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供應鏈整合腳步加速 新奇美成軍 帶大八隻小金雞

2010-03-22  今周刊





奇美電與鴻海集團下的群創合併之 後重生,也改變了整個面板業的版圖劃分;而投資人最感興趣的是,哪些廠商會在新奇美正式成軍,以及友達奮力一搏的態勢下,獲益最大。

撰 文‧林宏文、賴筱凡

集合鴻海與奇美兩大集團的面板新巨人新奇美電子,於三月十八日正式成軍,不僅立即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尤其是背後有鴻 海全球四十萬名員工、營收超過二.五兆元的支撐,新奇美影響力沒人敢忽略。

對於嗅覺敏銳的投資人來說,除了已提早布局奇美電子與群創外,面 板產業最具爆發力的公司,莫過於周邊零組件業者。原奇美電一年零組件採購金額就已近二千億元,這塊大餅在與群創合併後,將再提高至三千多億元。未來這筆龐 大的訂單將會產生什麼變化?哪些公司又將是新奇美電成軍後,最具成長性、最有投資價值的小金雞?已是目前投資界最關心的議題。

兩強對決 受惠小金雞出列新奇美成立後,在驅動IC的採購上將率先產生微妙變化。根據產業界人士指出,聯詠可以成為最大受惠者,主因是聯詠仍享有技術領先的優勢,且 因晶圓產能不足,聯詠卻擁有聯電晶圓代工廠的充分支援;加上長期與新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有深入而穩固的關係,很可能成為新奇美電採購零組件的最大贏家。

此 外,在郭台銘與許文龍宣布合併案時, 友達與奇美電兩強對峙態勢形成,未來將要求供應商要﹁選邊站﹂:但聯詠卻成了兩強都很難拒絕的合作對象,至少兩年內都還看不到有任何廠商可以取代聯詠。

至 於奕力過去就是群創的中小尺寸主力供應商,未來由段行建領軍的新奇美電團隊,勢必繼續支持奕力。而且,除了鞏固中小尺寸產品外,奕力目前已朝向大尺寸面板 發展,在新奇美電規模擴大下,對於原本營收約四十億元的奕力,貢獻度最大。

至於第二大關鍵零組件,則非LED供應鏈莫屬,主因是LED背光 液晶電視(文後簡稱LED電視)及LED監視器成長迅速,新奇美電又在這兩大領域中居前兩名,對於LED的需求量相當大。

如果觀察原來奇美 電與群創在LED的供應鏈上,兩方的布局都才開始起步,因此未來很可能進行較大規模的整併動作。

目前業界已傳出,啟耀與奇力光電很可能合 併,這個合併有如友達集團旗下已合併的凱鼎與隆達;至於原屬鴻海集團旗下的先進電,甚至也不排除與啟耀及奇力進行三合一。

奇 美電供應鏈績效將改善

目前啟耀的董事長與奇力的總經理,都由丁景隆出任,啟耀今年LED光條的出貨量將快速啟動,預計年底營收規模將與冷陰 極管(CCFL)一樣多,也讓啟耀今年營收有倍增的機會。至於奇力光電目前產能尚不大,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磊晶)機台數將大幅提升三十台,成長 性也相當高。

另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公司,一家是以偏光板為主的奇美材料,另一家則是以變頻驅動器(inverter) 為主的Ampower。

奇美材料是過去奇美電轉投資公司中,股本最大的一家,由廖錦祥擔任董事長。目前台灣偏光板產業正進行取代日商的過 程,包括友達集團的達信、奇美集團的奇美材料,從去年下半年起業績與獲利就明顯拉升,奇美材料更是已轉虧為盈。

從投資價位來看,奇美材料過 去因虧損而進行過減資,大股東的成本在四十元左右,與目前未上市價位還有約五成價差,顯然是值得注意的個股。

此外,原本就是鴻海與奇美電合 資成立的Ampower,初期兩方各出資四五%,算是所有小金雞中,兩大股東持股比率最高又最接近的公司。Ampower產品線與達方及力銘很接近,但過 去出貨量不如前兩大廠,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此外,原本是群創在Cover Glass(表面強化玻璃)主要供應商的正達光電,也值得注意。在群創宣布要與奇美電結盟的一個月後,正達南科廠已積極籌畫,為的正是就近供應奇美電強化 玻璃,今年蘋果最受矚目的新產品iPad需要的強化玻璃,就是在這裡生產。

正達總經理江嘉斌表示,去年底後奇美電和群創已加緊整合腳步;像 正達南科廠能夠快速進入試產,奇美電提供廠房的協助就幫了大忙,甚至未來正達南科廠可望量產六代線所需的玻璃,都將進一步與奇美電合作。

根 據觀察奇美電的業界人士指出,過去奇美電的供應鏈績效較差,與奇美電家族眾多、利益擺不平有關;未來,群創帶進來的是講效率的專業團隊,對於這些零組件供 應鏈的績效會更加要求。

因此,在同時具備業績爆發力與績效提升的情況下,未來幾年,新奇美電旗下的八隻小金雞,都將是投資這股新面板勢力不 可忽視的口袋名單。

瞄準奇美電新生商機

——面板業受益最大的8隻小金雞公司 產品線 股東組成(占股比率)聯詠(3034) 驅動IC 聯電(10%)奕力(3598) 驅動IC 力晶(10%),群創(7%),華映(7%)啟耀光電(3610) CCFL,LED光條 奇美電(27%)奇力光電* LED磊晶 奇美電(56%)先進電* LED封裝 鴻海集團(近46%)奇美材料* 偏光板 奇美電(31%)Ampower* 變頻驅動器(inverter) 奇美(45%)、鴻海(45%)正達(3149) 強化玻璃 鴻海集團(42%)

*為未上上市櫃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77

退守新纖五年 本業、轉投資逆轉勝吳東昇規畫旗下四家小金雞上市

2010-04-26 今周刊





新纖從去年開始,旗下兩大關鍵本 業瓶用酯粒、化纖等部門轉虧為盈,電子材料領域在投資五年後,友輝光電終於獲利,達輝光電有機會止血轉盈,而金融事業大台北銀行和新光證券也穩定獲利中, 讓新纖進入收成期,在吳東昇規畫下,新纖不但本業要獨當一面,轉投資也要發光發熱。

