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8號文」的銀行衝擊波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591

8號文祭出重拳,直接撼動餘額8萬億左右的銀行理財市場和銀行的金礦——同業業務;而對於部分機構來說,8號文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市場,開發出新的融資品種是當務之急。

一紙「8號文」,讓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走勢應聲調頭向下。

2013年3月27日,中國銀監會下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業界簡稱「8號文」。一週之後,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一年以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幅度為0.11至0.16個百分點,而一年以上的產品下降幅度更大,達到0.93個百分點。

事實上,各家銀行接到通知的第二天,A股市場即還以顏色。2013年3月28日,金融板塊共蒸發了3500億市值,佔整個A股蒸發市值的一半。其中,銀行板塊平均跌幅6%,券商板塊更暴跌6.19%:興業銀行、東北證券跌停,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接近跌停。

一份旨在規範理財產品的行業文件,為何引發市場驚恐大跌,是市場反應過度,還是幕後另有玄機?

11%全社會融資總量受影響

8號文影響社會融資規模1.9萬億元,約佔全年社會融資總量11%。

8號文祭出重拳,這直接撼動餘額8萬億左右的銀行理財市場。

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必須與投資的資產一一對應,要對每個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已經投資的產品需要進行整改。如果實在做不到的,則必須在2013年底前計提資本。

正常的理財產品操作是,先籌集資金,再分散出去投資。而國內銀行理財產品的普遍操作模式是,先建資產池。在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意味著放出的貸款,顧名思義,所謂資產池,銀行用自營資金將貸款項目接下來,根據資產收益製作成批的理財產品進行出售,這種變相放貸方式並不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內,更不受監管當局的存貸比限制,從而完成了貸款從「表內向表外」的轉移。

這種操作手法之下,資產池相對固定,通過源源不斷地發行理財產品,完成期限錯配。超額收益歸銀行,預期收益歸客戶,導致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承擔巨大風險,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風險收益。

在新頒佈的8號文中,資產池的比重和規模受到限制。新規要求銀行理財資金投資於非標準化(下稱「非標」)債權的規模不得超過理財產品餘額的35%,及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

此番整肅,監管層將所有的融資性理財納入了一個新的監管體系:標準化債權(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券等)和非標債權。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這些曾經用來逃避銀行資產負債表監管的工具,都被納入了非標債權的項下。

從前,這些資產池的項目常常要借助信託、券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為「通道角色」包裝、配合。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銀信合作(銀行與信託)、銀證(銀行與券商)的合作都將受限。

「以前在跑的通道業務,現在肯定是不能動了。文一出,就暫停了。」一位大型券商資管部人士說,「現在不談創新,要談穩健地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銀信合作規模2.03萬億,銀證合作規模1.78萬億,兩項相加約3.81萬億;而目前銀行理財餘額8萬億左右,以理財產品投資銀信合作和銀證合作的規模最高不能超過理財產品餘額的35%計,通道業務規模將不能超過2.8萬億——而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準債權規模超標1萬億。

解決超標有兩種手段:一是壓縮非標債權資產;二是通過購買標準化債權資產,做大理財規模。

「這樣一來,標準化債券將會有比較大的需求。導致很多非標項目必須做成標準化、發債或者資產證券化。債券的供給和需求都將增加。」一位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說。

另一個將削減企業融資規模的是,通知中明確提到,「如果銀行不能實現『一一對應』要求,銀監會將不再允許其新增非標債權資產業務」。

這意味著,除了少數幾家大銀行不受此項規定影響,絕大多數銀行將在一段時間內無法購買非標債權資產。一些通過這一渠道融資的企業將資金吃緊,這其中以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為主。

受8號文影響,短期內社會融資總量減少不可避免,甚至很可能改變市場對經濟復甦預期。國泰君安研報分析稱,靜態估算,8號文影響社會融資規模1.9萬億元,約佔全年社會融資總量11%。

