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好萊塢獨步全球的秘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954.html

好萊塢為何能獨步全球電影娛樂產業?因為在完善的製片體系背後它還有一整套關於盈利的學問,完整的預售與完片擔保制度、版權與數字媒體市場、獨立的第三方分賬機制,有效化解創新風險,增加創新者的動力

  好萊塢以其完善的商業體系和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獨步全球電影娛樂產業。2012年全球票房收入347億美元,而中國年度票房入賬27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70億元)。
好莱坞
  然而,在這170億人民幣的總票房中,引進大片和買斷片(統稱為外片)創造了88億元的票房,其中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福克斯、華納兄弟、迪士尼、索尼、環球影業和派拉蒙)創造了70.5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從整體來講,好萊塢電影的創新能力和「掘金」效率遠超本土電影。

製片公司:創新策源地

從電影製作體系來看,整體分為片場製片與獨立製片兩套體系。前者是指大片場主導的電影製作體系,佔據電影市場票房的絕大多數,基本都由好萊塢的六大電影公司出品。 而獨立製作,簡單說,就是由未與商業片廠簽約的個人發動的電影拍攝計劃。獨立製片是一個電影經濟運作的概念。獨立製片的創作相對獨立與自由,以及反對主流商業、主導政治壓制的精神的意義,是有歷史階段性的。時至今日,很多大電影公司也會投拍藝術性很強的電影,而日趨多元化和民主化的電影市場更給獨立製片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主創團隊與明星:創新的主力軍

電影產業具備文化創意行業的普遍特徵。一個好導演能創造的價值超乎想像,比如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在北美創造了超過41億美金的票房,由此估算他帶來的全球票房、DVD/藍光以及VOD收入很可能會超過160億美金,這甚至超過很多上市公司的整體市值。因此好萊塢的運作機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主創團隊源源不斷的創作激情。

在創作源頭上,西方電影非常尊重劇本或小說原作者的知識產權,一般著名電影都是由小說改編,從而形成了小說出版界與電影界的良性互動。李安導演在奧斯卡獎上有所斬獲的三部電影《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全部改編於小說。其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編自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的暢銷小說,在電影出品之前,該小說已在全球有700萬冊的銷量。

對於一個作家來講,如果他的作品被著名導演選中,往往意味著名利雙收。一方面,他會獲得不菲的版權費用,如果他願意同時操刀改編劇本,甚至還可以從全球的票房和版權收入中分賬;另一方面,電影的創作團隊會給作者格外的致敬,即在署名權上保護作者的權益。 在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的創作積極性會得到保障。在好萊塢,一部片子在投資方與團隊之間的分賬一般可達到對半分,這就給創作團隊非常大的激勵。其中分賬最多的是導演與明星,因為這二者與票房關係最大。

明星的收入直接與明星近年來的票房掛鉤,票房好的一線電影明星,薪資可達2000萬美金以上。這種高收入與名氣沒有太大關係。比如憑著《暮光之城》而火爆的明星克里斯丁•斯圖爾德和《變形金剛》中的火辣女星梅根•福克斯,雖然都是年輕女演員,但薪酬都要超過上面的數字;反觀一些老牌甚至「大牌」演員,如尼古拉斯•凱奇和湯姆•漢克斯,這些年沒有票房大作問世,因此片酬直線下降。在這點上,好萊塢可謂是「認錢不認人」。

此外,明星還可直接參與票房和版權收益的分賬,這部分收益甚至超過明星薪資,這是中國電影業與西方的另一個差別。25%是好萊塢幾大片商願意為明星和導演留出的最大分成比例。正因如此,湯姆•克魯斯一般不願起用一線女星來搭檔,因為那意味著降低自己的分成比例,但他願跟斯皮爾伯格合作,看重斯氏的票房威力,帶來的最終經濟好處超過分成比例上的犧牲。

預售與完片擔保:創新的全面保障


  相比國產電影,好萊塢電影的投資金額堪稱天價。僅以奇幻主題電影來說,平均投資都達到5000萬美元以上。根據北美票房網站boxofficemojo.com披露,《虎膽龍威5》的投資額為9500萬美元,魔幻作品《魔境仙蹤》的投資更是超過2億美元。製片人如何運作這麼龐大的資金?為什麼好萊塢電影的融資體系可以支持這樣龐大的製作?