撰文‧張惠清、張弘昌

以化纖原料起家的新光合纖,在二○○四年十二月由家族老四吳東昇接任董座之後,在內部提出產品大變革,切入獲利力較高的工程塑膠及電子材料面板領域有成, 去年本業開始獲利,旗下電子事業及金融兩塊轉投資事業更是新纖的小金雞。

對新纖來說,今年將進入關鍵成長期,根據法人資料顯示,受惠大陸需求強勁,新纖今年營收有機會挑戰二八○億元,較去年一九七億元,成長率超過四成,過去幾 年轉趨低調的吳東昇,似乎又要大放光芒。

電子材料事業布局有成

事實上,新纖歷經五年的整頓改造,不僅走出低潮,也開始大步向前邁進衝刺營收;此外,轉投資的友輝、新輝及達輝,在連虧數年後已經站穩腳跟,其中友輝去年 不但轉虧為盈,獲利還直逼半個股本,對新纖來說,這些子公司從過去財務上的大包袱,搖身一變成為會下金蛋的金雞母。

對電子材料事業看好的吳東昇企圖心不止於此,真正讓他最驕傲的還是今年開始量產交貨的TAC(三醋酸纖維素膜)廠達輝,上半年甚至將與國際外資大廠強強結 合,擴大經濟規模產能!

「達輝現在一年可以達到七、八億元的營業額,今年開始量產銷售給台、日、韓等大廠,我們準備要在五、六月增資,到時候會引進財務投資者或策略投資者!」吳 東昇證實,達輝今年上半年再增資十億元,目前有意合資的夥伴不是外傳的友達、新奇美等台灣面板廠,比較可能是日本通路商。吳東昇強調,增資的前提就是為了 開啟第二條生產線做準備,快速拉升獲利。

達輝目前資本額是三十億元,○六年新纖以十二億元買下德國LofoTAC膜廠,至今總投資金額達四十億元。由於TAC膜品質對光度、透明度的要求非常高, 關鍵技術在配方、製程等,進入門檻高,也讓達輝成為台灣第一家有能力生產TAC膜的化學膜大廠。不過目前經濟規模並不大,必須透過市場結盟擴大產能效益, 因此吳東昇才有意尋找國際外資大廠合作!

吳東昇坦言,達輝年產能也才只有三千五百萬平方米,與日本大廠相比規模仍小,尤其目前全球TAC膜市場主要掌握在日本富士與柯尼卡兩家身上,因此他對達輝 布局十分小心。不過,他認為TAC是可長可久的行業,因為隨著面板、電子書等市場熱賣,讓他更具信心。

事實上,近期新纖受到外資與法人圈注意,關鍵即是在電子薄膜材料領域布局有成。新纖先後共投資友輝、新科、新輝與達輝四家公司,在吳東昇的規畫下,每家公 司都要分別上市櫃。而最快讓吳東昇圓夢的就是友輝,預計五月將先上興櫃,明年上半年上市掛牌,是吳東昇接掌新纖後第一家掛牌上市的小金雞!

看好聚酯市場未來發展

吳東昇表示,他這幾年將新纖定位為材料公司,從本業的化纖、塑膠到電子材料化學膜的應用,並且跨入下游加工領域,在本業的布局上,他一直希望新纖能透過研 發找出差異化的利基產品,在傳產業賺行銷財、研發財,避開與大陸業者的削價競爭。因此,這幾年新纖在本業上有了改變,專攻毛利較高的聚酯薄膜、膠片等產 品,連帶也使營收比例上也有調整,至今塑膠產品類占總營收達五○%以上,已經超過化纖產品。

吳東昇十分看好聚酯市場的發展,目前新纖在瓶用酯粒占營收近五成,其餘為紡用化纖產品,且下半年還會針對工程塑膠與聚酯擴廠。他表示,聚酯每年仍有七%的 成長,需求還在增加,這是比較好的產品,燃燒沒有戴奧辛也可以回收,功能又很多,從纖維到光學用途多元化,而新纖投入瓶用酯粒最早,甚至還是第一家取得 「寶特瓶」註冊商標的業者。

目前新纖生產瓶用酯粒年產能約在七十萬噸,僅次於遠東新世紀八十萬噸,主要客戶在日本市場,另外新纖在泰國廠生產的瓶用酯粒更在當地擁有四○%的市占率, 目前在歐美市場也擁有固定客源,預計年底新增產能後,明年總產能將可達一百萬噸,是新纖下半年營收成長的新動能!

至於金融業投資部分,吳東昇手中主要有大台北銀行(前台北一信)以及新光證券,均在穩健獲利中。新光證去年每股獲利超過一元,表現相當亮眼,即使前年金融 海嘯肆虐全球,仍能保持單月獲利的實力。目前大台北銀行已經登錄興櫃,而新光證也準備在今年推動上市,未來新纖將享有承銷利益。

另外,新纖帳上擁有兩萬張的大台北瓦斯、十萬張的新光金控、二.八萬張的新紡、以及三千多張的新產股票,潛在收益不少,而土地資產也是新纖的重頭戲,其中 一九九七年在杭州設的華春廠占地三七○畝,時隔十四年該地已成為工商區,市價計算潛在增值利益可逾三十億元,以目前股價在帳面價值附近來看,新纖未來的股 價表現應該相當精采。

本業與轉投資皆有佳績

——吳東昇事業版圖

製造

新纖 營收(億元) 稅後EPS(元)07年 254.2 0.46 08年 231.5 -0.05 09年 196.7 0.55(估)

金融(未上市)

大台北銀行 營收(億元) 稅後EPS(元)09年 6.61 0.15元(上半年)

新光證券

07年 4.6 1.43 08年 4.5 0.82 09年 5.1 0.66(上半年)

資料來源:股市觀測站

轉投資:電子材料面板(未上市)子公司 持股比(%) 主要產品 2008年EPS(元) *2009年EPS(元) *2010年

EPS(元)

