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全集

2008-10-23 to 2008-10-25  AppleDaily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一)絕望之路

金融海嘯震撼內地,在珠三角港資 廠湧現倒閉潮之際,長三角也未能置身事外,民營企業眾多的浙江受到的衝擊更大,今年以來至少有21位企業老闆因債務困擾自殺,為避債「走佬」者更是成風。 全省六萬中小企業命懸一線,溫州兩成企業出現危機。近日,本報記者深入浙江溫州等地採訪,深深感受到當地老闆在經濟急速下滑時的無助和徬徨。本報記者

溫 州雲光泵閥製造有限公司老闆朱吉光自殺,被認為是金融海嘯「致命」的典型事件。事情過去兩個月,但在當地仍震撼不已。溫州一位老闆告訴記者:「朱吉光是個 好人,自己生意做得好好的,就是因幫朋友擔保借錢,結果朋友生意因金融風暴出了問題,他揹上了一千多萬元債務,擔保公司天天上門追,沒有辦法,他只好喝農 藥自殺。」

「你們自己保重,爸走了」

在溫州永嘉東甌工業園,記者看到,雲光泵閥公司工廠空無一人;朱家位於鎮上的舊居亦是落 閘上鎖,追債者潑的紅油仍歷歷在目。鄰居稱,朱家人全都避債在外,不敢回來,因為只要一露頭,債主就會上門,沒好日子過。「那筆巨債,夠他們一家人揹的 囉,真可憐!」據稱,朱仰藥自殺前給兒女們寫下了遺書:「你們自己保重,對你們的媽媽好一點,爸走了,沒用了。」距溫州百多公里的蘭溪,一新製藥公司董事 長鄭亞津也選擇以死的方式為債務尋求解脫。鄭家留守廠房的一名遠房親戚對記者說,一新本來是明星企業、納稅大戶,鄭董事長還是人大代表,浙江「十佳青 年」,但「他就是貪大,不停擴張,借了很多錢,聽說還有高息的」。親戚更指,有些債本來沒到期,但銀行和債主擔心收不回錢,提前追逼,加上今年出口成問 題,產品賣不出去,終於釀成悲劇。

20%中小企業現生存危機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向記者坦承,溫州至少兩成中小企業 出現生存危機,「有報道說全省有21個老闆自殺,在我們溫州應該說還是很少,離家避債可能多一些,因為畢竟年底快到了。」據介紹,因為銀行對中小企放貸條 件很嚴,溫州大部份中小企都要通過民間借貸,解決企業的資金周轉問題。周德文說:「如果不是因為出口減少,以及信貸斷鏈等問題,溫州企業不會有現在這場危 機。」

個案一「能活下去才是本事」

「死很容易,能活下來才是本事!」在溫州鞋都,記者正好跟無所事事散步走出工廠大門的天力鞋業有限公司主管王維榮相遇,他也樂意跟記者「聊聊天」。被問到如何看待那些以死求解脫的老闆,他笑了:「要是一到絕境就想死,那我們都死好幾回了!」

鞋廠拓俄巿場損失數百萬

王 維榮說,因歐美定單急減,他們廠近年特別開拓了俄羅斯市場,眼看莫斯科的生意越做越大,「誰知今年初,老毛子(俄國人的俗稱)突然以清理灰色通關(即不是 正規納稅進口)為由,把在莫斯科所有的溫州鞋全部封了,連中國外交部交涉也沒用!」他稱,僅這次他們廠損失就幾百萬元,「我們急得紮紮跳,就差沒從樓上跳 下來!」性格詼諧的王維榮稱,溫州人其實很愛惜生命,稍微有點錢的人更是如此,「不是我說我們本地人的壞話,你要是看到街頭有人打架,躲得遠遠的,可能是 本地人;打架的,肯定是外省來的!」他認為,在這場危機中,溫州多數老闆都在找機會,「溫州人就是這樣,很會從逆境中找機會。你應該聽說過,溫州人又被稱 為中國的猶太人。」

個案二廠東慶幸「留得青山在」

「我也想到過死,好在有親戚幫忙,借錢讓我填上那些債洞,否則我真不知怎麼 辦了!」在溫州永嘉工業區一個已倒閉的五金廠內,35歲的東主謝明新對記者說。他的工廠生產出口餐具,生意好時請有幾十名工人,但今年初定單急減,加上原 料漲價,無法繼續經營,惟有把債還完關門了結工廠。

曾萌死念親戚借錢還債

「往年生產時,通常我拆借周轉的金額不會太多,每批 貨投料前,也就是七八十萬而已。順利的話,交貨後一個月連本帶利還清,還小有剩餘。」謝明新說:「近年不但借錢利息高了,最高月息要兩三分;材料也貴了, 工人的工資也加了,反正一切加起來,賺的越來越少,老闆不好做了。」這位開國產桑塔納的小老闆,對早年推銷時的艱苦經歷津津樂道,希望以此鼓勵陷入困境的 同行:「那時候我們甚麼都沒有,就是背着一大包,包裏裝滿產品樣辦,全國各地去找客戶,睡地下室,吃冷飯,也不覺得怎麼樣。現在條件好多了,不管它是金融 風暴還是銀融風暴,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干嘛要尋死?你說對吧?」

今年內地部份自殺老闆

姓名:朱吉光職務:浙江溫州雲 光泵閥製造公司董事長原因:欠債姓名:鄭亞津職務:浙江一新製藥董事長原因:欠債姓名:段民乾職務:陝西華乾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原因:企業欠債姓名:魏東 職務:湖南湧金集團董事長原因:財務問題姓名:謝貴華職務:四川油江佳公司董事長原因:油價暴跌欠債姓名:余某職務:廣東東莞長安仲和眼鏡廠東主原因:股 市暴跌欠債資料來源:互聯網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二)怒海求存

金融海嘯下,浙江商界愁雲慘霧, 六萬中小企命懸一線。老闆們各諗路數怒海求生:或落閘裁員、或停產減產、或轉攻內銷、或售賣廠房、或將廠房部份轉租。有老闆降格,連一兩萬美元的定單也願 接,但仍無所獲;有老闆往年一兩個月就攜家眷來港一次,消費兼了解市場行情,但今年「一次還沒有,能省就省!」也有聰明老闆藉裁員潮「吸納人才」,進行 「人才升級」。本報記者

驅車入溫州鞋都,到處可見緊鎖的廠門、空曠的廠區;留守員工百無聊賴或遊逛或打撲克;園區林蔭道上,賣生果和賣 飲品的小販無精打采;的士司機表示,以前絕非此景,「一入到園區,機器聲吵得你煩死。現在,都快成公園了!」溫州鞋業行會秘書長謝榕芳坦承,協會至少有近 200間廠倒閉;而溫州外經委的資料顯示,全市1.5萬多家中小企,已有1,200多家停產或倒閉,接近一成。浙江省有關部門資料顯示,全省60,000 中小企業面臨危機。

花10萬元參展沒有一張單

「沒辦法,炒人是免不了的!」溫州好霸鞋材董事長林錦標表示,他的廠10條生產 線停了5條,100多名工人只剩40多個,「剛去了一趟廣交會,一份定單也沒拿回來,再養幾天,實在不行就全炒了。」溫州真情眼鏡公司總經理葉劍清也表 示,她幾天前剛參加當地一個展覽會,花10萬元參展費,但一張單也沒拿回來,「原來200多工人,沒事做,只好給他們六折支薪,有定單再回來。」

在 溫州當地媒體上,廠房轉讓、出租的廣告大行其道,「以前一幢千平方米四層廠房,叫價要上千萬元,現在,六、七百萬都有出價了。廠房租金也掉了近一半!」當 地一位傳媒人說。專做聖誕禮品的一位老闆稱,今年為找定單,他連起步數量要求都不提了,「以前沒有10萬美元以上的單我們都不接,今年根本不提數量,一萬 兩萬也行但還是接不到!」

先炒人後改聘平價熟手工

在鞋都,記者留意到有不少「廠內廠」,或大門是一個公司招牌,院內樓上卻掛 出好幾個不同公司的招牌。天力鞋業董事長王忠義笑稱:「這是跟你們香港學的,分租!」他不無自豪地表示,剛成功把自己四層廠房的三、四樓租給一家公司, 「每年收租金40萬,起碼,我這間廠的正常維持費用,已經找回來了!」雖然每個老闆都聲稱「裁員減產」,不過在鞋都,很多廠門口仍然貼出招聘啓示,表明要 招工多少多少人。一位打工仔跟記者揭穿這背後的「乾坤」:「以前老闆花一千多塊錢,根本請不到一名熟手工人,現在到處炒人,八、九百塊就可以請到熟練工 人,老闆們也借機對人才升級換代哩!」

浙江廠商應變求生招數

‧停產‧減產‧裁員‧產品減價‧轉攻內銷‧轉產其他有市場產品‧縮小定單落定規模‧售賣廠房‧將廠房部份轉租合用‧減少外遊‧重過平民生活

小資料溫州、義烏中國小商品之都

浙 江南部的溫州、義烏兩市,是中國小商品生產最集中和發達的地區,其中溫州出品了佔全國市場份額10%的服裝、20%的皮鞋、60%的剃鬚刀、65%的鎖 具、80%的眼鏡、90%的金屬外殼打火機,電器、泵閥、印刷也是成行成市。中國出口的鞋,六成產自溫州,出口的眼鏡五成也產自溫州。距離溫州僅百多公里 的義烏,則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集散地。當地每年10月都舉辦一屆國家級的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產品門類滙集人類日常生活所需1,502個大類、32萬種 商品,與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海華東進出口交易會,被譽為中國三大國家級的經貿展覽會。

金融海嘯下的長三角(三)都市危情

金融海嘯衝擊中國,數十萬在內地 工作和生活的港人亦不能置身事外,他們的生意、生活均受到影響。在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有零售港商不得不縮短戰線,收縮業務。從事餐飲的港商則順應時勢, 放棄團體和高端市場,轉攻平民市場。做服裝進出口的港商,要轉攻內銷。受訪港人均表示,會收斂他們在內地的投資和消費行為,「靜觀局勢變化」。本報記者

「Sport100」是港商在內地創辦的運動休閒、時尚購物多品牌一站式大型零售概念店,目前在全國擁60多家分店。其行政總裁張國倫接受 本報訪問時坦承,金融海嘯對生意造成一定影響,「主要是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不願消費,或小心消費。」他指,今年以來先是南方雪災,然後四川地震,這兩場 災難制約了民眾的消費,「單位天天叫捐款,誰還敢大方出來買嘢?」

港商收縮業務關蝕本舖

張國倫指,北京奧運更令社會消費蕭 條,「外國人少了,好多人攞唔到簽證;二來市民都縮在家中睇轉播,行街都少。」原本指望十.一黃金周谷消費市場,「點知又來金融海嘯,搞到市民冇晒信心, 雖然他們手中的錢未必減少,但呢個環境下,買嘢都少了。」張國倫又表示,近幾年他們的公司每年營業額增速都有50%以上,「今年至少降一半,甚至打算收 縮,關閉一些虧本店舖。」

