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這步棋

http://www.eeo.com.cn/2012/1124/236551.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楊陽 種種跡象表明,阿里巴巴集團與新浪微博的合作談判已經進入微妙階段。

但11月23日下午3時,原新浪無線負責人王高飛對本報說,他並未如外界報導中那樣「已經接任新浪微博總經理」,他未來的職位頭銜還沒確定。對於正被傳得沸沸揚揚的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一事,他的回答也是「資本層面的事我說不好」。

本週,新浪(NASDAQ:SINA)被外界瘋傳「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佔股15%-20%,估值20億-30億美元」,這筆只有4億-6億美元交易金額的注資之所以引起各方極大關注,因為它可能成為影響未來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格局的一步關鍵落子。

新浪官方對入股一事的回覆仍然是「尚不知情」。這是否屬於例行公事式的「闢謠」尚不得而知,但關於合作傳聞,包括新浪董事會主席兼CEO曹國偉、新浪COO杜紅和阿里巴巴投資負責人蔡崇信在內的幾位關鍵人物,都對外界選擇了可以理解的沉默。本報獲悉,在本週初的一次新浪內部戰略會議上,曹國偉對其下屬透露的信息仍是「沒有像外界傳的那樣的事」。

不過某新浪要職人物透露,「和阿里未來進一步深度合作是肯定的,新浪和阿里的未來會很宏大。」而另一位知情者透露,「該合作牽扯到較多層面,比外界想像複雜得多。」

截止到發稿前,在美國上市的新浪公司尚且沒有任何要公告宣佈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微夢創科(新浪微博使用的公司名)會發生15%-20%股權變化的跡象。

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上市公司的規定,如果阿里巴巴當真入股新浪微博15%-20%,已經算是「實質性重大消息」,應該在協議簽署後立即公告,最遲也不超過48小時(沒有休息日的情況下)。

綜合以上信息,一種極有可能的情況是,雙方合作框架已基本形成,但尚未簽署最終協議——作為美國上市公司的新浪,也許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點。

微信的威脅

曾是淘寶商城創始人之一、現服務於華平投資的黃若認為阿里巴巴如果入股新浪微博,那麼完全是為了入口的流量。但在騰訊內部人士看來,馬云這步棋無疑是針對微信的崛起而做的防禦性佈局。

是的,微信的用戶數增長迅速,且商業化思路日漸清晰。

騰訊旗下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對本報透露,財付通目前正和微信合作主推O2O支付模式,其目標就是讓用戶在戶外時通過二維碼、微信可以隨時隨地支付。而其最終的目標是,讓用戶通過微信、QQ來完成支付,讓財付通取代銀行卡。

而真正恐怖的是,現在騰訊集團內部三個業務系統在合作打通微信內部的電子商務鏈條:騰訊電子商務公司負責發展商戶,這些商戶可以開通「微生活會員卡」,並通過「公共賬號」平台管理在微信上關注自己的用戶;用戶可以通過在微信中搜索「微信會員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商家並且關注,接受推送信息,一旦選中,即用財付通支付——整個電子商務鏈條全部貫通。

目前微信的「公共賬號」允許每個註冊商家每天給自己的「粉絲」們發一次群發短信。上述杭州阿里系前員工認為,這意味著微信免費給每個商家提供了一個手機版的直接管理自己用戶群的營銷平台,商家每天可以把自己的最重要的新品、促銷等信息推送到客戶手機上。

根據「騰訊微生活」首頁上實時增長的數字,截至11月22日晚22點,全國160個城市,已經有135.54萬個商家加入,23282家參與了優惠活動。而財付通也正在努力將海外購的業務直接植入微信,該公司剛剛和美國運通合作,打通了海外購的支付鏈條。