新輝 100 PET / TAC的機能性薄膜 -0.31 -0.98 -0.22 友輝 79 背光模組所需的稜鏡片及聚光膜 -2.15 4.51 5.18 達輝 76 偏光板關鍵材料TAC膜 -4.55 -3.19 -0.18 *註:轉投資子公司09年與今年EPS為預估值 資料來源:大華投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5

復興航空 從集團賠錢貨變金雞母


2010-6-14  商業周刊





「我想,要做就要做大的!」被問 到去年起受益於兩岸三通,開始轉虧為盈的復興航空下一步,今年六十六歲的國產實業集團總裁林孝信興奮的說,「引進外資,買二百七十人座的大飛機,(復興航 空)現在都已經在做了。」

六月十四日,上海虹橋、台北松山兩城市機場的對飛航線將啟航,復興航空在每週十四個航班當中,雖僅分配到兩航班, 遠少於對手華航、長榮各飛六航班,但對林孝信而言,掌握這條超級黃金航線,卻猶如吞下一顆定心丸。

因為,旗下轉投資的復興航空,將確定揮別 過去二十年,累積百億元的虧損陰霾,持復興航空股權四八%、扮最大股東的國產實業,更將因此擁有一隻令人羨慕的獲利金雞母。

坐收直航商機: 營收占比將提高到五成

根據林孝信規畫,在取得虹橋松山對飛航線,以及六月中起台北飛往杭州、福州的新分配的直航航班後,復興航空未來兩岸航 線的營收占比,將由目前的三成提高至五成以上,加上同步減少不賺錢的澳門、吳哥窟航班,以及每個月虧上千萬在飛的旅行社包機業務,復興航空從今年起,等於 是將以熱門的兩岸航線,大幅替換掉賠錢在飛的航班,開源節流雙管齊下,經營效益立即起飛。接下來「一個月賺一億元,應該沒有問題,」林孝信說。

確 實,在國內航空業眼中,對岸十三億人口無異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金脈。「你想想,高雄才兩百多萬人口,過去(高鐵還沒通車)遠航、復興飛北高線,一天最少都 有三、四十班,(大陸)光福建一地就有三千多萬人口,根本飛不完、飛不完,」林孝信這樣認為。

搶攻貨運市場:改裝空中巴士當客貨機

不 只放眼兩岸客運商機,林孝信也首度透露,復興航空正著手將手上的空中巴士A320客機,改裝為客貨機,最短時間之內跨足兩岸貨運商機市場;中長期計畫,則 將結合外資,聯手強化資本規模,讓復興航空資本額由目前的四十八億元,擴增至近百億。屆時,復興航空除將再擴機隊,並爭取台北飛新加坡、日本羽田等新航 線,在長期遭華航、長榮兩大對手聯手寡占的國內航空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元富投顧研究員張婉珍分析,由於需求仍大於供給,兩岸航線可說是目 前國內航空業的吸金航線,平均二○%至三○%的獲利率,遠高於飛歐美等國際航線的一○%水準。

首季獲利一億:全年可望上衝八億水準

因 此,雖說航班分配就數量上遠不如對手,但相對長榮、華航,兩岸航線營收只分別占其總營收一○%、一一%,復興航空近半數營收卻是來自獲利率最佳的兩岸航 線,最受益於兩岸三通的新商機,絕對是小而美的贏家。

法人預估,以今年第一季獲利逾一億元,未來還可望逐季攀高的前提下,復興航空今年獲利 若能從去年的一千二百萬萬,大幅提升至八億元以上水準,對母公司國產實業不但不再是虧損黑洞,每股獲利貢獻更將達○.四元,也等於是國產實業去年的全年每 股淨利。未來,航空事業將和水泥本業、資產開發,同列國產實業的三大獲利來源。

不過,復興航空如今能坐收兩岸直航商機,其實並非來自林孝信 的洞燭機先。

成立超過半世紀的復興航空,民國七十二年由國產實業拿下經營權,但林孝信正式成為父親國產實業創辦人林燈接班人,卻是在民國八 十九年,當時,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的國產集團,正亮起財務危機的紅燈,「水泥、航空都一樣,不是我要做的(事業)。」林孝信說,就水泥本業而言,國產實業賣 的產品,是買台泥水泥原料,調製為預拌混凝土出售,拚的是微薄加工費,也難建立品牌價值。

未來經營挑戰:不是華航、長榮兩大對手

至 於復興航空,最大的經營挑戰,並不是來自華航、長榮競爭對手的壓力,而是大者恆大的航權分配遊戲規則。兩個生意的共同點是,經營績效難完全操之在己。

對 三十三歲創辦台灣第一家保全公司中興保全,懂趨勢抓商機的林孝信來說,根本不是好生意,但除非不做,否則,繼承這樣的事業所要面對的,只有如何求生存唯一 選項。

回顧復興航空的發展,在國產實業剛接手經營頭幾年,靠北高國內線還有不錯獲利,不過,當時的經營階層因對兩岸直航過度樂觀,誤判市場 斥資擴充機隊,買來大飛機飛的卻是國內航線,最後等到的不是直航商機,而是高鐵通車、油價飆漲,復興航空從擁有三十億元閒置資金,一度帳面負債竟高達七十 億元,過去二十年累積虧損逾百億元。

為讓公司能持續經營,大股東除反覆減、增資,復興航空轉投資的復興空廚,甚至還得出門招攬便利超商的鮮 食訂單,「像擰毛巾一樣,為求生存,能想的都想過了,」林孝信形容。

被問起過去二十年,難道未曾有過出售這家公司的念頭?