酒樓專攻平民化市場

港資唐宮集團上海地區總經理林健雄表示,金融海嘯對內地餐飲影響主要是團體消費 和高端消費,「你知道內地企業和單位興請客,規格檔次越高,越受追捧。o依家好多企業唔掂,請客自然少咗。」他稱,以前上海高檔餐廳夜夜爆棚,「o依家你 再去睇,好多都烏燈黑火,冇啲人氣。」林表示,唐宮主要做中檔消費,大眾化,「o依家睇這條路對,你睇我幾旺!來遲啲仲要排隊先有位!」據介紹,唐宮在上 海已有四家分店,第五家正在裝修,「好快就會開業。」在上海從事服裝進出口的Joanna坦承,金融海嘯令生意大受影響,今年定單至少減五成,「冇辦法, 我哋正諗緊轉攻內地市場,大家都明白,內地市場有得做,但競爭激烈,捱啦!」所有受訪的港人都表示,因金融海嘯,他們的個人生活方式也要改變,「至少我會 減少投資行為。」張國倫稱,「例如買樓啦,換新車啦,這些暫時都唔會再有了。」而林健雄則笑稱,自己本來沒有特別愛好,反而內地經濟差,市場蕭條,相信物 價會平咗,「靜觀局勢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3

伟创力长三角“关厂”悬念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4/HTML_B0IL8NI06LRF.html


时值盛夏,宏观经济到处流淌着复苏信号,但电子代工业仍然寒气袭人。

8月3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调查获悉,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巨头伟创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可能将关闭其在常州的工厂。

伟创力常州工厂是常州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成立于1999年3月,注册资本500万美元,投资1250万美元,2006年伟创力又投资1500万美元建设二期厂房,总共占地66000平方米。

或关闭常州工厂

“我们得到消息称,常州伟创力就要关闭了。”7月30日,伟创力常州工厂的一位人力资源专员告诉记者。

一年前离职的伟创力常州工厂前总经理陈宝生告诉记者,伟创力很可能的处理办法是,将常州工厂的业务并入上海伟创力。此外,伟创力在常州本地的供应商很可能也将吸收一部分员工。据悉,伟创力常州工厂有近2000名员工,大部分都是常州及周边人。

对于常州工厂即将关闭的传言,7月31日,记者致电伟创力设在马来西亚的公关部,对方表示,“(对此事)不能发表任何看法。”

8月3日,常州外经贸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伟创力常州工厂的出口、经营数据仍然在正常上报给当地政府。

“去年金融危机开始之后,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明显恶化,订单下降比较严重,再加上经营思路出了一些问题,从下半年开始有了一定面积的裁员。”上述常州外经贸局的官员表示。他同时承认,伟创力常州工厂可能关闭或外迁的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流传了。

该官员同时透露,今年年初,伟创力常州工厂还向常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减资申请。由于效益等问题,该公司之前宣布的增资项目,出资一直没有到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需要办理减资手续。

“这家工厂今年刚刚换过老总,从我们掌握的出口数据来看,最近几个月的数据还算比较正常。”上述常州外经贸局人士说。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伟创力南京工厂近期也很可能关闭,并可能将其业务合并到伟创力在苏州的工厂。不过,记者随后致电南京伟创力总经理杨樵元,他否认了南京伟创力要关闭的传闻。

去年已开始裁员

“ 常州伟创力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生产通讯机柜。”一位刚刚离职的伟创力常州工厂中层告诉记者。公开资料显示,伟创力电子(常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电信 和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系统,即无线电发射通讯柜。公司主要客户为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K&S、北电等通讯厂商。

一位伟创力离职高管向记者透露,在伟创力的中国业务中,通讯订单大概占到业务总量的六到七成。

“ 金融危机爆发后,导致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许多客户都把产品拿回去自己做了,导致伟创力订单下降很厉害,而作为代工企业的伟创力,受制于上游客户,受订单 影响很大。”伟创力常州工厂一位已经离职的肖姓财务经理表示。据悉,伟创力常州工厂的订单60%来自国内,40%来自海外。

相比之下,伟创力上海工厂尽管也有通讯机柜业务,但其产品比较多样化。有业内人士认为,伟创力将通讯机柜业务由制造成本较低的常州,整合到制造成本较高的上海,看似令人费解,其实显示了伟创力收缩产品线的意图。

赵刚(化名)于2009年1月离开了伟创力常州工厂。对于该工厂可能即将关闭的消息,他并不感到吃惊,“常州伟创力的效益一直在下降,特别是2008年最后几个月效益急剧下降”。

据知情人士透露,“销售好的时候,常州伟创力一个月可以有2400万美金的销售额,但是现在一个月可能只有600万到700万美金了。”该数据未获得伟创力方面的证实。

另外,据赵刚透露,常州伟创力从2008年9月份就开始陆续裁员,“大约一批百十来个人”。赵刚的上司就是因为裁员而离开了伟创力,曾经和他一起打拼的一些同事也都先后离开了伟创力常州工厂。

成本控制悬疑

对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代工业而言,一向靠“大规模、低成本、低利润”模式取胜的代工企业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难免面临上游订单萎缩的尴尬。

根据7月23日富士康国际(2038.HK)发布的盈利预警,由于海外市场产品需求及价格的下降,其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将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而一位已经离开伟创力常州工厂的报价工程师向记者透露,与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富士康相比,伟创力至少在通讯设备这一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然要更大一些。

“富士康和伟创力的业务基本上是重合的,产品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富士康和伟创力的报价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在‘抢’客户。”这位报价工程师透露,富士康的价格一直比较低,比伟创力低大概20%到30%左右。

“富士康的资源整合能力比伟创力强。”该报价工程师表示,富士康的很多下游工厂都是自己控制的,资源都是买回来做,这对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对 此,伟创力常州工厂一位已经离职的前高管也表示认同。“就拿给苹果做代工来说,伟创力和富士康都给苹果电脑做代工,富士康刚刚起步的时候,郭台铭还只是做 Connector这一块,算是小生意。”该离职高管说,然而涉足3年以后,富士康大举进军代工配套业务,买断了许多冲压、钣金公司,自己做这一块,成本 大幅降低,而伟创力的这些业务还需要外包给其它厂商,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不过,就在伟创力常州工厂传出可能关闭消息的同时,其在其它代工业务领域还在进行着扩张动作。

今 年7月12日,伟创力宣布在中国台北成立笔记本电脑研发中心,为笔记本电脑厂商OEM客户提供ODM/JDM产品与服务。据悉这一中心将雇佣超过1500 名工程师。同在7月中旬,伟创力还表示,到明年底前,要把自己在中国的笔记型电脑年产能扩大到2000万台,其目前的产量为800万-1000万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39

長三角外貿危情報告:面臨08年來最大壓力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1230594745/



雜的國際形勢,為以出口為主要支撐的長三角經濟,蒙上了一層濃濃的陰影。

12月18日-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江蘇省常熟、崑山和蘇州工業園區進行調研時,指出了目前全國形勢嚴峻的四個方面內容。其中,出口下降幅度逐月增大被溫家寶總理率先提及。而外向度較強的蘇南板塊,出口壓力在逐步顯現。

南京海關數據顯示,1到10月份,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增長乏力,雖然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7.5%,但增幅低於同期全國進出口增幅,10月份江蘇省外貿進出口431.7億美元,同比增長8.6%,環比下降9.8%。

對於長三角另一經濟重鎮 上海 而言,出口同顯疲態。上海海關最新統計顯示,由於歐盟市場不景氣,上海關區11月份對歐盟出口只有93.3億美元,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也「拖累」了整個關區出口增幅降至兩年來的低點。

浙江也不樂觀。來自杭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浙江實現出口166.9億美元,環比下降16.1%。這是浙江出口貿易自9月份以來再次下滑,且環比下滑增速擴大。受外商投資企業外貿增長乏力影響,目前加工貿易在浙江外貿中的佔比已經跌到了20年來的最低水平。

蘇南外貿不振

IT、光伏和船舶三大出口主導產業遭遇寒冬

南京海關分析稱,今年1到10月份,江蘇省外貿進出口的特點為: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速較低,對歐美出口乏力;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幅均低於總體產品的增速。

IT產業一直是蘇南的支柱產業,據南京海關公佈的數據,1-10月,江蘇口岸累計出口便攜式電腦4907萬台,價值24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減少3.3%和9.6%。每台出口均價492.7美元,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

蘇州工業園區知情人士透露,江蘇口岸便攜試筆記本電腦出口量減價跌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眼下全球電腦市場被平板電腦給侵佔,第二是產能也在轉移,去年下半年開始,以重慶市為代表的西部地區正在崛起新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基地,侵佔了蘇州的出口。

此外,泰國洪澇災害也給江蘇省部分IT企業出口帶來了衝擊。蘇州市統計,水災導致硬盤進不來、產品又出不去,一個月損失40多億元人民幣。

船舶行業亦一樣,進入10月,江蘇省船舶出口首現2月以來的負增長。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人士透露,自2009年船市大幅下挫以來,新訂單一直很難接,10月底船廠在手訂單普遍比年初減少25%,價格大幅下挫,散貨船、雜貨船銷售價格已低於成本價。

他認為,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導致航運市場持續低迷,海運量少、投資回報率低。比如,一條17萬噸的散貨船,租金最高每天可達20多萬美元,而不久前降到了4000多美元,連發船員工資都不夠,受此影響,船舶需求量大幅減少。

其他產業出口也深受大勢拖累。如,由於受到歐洲國家調整光伏發電政策,控制裝機總量,削減上網電價補貼等因素的影響,南京海關數據顯示,太陽能電池出口呈現下降,價格全線下滑,直接導致江蘇太陽能電池出口值連續三個月月度同比增長為負,10月份出口太陽能電池8億美元,同比減少38.5%。

在江蘇的出口產品群落中,IT、光伏和船舶一直為新型出口產品的三大行業支柱,IT產品出口占江蘇省出口的三分之一,以船舶為主的交通設備和光伏產品則佔出口大盤的10%以上。眼下,這三大支柱著實遭遇了寒冬。

滬浙的共同難題

上海和浙江再度聞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味道

上海關區進出口占全國外貿總額比例超過五分之一。作為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上海著實也再度聞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味道。

上海海關數據顯示,由於與主要市場貿易往來下滑,上海關區11月份的整個進口和出口增速均回落至近期低點。其中,當月出口441.1億美元,同比增速由上個月的16.2%下滑至9.5%,為2009年12月以來的次低點,僅高於今年2月份的水平。當月進口269.1億美元,同比增速由上個月的25.9%大幅下滑至13.3%,為2009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