作為製片人,最大的工作就是負責籌措電影運作所需要的資金。在製片人與編劇團隊敲定劇本後,需要為劇本量身選擇一系列適合劇本的團隊,包括導演和演員。不是著名導演就可以勝任每個題材的演出,在好萊塢,導演基本都會有自己最適合和最喜歡的題材分類。在邀請了導演和演員之後,製片人通常會拿著劇本和團隊的意向性合同,開始籌措資金的第一步:電影預售。 電影預售簡單來說就是指在電影尚未開拍之前,全球各地分銷公司為了獲得購片權而提前支付定金的過程。

在影片拍攝完成後,發行公司有權從影片收益中先分得這部分定金,待定金全部回收後,製片公司才可以獲得票房分賬,這在西方稱為「包底抽成」模式(Minimum Guarantee)。 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發售體系非常完整。總體來看,好萊塢電影全年在海外的票房收入會達到本土的1.5到2倍。比如,《虎膽龍威5》在北美的票房僅僅6600萬美元,但在海外市場則賣出2.29億美元的票房。除了六大製片公司有在全球分佈很廣的發行公司外,一般中小型電影公司會選擇一個發行總代理,來全權代理在海外市場的發行業務。

其中,既包括電影院線發行,也包括一系列版權收入,如DVD/藍光和視頻點播(VOD)收入。發行代理幫助製片公司在全球主流電影節推銷電影,並在開拍之前獲得預售收入,用來支撐製片方的製作成本。在製片完成後,發行代理繼續推動全球發行公司的購片與發行,並從製片方的收益當中劃分一部分作為其收入。這個比例通常為10%,不會超過15%。

預售制度伴隨而來的問題是,發行方如何能確定自己所付出的預售款被製片方拿來拍攝,而非中飽私囊。同樣,由於電影拍攝成本結構很複雜,投資方往往沒有能力甄別製片方所上報的預算是否合理。這就不得不提到西方電影工業的重要環節—完片擔保。

在好萊塢,私募基金在向電影項目投資時,一定會要求這些項目取得完片擔保。提供完片擔保的公司需保證電影項目能按時完成,如影片超過預算,需提供超支資金;如製片方中途無法或不願繼續項目,由完片擔保方接手;在最糟情況下,當完片擔保方決定放棄完成電影項目,也要向影片投資方賠償已經投入的資金。 完片擔保制度的建立,降低了投資者介入電影項目的風險,提高了投資信心。而完片擔保方為了降低自身風險,又建立了一系列配套制度。

如在影片前期準備時,派出專業人士對電影劇本、拍攝日程和預算方案進行細緻評估;在製片過程中,更會進行嚴密監控。他們會要求審核製片支出,支票必須經他們簽署才能兌現,拍攝時在現場查看,觀看所有的素材,要求製作方定期提交製作報告等。此外,完片擔保方還會要求製片方為一些風險較大的因素投放專門保險,以期分擔自身風險。

通過引入「完片擔保」,投資者實際上為製片方設定了一套嚴格的製片管理流程。相比之下,完片擔保方沒有維護關係方面的顧慮,因此能真正保證製片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將資金的流向清晰地呈現在投資方面前,使投資方能夠放心地將資金交予製片方使用。遺憾的是,在完片擔保及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方面,中國電影業還幾乎是一片空白,這種缺失大大削弱了私募基金對影視項目投資的信心。

版權與數字媒體市場:創新的經濟學

在如此完善的製片體系背後,是一整套關於盈利的學問。與國內市場以票房與廣告收入為主導的收入結構不同,在西方電影產業中,票房收入往往只佔一部影片整體收入的20%到25%,其餘的收入均來自不同種類的版權與數字媒體市場。一部影片能夠產生收益的生命週期,少則兩三年,多則十數年甚至數十年。

因此一部成功的電影為製作人帶來的經濟收益,可能會相當的長遠。為了規範分賬機制,在北美有非常完善的「收賬公司」機制。在具體分配時,工作人員除了與製片公司簽立勞務協議以外,還需要單獨與第三方的收賬公司簽立收賬協議,這樣在收入分配上很容易做到公開透明。

製片公司幾乎會為每一部電影成立一家小公司,這在北美法律下稱之為「特殊目的實體」(SPE)。這家公司專門負責處理某一部電影的票房與版權收入,並且與收賬公司簽立合約,每季度甚至每月從收賬公司那裡獲得收入,除了票房收入,還包括DVD/藍光銷售收入、點播收入(VOD)、衍生產品授權收入等。

* 作者係國外電影製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