林 孝信表示,航空業不是有飛機就能賺錢,關鍵在於是否掌握航權,復興航空搶航權既無優勢,小品牌也無票價主導權,這樣的生意,景氣差的時候就連出售的價格都 開不出來;現在是盼到景氣回春,外資才都爭相上門談入股。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勇(強壯),」做為企業二代接班人,林孝信用這九個字,總結 面對復興航空這個經營包袱,先「甘願受」終將「歡喜做」的冷暖體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3

金雞廣場漂亮脫手 新東陽不痛了


2010-6-14  商業周刊





五月二十七日,興富發建設以每坪 地價約兩百五十八萬元,總金額三十五億五千萬元買下坐落台北市士林夜市的「金雞廣場」,寫下今年士林區商業不動產交易成交總價最高紀錄;每坪容積價高達一 百一十五萬元,直逼信義計畫區土地容積價。

賣方是食品業起家的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他成立的昇陽建設,近十年靠著深凹長窗、古典風及鍛造欄 杆三項招牌,坐穩大台北豪宅品牌,但二十年前,他投資興建金雞廣場,卻重跌一跤。

一九九○年,見士林夜市攤販日進斗金,麥寬成推出金雞廣 場,將低樓層商場切割成一塊塊二至四坪的攤位,五百萬元就可買一個,並由新東陽包租三年,房東每年有九%租金收益,掀起房市旋風。

坪數縮 水,攤商蛋洗抗議 不料,一九九四年完工開幕後一個多月,卻爆發嚴重糾紛,美食街一百多名攤商,抗議實際使用坪數竟比原來少一半,同時新東陽以第三種住宅區當商業區賣,有詐 欺之嫌。

被攤商丟雞蛋、拉白布條,麥寬成眼看公司就要毀於一旦,當下決定將預備建企業總部的二十億元資金,全部用來回收產權,花了兩年才完 成。

昇陽建設總經理簡伯殷說,他們學到,蓋房子要顧及客戶需求及誠信,不能因一時暴利而昏了頭,才開始研發深凹長窗等提升品質技術。

一 九九八年,金雞廣場轉型為日陽百貨公司,但與夜市消費群不搭,二○○○年即歇業,將一樓租給ATT集團,二樓以上租給好樂迪KTV。

這幾 年,麥寬成想要處分金雞廣場的念頭從未停止,開價也從二十億元喊至二十六、七億元。由於好樂迪租約將在明年到期,今年初,昇陽積極找尋買方,興富發得知 後,第一時間與麥寬成接上線。雖然半途有其他買家殺出,但麥寬成認為應信守承諾,仍賣給興富發。興富發建設副總經理廖昭雄說,估計八月前可完成產權移轉, 明年即可拆除改建大樓。

由於房地產景氣回升,麥寬成此時脫手,不但多賺十五億元,也讓這個與他糾纏二十年的傷痛,畫下完美句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4

連虧11年 環保材料終成金雞母 限塑令解放偉盟 大賺環保節能財

2010-7-12 今周





七月起,新的﹁限塑令﹂規定,各 大賣場與量販店,對於塑膠類的托盤與包裝盒,必須減量三成以上,後續效益引發PLA︵聚乳酸︶、紙器等環保包裝材料的商機,國內唯一生產PLA原料的偉 盟,成為這波新限塑政策下最大受益者。

撰文.林宸誼

炎熱的暑假,便利商店裡隨處可見小朋友們圍在製冰機前,拿 著裝得快滿的冰沙在桌緣輕敲,希望能扎實地裝滿令人垂涎的冰品。小朋友兩眼直盯著色彩鮮艷的思樂冰,不曉得這光亮透明的杯子可是大有學問。

事 實上,這種外觀看似塑膠的杯子,其實是一種由玉米、甜菜、小麥提煉的聚合材質,不僅無毒,而且還可自然分解,連大賣場裡的雞蛋盒,也都是用這種PLA︵聚 乳酸︶原料製成的。

今天,PLA製品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對十一年前就引進這項技術的偉盟工業而言,卻是一條艱辛的推廣之路。一九九 九年,當時的董事長賴文正看見許多塑膠、保麗龍等廢棄物塞滿整個下水道,觸發企業是否應該開發能在環境中自然分解的產品動機;於是,獨家從美國引進PLA 原料和技術。

與統一合作 守住台灣市場

靠上海世博 打響品牌

不過,在當時環保意識不高的情形下,成本較高 的PLA製品幾乎沒什麼競爭力。偉盟就這樣一路虧下來,光是研發費用就投入了新台幣十億元,至今已虧損十一年。為了降低股東每年的質疑聲浪,偉盟PLA事 業部總經理黃志賢抱著﹁有賺就少賠﹂的策略,與銷售團隊先從門檻低的食品容器下手,先開發出蛋盒與冷飲杯,緊接著從○四年開始,與統一集團合作,從沙拉 盒、冰品杯開始,逐漸採用偉盟代理的PLA原料,算是守住了小小的台灣市場。

由於偉盟的PLA成本,硬是比其他紙製品貴二到三成,統一超當 時還以測試市場名義,先找南部十幾家連鎖加盟商試驗,沒想到三個月下來,思樂冰竟然是賣得最好的項目,這才說服統一集團放膽採購偉盟的產品。

﹁ 最初,我們是把PLA產品的重心放在歐美,﹂黃志賢坦言,由於歐美注重節能環保,PLA製品有七成營收來自歐美,沒想到因金融海嘯,營收不如預期,只貢獻 了新台幣六億元。

但﹁對的事堅持下去,總是會有成果的﹂。偉盟開發的紙杯、馬克杯,意外搭上上海世博的環保順風車,把品牌的名聲打得響亮, 緊接著在七月「限塑令」一實施,業績馬上又增加了三成以上。

﹁自從○八年京奧後,現在中國政府的官員,上上下下都把節能環保掛在嘴上。﹂嗅 到商機的黃志賢,憑著曾參與過日本愛知博覽會經驗,在去年八月透過子公司上海偉盟與上海世博局接洽。直到今年一月才獲得特許廠商資格,拜環保特性所賜,偉 盟不僅不用繳權利金,還可以獨家生產銷售PLA馬克杯,與PLA材質的紙杯。

黃志賢透露推銷PLA成功的祕訣,靠的就是售後服務所累積的口 碑。由於紙餐盒出廠價一.八元至二元之間,相較之下保麗龍餐盒每個出廠價僅○.六至○.八元,價差達二至三倍;不過要是與其他可回收環保塑膠餐盒相比,紙 餐盒售價相對偏低,仍是各餐飲的優先選擇。