與主要的貿易夥伴貿易額下降是一大原因,11月上海關區對歐盟、美國和日本三大市場的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6%、12.4%和9.4%,增速較上月分別下滑7.7%、11.2%和7.6%,往年聖誕節的繁忙景象悄然不見。

同樣為出口大省,浙江省政府的「浙江省外經貿運行監測系統」數據顯示:10月份重點聯繫企業中出口訂單同比增長及持平的比重為70.3%,比9月份回落3個百分點。自二季度以來逐月回落的態勢明顯,10月份出口訂單同比增長及持平比重較4月份已下降10.1個百分點,創2010年以來新低,逐步向景氣與不景氣的分界點趨近。

「浙江省外經貿運行監測系統」的相關分析認為,在出口乏力的同時,企業出口利潤也不容樂觀。10月份企業利潤同比增加的比重僅為27.4%,比上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而企業利潤同比減少的比重為41.3%,比上月擴大了1.5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近日發佈的對杭州、紹興兩地進行的中小企業調研報告則稱:「目前出口型中小企業的訂單狀況和歷史上最困難的2008年四季度類似,但訂單下滑的趨勢尚未見底。」

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張漢東表示,今年出口前高後低的增長態勢基本已成定局。他預計,2011年浙江外貿全年同比增長將在15%左右,今後幾年增速還可能進一步降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5

長三角領跑產業轉型

http://www.eeo.com.cn/2012/0929/234318.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哲 9月下旬,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再次開園,啟用一期32萬平方米新載體。入駐該園區兩年多的物聯網企業——盈達聚力科技有限公司,終於能將其在深圳的研發團隊也一同搬進新辦公樓,在無錫實現研發、測試和生產一體化。

據悉,盈達聚力將深圳研發團隊移至無錫後,明年即可實現銷售翻番超億元。由於政府提供了寬敞的辦公環境、優惠公司註冊和人才落戶條件,像盈達聚力這樣搬至無錫的企業並不在少數。截至目前,傳感信息中心已入駐企業190多家,其中物聯網企業100多家。

作為長三角重要的高新製造業基地,無錫正在通過多項優厚的條件吸引著物聯網、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要素的積聚。而這,正是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轉型的縮影。

每一次危機都孕育著機會,中國的製造業升級之路在長三角地區尤為顯著。

初嘗甜頭

低成本優勢曾為中國帶來了「世界工廠」的稱號,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製造業產值佔全球的19.8%,高於美國的19.4%,成為全球製造業產出 最高的國家,但在宏觀經濟環境低迷之下,「中國製造」在成本上升和出口萎縮雙重夾擊之下進退兩難,中國企業不甘心在價值鏈低端掙扎,開始積極向上游發展。

如何提高「中國品牌」的含金量?擁有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最齊全的城市群落和最完備的產業資本,長三角區域無疑身負中國製造升級和做強的重任。

德勤中國發佈的《德勤中國製造業競爭力調查2011》報告顯示,在對企業新建工廠選址傾向分佈的調查中,長江三角洲在全國諸多的區域中依然排名第一。

最近幾年,江蘇的產業升級和轉移卓有成效。上海經過一兩年的GDP墊底陣痛,高端製造業和生產型服務業也逐步顯現後勁。而正在飽受產業空心化的浙江 部分區域,正在嘗試重新回歸實體經濟強省的序列。「這幾年,蘇南和上海企業主動創新的優勢非常明顯,人才、研發能力強。而全國其他區域,比如北京,雖然這 一區域的高校云集,但人才優勢主要體現在基礎研究,與長三角尚有差距。珠三角的人才優勢也稍顯遜色。創新能力,將成為長三角保持長期優勢的關鍵。」區域經 濟專家、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研究員劉奇洪說。

在這輪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賽跑中,江蘇無疑走在前面。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實現GDP 2.5萬億元,同比增長9.9%,高出全國平均2.1個百分點,並延續了過去幾年領跑長三角的勢頭。「這幾年,江蘇的製造業發展強勁,是整體經濟增幅較快的主要因素。」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分析。

在過去的幾年中,江蘇在本土傳統企業和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層面都有長足進步。

劉奇洪曾做過統計,蘇南地區的江陰、張家港、宜興、常熟、太倉等縣域,很多當地企業的前三名,都有鎮辦甚至村辦企業。比如江陰華西村、張家港的永 鋼、宜興的三木集團、常熟的隆力奇、波司登。這些本土企業主要分佈在鋼鐵、化工、紡織等傳統行業。「這些多由原村辦、鎮辦企業改制過來的民營企業,曾經開 創了著名的『蘇南模式』,並能夠堅持主業、堅持實業,不斷地對接新技術、新市場,從村鎮走向全國。」劉奇洪說。

與傳統製造業相對應的,以蘇州、無錫等滬寧線的城市,則聚集了包括物聯網、IT、新能源等新興產業。

這些產業,主要通過引進外資或海歸人才而得到發展。比如無錫,政府主導的五三零計劃引進施正榮創建尚德、陳陽的美新半導體等高科技公司,而稍晚的物 聯網產業中心政策,則吸引了電信運營巨頭和大批物聯網人才和公司。「人才的引進,最大的基礎是當地的軟環境,包括創業和落戶的環境。」「相比於上海和杭 州,蘇南的土地、教育資源相對豐富,所以當地在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吸引條件也相對豐厚。」劉奇洪說。而在某種角度上看,在過去幾年中,江蘇坐商模式的厚重 經營傳統,也使得企業能夠堅持主業,做大做強製造業。「有些企業為了追求豐厚的利潤,放棄實業,轉向投資甚至是投機的行業,這是非常短視的。企業只有依靠 自主創新,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才能獲得真正的長遠發展。」波司登董事長高德康在參加今年江蘇省兩會時說。

轉型陣痛中

陣痛不可避免。

上海,這座中國曾經最重要的工業城市,在進入21世紀的頭幾年就因為房地產泡沫的出現,實業成本急劇上升,發展勢頭日漸式微。

這座經濟之都由此需要承受陣痛,來遷出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騰籠換鳥,引進更多擁有高端技術和品質的生產企業。過去兩年間,上海的GDP增速,都排在全國倒數第二。

不過,來自上海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對房地產、重化工、勞動密集型等產業的依賴度已經明顯降低,來自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輸出則日漸增強。

而受困於外貿市場萎靡、人力成本上升和民營企業融資難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浙江省的經濟在過去幾年中,則呈現出過早衰退的現象。

這一區域的典型是地處浙南的溫州和台州。在過去二十年完成原始積累後,一部分實業家變成了新興資本家,滲透到許多民營的製造業和房地產業中。但隨著近年外貿形勢的一再惡化,迅速升值的房地產成為他們的寵兒,並形成了聲勢浩大的炒房團和開發商。

但向來不佳的民企融資環境,使得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迅速失去市場的溫台企業難以為繼,橫跨金融和實業的結構性缺陷,又使得產業空心化的趨勢愈發嚴重。 「浙江企業家骨子裡是充滿活力的,」劉奇洪說,「我幾年前就向浙江省有關人士建言,應當利用浙江省綿長的海岸線和島嶼群,發展海洋經濟。但因為種種原因, 這一塊直到現在才開始被接受。」

即便如此,2011年全國工商聯評出的中國企業500強中,江浙企業佔比約50%,從數量上看,浙江甚至超過江蘇。

而隨著房地產調控使企業資金流進一步惡化,地方政府開始深刻認識到實體經濟的基礎性地位。不久前,浙江省召開的經濟會議上強調,要讓「資金向實體經 濟投放,空間為實體經濟預留,人才向實體經濟集聚,領導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實體經濟發展狀況將成為今後市縣考核的重中之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82

長三角樓市掉頭

2014-04-28  NCW
 
 

 

長三角樓市整體低迷,萬科開始降價,是否再次預示新一輪樓市調整週期到來?

◎ 財新記者 王曉慶 文wangxiaoqing.blog.caixin.com 4月中旬起,萬科在杭州也開始變著法子的降價了。如果說此前的杭州個別樓盤降價被解讀為個案,那麼標竿房企萬科的降價之舉,被外界認為是開發商們扛不住了。

因為在上一輪的樓市寒冬中,正是萬科扣響了降價第一槍。

在萬科降價前後,九龍倉、綠城等品牌房企也在部分區域的部分項目 「降價跑量」 。長三角的樓市整體呈現低迷態勢,降價雖然還不是普遍現象,但滯銷已悄然而至。

以上海為例,2013年全國房價漲幅居首的上海在今年一季度迎來了成交低谷。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上海樓市共計成交商品住宅17631套,環比下滑42.6%,同比萎縮達31.2%;總計成交面積206.0萬平方米,環比縮減43.8%,同比也下滑了33.5%。

「這次『狼』真的可能來了。 」房產諮詢機構億翰智庫分析,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樓市下行和2011年政策調控原因不同,此次市場變化可能預示著,房地產市場或將由供給主導轉變為需求主導。

房地產市場本來就是開發商和買房人之間的心理博弈。在最近這波非政策直接調控導致的市場自發調節中,持幣觀望的買房人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救市的傳聞也開始傳出,杭州、溫州、台州的限購令鬆綁時有反複,無錫則在4月中旬出台了 「購房可落戶」的新政救市。

真降還是假摔?

風起於青萍之末。

杭州本輪降價潮始於二月中旬同一板塊兩個項目的價格戰。2月18日晚,杭州拱墅區城北板塊住宅項目 「德信 · 北海公園」宣佈均價直降3000元。

24小時內,一街之隔的同類項目「天鴻 · 香榭裡」決定均價直降4000元。隨後引發了後者老業主的「房鬧」事件。

這兩家開發商的價格戰打破了行業堅守價格的默契,脆弱的樓市供需關係始發裂痕。

杭州當地一家中型房企的總經理告訴財新記者,從那開始,購房者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觀望情緒加重,該公司在銷兩個項目的蓄客很難再推進成交,公司不得不調整議價空間。

在市場雙方僵持的狀況下,杭州市場的高庫存壓頂,一些開發商採取了搶跑策略,杭州市中心地段的武林壹號、玉榕莊等高端項目隨後也進行了或明或暗的降價促銷。在本地房企率先跑盤之後,品牌房企也撐不住了,九龍倉、萬科、綠城相繼加入降價促銷跑盤的隊伍。

降價是開發商最為糾結的痛點,既想用降價消息來吸引客戶銷量跑盤,又擔心直言降價會引起老業主房鬧和品牌形象損耗。

萬科開始對杭州項目採取多種方式的降價促銷。例如在同一個項目做不同標準的裝修,對應不同的價格。萬科 「大家錢塘府」4月中旬推出的100多套房源,包括89平方米的小戶型和130 多平方米的大戶型,做簡單裝修,相比 「豪華裝修版」 ,每套總價降幅達40 萬-50萬元左右。

「在市場下行的過程中,降價的時間點很重要,最早降價的或許可以吸引一部分買房人,跟跑的則不一定。 」杭州欣盛房產總經理李曉桃告訴財新記者,對全國性房企來說,受制於集團規定的結轉週期,降價跑盤的動力更強。

