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清朝的事情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uyap.html

清朝的事情就不用再討論了。

群里有些同學,傳播的主要的命題就是清朝不是中國,而是一個殖民中國的外來民族和外來政權。

我在2008年的時候已經把西方的學者說得啞口無言,沒想到他們的信徒在中國倒是發展起來了。

這種理論主要是甲午戰爭前日本戰略界發明的東東,是為了將當初侵略中國的行為,美化為從滿蒙蠻夷的手上,作為中華文化的正統傳人的日本,來解救和重新塑造中華文明。人家變成了解放軍哈,呵呵。

這種理論的變種,有“崖山之後中華亡”啥的。

當時中國的不少圖樣破圖森的年輕書生,在甲午戰爭清廷大敗之後,確實接受了這種理論,不少人跑到日本留學,之後被日本人徹底洗腦。

里面比較出名的是鄒容,他的《革命軍》一書,是號召皇漢起義,殺盡滿人。

不過革命軍在“驅逐韃奴,恢複中華”,占領南京之後,突然發現問題大了。

因為人家俄羅斯在蒙古和新疆、英國人在西藏、法國人在廣西和雲南,都在忙於當地各族人民,從滿清的殖民統治下,和漢人一樣,爭取自己的民族獨立哈。

如果革命黨們接受這個理論和事實,那麽這些中國的地區,就會成為人家俄羅斯、英國、法國等等的領土。你送出去的土地,比甲午戰敗的臺灣、鴉片戰爭的香港等等,要大得多哈。

那麽你有啥資格批人家清政府喪權辱國?

所以革命黨人,需要馬上轉向,於是提出一個概念,叫做五族共和。

但是這個五族共和,也不是啥革命黨人自己的發明,而是從清朝正統官方的立憲運動里面抄襲過來的。

當時這個理論,叫做五族大同,是由慈禧和光緒派出去的載澤和端方等人提出的,“放棄滿洲根本,諸族相忘,混成一體”。而留學日本的滿族學生們,也分別在東京和北京,出版了《大同報》,提倡滿、漢、蒙、回、藏為一大國民。

之後一個重要的理論家,叫做楊度,在中國由傳統王朝(empire)到現代民族國家(nation)——就是歐洲人制定的世界新次序——這樣一個艱難的轉變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領土、人民、統治權,是國家最關鍵的因素。而這三個要素堅決不能改變和亂來。

其中領土權,當然是中國當時的疆域要堅持。

人民來說,就是要五族一家,只可以合,不可以分。其他民族的偉人,滿族的努爾哈赤,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回族(廣義的包括所有新疆的各民族)的穆罕穆德,藏族的宗喀巴,都受到統一民族的尊崇。

所以這種思潮下,才有成吉思汗的三十代孫,公開號召各族王公,反對外蒙自治。

其實孫中山的五族共和,和楊度的五族大同,有一個不同,就是不承認各族之間的平等地位,而是大漢族主義,要求其他4族,同化於漢族,成一個大民族主義國家。

這種思想,當然遭到其他少數民族的抵制,到了共產黨的民族政策,才是既反對大漢族主義,也反對地方民族主義的情況。

不過後來號稱中華正統的日本人,馬上就開始支持滿洲國的蠻夷,來對抗大漢的民國政府了,呵呵。

這種理論,後來被西方戰略界拿過去,當時是希望能夠在清朝崩潰,軍閥混戰的時候,為自己國家開辟新殖民地。那麽流傳到今天,主要操作西藏、新疆和臺灣的獨立運動。

因為西方的戰略界很清楚,如果中國的主體民族堅持民族共和,那麽無論他們怎麽做,都無法達到肢解中國的目的。那麽堡壘從內部攻破,你看到形形色色的網絡上的流毒,就是人家專業機構,整出來搞亂中國年輕一代的思維的。

關於,清朝為啥在世界上的科技競爭中落後於西方,建議大家學習下清史。

第一,讀下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等三位的文章,尤其是文化反思部分的文章;