下游廠商甚至懷疑生產PLA產品恐怕無利可圖,而黃志賢不只是把原料賣給下游廠商,還派人教廠商 怎麼使用。

雖然手握上海世博二五○○個特許商店的通路,但黃志賢態度顯得相當謹慎。﹁馬克杯印上圖案,不用花一天的工夫。﹂深知庫存壓力的 黃志賢表示,在風險控管下,以分批印上世博核准圖案,再送進特許商店販賣的方式,嚴格控制馬克杯的生產量。

受益ECFA 加緊研發

兩 岸合作 設廠投產

目前,偉盟還鎖定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把台灣總代理商的觸角伸向下游,並投入三五○萬美元,與福建廈門市物資集團, 合資在廈門成立偉盟工廠,已經在今年五月正式投產。更早在一月時,就與江蘇再生資源利用產業集團簽訂合資意向書,雙方投資一千萬美元在南京設廠,預計年底 就可以投產。

此外,偉盟還與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黃志賢估計半年內就能開發出PLA的環保IC卡。﹁因為當初北京一卡通公 司,就是看上偉盟的產品經過世博認證,﹂黃志賢驕傲地說,接下來只要克服溫度、耐磨度的問題,就能夠拿下三三○○萬張環保IC卡的市場。

﹁ 我們很幸運地在十年前,就找到能看到遠景的產品。﹂黃志賢自豪地說,兩岸簽署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PLA原料與成品,在零關稅下,不管是在台 灣或是大陸銷售,成本都能壓得更低。

黃志賢透露,偉盟正著手研發PLA光碟片、手機機殼與筆電機殼等3C產品。令人訝異的是,在台成立二十 三年的偉盟工業,其實是一家以製造鋼筋混凝土管,與承接政府汙水下水道工程起家的公司。誰都沒想到,連虧十一年的環保材料部門,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金雞 母。

黃志賢

出生:1969年

現職:偉盟工業環保材料事業部總經理

學 歷:中興大學EMBA

經歷:速普樂資材部經理

偉盟工業

成立時 間:1987年

負責人:林淵泉

資本額:24.3億元

主要業務:RCP混凝土管、 工程租貸業務、PLA環保材料近5年營收: (單位:新台幣億元)2009 35.0 2008 43.9 2007 29.5 2006 18.2 2005 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8

營造老兵多角化經營 拚出新契機 中鼎集團旗下小金雞排隊等長大

2010-8-23 TTW




由於國內大型工程急速萎縮,營造業普遍面臨不轉型、就淘汰的危機。

其中,專精石化業工程的中鼎集團早早就布局海外的營建市場,也把營運範疇擴大到資訊系統、環保工程,反而成為中型集團的佼佼者。

撰文·蔣士棋

今 年五月底,台股的大盤指數恰好來到七千點左右的年度低點,全球經濟即將二次衰退的傳言也甚囂塵上;但也是在此時,中鼎集團旗下的崑鼎投控,從興櫃公司轉為 上櫃公司,掛牌後股價不但沒有隨著大盤走低,反而持續創下新高。若是從年初的一月十九日起算,崑鼎的股價七個月來的漲幅將近四成,在同一時段內,整個中鼎 集團市值成長也達一六%。

中鼎工程主要業務為工程規畫與建造,向來是國內大型公共建設的主要業者;然而,隨著高鐵、第二高速公路、北宜高陸 續完工,台灣本地的大型公共工程案量越來越少,使得營造業者都面臨轉型的挑戰。如在去年改名為欣陸控股的大陸工程,也把旗下的營造、建設事業獨立成子公 司,加速集團的多角化發展。

到外國承攬大型營造工程

業界人士觀察,同樣以承包大型工程為主的中鼎,專長在石化業,中油林園廠、台塑六輕等,都看得到中鼎工程參與。業界人士分析,﹁這一塊國內的競爭者不多,利潤也比較高。﹂但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國內的石化業工程快速萎縮,也使得中鼎必須加快多角化腳步。

多角化的第一步,就是到外國承攬大型營造工程。從創立初期開始,中鼎工程就在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成立子公司,專責承攬當地的石化業、電力工程業務。目前,台灣本地營收比重約占五五%,其餘散布泰國、中東、中國等地。

值 得一提的,還是中鼎在跨領域、跨業務上的多角化。成立於一九八七年的新鼎,原本是中鼎的儀控部門,後來獨立出來成立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是大型企業,如石 化、電子、半導體的工廠製造管理系統,包括台北捷運既有的電力系統管理,以及興建中的信義松山線、新莊蘆洲線的通信工程合約,也都被新鼎爭取到手。

而 剛轉為上櫃公司的崑鼎投資控股公司,旗下的公司都是以從事環保工程見長。﹁台灣大多數的焚化爐,其實都是中鼎興建的。﹂業界人士觀察,焚化爐一完工,接下 來中鼎集團就會試著爭取營運權。作為台灣最大的廢棄物處理公司,崑鼎投控的三家子公司其實各有所長,彼此的業務也能互相支援,如暉鼎專攻的是廢棄物收集與 掩埋,而信鼎與倫鼎則是負責焚化爐的經營管理。據了解,在全台灣二十四座焚化爐中,由崑鼎承接營運的就有八座,市占率達三三%。

在分析師眼 中,這種從硬體興建延伸到軟體經營的多角化策略,正是中型集團最常見的擴張方法。元大投顧副總經理鄭宗祺分析,中型企業的資源不多,因此在多角化上,必須 以發展利基市場為主。﹁最好是跟本業相近,且不容易被其他人攻占的領域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崑鼎是以投資控股公司的形式成立,主要的業務都是由子公司各 自獨立運作。未來如果要發展新的事業,隨時可以納入控股公司之下,大幅增加營運的彈性。

旗下不少生技、綠能小金雞除了已經上市櫃的新鼎與崑鼎之外,在中鼎集團旗下,其實還有更多發展中的小公司,如擅長公共工程的萬鼎,未來可能轉往土地開發或者一般營建發展;益鼎專精的則是生技、綠能發電等新興產業的建廠業務。這些都很可能成為中鼎集團內下一個金雞母。

