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堵車的成本賬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316
長達8天的黃金假期結束了,你過得怎麼樣?


  別告訴我,你堵在路上了。沒什麼比這更破壞心情了。除了高速公路的廣告商和休息區外,恐怕沒有人對長達數十里的大堵車感到高興,由此帶來的交通安全及環保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19個省市的24條關鍵公路在10月1日這一天發生的大規模堵車,跟政府推出的一項免費政策不無關係—從9月30日凌晨開始,7座以下的汽車可以免交高速公路過路費。


  你不難看出政府原本的好意—加快公路通行速度,方便人們自駕游,降低鐵路運輸壓力,刺激旅遊消費。但在一些層面卻事與願違。


  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這次的雙節假期,外出旅行的人意外地大幅增加。看看長城和泰山上的擁堵照片吧,外出旅行和回家探親的人實在太多了,在這8天時間裡,全國共有7.4億人次出行。


  各收費站點在執行免費政策的同時,起初的幾天,對7座以下車輛仍舊實行「入口發卡、出口收卡」,這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通行效率,但歸根結底,還是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大大地增多了,超出了政府的預期。


  除了雙節因素外,免費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自駕出行的人數,這跟廣州亞運會期間免費乘地鐵公交引發擁擠的事件十分類似。


  你可以算一筆賬,假設原來從北京開車到瀋陽,高速路收費將近400塊,再加上500塊左右的油費,假設一車有兩個人,那麼原來每個人的平均旅費為450塊,而免費後就只要250塊。


  外界針對到底應該免費還是要提高收費爭論不休。但你應該看到開車要付出的成本不只如此。


  還記得經濟學家弗裡德曼的那句經典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嗎?通常,一個低價或者免費的商品背後,總有一些隱藏的額外成本,比如風險、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高速公路免費後,使車輛增多,高速公路也就成了車輛爭搶的稀缺資源,這就需要人們為此付出一些額外的成本,比如塞車。


  不同的人對時間成本的價值折算是有差別的,就像不同收入階層的人對待一塊錢的敏感程度不一樣。那些急著趕路和時間非常寶貴的人士,會覺得這簡直就成了一頓昂貴的午餐,但也不排除有人願意以時間換取路費。


  最近,有關即將收取汽車排污費的傳聞也引發了爭議。這也是開車的一項成本。日益擁擠的城市道路也是稀缺資源,只有增加成本才能控制需求。政府完全可以用這一手段鼓勵和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使用。當然,這裡面也同時存在公平和效率的問題。


  僅從一項公共政策來考量,高速路限時免費恐怕並沒有達到相應的福利人群。雖然在表面上降低了成本,但對大多數開私家車外出度假的中產階級而言,卻實際上增加了成本—因為他們對時間成本和舒適度更為在意。


  從社會公平的角度,作為一種特殊福利,這種做法相當於用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公開市場投資者,以及大多數納稅人的錢去補貼一小部分並不貧窮的民眾,其用意及效果經不起推敲。


  相對於鐵路運輸,公路是較為市場化的,儘管大多數運營權由地方政府及國企控制,但也不排除一些民間投資。行政化的價格指令顯然對它們不夠公平。此外,對於那些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優惠的運輸物流公司來說,意外的擁堵也為其帶來了不便及損失。


  這些都是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免費政策帶來的額外成本。

 

作者:李洋(本刊評論員)
聯繫作者請發:
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