一位杭州的阿里系前員工也認為,微信崛起太迅速,目前用戶已經超過2億,而且都是高端智能手機用戶。他設想,如果微信負責人張小龍的動作夠快,執行力夠強,那麼到明年年中人們的線下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改變:例如人們出門後,用微信「搖一搖」周邊商家打折信息或者商品信息,通過財付通支付,接下來只要享受服務就可以了,整個消費過程即刻完成——微信的想像空間「很恐怖」。當然業界也認為支付寶也能扮演類似的角色。

對於已經是電商絕對老大的阿里來講,通過搶奪其他電商份額來擴大生意意義不大,因此馬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做增量,通過各種方法將線下的人群拉到線上來消費,以擴大線上電子商務蛋糕。最初階段開過線下淘寶店,後來又出雜誌推廣淘代碼,都是試圖將線下人群拉到線上來消費。但微信一開始就反其道而行,搶先主打移動人群的線下消費——在移動大潮下,馬云又怎能放棄這塊市場?

博弈已經開始

從自營B2C業務模式上看,京東商城只是「天貓」的對手,而阿里集團未來該忌憚的對手,可能是其口中的「友商」——騰訊集團。

根據騰訊剛剛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該公司的電子商務交易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1.339億元(1.788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32.2%,已經超過了這個季度騰訊網絡廣告的10.153億元和移動及電信增值服務的9.46億收入,成為騰訊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據悉未來其平台優勢還會發揮更大作用。

事實上,此前阿里和騰訊系的競爭一直處於暗中較勁狀態,在三大巨頭中,騰訊和阿里雙方業務線重合度最高,都具備C2C、B2C的業務。阿里有淘寶集市,騰訊就推出拍拍;阿里做了支付寶,騰訊就推出了財付通;阿里有集分寶,騰訊就有彩貝積分體系。

知情者透露,其實馬云和馬化騰私交還算不錯,2010年11月3Q大戰時馬云是支持騰訊的,且表示「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不過私交歸私交,生意歸生意,同年雙方在BBS領域裡圈地時,馬云收購了PHPWIND後,騰訊就收購了PHPWIND的競爭對手康盛創想。

比起京東商城,騰訊實力更加強大且「器官」更全:騰訊的拍拍雖然做得不那麼出色,卻可以牽制淘寶網集市;支付寶極富創新精神,財付通跟隨的腳步一直不慢,現在阿里主打「天貓」,騰訊網購通過入股方式也綁定了幾大品類電商的心。但騰訊網購與天貓之間的商家重複度也很高。最關鍵的是,京東商城需要砸下大量銀子買廣告或者搞促銷才能帶來流量,而騰訊則是有大量冗餘流量無法變現可以拿來做廣告,騰訊才是阿里無法不關注的對手。

騰訊網購和天貓之間的「明爭」在今年雙十一時愈發凸顯。同樣的五折,高重複度的商家,卻要搶在天貓雙十一之前15天的10月24到26日之前啟動「QQ網購瘋搶節」。

儘管騰訊電子商務總經理宋暘謙虛地稱「騰訊網購跟天貓還無法比」,但騰訊電商這招卻相當狠辣——目的就是直接將騰訊電商網購與天貓雙十一掛鉤,給消費者留下雙十一之前就是騰訊的購物節的印象,順便截留一部分天貓的消費能力。宋暘透露,各大電子商務網站在第四季度有時候在全年的銷售額佔到大概40%-50%。

當然,目前騰訊電商的能量還不足以和天貓相提並論,這樣做也略帶了點「傍大款」的味道,但可以理解的是,騰訊電商的平台戰略使其一出生就注定了自己的對手是阿里巴巴。

現在,騰訊已經收購了分享導購網站「美麗說」,而微信越做越大時,阿里收購了微信的對手「陌陌」。

儘管陌陌的在線人群之間幾乎談不上穩定和粘性,就是「一錘子買賣」,互動性根本無法與微信相比,但阿里依然成了陌陌這輪融資的領投者。對這起投資同樣覺得匪夷所思的洪波只能認為:「騰訊系的競爭對手,阿里就會扶持一下」。