房地產信息服務商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在第一批降價跑盤的項目中,杭州天鴻香榭裡、杭州德信北海公園、無錫龍湖灩瀾山、常州九龍倉國賓一號等項目推出的低價房幾乎都快速售罄,與預售價格相比,折扣幅度普遍在八折左右。其中,最低折扣的無錫龍湖灩瀾 山推出200套房源,銷售均價4000元,與預售價格相比,打了六七折。

對上市房企來說,從去年末就開始下滑的成交量讓他們如坐針氈。港企九龍倉的周安橋告訴財新記者, 「一二月的銷售落後於我們的預期,但前三個月總量超過了預期目標,主要原因是後來我們在一些城市調整了價格。 」九龍倉在其2013財年的最後一個月開始對多個項目進行降價促銷,杭州、常州、成都項目相繼下調了售價。九龍倉集團在2013年全年業績會上曾公佈,今年在內地的銷售目標是230億元。不過今年前兩月,在內地的銷售額不到20 億元。周安橋表示,若按這兩個月的銷售速度,九龍倉可能無法完成目標。

房企們清楚的知道,降價是雙刃劍,壓低利潤且跌易漲難。所以,一般開發商都先拿出尾盤試探,新盤更多是少量低開策略。

市場也並非鐵板一塊。過去幾年的限購政策之下,開發商將產品重心多轉向了剛需房型,但去年火熱的成交量透支了購買力。今年一季度改善型的偏高端住宅銷售情況相對較好,在上海市場,以高端產品御園、玉蘭花園為核心產品的融創綠城,以44.26億元的成交額問鼎上海房企銷量榜。

為什麼是長三角?

杭州打響降價頭炮的首要原因是庫存結構問題。杭州市發改委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杭州市區可售商品住房76004套,可售面積998.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6.2% 和32.6%,即使按去年月銷售5800套的速度,也需要13 個月左右才能去庫存,而今年一季度杭州商品住房成交剛過萬套,為10112套。

與官方口徑不同,克而瑞分析杭州市至一季度末的庫存消化週期高達24個月。

具體到區域小樣本,杭州市內的各個板塊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城北板塊位於市區拱墅區與郊區餘杭區的交界處,在杭州市規劃中最初定位高新產業園區,政府五年前成立北部軟件園管委會,引來萬科、萬達、濱江、越秀等多家國內知名開發商開發項目。但在此過程中,該板塊產業聚集效應未成氣候。

如今這裡成了一個純粹的大型新興住宅區,入住率並不高。

城北板塊降價項目周邊的兩公里範圍內,有六七個在售樓盤和八個待上市項目,其中不乏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的大盤。嚴酷的供需形勢和相對同質化的產品結構,造成樓盤之間白熱化競爭。去年年末開始,該區域項目去化速度就很緩慢,這令開發商急不可耐。

與杭州類似壓力的還有常州、寧波等供應量大的城市。受到成交規模縮減影響,多數典型城市庫存消化週期在加長。通常情況下,庫存消化週期一年左右較為平衡,高於18個月市場呈現供過於求,低於6個月則供不應求。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數據,至一季度末,杭州、寧波、常州、青島等城市庫存消化週期較長,均超過18個月;杭州、濟南、青島、瀋陽、長沙等城市消化週期同比延長了20%以上。

開發商財務周轉壓力也開始顯現。

2012年年初房企買地的高成本、低利潤項目大多進入了結轉週期,致使房企利潤率有所下降。克而瑞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行業平均毛利率下降4.77 個百分點。從行業的負債情況看,企業在2013年投資拿地集中,融資力度較大,2013年房企的行業平均淨負債率63.86%,同比上升1.17個百分點,有息債總額行業均值也有42.37%的增幅。

譽銀基金總裁閆紅星分析,在上一輪銀根緊縮的時候,為拓寬融資渠道,很多開發項目配置了信託、私募基金之類的高成本融資產品,面臨的兌付壓力也讓開發商的資金周轉壓力驟增。而銀根又在持續緊縮。 「107號文」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落地,對銀行資金池業務監管加強,房企通過信託或理財產品融資支持開發業務難度增加,導致資金面進一步惡化。

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閆紅星告訴財 新記者,眼見住宅市場的低迷,資金也適時轉向,不再輕易投向住宅項目,轉而青睞有持續現金流回報的商業類房地產項目。他透露: 「住宅類產品成為高危,有信託公司的工作人員駐點在項目上盯著,生怕出問題。 」長三角實體經濟的調整是樓市萎縮的重要原因。 「杭州市場過去的外來資 金主要來自溫州、台州,很多工貿企業拿著銀行貸款來炒房。近年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本地房產市場經歷了 『腰斬』 ,再加上杭州限購嚴格,增量的購買力進不來。 」杭州濱江房產集團副總經理朱立東說。

投資主體方面,長三角的實業也曾經是活躍力量。在樓市繁榮的時候,核心業務是服裝、皮鞋製造或是礦業的企業多涉足房地產開發。但在房地產市場高速成熟的環境下,相對於大型品牌開發商,他們在產品設計、營銷推廣和市場號召力等方面都缺乏競爭力。

隨著這些企業主體業務開始放緩,現金流受到影響時,降價發售成為必然。在杭州,雅戈爾、諾貝爾瓷磚等涉足房地產的企業,紛紛通過退地、轉讓 股權、降價清盤的方式退出。

房市下一步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財新記者: 「對於大型開發企業來講,大幅降價往往可以快速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那些市場基本面本身存在供大於求現象的城市或區域板塊,將有可能發生大幅降價的現象。 」全員營銷是開發商應對銷量慘淡的直接辦法。在杭州,融創中國啟動的全員營銷策略引得本地其他開發商效仿,房產銷售紛紛走向了街頭開始拓展客源,提成點一升再升。上述杭州本地房企負責人稱,公司原來的提成點是千分之二,現在提到了千分之四,開發商給銷售代理公司的提成比例也有提高。

億翰智庫品牌經理韋駿傑分析,開發商的戰略決策還應該包括暫緩拿地,減少新開工,但是領先企業不願意就此失去規模領先的地位,二線企業則希望在波動的市場中打破現有格局,會更多考慮戰略性拿地,這就造成了土地市場整體上並沒有迅速變冷。

今年1月 -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9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1月 -2月還增長6.5%;土地成交價款1556億元,增長11.4%,增速提高2.5個百分點。

但新開工意願卻在明顯降低。1-3 月份,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29090萬平方米,下降25.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27.2%,房屋竣工面積下降4.9%。

「越是糟糕的環境,迫使開發企業越追求安全邊際,這樣最重要的結果是帶來格局重組的機會。行業中的併購重組會增多,行業集中度提升速度會加快,對大型開發商的機會要比小開發商多很多。 」億翰智庫分析,彎道超車對追趕型企業來說風險更大,內生性的因素將最終決定房企能否成功打破格局。

而格局的變化會發生在行業見底之後一年,這和開發週期相關,所以判斷行業底部至關重要。

面對慘淡的樓市,地方政府也著急。一季度杭州市主城區地價平均溢價率為9.3%,較去年平均20.9% 的溢價率有較大回落。2月和3月,餘杭、蕭山出讓價均無現場書面競價,其中一塊地以樓麵價8017.54元 / 平方米成交,與半年前出讓的相鄰地塊相比,價差達1812元/平方米。

杭州市發改委在4月21日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杭州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風險,強調了房地產行業與杭州市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從一季度數據看,地方財政收入中,房地產相關稅收佔比達29.7%;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佔比達45.9%;實到外資中,房地產資金佔比達69%」 。

在此之前,杭州、常州等下行壓力大的地方政府已經牽頭組織過多個房企座談會,地方政府借此傳達地產調控信息,表示將「進一步釋放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剛性需求」 ,限購令解除的消息偶有傳出。

在調控紅線之下,尚無地方政府明文解除限購令,但暗度陳倉的做法已有出爐。例如已降價的溫州樓市,當地政府認為泡沫已經得到應有的去除,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在「雙限」 的紅線之下,悄然調整本地戶籍家庭的購房權限,此後又欲對購房資質認定、公積金貸款、產權變更等多項內容的綜合政策進行調整,旨在放開購房限制。

4月22日,無錫市印發戶籍新政,規定只要購買60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就可落戶無錫,這是迄今為止三線城市最「大膽」的救市之舉。

但購房者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針對杭州等地降價消息,上海搜房網近日針對1402個購房者的樣本做了調查,逾四成受訪者進入觀望樓市的行列,這一數據與年初的13.1% 對比,已經增加三成。

泰禾集團上海區域公司總經理沈宇嵩說, 「成交量長期低迷,成交價長期不反彈」是樓市崩盤的徵兆。

此次市場變化可能預示

著,房地產市場

將由供給主導

轉變為

需求主導

住宅產品高危,資金已適時轉向,

不再

輕易投向

住宅市場

2014年2月22日,杭州市城北某樓盤的老業主聚集在售樓處門口,以多種理由要求補償差價或者退房。2月19日晚,該樓盤宣佈降價,均價直接從17200元 / 平方米降到了13800元 / 平方米。

全員營銷

是杭州開發商

應對銷量慘淡

的直接辦法,

提成點也一升再升

長三角樓市掉頭  
 

 

長三角樓市整體低迷,萬科開始降價,是否再次預示新一輪樓市調整週期到來?

◎ 財新記者 王曉慶 文wangxiaoqing.blog.caixin.com 4月中旬起,萬科在杭州也開始變著法子的降價了。如果說此前的杭州個別樓盤降價被解讀為個案,那麼標竿房企萬科的降價之舉,被外界認為是開發商們扛不住了。

因為在上一輪的樓市寒冬中,正是萬科扣響了降價第一槍。

在萬科降價前後,九龍倉、綠城等品牌房企也在部分區域的部分項目 「降價跑量」 。長三角的樓市整體呈現低迷態勢,降價雖然還不是普遍現象,但滯銷已悄然而至。

以上海為例,2013年全國房價漲幅居首的上海在今年一季度迎來了成交低谷。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上海樓市共計成交商品住宅17631套,環比下滑42.6%,同比萎縮達31.2%;總計成交面積206.0萬平方米,環比縮減43.8%,同比也下滑了33.5%。

「這次『狼』真的可能來了。 」房產諮詢機構億翰智庫分析,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樓市下行和2011年政策調控原因不同,此次市場變化可能預示著,房地產市場或將由供給主導轉變為需求主導。

房地產市場本來就是開發商和買房人之間的心理博弈。在最近這波非政策直接調控導致的市場自發調節中,持幣觀望的買房人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救市的傳聞也開始傳出,杭州、溫州、台州的限購令鬆綁時有反複,無錫則在4月中旬出台了 「購房可落戶」的新政救市。

真降還是假摔?