而業界普遍認為,受8號文棒打更多的,是中小銀行。「大部分通道業務還是中小銀行在做。四大行審得很嚴,不會有那麼靈活的變動。」一家大型券商資管部人士說。

愚人節的「9號文」

這則被業內戲稱為「9號文」的消息,彷彿是另一隻隨時落地的靴子,令市場惶恐不安。

而更讓市場恐慌的是8號文可能意味著新一輪組合拳的開始。2013年4月1日,微博上一則關於影子銀行整頓的愚人節玩笑,讓數十隻銀行股齊齊下跌,華夏銀行收盤時跌逾2%,跌幅最大。

這則瘋傳於微博上的消息稱:「銀監會今早下發特急通知,禁止商業銀行自營資金投資信託受益權。已投資融資類信託受益權的,須比照自營貸款計提撥備和資本,清理規範截止日期為4月31日。」

這條模仿了8號文口吻的微博,使不少網友和投資者信以為真,有網友稱,嚇得馬上把興業銀行拋了;還有網友大呼,同業市場要死一大片。就連某股份制銀行資金業務部負責人聽到該消息後也頗為吃驚。

不久就有細心人看出端倪,4月31日是一個不存在的虛擬日期,但這則被業內戲稱為「9號文」的消息,簡直直接點中了銀行的軟肋,彷彿是另一隻隨時落地的靴子,令市場惶恐不安。

市場為何害怕?為什麼要拋興業銀行?什麼是同業市場?這是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銀行開發出的一個新「金礦」。

2012年以來實體經濟低迷,傳統信貸需求放緩,手握大量資金的銀行無處投資,而同業業務不佔用資本,無需計提撥備、不受貸存比監管影響,成為各家銀行的新寵,2011年四季度以來,商業銀行多加大了同業業務的配置,大量的拆入、拆出業務為銀行貢獻了很多利潤。

簡而言之,同業業務在金融機構中間開展,有兩個方向,一種是錢借出去,又叫買入返售,意思是同業用抵押物向你借錢,到期後按面值給你錢。另一種是錢借進來,又叫賣出回購或者叫賣出返售。借出錢的叫逆回購方,借錢的叫正回購方。同業業務的抵押物標的一般有三種:貸款、票據、證券。

這種典型「錢生錢」賺錢方式,是另一種變相放貸。以興業銀行為例,一般是買入返售資產比較多,實際上興業是在向中小銀行貸款,因為流動性問題,中小銀行不得不拿出一些抵押物向興業銀行進行融資。這些標的物主要是貸款。因為貸款利率是最高的,所以興業才肯借錢給中小銀行,一般這種形式,票面利率是比較高的,比如5%以上。

2012年上市銀行中報顯示, 16家上市銀行同業資產同比增幅超過50%的達到11家,遠遠超過同期上市銀行資產增速。其中,興業銀行中期同業資產比例高達39.62%。成為首個同業資產超貸款的銀行。同業較為活躍的股份制和城商行的同業資產佔比已普遍超過20%。

「理財是個小頭,大頭是銀行同業,如果這類產品參照理財產品、自營貸款來梳理,那銀行資本根本不夠用。」一位國有大行資金部的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言下之意在於,如果同業業務也以理財業務的方式監管,會使得銀行的資產充足率重新計算,銀行為了新增的變相貸款要重新向市場募集資本金,銀行開始新一輪的融資潮,這些隱藏的潛台詞足以壓垮脆弱的市場神經。

針對市場質疑,2013年4月2日收盤之後,興業銀行緊急發出通知,下午3點半召開投資者的電話會議。

在會上,不少機構投資者直接拋出心中疑慮,國泰君安研究員邱冠華向興業方面問道:「8號文針對理財業務,但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組合拳的開始?未來是否對同業業務出台監管政策?」

董秘、行長和同業部總經理則反覆強調,理財產品不等於同業業務。興業銀行同業部總經理鄭新林說,「興業銀行同業業務,買入返售,都在表內,計提撥備、風險計提,都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我認為從表外引申到對表內進行進一步規範,沒有必然聯繫。」

