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張圖揭露,政府人事精簡喊假的

2015-03-23  TCW
 
 

 

上一次總統大選前,全國軍公教加薪三%,此後每年多花國庫兩百多億元;如今總統大選又來了,執政黨立委們再度帶頭提倡軍公教加薪。身為納稅人的你,願意再加碼付出這筆錢嗎?先放下對「選舉年,挖錢坑」的厭惡感,理性探討目前政府機關在用人花費上的實際面貌,我們從五張圖表,發現了四大真相,其嚴重性可能比加薪與否更值得重視。

用人真的有變少?真相:帳面數字減,實增一.四萬人

每當進行公務員人數的國際比較時,政府經常「以多報少」,例如銓敘部最新年報的比較表中,二○一二年我國公務員總數三十四萬四千人,日本是三百一十一萬三千人。若以各自當年人口換算,表面上,日本大約每四十人中有一個公務員,台灣則是每六十八人中才有一個公務員。

但是,前述台灣公務員的數字並未包含軍職人員、公立學校教師和職工等,而日本的數字則有計入教師和防衛廳等公務人力。若改從銓敘部年報中另外一個表格「全國公務人力」來看,則共約九十萬九千人,相當於每二十六個台灣人就有一個在吃公家飯。

即使以範圍較窄的公務員人數趨勢而言,表面上,十年來公務員總數減少了六.二%(見圖一),但那主要來自於公營事業民營化後,三萬多名國營事業人力不再列入所致。真相是,十年來行政機關公務員總數還增加六.四%、近一萬四千人。

科技進步會取代人力需求,這在民間企業已是鐵般的事實,但政府公務電子化倒也推行了十多年,行政人力卻不減反增,令人疑惑。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施能傑指出,長期來看政府確有在控制員額,但更重要的是配置不當,例如食品安全等稽核性業務的人力大缺,卻因總體性的員額凍結而無法增加需要的人力。甚者,與民眾生命健康憂戚相關的衛生醫療人員,十年來大減二二.四%;但公立學校非教師的職員,卻增加了三%,增減人力的邏輯令人不解。

到底花多少錢養人?真相:實際支出藏在「非人事費項目」

把各種機關決算書裡找得到的人事費、用人費項目加總,最近一個年度的數字是一兆二千億元(見圖二),但這並不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聘雇的臨時人員、派遣人員花費,他們的人數共約九萬多人,占公務人力的一成多。換句話說,還有隱藏的人事支出無法反映在公開的統計數字裡。

「要正確理解台灣政府的人事成本,還必須看非人事費項下的『人事費』(用人支出),」施能傑舉中央政府決算書為例,表面上,二○一三年總決算的人事費為三千九百三十六億元,比前一年度「省」了一百七十八億元,但真相是,業務費裡「藏」了臨時人員的薪資、員工教育訓練等人事支出;獎補助費(編按:與人事費項下的獎金不同)裡,「藏」了公務人員保險補貼、退休金等人事支出。

甚至,像公立學校附設醫院、大學教師及高中教師的人事費用,也因為列在各個特種基金的獨立預決算書內,而被掩蓋在中央政府養人開銷的表象下,施能傑說這是「政府作帳」,讓人事費占經常性支出的比率看起來持續下降,讓外界無法正確評估政府的用人效率。

金融海嘯期間,民間企業裁員、放無薪假比比皆是,公務體系卻越養越胖,金融海嘯爆發後五年,政府人事費漲幅達九.一%(見圖二),其中非營業特種基金的人事費漲幅,竟然飆高三成!政府應解釋這三成漲幅的實質內涵,是否符合人民所需。

再看地方政府,人事費用更是呈直線上升,五年來增加了一一%。值得注意的是,直轄市升格、合併之後,公務人力隨之擴編,但五都升格後,公務員總數合計成長六.二%(見圖四),人事費卻成長了一一.三%,幾乎是人數漲幅的兩倍。

原來,升格先升官,公務員荷包優先感受到升格加薪的好處。而五都人事費共計二千四百多億元,占自籌財源比率(編按:指地方稅、規費等地方政府本身的財政收入)超過八成,如果不靠中央補助,地方政府光是養自己人就快吃不消,遑論推動政務。

績效考核是否落實?真相:甲等年年超標,丙等不到○.二%

很難想像,民間企業若每年都有四分之三的人拿到最佳績效獎金,結果還會有什麼績效。但台灣的公務員對此行之有年,每年公務員考績都有七四%到七五%的比率拿甲等。(見圖三)

不論經濟景氣好壞,公務員除了全體都有年終獎金一個半月外,考績甲等可領一個月績效獎金,職等升到頂者,可再加一個月,乙等則是半個月績效獎金。相較於新加坡公務員,年終獎金曾在金融海嘯時停發,去年經濟不佳時也降到○.八個月,台灣政府的考績給獎方式,簡直形同固定薪資。

雖然行政院早在二○○一年就召集各機關討論,達成甲等人數比率「以五○%為原則,最高不超過七五%」的共識,但從來沒有一年達到「原則」,甚至最近五年還連續微幅超過七五%的上限,卻沒有任何檢討、沒有任何主管遭到懲處。

考績最優的人數比率最高,而且高過次佳比率甚多,這使得公務員喪失力求表現的誘因。前考試院長關中任內曾因試圖推動「丙等占三%」的政策,引發公務員大幅反彈,此後再無官員膽敢推出考績制度改革,丙等比率只有區區不到○.二%。

關中遭反彈的理由之一,是若強制定三%丙等,結果一定是年輕、資淺甚至表現優異的公務員會成為受害者,變成反淘汰。以目前的官場文化看,也許不無道理,但因此放任不改革,吃虧的是人民,其實只要貫徹執行前述行政機關共識,把甲等比率一次降到五○%,成效就會顯現出來。

公務員退休年齡延後?真相:五十幾歲搶閃退人數,超過六成

公教人員在哪個年齡的退休人數最多?六十歲?六十五歲?答案是令人咋舌的五十歲。二○一三年總退休人數當中,公務員有兩成、教師超過三成,五十歲一到就退休。(見圖五)

五十歲,應該是經驗、判斷力、生產力都能達到高峰的職涯黃金年,但多數公教人員卻選在此時開始領退休金,所得可達工作時的八、九成,甚至每次都能跟著現職軍公教一起加薪,變成高收入樂活中年。近年政府退休基金財務危機、改革議題開始熱門以來,公教人員開始出現搶退潮,申請退休年齡越來越早,反正先領先贏,退撫基金虧光了是後人、納稅人的事。五十歲至五十五歲就退休的人數,比率竟然超過六成,其中公立學校教師的「黃金中年」退休比率更高達七五%。

前述四大問題,反映了政府經營上的無效率,這顯然已經不是軍公教職業本質穩定,民間受雇者因景氣不佳產生相對被剝奪的怨氣,問題比那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