第二,然後是魏源、龔自珍、嚴如熤這些的文章;

第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這些的文章。

還要了解一下有關社會事件,比如嘉慶的改革、條約制度、漕運機制、同治中興、自強運動等等。不然看大家發表的意見,就是胡扯一通,連基本的史實都不清楚。

大家知道,今天喊高鐵,是因為知道基礎設施和交通的重要性。當初清朝曾經被漕運拖得死去活來。

大家要了解這些實際的事情的運作。不然的話,就是空喊一堆似是而非的口號,和那幫不學無術的公知沒啥區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12

清朝畫家繪UFO訪南京?

1 : GS(14)@2014-09-10 13:56:10

■《赤焰騰空》記錄了1892年南京民眾爭睹空中火球的情況。



清末畫家曾畫出UFO造訪江蘇南京的情景?!吳有如畫作《赤焰騰空》,記錄了1892年南京民眾爭睹空中火球的情況。根據題記形容,火球是不明飛行物體,畫家詳細記載目擊報告,包括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作品耐人尋味,《赤焰騰空》已被視為中國最早關於UFO的圖畫。畫面中朱雀橋上行人如雲,皆在仰目觀看火球。吳有如在畫作上方題記寫道:「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南京市)城南,偶忽見火毯(火球)一團,自西向東,型如巨卵,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其行甚緩。維時浮雲蔽空,天色昏暗……」意思大致是火球自西向東掠過,形狀如同大蛋,顏色發紅但沒光澤,在空中移動得很慢,該畫已成研究UFO的珍貴資料。江蘇《現代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0/188613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505

【怪異集】尾班巴士遇清朝乘客離奇失事驚現腐屍

1 : GS(14)@2016-03-17 14:51:55

這是一宗發生在1995年轟動北京的靈異事件,涉事的是北京375路尾班巴士,接到不應該接的乘客,結果......直到現在,這宗靈異事件還有很多疑點沒法釐清,而今天的375路巴士已經更改行「北宮門至西直門」的路線,或許與此事有關。去年有香港導演以此傳聞為藍本,在內地拍攝了一部恐怖電影,可見事件並非空穴來風。話說,1995年11月14日深夜,一輛巴士緩緩駛出圓明園巴士總站,慢慢地停靠在圓明園南門公車站旁邊,這已是當晚的尾班車。車上有一名年齡偏大的司機和一名年輕的女售票員,車門打開後上來4名乘客,一對年輕夫婦、一位老太太和一名青年。巴士再開動,向着終點站香山方向開去。當巴士剛過北宮門車站約300多米遠,大家聽到司機突然大聲罵道:「媽的,這個時間平時連個鬼影都看不到,今天真他X的見鬼了,X!還不在車站等車。」這時,大家才看到100米遠的地方有兩個黑影再向巴士招手,售票員說:「還是停一下吧!外面天氣那麼冷,再說我們這也是最後末班車了。」車停下了,又上來兩個人......不,確切地說應該是三個人,因為在那兩人中間還被架着一個,上車後他們一句話也不說,被架着的那個人更是披頭散髮一直垂着頭。另外兩人則穿着清朝官服樣子的長袍,且臉色泛白,大家都被嚇倒;這時只聽女售票員說:「大家都不要怕,他們可能是在附近拍古裝戲的,大概都喝多了,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大家聽她這麼一說都平靜下來,只有那位老太太不斷搖頭。大概又過了三、四個站,那對年輕的夫婦下車。就在這時,那位年邁的老太太突然對着坐在她前面的青年打罵,指對方偷了她的錢包。青年也站起身對老太太大罵:「你那麼大的年紀了,怎麼還含血噴人呢!」老太太當時說:「前面就是派出所了,我們到那裏去評評理!」車停下,老太太抓着青年下了車。巴士遠去後,老太太嘆了一口氣,青年不耐煩的說:「派出所在哪裏啊!」老太太卻說:「派甚麼所啊!我救了你的命啊!剛才後上車的三個人不是人,是鬼啊!」青年不信,老太太接着說:「從他們一上車我就有疑慮,所以我不斷回頭看他們,說來也巧,可能是因為從窗戶吹進的風,讓我看到了一切,風把那兩個穿清朝服的人下身吹了起來,看到他們根本就沒有腳!」小伙子瞪眼吃驚地看着老太太,滿臉冒汗。第二天,巴士總站報案指,昨晚最後的尾班車和一名司機及女售票員失蹤。第三天,警方在距香山100多公里的密雲水庫附近找到了失蹤的巴士,並在巴士內發現3具已嚴重腐爛的屍體。更加令人不解的疑點接踵而來,第一巴士不可能在跑了一天的情況下,還能開出100多公里,警方更發現車油箱裏根本不是汽油,而是鮮血;第二,更讓大家不解的是,發現的屍體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已經嚴重腐爛;第三,經警方嚴格檢查當天各個公車通過的路口閉路電視,卻甚麼也沒發現。這宗離奇事件在當時轟動了整個北京醫學界和公共安全專家部門。直到今天,北京很多老人都會聽聞過此事!百度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7/19533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263