即便如此,警報並未完全解除。在隨後各大券商出爐的研究報告中,大多表示了對監管升級的擔憂,其中申銀萬國的觀點頗有代表性,這是「表外舞劍(理財),意在表內(買入返售)」。

「實際上影子銀行最需要監管的部分是藏在銀行同業資產項下(特別是買入返售資產下)的表內同業資產,這類資產名義上是買入返售同業資產,但通常都附帶給對手方隱性的回購承諾。銀監會此次提到隱性回購承諾,為未來打擊同業資產埋下了伏筆。

「如果部分銀行因為理財受限而將該類資產轉至同業項下,可能未來會招致銀監會使用類似第五條的餘額上限的方式對同業資產進行監管,那麼銀行的資產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收縮。綜合以上測算,大型銀行受到的影響微弱,而興業、民生、華夏、南京、寧波等銀行受影響較大,特別是興業,對資產規模的影響達到21%。」

與監管者賽跑

眼下,新一輪的貓和老鼠遊戲或許已經開始。

聽上去,8號文直接堵住了理財產品的漏洞,但也給未來的融資方式增加了諸多的不確定性,融資困難的房地產行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未來的資金來源在哪裡,眼下,機構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規避監管的「金融創新」。

「據我們跟監管部門交流溝通來看,這個文件出發點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宏觀上收緊的概念,而是出於規範,避免出現前一段時間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兌付出現問題。」興業銀行行長李仁傑在上述電話會議中說,「如果宏觀形勢今年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會進一步促使相關部門在政策上進一步放鬆,而不是大家所想像的收緊。」

這種觀點在業界頗為盛行,大家認為,銀監會出台8號文並非想堵死影子銀行通道。一旦8號文影響社會融資的總量過多,中央將會打開其他的疏通閘門。

在中國,所有非銀行信貸融資都被稱為影子銀行。而監管層此番出台8號文的邏輯是,希望把不怎麼透明的影子銀行轉變成相對透明的影子銀行,比如資產證券化、發行債券融資,等等,希望將影子銀行的危害減到最低。

「這一切,包括證監會肖鋼的出現、肖鋼之前發表的講影子銀行的文章、去年底四部委下發的規範地方融資平台的文件(463號文),連在一起看,這是一個『陽謀』。」上述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說,「我認為,最終目的是房地產調控和規範地方融資平台。影子銀行給這兩塊輸了太多血,調控幾乎沒有效果,政策幾乎失敗了。」

就在8號文下發的兩天後,2013年3月29日,上交所在上海舉行了一場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培訓班。入場券一票難求,原計劃只有300人的參會人員規模,結果實際到場人數就達到了五百多人。

資產證券化是標準化債權的一種。「資產證券化,證監會鼓勵大家去做。培訓會上說得不明確,但是可以聽得出來,上面鼓勵大家通過這種方式做城投項目。」一位參與培訓的券商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而另一方面,債券市場也在陸續開閘。2013年3月,首批城投小微企業扶持債券落地。發行方是4家城投公司,分別為鎮江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鹽城市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新區經濟發展集團總公司以及天津保稅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計35億元,期限3年。基本模式為由地方融資平台發行,但募集資金並未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是通過銀行以委託貸款形式向小微企業放貸。

如果回溯歷史,之前的理財資金繞道股市,理財資金變身影子銀行,隨著監管層的逐級加碼,商業銀行、信託以及後來加入的券商,與監管層之間一直存在著一場分秒必爭的賽跑:在一紙禁令到來之前,要盡其所能將現有的模式做到極致;禁令來後,又要發明出新的規避監管的交易結構。

眼下,新一輪的貓和老鼠遊戲或許已經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65

上海自貿區衝擊波


2013-07-08  NCW
 
 

 

