比特幣兌換人民幣的價格跌至4383元。
比特幣11月19日的暴漲與美國參議院18日有關比特幣的聽證會密切相關。
據11月20日《東方早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18日,在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及政府事務委員會召開有關比特幣的聽證會上,多名出席的美國政府官員對外傳遞出一個消息——比特幣不是非法貨幣,能夠給金融系統帶來好處,儘管其也存在被錯誤使用的案例。
這次有史以來首次就虛擬貨幣舉行的美國國會聽證會總結了比特幣的好處和弊端,以往官員們都是強調比特幣在洗錢及其他非法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但這一次卻表示,比特幣是一項「合法」的金融服務,這給比特幣帶來提振。
此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雖沒有出席聽證會,但他在致參議院的信中,援引美聯儲前副主席艾倫·布林德(Alan Blinder)在1995年時的表態稱,美聯儲一直認為在虛擬貨幣帶來洗錢和其他風險之時,也可能帶來長期益處,特別是如果這種創新催生出一個更快、更安全、更高效的支付系統。
也有報導稱,最新一輪比特幣的漲勢或離不開中國炒家的貢獻。據《證券日報》11月21日報導,在眾多比特幣交易網絡平台中,中國投資者的成交量最為活躍,中國比特幣交易網站的成交量,近日已經超越了美國和日本。中國已成為單日比特幣交易量最多的國家。
據《新快報》報導,在專家看來,整體來看,比特幣的投資者將面臨四大風險:比特幣實用價值弱、政治和法律風險大、平台安全性差。此外,莊家操縱所帶來的比特幣價格暴漲暴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比特幣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大程度取決於其支付功能是否能很好體現。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躍文此前表示,比特幣並沒有發揮出貨幣的核心功能——支付功能,而僅僅作為一種投資產品而存在。如果有一天,比特幣不能跟現實世界主要的流通幣種交易兌換,那麼它的價值連一張廢紙都不如。
目前,除了德國已經明確比特幣合法化、加拿大則誕生了第一台比特幣ATM機等外,包括中國在內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監管沒有明確態度。由於政策方面的不明朗,有業內人士擔憂,每當監管當局採取行動,比特幣價格就會劇烈波動,未來保值等方面均存在風險。
比特幣交易網站很脆弱,網站經營者也有可能捲款跑路。2013年10月底,一個曾經在比特幣圈紅極一時的交易網站GBL突然關閉,就在絕大多數用戶還沒有來得及將賬戶中的資金提出來的時候,GBL就已經捲款跑路。據不完全統計,受害者約500人,估計損失金額或將超過2000萬元。
有投資者認為,如果將比特幣看成一隻「莊股」,近期的暴漲暴跌完全符合常理。此前有傳言稱,目前最大的兩個「礦池」已經控制了比特幣網絡53%的計算能力。此外,美國孿生兄弟泰勒·溫克萊沃斯和梅倫·溫克萊沃斯在今年4月對《紐約時報》表示,他們購買了價值1100萬美元的比特幣,總計已經擁有全球1%的比特幣。雖然這些並不意味著兄弟倆在「坐莊」,但是至少表明目前比特幣的盤子並非特別大,有資金實力的人或者機構完全可以掌控更多的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