現 在,結合海外擴張與多角經營兩項長處,新鼎與崑鼎也正默默往中國布局。其中,崑鼎與中鼎、葡商合資成立的澳門瑞鼎廢棄物處理公司,已經在今年取得澳門廢棄 物焚化爐十年的營運合約,正在爭取澳門的醫療廢棄物處理,以及香港汙泥焚化爐的業務。在崑鼎轉上櫃的法說會上,身兼中鼎與崑鼎兩家公司董事長的余俊彥透 露,崑鼎正在跟中國的國有企業討論合組公司,進軍中國的廢棄物處理市場;今年六月,新鼎系統也與浙江中控簽署協議,將在大陸成立一家專責工廠自動化承包業 務的合資公司。雖然企業規模還比不上母公司,但透過合資方式,新鼎與崑鼎的國際化腳步,一點也不輸中鼎工程。

過去一般人想到國營企業,除了 中鋼以外,一般人的既有印象都是效率低、充滿官僚的守舊文化,更缺少對環境的應變能力。然而,具有半官方色彩的中鼎,在面對國內營造市場大幅萎縮之際,不 但大膽把事業版圖跨往海外,成功開發出新市場,也利用既有的營造優勢,往營建管理、資訊系統發展。現在,中鼎集團不但沒有被市場擊垮,反而找出了新的發展 契機。

中鼎集團07年年底至今年8月中市值變化2010/8/20集團總市值:302.89億元1/19~8/20市值波段增幅:15.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6

大陸投資十八年 吳禮淦養出﹁小金雞﹂ 滬士電掛牌為楠梓電賺進三個股本

2010-8-30 TTW




赴大陸設廠十八年的滬士電子,在八月十八日於深圳的中小企業板掛牌,數字上的巧合,是否會讓滬士電子股價表現也跟著「發發」?不過,掛牌消息已經讓台灣母公司楠梓電股價上漲五成,先行慶祝表態。

撰文.吳美慧

八 月二十一日,滬士電子在中國的昆山賓館舉行股票掛牌慶功宴,昆山市書記、承銷商等重要人士到場慶賀。甫於十八日掛牌的滬士電,掛牌當日股價大漲二五%,加 上又是第一家台商PCB(印刷電路板)公司在中國掛牌,讓董事長吳禮淦格外開心。上台致詞時,他發下豪願,不僅要成為中國企業通訊板最大生產廠,還要在五 年內成為全球的龍頭廠,讓人刮目相看。

十八年前,楠梓電率先同業到中國昆山設立名為滬士電子的PCB廠,吳禮淦眼光獨到,在一片荒蕪的土地 上,除了批下生產廠所需要的一二○畝地外,還幫自己批了近二百畝地。隨著昆山成為PCB以及台商零組件聚落,昆山快速發展,他個人批下的土地開始興建商 場、住宅大樓,賺進不少外快,生產廠房也應當地政府建議,準備搬到「郊外」。據估算,光是土地增值部分,就為持有滬士電二七%的楠梓電帶來約九億台幣的潛 在利益。

到大陸設廠以及股票掛牌,吳禮淦「按表操課」,一步步達成目標。為符合在大陸股票掛牌標準,原本擔任楠梓電董事長的他,先行在二 ○○一年辭去董事長職位,並陸續進行釋股。好事多磨,儘管早早做好準備,不是遇到兩岸關係生變,就是公司獲利起伏大,屢屢無法符合標準。這一次,趁著景 氣、接單好轉時,送件審查,十八年的努力,隨著股票掛牌終於獲得肯定。

滬士電子掛牌,對吳禮淦的意義遠高於楠梓電。其實,在吳禮淦辭掉楠梓 電董事長職位時,他對台灣廠的營運前景看法也相對保守,從台灣廠營運規模縮小,處分楠梓加工區部分生產廠可見一斑。相較之下,大陸廠持續擴充產能,年產量 一六○萬平方米,他的長子吳傳彬也擔任滬士電總經理職位,吳氏父子已經把大陸廠當作事業重心。

也因為父子攜手努力,讓在台灣營運遇到瓶頸的 楠梓電,得以藉由轉投資的「小金雞」滬士電,成為挹注營運的重要助力。以楠梓電持有的滬士電子每股成本人民幣二.五元及二十四日收盤價推估,帳上潛在利益 超過台幣一三○億元,相當於每股獲利三十四元,加上土地潛在利益每股貢獻約二元計算,光是大陸廠的投資效益,就相當於楠梓電三.六個股本,堪稱最會養「金 雞」的PCB公司。

而吳禮淦發下要成為全球企業通訊板龍頭廠的願望,能否如同滬士電在中國掛牌一樣的精準?不妨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41

兩年前切割金雞母 焦佑鈞算得精

2010-10-04 TCM  
 

 

這兩年,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的心情就像是盪鞦韆,一下高一下低。技術來源奇夢達(Qimonda)倒閉,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價格大跌,讓公司兩年虧了一百五十九億元。局勢即將改變,華邦順利轉型到利基型(Niche)DRAM,今年上半年轉虧為盈,更重要是,從華邦切割出來的邏輯晶片設計公司新唐科技,九月二十七日掛牌上市。

掛牌當日股價最高上漲三成達六十五元,對比股價只有八元左右的華邦,頗受市場青睞。敲敲計算機,光是處分新唐持股就為華邦賺進七億五千萬元,每年還可以從新唐認列獲利,對於華邦來說,坐收「一石三鳥」之利。

對此,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王安亞樂觀看待,「早該這麼做了,切割對邏輯部門是加分。」邏輯產品每年都賺錢,但是DRAM起伏大,股價評價又低,切出來的價值才會顯現,員工在股票上的報酬更公平。

問焦佑鈞為何不早點切割?「笨啊!」在七月才剛搬進的信義區新大樓,焦佑鈞出乎意外的回答。

過去,受累DRAM虧損 晶片獲利埋沒,人才流失

新唐科技的前身──華邦邏輯晶片部門,是華邦最早的事業體,也是資歷達二十多年的晶片設計老品牌。切割前一年,華邦的營收和獲利有二六%都來自這個部門,可以說,打從華邦一開門做生意,它就是最賺錢的金雞母。