廣電總局禁調侃國策網民︰回到清朝

1 : GS(14)@2016-06-20 05:45:09

內地言論進一步收緊。官方《人民日報》昨刊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文章,警告日後廣電節目若調侃國家政策,將被制止和嚴處。連調侃國策都不行,為內地改革開放30多年來罕見,輿論譁然;有網民質疑︰「是不是要回到大清朝,大家都當啞巴?」田進的這篇數千字「黨八股」文章縱論中共與「敵對勢力」的意識形態之爭;最大亮點是提出「對一些節目跟風炒作社會熱點話題、調侃國家政策」,要「及時發現、堅決制止、嚴肅處理」,將「禁止調侃國策」列入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範圍,開了改革開放後新聞管理先河。調侃幽默為人類天性,是智慧的表現。黃子華的「棟篤笑」之所以大受香港人歡迎,就因其話題取材不限,政治時事、天文地理無所不可。內地更不乏同類人才和節目,如相聲《新聞晚知道》曾熱爆網絡;央視前名主播崔永元更是妙語連珠,因而大受歡迎;上海搞笑演員周立波曾因模仿江澤民、溫家寶而令人喜愛。



「連想笑都不行」

田進的警告若成真,此類節目將在內地廣電聲視絕迹。網民怒轟當局連調侃都禁,「不但要我們當啞巴,連想笑都不行」。有網民直斥:「乾脆直接焚書坑儒,關閉網絡電話,禁止看電視,只讓看《人民日報》,收盡天下所有鐵器,你們的政權不就千秋萬代了嗎?」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0/19661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16

南海仲裁:中國抹黑仲裁法官收錢 內地法學者:外交水平不如清朝

1 : GS(14)@2016-07-14 08:09:35

■荷蘭的中國僑胞在和平宮前聚集,抗議非法仲裁。互聯網


南海仲裁結果揭盅,中國不但在國際法層面失去南海主權,更被裁定是南海「麻煩的製造者」。裁決令舉國憤慨。官方堅拒仲裁,同時裝癡扮儍,轟仲裁「非法」、「廢紙一張」,甚至用抹黑手法指5名仲裁法官「掙菲律賓的錢」、是「有償服務」,以煽動民意,此舉令熟知國際法學者瞠目結舌!連高呼南海屬中國的律師也哀嘆:這種水平連清朝外交水平都不如!因為5個外國人一紙裁決,中國從國際法理上失去南海主權,引起官民強烈不滿,情有可願。但內地當局嚴控輿論,不讓民眾了解真相、探究原因,導致事件發生後民情如義和團般,橫衝直撞,見「鬼」就打。最典型是網民將南海仲裁庭等同聯合國,將仲裁庭所在的荷蘭海牙和平宮等同「邪惡中心」,向聯合國網站、向和平宮吐槽狂罵。