風起於青萍之末。

杭州本輪降價潮始於二月中旬同一板塊兩個項目的價格戰。2月18日晚,杭州拱墅區城北板塊住宅項目 「德信 · 北海公園」宣佈均價直降3000元。

24小時內,一街之隔的同類項目「天鴻 · 香榭裡」決定均價直降4000元。隨後引發了後者老業主的「房鬧」事件。

這兩家開發商的價格戰打破了行業堅守價格的默契,脆弱的樓市供需關係始發裂痕。

杭州當地一家中型房企的總經理告訴財新記者,從那開始,購房者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觀望情緒加重,該公司在銷兩個項目的蓄客很難再推進成交,公司不得不調整議價空間。

在市場雙方僵持的狀況下,杭州市場的高庫存壓頂,一些開發商採取了搶跑策略,杭州市中心地段的武林壹號、玉榕莊等高端項目隨後也進行了或明或暗的降價促銷。在本地房企率先跑盤之後,品牌房企也撐不住了,九龍倉、萬科、綠城相繼加入降價促銷跑盤的隊伍。

降價是開發商最為糾結的痛點,既想用降價消息來吸引客戶銷量跑盤,又擔心直言降價會引起老業主房鬧和品牌形象損耗。

萬科開始對杭州項目採取多種方式的降價促銷。例如在同一個項目做不同標準的裝修,對應不同的價格。萬科 「大家錢塘府」4月中旬推出的100多套房源,包括89平方米的小戶型和130 多平方米的大戶型,做簡單裝修,相比 「豪華裝修版」 ,每套總價降幅達40 萬-50萬元左右。

「在市場下行的過程中,降價的時間點很重要,最早降價的或許可以吸引一部分買房人,跟跑的則不一定。 」杭州欣盛房產總經理李曉桃告訴財新記者,對全國性房企來說,受制於集團規定的結轉週期,降價跑盤的動力更強。

房地產信息服務商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在第一批降價跑盤的項目中,杭州天鴻香榭裡、杭州德信北海公園、無錫龍湖灩瀾山、常州九龍倉國賓一號等項目推出的低價房幾乎都快速售罄,與預售價格相比,折扣幅度普遍在八折左右。其中,最低折扣的無錫龍湖灩瀾 山推出200套房源,銷售均價4000元,與預售價格相比,打了六七折。

對上市房企來說,從去年末就開始下滑的成交量讓他們如坐針氈。港企九龍倉的周安橋告訴財新記者, 「一二月的銷售落後於我們的預期,但前三個月總量超過了預期目標,主要原因是後來我們在一些城市調整了價格。 」九龍倉在其2013財年的最後一個月開始對多個項目進行降價促銷,杭州、常州、成都項目相繼下調了售價。九龍倉集團在2013年全年業績會上曾公佈,今年在內地的銷售目標是230億元。不過今年前兩月,在內地的銷售額不到20 億元。周安橋表示,若按這兩個月的銷售速度,九龍倉可能無法完成目標。

房企們清楚的知道,降價是雙刃劍,壓低利潤且跌易漲難。所以,一般開發商都先拿出尾盤試探,新盤更多是少量低開策略。

市場也並非鐵板一塊。過去幾年的限購政策之下,開發商將產品重心多轉向了剛需房型,但去年火熱的成交量透支了購買力。今年一季度改善型的偏高端住宅銷售情況相對較好,在上海市場,以高端產品御園、玉蘭花園為核心產品的融創綠城,以44.26億元的成交額問鼎上海房企銷量榜。

為什麼是長三角?

杭州打響降價頭炮的首要原因是庫存結構問題。杭州市發改委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杭州市區可售商品住房76004套,可售面積998.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6.2% 和32.6%,即使按去年月銷售5800套的速度,也需要13 個月左右才能去庫存,而今年一季度杭州商品住房成交剛過萬套,為10112套。

與官方口徑不同,克而瑞分析杭州市至一季度末的庫存消化週期高達24個月。

具體到區域小樣本,杭州市內的各個板塊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城北板塊位於市區拱墅區與郊區餘杭區的交界處,在杭州市規劃中最初定位高新產業園區,政府五年前成立北部軟件園管委會,引來萬科、萬達、濱江、越秀等多家國內知名開發商開發項目。但在此過程中,該板塊產業聚集效應未成氣候。

如今這裡成了一個純粹的大型新興住宅區,入住率並不高。

城北板塊降價項目周邊的兩公里範圍內,有六七個在售樓盤和八個待上市項目,其中不乏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的大盤。嚴酷的供需形勢和相對同質化的產品結構,造成樓盤之間白熱化競爭。去年年末開始,該區域項目去化速度就很緩慢,這令開發商急不可耐。

與杭州類似壓力的還有常州、寧波等供應量大的城市。受到成交規模縮減影響,多數典型城市庫存消化週期在加長。通常情況下,庫存消化週期一年左右較為平衡,高於18個月市場呈現供過於求,低於6個月則供不應求。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數據,至一季度末,杭州、寧波、常州、青島等城市庫存消化週期較長,均超過18個月;杭州、濟南、青島、瀋陽、長沙等城市消化週期同比延長了20%以上。

開發商財務周轉壓力也開始顯現。

2012年年初房企買地的高成本、低利潤項目大多進入了結轉週期,致使房企利潤率有所下降。克而瑞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行業平均毛利率下降4.77 個百分點。從行業的負債情況看,企業在2013年投資拿地集中,融資力度較大,2013年房企的行業平均淨負債率63.86%,同比上升1.17個百分點,有息債總額行業均值也有42.37%的增幅。

譽銀基金總裁閆紅星分析,在上一輪銀根緊縮的時候,為拓寬融資渠道,很多開發項目配置了信託、私募基金之類的高成本融資產品,面臨的兌付壓力也讓開發商的資金周轉壓力驟增。而銀根又在持續緊縮。 「107號文」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 )落地,對銀行資金池業務監管加強,房企通過信託或理財產品融資支持開發業務難度增加,導致資金面進一步惡化。

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閆紅星告訴財 新記者,眼見住宅市場的低迷,資金也適時轉向,不再輕易投向住宅項目,轉而青睞有持續現金流回報的商業類房地產項目。他透露: 「住宅類產品成為高危,有信託公司的工作人員駐點在項目上盯著,生怕出問題。 」長三角實體經濟的調整是樓市萎縮的重要原因。 「杭州市場過去的外來資 金主要來自溫州、台州,很多工貿企業拿著銀行貸款來炒房。近年一些企業經營困難,本地房產市場經歷了 『腰斬』 ,再加上杭州限購嚴格,增量的購買力進不來。 」杭州濱江房產集團副總經理朱立東說。

投資主體方面,長三角的實業也曾經是活躍力量。在樓市繁榮的時候,核心業務是服裝、皮鞋製造或是礦業的企業多涉足房地產開發。但在房地產市場高速成熟的環境下,相對於大型品牌開發商,他們在產品設計、營銷推廣和市場號召力等方面都缺乏競爭力。

隨著這些企業主體業務開始放緩,現金流受到影響時,降價發售成為必然。在杭州,雅戈爾、諾貝爾瓷磚等涉足房地產的企業,紛紛通過退地、轉讓 股權、降價清盤的方式退出。

房市下一步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財新記者: 「對於大型開發企業來講,大幅降價往往可以快速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那些市場基本面本身存在供大於求現象的城市或區域板塊,將有可能發生大幅降價的現象。 」全員營銷是開發商應對銷量慘淡的直接辦法。在杭州,融創中國啟動的全員營銷策略引得本地其他開發商效仿,房產銷售紛紛走向了街頭開始拓展客源,提成點一升再升。上述杭州本地房企負責人稱,公司原來的提成點是千分之二,現在提到了千分之四,開發商給銷售代理公司的提成比例也有提高。

億翰智庫品牌經理韋駿傑分析,開發商的戰略決策還應該包括暫緩拿地,減少新開工,但是領先企業不願意就此失去規模領先的地位,二線企業則希望在波動的市場中打破現有格局,會更多考慮戰略性拿地,這就造成了土地市場整體上並沒有迅速變冷。

今年1月 -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59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1月 -2月還增長6.5%;土地成交價款1556億元,增長11.4%,增速提高2.5個百分點。

但新開工意願卻在明顯降低。1-3 月份,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29090萬平方米,下降25.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27.2%,房屋竣工面積下降4.9%。

「越是糟糕的環境,迫使開發企業越追求安全邊際,這樣最重要的結果是帶來格局重組的機會。行業中的併購重組會增多,行業集中度提升速度會加快,對大型開發商的機會要比小開發商多很多。 」億翰智庫分析,彎道超車對追趕型企業來說風險更大,內生性的因素將最終決定房企能否成功打破格局。

而格局的變化會發生在行業見底之後一年,這和開發週期相關,所以判斷行業底部至關重要。

面對慘淡的樓市,地方政府也著急。一季度杭州市主城區地價平均溢價率為9.3%,較去年平均20.9% 的溢價率有較大回落。2月和3月,餘杭、蕭山出讓價均無現場書面競價,其中一塊地以樓麵價8017.54元 / 平方米成交,與半年前出讓的相鄰地塊相比,價差達1812元/平方米。

杭州市發改委在4月21日的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杭州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風險,強調了房地產行業與杭州市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從一季度數據看,地方財政收入中,房地產相關稅收佔比達29.7%;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佔比達45.9%;實到外資中,房地產資金佔比達69%」 。

在此之前,杭州、常州等下行壓力大的地方政府已經牽頭組織過多個房企座談會,地方政府借此傳達地產調控信息,表示將「進一步釋放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剛性需求」 ,限購令解除的消息偶有傳出。

在調控紅線之下,尚無地方政府明文解除限購令,但暗度陳倉的做法已有出爐。例如已降價的溫州樓市,當地政府認為泡沫已經得到應有的去除,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在「雙限」 的紅線之下,悄然調整本地戶籍家庭的購房權限,此後又欲對購房資質認定、公積金貸款、產權變更等多項內容的綜合政策進行調整,旨在放開購房限制。

4月22日,無錫市印發戶籍新政,規定只要購買60平方米以上商品房就可落戶無錫,這是迄今為止三線城市最「大膽」的救市之舉。

但購房者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針對杭州等地降價消息,上海搜房網近日針對1402個購房者的樣本做了調查,逾四成受訪者進入觀望樓市的行列,這一數據與年初的13.1% 對比,已經增加三成。

泰禾集團上海區域公司總經理沈宇嵩說, 「成交量長期低迷,成交價長期不反彈」是樓市崩盤的徵兆。

此次市場變化可能預示

著,房地產市場

將由供給主導

轉變為

需求主導

住宅產品高危,資金已適時轉向,

不再

輕易投向

住宅市場

2014年2月22日,杭州市城北某樓盤的老業主聚集在售樓處門口,以多種理由要求補償差價或者退房。2月19日晚,該樓盤宣佈降價,均價直接從17200元 / 平方米降到了13800元 / 平方米。