早期,焦佑鈞認為可以同時管理不同性質的事業,後來發現,邏輯部門的獲利,根本救不了DRAM的虧損,反倒讓新唐的貢獻埋沒了。過去五年,華邦曾經一年大賺二十三億,也曾一年虧損八十六億。賺大錢時,新唐的貢獻顯得理所當然,大虧時新唐的獲利也被吃掉。

因此,晶片設計人才不斷流失,焦佑鈞一直猶豫是否把新唐切割出去,但始終下不了決心。

直到二○○七年第四季,DRAM(DDR2 1G)價格跌破成本價,兩個月內下滑五二%,華邦大虧五十八億元,邏輯部門的研發人員離職率衝到二一%。人才減少也反映在新唐的營收,過去五年下滑了二六%,「再不分割,最後這個公司就是消失到零,」焦佑鈞說。

現在,兩家公司各自打拚 新唐擁六吋廠,具競爭力

眼看著公司最具競爭力的部門逐漸耗弱,二○○八年,焦佑鈞快刀斬亂麻,力挽危機。

決定分割後,隨即遇到金融海嘯,焦佑鈞先引入華碩和廣達策略投資,再幫新唐人事瘦身,辦理優退,砍掉重複的職務,讓成本降低一五%,人數減少一○%。

新唐科技公共關係經理江淑媛指出,以前在華邦同個部門,同時監管記憶體和邏輯,現在單純管邏輯部門,管轄幅度縮小,薪水福利降低,但是研發待遇反而提高。

「決定後也鬆了一口氣,」焦佑鈞說,分割後,效益之一就是決策變簡單。「以前要擴廠,除了要預測景氣起伏,還要擔心邏輯(指新唐)的人會不會願意,算來算去。」

更明顯的優勢是人才。以前埋在華邦裡招募設計人才,大家第一個疑問就是,華邦不是記憶體公司嗎?要晶片設計人才幹嘛!江淑媛形容,「人事部要約四大名校(台成清交大)畢業生面試,連約都約不到。」分割後,新進研發人員裡有七五%都來自這四所學校,研發人員的離職率下降一半到九‧六%。

然而,對華邦來說,首要面對的問題是,華邦認列新唐的獲利比率將由原先百分之百,下降到六成,如何彌補這四成損失?焦佑鈞不擔心。他認為,現在賺十元,華邦只認六元,但是人才進來後,新唐可能可以賺十五元,華邦並不會吃虧,還可以激勵兩家公司自立。

「現在,我對兩家公司的模式相當滿意,」焦佑鈞說。

新唐科技是台灣唯一一家有六吋晶圓廠的邏輯晶片設計公司。凱基證券研究員李東機指出,六吋廠已經折舊完畢,可以讓新唐晶片成本更具競爭力。

新唐的營收有一半來自PC邏輯晶片,市占率高達三○%以上,毛利高,每年穩定有五到一○%成長。目前成長性較大的語音玩具晶片只占約三五%,焦佑鈞希望未來可以占到一半。

未來,看好利基型記憶體 華邦朝客製化,開拓藍海

李東機指出,消費性晶片的成長動力有二,去年語音晶片打入Xbox新遊戲機種Kinect;另外,新唐研發出亞洲唯二的三十二位元微控制器,價格和舊一代產品相同,效率和性能更優。

母公司華邦全面轉向利基型記憶體,由五年前比重五成,拉高到今年有九成,明年則將完全退出標準型記憶體市場。

焦佑鈞形容,奇夢達倒閉對他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過去一直有個迷思,不斷找新技術,交換的條件就是做量大,易受景氣影響的標準型記憶體。」現在不用追求新技術量產能力,受景氣影響變小,投資額度也降低。

王安亞相當認同華邦的轉型,「這是一條好路,也是唯一可以走的路。」他認為,華邦的設計能力不錯,台灣在利基型記憶體全球市占率低,客製化程度高,相較於標準型DRAM是塊藍海。

無論是華邦或新唐,未來都必須靠「智慧」賺錢,焦佑鈞認為,現在不會追求快速成長,而要站穩腳步。如同他新辦公室所在的二十六樓,可以俯視整個信義區,視野遼闊;帶著兩家公司的焦佑鈞,也將有番新氣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70

昔日威盛戰將 養出和碩小金雞

2010-10-18  TCW




和碩集團轉投資無線模組廠海華科技,十月七日獲證交所審議通過,將在今年底上市。泛華碩集團轉投資事業眾多,海華科技能在創立短短五年,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個掛牌上市的黑馬,海華總經理李聰結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李聰結曾是威盛超級業務戰將,民國九十四年離開威盛集團後,計畫自行創業,當時在華碩擔任研發副總經理的沈振來聽到消息,看好李聰結是個人才,立刻與華碩創辦人徐世昌商議,認為一定要延攬到集團內。

由於李聰結創業心已定,為留住這位人才,華碩投資一億元跟李聰結成立海華科技,全權由李聰結操盤,他擔任海華總經理,徐世昌則任董事長,在華碩與和碩正式分家後,海華就轉納入和碩集團旗下。

海華科技成立後,雖然華碩出資六七%,但華碩完全信任李聰結主導營運,海華科技的名字也由李聰結親自取名,他希望新公司格局能跟「鴻海」、「華碩」並駕齊驅,所以擷取「海」跟「華」兩字合為海華科技。

幫人打工:曾助威盛衝上全球第二

威盛一度是全球第二大晶片組供應商,就是在李聰結擔任威盛業務副總經理任內,威盛營運在民國九十年衝上最高峰。當時威盛電腦晶片組的全球市占率一度超過三 五%,兼任發言人的李聰結立刻宣布,次年將誓言拿下五○%市場,威盛當年也被視為最有機會扳倒巨人英特爾(Intel)的台灣小蝦米。

李聰結在威盛任內面臨英特爾最強大的攻擊火力,不論在業務防堵或專利官司上,威盛都面臨沉重壓力,也讓當年的李聰結個性總帶點嚴肅跟霸氣,加上帶領過威盛業務衝上前所未有高峰,讓李聰結被譽為威盛的超級業務戰將。