聯國撇清與仲裁庭無關

昨日,聯合國官方微博不得不以另類方式「撇清」,貼出一張和平宮照片,附上文字:「國際法院是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內。這座建築由非營利機構卡內基基金會為國際法院的前身常設國際法院建造。聯合國因使用該建築每年要向卡內基基金會捐款。和平宮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設仲裁法院,不過和聯合國沒有任何關係。」中國網民這才明白,國際仲裁法庭與聯合國並無關係,有網民稱「幸好你撇清了,不然我就要天天在這跟你沒完」、「原來仲裁庭是莆田系啊!承包聯合國科室?」如此盲目不僅是民間,連官方也「裝糊塗」。明明是仲裁庭符合既定程序,明明是中國因自己放棄參與仲裁導致被動,但官方硬用「非法」、「一張廢紙」等有失文明的言詞大加鞭撻。中國副外長劉振民昨在國新辦記者會上,更「撕破面紗」,指仲裁庭非國際法庭,5名仲裁員是由菲律賓和日本籍時任國際海洋法庭長柳井俊二指定,向對方滿面塗污。



「希望搞外交的人有文化」

劉振民又自以為得意「踢爆」稱,5名仲裁員酬金非聯合國支付,而是自己掙錢,「掙的是菲律賓的錢,可能還有別人給他們的錢;他們是有償服務」。此說引輿論譁然,愛國憤青振奮,但有了解國際法學者瞠目:「這本來就是海牙仲裁庭的運作模式啊!怎麼能這樣抹黑人家?」有內地法學者哀號:「這種外交水平,比得上大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嗎?!」「真希望中國搞外交國際政治國際公法的那些人,早點有文化!」但查實,任何成員把案件提交國際仲裁法庭,必須承擔有關費用。《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4/196941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647

【真文具大王】家族清朝已造紙 係紙紮舖又係文具店

1 : GS(14)@2016-09-01 06:26:23

講了幾年「準備退休」,舖頭仍好哋哋的在,方生:「我喺度做得耐嘛,啲街坊都熟晒,有嘢做,得閒打呀牙骹嘛。」



現在周時都看到老式文具舖的報道,不過都是「加租」、「逼遷」、「最後清貨」,彷彿這時代的細路都逛大公司買公仔文具,文具舖可有可無。兩年前認識大角嘴寶元號的方先生方啟坡,74歲眼矇矇,笑笑口,傾偈時,醒過你!聽個名分明是紙紮舖,望門面,牌上寫着文具、用品、香燭、紙料與日曆,下底掛滿足球與玩具,玻璃櫃裏則擺滿擦膠原子筆、七彩粉彩與油彩,閣樓收埋更多珍藏,月曆、舊月曆鐵牌、海報……成日呢頭話「冇啦啲嘢咁舊丟晒!」嗰頭爬上閣仔,又有「古老嘢」拿來給我們看。

三代紙緣


他家三代都跟紙有關,清末時候爺爺在大陸好多生意,特別是造紙。爸爸來到香港繼續造紙,不過是衣紙。原來舊時代書店兼賣文儀用品,沒有所謂的「文具舖」。紙紮舖生意不足,就兼賣文具,還開月曆工廠,香港當年許許多月曆鐵牌,日曆都出自這裏。又向大陸買來紙胚,賣給廠商加工,或自己裁剪,釘成練習簿賣給學校,甚至做埋批發,批發書簿粉筆到小店,乜都做,「有甚麼就賣甚麼,跟現在超級市場一樣。盂蘭節後就是學生開課的時候,聖誔節跟冬至又連在一起。」大時大節燒衣與學生上課梅花間竹,剛好互補。