全員營銷

是杭州開發商

應對銷量慘淡

的直接辦法,

提成點也一升再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24

新一代“長三角” 究竟什麽是“京津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59

2 月是習近平總書記布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周年,將由頂層設計階段進入落地實施階段,啟動第二波,該區域未來幾年即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京津冀有望改變過去北京一家獨大的格局,打造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大增長極和城市群。重點在頂層規劃設計方案、區域功能定位、產業重新布局、城市群建設、北京功能疏解、交通一體化、公共服務業一體化、環保一體化、北京二機場等。

通過京津冀一體化,北京可以疏解非核心首都功能。北京是主要功能和產業輸出方:除了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其他必要的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之外,將要調整、轉移大批產業項目,對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和企業將提出關停或轉移。

天津是橋梁,承接北京部分功能,同時向河北轉移部分產業:

承接北京部分產業:2014年6月,6月28日,天津市西青區政府聯合天津卓爾電商城舉行“商戶入駐簽約儀式”, 推出多項優惠政策,表達對天津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大力支持。

新中關村合作項目:2014年8月,京津雙方簽署了《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框架協議》、《關於共同推進天津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等六項協議。其中,在天津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成為京津合作的重點項目。

河北是產業主要承接方。 2014年上半年河北省重新規範和整合開發區布局,形成196個升級開發區平臺,分門別類,承接需要落地的產業。河北省工信廳與北京市經信委對北京擬轉移產業項目進行分類,了解每個擬轉移項目的情況和擬轉移地區,在此基礎上繪制北京產業轉移地圖,標明園區所在地、功能定位以及將要承接的產業。河北的計劃是,作為京津水源地的張家口、承德地區側重於對接綠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秦皇島、唐山、滄州沿海地區特別是曹妃甸和渤海新區,側重於承接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廊坊、保定地區側重於承接新能源、裝備制造以及電子信息產業,冀中南地區側重於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產業制造環節和一般制造業的整體轉移。

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啟動從頂層設計到推進實施的第二波,結合 2014 年 2 月 26 日習近平總書記的 7 點要求和 12 月 26 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上張高麗副總理強調的“加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預計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第二波將在以下幾大領域率先突破:

(1)出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頂層設計方案;

(2)明確區域功能定位,四大功能分區:西、北部生態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區(覆蓋承德、張家口)、中部優化調整區(覆蓋北京、天津、廊坊、唐山)、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覆蓋石家莊、保定、滄州)、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覆蓋唐山、秦皇島、天津、滄州)。

“兩核三軸一帶三重點”:“兩核”指京津雙核,“三軸”指京津塘主軸、京-保-石拓展軸、京-唐-秦拓展軸, “一帶”指沿海經濟帶,三個重點開發地區包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工業區;

(3)交通一體化先行;

(4)產業轉移給河北帶來跨越式發展新機遇;

(5)環保一體化。

20150204095533448

受益區域:

城市受益次序是:廊坊、保定、唐山、滄州、天津、石家莊。產業受益依次是:房地產、交運、基建、建材、環保、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

從四大戰略產業功能區看,曹妃甸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帶動唐山發展,新機場為廊坊、保定提供機會。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促進天津產業結構升級。

北京:疏解功能,提高品位(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

(1) 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2) 深入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3) 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控制人口規模,治理交通擁堵、霧霾嚴重等“城市病”。

天津:雙星閃爍,創新發展(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

(1) 承接部分北京的非核心功能。在北京去非核心功能的過程中,底子較好的天津必然將承接北京發展程度較高的產業。

(2) 創新發展。吸收資源、科技、人才等優勢,創新發展。其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就是此方面的重點項目。

(3) 北部的經濟中心、航運中心。成為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經濟、交通、物流發展中心。而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是目前我國北方唯一的自貿區。

廊坊:“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受益最多(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

(1) 位於新機場臨空合作經濟區,依托新機場,完善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交通網絡,通過臨空合作,發展物流倉儲等產業。

(2) 人口流動,帶動當地房地產和居民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3) 憑借與北京、天津便利的交通條件,接受兩地部分產業,推動尤其是以商貿批發為主的專業批發市場和現代物流園區建設。

保定:產業轉移,接力科教(位於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

保定,受益於便捷的交通環境、較好的發展底子和離北京較近的優勢,將成為主要受益區。

(1) 接手北京部分科教、醫療功能。在河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保定將承接北京部分行政、科教和醫療等功能。

(2) 完善保定交通網絡,通過便捷的交通條件,承擔部分批發零售、物流倉儲的功能,例如白洋澱接手北京西紅門服裝批發城的部分商戶。

(3) 大城市建設,保定在制造業、科技園區建設、高等教育底蘊較好,通過承接北京功能,有助於迅速提高城市發展建設,樹立城市形象。

唐山:產業承接,港口建設(位於中部優化調整區、東部濱海臨港產業發展區)

(1)曹妃甸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接受來自京津的制造產業,以首鋼為代表,建設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成為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

(2)唐山港建設,推進京津冀地區航運發展,物流建設,發展臨港產業。

(3)交通網絡建設,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唐境內投資建設的張唐鐵路、唐山客車線等重點鐵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通過唐山路網交通功能來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力。

滄州:(位於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

(1)產業承接,制造業先行。2015年1月,北京市經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廳在石家莊共同簽訂京冀醫藥產業協同發展框架合作協議,北京首個生物醫藥產業園正式落戶河北滄州。

(2)臨海產業。發揮滄州臨海優勢,發展無水港,物流、倉儲等配套建設。

石家莊:搭建城市新框架(位於南部制造業與耕作業區)

(1) 區劃調整,城市擴容。石家莊借助京津冀一體化,重新進行了區域調整,擴大了城市面積,土地可分配面積增多,促進經濟發展。

(2) 產業轉型。淘汰落後過剩產能,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特色主導產業,承接京津,帶動產業升級,結構調整。

(3)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化。通過石家莊經濟發展,帶動周邊區域城鎮化建設,提高就業。

受益產業

1. 房地產:轉移北京非核心功能,疏散密集人口,帶動北京周邊地區房地產發展;在產業轉移中,帶動產業園區建設;土地重估

2. 交運基建:軌道交通、港口、機場、公路等。

3. 建材:交通一體化促進當地建材、鋼鐵的需求上升。

4. 環保:生態一體化,著力解決三地汙染問題。

5. 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行業。公共服務一體化。

QQ圖片20150204162519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778

長三角互聯網金融高層對話:加強行業自律與完善監管體制並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567.html

長三角互聯網金融高層對話:加強行業自律與完善監管體制並行

一財網 吳茜 2015-10-29 22:03:00

近日,在“2015長三角互聯網金融高層對話”論壇上,來自江、浙、滬、皖四地的政府部門領導、企業家和專家學者探討了深化長三角地區互聯網金融合作、實現“三省一市”優勢互補等問題。

近日,在“2015長三角互聯網金融高層對話”論壇上,來自江、浙、滬、皖四地的政府部門領導、企業家和專家學者探討了深化長三角地區互聯網金融合作、實現“三省一市”優勢互補等問題。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表示,全國性互聯網金融協會有望在近期落地上海。多家企業現場簽署《長三角互聯網金融企業自律倡議書》,承諾共同營造健康的金融環境,保障投資者利益。

屠光紹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興未艾、總體態勢良好,但也要看到行業內部良莠不齊,存在著一些風險隱患。互聯網金融要成為整個金融市場的良性競爭者,就必須註重發展的質量、長期性和規範性。這就要求其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行業自律性。目前,四地都已建立行業協會、聯盟,全國性的互聯網金融協會亦可能近期落戶上海。

從剛剛啟動編制的《長三角互聯網金融(P2P)產業地圖》可以看到,長三角地區一共有互聯網金融平臺620家,出現問題率(包括跑路和兌付困難)達到30%,問題平臺數量占全國的39%。

同時,監管體制的改革對營造良好的互聯網金融環境至關重要。屠光紹說,傳統的金融監管格局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以機構監管為主,以地域為依托。但跨時空的互聯網金融不斷沖擊和挑戰這個體制,這就要求我們根據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來完善監管體制。“長三角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高地,今天,互聯網金融首次納入到長三角合作之中,這對打破區域限制、推動互聯網金融在長三角更快更好地發展,一定會起到積極作用。”

上海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王喆則從投資導向、區域協調、行業監管、社會責任、創新協同、行業自律、普惠金融等七方面對上午的高層閉門會議作了總結。其中特別說到,在當今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法規與監管體系還不健全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企業要講求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勇於社會擔當。

隨後,在來自上海銀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保監局、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浙江互聯網金融聯盟、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等單位領導們的共同見證下,炳恒財富、舜農集團、麥子金服、惠民益貸、江蘇強業、安徽興泰匯眾、泰隆銀行、諾亞財富派等江浙滬皖四地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代表簽署了《自律倡議書》,承諾建設透明誠信體系、保障客戶資金安全、構建風險防控體系、加強企業自律監督、營造良性競爭環境、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並倡議四地互聯網金融企業共同防範風險,鑄就誠信、互助、共贏的市場格局,促進三省一市互聯網金融業跨區域互動融合,推動長三角互聯網金融業健康有序發展。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85

長三角:樓市中有多少“金融魅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196

上海一樓盤售樓處人頭湧動。(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圖)

2016年春節以來,長三角房地產市場以上海為龍頭,出現新一輪飆漲。“眾籌買房”、理財資金,以及“首付貸”、零首付等金融杠桿進入樓市,使這輪行情顯得更加狂熱。

“首付貸”、過橋貸等金融產品引發了對中國版“次貸”危機的擔憂,隨之被叫停,上海與深圳也相繼出臺了旨在為樓市降溫的新政。歸根結底,樓市熱還是因為過剩的貨幣沒有其他投資渠道。

2016年3月25日,上海、深圳兩地相差12小時,先後推出了“樓市新政”,試圖為2015年以及2016年春節後的一線城市樓市價格猛漲,踩下剎車。

在上海,新限購令的內容包括:非本地戶籍家庭購房繳納個稅社保的年限從累計2年以上,變為連續繳納5年及以上,也就是說5年之中從未離開上海工作的非戶籍家庭才有資格買房;對於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購買普通自住房首付款須付50%以上,非普通自住房首付70%以上,並且不得外借首付款,否則被視為失信行為記錄在冊。

在上海早上10點公布新政後,深圳在當日夜間10點也出臺了新政,但限購力度不如上海大。深圳市規定,如果不是本地戶口,須繳滿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才能買房,此前是1年;如果想買二套房,首付最低要付四成,此前是三成。

在新政出臺前幾天,上海樓市上演了“最後的狂歡”:上海房地產交易服務網顯示,3月24、25日兩天,上海累計簽約一手房套數達到了驚人的4205套,創近年來的最高紀錄。

樓市再狂飆

一套約300萬的房子,七八撥人想買,房東提價5萬,走掉一些人,而後提了10萬,還是留下了兩個買家,房東實在不好意思再加價,說“你們抽簽吧,抽到誰算誰的”。

2016年春節一過,長三角樓市在上海的“龍頭”效應下,熱度陡升。

與上海西北毗鄰的江蘇省昆山市花橋鎮,從上海湧來的看房客把這里的新盤售樓大廳圍得水泄不通。這里靠近上海的新盤價格大約在1.4萬每平米,又在以每周加1000的速度上漲。

一兩周後,如果再來這里,樓盤門口的銷售人員會告訴你目前沒房子賣,如果你說你已經認籌過了,他們會為你叫好,“買到就是賺到!”