八九不離十

不過,對於新浪董事局主席兼CEO曹國偉來講,微信對阿里的威脅算是為新浪創造了一個最好的時機——要對付微信,馬云的選擇並不多。

新浪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博註冊用戶號超過4億,這些用戶高端、購買力強。曹國偉還透露,新浪微博即將推出主要服務中小企業的在線廣告系統。

曹國偉口中的這個自助廣告系統是一個可以幫助新浪爭奪以效果計費的在線廣告市場的平台,意味著2013年新浪微博將至少有三種廣告形式:品牌展示、自助廣告和推廣微博。

中金公司在今年10月發佈的一份投資策略報告中稱,新浪預計微博廣告業務收入2012年達到5000萬美元。中金預計微博的品牌展示廣告業務收入將在2013年達到1.2~1.5億美元。而希望在SNS領域裡圈地的阿里巴巴集團所選擇並不多,曹國偉有理由把微博賣個好價錢。

五季諮詢分析師洪波也認為,雙方很可能尚未正式簽署入股協議,多半是由於價格沒有談攏。新浪想賣得更貴些,畢竟微博曾經讓新浪的股價摸高到140多美元。

而此時的阿里顯然是來「抄底」的——中金公司在過去12個月裡也曾反覆建議投資者應在50美元左右及以下大膽買入新浪股票,因為此時股價幾乎沒有體現微博價值。隨著微博貨幣化進程加速,新浪股價再次下探50美元的可能性較小,55到60美元是一個安全介入區間。

在線上電子商務阿里系已經成為絕對的壟斷巨頭,但移動電子商務領域阿里和騰訊卻處在同一起跑線。放眼當今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SNS,新浪微博已經成了阿里巴巴最後用來抗衡騰訊的流量入口——曹國偉有理由也有籌碼向阿里抬高價格。

對於阿里系來講,有買家也有賣家,就缺一個直達用戶手機的通道。而騰訊則有了通道和用戶,就差引入賣家。五季諮詢著名分析師洪波透露,馬云此前也做了很多社交產品上的努力,但都做得不溫不火,因此才開始轉而尋求通過收購來解決通道問題。

新浪CEO曹國偉在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今年6月份大約69%用戶登錄微博時要麼只用移動端,要麼移動端和PC兼用,一個季度後該數據提高至72%。在微博廣告中已有15%至20%是來自移動端。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傳聞新浪無線負責人王高飛被委派接任新浪微博負責技術和產品,讓人有理由相信,微博的未來很可能是要把重點放在移動端,直接面對微信。

那麼假如入股成真,新浪和阿里如何利用微博?

洪波稱,微博主要還是媒體屬性,盈利模式還是圍繞廣告。不過,新浪微博除了廣告外,還有電子商務。新浪微博目前有大量用戶,還曾以可能給用戶寄送贈品的名義讓用戶填寫「收貨地址」,這樣一來,只需接入支付寶和商家,整個電子商務鏈條即可打通,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新浪內部一要職人士十分認同上述觀點。

是的,至少阿里也可以把大量中小電商引入微博,接上支付寶,通過微博和微博客戶端在手機上落地,再開發一個商戶平台,也像微信那樣讓商家點對點進行操作,不僅有廣告費、交易佣金,還能收取平台服務費。

耐人尋味的是,11月5日國外媒體稱,阿里巴巴正與銀行商討發行美元債券事宜,預期規模至少為10億美元,交易可能於11月底前公佈。

馬云用這筆錢來回購阿里股份還是入股新浪微博?雙方遲遲等待未曾簽約,是否正是因為要等馬云從資本市場融到美元?

不過,無論是否入股新浪微博,防禦騰訊都將是馬云從雅虎回購股權之後的一個長期工作——事實上,一場世紀之戰的序幕也許已經緩緩拉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