街坊當我哋遊樂場


「嗰陣大角嘴得兩間學校,不過文具店都唔多。舖頭係而家兩倍大。附近的街坊當呢度遊樂場。我哋有玩具賣嘛。開盒棋就伏低玩。」那時少年方生見小朋友入舖,就送個汽球給他,「毫半子呀都!」端午節、中秋節,紙紮師傅們又會整紙龍船、紙燈籠送給街坊,引來好多人不時到店裏……「嚟做乜?嚟玩囉!成堆來學生來追追逐逐,賣生嗰個兒子同賣雲吞麵個仔打架,跑進來繼續打,試過逼爛玻璃!」



那時候很多東西都是人手作的,那時店裏有種叫「間線機」的東西,機裏有好多條拉直了的魚絲,逐頁印出英文習字簿上的紅色藍色線。那紙經裁剪後,又有部騎馬釘機,用力一踩腳製,把簿釘好。「那時學生還是自己出街買書簿。而家冇得做啦!學校都收書簿費,直接同印刷商做了。當然,現在看到的都是印刷時代了。」我說現在老文具店買少見少,方生本說:「仲有好多!」數了一兩間,都執了,醒起有些店由下一代繼承甚至易手,他說:「對的,第一是沒下一代承接,第二租貴,第三都是租貴。如果我有間舖可以租八萬元一個月,我做文具舖一個月都沒有八萬元生意啦!乾手淨腳就租畀人囉。而家有歷史的文具店,店主多數都係過日辰而已。」方生還留住好多舊時代的文具,他小時候讀書用的文具套裝,英國貨,當年可是貴嘢啊!雞皮紙生字簿,彩色封面印刷,當時嚟講潮極一時;木顏色上有隻「幻影鵝」,拉顏色出來時鵝頭搖呀搖,都曾是細路聞之尖叫的得意文具,「感情呢就樣樣都有感情的,如果沒感情就全丟了,每一樣都有它陪伴我大的嘛。」寫了許多小店故事,鬼唔知人要眼望前方,要進步,唔好成日諗舊時。但係,放學「去連鎖店搵收銀員買完撇」,同「去阿伯間舖頭玩」的回憶,我都係覺得後者精采難忘啊!寶元號大角咀大角咀道187號地舖記者:陳慧敏攝影:劉永發


方生說阿爺由清朝已開始造紙,1924年開了寶元號,四十多年前搬到大角嘴。

方生:「練習本上的這些間線,以前我們用『間線機』間出來的!現在都印刷了!」

以前寶元號還有師傅紮燈籠,現在剩方生自己入電芯。


雖然年代早忘了,但他說練習本上的「乘數訣」,比「九因歌」更早呢。

巨型的釘書機釘,跟設計可愛的大頭針,都是最少二十年前的產物了。

方生讀書時都有用的文儀組合,英國貨,當年可是貴嘢。


粉彩跟現在沒差別,但七十年代的鐵盒調色盤,當年還配有色磚,現在都找不到了。

方生讀書時用的彩色印刷練習簿,在當年可說是潮物,現在還不時有人來尋寶呢。

爸爸那代來港,造衣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1/19756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64

清朝開始 與中華民國建交107年

1 : GS(14)@2017-06-16 01:47:36

【話你知】巴拿馬不但是台灣在中美洲最重要的邦交國,更是中國最早的邦交國,早在清朝宣統元年(1910年1月16日)即與大清國建交,後延至中華民國直至昨天,雙方建交已107年,即使國民黨敗退台灣,巴拿馬亦堅持相隨,拒不承認中共。但台巴情誼亦非堅不可摧。60年代末70年初中共在聯合國「爭位」要取代台灣,表決時巴國棄權不挺台。1997年巴國與中國互設辦事處;陳水扁、馬英九時代都曾傳與台斷交危機。中巴雖無邦交,但中國駐巴貿易處規模龐大,遠超台灣駐巴國大使館。近年台巴關係更陷危機。馬英九任內訪巴國專機不能在首都機場降落,亦無軍禮歡迎儀式。去年蔡英文上任後出訪首站即巴國,但巴總統竟在臉書上稱呼台灣為「中國台灣」。上月台灣剛援助巴國290萬美元(約2,261萬港元)金援,資助當地農業與安全計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4/200551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4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