認籌,是指開盤前,購房者先付1萬到3萬不等的認籌金,得到開盤時選樓層的名額,開盤當天再去隨機選號。

同在長三角經濟圈的江蘇省會南京,也是一派火熱景象。

南京樓市的資深觀察者丁默(化名)對南方周末記者描述,春節後南京的房子供不應求,以致相關部門專門發文,說南京出現了階段性、局部式“房荒”。

“房子供不應求,搶房、房價上漲,成了南京樓市的主旋律。”丁默說。2015年,南京出現了19塊“地王”,地價比房價高,面粉比面包貴,加速了公眾恐慌,帶動周邊樓盤價格上漲。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熱賣局面,還是2009年“四萬億”政策出臺時,全國房價普漲。但2010年以後,樓市出現了分化,三四線城市漲不動,一二線城市持續漲,“虹吸”效應使更多資金從三四線進入了一二線城市。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8.2%,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1.7個百分點。從金額來看,商品房銷售額8577億元,增長43.6%,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49.2%。

其中,上海樓市的增速可謂是一枝獨秀。

中原地產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上海二手房2016年1、2月的成交套數分別是4.4萬套和2.7萬套,網簽均價在2.6萬元每平米左右。一手房成交面積,自2015年4月起一路上行,在2015年12月達到最高點188.6萬平方米,成交均價在一年內由2.9萬平方米爬升到了3.6萬平方米。

在浦東,陸家嘴集團開發的一套新樓盤,2015年3月以3.1萬-3.5萬每平米的價格通過中介售賣,購房意向金10萬元。而後,隨著樓市瘋漲,開始拖延與已付意向金的購房者簽署協議,並試圖勸退。一年後的2016年3月,該樓盤的售樓網站參考價已經漲到了5.2萬。

同在浦東的二手房交易市場,龍陽路的萬邦都市花園,一戶賣家因為看房者太多,以10萬為單位跳價,最終一天之內漲了60萬。

準備在浦西購買婚房的王濤(化名),過年前後看了三套二手房,最終全都以房東不賣而告吹,房東們在坐等漲價。很多房東是賣小房換大房,他看好的房子變卦或漲價了,自己手上的就相應地要“捂著”或漲價。

其中有一套約300萬的房子,七八撥人想買,房東提價5萬,走掉一些人,而後提了10萬,還是留下了兩個買家,房東實在不好意思再加價,說“你們抽簽吧,抽到誰算誰的”。

“太瘋狂了,”王濤說,“感覺跟買白菜一樣,現在上漲的趨勢讓人根本就喘不過氣來。爸媽一輩子攢了幾十萬,一個禮拜內就可能完全蒸發了。”

2016年3月1日,上海,盡管已過11點,但在同泰路的寶山房地產交易中心外的蛇形通道依舊排滿了前來等候交易的市民。(CFP/圖)

杠桿市

“資本的貪婪”,是老百姓對這輪樓市上漲的樸素歸因,其最主要的依據,是眾籌買房的出現,以及“首付貸”等金融杠桿的入市。

自打女兒開始買房,王濤的母親也變成了樓市甚至金融市場的研究者。她一般不喜歡發消息,買房期間卻信息不斷,比如“中國買房讓你感受到了什麽是資本的貪婪,是書本知識與現實的最好體驗”。

“資本的貪婪”,是老百姓對這輪樓市上漲的樸素歸因,其最主要的依據,是眾籌買房的出現,以及“首付貸”等金融杠桿的入市。

王濤的母親說,她看到一些人每人湊三五萬,眾籌買了325套房子。

深圳鏈家二手房研究院總經理肖小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種玩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幾個朋友共同出資,大家商量好房產證寫誰的名字,或者找人代持就行,具體什麽時間賣房,大家商量;還有一種是互聯網眾籌,比如深圳成立了一家公司叫拼房網,以公司的方法運作,同樣有一個物業代持人,賣房時間會明文約定,比如投資一年為限。

更花哨一點,在上海等城市,出現了以買房之名、行投資之實的資產管理公司,搞所謂的“房地產金融創新”或是房地產的“資產證券化”。其玩法是,開發商建好房子後,暫時不賣出去,轉手賣給投資公司,並承諾一段時間後溢價15%回購。這家投資公司則把這些房子包裝成“理財產品”,以更低的收益轉讓給理財的老百姓,並告訴投資者,這些理財投資是有房地產抵押的,比一般理財靠譜。

然而一旦房子不好賣,開發商不再還投資公司的錢,投資公司就會無法償還投資人的本金。今年2月,上海鑫琦資產19億兌付危機,就是這樣發生的,這一事件至今仍未了結。

比起上面的玩法,今年一線城市1-3月的樓市熱潮中,“首付貸”、零首付等金融產品的出現,更引起了公眾的恐慌。

2月開始,國家政策放低了購房首付的比例。規定在不實施“限購”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另外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這就表明最低首付款比例能降至20%,即對於一般的購房者,貸款杠桿比例最高能達到5倍。

而“首付貸”是指這20%的首付,也可以向其他機構借錢。比如,如果借了首付款一半的首付貸,購房者的杠桿比例就從5倍升到了10倍。因此首付貸被稱為“樓市配資”,它的風險在於利息高、周期長,借款人的還款壓力大,如果是一成首付即10倍杠桿,樓市下跌10%就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

“首付貸”出現在樓市漸入狂熱的市場環境下,開展此業務的,有房地產開發商、房產中介、P2P理財公司,甚至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

盈燦咨詢聯合網貸之家為南方周末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家P2P網貸平臺出現過“首付貸”標,目前有20家P2P網貸平臺對接“首付貸”資產為主要業務。

據媒體統計,這些平臺包括世聯行、搜房網天下貸、搜狐搜易貸、房金所、鏈家加多寶、廣州e貸、平安好房貸等。其中世聯行首付貸業務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2015年首付貸產品約29.9億,且主要在二三線城市。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有信托、保險公司也介入到了首付貸業務。一位剛剛在上海買房的購房者透露,有中介公司介紹了跟一家大型知名保險公司配資的方法:用保險資產管理的錢去借首付貸,中介給保險公司擔保。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首付貸規模是每家機構自己報的數字,不一定真實,“就像前段時間的股市,場外配資是券商的生財之道。”

就在“首付貸”在民間如火如荼時,3月初,深圳、北京等地都對“首付貸”進行了排查。3月12日,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第一個回答的就是關於首付貸的問題:“對於銀行來說,必須了解你的客戶,客戶的首付是不能借的。如果首付是借的,客戶整個借款和自有資本的比例實際上就變了,未來的償還能力也就變了。”

隨著政策風向的變化,南方周末記者觀察到,在一些大型公司的金融產品中,“首付貸”一欄被標註“已叫停”。3月25日上海出臺的樓市新政明確規定,“嚴禁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機構從事‘首付貸’、過橋貸等場外配資金融業務”。

貨幣追逐房子

在傳統投資的四種渠道中,除了地產以外,外匯、債市和股票市場都出現了問題,反而流動性最弱的房地產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

在南京,丁默觀察到近期南京樓市瘋漲的重要原因,是全國各地的資金都來南京炒房了,特別是去年7月獲批的江北新區的房子,投資客超過50%,有些樓盤甚至高達80%。“實際上是一種貨幣現象,用無限的貨幣追逐少量的房子。”他說。

中原地產中國區副總裁劉天旸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上海樓市在2014年交易比較差,2015年的上漲屬於一些被壓制的需求釋放了出來,隨著“3·30新政”出臺,有一波井噴行情。他認為,在傳統投資的四種渠道中,除了地產以外,外匯、債市和股票市場都出現了問題,現在反而是流動性最弱的房地產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

肖小平也同意這一說法,他認為,房地產價格上漲是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大家觀念的變化,“以前如果手上有100萬存款,會很開心,但現在如果有100萬的現金存銀行,會睡不著,一方面是擔心通脹,財富縮水;另一方面身邊很多人都在各種增值,自己不動就會被拋下。雖然房產不算一個好的投資渠道,但收藏品、股市、基金、貴金屬、稀有金屬……通通比房產更不靠譜。”

世聯行集團副總經理袁鴻昌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本輪上漲是價值規律在發揮作用。蘇州、杭州、南京等長三角城市房價的上升,主要原因不是上海的帶動效應,而是城市本身的價值。

而尹中立的看法則不同,他認為一線城市從去年以來的房價上漲,主要是受股市因素的刺激。

為什麽深圳上漲最多?因為深圳有八百多家中小板企業、五百多家創業板企業,深圳財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深圳樓市。去年創業板漲幅85%,中小板漲幅54%,“這部分股票市值增加了約10萬億,其中溢出幾千億元就足夠使深圳房價飆升了。上海去年漲幅不大,因為它是主板市場,財富的增加在樓市的體現並不明顯。”

