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投擠進歐通衛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9-21/100440655_all.html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自今年6月耗資3.852億歐元獲得世界第三大衛星運營商歐洲通信衛星公司(Eutelsat Communications SA,下稱歐通衛)(ETL.PA)7%股權之後,正試圖進行一些具有戰略目的的變革。

  這是中國公司首次成為一個西方大型電信和電視衛星運營商的三大股東。

  接近交易的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中投公司目前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希望能派駐一名代表,參與歐通衛某個層次的經營決策;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未來 可能將股權轉手給其他中國企業,如中國衛星通信集團(下稱中國衛通),以供後者謀求進行進一步的戰略合作及資源整合,兩者由此擴大商業合作的範圍,還是存 在想像空間。

「莽撞的青年」

  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的前身為歐洲通信衛星組織,是在1977年5月由歐洲郵電管理局會議的17個歐洲電信管理部門或得到承認的私營經營機構創立。截至2006年,已有47個成員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自2001年7月開始,歐洲通信衛星組織的資產和行為轉化成為新的歐通衛的企業資產和企業行為,成為一個總部設在巴黎,註冊資產為10億美元的責任有限公司。而歐洲通信衛星組織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仍繼續存在。

  2005年12月6日,歐通衛在巴黎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2歐元。截至2012年9月19日收盤時,該股每股為24.8歐元。

  一位與歐洲通信衛星組織有業務合作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歐通衛公司就像是歐洲通信衛星組織的一個前台機構,「決不能把組織和公司割裂來看,這一點對(中投公司的)交易至關重要」。

  目前,歐洲足球錦標賽的大部分節目是由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的電視衛星轉播的。該公司運營著28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的衛星信號橫跨西經15度到東經70.5度,為國際電視廣播公司、國際電信運營商提供電台廣播服務、業務電信服務、多媒體應用和消息傳遞及定位服務。

  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最近一個財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2.222億歐元,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9.572億歐元。

  與中投公司的交易完成後,歐通衛第一大股東仍是法國戰略投資基金(FSI),持股25.62%。法國國有信貸機構持有FSI51%股份,國家持 有49%股份。第二大股東為西班牙Abertis,目前仍持有8.35%的股權。Abertis集團因受歐債危機影響,財務緊張,故轉讓了7%的股權給中 投,使中投成為第三大股東;其餘59.02%的股份為自由流通股,由公眾投資者持有。

  熟悉該公司的人士稱,歐通衛的決策機構設置複雜,層層遞進,除了董事會,經營層面還設有執行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董事會有8名成員,股東方面僅有第一大股東派出了一位董事。

  一位接近此項交易的人士分析,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中投公司進入歐通衛董事會的可能性極低,頂多可能獲得個非列席機要會議的虛位。中投公司在 歐洲人眼裡還像是個「莽撞的青年」,他認為,「這種事情不僅僅是投資額度的問題,是人脈檔次認可度的事,非一朝之功,亦非一役之勞。」

  此外,在經營運作方面,歐通衛還設有一個由8名高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和18名高管組成的管理委員會。

  歐通衛一名發言人6月底對歐洲媒體表示,中投公司沒有在公司的管理委員會獲得席位,因為中投公司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者,不會參與公司經營與決策。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中投公司仍有可能獲得董事會、執行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中的任一席位,但是中投公司的中國政府背景以及其財務投資人的身份,都難以讓其參與管理。

  一直以來,美國對中國在西方航天領域的活動保持警惕並持排斥態度。例如,美國政府禁止本國公司向中國的航天公司提供產品或者禁止為中國火箭提供技術。

  如今中投沒有入股西方衛星製造商,卻入股了西方衛星運營商和購買商。

  外界評論,雖然目前為止,這仍只是一次金融投資,但也可能會產生問題。例如,歐洲通信衛星公司和其主要競爭對手歐洲衛星公司正在嘗試擴大對軍方和政府的數據服務業務。有關專家說,美國將仔細觀察中國對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的影響。