涉及投資、貿易、金融、行政法制多項改革,“徹底”二字在方案里被強調◎ 本刊記者 王曉慶 符燕豔 于海榮 特派香港記者 戴甜 文由上海浦東洋山港臨港新城為起點一路北上,沿著海岸線途經機場保稅區,直至外高橋地區,在這條海岸線上,28平方公里的土地,將成為內地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區。

申請多年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上海自貿區 )于7月3日獲批,次日早盤自貿區概念股表現突出,多只個股漲停。

所謂自由貿易區,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通過簽署協定開放市場,逐步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 壁壘,在服務業領域改善市場准入條件,實現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指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

在批復方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設立上海自貿區將是本屆政府打造中國經濟 “升級版”的重要舉措。經濟增長乏力、面臨轉型難題的上海期望自貿區能為當地至少帶來“十年紅利” 。

根據申報方案,涉及投資、貿易、金融、行政法制多項改革試點的上海自貿區,希望能夠用兩至三年的試驗,推進服務業的擴大開放和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快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的全面開放,以及綜合實現一系列創新改革目標。

在貿易領域,上海自貿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 “一線”指國境線, “徹底”二字在方案里被強調。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指出,上海自貿區建設最重要的是要在現有的開放試點里,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減少行政成本,為各地提供一條整合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路徑。 “單是這一條,意義就很大。 ”

28平方公里試驗區

在位於上海的28平方公里自由貿易區試 驗區內,將進行的是涉及投資、貿易、金融、行政法制等四個重點領域的先行試點。

根據財新記者獲得的方案信息,在擴大投資領域方面,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成為亮點。在上海自貿區內,將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進一步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率先在試驗區範圍內 改革投資項目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管理、工商登記三個環節。

此前,根據 《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 ,外商在中國投資需要經過不同級別的政府機構核准。自貿試驗 區將在投資項目管理環節,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對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內資和外資項目將進行備案管理,並停止實施國務院上述文件規定的相應行政審批事項。

在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和變更管理環節,對鼓勵類、允許類和先行開放的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取消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相應停止實施涉及的三件行政法規規定的22項行政審批。

上述兩個環節以及其他的環節和重點領域中,將確需保留的對外國投資者的特殊准入限制措施,列為“試驗區外商投資例外管理措施表” ,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管理方式也將進行改變,對境外投資一般項目擬實行備案制。此前,國內企業對外投資開辦 企業需由商務部及其他相關部門核准,境外投資3000萬美元及以上資源開發類項目以及中方投資用匯額1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非資源類境外投資項目,都必須由國家發改委核准。在試點內,前述幾項行政審批或將停止實施。

此外,將擴大投資領域的開放,擴大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和社會服務領域的開放範圍,按照公平准入原則,暫停或者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船舶運輸業、資信調查公司、演出經紀、娛樂場 所、教育培訓機構等行業,都將對內外資實施公平的准入標準。

金融領域的開放亦成為上海自貿區 試點中外界關注的焦點。此前,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和利率市場化,是外界對上海自貿區試點中最為期待的金融改革內容。

在此次的方案中,明確表示在區域內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在目前的方案中,沒有對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做更為細化的表述,僅表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在區域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在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試;探索面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

此外,試點中還建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以及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 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離岸金融業務是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同時也需構建離岸金融市場。試驗區對國內商業銀行離岸業務探索風險管理和制度完善也進行嘗試,建議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從事離岸業務。

方案中可見,上海自貿區的金融的創新試點主要面向為貿易和投資服務。

除上述舉措,在試點中,還將對區內註冊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及項目子公司,實施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的試點政策。建議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建議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同時,方案建議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在上海自貿區內 將建議允許境外期貨交易所指定或設立商品期貨的交割倉庫。試驗區的交割倉庫若建成,將替代韓國釜山和新加坡LME 倉庫的部分作用,降低國內企業的交易成本。

配套的稅收政策也將出台。註冊在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專業從事境外股權投資的項目公司,參照技術先進性服務業減按15%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區內符合條件的公司從事離岸業務收入,也按15% 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這一稅率標準,與深圳前海相當。