另外,尹中立認為,今年是貨幣信貸政策的調整,也是樓市上漲的重要原因,“尤其是1月份2.5萬億的新增貸款,對市場的刺激是巨大的。根據市場經驗,一旦貨幣信貸放水,房價立刻會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59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在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42.html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報國務院審批。
5月3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文稱,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定要站在新起點,取得新突破。為此要在六個方面深入開展工作,其中之一,就是編制一批規劃,優化城鎮布局。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提升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城市群開放競爭水平。同時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遊、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規劃有哪些新變化
在全國多個城市群中,長三角區位條件優越、經濟基礎雄厚、城鎮體系完整、一體化發展基礎較好,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目前正在實施的,是2010年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下稱《區域規劃》)。
相對於《區域規劃》,“此次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可能會有兩個變化。”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規劃綜合組成員郁鴻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變化之一,在於區域範圍可能發生變化,會有更大範圍的區域加入進來。
長三角是一個經濟區概念,同時又有行政區劃的概念,範圍到底劃定在哪里,一直存在爭論。
長三角合作起源於1992年建立的長三角15個城市經濟協作辦主任聯席會議制度,1997年升格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此後,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多次擴容,2003年,臺州市被接納為正式成員。2010年合肥、鹽城、馬鞍山、金華、淮安、衢州等六城市“入圍”。2013年徐州、蕪湖、滁州、淮南、麗水、溫州、宿遷、連雲港等八城市納入,會員城市迄今已擴容至30個。
但是,不管是2008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還是2010年國務院批準的《區域規劃》,都將長三角的範圍確定為江浙滬,並未納入之外的區域。在《區域規劃》中,長三角以上海為核心,江浙滬25個城市中16城市為核心區,其余為輻射區。
郁鴻勝說,長三角區域規劃不斷變化,一個原因就是長三角範圍有爭議,周邊省市也在不斷加入協調發展規劃中來。“規劃不是鐵板一塊,在發展中不斷調整,不可能一成不變。”
第二個變化,應該是隨著國際國內大環境的變化,比如“一帶一路”的推進、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長三角的區域規劃也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比如長三角原來更多講的是發展,但長江經濟帶將更強調環境保護,不搞更大開發,這樣作為下遊的長三角,在功能上也需要和上遊、中遊形成聯動,就需要對長三角的功能做一些調整。”郁鴻勝說。
長三角一體化這些年
在長期的一體化推進中,長三角已經形成了決策層、協調層和執行層“三級運作”的區域合作機制。
決策層即“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省(市)委書記、省(市)長出席,三省一市常務副省(市)長、黨委和政府秘書長、黨委和政府研究室主任、發改委主任和副主任列席。
協調層即由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常務副省(市)長參加的“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
執行層包括“聯席會議辦公室”和“重點合作專題組”。目前共設立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環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務、城市合作、產業、食品安全12個重點合作專題。其中城市合作專題固定由上海市牽頭,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具體負責;其他專題由當年輪值方牽頭。
這些年的合作,《區域規劃》是否已完全實施落地?如何評估上一輪規劃的成效,以及這些年長三角一體化推進的效果?
《區域規劃》提出了兩個分階段的目標,分別是:到2015年,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這其中還包括一系列量化指標,比如到2015年,人均GDP達到8.2萬元(核心區10萬元),服務業比重達到48%(核心區50%),城鎮化水平達到67%(核心區70%左右),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核心區3%)。
數據顯示,按常住人口計算,2015年上海人均GDP超過10萬元,江蘇接近9萬元,浙江接近8萬元。而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看,上海超過67%,江蘇和浙江均超過48%。
僅從量化指標上看,不少指標都已達標,少數指標尚有距離。不過,具體體驗上,有常來往於滬杭兩地的人士還是向本報記者抱怨稱,一體化推進太慢,比如兩地交通卡不能通用,“坐個公交車還需要去買倆包子換零錢。”


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劉誌彪對記者表示,長三角的要素流動確實在加快,但政府層面的一體化推進還有待加強。所以建議在統一合作理念的同時,還是要從具體項目入手,這樣各地才能看到收益,才更有積極性。“比如新能源汽車,長三角內部可以合作,統一充電樁的標準,統一布局和規模,需要裝多少個充電樁,大家一起做一個規劃。”
郁鴻勝則表示,區域合作的模式是階梯式發展三階段,初級階段是城市的布局合作,中級階段是生產要素合作,高級階段是政府間的制度合作。而長三角城市群,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制度合作階段。
“長三角一體化也已經進入深水區,需要在機制上形成各城市合作的動力。”郁鴻勝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24

奧運“貴族”項目興起東部沿海:長三角就有5000匹馬

在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上,中國隊在馬術、帆船、擊劍等傳統弱項上嶄露頭角。其中,華天獲得馬術三項賽個人賽第八名,創造了中國奧運馬術歷史最好成績。

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之後,馬術、帆船、擊劍等原本在人們眼中遙不可及且需要非常高經濟投入的“貴族運動”開始進入了國人的視野。近年來,隨著東部沿海省份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富裕階層的增多,這些運動在富裕地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在上海從事投資工作的王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從3年前開始騎馬,現在這項運動已經成為他業余生活的一部分了。“繁忙的工作之余去騎騎馬,在馬場上馳騁一番,再出一身汗,這種感覺相當不錯。”王先生說。

盛行東部沿海地區

“目前上海有相當規模且設施比較全、師資力量還可以的馬場,大約有六七家,如果算上小馬場大概有一二十家。而北京的馬場數量是上海的十倍,大約有兩三百家。”上海全進馬場經理何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據他了解,這幾年東部沿海地區練馬術的人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浙江、江蘇的小馬場也很多,基本上每個縣都有,整個長三角地區可能有5000匹馬左右。

帆船運動也在興起。上海美帆遊艇俱樂部董事長助理王明旭表示:“現在上海規模大一點的帆船俱樂部大概有七家,其中澱山湖有四家,金山區的碧海金沙有一家,滴水湖有兩家。其實,帆船運動對水域要求比較挑剔,在青島、廈門、深圳等有著較好水域條件的城市,帆船運動已經非常流行了。”

國家體育總局青島航海運動學校副校長曲春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學校下屬俱樂部的會員來自全國各地,這里面有身家上億的,也有中產階層的,其中中產階層占三分之二。

馬術、帆船、擊劍等運動項目都需要較高的初期經濟投入,這背後考驗的是家庭的經濟實力。此次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在這幾個項目中有所斬獲的選手,除了華天是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中英混血兒外,其他幾人基本都來自東部沿海地區。

馬術、帆船、擊劍等運動項目盛行東部沿海地區,這還有著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撐。

《馬術》雜誌、馬術在線與北京正誠騰駿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馬術俱樂部及2015年進口馬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10日,我國馬術俱樂部數量達到823家。其中,數量排前十的省份分別為:北京、山東、江蘇、河北、遼寧、浙江、上海、河南、廣東、內蒙古。前三 (北京、山東、江蘇)的俱樂部數量占全國馬術俱樂部總數的37.7%,超過三分之一。

該統計也顯示,目前全國馬術愛好者13萬人左右,遞增速度非常快,其中絕大多數是依托於馬術俱樂部進行騎乘和訓練。全國馬術愛好者數量分布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蘇、遼寧、內蒙古、浙江、新疆、河北。

東部沿海地區同樣是擊劍俱樂部的集中分布地。中國擊劍協會註冊會員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擊劍俱樂部、培訓機構、運動中心173家,其中北京、江蘇、天津、山東、上海、廣東總計118家,累計超過總數的68%。

近幾年來,擊劍這一原本參與人數有限的專業競技運動開始向參與型項目演變,據中國擊劍協會統計,該協會2014年共有註冊專業運動員1000 余人,而從事業余訓練的會員近4萬人,可見國內的擊劍教育發展迅速。

為何這些運動項目盛行於東部沿海地區?

根據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並重時期;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居民的消費轉向精神文化消費為主的時期。

2015年,全國有10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基本位於東部沿海地區。

在這些沿海發達省份中,深圳、廣州、蘇州、無錫、珠海等城市的人均GDP均超過2萬美元,南京、杭州、常州、鎮江、天津、佛山、威海、北京、上海、青島、寧波、舟山、中山等城市的人均GDP都超過1.5萬美元。

這些人均GDP遠超5000美元的東部沿海城市,居民在經濟寬裕的前提下,已經轉向追求精神文化層面的消費,其相應的運動開支自然也在上升。

貴族運動的市場化待規範

其實,這些原先所謂的貴族運動目前的流行,除了因為地區經濟水平提升外,還有著國家層面的推動。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大力支持發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車、水上運動、登山攀巖、射擊射箭、馬術、航空、極限運動等群眾喜聞樂見和有發展空間的項目。

“在全國,擊劍運動這幾年的培訓人數呈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青少年的培訓。”杭州市擊劍運動協會秘書長張錦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現在很多擊劍培訓機構和俱樂部有非常清晰的商業模式,有專門營銷部門和專門的售後部門,這促進了現在東南沿海地帶該類培訓機構和俱樂部的不斷發展。

目前,在馬術、擊劍、帆船等運動行業中,各個俱樂部根據學員對教練和馬匹、器械的不同要求和所處的不同學習階段,也會有不同檔次的價位。

“目前我們俱樂部以青少年培訓為主,一年兩三萬元就可以,一堂課大概500元,這跟學鋼琴等樂器的補習課價格差不多。”杭州伯駿馬會董事長倪炳奎告訴記者,家長們讓孩子來學馬術的目的,一方面是孩子學習壓力大,馬術能減壓、鍛煉身體,另一方面有些孩子以後有出國留學的計劃,而歐美國家的學校對馬術運動認可度也比較大。

何偉告訴記者,很多初次來體驗馬術的家庭,有一部分是工薪階層;而對馬術培養有一定追求的家庭,相對來說是收入比較高的。比如他們俱樂部的少年馬術隊,每年收取10萬元左右的馬術訓練費。10萬元包括騎乘費和教練費、場地使用費,但不包括外出比賽費用。隊里的孩子基本來自經濟比較寬裕的家庭。“有些孩子經常會去外地參加一些比賽,而從上海到北京的馬匹運輸費就要2萬。如果自己買馬的話,花費更高。有些適合競技的馬,跳高能跳1.2米,有可能就值100萬元了。”

玩帆船也是花費不低。曲春對記者表示,目前他們學校下屬俱樂部的會員分四個檔次,學生會員的年費是2000元,普通會員是8900元,中級會員是1.8萬元,高級會員是4.5萬元。“高級會員一般是船東,他們的船就停在俱樂部這里。而買一艘船便宜點的十幾萬元,貴的要上千萬元。”

但在這些運動興起之時,行業的問題也正在浮現。

帆船運動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很多俱樂部在培訓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國內很多的教練有些是專業隊退役的,他們只是運動員,並不一定會做教練,有些是半路出家,只接受過一些教練的培訓,經驗並不多。而且每個人培訓的方法不一樣,這也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同樣,馬術運動市場化也存在行業標準的問題。何偉對本報記者表示,各個俱樂部各自為政,行業沒有制定統一的培訓和管理標準。一般來說,每個馬場對“術”的理解不一樣,就算同樣是超越一個障礙,所帶出來的孩子在馬術上的方法和技巧也不一樣。此外,在對馬匹的管理、飼養,以及訓練的技巧方面,很多馬場的方法都不一樣。這些粗放的模式,都不利於行業的發展。

擊劍的問題似乎更嚴重。張錦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由於擊劍培訓機構和俱樂部越來越多,現在費用這一塊已經呈現打價格戰的趨勢,價格放低的同時,只能依靠降低場館設施和擊劍服裝等的質量,來縮減成本。

比如,如果按照國際通用標準,應該是采用800牛頓的防護服,出廠成本價在2300元左右,不過現在大部分俱樂部提供的是350牛頓的防護服,成本價在1000元。

他還舉了個例子,一般專業隊的場地應該是在水泥地上鋪淩空的地板,但現在全國97%的俱樂部都不采用淩空地板,而是采用幾毫米厚的地膠板,再在上面鋪劍道就完事了,這對在上面擊劍的人的膝蓋和胯下韌帶等容易造成傷害。

“外行人對這些情況不了解,現在也沒有一個行業的標準,也沒有人去追究。”張錦才補充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