威盛飆高的市占率也因此惹惱英特爾,引發兩方晶片組專利大戰,纏鬥多年的戰役,威盛由興而衰。後來,李聰結轉任威盛董事長王雪紅投資的封測廠立衛科技,擔任董事長,肩負讓立衛轉虧為盈的重任,但並未讓虧損多年的立衛起死回升,李聰結決定自行創業。

「李聰結更讓人佩服的地方,不只是在業務手腕上,而是他不是研發出身,但對產品的瞭解跟熟悉度,是業界難得看到的。」一位一線主機板大廠採購主管表示。

如同李聰結在威盛任內創下後人難以追趕的紀錄一樣,對於自己創立的海華,也有高度的企圖心。

自行創業:帶領海華突破大廠環伺

海華成立時,當年台灣無線網路通訊大廠林立,建漢、正文、環隆電氣,在國際都有一席之地。為了避開跟大廠競爭,李聰結憑藉十多年IC設計的資歷,鎖定IC 模組領域方向發展,看好手持裝置小型化發展,對無線模組微型化的需求勢必大增,他決定布局當時台灣鮮少布局的無線晶片模組(SiP)領域。

李聰結並自創「模組IC」名詞,鎖定正在起飛中的手持裝置,替系統客戶的產品設計客製化網路晶片模組供貨,比方藍芽3.0加WiFi的網路模組IC,因而順利打入一線印表機大廠、歐系手機廠、日韓家電與電腦品牌供應鏈。

在當時,台灣無線網路通訊大廠都還沒留意這塊小利基市場,日本也只有村田(Murata)生產模組IC,憑著成本競爭力優於日廠優勢,海華一點一滴耕耘開 發,從筆記型電腦站穩腳步,目前已在非電腦領域也開花結果,九月營業額衝上五億五千萬元,營收規模跟網路晶片大廠雷凌相當。

海華在成立兩年內就迅速獲利,除了李聰結的拚勁,懂得運用華碩集團的經濟規模與採購規模優勢,也是海華能夠在無線網路模組大廠環伺中,快速竄出關鍵。

整個泛華碩集團內所投資的IC設計公司,除了海華,還投資電視顯示晶片,後又轉往USB晶片開發的祥碩,以及負責無線網路晶片開發的鈺碩,但成績都不如海華來的亮眼。

目標導向:不只看數字,更注重回響

這樣的成績,讓現在擔任華碩執行長的沈振來提及李聰結時,除了形容李聰結腦袋聰明,更讚嘆在集團眾多轉投資事業中,李聰結是唯一能把華碩的「勢」運用得最好的一位領導人。

海華成立後,初期目標就是轉虧為盈,中期目標就是要朝上市櫃邁進,以廣納人才,長期目標則是要成為台灣無線模組IC龍頭的高度願景。

一位追隨李聰結多年的海華員工觀察,李聰結設定的目標往往超級嚴格,但若員工盡力了仍達不到指標,很少看到李聰結動肝火拍桌子責罵部屬。也因為目標明確, 業務不只是看銷售數字,客戶的反應跟回饋,都是業務團隊績效的一部分;行銷也不只看曝光次數這類量化數字,他反而更重視目標族群的回響。

果然,海華在成立的第二年就迅速轉虧為盈,並在民國九十八年在興櫃掛牌,經過一年準備,今年底前將掛牌上市,上半年每股盈餘二‧○八元,全年預估逾四元,成為泛華碩集團轉投資眾多IC設計公司中,以最短時間、最早獲得上市資格的轉投資公司。

海華將在今年底掛牌上市,目前興櫃價格達七十元,在李聰結領軍下,效法「鴻海」與「華碩」格局的海華,能否以小蝦米對抗大廠之姿,闖出新天地,業界都在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3

一甲子老紙廠 養出電子紙金雞母

2010-10-25  TCW




成立六十年的紙業老廠永豐餘,曾經要靠洛陽紙貴才能獲利;但現在,它的主要成長動能來自電子書、生技產業和碳權交易。

永豐餘持有最大股權的電子紙顯示器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廠元太,已是全球前三大電子書閱讀器業者亞馬遜(Amazon)、索尼(Sony)與漢王(Hanvon)的代工廠商,拿下全球八成的市占率,六月以來股價漲幅一度達五成。

投資藥廠:新抗生素擬剋超級細菌 元太今年以來積極擴張中國大陸市場業務、爭取訂單,九月份合併營收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累計今年前九個月合併營收年增率三九‧一%。由於電子紙應用尚處持續成長趨勢、第四季又是傳統旺季,市場預期,元太今年業績至少可持續走揚到十一月。

此外,永豐餘集團也是國內最早投入生技領域的集團之一,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持股近兩成的太景生技。

太 景生技開發中的新藥「奈諾沙星」 (Nemonoxacin)抗生素,已通過美國、中國、台灣與多國的第二期臨床實驗,證實可有效對抗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MRSA),並治療對萬古黴素、 老虎黴素產生抗藥性的多項感染性疾病,未來只要能透過正式管道取得超級細菌NDM1的菌株,可在幾天之內完成測試,確認「奈諾沙星」對抗NDM1的有效 性。

根據國際醫藥市場分析機構IMS預估,「奈諾沙星」抗生素市場規模將達三十一億美元,目前在啟動第三期臨床實驗後,已逐步與美國藥廠洽談授權金,而未來掛牌後釋股利益將對永豐餘是一大進補。

至 於本業方面,永豐餘也轉向更上游投資,包括轉投資華紙,並與華紙合資興建汽電共生廠、共同持有廣東鼎豐紙業,除了掌握造紙最上游的木材原料,也能切入碳權 交易。因為中國規定未來須有林業產權證才可販賣碳權,以華紙目前於廣東有四十三萬畝自有林地,預估潛在碳權資產價值近新台幣三十億元。

多元 又活潑的策略,使永豐餘展現新活力,股價也增添新柴火,近期飆上十年來新高(還原權息後)。永豐金證券分析師陳昆仁分析,從基本面看目前國際紙漿在第三季 相對穩定,這次永豐餘的「暴衝」,應與補漲行情有關,預估今年每股盈餘約為一‧九六元,預估未來第四季每股淨值可以達到十六‧八二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