上海力推

上海自貿區涵蓋上海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這28平方公里,正是目前上海市綜合保稅區的統管範圍。

從1990年國家首個保稅區在上海外高橋設立至今,20餘年的發展中,保稅區因為缺乏全國統一的立法或管理條例,海關監管也相對複雜,在外匯管理、貨物進出港監管、轉口貿易等方面,存在較多限制,區內大量存在著內貿公司,未能真正發揮其 “境內關外”自由貿易的作用。保稅區的地理範圍有限,功能也不及自由貿易區完善,向自由貿易區轉型已成為一種必然。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2005 年之後,上海、深圳、天津等地都向國務院及各部委提交了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園)區轉型的建議,之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也對這些地區進行過調研。

上海市近年來將建設“四個中心”作為經濟發展目標。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經濟中心這幾個方面都亟需一個可以承接政策創新的載體,在保稅區基礎上申請自貿區,被上海市寄予厚望。上海綜合保稅區曾被定位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域、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載體、國際金融中心的新突破點” 。

上海口岸服務辦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海口岸外貿貨物吞吐量累計達3.6億噸,同比增長5.9%,上海港繼續保持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 外高橋港區完成1536萬標準箱,連續八年蟬聯全國國際船舶吞吐量最高的港區。且已經在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融資租賃、期貨保稅交割和倉單質押以及保稅船舶登記等新型業務發展;試點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相關配套措施。

目前,上海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的主任由上海市市長楊雄親自擔任,管委會副主任還包括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浦東新區區長姜樑,上海市副市長周波。

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區的雛形,是2009年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起草的一份題為《關於中國在浦東建立自由貿易區設想》的文章,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示將 “自由貿易區”改為“自由貿易園區” 。次年11月,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對上海浦東新區建設自由貿易園區進行實地調研。

不過,上海此前一直使用較為隱晦的 “有自由貿易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說法,直到2011年,上海才開始明確提出要打造自由貿易園區,並在2011年11月召開“第11屆世界自由貿易園區大會”上,向外界明確傳達了轉型的信息。

2013年3月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江蘇和上海考察期間表示,鼓勵支持上海積極探索,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建立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

李克強總理考察之後,上海推進建立自由貿易園區的步伐明顯加快,更為堅決。

4月11日,上海市市委書記韓正和市長楊雄為此向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做了專題匯報,並在和國家相關部委溝通後,對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

5月29日,商務部正式發函徵求25 個相關部委對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園區總體方案的意見。在聽取各部委反饋意見後,國務院在6月27日召集相關部委召開專題協調會,對方案中涉及的一些政策舉措進行協調。在此基礎上,上海方面將總體方案修改完善後,于6月28日交給各部委會簽。

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總體方案》 。

從財新記者獲得的信息看,上海方面與多達25個國家部委的溝通,在重大問題和原則上達成共識,獲得他們對總體方案主要內容的基本認同。不過具體政策和表述上,仍有十多條存在較大分歧,主要涉及服務業開放、取消行政審批、金融和稅收等有關試驗區先行先試的重要事項,凸顯突破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管理模式的難度。

不過,申請方以建立試點的目標為 由未有退讓。最終形成的方案提出在試驗區停止實施有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文件的部分規定,及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停止實施有關法律的規定,涉及停用數十項的行政審批。

部分試點內容甚至不局限于園區地域內,可以惠及全上海,使自貿區成為上海的“制度創新池” ,一系列旨在進一步活躍市場機制的探索有可能漸次展開。例如在外匯管理方面,給予區內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以“有限離岸地位” 。

這是發展離岸貿易、發展高端航運金融等業務的政策起點,否則企業的很多高端服務功能很難形成與境外同業的競爭優勢。

試驗衝擊波

上海自貿區的獲批,真實影響尚未可評估,但至少在心理上,對中國其他地區已形成衝擊。

廣東省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名官員向財新記者指出,上海自貿區的獲批,影響的不僅是目前正積極推進人民幣跨境流通和金融創新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包括深圳市乃至整個廣東,都要考慮跟上。

