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這樣的通稿,我都很驚奇:這家銀行是天使嗎?其實只要稍微追問一些細節,上述通稿的美好表象便瞬間崩潰:其他銀行為什麼不肯貸款?這家銀行的信用條件更寬?那它承受的風險不是更高嗎?這家銀行收的利息是否比別家高?
不需要抵押的貸款,往往需要擔保。這依靠的是擔保公司的信用。擔保公司要搞清楚企業的情況,也需要成本。但是,擔保公司承擔了最大的風險,只有幾個百分點的佣金。
銀行和擔保公司的這種關係,可以用一幅漫畫來表現:兩個胖子一起抬水,銀行是個高個子,輕鬆地走在前面,矮個子的擔保在後面走得很吃力。矮個子在後面喊:「這樣可不公平!」高個子在前面淡定地說,「我可是在前面給你擋風呢!如果不是我攬了活,你吃什麼?」
目前擔保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不久前,廣東省規模最大的擔保公司——廣東華鼎融資擔保公司被立案偵查,擔保公司遭遇信用危機,遭到商業銀行清退的不少。它們不斷表白和承諾,以挽回市場。
有趣的一幕,發生在今年9月底廣州中博會的一個論壇上。論壇原本有個環節是金融機構表態要提升對小微企業的服務,結果演講的三位銀行人士都說自 家今年給小微企業的貸款增長情況,壓根就沒保證什麼,倒是擔保公司在不斷地表白自己一定能做好風控,並且不斷承諾要對企業好。但一位企業代表說,銀行不願 意做小微貸款,主要就是兩點,一個是風險太大,另一個是成本高,做小的買賣不划算。至於擔保公司,「銀行都花不了這麼高的成本監控風險,擔保就更不可能去 監控,很多擔保公司就只簽個字而已。」
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差距往往很大。今年的一天,我給一個開工廠的朋友打電話說,現在銀行已經放鬆條件了。不久,他說,「我算了下,成本跟我現在的 差不多,手續卻比現在繁瑣,還是算了吧。」在他的簡單計算下,儘管名義利率並不如他選擇的小額貸款公司那麼高,但加上手續費、擔保費、存款指標等,成本還 是很高。
在中小企業信貸資金鏈的華麗長袍上,長滿了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