  瞭解該交易過程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解釋,之所以是中投公司出資購買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的股權,而不是中國衛通自己,是因為,西方國家對中國央企的政 治擔憂較多,一旦實體央企介入,就容易被打上「資源掠奪」「國家戰略」的烙印。而中投公司本身作為一個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只尋求財務回報,相比實體央企更 易被西方國家接受。



商業合作之外

  此次中投公司入股歐洲通信衛星公司,實際上更顯出各國在衛星頻軌資源上的激烈爭奪。

  瞭解此次交易的人士介紹,正是出於對衛星頻軌資源供需矛盾的戰略考慮,中投公司希望能夠借助入股歐洲通信衛星公司,進一步加強中歐雙方的經營合作,更多獲取對方的衛星頻率與衛星軌道資源。

  受訪的多位科技、金融人士表示,中國方面購買股權,主要在於財務投資和商業合作。

  一位航天系統專家向財新記者介紹,衛星技術大體可分為衛星發射和運載、衛星研發製造、衛星運營三部分。

  中國發射和運載系統全部由軍方掌控,即使商用和民用衛星也要通過軍方的發射塔來發射。目前中國的衛星發射系統水平與歐洲接近,處於世界二流水平,近年來衛星發射的頻率也較高。

  但在衛星的研發製造方面,中國的電子設備製造能力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研發實力較弱。

  衛星運營方面,中國衛通為從事衛星運行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公司,與歐通衛業務最為接近。

  中國衛通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從事衛星運營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目前中國衛通有三大核心業務:一是傳統的衛星空間段運營業務,二是地理信 息服務業務,三是衛星地面運營業務。中國衛通負責人曾表示,到2015年,衛通將擁有15顆衛星,營業收入能達到160億元,成為亞洲最大、世界一流的衛 星運營公司。

  中國衛通曾於2008年11月與歐通衛簽署合作協議,雙方通過衛星資源、技術、業務等領域的合作,共同開展包括中國、亞太、歐洲、非洲、西亞等 區域在內的全球衛星廣播通信服務。在這個合作中,中國衛通看重的是歐通衛的全球在軌空間衛星資源、市場運作能力,而歐通衛則看重中國衛通在中國的業務影響 力。

  「目前中國衛通在信號覆蓋、商業電視電台頻道的覆蓋上是較落後的,這跟衛星所在的軌道和頻率有一定關係。而歐通衛在中國的備案主要用於商用,尤其是電視、廣播信號做得不錯,這方面可加強合作。」一位航天系統專家表示。

  中國航天事業較歐美等發達國家起步相對較晚,搶佔在手中的衛星頻率資源有限。目前全球靜止軌道衛星持有國家最多的是美國,有145顆,而中國僅 有22顆,歐洲通信衛星組織則擁有26顆。隨著中國通信衛星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商用及民用需求的增加,中國現有的衛星頻率資源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除了軍 用通信,中國的商用及民用通信多是依靠租用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等歐美國家衛星富餘的頻率。例如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等,就是通過歐洲通信衛星公司的業務進行信 號傳輸。

  因此,上述人士認為,中投入股歐洲通信衛星公司最大的實際意義就在於,借此為雙方帶來更多商業上的合作,這一點也是最有可能實現的。「中國租用 歐洲的頻率資源,歐洲獲得更多租金,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技術整合、信息整合,甚至是間接控制頻軌資源等戰略目的,無論中投自己有沒有這些想法,歐洲方面 都不會給中國機會。人家早已看清中國的底牌。」

  「無論中投是否把歐通衛的股權轉給中國衛通,歐美限制對中國出口各種高新技術的政策目前沒有鬆動的跡象,歐洲不會讓技術外流到中國,美國也會千方百計阻撓。」這位專家分析認為。

  至於中投公司能否將這7%股權轉手給中國衛通,恐怕還需要與歐洲通信衛星公司更多地博弈和妥協。■

  本刊記者楊娜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