事實上,成為自貿區是不少地方政府多年來不敢企及的夢想。2008年,深圳保稅區管理局曾提出將全力推進保稅區向自由貿易區轉型。當時,中央頗似有意在上海、深圳、天津三地的保稅區 進行自由貿易區轉型試點。深圳保稅區 希望成為首個成功轉型的自由貿易區。

但最終上海先行。而它在金融方面可能的突破,則使深圳目前倚重的前海有明顯 “競爭感” , 因為金融創新是前海的重中之重。

與此次上海獲批方案一樣,前海也有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自由化以及離岸金融等的野心。在此之前,在中國諸多的試點中,中央已經批復了前海與香港的跨境人民幣貸款,因此前海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中實現 “內循環”惟一通道。前海的官員也均期待在金融創新方面獲得更進一步的政策力度。上海自貿區之後,其與前海在金融創新上的政策走向備受關注。

目前,上海自貿區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實現路徑並不得而知。建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劉紅哿表示,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開放比人們預期來得早。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貨幣可兌換定義“分很多條件的,可兌換下也可能會嘗試部分管制措施” 。她認為,上海可能的情況是,外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所得可以直接轉換成人民幣而不受額度限制,並可用作其他用途。

前海管理局一名官員則向財新記者表示前海並無需擔心。 “前海與上海不同,打個比喻,如果說北京是大腦,上海就是心臟,而前海是腳趾頭。金融創新存在風險,不適合用于心臟,腳趾頭適合,如果做得好可以複制到別的地方,如果反應不好完全可以再調整。 ”他指出,上海明確定位國際金融中心,也將成為航運中心,設立自貿區有其深厚的基礎。而前海是 “立足于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 。因此,前海該做的是,積極引進香港的人才和專業機構,在服務行業做好配套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機制,幫香港機構打開內地市場。

對此,深圳一名本地券商高管表示贊同。他認為,前海無需考慮上海。上海主要面向國際競爭,而前海主要是和香港形成競爭關係。 “香港的勞動成本高,房價也高企不下。因此香港的人才更容易被前海吸引。此前,前海針對境外高端和緊缺人才推出的15% 個人所得稅優惠目的便在於此。 ”他也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推出,其他地方肯定也會想辦法跟進。在他看來,上海自貿區層面,可能更接近香港的模式,因此會面向國際競爭,比如香港、新加坡等。

上海自貿區獲批消息甫出,香港也做出反應。 《南華早報》指出,上海這一自由港將成為推動跨國商品和資本自由流動這一重要政策改革的“試驗田” ,這可能會令香港對中國經濟的傳統貢獻黯然失色。

香港特首梁振英7月4日則公開為香港打氣,表示並不擔心影響香港自由貿易競爭優勢: “無論是國家範圍內還是全球層面,無論貿易或者其他產業方面都存在著競爭。香港在過去百多年在競爭中進步,我們不應該迴避競爭。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自貿區僅是整體方案獲批,相關政策的細則和如何落地尚未有定數,多名研究人士均持有保留態度。香港貿發局大中華區研究副總監邱麗萍指出,內地已經存在多個保稅區,而 “自貿區就是一個圓圈,把幾個保稅區連起來變成更大的區域而已” 。

因此,如果上海自貿區最終在落實上和保稅區沒有多大區別,對香港貿易無實質影響。 “現在還不好說,要看具體政策。 ”劉紅哿認為,上海自貿區的醉翁之意,可能更主要是針對TPP(即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做準備。 “TPP 涉及的農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中國沒什麼競爭力,做上海自貿區,可能就是想試點看看開放金融業後會受到的衝擊影響。 ”盡管這一聯想在宋泓看來還是比較遙遠,但他也提及,上海將圍繞著貿易領域的開放做進一步探索, 比如將關稅 減免商品範圍增加、幅度加大等,並通過自由貿易促進金融服務領域的進一步開放。

本刊特派香港記者王端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